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诊断及治疗

合集下载

慢性肺心病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慢性肺心病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慢性肺心病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一、护理诊断:1.氧合状态改变:包括低氧血症和缺氧。

2.液体过多:主要指肺水肿等液体潴留。

3.活动耐力下降:由于心功能不足而导致。

二、护理措施:1.氧合状态改变:(1)进行氧气疗法:根据患者的氧饱和度和临床症状,给予合适的氧气流量和浓度,维持氧合状态良好。

(2)定期监测氧饱和度:通过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调整氧疗的方法和浓度。

(3)呼吸护理:教育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如慢而深的呼吸,以充分利用肺功能,促进氧气吸收和二氧化碳排出。

2.液体过多:(1)控制液体摄入:建议患者限制液体摄入,避免过多水分进入机体。

(2)低盐饮食:减少摄入盐分,控制体内液体潴留。

(3)监测体重:定期测量患者体重,及时发现异常增加,提示液体潴留情况。

3.活动耐力下降:(1)制定个体化的运动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锻炼方案,包括适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以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

(2)适度休息: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3)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呼吸训练、肌肉锻炼等,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除了以上的护理措施,还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1)药物治疗:教育患者正确用药,按时按量服药,合理调整药物剂量。

(2)饮食指导:教育患者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和脂肪。

(3)定期随访:鼓励患者定期复诊,定期检查心功能和肺功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避免诱发因素:教育患者避免诱发因素,如烟草、污染物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总之,慢性肺心病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主要包括调整氧合状态、控制液体过多、提高活动耐力等方面的护理措施,并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肺心病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肺心病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电解质紊乱:由 于缺氧和二氧化 碳潴留所致,表 现为低钾血症、 低钠血症、低氯
血症等症状。
03
肺心病的症状诊断
症状诊断标准
呼吸困难:活动后呼吸困难,严重者静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 咳嗽咳痰:反复咳嗽、咳痰,严重时可出现大量脓痰或血痰 胸痛:患者可出现胸部钝痛或刺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 乏力、食欲不振: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精神状态改变: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等症状。
胸痛
胸痛是肺心病的主要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胸部紧缩感或压迫感,有时伴有疼痛。
胸痛可能会在深呼吸、咳嗽或身体活动时加重,休息后通常会有所缓解。
胸痛的原因可能是肺部炎症、胸腔积液或心肌缺血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如果出现持续的胸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肺心病的常见症状
汇报人:XX
目录
01 肺 心 病 的 症 状 02 肺 心 病 的 症 状 表 现 03 肺 心 病 的 症 状 诊 断 04 肺 心 病 的 症 状 治 疗 05 肺 心 病 的 症 状 预 防
01
肺心病的症状
咳嗽
咳嗽是肺心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通常为干咳或咳痰,痰液呈白色 泡沫状。
咳嗽时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等症 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咳嗽在活动后加重,有时会在夜 间出现阵发性干咳。
长期咳嗽可能导致肺部感染,加 重病情。
呼吸困难
肺心病患者常 感到呼吸急促, 气短,甚至需 要用呼吸机辅
助呼吸。
呼吸困难在活 动时加重,休 息时减轻,是 肺心病患者常 见的症状之一。
症状鉴别诊断

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

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

5)、控制心律失常:
一般不需用药,在感染、缺氧改 善后心律失常可消失。
6)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单纯呼酸:以改善通气为主,不宜盲目 补碱。因呼酸时因为肾脏代偿性增长 HH气CC改OO善33——,,,即一如显旦当盲呼代目衰碱补诱。碱因经必治进疗一缓步解增,通长
呼酸合并代酸 合适补碱,纠正呼酸。 呼酸合并代碱:代碱发生往往以医源
1、右肺下动脉干扩张:①横径≥15mm; ②右肺下动脉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 ③经动态观察较原有肺下动脉干增宽 2mm以上。
2、肺A段凸出或其高度≥3mm。
3、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围分支纤细,两 者形成鲜明对照。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X线诊疗原 则(1977)
4、圆椎部明显凸出(右前斜位 45°)或锥管≥7mm。
5、 右 心 室 增 大 ( 结 合 不 同 体 位 判断)。
具有上述5项中1项能够诊疗(需 结合病史)。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旳心电图诊
疗原则(1977)
主要条件:
③ >重 1.①0度5m额顺v面钟;平向⑤均转avR(电V5抽RR≥//SS9或≤01°R);/Q;④≥②1R;VV⑥11R+V/SS1V≥-S31; 呈 QS、 Qr 、qr(需除外心肌梗塞);⑦肺 性 P 波 ; ⑧ P 电 压 ≥ 0 . 2 2 mv;⑨ 或 电 压 ≥0.2mv呈尖峰型结合P电轴>+80°;⑩ 当低电压 P电压>1/2R 呈尖峰型结合P 电轴>+80°;
9)合并症旳防治
消化道出血、休克、多器官功能 衰 竭 ( multiple organs feilure, MOF) 、左心衰竭。
缓解期治疗
(1)呼吸锻炼:
增强膈肌活动,提升TV,降低RR,纠正 通气/血流百分比失调,提升SaO2,提倡 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corpulmonale)是由慢性胸肺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负荷过重,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的一组疾病,简称肺心病。

