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课例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2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我均匀地分为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 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左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 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四部分。
4.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5.出示带有“上”字的田字格,引导学生观察田字 格中的字,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上留天,下留地。
的就是树木,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木头做成的。 水:出示水的图片。水是大自然的生命之源,引导
学生说说水的用处。 火:出示火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火的作用和危害。 土:出示土的多种形式,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土壤。 重点理解“金”,出示各种金属制品图片,了解“金”
可以泛指金属。 小结: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
4.学生尝试写汉字“一”。教师范写“一”,边写
边说书写横的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
斜,收笔稍顿。
5.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二、三。说一说:通
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
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6.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二”:教师重点指导上横短,下横长。
种笔画横和竖。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学生学习能
本课为简单的识Biblioteka 课,刚进校园,学生对识字充满力分析 兴趣和好奇,学生有较强的学习欲望。
本节课教师以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 教学策略选
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 择与设计
述
2、巧设问题,引人入胜
课堂提问要巧妙设计,要能有效引导学生进入要解
小学语文 名师课例
小学语文名师课例
小学语文名师课例:
一、课题:《故事巴巴的童话》
教学内容:
1、学习本课的文学语言和文学想象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文学的结构;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感悟。
教学方法:
1、集体朗读:让全班一起朗读本课,培养兴趣,营造良好的氛围;
2、问答讨论:让学生提出问题,对文章进行分析,分组讨论,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
3、相关性活动:分组表演故事,激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
4、写作活动: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故事看似平和美好的背后,找出其中令人思考的道理。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文学语言表达,培养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提升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文学结构,找到其中道理和意义,从而更充分的发掘文学作品的美感。
2024年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例文(3篇)
2024年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例文教材分析与评价报告一、教材结构与内容概述本册教材继续遵循专题组织的原则,共设计六个专题单元,分别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在六组教材之后,特别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古诗词供学生朗读和背诵。
教材最后还设置了“综合复习”环节,为教师准备了若干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单元为“难忘小学生活”,采用任务驱动和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含“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板块。
除去第六组,本册教材共有课文若干篇,其中精读课文若干篇,略读课文若干篇。
教材编排体例与高年级前三册保持一致,每组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个部分。
课例部分包含4至若干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设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设有引导语。
部分课文后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共安排“资料袋”三次,“阅读链接”五次。
“口语交际·习作”作为独立栏目,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拓展”由“交流平台”、“日积月累”等固定栏目和“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等穿插安排组成,取消了“展示台”栏目。
二、教材特点分析(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本册教材依据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制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并与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相衔接,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教学依据。
(二)教材内容与呈现方式与初中教材有效衔接教材在专题设置上注重继承与发展,如六年级下册的“人生感悟”单元与五年级上册的“生活启示”单元及初中教材的“感悟人生”单元相呼应,旨在通过逐步深化主题,加强学生对于人生感悟的深度和广度。
“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既包括拓展阅读材料,也成为课后思考练习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引入对比阅读的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夏日绝句》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我最关注的还是第三个环节“学习古诗,解意悟 情”。在前面学生已经熟读古诗的基础上重点品读第二 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读了第二句,从哪个字可以看出诗人对项羽深 教学过程
这样的课堂才不至于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才是高效的课 堂。过去的教学方法大多都是教会学生读,然后老师把 意思写在黑板上学生去抄,最后就是背诵和默写。这种 老一套的教学方法不光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限制 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浪费了时间,学生却没有掌握学 习的方法。我就利用了课前学生搜集要学习的古诗的相 关资料,然后学生按学习能力“强弱组合”,最后深入 诗境进行学习,现在他们在学习古诗这个版块上不去背 诵诗意,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解释。
