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合集下载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东北平原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和甜菜 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和花生 四川盆地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和甘蔗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和油菜
2. 分别找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秦岭—淮 河一线,说出其两侧种植业分布的差异。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东侧是要是种植区,西侧 种植区很少;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旱地为 主,以南以水田为主。
◎农业基地的建设
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等因素 都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布局的变化
认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
1.读图4-1-3,根据该县自然条件的差异,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农业生产部 门;说说如果在西北部山区大规模发展种植业,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活动
林 西北部山坡较陡,适宜发展__________ 业。
西 北
西北内陆地区 (绿洲和平原地区)
青藏高原(河谷地区) 旱地
读上图: 1. 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的主要 农作物。 2. 分别找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秦岭—淮河一线,说出其两侧种植 业分布的差异。
1.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和长江 中下游平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
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农业与我们
读出各业的主要产品并分析与人们生产生 活之间的关系。
①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吃、穿、用 等物质资料。
②农业还给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材料 和消费市场。
你理解的农业是什么? 通过培育植物和饲养动物等方式来获取 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就是农业
按照生产对象的不同,农业可包括 种植业 、 畜牧业 、 渔业 、 林业 等部门。 种棉花、种花生属于 种植业 部门。 种茶、种毛竹属于 林业 部门。 养虾、养蟹属于 渔业 部门。 养鸡、养猪属于 畜牧业 部门。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并能运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发展农业的措施。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关注度。

二、教学内容1. 因地制宜的含义2. 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区差异3.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4.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措施5. 案例分析:我国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因地制宜的含义、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措施。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发展农业的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因地制宜的含义、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践。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发展农业的措施。

4. 互动提问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因地制宜的含义,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发展。

2. 讲解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分析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等因素,阐述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3. 讲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强调因地制宜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因地制宜原则的认识。

4. 讲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措施: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在不同地区制定适宜的农业发展措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5. 案例分析:选取我国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践案例,让学生具体了解因地制宜原则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因地制宜的原则为某一地区制定发展农业的措施。

7. 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提问、评价。

9.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10.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八年级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八年级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八年级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八年级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来发展农业。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难点:1. 如何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来发展农业。

2. 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收集相关的案例资料。

2. 准备教学课件和地图。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知识。

2. 准备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地农业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各地农业发展差异大。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是如何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来发展农业的。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农业发展情况,讨论如何更好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 课堂小测:教师出题,学生作答,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发展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2. 调查周围农民在农业发展中的因地制宜实践,总结经验。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估学生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原则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能力培养: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作业中表现出的对家乡发展的关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教学设计
2.掌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策略,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正确的农业发展观念,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引导学生从实例中归纳总结农业发展规律。
(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一农业发展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5)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调查访问,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农业发展知识。
(6)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合作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举例说明你家乡的农业特点及优势。
(2)分析我国某一地区的农业发展,指出其区位因素。
(3)谈谈你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理解。
2.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4.学生的合作能力:初二学生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5.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农业发展观念,培养他们关注农业、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农业地域差异及其原因,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教学设计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因地制宜的定义和意义2. 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3.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因地制宜的含义、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地理》或相关教材2. 课件:讲解PPT、案例分析PPT3. 案例资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发展案例4.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因地制宜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农业发展中应用这一原则。

2. 讲解理论知识:详细讲解因地制宜的含义、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3. 案例分析: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是如何运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发展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因地制宜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作业反馈:评估学生作业中对于家乡农业发展的分析和建议的合理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2. 邀请农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农业发展中应用因地制宜的经验。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注意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人教版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评课稿

人教版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评课稿

人教版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评课稿一、引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的一篇重要课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农业发展中的因地制宜原则,以及它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本文通过分析问题、探索农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篇具备教育意义的课文。

下面将从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对该教材进行评课。

二、内容分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农业适应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业的适应性原则,即因地制宜原则。

