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解读

合集下载

1.1物质的分类和转化第一课时

1.1物质的分类和转化第一课时
(2)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 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如金刚石、石墨和C60; 氧气和臭氧(O3)。
2.按物质的性质分类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O2、SO2、SiO2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如Fe2O3、CuO、CaO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Al2O3 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如CO、NO等
作业布置
1.课本P12 练习与应用1-2 2.导学案例13、14
5.初中介绍的常见氧化物有CO、CO2、P2O5、Na2O、SO2、 NO、MgO、CaO、Fe2O3、Al2O3等,其中酸性氧化物、碱 性氧化物各有哪些?
酸性氧化物: CO2、P2O5、SO2 碱性氧化物: Na2O、MgO、CaO、Fe2O3 不成盐氧化物: CO、NO
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
【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Si、SiO2、SiC。 【例2】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四氯化碳(CCl4),按物质组成和性 质进行分类属于( C )
A.单质
B.氧化物
C.有机物
D.无机物
【例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①烧碱、纯碱、碱石灰都属于碱 ②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③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④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⑤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 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H2SO4 烧碱
CaCO3
B 黄铜
NO2
HCl 石灰水 FeSO4
C
碘酒 一氧化碳 H3PO4 NH3·H2O NaCl
D
H2
Fe3O4 HNO3 纯碱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讲课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讲课课件

中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讲课课 件(优 秀课件 )
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H2SO4 HCl HNO3 H2CO3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讲课课 件(优 秀课件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讲课课 件(优 秀课件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讲课课 件(优 秀课件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讲课课 件(优 秀课件 )
分类一般步骤: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对于化学研究而言,便于了解
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应的本质;对于工作和生活 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高效。
2.树状分类法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混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定义:按着同一标准对同类事物再分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讲课课 件(优 秀课件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讲课课 件(优 秀课件 )
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 交叉的。
优点:对同一分类进行再分类,系 统性强,适合层次包含关系。把事 物认识得更加深刻。
H2CO3
Na
Na2O
Ca
CaO
NaOH Ca(OH)2

Na2CO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讲课课 件(优 秀课件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讲课课 件(优 秀课件 )
对于化学物质,当分类标准设定以后,根据事 物的相似性更好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物质的 内在联系,推测未知物质的性质。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一课时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一课时PPT
相同点:分散剂相同 不同点: 粒子直径大小不同、稳定性不同
按分散质的
液态分散系
粒子直径大
小分
溶液
胶体
浊液
稳定性 < 1 nm 如何?
稳定性:稳定
1nm 至100nm 介稳性
>100nm 不稳定
87.幽默胜过直白,话少胜过多言;坦率胜过伪装,自然胜过狡辩;心静何来多梦,苦索不如随缘。 26.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在我们的脑袋里。 54.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 16.一无所有就是拼搏的理由。 61.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6.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进射出 来的。
特征:不同类 别的物质有交 集。
Na2CO3 Na2SO4
钠盐 钾盐
根据组成 的阳离子 分
K2SO4 K2CO3
硫酸盐 碳酸盐
根据组成 的阴离子 分
拓展应用:
工业生产中,常需要K2SO4,如何选定原料来制备K2SO4?
学习评价一
练习1、下列每组中的两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 C )
A.CaO和CaS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复习回顾
图书馆中数不胜数的图书要分类陈列以便于人们查找,快递 企业对数以千万计的物品要分类处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一、物质的分类
人们常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或者用途等进行分类 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由同一种元素形成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称同素异形体
②⑧ ①④
⑥ ⑤ ⑦⑩
练习2:对下列酸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并说出你的分类标准。 H2SO4、HCl、H2CO3、H3PO4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分解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分解

