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建筑案例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运用分析

建筑案例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运用分析

建筑案例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运用分析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结合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知和心理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设计空间、色彩、光线、声音等要素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创造出舒适、安全、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建筑环境。

本文将分析两个具体的建筑案例,以说明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的运用。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的鸟居温泉酒店。

该酒店位于日本北海道洞爷湖畔,周围环境自然优美。

在设计过程中,安藤忠雄采用了诸多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使得该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给人一种舒适、愉悦的感觉。

首先,该酒店的建筑形态融入了自然环境特点。

安藤忠雄巧妙地借鉴传统鸟居的形式,将建筑的立面设计成一组组门洞的形式,仿佛是通过一座座山坡进入自然景观。

这种设计方式不仅增加了建筑的视觉吸引力,还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了一种绝妙的景观。

其次,该酒店在内部空间的设计中也运用了环境心理学的方法。

例如,在室内空间的布置上,安藤忠雄注重创造一个温馨、宁静、放松的氛围。

他运用了柔和的灯光、自然材料、温暖的色调等元素,使整个空间散发出一种宜人的气息。

此外,建筑内的布局也考虑到人们的活动习惯和行为模式,比如将不同功能的区域巧妙地错落排布,以增加空间的利用率和舒适度。

第二个案例是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弗罗伊德博物馆。

该博物馆是为纪念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而建,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也运用了环境心理学的方法,以创造一个能够反映弗洛伊德学说的建筑环境。

首先,该博物馆的外观设计旨在体现弗洛伊德的理论。

赖特采用了弧形的墙面和屋顶,象征着人类心灵的内心世界。

墙面上的窗户则以不规则的形状呈现,使光线可以进入建筑内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开放的氛围。

这种外观设计不仅符合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空间体验。

其次,在博物馆的室内设计中,赖特运用了环境心理学的方法来传达弗洛伊德的学说。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境心理 学 的相关 理论 , 让 大学校 园环 境真 正满 足师 生的生 理和 心理需 求 。
环境 心理学是 研究环境 与人的相互 关系 的一 门学科 , 是研究人在 不 同的环 境下产 生 的不 同的心理感 受 , 它研 究环境 中人 的行为 , 着重 从人 的行为 心理学 的角 度 出发 , 探 讨人 与环境 和谐 的最优化 , 即怎样 的环境 才能满 足人们 生理 和 心理 需求 。 它 包括 空 间认知 、 领 域性 、 私密性 、 个 人 空间和 环境 知觉 等【 1 ] 。 2 . 现 代大 学校 园景观 设计 的现 状分 析 对于校 园景观 设计而 言 , 我国还 是具备 了一定 的优 势 : 我 国是一 个地 大物 博 的国 家 , 在 现代大 学校 园中 , 用地 面积越 来越大 , 也 增大 了学校 的规划 。 大 学
2 1 世纪 的大学 校 园环 境应 该是便 于促进师 生交 流 、 激励学 生学 习的环境 。 在进行 大学 校园景 观设计 过程 中 , 不仅要体 现 出学校 文化底蕴 及时 代感 , 还要 在 传统 的基础上创 造 出更适 合师生 休闲 、 学习 、 交流的优美 环境 , 以激励大 学生
城 不断涌 现 , 校 园景观 逐渐 成熟 起来 , 整 个校 园的学 习氛 围也增 强 了 。
从领域 性的角度来 看 , 优美 的校 园景 观环境能让 身在其 中的师生产 生 自豪
感和认 同感 , 满足 其审美 取向和精 神文化 需求。 因此 , 现代大学校 园环境应 为师

生创造一 个服务于师 生 , 和谐 优美 的环 境 , 有利于 提升 学生 的素养和 陶冶情操 。 从私密 性和个人 空间的角度 来看 , 大学校 园景观设计 中的核心始 终是 “ 人” 设计 的 目的 是构建 一个宜 人性 、 合理 性的学 习环境 , 增 加环境 空 间的安全 感和 认 同感 。 所以, 应从 人的角度 出发 , 把景 观环境 与 人紧密地 结合在 一起 , 人 尊重 环境 , 同时环境 也关心人 。 在进 行校 园景 观规划 时 , 也 可以特意 地创造一 些私密

教育心理学论文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教育心理学论文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1引言校园环境绿化是师生感官与精神的综合体验,优秀的校园绿化能体现一个大学的精神与文化。

井冈山大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大学,校园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绿化也不断更新。

本文结合井冈山大学的校园绿化现状,用环境心理学的生态知觉理论探讨师生的行为心理与校园绿化环境的关系,为校园绿化设计提供借鉴。

2相关概念2.1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心理学前沿学科,主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表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1]。