病变呈慢性过程,逐渐出现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慢性支气管炎引起者最为多见。

【诊断提示】1.病史有慢性支气管炎及胸肺等原发性疾病史。

2.临床表现病情发展阶段不同,可有下列表现。

(1)呼吸道症状和体征:咳嗽、咳痰及肺部干、湿啰音等。

(2)右心衰竭表现:呼吸困难、心悸、发绀、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和下肢水肿等。

(3)精神症状:头痛、神志恍惚、嗜睡或精神错乱、烦躁不安、抽搐、双手扑翼样震颤,重者可致昏迷。

(4)后期可出现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水及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DIC及肝肾功能衰竭等。

3.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增高,合并感染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心衰时可有谷丙转氨酶及尿素氮升高,血清钾、钠、氯等电解质异常。

(2)X线检查:可见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肺动脉圆锥部显著凸出,≥7mm右心室肥大,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周分支纤细,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其高度≥3mm。

(3)心电图:肺型P波,电轴右偏,重度顺钟向转位及右束支传导阻滞等表现。

(4)超声心动图:右心室流出道内径增大,≥30mm;右心室内径增大,≥20mm;右心室前壁厚度增大,≥5mm;左、右心室内径的比值<2;右肺动脉内径≥18mm或肺动脉干≥20mm;右心室流出道/左心房内径>1.4;肺动脉瓣曲线出现肺动脉高压征象。

(5)血气分析:常有明显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呼吸性酸中毒。

(6)痰液检查:进行痰液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并做药敏试验,以指导抗菌药物的选用。

【治疗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①吸痰、雾化吸入。

②祛痰药物:氨溴索30~60mg口服,3次/d;或复方甘草合剂10ml 口服,3次/d。

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肺心病得诊断及治疗原则肺源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简称肺心病)就是指由支气管一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与)功能改变得疾病、根据起病缓急与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与慢性肺心病两类。

急性肺心病常见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临床上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慢性肺心病(chronic corpulmonale),就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得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与(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与)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得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与左心病变引起者、【临床表现】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得各种症状与体征外,主要就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她器官损害得征象。

按其功能得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进行分述。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1、症状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与劳动耐力下降。

急性感染可使上述症状加重。

少有胸痛或咯血、2.体征可有不同程度得发绀与肺气肿体征。

偶有干、湿性哕音,心音遥远,P2>A2,三尖瓣区可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提示有右心室肥厚。

部分患者因肺气肿使胸内压升高,阻碍腔静脉回流,可有颈静脉充盈。

此期肝界下移就是膈下降所至。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1、呼吸衰竭(1)症状: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但白天嗜睡,甚至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得表现。

(2)体征:明显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有视网膜血管扩张、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升高得表现。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

因高碳酸血症可出现周围血管扩张得表现,如皮肤潮红、多汗、2.右心衰竭(1)症状:气促更明显,心悸、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等。

(2)体征:发绀更明显,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甚至出现舒张期杂音。

肺心病

肺心病

肺心病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发表时间:2011-2-14 18:05:53 点击:23 肺心病概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者为慢性缺氧血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

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

十年前据在全国调查了二千多万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为0.4%。

1992年在北京、湖北、辽宁某些地区农民中普查了十万余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为0.47%,基本与前相似。