练习
1、对若干物质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可能有多种标准 B、一定只有一种标准 C、可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 D、可能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练习Leabharlann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B )
A、稀硫酸
B、NaOH
C、NaOH溶液 D、天然气 3、下列物质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的是
(B)
A、NaOH C、Na2CO3
沃尔玛超市
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 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
外国明对星这些中图国片明,星你将如体何育分明星类? 影视明星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分类的标准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以所含 阳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以所含 阴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交叉分类法:对一种事物以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B、Na2SO4 D、K 2CO3
练习
4、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D)
碱酸 A 纯碱 盐酸 B 烧碱 硫酸
C 苛性钠 醋酸
盐 烧碱 食盐
石灰石
酸性氧化物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D 苛性钾 碳酸 苏打 三氧化硫
金属氧化物
CuO、Fe2O3
从组
氧 成元 非金属氧化物 化 素分
CO、H2O
物 从性
酸性氧化物
CO2、SO3
质分
碱性氧化物
CaO、
(其它氧化物)
CO、H2O
小 结:常 用 的 简 单 分 类 方 法
分类角度多样
交叉分 类法
优点:弥 补单一分 类法的不 足。
树状分 类法
分类标准唯一
优点:体 现物质间 的从属关 系。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如:CO2、SO2、P2O5、SiO2 例:CO2 + 2NaOH Na2CO3 + H2O 碱性氧化物 和酸反应生成只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Na2O、CaO、CuO、Fe2O3 例: CuO + H2SO4 CuSO4 + H2O
两性氧化物 和酸、碱反应都能生成盐和水的 氧化物 如:Al2O3
例: Al2O3 + 6HCl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2NaAlO2 + H2O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3、盐
(1)概念 由金属(含铵根NH4+)离子和酸根组成。 (2)分类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按 化 学 性 质 划 分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成盐氧 化物
酸性氧化物 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第二章化学物质 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思考]
1、当我们进入商场时如何快速找到我 们需要的商品?
2﹑当你置身于图书馆或书店中,是怎 样找到你想要的书的?
3﹑当你去餐馆吃饭时,怎么点菜的?
商场
图书馆
餐馆菜谱
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的模样?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 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元素与物质的的分类+第1课时+参考教案

元素与物质的的分类+第1课时+参考教案

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的第一课时。

本节从分类的角度出发,安排了安排了“元素与物质分类",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阶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生通过对分类方法的系统学习,可以分类梳理一下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将这些化学知识在头脑中进行系统化处理,使学生感悟到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分类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

而在本章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要利用这种方法,学习化合物的分类,反应类型的分类等等,这种方法实际也要贯穿于学生整个的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

◆教学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学习对物质的分类,从微观上辨析物质的分类,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物质分类的基本模型,理解通过对物质的分类来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学习探究,经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过程,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科学思想,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物质分类过程和分类应用的理解,体会掌握科学方法就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建立分类的科学思想,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在图书馆中为什么我们很容易就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在网页上为什么我们能迅速挑出所自己需要的信息呢?这是因为书、信息都按一定标准进行了分类且根据类别已经摆放好了。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投影】超市图片、一些碳元素的物质在我们接触的事物中,应用分类方法的例子很多,分类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分类是有依据的,我们也可以称为分类的标准。

【知识回顾】1.初中学习中,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2.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从状态上可分为固态、气态、液态三态。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说课稿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如果说第一章是从化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的话,那么,本章则是从化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很少。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

其实,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

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

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1.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过程与方法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并进一步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奥秘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本部分教学,知识性内容较为简单,故重难点落在了为学生建立起分类的思想上。

知识、能力、思想是体系的三个要素。

常规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想的培养。

思想是的灵魂,分类思想是化四、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主线与旧教材支离破碎地记忆一些孤立的事实和对概念定义的死记硬背相比,在化学新课程与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的形成。

人教版化学《物质的分类》上课课件1

人教版化学《物质的分类》上课课件1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 类(共22 张PPT)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 类(共22 张PPT)
图书馆
网络中的信息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单一分类法:将物质按一种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2.交叉分类法:同一事物以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3.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分散质
分散剂
气态 液态 固态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 类(共22 张PPT)
气态 液态 固态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 类(共22 张PPT)
思考与交流:请试着举出几种分散系的实例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 类(共22 张PPT)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粒子小,全透射
溶液
粒子较大,散射
胶体
粒子很大,全反射
浊液
2、胶体性质——丁达尔效应
(胶体特有的性质)
应用:区分胶体和溶液
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夜空
光线 透过树叶间
的缝隙射入
密林中
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
?空气也是胶体吗? 是的。叫气溶胶
讨论:
如果没有丁达尔效应我们的生活将会将会怎样?
常见的胶体:
两性氧化物 Al2O3 不成盐氧化物 CO、NO
按酸根分 含氧酸 HNO3 、H2SO4
物质