2.2大学校园景观绿化设计“校园”源于拉丁语“campo”,意指一块连绵不断的绿色场地[2],特指学院或大学,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传统教育出现文人园,哲学家们在露天场所公开讲学,例如柏拉图就在雅典城内开设讲堂,园内有供散步的林荫道、树木、凉亭等,这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雏形。

随着时代变迁,大学的发展,目前广义的大学校园景观绿化设计,不仅指校园户外景观范围内教学区、办公区、宿舍生活区等范围物质环境,还包括校园空间氛围、场所精神等非物质环境。

3环境心理学国内外研究概况3.1国外研究概况关于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始于一百多年前,其最早的名称提出者是纽约的普洛尚斯基(ProsesJ.Gibson)创立的,知觉是一个有机整体过程,人感知到的环境中有意义的刺激模式并不是一个个分开的孤立的刺激[4]。

在生态知觉理论主要有三重含义,第一:将为它的使用者群体提供便捷性,需要能方便地到达它所在的位置,因此一般人都有走近路的习惯;第二,环境对象要有明确的意义,是由环境的物质特性直接显示出周围人群所需要的功能意义,这就是场所精神;第三,要让使用者的需要得到满足,比如依靠性让使用者感受安全。

4.2.1走近路走近路习性是一种行为现象。

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018年第5期现代园艺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尹晓堃(天津市市政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天津300000)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给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景观设计在园林设计中占据的地位不可忽视。

生活中涉及的植物选择都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园林设计中,运用行为心理学能够保证城市园林设计的风格和风貌更加独特。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园林设计需求。

因此,本文重点论述了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行为心理学;园林设计;应用人的行为心理和园林景观设计存在很大的联系,并且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

园林设计师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分析了解人类的心理,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和解决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园林设计的科学化和合理化能够展现出人性的发展特点。

因此,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应重点关注园林绿化材料的选用。

1行为心理学的概念行为主义心理学又叫做行为主体。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在1913年提出“行为主体心理学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便是排斥意识,把行为看作是研究的对象”的观念。

通常情况下,行为主义认为在研究过程中不应仅仅局限于意识,还须关注行为。

行为有的展现在身体外部,还有的展现在身体内部[1]。

2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般来说,人们的性格、性别和社会角色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行为。

必要性的行为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活动,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活动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自主性行为主义是自主选择的行为,比如旅游和散步等。

其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多数与环境有着一定的联系。

社会性行为是指社交性行为。

比如朋友之间的聚会和聚餐等。

这样的行为在选择上比较自由,能够根据个人的爱好进行相应的选择[2]。

3行为心理学在园林空间布局中的应用3.1维持稳定性以及空间的安全性从一个人的角度出发,如果一个人处在单独的环境中,就会控制所处的环境,产生占有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产生这样心理主要是由于在单独占领的情况下,就会获得安全感,也便于和其他事物进行交流。

园林景观与环境-行为心理

园林景观与环境-行为心理
色彩与行为决策:色彩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和选择
色彩与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和偏好存在差异
色彩与环境感知:色彩会影响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判断
材质感知与行为心理
材质与行为:不同材质对行为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材质感知:人们对不同材质的感知和反应
行为心理:人们在园林景观中的行为和心理反应
行为心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PRT FOUR
基于行为心理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空间布局:考虑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互动性:设计具有互动性的景观元素增强人与环境的互动体验
景观元素:选择具有吸引力的景观元素激发人的兴趣和好奇心
色彩搭配:根据人的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行为心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园林景观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如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行为心理与园林景观
PRT TWO
行为心理的基本概念
园林景观中的行为心理因素:空间布局、色彩搭配、植物选择等
行为心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行为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
行为心理与园林景观的关系:园林景观对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影响
行为心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审美体验:影响人们对园林景观的审美体验和评价
心理需求:满足人们对自然、宁静、和谐的心理需求
行为模式:影响人们在园林景观中的行为模式和活动方式
环境感知:影响人们对园林景观的环境感知和认知
园林景观中的行为心理表现
PRT THREE
空间感知与行为心理
,
园林景观与环境-行为心理

论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论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论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出现,要与时俱进,解决社会现状问题,改善当下民众的居住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自我发展的同时带动社会的发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城市公园中的景观类型多种多样,植物景观以其独有的季节性变化、灵活多样的搭配形式以及色彩的丰富性、姿态的优美性等广受城市居民喜爱。

本文介绍了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随即对游人以及城市居民对公园中植物景观的心理需求做了对应探讨,着重就城市公园内的植物景观设计要点和设计内容展开了细致分析,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市公园;环境心理学;植物景观;生态;设计一、环境心理学概念所谓环境心理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人的经验积累和行为动作与周围的天然或者人工环境之间的相关性,从心理学角度对人类整体活动和经验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系统化研究,特别是物理环境作用,将不同客观环境中人的当下心理活动及变化规律放进特定的理论体系内借助心理学的研究工具加以系统论证,人对环境当下的认识、态度以及心理反馈等均在其研究之列。