(根据您的教学思路,以及您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说明您采用何种教学实施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怎么样培 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课堂有效甚至高效)在课前, 教学策略选 我安排学生通过电脑或是手机上网的方式查找了有关 择与设计 李清照、项羽和南宁的资料。有的孩子是大致的阅读了 一下,有的孩子则用小卡片摘抄了有用的部分,有的在 书上做了笔记,但是也有部分孩子根本就什么也没准 备。然后我根据搜索的要求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思
本班学生大部分善于表现自己,能积极参与提问与 答疑。对于古诗的朗读与背诵他们是很有兴趣的,特别 学生学习能 是多种形式的背诵。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朗读 力分析 有同时分小组合作理解和品读,以及小组之间的比赛读 等,以此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理解作者的情感,培养学 生的强烈爱国热情。但有小部的学生并不善于思考,甚 至有个别的学生连读顺都很难,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 题。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汉语拼音i、u、ü、yi、wu、yu》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安排,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如何减缓学习坡度,适应
教材分析 儿童学习认知的特点,增加对新知识的兴趣,我分 2
课时完成本课,第一课时完成“i、u、ü”的认读和书
写,第二课时可进入“y、w”及“yi、wu、yu”的认知
学习。
1.正确认读单韵母 i、u、ü 和声母 y、w,读准音,
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yi、wu、yu,知道 y 和
ü 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了,没人带他出去玩,怎么
办呢?小 ü 在家急得大哭起来……”故事的下半部, 教学过程
让学生自由讨论:
“y 妈妈见了,连忙去叫小 ü,让他把眼泪擦干这
样就可以和他们一起出去玩。所以,小 ü 要和 y 妈妈
一起,就不能哭,所以两点也不见了,可以编顺口溜:
大 y 小 ü 在一起,去两点还读 ü。”儿童的思维,儿
哭的时候,才能够和妈妈一起出门,所以 yu 这个音节 择与设计
中,小 ü 就没有两个点点。
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3.易于学生理解。
把学生分成 4 人一小组,自编“w、wu”的童话故
事,学生马上就能自如地编出相应的故事,还把读音编
成儿歌:大 w 小 u 在一起,不分离,还读 wu。学生对于
y 与 ü 理解不了。教师灵机牵引故事的上半部分:“小
2.教师反思自己的备课是否脱离学生学习的实际,
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及时改正;
3.建立学习的思维导图,共同寻找学习的规律。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汉语拼音 i、u、ü、yi、wu、yu(其中 yu 的学习为本教学研究)》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小学语文
教学课例名
《汉语拼音 i、u、ü、yi、wu、yu(其中 yu 的学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小小的船》》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小学语文
教学课例名
《小小的船》》
称
《小小的船》是义务教育课新程标准人教版语文一
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2 课,是一首富有童趣,朗朗上口
的儿童诗。诗歌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巧妙地联系起
来,描绘了一副有趣的夜景图——月儿是停泊在天空中
的小船,“我”坐在“船”上看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
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儿——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2 课《小小的船》,齐读课题。 (1).幻灯片出示问题(想一想:小小的船和弯弯 的月儿有什么相同?) (2)我坐在船里看到什么?。 二、学习课 1.大声朗读全文,找一找我在船里有怎么样 2.通 过朗读加以体会夜空。 3.鼓励学生认真朗读。 三.指导背诵。 四、字词训练(出示幻灯片) (1)照样子写字词。 (2)词语解释连一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感受夜空的美好。激发对美的向往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在朗读中感受夏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
结合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的
特点,本课的教学理念定位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好
奇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阅 学生学习能
读的兴趣,让学生兴致勃勃地交流识字方法;采取多种 力分析
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辅之以一定的
手势、表情、动作等,用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夜
空的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欣赏一幅非常美丽的图画, 大家能说说话中都有什么吗?。(出示月牙图和小船图)
2.想一想:这么是什么?(它们有象的地方吗) 2.揭题。(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小小的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 弯弯的月牙不知小朋友们喜欢不喜欢,夜晚月牙 中还有很多小伙伴喜欢地方。请小朋友们打开书本页, 老师带着小朋友走走。 2.老师带读,学生朗读词语。 弯弯的月牙,小小的船。 3.认识字词训练。 4.认识字笔画练习。(出示幻灯片) 三、开心写字,学写句子(出示幻灯片) 1.教师指导,学写生字。 (1)体会、描红,寻找关键笔画。 (2)老师展示范字,提示关键笔画。 学生观察“月,儿,头,里”的笔画。 。 (3)学生根据提示再在课本中临摹。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词句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
一、课程背景
本教学课例是一节小学语文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
课程主要内容为研究诗歌。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文本中的意思并复述。
2. 能够正确地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3. 能够体会诗歌的音乐感和韵律感。
三、教学准备
1. 海子的诗歌
2. 录音机
3. 茶杯和茶叶
四、教学过程
1. 学生阅读课外阅读课文《别了,我的梦》。
2. 通过关键词梳理,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
3. 让学生读一读诗歌,然后通过询问学生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4. 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感。
5. 给学生分发茶叶和茶杯,让学生边喝茶边享受诗歌的意境。
6.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五、作业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别了,我的梦》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课程,学生在阅读《别了,我的梦》的过程中,能够理解文本中的意思并复述,而在理解诗歌内涵的过程中,也能够正确理解所表达的感情。
通过活动的方式,学生对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感有了更深的感受,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享受了诗歌的意境。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一生读,读得比较慢)教师可以说:“你把后面几个 教学过程
字拉地比较长,仿佛李白一个人在那儿已经坐了很久很
久!”