居住在高原(如东北、华北、西北),日照不足又过于潮湿的西南地区及抽烟的人群患病率为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91.2%以上患者年龄在41岁以上。

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

随职业的不同患病率依次为工人、农民及一般城市居民。

患病率最高可达15.7%~49.8%。

本病占住院心脏病的构成比为46%~38.5%。

多数地区占第3、4位,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 1980~1989年的构成比仅2.49%,占第8位,这与冠心病、心肌炎发病率与收治率例数增高有关。

在气候严寒的北方及潮湿的西南地区则为首位。

肺心病症状症状详细描述本病病程进展缓慢,可分为代偿与失代偿二个阶段,但其界限有时并不清楚。

(一)功能代偿期患者都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哮喘史,逐步出现乏力、呼吸困难。

体检示明显肺气肿表现,包括桶状胸、肺部叩诊呈过度清音、肝浊音上界下降、心浊音界缩小,甚至消失。

听诊呼吸音低,可有干湿罗音,心音轻,有时只能在剑突下处听到。

肺动脉区第二音亢进,上腹部剑突下有明显心脏搏动,是病变累及心脏的主要表现。

颈静脉可有轻度怒张,但静脉压并不明显增高。

(二)功能失代偿期肺组织损害严重引起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可导致呼吸和(或)心力衰竭。

1.呼吸衰竭缺氧早期主要表现为紫绀、心悸和胸闷等,病变进一步发展时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出现各种精神神经障碍症状,称为肺性脑病。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治疗分析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治疗分析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措施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2例,对其采取综合全面的治疗措施,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指导临床诊治实践。

结果:42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显效8例,好转30例,无效4例,临床治愈率达到90.47%,在症状改善、各项指标评定等方面均有临床效果。

结论:综合干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症状及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价值。

关键词:肺心脏诊治分析【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50-01肺原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临床上以慢性者多见,在我国较为常见,据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肺心病平均患病率为0.41%-0.47%,寒冷地区、高原地区、潮湿地区和农村患病率高,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也呈增高。

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较多,免疫力下降,发生肺心病后更易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发生右心衰竭[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近年来对此类患者采取综合性的诊治措施,积极改善预后,收到了一定效果,下面就诊断和治疗中的一些心得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48~72岁,平均60岁。

病程2至6年,包括老年患者26例,合并12例冠心病,10例高血压。

所有患者经结合病史以及经x线及超声心电图检查后确诊均为慢性肺心病。

1.2 临床表现。

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

功能代偿期患者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如慢性咳嗽、咳痰、气急,活动后可感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

部分病例因肺气肿使胸膜腔内压升高,阻碍腔静脉回流,可见颈静脉充盈。

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肺心病是指由于慢性肺疾病引起的心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肥厚和扩张等改变。

其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治疗基础疾病、缓解症状、控制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等。

一、肺心病的诊断1.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否有肺部感染、曾经是否有静脉血栓栓塞等病史。

2.体格检查:在体检时,医生会注意患者的心脏呼吸系统状况,包括听诊心脏及肺部杂音、观察颈静脉充盈度、测量胸廓以及腹部检查等。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B型钠尿肽等检查有助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心脏功能状态。

4.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和肺动脉造影等可以显示肺动脉和心脏结构的变化。

二、肺心病的治疗原则1.治疗基础疾病:治疗肺心病的首要措施是治疗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

控制疾病的进展可以减缓肺动脉高压的加重,并改善心脏功能。

2.缓解症状:肺心病的患者常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气促等症状,可通过轻度活动、休息、使用氧气、用药等措施缓解症状。

3.控制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是肺心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应采取治疗措施控制其发展,如使用扩血管药物、利尿剂等,以降低肺动脉压力及阻力。

4.控制心力衰竭:肺心病常伴随着右心室肥厚和扩张,容易导致心力衰竭。

治疗措施包括给予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以控制心力衰竭的症状,改善心脏功能。

5.辅助治疗:如患者存在静脉血栓栓塞病史,可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如伴有低氧血症,可使用长期氧疗;如合并胸膜积液,可进行胸腔穿刺等。

总之,肺心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治疗基础疾病、缓解症状、控制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等。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肺心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复查,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遵医嘱服药,避免诱发因素,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肺心病健康教育