特别是人在特定空间中当下(个人空间以及私密性等)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以及生理反应是研究的重点,涵盖了社会学、环境学、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等不同领域的多个层面,其学科界限不很明显,核心在于从不同学科和不同层面探寻人与外部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良性发展与循环。

二、游人以及城市居民对公园中植物景观的心理需求1.多样性:城市生活的消极特点是忙碌、节奏快、压力大,闲暇时间人们倾向于闲散、舒适的调剂方式,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是人们休闲方式的首选。

城市中拥挤的建筑和交通使得公园成为人们亲近自然的为数不多的选择,景观植物的多样性对于放松神经和缓解疲劳大有裨益;2.安全性:作为开放的公共场所,公园内游玩的小孩和老人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植物本身物理外观的安全性是其一,其二是植物造型在其所处空间内对人们在心里层面上尽量不要造成侵犯的感觉;3.可达性:也就是从公园任意一点到某具体景点的难度高低,若植物景观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公园游客就能比较容易地近距离接触景观植物,进而产生良好的空间交流效应,公园的服务价值就能顺利全面发挥;4.舒适性:人体对于周边环境最本能的要求是舒适性,在公园中主要是光线明暗、色彩变化以及植物质感等方面的舒适度。

环境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应用的研究

环境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应用的研究

环境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应用的研究[摘要]: 随着国家对可持续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的细化深入,社会中各项工作都紧密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相关活动,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也毫不例外。

本文从园林绿化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环境心理学进行人性化改善设计,力求提高环境心理学在园林绿化设计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本文基于对环境心理学的概念分析,阐述了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结合环境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园林绿化设计场地的不同做详细的环境心理学应用解析。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园林;设计;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环境心理学的概念分析环境心理学是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完善、生活质量的提高而被提出来的一个新兴交叉领域,以心理学为基础,将地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性知识和环境保护概论、城市规划管理、建筑设计工作等做有效结合。

环境心理学就是通过对人的心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在社会环境建设中紧扣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反应做环境设计改善。

近些年,这门学科的提出和发展对整个园林绿化设计工作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

二、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结合环境心理学的意义园林绿化设计者开始选择结合环境心理学理论进行设计工作的提升,在设计工作中加入园林设计方位、人们心里需求等考虑因素,这样能够满足人们在视觉上的舒适感和心理上的满足感,美化城市的同时获得市民的一片好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也得以体现。

三、环境心理学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应用由于不同空间方位的园林绿化会使人们在观赏时怀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意识感知,所以本文选择从不同空间方位的园林绿化设计入手,帮助园林设计者有效结合环境心理学进行园林绿化设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意识感知。

主要分为对道路旁、道路与休闲区域的边界、标志性景观、道路和景观的起始点、特定区域性景观这五个不同方面。

1.对道路旁的园林绿化进行设计在城市建设中,道路建设是重点,而在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工作中,道路两旁的设计也同样是重中之重。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高校校园作为学生求知的场所,景观的设计和环境的营造对学生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环境心理学研究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分析校园景观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能够评析高校校园景观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高校校园景观的设计特点1. 多样性:高校校园通常占地较大,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各种功能区域的布局,如教学区、生活区、体育区等,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

还应充分考虑校园内的自然环境,如湖泊、花园等,使校园充满活力和生机。

2. 独特性:每所高校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文化底蕴,校园景观应融入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精神内涵,使学生在校园中能够感受到学校的独特氛围。

3. 舒适性:舒适的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校园景观设计应注重提供舒适的座椅、防晒设施等,让学生在休息和学习之间能够得到放松和享受。

二、高校校园景观对学生的影响因素1. 情绪体验:校园景观的设计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感受到安静、宁静和美丽的校园环境。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业压力、缓解紧张情绪;也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2. 社交互动:校园景观是学生社交互动的场所,设计合理的座椅和休息区域能够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团队合作和社交技巧的培养。

3. 学习效果:良好的校园景观设计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良好的视觉刺激和减轻学习压力的功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绩。

四、高校校园景观的不足1. 资源浪费:某些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过于奢华、浪费资源,忽略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景观设计应该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浪费和污染。

2. 不人性化:某些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只重视美观而忽略了人性化的考量,如座椅不舒适、交通不便等,这样会降低学生的使用体验和幸福感。

3. 缺乏创造性:一些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缺乏创造性,缺乏新颖和独特的元素,给人单调和枯燥的感觉。