通过讲解不同地理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差异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必要性。

2.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文中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进行了介绍。

通过对山地、河谷、湖泊、平原等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作物种植和畜牧等方面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质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3.我国的农业发展本文还介绍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通过对我国农业资源分布、产量和效益等方面的介绍,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农业发展的问题,并探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法和途径。

三、结构分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结构清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引言文章开篇对农业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介绍,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内容做了铺垫。

2.农业适应性的讲解文章在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农业适应性的概念和原则,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加深了学生对该原则的理解。

3.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在第三部分,文章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的具体实践。

4.我国的农业发展在最后一部分,文章介绍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挑战,培养了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关注,并鼓励他们思考和创新。

四、教学方法评价一节课的好坏,除了考虑内容和结构外,还需要关注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对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这篇课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可以得到推荐: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田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和农作物种植情况等,让学生亲自体验和了解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差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PPT课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PPT课件
东部技术设备先进,信息来源广,市场广阔。
2.为什么要在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答、为了保护西部的生态环境,否则的话,会出现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的结果。
你来做做吧:
1.图片显示的农业生产类型有什么不同?2.这些地方的农业生产类型能否互换?为什么?3.发展农业生产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A、双季稻、香蕉,一年三熟 B、适宜发展林业、牧业;
C、玉米、荞麦,一年一熟 D、玉米、小麦,一年两熟
A
D
C
B
围湖造田
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危害?是否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有哪些?
学以致用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应布局哪类农业,为什么?A、高产高效农产品基地B、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特色农业C、出口创汇农业
B处
C处
选择②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原因:离城市远,交通不便,位于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方便
B
C
A
城市郊区
黄土高原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低山区、丘陵区
河谷区
山 地
塘泥
塘泥
渔业
蔗基鱼塘
桑基鱼塘
好处?
活动: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区中,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随海拔高低的不同而不同。请你在图中的适当部位填上如下四组内容,并思考为什么该地会出现这样的分布规律?
1.阅读下列资料: 中国科学院在河南封丘、山东禹城以及河北南皮三个中、低产试验区,贯彻正确的农业政策,适当投入资金、采取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使粮食每公顷产量从1964年以前的750-1500千克提高到近年来的6000-10500千克。据此,为了保持农林牧及水产各业的稳步增长,必须:( )A.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B.增加开垦荒地,以增加粮食产量C.开垦草原,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D.坚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力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概述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人文背景等因素,制定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特色,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讨论,包括农业资源禀赋、农业产业布局、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二、农业资源禀赋我国广袤的土地面积和多样的地理环境赋予了我国丰富的农业资源。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特点,科学利用土地、水资源、气候条件等,发展适合当地的农业产业。

1. 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广阔丰富,但各地土壤类型、肥力和耕作条件存在差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需要根据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和种植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改良和保护。

2. 水资源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我国在水资源方面的禀赋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气候条件我国气候条件多样,从南方的亚热带到北方的寒温带,每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决定了适宜的农业种植和畜牧业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需要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和养殖品种,实现最佳的农业生产。

三、农业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不仅要根据资源禀赋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和养殖品种,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农业产业布局。

农业产业布局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物流等方面,要实现农业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1. 农产品生产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和养殖品种,进行高效、高质量的农产品生产。

发展绿色农业,推广有机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 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延长保鲜期的重要环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要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的作用,将农产品加工成各类精深加工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说课稿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说课稿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了解农业的发展对于学生理解社会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家乡农业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含义,了解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能够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初步判断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兴趣和关注,培养学生珍惜土地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对家乡农业发展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含义和影响因素;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具体的区域条件,综合分析并确定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中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具备了初步的地理分析能力。

但对于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理性的分析和总结。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理解。

三、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从而加深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理解。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原卷版+解析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原卷版+解析

第一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填空题1. 地位: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2. 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部门。

3.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

4.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5.林业: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6.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7.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