肺心病健康教育

肺心病健康教育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肺疾病,它是由于长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

肺心病主要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厚,严重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为了提高公众对肺心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关于肺心病的健康教育内容。

一、肺心病的定义和病因肺心病是指由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一组心血管疾病,其中包括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厚。

主要病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纤维化、肺血管疾病等。

这些疾病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进而引起右心室负荷过重,最终导致右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

二、肺心病的症状和体征1. 呼吸系统症状:患者常有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2. 循环系统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心悸、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

3. 体征:医生在体检时可能发现患者有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肺动脉区可闻及喷射性杂音等体征。

三、肺心病的诊断和治疗1. 诊断:肺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等。

2. 治疗:治疗肺心病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防止疾病的进展。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氧疗、肺康复等。

四、肺心病的预防和自我管理1. 预防:预防肺心病的关键是预防肺部疾病的发生,如戒烟、避免空气污染、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等。

2. 自我管理:对于已经患有肺心病的患者,自我管理非常重要。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并合理控制体重、限制盐摄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

五、肺心病的并发症和预后1. 并发症:肺心病的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肺动脉栓塞、心律失常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2. 预后:肺心病的预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关。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以改善预后,但对于晚期病情较重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六、肺心病的心理支持和康复1. 心理支持:肺心病患者常常面临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压力,因此心理支持非常重要。

患者可以寻求家人、朋友以及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支持。

急性肺心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思维

急性肺心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思维

2.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
(3)药物的选择 • 尿激酶 • 链激酶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

哈尔滨治疗肺栓塞专科医院:
2.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
(4)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 • 尿激酶: 负荷量 4400IU/kg,静脉注射 10 分钟,随后以2200IU/kg/h 持 续静滴12小时 • 链激酶:负荷量25 万IU,静脉注射30分钟,随后10万U/小时,持续静滴 24小时 • r-t PA: 50-100mg持续静滴2小时。
2.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
(2)禁忌症
• 绝对禁忌症 • 活动性内出血、近期自发性颅内出血 • 相对禁忌症 • 2周内大手术、分娩、器官活检或不能用压迫止血部位的血 管穿刺;2个月内的缺血性中风;10天内的胃肠道出血; 15天内的严重创伤;一个月内的神经外科或眼科手术;难 以控制的重度高血压;近期曾行心肺复苏;血小板计数 <100×10 9/L;妊娠;细菌性心内膜炎;严重肝肾功能不 全;糖尿病出血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性疾病等
2.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
(5)药学监护 • 疗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 • 不良反应:出血,停药,用对氨基苄胺或氨基己酸 • 实验室监测:每2-4小时测定一次凝血酶原时间(PT)或活化部分凝血激 酶时间(APTT),低于正常值2倍,开始抗凝治疗
3.抗凝治疗
指征:防止血栓再形成和复发
禁忌证:活动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未经控制的严重高血压
药物:
•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令。先肝素/低分子肝素5-10天,在肝素开始应用后 第1-3天加用华法令。两药联合应用至少4-5天,最后单用华法令
INR 2.0—3.0
肝素/低分子肝素ivgtt PT 1.5—2.5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及治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及治疗

• 3.肺血管疾病 很少见,反复发生的肺小动栓塞、 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均可引起肺小动脉狭窄或阻塞形成肺动脉高压。
• (二)发病机制 • 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肺的功能和结构发生不可逆
性改变,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血管重构, 产生肺动脉高压。 • (1)功能性因素:缺氧使肺血管收缩,是肺动脉高 压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 (2)解剖学因素:①肺小动脉炎;②肺毛细血管床 减少;③肺血管重塑;④肺微小动脉血栓形成。
(四)动脉血气分析
慢性肺心病在肺功能失代偿期可出现低氧血症或 合并高碳酸血症,当动脉血氧分压<60㎜Hg和(或)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50㎜Hg时,表示有呼吸衰竭。
(五)其他检查
肺功能检查、血液检查和痰细胞学检查等。
诊断和鉴别诊断
• (一)诊断 诊断要点:①有慢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其
他慢性胸肺疾病病史和表现;②逐渐出现并加重 的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乃至右心衰竭表现; ③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有肺动脉高压、右 心房及右心室肥大的征象;④排除右室肥大的其 他心脏疾病。
• (二)鉴别诊断
•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冠心病) 冠心病与肺心病 均多见于老年人,但冠心病常有心绞痛病史,若有高血 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也有助于冠心病诊断;一般 患者无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症状。X线及心电图检查以 左室肥大为主要征象,一般无肺动脉高压征。
• 2.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 慢性肺心病的相对三尖瓣关 闭不全与风心病的三尖瓣关闭不全产生的杂音相似,易 于混淆。风心病常见于40岁以下患者,常有风湿性关节 炎和心肌炎的表现,其他瓣膜如二尖瓣、主动脉瓣也易 受此累可,予在鉴x别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上常有特殊表现,以