校园景观设计应该能够突出学校的特色和创新精神。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
校园景观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为师生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学习生活环境,也能够展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特色。

而环境心理学正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对于评析校园景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观感因素
校园景观的观感因素是指人们感知、审美、评价校园的各种景观元素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包括景观的美学价值、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协调性、空间分布的合理性和布局的韵律感等。

在此基础上,高校应该注重校园的整体氛围营造和符合人类审美趣味的景观设计,给师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体验。

二、功能性因素
校园景观的功能性因素是指景观元素对人类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包括提供舒适的座椅、有益健康的绿植、合适的光照条件、良好的空气质量等等。

这些景观元素的不合理设置或缺失不仅会影响师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也会对师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三、安全性因素
校园景观的安全性因素是指景观元素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保障。

校园内存在一些具有潜在危险的景观,如高手术台、陡峭的山路、无护栏的水池等,这些景观元素容易对师生产生伤害和安全隐患。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校园景观的安全性设计和管理,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

综合以上三个因素,评价一个高校的校园景观应该注重的是人类需求的全面满足,既要满足观感、美学价值的需求,也要满足其功能性、安全性的需求。

因为高校的校园景观是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舒适和健康发展,更直接影响学校的形象和发展。

环境心理学的应用问题

环境心理学的应用问题

环境心理学的应用问题作者:高明宇学号:0709040102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摘要】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环境意象、环境心理学、园林设计【正文】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可以改变环境,人的行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

在园林植物配置的设计过程中,无论设计师在布置一棵树或是一个植物空间的布局,都存在诸多环境心理因素需要考虑,不仅要考虑它们的空间位置关系,还要考虑与它有关的人的关系,设计师应该通过一系列关系的设计来充分展示物体最吸引人的特征,从而控制人对物体的感知。

第一部园林植物中的环境心理学环境意象是指空间环境在意识中形成的可被回忆的形象。

凯文.林奇在《城市的意象》中把环境意象称作“认知地图”,主要目的在于强调环境特征的易识别性。

尽管不同人对于不同环境中的路径、标志、节点、区域、边界等环境要素会形成不同的内容从而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但是环境意象总是按照人们易于识别的实际需要在头脑中逐步形成,并带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哪怕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环境意象也不会轻易改变。

植物作为园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与路径、节点、区域、标志、边界等环境意象的形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植物本身可以作为主景构成标志、节点或区域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这几大要素的配景或辅助部分,帮助形成结构更为清晰、层次更为分明的环境意象。

一、道路——有序的植物景观意象道路是整个环境意象的框架。

园林道路追求特征明确,贯通顺达,具有强烈的引导性和方向感,形式上或曲或直,或平或崎。

在笔直的园路种植单行或双行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而在自然的道路两侧则用强调型植物强调顶点位置,强化道路的走向效果。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摘要】高校校园景观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环境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和优化校园景观的方法。

校园景观设计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心理健康、师生关系和社交活动。

优化校园景观设计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更多环境心理学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并提出更多个性化设计方案。

通过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校园景观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为高校打造更加宜居和有利于学习的校园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环境心理学、学生学习行为、心理健康、师生关系、社交活动、优化设计、研究方向、评析总结1. 引言1.1 高校校园景观的重要性高校校园景观是高校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意义。

高校校园景观的设计与建设,不仅仅是为了美化校园环境,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一个优美、舒适、美观的校园景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度和专注度,有利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高校校园景观还承载着高校文化和学校精神的传承和展示功能,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校园景观的设计和营造,可以展现高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氛围和学术氛围,为师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提供示范和引导。

高校校园景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高校的门面,更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撑。

只有通过合理规划和精心设计,才能打造出一流的高校校园景观,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2 环境心理学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意义环境心理学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意义包括了对校园环境的设计和规划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

校园景观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情绪和认知状态,以营造一个舒适、安静、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学习环境。