8.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9.南北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10.我国三大产棉区: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11.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1)自然条件:①种植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②林业——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③畜牧业——降水较少,但牧草生长良好。

④渔业——河湖众多,水域广阔。

12.科技强农的成就:从广种薄收转向优质高产,优良品种不断涌现;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抗灾能力明显增强;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不断推广。

13.科技强农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步伐。

二、单选题1.我国城乡人民食用肉、奶、禽、蛋主要来源于A.新疆牧区畜牧业B.内蒙古牧区畜牧业C.农耕区畜牧业D.牧区畜牧业2.我国农业生产呈“东耕西牧,南稻北麦”分布格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条件B.热量条件C.水分条件D.光照条件3.(2018年.贺州河池中考)下图是某种粮食作物的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C.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2)该粮食作物熟制与所在地区搭配错误的是A.三江平原----一年一熟B.松嫩平原----一年两熟C.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二熟D.恒河中下游平原----一年三熟(2019·山东中考模拟)读“中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回答下列1-2题:4.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温度的差异B.东西温度的差异C.东西干湿的差异D.南北干湿的差异5.东部地区是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B.人工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C.沿海地区淡水渔业发达D.南方地区是我国的主要旱作农业区6.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下列水果产自暖温带的是A.苹果、梨B.柑橘、葡萄C.杏、枇杷D.芒果、香蕉农业大棚的出现使很多地区的水果和蔬菜能够常年生产。

七年级地理下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需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过于依赖感性认识,需要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性分析。
3.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地区,分析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撰写一篇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该地区的农业地域性特点、优势作物、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设计一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宣传海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他人传播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深入了解我国农业政策,搜集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关于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影响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4.针对本节课学习的农业地域性知识,出一套选择题和简答题,用于检测自己或同学的掌握程度。
5.参观当地的农业生产基地或与农民交谈,了解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因地制宜实践,记录所见所闻,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阐述因地制宜的含义,解释为什么要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业生产方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农作物。
2.分析我国农业分布的特点,讲解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资源等。
3.介绍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强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引导学生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程开始时,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图片,如东北的大豆种植、江南的水稻种植、西北的畜牧业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作物?”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农业地域性的好奇心,自然导入新课《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导学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导学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2、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3、能够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并提出合理的发展方向。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和方法。

2、难点(1)综合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2)制定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策略。

三、知识梳理(一)农业概述1、农业的定义: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2、农业的分类: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按投入多少可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按产品用途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二)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1、自然因素(1)气候:包括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等,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和复种指数。

(2)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3)土壤:土壤的肥力、酸碱度、质地等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4)水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往往依赖于灌溉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便捷的交通有利于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

(3)政策:政府的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具有引导和支持作用。

(4)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

(5)科技:农业科技的进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1、宜农则农:在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优先发展种植业。

2、宜林则林:在山地、丘陵等地形起伏较大、土壤贫瘠的地区,发展林业。

3、宜牧则牧:在草原广阔、气候干旱的地区,发展畜牧业。

4、宜渔则渔:在水域广阔、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渔业。

(四)我国农业的因地制宜发展1、东部季风区(1)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农业类型:以旱地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发展畜牧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PPT课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PPT课件

评价园地
6.右图为我国东部某一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中字母与其代表的地理
事物名称连线。
A
丘陵梯田
B
山区
C
水库
D
平原地区
A D
B C
(2)请从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合理布局四个区域的
农业(用连线方式)。
A
种植果树、茶树
B
种植用材林
C
种植水稻
D
发展渔业
评价园地
7.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因地制 宜合理布局,满足13亿人的温饱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 生的头等大事。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走科技强农之路
“走进新农村,探访科技行”
(1)阅读上图,找出在新农村建设中科技所起到的作用有哪些? (2)你还知道哪些科技兴农的实例?快快搜集资料与同学们共享吧!
梳理归纳
主要农业部门
农业与我们
农业的重要性
农业的东西差异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农业的南北差异

