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计算

合集下载

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循环水泵的计算

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循环水泵的计算

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循环水泵的计算目前随着地源热泵系统的迅速推广,要求我们设计人员的品质和素质更加专业化,同时国家也相应的制定了规范和标准。

例如《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中对三种地源热泵系统的形式有了勘察测试、使用材质、挖沟回填等内容有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对于系统的室外部分设计没有做指导性的规定,就室外地源侧循环水泵的流量设计,目前有三种设计思路:第一种思路如下:正算法(自命名)我们在做空调系统设计时,首先根据建筑物的特点、维护结构、朝向、房间用途等方面及相关规范,确定房间负荷,进行室内末端的选配,确定空调主机。

主机确定后,进行相应的水泵选择,水泵的作用就是为系统提供动力,为机组提供相应的水流量,因此空调主机所需的流量作为选择负荷侧水泵和地源侧水泵的依据,通常机组两侧的温差是按照5度来考虑的,在确定机组的流量时一定要注意工况问题,这样选出来的水泵才是正确的。

第二种思路如下:反算法地源热泵地埋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区别较大,他的换热能力是由土壤,地埋管系统的水温,水流量综合试验确定的。

由试验确定的系统的温差一般都达不到5度,在1.5~4度之间,视具体地点而定。

根据总负荷和温差(实际可达到)确定系统的水流量,确定水泵的流量,满足系统实际换热能力的需要。

第三种思路如下:规范算法由《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中4.3.9条文说明“目的为确保系统及时排气和加强换热。

地埋管换热器内管道推荐流速:双U形埋管不宜小于0.4m/s,单U形埋管不宜小于0.6m/s”进行确定单孔的流速,根据管道的内径确定单孔的流量,由总孔数乘以单孔流量再留些余量,得出水泵流量。

由以上的三种方法确定的水泵流量的结果往往是有较大差异的,就本人的实际经验而言,在没有做实验的情况下,以第一种方法较为常用;在做实验的情况下,以第二种方法为好,能够与实际换热能力较接近;而第三种方法通常是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计算出来后作为核实的标准。

地源热泵土方量计算

地源热泵土方量计算

小店浦东雅典地源热泵一期工程水平管连接土方量计算(2327.25m³)1 东西走向:一共35排,每排6眼井,总井眼数210口,其中河北包井120口(自西向东数),南裕工人90口(自西向东20排以东)。

每两排井之间挖一条沟,共需挖沟35/2=18条,每条沟下挖深度2.5米,每条沟长度为21米,宽度为1米,土方量为21*2.5*1*18=945m³。

管沟与井眼相连接,还需开沟,深度为2.5米,长度为1.25米,宽度为1米,土方量为2.5*1.25*1*210=656.25m³,东西走向合计土方量为1604.25m³。

2南北走向(分为路南和路北两部分)(1)路北部分是指东西走向井眼边界处往北的位置,一共19排井,每排2眼井,总井眼数19*2=38口。

共需挖沟19/2==10条,需要下挖深度1.5米,长度为4.5米,宽度为1米,土方量为4.5*1.5*1*10=67.5m³。

管沟与井眼相连接,还需开沟,深度为1.5米,长度为1.25米,宽度为1米,土方量为1.5*1.25*1*38=71.25m³,南北走向(路北)合计土方量为138.75m³(2)路南部分,建筑物比较分散,每排井眼数不固定,共33排井,具体井眼位置以实际井眼位置为准。

总井眼数为138口。

共需挖沟33/2=17条,需要下挖深度1.5米,长度共计4.5*2+8.5*8+20*7=217米,宽度为1米,土方量为217*1.5*1=325.5m³管沟与井眼相连接,还需开沟,深度为1.5米,长度为1.25米,宽度为1米,土方量为1.5*1.25*1*138=258.75m³,南北走向(路南)合计土方量为584.25m³。