按电离出 的H+数分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三元酸
HCl HCl HNO3 H2SO4 H2SO3 H3PO4
化合物 碱 按强弱分
混合物
按电离出 的OH数分
强碱 NaOH、Ba(OH)2 弱碱 NH3·H2O、Fe(OH)3 一元碱 NaOH 二元碱 Ba(OH)2 三元碱 Fe(OH)3 Al(OH)3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依据】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设计思想】根据课程标准“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实行分类”的要求,本节从分类的角度出发,安排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这两部分内容。

分类是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体归类到一起的方法,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使用分类的方法不但能便相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能够通过度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教科书通过“图书馆中分类陈列的图书”的图片,使学生直接感受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好处。

通过“思考与交流”栏目中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迸行分类,使学生感悟到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能够使用分类法实行学习,虽然教科书列举了“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这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并安排了“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这两种分类方法的了解,但必须给学生强调这两种方法都是以“单一分类法”为基础的,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掌握方法比死记硬背更有效”。

同时也复习了初中学过的知识,对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比较整体的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1.复习初中所学概念,在了解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等概念的基础上,能够从物质的组成与物质性质角度对物质实行分类。

2.体验实行分类的目的及意义,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实行分类。

3.掌握“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这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

方法与途径:1.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一些分类事例入手,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将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反应实行分类整理归纳,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

2.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情感与评价:形成将生产、生活实践与所学的化学知识相联系的意识。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ppt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ppt

复习回忆: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广泛。敞开式盾构之中有挤压式盾构、全部敞开式盾构,但在近些年的城市地下工程施工中已很少使用,在此不再说明。
1、初中学习中,将元素分为了 金属 元素和 非金属元素; 其中Na、Mg、Al、Fe、Cu、Zn等属于 金属元素,O、S、 P、Cl等属于 非金元属素。 2、我们还知道,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从状态上可分 为 气 、 液 、 固 三态。例如:对于空气、水、硫酸、 矿石、石油、煤炭,从状态分类,可以将 空气 归 为一类,将 矿石、煤炭 归为一类,将水、石油、硫酸 归为 一类。 3、对于化合物,我们可以根据组成特点,把它们分 为: 酸 、 碱 、 盐 、氧化物 四大类,是否还可 以对它们继续分类?试举一例。 4、对于化学反应,在初中我们把它们分为四种基本反应 类型。分别是 化合、 分解、和 置换 、复分解 。
H2SO4 + Na2CO3== Na2SO4+ H2O+CO2
讨论小结1:
3.酸
酸+指示剂
酸+碱性氧化物 盐+水 酸+碱 盐+水 酸+盐 新盐+新酸 某些含氧酸 水+酸性氧化物
答案:
6.NaOH
2NaOH+ H2SO4 ==Na2SO4+2H2O 2NaOH+CuSO4 ==Na2SO4+Cu(OH)2 2NaOH + CO2 ==Na2CO3+H2O
55万种化合物
110万种,45年加倍
236.7万种,25年加倍天哪,这
414.8万种
怎么能学
593万种,10年加倍 完呢?
785万种
1057.6万种,我10木年须加龙倍 超过2000万种都就够别呛说,你 超过3000万种 了
什图 么书 你馆 很里 快有 就许 找许 到多 你多 需的 要书 的籍 书, ?为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