农业分布的自然条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农业分布的社会经济条件
品种的改良
走科技强农之路 生产效率提高 抗灾能力增强
评价园地
1.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吃、穿、用的农业生产部门包括 ( A ) ①种植业 ②畜牧业 ③渔业 ④林业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
2.兰兰的家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从自然 条件考虑,她的家乡最适宜发展( D) A.畜牧业 B .林业 C. 渔业 D.种植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农业与我们
种植业 林业 渔业 畜牧业
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 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 物。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PPT教学课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PPT教学课件

新疆牧区
内蒙古牧区
牦牛
秦岭—淮河
旱地
水稻
800
400
季风
非季风
练习
4、采购员要去采购甜菜和马铃薯,应该去( )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5、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鱼、虾、蟹来源于( ) A.种植业 B.林业 C.牧业 D.渔业 6、下列地区中不利于大力推广种植业的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塔里木盆地7、我国东北平原的耕作制度是 (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一熟 D.两年三熟8、下列四种农作物中,分布在华北平原的是( ) A.甘蔗 B.油菜 C.花生 D.甜菜
项目三:渔业、林业
●任务提示:阅读教材P76页最后一个自然段和P77图4-1-2,要求: ●找到400mm等降水量线,说一说东西两侧畜牧业类型有何差异; ●牧区畜牧业有哪四大牧区?每个牧区找出一种你印象深刻的优良畜种。
●任务提示:阅读课本P77页最后一个自然段和P78页第一自然段,要求:●我国渔业的类型和分布;●我国林业集中分布的三大林区。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 .
收获在金秋
收获在金秋
小雪到 农事忙
小雪到 农事忙
小雪到 农事忙
火腿
品尝丰收的喜悦
酸菜鱼
小锅米线
核桃
种植业
农业的四大生产部门
畜牧业
林业
渔业
调查项目清单要求:1.时间:10分钟;2.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任务,不浪费一分钟; 3.疑难问题做好标记,课本上要做好勾画。
A
D
D
C
C练习ຫໍສະໝຸດ 探究活动 判断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判断理由和改进的措施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通用5篇)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通用5篇)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通用5篇)《因地制宜进展农业》教案篇1其次节因地制宜进展农业[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的农业进展状况。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进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进展农业。

结构分析本节共分四个标题:“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进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通过学习,同学会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状况、进展农业的策略和原则以及我国农业今后的进展方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熟悉。

在第一个标题当中,教材首先利用几张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了农业的简洁分类,接着通过活动让同学列举出农业为生活和工业生产供应的农产品,同学在调查和总结的过程中自然体会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在介绍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时,教材首先利用地图将我国的东西部地区作了对比,包括它们的自然条件和进展起来的主要农业部门。

在此基础上,又将对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的对比支配到了活动当中,同学可以结合前面学习过的关于地形、气候等学问,以及教材前面的分析思路,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包括耕地类型、熟制和主要的农作物。

最终,教材进一步介绍了山区农业随海拔高度而消失的差异。

这里实际在告知同学:地区差异不仅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差异,也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在第三个标题中,教材首先通过两张图介绍了影响农业进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第104页的活动3,是对同学是否已经理解上述影响因素的一个验证。

为了使同学理解因地制宜进展农业的重要性,教材还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白这个问题。

第四个标题是结合我国的现阶段国情而来的。

在人口增多、耕地削减、环境日益恶化的形势下,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有几个基本的途径;第一是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次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例如进展生态农业)。

通过努力,我们的农业生产必将会取得令人满足的结果。

内容点析1.关于农业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八年级所属学科地理
情境:“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就可以发展各种产业,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就特别重要了。

请同学们判断以下产业哪些属于农业?种植水稻、伐木、饲养牲畜、捕鱼、采草药、生产桌椅。

我们归纳一下,什么是农业?
任务:学生:(农村学生采用实地调查和对长辈进行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城市学生采用对长辈进行调查的方式)调查当地农作物的种类、熟制及主要农作物种植收获的时间等。