(3)齐读 4、学读诗句,(1)师范读古诗,பைடு நூலகம்2)
生读古诗,
刚才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读贯穿,要求学生“会
读”全诗。教师范读以后,先是学生自己“轻轻地吟,
课例研究综 要念到自己的心里,念上两三遍”;然后是指名学生诵
生在身边。
一是通过学习,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童年生活的
纯真和美好;二是通过背诵、默写古诗词,丰富学生的 教学目标
语言积累;三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
情。
根据四年级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
教学的要求,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通过
读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理解词的意思。根 学生学习能
述
读;最后是全班一起诵读。这一组诵读设计,时间不长,
但学生连听带读有 10 遍之多,学生对这首古诗从陌生
到熟悉,从不会读到会读,有效性应该是很高的。
此基础上伙伴讨论、交流,最后大家将自读自悟及讨论
的结果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古诗的意境
当中,并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通过交流表现出来,同时
受到语言艺术的熏陶。
1、学写生字,2、介绍作者,3、学读诗题,(1)
(生读,读得比较轻)教师可以说:“老师听出来了,
你似乎已经感受到了诗歌带给你的那份静寂。”(2)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小学语文
教学课例名
《古诗词三首》
称
诗歌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
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我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放、辗转、暂停
袭击、空旷”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题目“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 教学目标
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及
医护人员一心为他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
民浓浓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
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
求体现“张扬学生个性,提倡多元感悟”,让学生真正 走进文本,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
1、总结朗读:指朗读课文最后两句话。 (阅读教学不面面俱到。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教 学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骨肉亲 情。)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互不相识的几个人,那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 起,谁想到了? 2、请同学们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哪 句话告诉了你? 3、学生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谁想说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呢?(爱心) 请同学们找出这位同学说的这句话,并读读这句话 (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 桥)。 5、再读这句话。 三、学习课文的第 3——6 自然段。 (一)学习第 5 自然段 1、作者是怎样具体写他们的爱心的呢?接下来, 老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 3——6 自然段。 2、出示课件
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些基本阅读能力:能够借助
文本思考一些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在自学的基
学生学习能 础上,学习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初步用读来表达感
力分析 受。所以,本节课以读为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在
读中理解词语,品味句子,感悟文章。同时试图培养学
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课例(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课题《秋天的雨》,引导学生说出课题的写作手法。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新课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讲解字词的意思。
2. 学生齐读生字词,巩固记忆。
3. 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描写秋天雨的句子?请同学们找出并朗读。
4.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并讲解。
5. 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请同学们找出并朗读。
6.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并讲解。
7. 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描写秋天动物的句子?请同学们找出并朗读。
8.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并讲解。
9. 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描写秋天人的句子?请同学们找出并朗读。
10.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并讲解。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字词和句子。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四)拓展延伸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秋天的诗句或故事?2.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并讲解。
3. 教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题目自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通过朗读、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1. 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较好,但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2. 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朗读质量。
3. 在讲解课文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优秀课例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毁灭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毁灭过程。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圆明园毁灭过程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圆明园的毁灭过程。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和意义。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圆明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圆明园的美。
(2)简要介绍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探讨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和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圆明园的小练笔。
