读《短缺经济学》有感
经济学读后感
经济学读后感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了人们如何生产、分配和消费资源,以及人们在稀缺资源面前做出的选择。
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我在阅读经济学相关书籍后,深感经济学给予我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和做出有效决策的能力。
经济学告诉我们,资源是有限的,而人们的需求是无限的。
这种稀缺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代价。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资源的配置和人们的行为,帮助我们理解如何通过有效的资源分配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经济学追求效率和公平的平衡,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和原则,例如需求与供给的平衡、边际效用递减原则等。
在我个人生活中,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也给我指明了一条明路。
经济学告诉我,我需要权衡利弊,根据自身目标和价值观做出理性决策。
比如,当我面临各种消费选择时,我会考虑价格、品质、实用性等因素,并权衡各种选择的成本与效益,从而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此外,经济学还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市场机制的运作。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来决定价格和数量。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驱动力,价格是信息传递的媒介。
通过市场经济的运作,资源可以高效地分配给需求最强的个体或企业。
而政府的干预和市场失灵则是经济运行的重要问题,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解决市场失灵的方法和策略。
经济学的研究还涉及到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
宏观经济关注整体经济的运行,涉及国民收入、总需求、通货膨胀等指标。
而微观经济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何做出决策,并通过个体行为来推导市场结果。
这两个层面的研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的全貌。
读经济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经济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经济学家通过建立理论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等科学方法,试图解释经济现象,提出政策建议。
他们不断地进行实证研究,试图寻找经济行为的规律。
这些经济理论和实证研究可以帮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企业做出战略决策、个人做出理性选择。
总的来说,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应用广泛。
经济学读后感
经济学读后感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了经济学相关书籍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经济学的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它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对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经济学让我意识到了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无论是时间、金钱还是精力,都是有限的。
而经济学告诉我们,由于资源的有限性,我们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求,因此必须进行选择。
这种选择不仅仅存在于个人生活中,也存在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更加理性地进行决策,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的选择。
其次,经济学让我认识到了市场的重要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它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能够有效地调动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经济体制的崛起和发展,使得市场机制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市场经济中,个体的利益和整体的利益是相互关联的,市场通过竞争和协作的方式,能够使得整个社会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
因此,了解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对于我们把握社会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经济学让我认识到了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增长是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的基础,它不仅仅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通过了解经济增长的内涵和动力,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指导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国际经济关系和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为国际合作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最后,经济学让我认识到了经济政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经济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和方式,它对于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更能够参与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小岛经济学》是一本由保罗•罗默所著的经济学著作,书中探讨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一个小岛的故事来阐述这些原理。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经济学著作,更是一本生动有趣的故事书,通过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传达了经济学的知识。