从4例肺心病的诊治分析基层医院对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

从4例肺心病的诊治分析基层医院对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
抗菌药 物抗感染 疗程宜 长 , 2—3周 为 以
: 直。患 者 反 复 喘憋 发 作 , 多半 为 支 气 管 哮
例 4 患者 , ,l岁 , 发疾 病 为慢 : 男 7 原 性阻塞性肺病 , 以高黏 高凝 血症为 主 , 表
现为 WB C及 R C明显升高 , T C B B 、 T明显 缩短 , 2次阻塞 血流 变仪 , 曾 并伴 有右 心 衰 。治疗以肝素抗凝 , 丹参 活血化瘀 降肺 楔压 , 必要 时 口服小 双氢克 尿塞 ( 2 5 1. mg
由支气管痉挛 引起 , 仅用糖皮质激素及茶 碱类药物 治疗 。其 实肺 心病 喘憋发 作也 可 由左心衰竭 引起 , 如例 1此时应进行强 心治疗 , 但剂量 应小 , 以免出现 洋地 黄 中
用地塞米松抗炎 、 抗过敏 , 缓解毒性反应 ,
喘定 解痉平 喘 ( 限于条 件 我 院 常用糖 皮 质激 素为地塞米松 , 常用茶碱类药物为 喘 定) 。地塞米松 最大用 至 2 mg E( 0 g 0 /t 1m
喘, 利尿剂减轻右心负荷 , 肝素抗凝 , 丹参 活血化瘀 降肺 楔压及低流量吸氧 , 必要 时 治疗 左 心衰 、 2型呼 衰 、 上消化 道 出血 等
并发 症 。 肺 心病的诊 断及治 疗过 程 中常 出现 以下误 区 : ①肺 心病 均感 染严 重 , 须联 必
扩张支气管 以利痰 液 咳出。未应 用糖皮
1 叶 任高 . 内科 学 ,0 6 8 9 . 2 0 :6— 1
发上消化道 出血 , 因血容 量减 少 , 可减 轻
心肺 负担 , 以致喘憋 明显减轻 。此 时应 注
意 查 大 便 潜 血 , 旦 确 诊 , 予 禁 食 并 进 一 应
行止酸止 血等 治疗 , 输血 应慎重 , 以免加 重心肺 负担。

内科学-肺心病

内科学-肺心病
病因
主要由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因素导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病理
COPD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心肥大和右心衰竭,引发肺心病。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胸闷、 心悸等。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X线胸片等检查进行诊断。
02 肺心病的治疗
内科学-肺心病
目录
• 肺心病概述 • 肺心病的治疗 • 肺心病的预防与康复 • 肺心病与其他疾病的关联 • 肺心病的研究进展
01 肺心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肺心病是由于肺部疾病导致的心脏 疾病,常常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引起。
分类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肺心病可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病因与病理
康复训练
呼吸训练
通过呼吸训练,改善呼吸功能,提高 肺活量,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运动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运动训练, 如散步、慢跑等,增强心肺功能和耐 力。
心理支持
肺心病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因此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和辅 导。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 饮食计划,保证营养摄入的均衡和充 足。
肺心病治疗方法
探索和优化肺心病的治疗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 者生存率。
肺心病预防策略
研究有效的预防策略,降 低肺心病的发病率和复发 率。
新药研发进展
新药靶点发现
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为新药 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新药临床试验
开展新药的临床试验,评估新药的 有效性和安全性。
新药审批与上市
推动新药的审批和上市,为患者提 供 Nhomakorabea多治疗选择。

肺心病病诊断标准

肺心病病诊断标准

肺心病病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主要由于长期的肺源性高血压引起的,其表现为右心室肥大和心功能不全。