通过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为校园景观提供科学依据,使得学生在校园内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环境行为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行为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生存着 , 也就是说 , 有群居性 , 人 也是一种必然性。
家是 个人世 界 的中心 。它是 个性 化 的 , 特色 的 , 有 也 存 在着安全 感与排 他性 。
收稿 日期 :o9 3 _ 1 2 o -3 作者简介 : 凌秋月( 9 O ) 女 , 18一 , 辽宁沈 阳人。海南师范大学艺术系, 助教 , 研究方向 : 环境艺术设计。
果说 广场 是城 市 中的“ 居 室 ” 话 , 么步 行 街 作 起 的 那
20 0 9年第 0 9期 第2 5卷 ( 23期) 总 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 瓜 NAI OF 0I , EDUCAT ONAL NS TUTE I N ROVI CE I I TI OF J LI P N
No 0 2 0 . 9, 0 9 Vo 5 L2 To a t lN布 置 中 , 活动 中心 和道路 节 点 就是小 区 的开放 空 间 , 区 中 的起 居 室 。特别 是 小 当这 些场所 布置 植物 、 光 、 灯 喷泉 、 塑等设施 , 加 雕 再 上 不经 意分布 的儿 童娱 乐 设 施 时 , 居 民在 感 到 了 使
英 国首 相邱吉 尔 曾说过 :人们 塑造 了环境 , “ 环 境 又反过 来 塑 造 了我们 。 人 的行 为与 周 围环 境 同 ” 处在一 个相互作 用 的 系统 中 , 可 以主观 地 作用 于 人
环境 , 同时我 们 也 在 被 客 观 的环 境 影 响 和 制 约 着 。
家 比起 一 座住 宅 或公 寓 里 的一 套房 子 , 寓意 要 深得 多 , 而我 们这里 要讨论 的范 围要窄一 些 , 有边 指
9 8
家的安全感的同时, 也在小 区中找到 了归属感 。尤 其 在城 市生 活 节 奏 飞 快 的今 天 , 讯 、 科 技 的发 通 高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

合考虑这些诉求, 是此次研究的重点。
度将会形成不同的空间, 设计中绿带种植的高度与道路宽度相协
调 。不 同交通性 质道路的植物 高度 日与道 路宽 度 D的 比例 关 系
1 . 1 机 动 车驾 驶 者
一般认为 l< D / H<2既具有封 闭空 间的能力 又没 有植物 的 机动 车驾驶 者 在 城市 道 路参 与 中 , 伴 随着 高 速 移动 的机 动 不 同, 车, 精 力专注于前 方 的道 路 , 安全 是其 最大 的诉 求。所 以对 于机 压迫感 … 。设计 中, 中央分车带 、 机 非分车带 、 行道树 绿带及 路侧
第3 9卷 第 3 6期 2 0 1 3年 1 2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 XI ARCHI T E C T URE
V0 1 . 3 9 No . 3 6
D e e . 2 01 3
・25 ・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3 ) 3 6 — 0 0 2 5 - 0 3
城 市 道 路 景 观 设 计 中 行 为 心 理 学 的 应 用
王 晓 勤
( 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江西 抚 州 3 4 4 0的行为心理出发 , 研究 了不 同人群在道路绿地景观参 与过 程中的需求和禁忌 , 并以此为依据 , 分 析 了道路 景观在不 同
1 城市道路行为主体研究
蔽道路所 产生的 噪声 和灰 尘是 最重要 的。而 对于底 层 的商 铺 而
道路 景观 中的参 与人 群众 多且诉 求 各不相 同。根据 不 同的 言以城市道路开放 式 的对 接更 有利 于商 品 的销 售 。因此商 业部 居住 区部分则 以乔灌 草结合的屏蔽为主 。 交通工具 、 行驶速 度 、 空 间位置 , 大致 可 以分为 机动 车驾 驶 者、 乘 分往往是 通透式设 计 、 车者 、 非机动车驾驶者 、 人行者 、 沿线居住 者这 五个群 体。每一个 2 城 市道 路 空 间 群体 以不 同的速度 和需求 在道 路系 统 中的不 同空 间参与 城市 活 城市道路的空间 由道路 红线外 的建 筑 或 田野 , 红线 内绿 带 、 动, 所观所察及行 为活动 也各 不相 同 , 在 同一 个道 路景 观 中要综 人行道 、 车行道组成 。其 中不 同的道 路宽度及 道路绿 带 的种 植 高

基于环境心理体验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共3篇

基于环境心理体验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共3篇

基于环境心理体验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共3篇基于环境心理体验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1基于环境心理体验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植物景观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绿色植物的种植、布局、组合等方式形成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在城市化进程中增加人们的接触自然的机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然而,仅仅是增加绿化并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好的植物景观设计需要了解人类心理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基于环境心理体验进行规划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景观效果。

以下从情感义、认知义、功能义、文化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情感义:人们在接触植物时会产生情感体验,这些体验与植物的特征和环境因素相关。

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从植物的形态、颜色、质感等方面考虑它们对人类情感体验的影响。

例如,选择具有光滑、柔软、颜色鲜艳的植物,能够让人感到亲近、温馨、充满活力等情感体验,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情感体验感受。

认知义:人类在接触植物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认知体验,这些体验与环境因素和文化背景相关。

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考虑人类的认知方式,选择合适的植物类型和布局形式,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景观。