在阅读完《小岛经济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书中通过小岛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必要性。
小岛上的居民面临着资源有限的问题,他们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出选择。
这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是一样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出选择。
这让我意识到了资源的宝贵性,以及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出明智的选择。
其次,书中还讲述了贸易的重要性。
小岛上的居民通过贸易来获得所需的资源,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生活水平。
这让我明白了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贸易,不同地区的资源得以互通互补,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另外,书中还介绍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小岛上的居民通过创新,不断地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经济的增长。
这让我认识到了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够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最后,书中还强调了政府的作用。
小岛上的居民通过政府的干预,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这让我认识到了政府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可以通过政策的制定来引导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通过阅读《小岛经济学》,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白了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必要性,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经济学著作,更是一本生动有趣的故事书,通过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传达了经济学的知识。
我相信,《小岛经济学》会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读《经济学》有感
读《经济学》有感第一篇:读《经济学》有感读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有感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想起了《辞海》,都是那么的厚实,沉甸甸的。
还记得当初拿到的《经济学》一书时,心里没有底,手捧着这样一本凝聚着大师无数心血与人类智慧结晶的书,我想,让我这个初出茅庐刚接触经济学的学生绞尽脑汁才能看懂其冰山一角的教科书,担心自己无法认真地从头到尾看完这本巨著而对心中的偶像有所不恭。
但我还是鼓足了勇气翻开了《经济学》的第一页。
通常认为,经济学是一门艰深的学科,常常需要运用大量深奥的数学知识,令人望而却步,但在读完本书后,却有了另一番感受。
作者在这本书中,将其广博的知识、深刻的洞见、机敏的论辩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具体论述上,其“简洁的文句、清晰的解释和精练的图表”会让你有种醍醐灌顶的新鲜感,仿佛享受了一顿经济大餐。
这样的一本好书怎能不让年轻的学生为之心动和浮想联翩呢?我想说很多很多关于我看完这本书后的感想,可限于本人的专业知识与文字驾驭能力,就书中提到的“投资有利于长期发展”来浅显地谈谈我的一些读后体会。
这么一个简单的概念,可以在身边很多事情中得到印证:从买股票或是基金,小孩上学受教育,公司做广告宣传产品,到国家投资建设公用基础设施。
可以说无不体现着这个概念:先投资,后收益。
其实一想,这跟咱们中国人常说的厚积薄发是一个道理。
这个时候,投资是一种积累,也是一个积蓄能量的过程。
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有爆发的时候了。
人、原子,都一样。
想到这里,感觉自己好像悟到了点什么,想起自己在大一没怎么好好读书,对自己确实是个不小的损失,因为我放弃了对自己的一次投资,好在我还有三年的时间来弥补。
不投资,对以后的产出就会有影响,要想消除这种影响就只能通过今后的再投资来弥补了。
当今,很多人对自己手头的钱都知道该怎样规划,怎样投资来获取最大收益了——这在我们国家是一项可喜的进步,至少大家不会像从前大多数人家里只知道把钱存银行那样了。
小岛经济学读书笔记
小岛经济学读书笔记《小岛经济学》是一本以寓言故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经济学的书。
这本书通过一个小岛的例子,让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1.稀缺性是经济学的基石。
在岛上,稀缺性是普遍存在的,不论是食物、水资源还是其他生活必需品,都存在短缺。
这让我理解到,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2.生产力和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岛上的居民通过改进捕鱼技术和耕种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让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这让我明白,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3.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机制。