肺心病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一旦发现,病情已相当严重。

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心病的病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肺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引起的。

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右心衰竭表现为水肿、颈静脉怒张、腹胀、肝大等症状。

有时还会出现全身性水肿、低血压、心动过速等。

如果患者有原发性肺部疾病,如慢性肺疾病、肺性心脏病等,并伴有明显的心脏功能不全的表现,应高度怀疑肺心病。

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肺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常见的有X射线胸片、CT、肺动脉造影等。

X射线胸片可见右心室肥大、肺血管扩张、肺循环增多、肺水肿等征象;CT可更为清晰地显示心脏和肺部的变化;肺动脉造影是确诊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

三、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可显示心脏大小、心室壁厚度、心室功能和心脏瓣膜等情况。

对于肺心病患者来说,右心室增大、肺动脉压力增高、二尖瓣反流等情况是常见的。

四、心电图心电图是了解心脏电活动的重要手段,通过心电图可以判断心室肥大、心房扩大、心律失常等情况。

肺心病患者的心电图通常表现为右心室肥大、ST段改变、心律失常等。

五、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肺心病的病因和严重程度。

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脏标志物等。

D-二聚体水平增高提示肺动脉栓塞可能;BNP水平增高提示心力衰竭。

六、肺动脉压测定肺动脉压测定是确诊肺动脉高压的关键检查手段。

通过导管插入肺动脉测定肺动脉压力,可明确肺动脉高压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肺心病的诊断是一个多学科合作的过程,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和肺动脉压测定等多种方法。

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心血管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冠心病、肺部感染等。

肺心病怎么诊断

肺心病怎么诊断

肺心病怎么诊断
撰写人:山西太原中国人民解放军264医院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出现了喘息的情况都会误认为是肺心病,其实,很多人们不太了解肺心病的情况,因此肺心病主要根据胸部以及肺部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心病称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肺心病的诊断具体如下:
1、长期出现咳痰、咳嗽、气喘以及发烧等症状。

2、行走以及上楼的时候会感觉气短慎重导致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诱发呼吸衰竭以及肺功能不全等。

3、肺心病患者在寒冷季节,会出现病情加重痰沫增多呈黄色。

4、肺心病患者具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出现心功能不全,要进行体检、超声心动图、X线、心电图等,可以排除其它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风心二狭,会引起类似表现者。

5、肺心病患者会出现口唇四周呈青紫色,心力衰竭、呼吸困难以及右侧心力衰竭为主等。

一般肺心病一时半会是不能形成的,而是逐步慢慢的发展,专家提醒,如果患者出现慢性呼吸疾病要积极质量,并在生活中进行预防,避免病情发展严重,所以不会出现肺心病的阶段,如果不细心察觉,就容易忽视,所以希望大家引起重视。

肺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肺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

十年前据在全国调查了二千多万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为%。

肺心病的诊断标准
一、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主要根据病史、体征、心电图、X线,并可参考放射性同位素、超声心动图、心电向量图、肺功能或其他检查判定。

二、右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及静脉压增高等。

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的诊断依据:
(一)体征剑突下出现收缩期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三尖瓣区心音较心尖部明显增强或出现收缩期杂音。

(二)X线诊断标准。

(三)心电图诊断标准。

(四)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

(五)心电向量图诊断标准。

(六)放射性同位素肺灌注扫描显示肺上部血流增加,下部减少。

即表示可能有肺动脉高压。

慢性肺心病X线诊断标准:
一、右肺下动脉干扩张:
(一)横径≥15mm;
(二)右肺下动脉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
(三)经动态观察较原右下肺动脉干增宽2mm以上。

二、肺动脉段中度凸出或其高度≥3mm。

三、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周分支纤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四、圆锥部显着凸出(右前斜位45°)或“锥高”≥7mm。

五、右室增大(结合不同体位判断)。

具有上述五项中的一项可诊断。

肺心病诊断标准

肺心病诊断标准

肺心病诊断标准肺心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症,其主要病变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气道阻塞,导致肺血流不畅并出现胸痛、气短等症状。

据统计,目前患有肺心病的患者数量逐年递增,给医疗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诊断肺心病,我们需要了解其病因、症状、疾病进展及常用的诊断标准。