例如,在南方地区,可以选择花卉较为丰富的植物,如茉莉花、木棉花等,通过大面积植被的覆盖,形成温馨、舒适的绿色景观。

功能义:除了情感体验和认知体验的方面,人们对于植物还有一定的功能需求,即对于空气净化、保温隔热、降低噪音等方面的需求。

因此,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各个植物种类的生长特点和对环境的影响,以保证景观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文化义:植物景观的设计不仅影响到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还应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考虑地域性的文化传统和植物的特性,能够为居民带来舒适感受,增强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例如,在西部地区,可以选择各种带毛的叶子、草本植物,像极了牛羊野生的食物与栖息地,这样可以让人们在观赏植物的同时,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氛围和地域特色。

综上所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应基于环境心理体验,从情感义、认知义、功能义和文化义四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园林与景观设计2)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研究李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100010)摘要:为探究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的先进理念与设计思路,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理论、行为约束理论、适应水平理论等环境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对城市口袋公园设计原则和模式进行研究,从规划布局、空间元素等方面入手提出笔者见解,以期为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口袋公园;环境心理学;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10-0091-020引言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活质量、尊重个体差异化和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需求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城市公园绿地比例攀升,但是新建绿地大都集中于城市新开发的地段,占地面积大、功能配置全,对于大城市的居民来说,这种利用节假日休闲游览的方式体会到的大自然并不能满足日常生活对绿色空间的渴望。

而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袋公园”,其“斑块化布局”的构想确实能很好的满足这一需求,但在实际的公园设计案例中,大多流于形式,甚至营造出消极的、抗拒的、不安全的空间,这些都与环境对人的心理暗示有关。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近年来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本文仅通过部分环境对人的心理行为影响的相关理论,试图为“□袋公园”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

1口袋公园的概念及由来□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迷你公园,是规模较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它们具有选址灵活、离散型分布的特点,常穿梭于城市的空间间隙中,为公园周边使用者提供休憩体验服务。

□袋公园的轮廓通常不规则,面积不大、占地面积多小于1万m2;功能不会像大型综合公园一样配置齐全完备,却是城市生活中的小型绿洲,是一个个安静的舒心场所,让人们可以暂时远离繁忙的城市生活、拥有身边的一方自然天地。

公共景观设计中环境行为的作用

公共景观设计中环境行为的作用
活 动 ,各 得 其 所 , 更 容 易 产 生 场 所 的认 同感 与 归 属 感 , 是 一
种 注重村 民生活体验的公共空 间类型 。 3 . 3内 型过渡空 间 泉水 聚落 中的公共 空间并不都 是集 中出现的 ,许 多分散 于 村 落 中 的 小 型 空 间节 点 也 显 示 出 了 明显 的 公 共 性 特 征 。 以 锦绣川黄 崖村 为例,村落位 于 山体 东侧 ,地 势南低北 高呈南 北 向带状 布局 。泉 水 自村 落东侧石 缝 中流 出, 向西流 淌进入 村中 ,在 村 中道 路的交汇 处形成一 处水塘 ,随后溢流 进入主 路旁宽约 0 . 3 米 ,深约 0 . 1 5米 的明渠,在村中漫流 。村 中公 共空 间沿泉 渠线形 展开 ,泉 渠与房 屋间形成 1 . 0米至 3 . 0米 的带状 区域 ,村 民多在 此休憩或 临渠浣洗衣 物 。村 中房屋沿 泉渠而建 , 村 中广泛存在着 “ 道路一泉渠一交往空 间一房屋 ” 的空 间模式 。此类空 间形式多 依附于泉 渠、泉塘 出现,并与 村 中道路 、街 巷相联 系,呈现 带状 展开 的空 间形 态。空 间主 要职 能为满足 临近 房屋中居 民的生活 、交往 的需 要,几乎没 有 对 外 交 流 的 功 能 ,使 用 人 群 多 为 村 中 的 街 坊 邻 里 , 因此 空
4 . 结 语
做 是村落对外展示 自我风貌 的一种媒介 。
3 . 2半外 向型交往空 间
长清 北套村 是该空 间类 型 的代 表村落之 一 。村落位 于 山 体西 北侧 ,地势较 为平坦 ,呈南北 向略长 的块面状布 局 。龙
涎泉 位于 村 中偏 北侧 的位置 ,出水 口为方 形 ,面 积约 为 0 . 6 平 方 米 ,泉 水 常 年 溢 流 , 通 过溢 水 口汇 入 泉 眼 西 侧 长 约 2 5 米、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行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可以
应用于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以下是环境行为心理学在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颜色和材料选择:环境的颜色和材料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健康和
行为。

例如,绿色的植物和树木可以带来舒适感和自然感。

蓝色的水景可
以产生放松和宁静的效果。

设计师可以选择适当的颜色和材料来解决不同
的设计问题。

2.空间规划:环境的空间规划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互动。

设计师可
以采用开放的布局来促进社交互动,或者采用隐私的布局来提供私人空间。

3.社区参与:社区参与可以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设计师可以
与居民合作,在设计中考虑到他们的需求和喜好,以确保社区的满意度和
可持续性。