岛上居民通过自由市场交换,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让我理解到,市场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
4.货币是经济的媒介。
岛上居民通过使用贝壳作为货币,促进了岛上的交易活动,推动了经济发展。
这让我理解到,货币是连接经济活动的关键媒介。
5.宏观调控是稳定经济的手段。
岛上居民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成功应对了经济危机。
这让我理解到,宏观调控是政府稳定经济的重要手段。
6.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岛上的经济增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
这让我理解到,经济增长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和努力的过程。
7.贸易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岛上的居民通过与其他岛屿进行贸易往来,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技术,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
这让我理解到,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8.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岛上居民通过创新捕鱼技术和耕种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推动了经济发展。
这让我理解到,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9.分配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岛上居民通过公平的分配制度,让每个居民都能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保持了社会稳定。
这让我理解到,分配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10.资源共享能够提高效率。
岛上居民通过共享资源,如共享渔网和农具等,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让我理解到,资源共享能够提高效率,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小岛经济学读书笔记
小岛经济学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挺有意思的书,叫《小岛经济学》。
这书啊,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经济学名词轰炸,倒是用了一个特别生动有趣的小岛故事,把经济的那些事儿讲得明明白白。
书里讲的这个小岛,一开始那叫一个原始。
岛上的居民就靠徒手捕鱼为生,每天拼死拼活的,也就只能抓到一条鱼,刚好够自己一天不挨饿。
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紧巴巴。
后来有个叫艾伯的家伙,脑瓜子一转,心想:“我天天这么累,还只能混个温饱,不行,我得想个招儿。
”于是,他决定冒险一试,忍住一天不吃鱼,用这一天的时间编了个渔网。
这可不得了啦,他的小伙伴们都觉得他疯了,放着现成的鱼不吃,去干这没谱的事儿。
可结果呢?艾伯有了渔网之后,每天能捕到两条鱼啦!这一下,其他人可坐不住了,纷纷效仿。
慢慢地,岛上的鱼产量越来越高,大家也不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忙碌。
随着鱼越来越多,就有人开始琢磨其他事儿了。
比如说,有人觉得天天吃鱼都吃腻歪了,想要换换口味,于是就有人专门去研究怎么种蔬菜,怎么养家禽。
这小岛的经济啊,就这么一点点丰富起来了。
还有个有趣的细节,就是关于储蓄和投资。
岛上的人发现,要是把多余的鱼存起来,等存够了,就能去干一些以前干不了的大事儿。
比如说,建个大点儿的房子,或者弄条船去别的岛瞅瞅,说不定还能发现新的资源呢。
这让我想起了咱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儿。
就像有时候咱攒钱买个自己特别喜欢的大件儿,那种满足感,跟小岛上的居民存够鱼去实现梦想是一样一样的。
而且啊,这书里还提到了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借鱼和还鱼。
比如说,有人想提前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鱼不够,那就找别人借。
可这借了就得还,还得加上点利息。
一开始我还不太理解,为啥要给利息啊?后来一想,人家把鱼借给你,自己就得少吃或者忍着不吃,要点利息也是应该的嘛。
再说说岛上的分工吧,那分得是越来越细。
有人专门捕鱼,有人专门种地,还有人专门做衣服。
这效率可比之前每个人啥都干高多了。
这就像咱们现在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大家一起合作,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短缺经济学的理论及启发
,甚至会 影 响他 们的 一
生 。孩 子们难免会模 仿老师 的一些言语动作 ,不论是好 是坏,可 以说 已 经在孩 子们心 中根 深蒂 固了。所 以,用严爱之 心去要求孩 子,用宽 爱之 心 去包容孩子 ,用仁 爱之心去 感动孩 子,用心 去爱孩 子时 ,他们 也会把 心 交给你 ,把你放 在心 目中最 神圣 的位 置 ,彼此感 受 到相互 沟通 的快 乐 ,感 受到心灵契合 的愉悦 。
扩 张冲动 和投 资饥渴 是企 业在 短缺 经济 中表 现 出来 的又一种 本 能行 为 。各领 导人 都认 为本部 门是最 重要 的 ,需要 更新 设备 、发 展壮 大 。面对 短缺压 力,企业 领导感 到必须通 过增加投 资来扩 大本单位 的 供给 ,而来 自外部 的压力 又无不 在助 长这 种趋 势 ,结果往 往 是加剧 投 资饥渴 。
更为严 重的是 ,短缺容 易引起 连锁反应 。一个 企业 因短缺而 减产 会英 气这个 企业相 关 的一 系列 企业生产 的正常进 行 ,一个 部 门的短缺 会扩 散到其他部 门 中区。这便是 短缺的乘数 效应 。最终是整个 社会经 济成 为一种供不应 求的短缺 经济 。
经济学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5篇)