六、教学延伸:1. 课内外结合:(1)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圆明园的书籍、文章,加深对圆明园的了解。
(2)组织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址,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兴趣。
2. 实践作业:(1)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主题,进行绘画或手抄报创作。
(2)拍摄一段关于圆明园的视频,可以是介绍、感悟或呼吁保护文物的内容。
小学语文课例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课例《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毁灭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途径,丰富自己的学习资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3)教育学生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毁灭过程。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
(2)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态度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合作探讨,激发学习兴趣。
3. 情感教育法:通过富有人性的教学语言和情感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 参考资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参考资料,以便于学生查阅和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圆明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4.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桥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桥》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2 .学习体会老汉身上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精神。
3 .理解题目中“桥”的深刻含义。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理解课文大意的能力,能 够理解简单的句子,但对于含义深刻的句子或文章,则需要老师进一步的引导、提示,因此,在教授这篇课文 时候,首先要让熟悉课文,在理解的课文的基础之上引 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句子,完成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和桥有关的,关于桥的课题,在 以前的教学中学生有学习过,比如《跨越海峡两岸的生 命桥》、《赵州桥》,因此我在课文导入时,采用的是 复习联想法,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和桥有关的文 章,并说说该文章当中的桥指的是什么,接着把学生引 入对课题的思考:这篇课文中的“桥”指的是什么呢?为了更好的理解题目中桥的含义,我采用的方法是 充分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 读句子法、用身边的事例启发学生理解老汉身上精神 法。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人物的精神,达到完成教 学目标的人物。
一、导入 1.图片导入:同学们,当洪水来临之际,高大的树 木被折断了;昔日畅通的道路被淹没了;人们的房屋被 冲毁了。
学生学习能 力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过程2、指导生字的书写。
3、出示课件8,理解词语。
4、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反馈)出示课件9,师:课文讲了一个老党员在面对洪水来袭时,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最后被茫茫的洪水夺去了生命的感人故事。
5、师泛读,学生体会山洪的泛滥。
同学们,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呢?请听老师的朗读,边听边画出描写洪水的句子。
(四)品读感悟,体会人物精神1、学生反馈所画描写山洪的句子,学习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A.师:同学们,你们画出的描写山洪的句子有哪一些呢?请读出来。
老师出示描写山洪的句子(课件10),问:这些句子都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运用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呢?第一句:比喻,将洪水比作野马。
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拟人,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从“跳舞”、“窜”、“舔”、“爬”等词中可以看出来。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轮椅上的霍金》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含你的感情,读读霍金的话吧!
l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l 有感情地朗读霍金的话
针对这一环节,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
提问方式,最终引导学生感悟霍金先生的感恩与快乐,
从而引发对霍金先生的敬佩之情。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
需要老师有更加专业的教育素养,还要有较高的教育机
智应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们随时观察学生们
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并且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适
课例研究综 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案,这就需要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做好
述
一切的准备工作,以备应对。
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老师还要区分学生的
层次,尽量为学生量身定做,以防目标过高,无法达成
而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蹶而
就。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知道霍
金是个怎样的人。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 教学目标
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3、学习霍金生的不屈不挠,不放弃理想的精神。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自主预习,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多同学可以通过寻找 学生学习能
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来感悟霍金,能够和同学合作学 力分析
习。但是,少部分同学在课堂中存在懒动脑,甚至不参
与学习的行为。
教学策略选
在教学过过程中,我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
择与设计 生与文本进行对话,通过自主寻找关键字词句,以及合
作探究的形式走进霍金,理解霍金,感悟霍金精神。于 是教学过程中,我提出问题,由学生根据问题走进文本。 开展小组合作,采用优生带后进生的方式使全员学生参 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1、秋天》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力分析 堂问题
1、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教学策略选
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择与设计
3、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4、总结课文,指导背诵。
5、教学反思
1.课件出示第 1 自然段,教师引问:这个自然段介
绍了秋天的哪些特征?
2.引导学生看图第 2 个自然段引问。
(1)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话写什么?
(2)大雁是怎样飞的?