• 要对事物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 标准不同,得到的分类结果也不相同。
一、分类方法
案例1:将物质和它所属类别连线 钠 盐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钾 盐 硫酸盐 碳酸盐
以所含 阳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以所含 阴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交叉分类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 进行多种分类的方法。
返回
对下列化学反应从不同的角度 进行分类: (1)4P+5O2==4P2O5 (2)C
点燃 +O2==CO2 点燃 高温 点燃
标准:
从反应物与生 成物种类和类 别去划分
(3)3Fe+2O2==Fe3O4 (4)C+2CuO==2Cu+CO2
高温 思考: (5) Fe2O+3CO==2Fe+3CO2
练习1:运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运动员进行分类
中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Go Stop Back
练习2、酸按照是否含氧可以分成含氧 酸和无氧酸,也可以按照电离出H+的 个数分成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请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酸进行分类。 盐酸(HCl)
硝酸(HNO3) 氢硫酸(H2S) 硫酸(H2SO4)
Back
氧化物的分类
金属氧化物: CuO 、MgO、 CaO 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CO2 、SO2 、 CO、H2O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写出下列氧化物的化学式并分类: 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 铁、氧化亚铁、氧化钙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 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学理念:在科技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感叹化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之余,我们也清晰的认识到对于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课标解读:物质的分类是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新内容之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更是伴随新课程而生的的一个内容。

新课程打破了以往教材中“族”的概念,而是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类别作为知识编排的主线,掌握分类的方法,以类别的视角去研究化学就显得尤为的主重要。

分类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分类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确定分类标准,其次选择分类方法,最后得出正确的分类结果。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常用的两种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并会合理运用。

2、过程与方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分类是科学方法,分类使生活便捷,有序。

重点: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难点:盐类与氧化物的分类。

教法:引导、分组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学法:自主预习,思考交流,合作等。

教学流程:教师:提前准备了水果(两个红苹果,两个黄苹果,两个黄香蕉),请位同学来对它们进行划分,你可以请一位小帮手,把你的结果让他帮你举起来。

学生:从水果类别分为苹果和香蕉;从全部水果颜色的角度划分,黄色水果(举起黄苹果和黄香蕉)和红色水果(举起红苹果);从苹果颜色分为红苹果和黄苹果(举起展示)。

教师:他分的对吗?学生:对教师:完全正确,划分的非常准确,详尽。

值得表扬,继续努力。

分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屏展示超市,图书馆图片),分类是一种科学方法,有了分类,生活更便捷,更有秩序,工作学习效率更高。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分类运用到学习化学知识中来,对研究对象进行划分,可以更系统的研究性质和变化规律,从而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化学中常用的分类法有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结合课本和讲学稿,先来学习交叉分类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酸跟碱反应时,弱酸中的氢离子部分被中和, 盐中除金属阳离子(NH4+)和酸根离子外, 还有氢离子存在。
▪ 如NaHCO3、NaHSO4、Ca(HCO3)2等都属于 酸式盐。
碱式盐
▪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外还 有氢氧根离子,阳离子为金属离子(或NH4+) 的盐。
▪ 酸跟碱反应时,弱碱中的氢氧根离子部分被 中和,生成的盐为碱式盐。
气 物质的状态 液

背景知识回顾:
纯净物
物质
混合物
金属 单质
非金属 酸 化合物 碱 盐 氧化物
背景知识回顾:
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A+B→C 分解反应 A →B+C 置换反应 A+BC →B+AC 复分解反应 AB+CD →AD+CB
思考与练习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
其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Cu(OH)2 、 NaOH 、 Mg(OH)2、H2SO4
H2SO4
空气 、 HCl气体、
N2 、 CuSO4·5H2O
Na2CO3 、 ZnSO4、 CaCO3 、MgCO3
空气 ZnSO4
分类法
▪ 分类就是按照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等 作为区分的依据,将符合同一依据的事物 归类,不同的则分开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 法。
▪ 两种分类法:(1)树状分类法 (2)交叉分类法
碱性氧化物
▪ 定义: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称为碱性氧化物。如:CaO、CuO
▪ 如:CaO+2HCl=CaCl2+H2O CuO+2HCl=CuCl2+H2O
碱性氧化物
▪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否,如Mn2O7就是酸性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 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1)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每一级一 个分类标准。
物质分类
金属
单质 非金属
纯净物