经济学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5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济学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经济学读后感1在经济学家眼中,生活即决策,即利益的权衡。
这种线性视角直指繁荣与复杂背后简单而清晰的真相,帮助我们避开生活中的陷阱,做出更高明的决策。
最近尤其想给自己专业充电,就搜索经济金融相关书籍拿来读,《魔鬼经济学》这本书具备科学与趣味交织,揭示了日常事件间奇妙的联系,让我产生浓烈兴趣,欲效仿经济学家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收集到更多火花四溅的乐趣与神奇逻辑,于是利用一周的闲时读完这本书,感受颇多。
一整本书读下来,感觉作者史蒂芬·列维特展示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而非经济知识的简单论述,史蒂芬·列维特善于推翻人们一贯的想法,然后用一系列的调查数据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按照其研究方向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魔鬼经济学”应该还无法单独作为一个研究方向,该书中所研究问题大都是个案,又和微观经济学所主要研究的“供给、需求、产品市场”等关联度不大,所以很难归入哪一个研究方向或者研究门类。
书中研究的“学校老师和相扑运动员共同之处”、“3K党和房地产经纪人的共同之处”等问题,将《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假设”的概念,作为研究前提,《魔鬼经济学》中这部分内容是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机会,即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于是乎,魔鬼经济学是基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假设前提,所创新发展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
其中一些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非常适用于人力资源工作者开展工作,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等职能都需要研究人性和心理。
招聘时,面试或其他测试时按照招聘工具获取所需信息,其实就是在探究人性,以最快方式了解一个人;绩效考核方案的制订,结合书中的“老师”、“相扑运动员”、“房地产经纪人”等案例,他们都是基于“经济人”的前提在做自己的工作或处理问题,若其间出现问题,则归咎于制定的政策存在漏洞,为此做深入研究也是为修订更为完善的考核政策;薪酬制度的制订所遵循的原则也是探究人性,如工资公平,“公平”不等于“满意”,而是等同于“没有采取不满意的对抗行为”,这就是人性。
小岛经济学读书笔记
小岛经济学读书笔记《小岛经济学》读书笔记在繁忙的生活中,偶然间我翻开了一本名为《小岛经济学》的书,没想到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经济世界大门。
这本书没有那些让人头疼的复杂理论和枯燥数据,而是通过一个虚构的小岛故事,把经济的原理讲得生动有趣,让我这个经济小白也能读得津津有味。
故事开始于一个小小的热带岛屿,岛上的居民过着简单而原始的生活。
他们靠捕鱼为生,每天的目标就是填饱肚子。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时候我们也像这些岛民一样,只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需求而忙碌。
岛上的居民艾伯,是一个有想法的家伙。
他不想每天都重复着辛苦的捕鱼工作,只为了刚刚好能活下去。
于是,他决定冒险一试,饿着肚子,用一天的时间去编织一张渔网。
这可不是个轻松的决定啊!他的伙伴们都觉得他疯了,毕竟这一天不捕鱼,就意味着要挨饿。
但艾伯心里清楚,这张渔网织成之后,能大大提高捕鱼的效率。
当艾伯饿着肚子努力编织渔网的时候,我仿佛能看到他那坚定的眼神和被汗水湿透的额头。
他的双手不停地穿梭,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那时候的他,心里一定也有过犹豫和害怕,万一渔网织不成,或者织成了也不好用,那可就惨了。
好在,艾伯成功了!他的渔网让他每天能捕到更多的鱼。
这一下,他不仅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还有了剩余的鱼。
这剩余的鱼,可就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啊!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岛民看到了艾伯的成功,也纷纷开始效仿。
他们有的向艾伯借渔网,承诺以后会还更多的鱼;有的则自己动手编织渔网。
岛上的经济就这样慢慢发展起来了。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创新者和创业者。
他们就像艾伯一样,敢于冒险,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
也许一开始会被别人质疑和嘲笑,但只要坚持下去,成功了,就能带来巨大的改变和进步。
岛上的经济越来越繁荣,鱼不仅仅是用来吃的,还开始有了其他的用途。
有人用鱼去交换别人的物品,于是乎,交易出现了。
岛民们不再只是自给自足,而是通过交易,获得了自己想要但又无法生产的东西。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_2300字
第3页 共5页
后来通过哈耶克的努力,还是解决了这个问题。方法其实还 是借用了一些凯恩斯主义的思路,这就是有限干预。允许有限的 通货膨胀,有限的赤字政策。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一边是允许政 府伸出看得见的手协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它更加有力。另 外一边是提防政府,当心翼翼,一旦经济有所缓和,立刻请你收 手,让市场自己复原,自己形成自发秩序。奥地利学派的看法, 是苦痛就苦痛,但是自己复原它是自由的,安康的,它不至于就 完全沦落了,由着你政府想怎么玩怎么玩,想印多少钞票印多少 钞票。结果其实还是让老百姓背锅买单,最大的苦痛的是老百姓。
问题是,政府出给这两帮人的钱从哪里来的呢?印的。 更多问题出来了,你印第一次这么干了,就不得不断印其次 次第三次,这就好比吸毒,就停不下来了。而且剂量还很有可能 不得不一次比一次大。这个不断通过印钞票加大经济刺激力度保 持旺盛的方法有个专业名称:通货膨胀。 不断印钞票这么搞下去,就会造成一种政策:赤字经济。政 府收入是负的,他根本没收到那么多税金来支付给挖坑填坑的人。 全是印的,搞到最终,膨胀到必须程度,国家经济就崩溃了。 所以曾经有人问凯恩斯说:你这么搞下去,漫长以后怎么办?