一、病因肺心病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

患者的心脏和肺部无法正常协调工作,导致肺血流受损和气道阻塞,从而引起肺动脉高压和气道炎症,最终致使心衰和肺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二、症状1.胸痛:出现在胸部,类似钝痛感,可能会出现在胸部的任何区域,包括左侧、右侧、中心区域等。

2.气短:呼吸迅速、浅,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

3.咳嗽:可能是干咳或带痰的湿性咳嗽。

4.乏力:患者可能感到疲倦和无精打采的症状。

5.胸闷:患者可能感到胸部压力和不适。

6.水肿:可能在腿、腕和脚踝处出现水肿的症状。

三、疾病进展肺心病是一种慢性病症,其病情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恶化。

疾病进展的过程中,肺血流阻塞变得更加明显,同时肺泡的通气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继发症可能包括肺血栓、肺出血和肺部感染等。

四、诊断标准1.肺血流不畅:如右心室扩大或平均肺动脉压大于25mmHg。

2.肺部运动障碍:如严重的气短、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和胸闷等症状。

3.心脏功能障碍:如心肌结构和功能失调等。

4.肺部疾病:如肺血栓、肺动脉栓塞和肺动脉狭窄等。

诊断肺心病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等多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检查项目包括放射学、肺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MRI、CT、肺功能测试和心脏瓣膜疾病等。

总的来说,肺心病是一种多因素综合引起的慢性疾病,其诊断需要我们通过多种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