物质
化合物 碱 盐
混合物
氧化物
酸的分类
酸: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从是 否含 氧分
含氧酸 H2SO4、HNO3、H3PO4、H2CO3 无氧酸 HCl、H2S
强酸 H2SO4、HNO3、HCl
▪ 如:CO、H2O、NO等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2)交叉分类法:
对同类物质采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分类 的标准有多个
钠盐 (据阳离子) 碳酸盐 (据阴离子)
Na2CO3 易溶盐 (据溶解性)
含氧酸盐 (据含氧元素)
2、分类法
①某些盐的交叉分类
按 阴 碳酸盐

子 分 硫酸盐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 定义: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称为酸性氧化物。如:CO2、SO3
▪ 2NaOH+CO2=Na2CO3+H2O Ca(OH)2+SO3=CaSO4+H2O
酸性氧化物
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否 CO、H2O
▪ 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跟水直接化合生成含氧酸 如:CO2+H2O=H2CO3 SO3+H2O=H2SO4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分类的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 它是社会活动及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基本方法。
①图书馆中的图书分类收藏
②大型商场中的物品分类
③网络中的信息分类 生物中对各个物种的分类
………
背景知识回顾:
金属元素 Na、Mg、Al等 元素 非金属元素 O、S、P等
两性氧化物
▪ 定义:既能跟酸反应,也能和碱反应生成 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 如:Al2O3、ZnO
▪ 如:Al2O3 + 6HCl=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偏铝酸钠
不成盐氧化物
▪ 定义:既不能和酸反应,也不能和碱起反 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不成盐氧化 物。也叫中性氧化物。
弱碱 NH3·H2O 、Cu(OH)2 、Mg(OH)2、Fe(OH) 3
盐的分类
盐:由金属阳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盐是酸碱中和的产物)
从组成 某酸盐 硫酸盐、碳酸盐
离子来 分
某盐
钠盐、钾盐
盐 从性 质分
……
正盐
NaCl、KNO3、Na2CO3、
酸式盐 NaHSO4、KHCO3、KH2PO4 碱式盐 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孔雀石)等都属于碱 式盐。
复盐
▪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盐类组成的同 晶型化合物,叫做复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阳 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盐)。
▪ 如 ( 铁KN铵AH)l4()S2OFe4)(2S·O124)H22O·6明H矾2O(莫硫尔酸盐铝(钾硫)酸亚 KFe(SO4)2·12H2O 铁钾矾(硫酸铁钾)
复盐 KAl(SO4)2·12H2O明矾
正盐
▪ 定义:既不含能电离的氢离子,又不含氢氧 根离子的盐
▪ 酸跟碱完全中和生成的盐,只有金属阳离子 (NH4+)和酸根离子组成。
▪ 如NaCl、CuSO4、Na2SO4等都属于正盐。
酸式盐
▪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 NH4+)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 盐。
氧化物的分类 氧化物:指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

从组
金属氧化物 CuO、Fe2O3、Na2O
氧 成元 化 素分
非金属氧化物 CO、P2O5、H2O
物 从性
酸性氧化物 CO2、P2O5、SO3
质分
碱性氧化物 CaO、CuO、K2O
两性氧化物
Al2O3
不成盐氧化物
CO、H2O
酸性氧化物

从酸 性强
中强酸
H3PO4
弱分
弱酸
H2CO3
碱的分类
碱: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完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
合物
从是否
可溶碱 NaOH、KOH、Ca(OH) 2 、Ba(OH)2、NH3·H2O
溶于水

难溶碱 Cu(OH)2、Mg(OH)2、

Fe(OH) 3
从碱性 强…弱…分
强碱 NaOH、KOH、Ca(OH) 2、 Ba(OH)2
按 钠盐 阳
离 子 钾盐 分 类
②某些碱的交叉分类
弱碱 强碱 一元碱 二元碱
NaOH KOH Mg(OH)2 NH3·H2O Ba(OH)2
可溶性碱 不溶性碱
[巩固练习]
1.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
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
A.Na2CO3是碱
B.Na2CO3是盐
C.Na2CO3是钠盐 D.Na2CO3是碳酸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