这个经济上的有限政府的详细操作措施,是从个体的自由权 利去入手的。就是说,你政府不仅不能侵扰公民的自由政治权力, 干预经济的自由权利也不行。只允许你有限作为,不允许你取代 看不见的手,不用时要把你看得见的手绑起来,免得总是忍不住 干预市场。
还是用前面的感冒例子,修正后的奥地利学派此时此刻的看 法是怎样呢?感冒了是吧,先查一下是平凡感冒还是急恶病毒性 的。平凡的给我诚实挺着,多喝水别抽烟少运动,五六天就好了。 恶性的吃一点点药,多喝水别抽烟少运动,五六天就好了。很危 急的挂点水,退烧了赶快回家,开点药,多喝水别抽烟少运动, 还是五六天就差不多了。总之一句话,感冒了,不求速治求平稳, 别给大堆小堆吃药,大瓶小瓶挂水。忍着点,虽然好得慢,安康,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小岛经济学》读后感7篇《小岛经济学》读后感篇1这周温度突然下降,都要穿棉袄了的,再加上天气不好也在下雨。
读完了「小岛经济学」,对一些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了一些新的认知,不过以前在这些方面也是有一定盲区的。
然后就日常看书来慢慢提升这方面的认知。
小岛经济学围绕一个小故事展开,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步扩大,以小岛中的鱼来举例,就算是没有经济学基础的人读了,也会很容易理解。
整本书围绕着捕鱼展开,随着人们生产力的变化,捕鱼量的变化来看经济的发展,还介绍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等人们成立政府以后,政府为选举的一些举措,执政人的一些举措使经济发展到一个不可控的地步,然后随之而来的是通货膨胀等一些经济问题。
读这本书可以更好地去理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可能大部分人对这些并不关心,可是你感兴趣可以去读读,总的来说大部分人还是要对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一定了解,不一定要像科班出生那样了解那么多,可以像读读小岛经济学这本书,对经济发展这方面有一定认知,不存在说是一片盲区。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篇2作者观点:本书的两位作者Peter D. Schiff和Andrew J. Schiff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坚定拥护者,因此全书都在批判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指出凯恩斯主义是错误的甚至是极其危险的。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可以通过扩大货币供给和财政赤字缓和自由试产的波动,政治家们偏爱凯恩斯主义的原因也在于他可以拿出一套解决经济危机的无痛方案。
奥地利学派则认为经济衰退是经济繁荣期所做出的错误决定的必然补偿,政府过度发钞,在短期内误导了人们对未来的决策,从而产生了暂时的繁荣景象。
经济迅猛发展过后必然会有一个相应的衰退期。
本书通过讲述小岛上的寓言故事,联系美国社会的经济现象,介绍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三个重要观点:1)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而不是消费。
2)改善恶化的经济状况,需要储蓄而不是消费。
3)经济不景气时,需要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
《分钟经济学》读后感
《分钟经济学》读后感
《分钟经济学》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经济学入门读物,作者是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考文斯。
本书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经济学的基
本概念和原理,帮助读者快速了解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内容。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经济学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经济学
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决策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市场运行的规律,还可以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通过学习经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行机制,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书中介绍了许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供需关系、边际效用、机会成本等,这
些概念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
通过学习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另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经济学家的经典理论,如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凯恩斯的“波动理论”等。
这些理论虽然诞生于不同的时代,却对我们理解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了解经济学家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经济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读完《分钟经济学》这本书,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决策工具。
通过学习经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行规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了解经济学的魅力,从而在自己的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短缺还是过剩