4.噪声和交通:环境中的噪声和交通可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规划交通和采用隔音措施来最小化这些影响。

5.安全感:安全感是衡量城市居住区的质量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设计师可以考虑到照明、摄像头、减速带等措施,提高社区的安全感。

总之,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出更具人性化的城
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公园设计需要考虑到人类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以创造出更加符合人们喜好的公共空间。

本文从公园设计的基本原则出发,介绍了环境心理学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公园景观对人类情绪的影响、绿色空间对公园使用者行为的影响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发现人们对公园设计的偏好和可持续发展考量同样是设计师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通过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公园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提升人们在公园中的体验感受。

未来发展方向与提升策略包括更深入地研究人类心理需求、探索创新设计理念等等。

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将会在未来的设计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 公园设计, 基本原则, 情绪影响, 绿色空间, 行为影响, 喜好偏好, 可持续发展, 重要性, 未来发展, 提升策略1. 引言1.1 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分析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是一门跨学科领域,它将心理学和环境学相结合,研究人类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公园设计中,环境心理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公园使用者的需求和偏好,还可以指导设计师创造出更适宜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公园环境。

通过环境心理学的应用,设计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园使用者的行为和情绪。

公园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情绪体验,例如自然景观可以带来轻松和愉悦的感受,而城市景观可能会带来压力和焦虑。

在设计公园时需要考虑如何利用景观、色彩、材料等元素来引导人们的情绪,创造出积极愉悦的体验。

环境心理学还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人们对公园设计的喜好和偏好。

通过调查研究,设计师可以了解不同人群对公园景观的需求,从而设计出更符合大众口味的公园环境。

通过合理满足公园使用者的需求,设计师可以提高公园的使用率和满意度,从而达到更好的社会效益。

2. 正文2.1 公园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环境心理学公园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环境心理学密切相关,环境心理学研究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人们对环境的感知、认知、情感以及行为反应。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本溪洋湖沟村游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本溪洋湖沟村游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90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01环境行为心理学在本溪洋湖沟村游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李 岩 王一涵【摘 要】本文通过对环境行为心理学与游园景观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景观设计者对游园的设计缺少量体裁衣的精神,过于雷同、没有地域性特点的游园随处可见,缺乏对使用者不同性的考虑等问题,此文初步探讨了将环境行为心理学应用到设计实践中,满足使用者行为心理需求的游园环境景观设计模式,建设促进人们交往、具有情感归属的游园。

通过良好的游园环境来支持、满足居民的行为需求,放松心情和陶冶情操,并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促进人性化的、安全游园的形成。

【关键词】项目概况 本溪洋湖沟村 游园景观 现状分析 规划构思 树种选择 小品设计一、项目概况本溪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总面积8411.3平方公里。

境内重峦叠嶂,河流密布,属中温带湿润气候,最佳旅游季节为秋季。

本溪地处山区,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野生植物资源、野生动物资源以及地热资源等。

2005年10月,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将军专程来本溪拍摄枫叶,并题词“枫叶之都——本溪”。

本溪市通过国家商标注册,获得了“枫叶之都”的命名,使这座森林城市有了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

营造本溪枫叶游园旨在营建本溪“枫叶之都”之骨架,为打造“枫叶之都”奠定基础。

二、本溪洋湖沟村游园景观规划总体定位营建枫叶游园,打造本溪“枫叶之都”的城市品牌,游园绿地景观设计处处围绕这一个主题展开。

在对景观功能组织区划时做到“形散神聚”,即各处景点虽然地点分散,如洋湖沟村游园景观设计的主题时刻围绕枫叶之都展开,把全市的景观规划作为一个整体区域进行设计。

三、本溪“枫叶之路”规划目标洋湖沟村游园景观设计目标是营建本溪“枫叶之路”特色景观,为进一步打造本溪“枫叶之都”城市形象奠定基础。

四、现状分析(一)人群需求分析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可以帮助他们舒缓精神压力,缓解身心疲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景观设
计中的应用
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专业:景观设计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一,相关概念
1, 环境
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某种物体,并对这物体的行为产生某些影响的外
界事物。

不同的学科对于环境有不同的定义。

我们一般以人为考察对象,将人类以外的一切自然和社会的事物都看作环境因素。

环境至少应包括时间和空间的思维要素。

2, 心理
人的心理或意识是指人们心中的思想感情,包括感知、记忆、思
维、意志、能力、性格等心里想想的总和,可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简单的说,就是人们心理的想法,包括感觉和情绪。