对于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和病人的具体情况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 性 肺 动 脉 高 压 : 静 息 肺 动 脉 平 均 压
≥20mmHg
➢隐 性 肺 动 脉 高 压 : 静 息 肺 动 脉 平 均 压
<20mmHg , 而 运 动 后 肺 动 脉 平 均 压 >30 mmHg
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
功能性因素是可逆性的 是临床治疗肺心病的依据
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 碳潴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 状的综合征。
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辅助检查
➢ X线胸片检查 ➢ 心电图 ➢ 超声检查
辅助检查—X线检查
➢急性肺部感染征象 ➢右下肺动脉干增宽,其横径≥15mm ➢右下肺动脉干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1.07 ➢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 ➢右心室肥大征
右肺下动脉增宽(a),肺动脉段凸出(b),心尖上凸(c)
心电图检查
肺型P波
心电图检查
电轴右偏
心电图检查
RV1+SV5≥1.05mV 右束支传导阻滞 V5 R/S<1
超声检查
右室内径≥20mm
右室流出道≥30mm
实验室检查
➢动脉血气:可出现PaO2 、PaC O2 、 PH ➢血常规:RBC和Hb ➢电解质:常出现低钠、低氯和低钾 ➢肝功能、肾功能:可出现异常 ➢痰细菌学检查:有利于抗菌药物的选择
失代偿期—心力衰竭
主要为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表现
➢ 劳力性呼吸困难 ➢ 消化道症状 ➢ 皮肤水肿和浆膜腔积液 ➢ 肝脏肿大、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 右心室扩大和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失代偿期—并发症
➢ 肺性脑病 ➢ 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 心律失常 ➢ 休克 ➢ 消化道出血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肺性脑病
尖瓣外的其他瓣膜亦有病变
➢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有特殊表现 ,
易于鉴别
鉴别诊断—原发性心肌病
➢ 全心增大 ➢ 无 慢性呼吸道疾病史 ➢ 无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 ➢ 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
➢ 急性加重期 ➢ 缓解期
治疗—急性加重期
原则
➢积极控制感染 ➢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 ➢积极治疗并发症
临床表现—代偿期
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
➢慢性咳嗽、咳痰 ➢活动后气促、运动耐量减退 ➢肺气肿体征、剑突下心脏搏动 ➢ 可有P2亢进 和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临床表现—失代偿期
➢ 呼吸衰竭 ➢ 心力衰竭 ➢ 各种并发症的表现
失代偿期—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失代偿期的主要表现
➢ 呼吸困难 ➢ 紫绀 ➢ 精神神经症状
➢肺血管疾病(lung vascular diseases) ➢其 他 : 如 睡 眠 呼 吸 暂 停 综 合 征 (sleep
apnea syndrome)
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1. 肺 动 脉 高 压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的形成
➢ 功能性因素(functional factors)
治疗—急性加重期1. Fra bibliotek制感染➢ 经验用药,院外感染以G+菌占多数,院内感 染以G—菌占多数
➢ 根据痰培养及药敏选择有效抗生素
常用的有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 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
治疗—急性加重期
2. 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 氧化碳潴留
➢排痰、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湿化痰液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 ➢氧疗 ➢应用呼吸兴奋剂 ➢呼吸机的使用
毒, 可加重组织缺氧;可使血液浓缩、痰 粘不易咳出
治疗—急性加重期
强心剂:
选用小剂量、作用快、排泄快的洋地 黄类药物
应用指征 ➢感染常已用控药制物,:呼毒吸毛功花能已甙改K善、,西利地尿兰剂不能取
得良好疗效而反复浮肿的心力衰竭患者
➢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者
➢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者
治疗—急性加重期
heart disease)
➢原发性心肌病(primary cardiomyopathy)
鉴别诊断—冠心病
➢常有典型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病史或
心电图表现
➢有左心衰竭的发作史 ➢常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征、糖尿
病等
➢体检、X线、心电图检查呈左室肥大为主
鉴别诊断—风湿性心瓣膜病
➢常有风湿性关节炎、心肌炎病史,除三
血管扩张药:
➢优点: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
耗氧
➢缺点:在为改善通气时使用血管扩张剂,
可使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加重,加重缺氧
如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硝普钠
治疗—急性加重期
4.控制心律失常
5.抗凝治疗
治疗—缓解期
采用综合措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康 复治疗、家庭氧疗,减少或避免急性加 重期的发生。
治疗—营养疗法
慢性炎症
肺泡内压
呼吸性酸中毒
肺小动脉血管炎
肺泡毛细血管受压
肺泡毛细血管床减损
血管管腔狭窄、闭塞
肺血管收缩、阻力增加
肺动脉高压致反 复肺血管栓塞
肺动脉高压
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滞度增加
慢性缺氧
继发性RBC 血液粘滞度
醛固酮
肾小动脉收缩
水钠潴留
肺动脉 压
血容量
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
预防
➢戒烟 ➢积极防治原发病的诱发因素 ➢加强卫生宣教 ➢改善大气污染
谢 谢!
胸廓或肺A血管慢性 病变所致的肺组织 结构和功能异常,产 生肺血管阻力增加、 肺A高压,进而右心 肥厚、扩大,伴或 不伴右心衰竭的心 脏病。
病因(Etiology)
➢支 气 管 、 肺 疾 病 (bronchial and lung diseases)
➢胸 廓 运 动 障 碍 性 疾 病 (thoracic cage dyskinesia diseases)
➢ 解剖性因素(anatomy factors) ➢ 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滞度增加
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
缺氧
高碳酸血症
呼吸性酸中毒
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 肺血管收缩、阻力增加
血清H+增高
白三烯、5-HT、 PAF、血管紧
张素Ⅱ等
肺动脉高压
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性因素
诊断
有慢支、肺气肿、等基础肺胸疾病或者 肺血管病变,因而引起肺动脉高压、右 心室肥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并有前 述心电图、X线表现,再参考心电向量图、 超声心动图,可以作出诊断 。
鉴别诊断
➢冠 心 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风 湿 性 心 瓣 膜 病 (rheumatic valvular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概况
➢我国肺心病发病率约为4‰,大于15岁人 群约为7‰
➢我国肺心病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农村 高于城市
➢肺心病占住院心脏病的38.5-46%,治疗 效果差
➢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Definition
• 概述 是由于肺组织、
治疗—急性加重期
3.控制心力衰竭
肺➢利心尿病剂一般在控制感染、改善呼吸
功能后心力衰竭可改善,对于治疗
无➢强效心或剂较重的病人可适当选用利尿、 正➢血性管肌扩力张药药、扩血管药
治疗—急性加重期
利尿剂:
原则上使用作用轻、小剂量的利尿剂
优点: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负荷、消除浮肿 缺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低氯性碱中
2. 心脏病变(heart diseases)和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 肺动脉高压 ➢ 心肌缺氧 ➢ 酸碱平衡失调
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3. 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
主要是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 多器官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
➢ 肺、心功能代偿期(缓解期) ➢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急性加重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