作者: 杨文进
出版物刊名: 财贸研究
页码: 22-26页
主题词: 西方经济学;短缺经济学;科尔奈;政府支出;总量分析;耐用消费品;软约束;生产结构;
企业预算;收入水平
摘要: 自从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的《短缺经济学》一书被介绍到我国后,短缺这个词似乎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同义词,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我国经济的研究和政府决策中,当它与西方经济学的总量分析结合时,又得出我国的经济特征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人们持有的这种观念是如此强烈,以致当1989年我国出现严重的市场疲软时,人们仍不愿承认这个与老观念相背的严酷事实,还认为目前的经济环境是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在宏观上仍然要控制总需求,其结果自然使我国的经济更长时期徘徊于低谷中。
笔者认为这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小岛经济学》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小岛经济学》。
这本书没有那些让人头疼的复杂理论和术语,而是用一个简单易懂的小岛故事,把经济的道理讲得明明白白。
书里讲的这个小岛,一开始啥也没有,人们就是靠徒手捕鱼过日子。
每天的成果也就那么一丢丢,只够勉强填饱肚子,生活过得那叫一个苦哈哈。
但是呢,有个聪明的家伙叫艾伯,他不想一直这么穷下去。
于是他冒着饿肚子的风险,决定用一天的时间不去捕鱼,而是想办法做个渔网。
这可太冒险啦,要是这一天啥成果都没有,他就得挨饿。
他的同伴都觉得他疯了,可艾伯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
这一天可真难熬啊,艾伯一边饿着肚子,一边努力地做着渔网。
他的手都磨破了,心里也直打鼓,不知道自己这冒险的决定到底对不对。
终于,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渔网做成啦!第二天,艾伯拿着他的新渔网去捕鱼,那效果简直绝了!以前拼死拼活一天也就抓到一条鱼,现在有了渔网,一下子能抓到两条鱼!这下可把其他人羡慕坏了。
慢慢地,大家都看到了渔网的好处,也都纷纷开始想办法做工具,提高捕鱼的效率。
小岛的生活开始有了变化,不再是每天只为了填饱肚子而发愁。
随着工具越来越多,捕到的鱼也越来越多,大家就有了剩余的鱼。
这剩余的鱼可不得了,它带来了新的可能。
有人开始用鱼去换别的东西,比如有人擅长做漂亮的衣服,那想用漂亮衣服的人就拿鱼去跟他换。
小岛的经济就这样一点点地发展起来了。
人们不再只是为了生存而忙碌,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分工。
有人专门做木工,有人专门种蔬菜,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
这个小岛的故事让我想了好多。
其实我们的生活不也是这样吗?一开始可能都在为了最基本的需求而努力,就像小岛居民最初只为了能抓到鱼不挨饿。
但当我们愿意去冒险、去尝试新的方法,就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比如说我们上班工作,一开始可能只是为了拿到那份工资,能付得起房租、买得起吃的。
但如果我们愿意多学习一些新技能,多付出一些努力,说不定就能升职加薪,或者找到更好的赚钱机会。
短缺经济学读书心得
《短缺经济学》读书心得读过本书之后,使我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有了一种新的理解,科尔内关于短缺经济的观点使我眼前一亮,让我对计划经济有了更新一步的了解。
《短缺经济学》剖析了传统管理体制下,即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短缺的表现形式,短缺的根源以及传统企业的行为,揭示的主要是管理体制的内在矛盾,分析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运行机制。
书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说的是在没有价格信号的情况下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过程,第二部分引入了价格,货币因素,强调说明的是它们在资源约束型社会主义模式中的作用的有限性。
作者认为,在一定社会中,任何经济单位进行生产和再生产,都会受到三种限制,即资源限制,需求限制,预算限制。
而不同的社会经济中,哪一种限制占主导地们是不同的。
在资本主义和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前者是需求限制型,根据的是马克思的生产相对过剩理论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后者是资源限制型。
而且科尔内认为短缺的根本原因在生产领域.短缺产生的原因:科尔内认为产生短缺的原因不在供给方面,而在于需求方面.社会主义企业对当前生产投入品和投资品有着几乎不可满足的需求.这表现为“囤积倾向”和“投资饥渴”.都是由企业追求产量增加少企业规模扩大的欲望引起的。
科尔内称这两种欲望和要求为“数量冲动”和“扩张冲动”.产生这两种冲动一方面与国家追求高速度增长的政策有关,但其主要动力却来自企业内部。
在企业内部中,企业管理人员把自己的动机和职位结为一体。
这表现为三个“自然本能”(1)使自己负责的企业得以生存;(2)希望避免混乱和无秩序,保证自己和下属工作有序进行;(3)使企业不断得到发展。
为此,他就要吸收更多的紧缺资源和投资品。
同企业增产和发展相联系的工作评价和奖励制度会加强经理的这种“自然本能”。
而上级和下级对企业的增产和扩展要求,以及未获满足的买者的抱怨又会形成外在压力促使经理们去追求数量和扩展。
科尔内认为,问题不在于企业追求数量和扩展,而在于是否存在有效约束去自愿限制企业的生产需求和投资需求。
读《稀缺》有感六篇
读《稀缺》有感六篇篇一不去轻易评判事情的对错,是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具有两面性。
好与坏并存,利与弊同在。
《稀缺》这本书亦是如此。
我很少阅读经济类的书籍,好在这本书内有大量的生活案例贯穿其中,且一个问题会在书中不同章节阐述多次。
透彻或是繁琐,这就又有了两种不同观点。
《稀缺》一书是由经济学家塞得希尔〃穆来纳森和心理学家埃尔德〃沙菲尔联合而作,稀缺简单的解释就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
那稀缺缺的是什么?时间和金钱。