点,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
自主识字的能力,注意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1.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认识新笔画
“乛”。
教学目标Biblioteka 2.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
3.认识大自然,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
征。初步背诵课文。
学生学习能
学生课堂上比较活跃,小组讨论积极,勇于回答课
(3)理解“一会儿”。
(4)引导同学找“一”字的不同读音。
教学过程
(5)指导学生朗读。 3.引导学习第 3 自然段。
(1)指导看图,读课文,回答这个自然段有几句
话?说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啊”表示什么?
(3)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秋天到了。
4.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出赞美之情。
5.指名读。
6.引导齐读。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1、秋天》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小学语文
教学课例名
《1、秋天》
称
这篇课文,描绘了秋天美丽迷人的景色,表达了作
者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本课旨在引导学生
在朗读中展开想象,乐于表达,结合图画感知自然美。
教材分析 可以采取图文结合,以读代讲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反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桂花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分析学生在本课中所需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学
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与习惯、合作学习氛围、学生认知障 学生学习能
碍等) 力分析
在本课中学生需要用到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等学
习方法。
根据五年级学生爱表达想表达的学习特点,小组合
作探究是学生较喜爱的设计这个环节,既能锻炼学生的
学习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在体会情感的过
母亲摇桂花。 预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总是”一词,从中
感受到“我”的急切心情。接着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 生进入情境,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假如是你,你会怎样 缠着母亲,怎样央求母亲?让学生大胆发言,以丰富画 面内容。
③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二——“我”帮大人抱着桂花 树,使劲地摇。
预设:这个画面非常富有动感,教师可以让学生观 察课本上的插图,想象“我”当时的动作,揣摩“我” 当时的快乐心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在想象 交流中体验摇桂花的快乐。
学生圈画重点语句。
(教师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①画出文中描写桂花树样子的语句。
②画出描写桂花的香气的句子。
③画出文中描写摇桂花的场景的句子。 ④画出文中描写思念桂花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仔细读一读圈画的语句,说 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汇报展示,品析语句。 (1)桂花树的样子普通。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 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 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桂花树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里从两个方面写了桂花树的样子。一方面 写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运用对比的写法,用梅树的姿 态优美来反衬桂花树的普通,给人“笨笨的”感觉。一 方面写了桂花树开花和不开花时的样子,花儿很小,只 见满树的叶子,这也表现出了桂花树的的确确很普通。 (2)桂花的香气迷人。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 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 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两句话中的“浸”字有何 作用?) 明确:“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迷人。桂 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 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_______,蟋蟀振动翅膀,qǘqǘ,是和阳台告别的歌
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_______
(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
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以用想象地表
演来促读。)
4.配乐朗读。《
a、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听听,秋的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 教学目标
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三年级学生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
学生学习能 的阶段,一方面他们喜欢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另
力分析 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想象丰富不受限制,
5.布置作业。抓住仿写诗歌,积淀语言这一点,放
开手脚,引导激发学生的体验、感悟。但由于前面朗读
课例研究综 感悟的时间较多,学生的想象没有放开手脚,所以仿写
述
诗歌这一环节,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的本意是使他们
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有效地将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知识学习、能力
发展与人文素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诗歌的同时激发
开始用自己的小脑袋瓜思考问题及发表自己的见解。
诗中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秋天具体可感的
教学策略选 声音,变抽象为具体,为教学的实施创造了切入点。教
择与设计 学中,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按顺序深入
体会句子的含义,这样由具体到抽象,对学生理解全诗
大有好处。
教学设计举例
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