人的心理活动极其隐蔽且复杂,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是心理学的任务。

在高强度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已成为我们对人们评价的重要准则。

生态学的兴起,人性化的研究,也使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的“心理变化”。

3, 行为
行为是人的心理反应,行动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
求。

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综合性学科,重点研究和探
讨在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及行为规律。

行为简单说就是人们做的事情,包括思想、观察、谈话、来来去去。

行为是人们的社会结构意识支配的能动性活动,必然发生在一定的环境脉络中,并且在许多方面与外在的环境,包括自然的、人工的、
文化的、心理的、物质的环境,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而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

动作是具体的,偏重于身体的生理活动,而行为是整体的,偏重于人们心理的和精神的活动。

环境景观空间如同我们自身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抽象的概念。


们着眼于人和环境的关机,也关注环境如何更理想的充当人际关系的媒介方式。

二,环境行为心理学在园林景观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1、私密性与开放性空间私密性可以理解为个人对空间可以接近程度的选择性控制。

人对私密空间的选择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一个人独处;
②按照自己的愿望支配环境,如建立几个人亲密相处的不受他人干扰的环境;③个体在人群中不求闻达、隐姓埋名的倾向。


前,设计师多采用围合的方式,不仅在私人别墅庭院,而且在城市街头绿地、居住区、城市广场上,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全圭寸闭和半圭寸闭的私密性空间。

在喧嚣、疲惫的大都市中,生成人们渴求的一片属于自己的清静之地,可以在其中读书、静坐、交谈、私语。

对于开放空间的设计形式就显得更为简单,如在城市广场上设置冠荫树;公园草坪要尽量开放,不能一览无余,并有遮阳避雨的场所;居住区绿地中要尽量选择观赏价值较高的观叶、观花、观果等植物品种。

这些设计思路都能够创造更多适于人大范围活动的空间。

2、安全性与稳定性空间在个人化的空间环境中,人需要能够占有和控制一定的空间领域。

心理学家认为,领域不仅提供相对的安全感与便利的沟通,更能够体现占有者的身份与对所占领域的权利象征。

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尊重人的这种个人空间,使人获得稳定感和安全感。

如庭院围墙的内侧种植一些茂密的爬墙植物,既增加了围墙的厚实感,又不易人攀爬上去;再如私人庭院里常常运用绿色屏障与其他庭院分割,既实现了各自区域的空间限制,又对家人起到暗示安全感的作用,从而使人获得领域感。

3、实用性空间与宜人性空间在许多园林景观中都有一些经济实用的空间,如果树园、草药园、科普园、专类园等。

在这些特殊的空间中,能够增加人们学习和认识大自然的机会,使参与者获得满足感和充实感。

另外,也存在许多实用性场所,如冠荫树下的树坛能够提供人休息;草坪开放能够让人在其中活动;设计花园和园艺设施,使游人可以动手参与园艺活动;用灌木作绿篱既可把大场地细分为小功能区,既能挡风、降低噪音,隐藏不雅的景致,形成视觉控制,同时也能使人们接近,欣赏植物的姿态。

在现代社会里,园林景观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实用功能,还必须满足人的审美和情感的心理需求。

人的行为心理学表明,色彩,质感,各种景观元素的搭配能够让人在无意识的审美感觉中调节情绪,陶冶情操。

抓住人的这些微妙的心理审美过程,能够对怎样创造一个符合人行为需求的场所至关重要。

三,环境行为心理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行为心理学也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1、序列性有序的植物景观意象是整个环境意象的框架。

在道路景观中体现颇多,园林道路应该明确其贯通性,起到强烈的引导性和
方向感,形式上或曲或直,或平或崎,即使是在迁回的通幽小径也有明显的规律性,向人们暗示前方别有洞天,吸引人们前进。

2、边界性园林中的边界包括分隔园林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园林
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分界线,利用植物可形成不同的边界意象。

边界有虚隔和实隔之分,虚隔如草坪与游路边界可以用球形灌木有机散植,形成相对
模糊的边界,起到空间界定作用,但不过分阻隔人与自然的亲近;实隔通常用成排密实整形的绿篱对边界进行围合,创造出两个不能跨越的空间,有效地引导人流实现空间转换。

3、标志性标志是一种具有显著特征,易于发现的定向参照物。

人们对标志的环境意象是十分敏感和兴奋的。

植物作为标志性的景观往往采用孤植树构成视觉焦点,此类植物要具有形体美、色彩美、质地美、季相变化美等特质,观赏价值极高,特别引人入胜。

在建筑物前、桥头等位置的孤植树,具有提示性的标志作用,使游人在心理上产生明确的空间归属意识。

通过在标志一些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古树名木,构成园林中的特有的精神特征和文化内涵成为全园的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