但说它是一种心态,是因为这本书将它界定为一个心理问题,而不是一个资源问题。
书中讲到了它的“得”与“失”,弊端和优点,还讲到了它的专注和管窥。
专注、管窥、带宽,还有余闲。
大量的“文化词”出现在书中,不同的读者又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作者认为,稀缺的本质就是少了余闲,在管窥的心理下,因没有适当增加带宽而导致的一种负面循环,即贫穷与忙碌。
这样的描述,很多人乍看可能看不太懂,或者说要仔细琢磨才能明白。
一句话概括,稀缺心态和心智带宽,就是规划和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就迎刃而解。
拆开来解释是这样的,稀缺的反面是余闲心态,余闲是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是遇事周转的空间;管窥是说关注当下而忽视管子之外其他重要的事,专注的“得”和管窥的“失”行成鲜明对比;带宽是指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力,带宽负担会降低人的智商,它是人心智的容量。
我们说,书只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指导,是理论带动实践的载体。
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怎样去避免稀缺的问题?又如何走出这些问题?这才应该是从书本当中汲取的重要知识。
笔者认为,长远来看稀缺弊大于利。
那么打破稀缺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一定量的余闲,时间不安排过于紧凑,减少无谓的任务量,合理利用带宽提高做事效率,集中精力,去做能创造收益的事情。
篇二读《稀缺》这本书,今天读了些,引言还没读完。
读后,我感觉真正的稀缺不一定真的稀缺,而看每个人在乎重视的是什么。
你重视,你在乎,你拥有的少,你就会觉得稀缺,而你不在乎,不重视,就不会觉得稀缺。
走出“短缺经济”
走出“短缺经济”
谢仁才
【期刊名称】《发展》
【年(卷),期】1997(000)002
【摘要】走出“短缺经济”谢仁才发明短缺经欢学这门学问的不是凡人,乃是东
欧剧变前的匈牙利科学院院士、著名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
他提醒人们深入研
究计划经济下一个最常见、最大量的经济现象:短缺。
短缺是一个并不深奥的名词。
用经济学术话说,就是需求大于供给。
但是,短...
【总页数】2页(P6-7)
【作者】谢仁才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这不是饥饿营销短缺经济的无奈选择 [J], 李崇寒;
2.短缺经济学与我国社会保障税费改革分析 [J], 郭际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短缺经济引论 [J], 卢文忠
4.《短缺经济学》与科尔内的ⅡB模式——科尔内《短缺经济学》研究之四 [J],
张寄涛;钟朋荣
5.关于"新短缺经济"的探讨 [J], 罗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济学读后感
经济学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经济学相关的书籍,深受启发,也有了很多的思考和感悟。
在书中,我首先深刻认识到了经济学的重要性。
它并非只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从我们每天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到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的原理无处不在。
比如,供求关系这一基本概念。
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而供应不变时,价格往往会上涨;反之,如果供应过剩而需求不足,价格则会下降。
这看似简单的原理,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体现。
想想那些热门的电子产品,刚上市时由于需求旺盛而供应有限,价格往往较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规模扩大,供应增加,价格逐渐降低。
这一过程不仅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影响着生产者的生产策略。
书中还提到了机会成本这一重要概念。
在做决策时,我们常常需要考虑选择某个选项所放弃的其他机会的价值。
例如,我们选择花费时间和金钱去旅行,那么这段时间和金钱用于其他活动(如学习新技能或投资创业)所可能带来的收益就是我们这次旅行的机会成本。
理解机会成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地做出决策,权衡各种选择的利弊。
边际效益的概念也让我印象深刻。
它指的是在增加一单位某种投入时所带来的额外效益。
比如,在一家工厂中,不断增加工人的数量可能会带来产量的增加,但超过一定限度后,每增加一个工人所带来的产量增加会逐渐减少,这就是边际效益递减。
这让我明白了在生产和消费中,都需要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在宏观经济方面,书中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但过快或过慢的增长都可能带来问题。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的稳定。
而失业率的高低则反映了经济的健康状况和社会的稳定程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更加理解了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的运行。
例如,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采取减税、增加支出等财政政策,以及降低利率等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时,则可以采取相反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和过热的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短缺经济学》有感
《短缺经济学》是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内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体制长期研究的成果。