1.了解农业的主要部门、农业的重要性、我国农业分布的差异。

2.学会用网络查阅资料,能够进行信息的分析与综合。

3.培养识图能力。

明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增强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过程:(一)农业与我们
〖明确〗我们的吃、穿、用都来自农业。

什么是农业?农业的主要部门有哪些?发展农业有什么意义?
过渡:我国的农业是怎样分布的呢?
(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我国的种植业分布在哪里?以种植什么作物为主?为什么这样分布,与什么有关系?
2.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哪里?畜牧业的分布与降水有怎样关系?我国有几大牧区?都有什么著名的畜牧品种?
3.我国的林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属于什么地形区?降水情况怎样?属于什么干湿地区?
4.我国渔业是怎样分布的?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哪里?
(教师评价、小结)
〖明确〗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教师小结)
分析我国的农业为什么这样分布。

(师生互动共同完成)
课本活动1(教师指导并评价)
课本活动2(教师指导并评价)
(学会提出问题,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将原因的分析结合到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的已学知识上,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联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出示课件、知识拓展]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区中,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随海拔高低的不同而不同。

请你在图4.15中的适当部位上填上如下四组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为什么该地会呈现这样的分布规律?
A.双季稻、香蕉,一年三熟
B.适宜发展林业、牧业
C.玉米、荞麦、燕麦,一年三熟
D.玉米、小麦,一年两熟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农业的地区差异不仅体现在水平方向上的差异,而且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这为山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各地区农业的发展要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发展好我国的农业。

(知识拓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感想。

(知识巩固,方法形成。


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地理学习评价的重点。

“农业的地区分布”这一标题的学习评价,要充分体现这一评价的理念。

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挖掘知识点评价的关键。

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我国西南部山区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的垂直变化等知识点是很好的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素材。

成果:1、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掌握阅读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

2、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尝试运用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候
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3、关注家乡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资源:地理教学参考、地理课程标准、电子表格等
∙网站:中国教育网站
∙百度收索
∙到图书馆进行查找
评估:
评价项目评价内容及评级分值
分工协作优秀(12-15)良好(9-11)继续努力(9分以下)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任务分配合
理,有小组分工职责明细单。


小组成员分工较明确,任务分
配较合理,有小组分工职责明
细单。

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任务分配
不合理,无小组分工职责明细
单。

信息来源优秀(12-15)良好(9-11)继续努力(9分以下)
能使用正确的格式、适当的搜索
引擎从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信
能使用正确的格式,从网络等
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较合理
能从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但选择信息不正确、使用信息不
息,并合理的选择信息、使用信

的选择信息、使用信息恰当,不能使用正确的格式
信息加工优秀(16-20)良好(12-15)继续努力(12分以下)
准确合理地应用两种以上软件处
理素材,使用必要的多媒体素材
准确合理地应用一种软件处理
素材,使用较少的多媒体素材
处理素材的软件选择不够合理,
不能使用多媒体
成果要求优秀(16-20)良好(12-15)继续努力(12分以下)
作品包括学生实地调查:农作物
的种类、熟制及主要种植作物等。

能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
区分布上的差异。

作品包括学生实地调查:
农作物的种类、熟制及主要种
植作物等。

联系实际较少,不
能准确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
布上的差异。

作品包括学生实地调查:农作物
的种类、熟制及主要种植作物
等。

不能联系实际,不能准确说
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
异。

方案的说服性优秀(24-30)良好(18-23)继续努力(18分以下)
作品内容完整,最终成果展示合
理,能获得2/3以上同学的认同
作品内容较完整,最终成果展
示较合理,能获得1/2以上同
学的认同
作品内容不够完整,最终成果展
示不够合理,只能获得极少数同
学的认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