美,富有无穷的想象,读着读着,只觉满齿余香。如何 学生体会诗歌在遣词造句的凝练,是我们都值得探究的 话题,当然,可能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难了一点!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练习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
教学目标 章的主要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
情;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展现人物
内心的表达方法。
六年级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方面较中低 学生学习能
年级学生来说有很大优势,但思发散性不强,这与教 力分析
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很大关系。
堂环境和学生年龄段进行讲解和解答。 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很大帮助。对于提
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小学语文
教学课例名
《金色的鱼钩》
称
本课选自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 13
课,是一篇阅读课文。内容以老班长为了小战士能够活
教材分析 下去而最终牺牲的故事,旨在让学生了解当年红军长征
的艰难困苦,和同志之间的互帮互助,舍己为人,忠于
革命的精神。
认识 12 个生字词,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抽噎、
1、热情的对待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良好的 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建 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建立信心。 课例研究综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良好的于都 述
习惯的养成;学会记笔记的习惯;良好的同学关系,耐 心倾听,互帮互助等。
3、培养学生敢思敢想敢问的能力。小学生的思维 活跃,当遇到学生天马行空的提问时,应针对不同的课
以读代讲,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
教学策略选 情。
择与设计
通过重点词句理解红军战士忠于革命的精神,感悟
红军战士在艰苦的长征进程中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品读重点句: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长征》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2、了解诗意,深入体会意境,体会极度夸张的手
教学目标 法的应用。
3、学习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
神。
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对因此 力分析
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和诗意的理解指导。
教学策略选
采用同桌互读、互讲诗意、小组互讲诗意,教师点
学生阅读量大小,知识储备多少,直接影响学生对 课例研究综
诗歌的理解能力,课前如果让学生先找一找这方面的书 述
籍阅读或看一看有关电视剧,可能效果要更好一些。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长征》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小学语文
教学课例名
《长征》
称
本课是毛泽东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应用多种修
辞手法描绘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对革命充满必胜信
教材分析 心,以及长征胜利大家欢悦的心情。重点是熟读全诗,
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豪情壮志。难点是了解诗意,体
会诗歌的豪情壮志。
1、学习本课生字词。
择与设计 拨的方式学习此诗。男女生比赛读,比一比谁最棒?
一、导入
教学过程
回忆曾经学过的毛泽东诗歌。指名让学生回答。如
沁园春雪等。
二、简介背景 此诗写于 1935 年 10 月,长征即将结束,毛泽东满 怀喜悦的战斗豪情回顾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 三、文体介绍 七律是七言律诗简称,检查预习。 1、给划线字注音 2、解释词语 四、指导朗读 注意读出英勇气概和乐观精神。 五、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 2、了解大意 六、合作探究,学习。 1、面对长征途中的困难,红军的态度如何? 2、首句体现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3、从最初的“不怕”“只等闲”到最后的“更 喜”“尽开颜”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搭船的鸟》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本篇课文是习作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教学有 两个学习要求:一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的;二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而这篇精读课 文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 察,为接下来的习作打好基础。为实现这个教学目标, 我采取了以下环节:一,整体感知,了解内容。先从整 体入手,了解作者观察到了哪些事物;二,聚焦外形, 习得方法。整堂课,以第二自然段的外形描写为主,通 过抓关键颜色词语,引导学生明确作者在观察时抓住了 外形中最有特点的颜色。而后,通过交换语句,联系图 片,进一步理解作者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最后拓 展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总结的写作方法,描写自己熟悉的 一个小动物。在教学时,发现学生对于作者使用的观察 方法理解较好,也能使用到课外去描述其他动物。 不足在于,学生能够理解如何去描述其他自然事物,但 是不能准确的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所以以后要加强课内 外的词语表达,多积累。
(5)谈话过渡: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只鸟儿在船上 干什么?出示视频观看翠鸟捕鱼的情景,指名回答,说 说你看到的。
(6)引导:我们看到的这段视频,书上是这样描 写的。(出示第四自然段)
(7)问:读了这一段,你对小鸟又有了哪些新的 认识?小作者的心理又是怎样的?指名说。
(8)哪些词语能说明小鸟捕鱼速度快?你还能换 成什么词?
四、课堂总结。 1.孩子们,这么优美的一篇文章,你猜猜作者写这 篇文章时应该有几岁?七十岁,没想到吧。让我们来认 识一下这位作者。 2.孩子们,大自然是一个生动的课堂,蕴含了丰富 多彩的知识;大自然是一个巨大的博物馆,汇聚了千姿 百态的生物。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只要有一颗 热爱大自然的心,你就会发现,大自然中处处流露着美, 显示着美。让我们一起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将 会有更多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
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
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
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
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
)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呢?