这部著作以社会主义经济运动中出现的短缺现象为主线, 论证了产生经济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预算约束软化问题, 揭示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短缺”,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选题。
平凡,是因为它来自日常生活经验;伟大,则是由此上升到理论,得出普遍性结论。
所有有过这种生活经历的人都会感到,把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归结为短缺,是多么准确,甚至会产生出熟悉和亲近感,而不是教条的、冰冷的理论。
而之所以它被科尔奈抓住了,有一个原因是肯定的,那就是参照系,资本主义国度和布达佩斯近在咫尺。
虽然科尔奈回避了政治和制度问题,但是谁都能从《短缺经济学》读出了它的政治意义。
对于很多社会主义体制下的知识分子,这本书足以使他们改变世界观。
(1)“短缺”是社会主义国家常见的现象。
资本主义经济基本上是需求限制型(即需求有限)的,经常“供过于求”;社会主义经济基本上是资源限制型(即资源有限)的,生产增长受资源的限制,上层决策者、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必然受到物资短缺的制约,“求过于供”。
(2)“短缺”根源来自国家与企业存在着“父子”关系。
利润刺激的削弱、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臃肿的官僚机构、对企业的大量的行政控制等是造成短缺经济的真正原因。
社会主义企业存在着不断扩大再生产、追求产品数量的推动力。
追求产品数量→囤积原材料→物资短缺,形成了一个互相加强、自行维系的过程。
“投资饥渴”症,各级领导都力图为本部门争取尽可能多的投资份额,企业超支可以由国家财政补贴,投资风险主要由国家承担,也是造成短缺现象的重要原因。
(3)“短缺”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短缺”造就了一种“卖者”支配“买者”的社会关系,居民不仅要承受为得到物品去搜寻、排队、等待而付出的代价,还要经常忍受卖者或物资分配者的粗暴无礼和漫不经心。
(4)只有经济体制改革才有可能消除“短缺”现象。
改革必须首先对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运行方式及其弊端有清醒的认识,并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
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消除“短缺”。
短缺克服与否以及短缺的程度如何,是检验改革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
科尔奈的这一经济理论,实际上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所具有的弊端的理论概括,从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科尔内指出, 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特征是经济上的短缺。
“短缺”一词是一组大量现象的概称, 它表现为纵横交错的四种短缺现象. 一是纵向短缺, 即资源产品或服务通过行政分配, 需求者的需求总量超过分配者的可供分配的数量, 企业总是讨价还价的力争,二是横向短缺,即卖者提供的商品不能满足买者的初始需求, 市场上出现买者为购买商品而搜寻排队等待,甚至实行强制代替,三是内部短缺,即企业内部由于缺少必要的原材料投入, 被迫停工停产或生产强制代替,四是生产能力短缺,即由于社会生产能力被高度利用, 国民经济中经常出现“瓶颈”部门, 或生产资料供不应求。
科尔内认为, 造成短缺经济的原因很多, 但第一位的原因是企业预算约束软化, 企业行为缺少制约。
科尔内说. “传统社会主义企业预算约束是软的。
如果亏损了,它也不会真正破产, 即停止营业。
企业总会得到外来帮助,接受追加投资, 减免税收, 获得补贴, 或提高销售价格, 结果它最后总会摆脱财务困境。
”这就是说,企业预算约束软化是向财政信贷制度、税收制度和价格政策软化紧密联系着的。
由于财政、信贷制度软化,企业所需资金由国家无偿拨款,或由银行无偿贷款,企业出现亏损,由财政和银行包下来,把亏损转嫁给国家,由于税收制度软化,企业出现亏损,国家减免税收,把亏损转嫁给国家,由于价格政策软化,企业产品由国家统一定价, 产品质量好坏一样价, 把企业亏损转嫁给消费者。
预算约束软化, 使企业几乎不受偿付能力的限制, 缺少内在力量去抑制企业的需求。
企业作为买者, 总是力图
多投入而多买, 以便不使短缺成为生产的障碍企业作为卖者, 总是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造成经济上的短缺。
从全书的内容来看, 作者没有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对企业行为的制约作用作必要的描述与解释, 这势必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更全面和更深刻的认识。
科尔奈ye没有解释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有效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
为什么资本主义经济“有效需求”总是走着一个由强转弱,以至于最终形成生产过剩。
这是需要解释的。
因为没有需求的不同特征,供给和资源约束特征的差异就不说明问题。
短缺虽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但毕竟只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全过程中的一个侧面。
《短缺经济学》为我们认识这个侧面提供了一个详细的范例。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不仅要铲除经济生活中的短缺现象, 而且还要清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所有障碍。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短缺经济学》所考察的角度尚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总的来看, 它仍不失为一部颇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专著,值得我们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