(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
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生:它看到有人大量砍伐树木,鸟儿没有了家。
生:它看到捕蛙人在大量捕捉它的同伴,残忍将它的同胞卖给酒店酒楼做下酒菜。
生:它看到汽车在路上疯狂地飞跑根本就不注意行人,汽车排出的污气让它窒息。
生:它感觉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我们说得那么美,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
(师灵机一动)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学生思考片刻,跃跃欲试,兴趣盎然)
生:我们做个广告牌,上面写上“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来告诉人们应该与动物成为好朋友。
生:发现那些乱砍树,捕杀动物的人要报警,让警察来抓这些坏人。
生: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不能把动物的家弄脏。
生:我们不仅自己要知道环保知识,还要向同学、家人、朋友宣传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知识。
……
师: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只要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小青蛙就会被我们挽留下来,动物们才会快快乐乐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三、案例反思
我真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感到振奋!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道美丽的风景线。
我没有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去框定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
我肯定了学生的见解,珍视学生的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涌动,使我们感到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灿烂。
(一)尊重生活,关注动态生成
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论启示我们:一个自呱呱坠地而长大有为,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其思维、认知、情感、语言、词汇的源泉,乃是生活。
生活对语言的感受、认知、学习、发展,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最具有魅力与渗透力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学得活泼生动。
本案例中,我本想让学生说出青蛙跳出井口看到那些美丽的景色,让青蛙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进行思维的拓展。
但一位学生却说青蛙可能看不到这样美丽的景色。
我让他说出了原因——环境被污染。
这位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来源于他的生活体验,对生活的关注。
而这一石却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现在环境受到了破坏的种种情况。
这便是生活给予学生的。
有人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途径,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
案例中,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造性的见解,学生彼此之间在在交流之中相互启发。
《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的结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二)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
语文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语文中去寻找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这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一个出发点。
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感悟生活,从生活之水中激起灵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积累,就有灵感的迸发。
案例中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才会有了“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的灵感。
而这就需要在老师不断地帮助下,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陶冶热爱生活的情感。
案例中,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也迸发出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始终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烁出亮点,呈现出课堂精彩。
(三)回归生活,演绎精彩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的确,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气息,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案例中我把握契机,提出“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由此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
从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关爱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协调生存,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人类正是自然界的精灵,人类如果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而最终毁灭了自己。
老师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由此可见,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平等地对话能调动学生结合生活来学习语文,切切实实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也真正体现了课堂因生活而精彩,也充分突显了生活是课堂之源!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阅说明:
1.阅卷前务必认真研究试卷并讨论评阅说明,以减少评阅误差。
2.考生答卷时出现的错字、别字,每个扣0.5分,在所在题内扣,扣完该题分数为止(作文除外)。
同一个错字、别字反复出现,不重复扣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不舍昼夜
2.千树万树梨花开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
(1)C
(2)评分要求:抄写要求准确、工整、规范。
评分等级可分为三等:书写具备三个条件,可为一等(1分);书写不足三个条件,可为二等(0.5分);书写出现错误,不得分。
(3)A
(4)B
6.(1)①shù②jī(共1分,每空0.5分)
(2)D
(3)B
7.
(1)不足:①画线词语意思相近;②词语堆砌、累赘;③意思重复;④不够简明。
(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改正:①克服重重困难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限绚烂的未来。
②克服重重困难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比璀璨的未来。
③画线部分保留其中一个。
④将“无限绚烂的”删除。
⑤将“无比璀璨的”删除。
(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二、阅读(47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8-12题(10分)
8.宋或北宋文学家或政治家或史学家(共1分,每空0.5分)
9.(1)意趣,情趣(2)茂盛(3)道路或路途(4)遮盖或遮蔽(共2分,每空0.5分)
10.
(1)滁州周围群山环抱;环绕滁州的都是山;滁州四围多山;亦可答“滁州处于盆地中”或“滁州处于山地中央”。
(共1分,意思对即可)(2)蔚然深秀(1分)
11.示例:
①从“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可见,这是一座“造型奇巧之亭”;
②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两句,可见这是一座“山水情趣之亭”;
③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可见,这是一座“太守之亭”;
④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可见,这是一座“醉翁之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