地源热泵PE管计算方法

地源热泵PE管计算方法

(四)设计举例
一.设计参数
上海某复式住宅空调面积 212m2。 1、室外设计参数
大。所以采用 CaCl2 和乙来自醇水溶液时,为了保证管内的紊流流动,与
水相比需采用大的流速和流量。
2、校核管材承压能力,山东文远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管路最大压力应小于管材的承压能力。若不计竖井灌浆引起的静压抵
消,管路所需承受的最大压力等于大气压力、重力作用静压和水泵扬程一
半的总和[1],即:
P=P0+ρgH+0.5Ph
2、PVC(聚氯乙烯)管的导热性差和可塑性不好,不易弯曲,接头处 耐压能力差,容易导致泄漏,因此在地源热泵系统中不推荐用 PVC 管。
3、为了强化地下埋管的换热,国外有的提出采用薄壁(0.5mm)的不 锈钢钢管,但目前实际应用不多。
4、管件公称压力不得小于 1.0Mpa,工作温度应在-20℃~50℃范围内。 5、地埋管壁厚宜按外径与壁厚之比为 11 倍选择。 6、地埋管应能按设计要求长度成捆供应,中间不得有机械接口及金 属接头。
2、竖直埋管 确定竖井埋管管长
一般垂直单 U 形管埋管的换热能力为 60~80 W/m(井深),垂直双 U 形 管为 80~100W/m(井深)左右,设计时可取换热能力的下限值。
一般垂直埋管为 70~110W/m(井深),或 35~55W/m(管长),水平 埋管为 20~40W/m(管长)左右。
PE 管材
山东文远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E 管厂家
设计时可取换热能力的下限值,即 35W/m(管长),双 U 管设计具体
计算公式如下:
L=Q1/35 (3)
其中 L——竖井埋管总长,m
Q1——夏季向土壤排放的热量, W
分母“35”是夏季每 m 管长散热量,W/m

太阳能补热地源热泵系统的计算

太阳能补热地源热泵系统的计算

太阳能放置位置包括:(1)、30号楼楼顶(面积约400m2),楼高51m;(2)、后期30号楼前有车棚,顶部可放置,车库楼高2米,(3)、机房屋顶,机房楼高约6米。

三块地方总面积可以满足1000m2的要求。

1.4.4 太阳能辅助热源计算(1)太阳能资源分析太阳能资源是用不枯竭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人类可期待的、最有希望的能源之一。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如下是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本项目地点位于山东省、临沂市。

地理坐标为:北纬34°22′,东经117°24′。

根据国家气象中心2001年公布的《中国气象辐射资料全册》公布的数据,具体参数如下:(2)辅热与补热工作原理介绍春夏秋补热工作原理春夏秋三季,关闭阀门V2,V3,开启阀门V1。

运行太阳能循环水泵1,使集水箱内水被太阳能集热器加热。

当集水箱内水温达到65℃后,运行板式换热器一次水泵2和源侧水泵5,对土壤进行补热;当集水箱内水温低于25℃后,停止板式换热器一次水泵2和源侧水泵5,停止补热。

(3)补热定量计算春夏秋日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5.759 MJ/m2。

太阳能集热器的平均集热效率,根据经验取值取0.25~0.50,取0.48。

A 太阳能集热板选型按照民用太阳能设计规范中规定,直接系统集热器总面积按下式计算,在本项目中设太阳能在春夏秋三季内补充地埋部分所需的热量,考虑室外地埋换热器在设计过程中亦考虑了热平衡措施,太阳能补热仅需作为辅助措施,本方案中按总吸热量1084200 kW•h(3903120 MJ)的50%进行配置,则:A c =Q w f/ (nJ tηcd)式中:A c——直接式系统集热器采光面积;Q w——年累计吸热量,MJ;n ——年累计吸热天数,本方案为120天。

J t——当地集热器采光面上年平均日太阳辐照量,15.759MJ/㎡•d;f——太阳能保证率,%;根据系统使用期内的太阳辐照、系统经济性及用户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一般为30%~80%范围内;ηcd——集热器的年平均集热效率,根据经验取值取0.25~0.50;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太阳能集热器采光面积为:1000㎡。

地暖面积和热泵的计算公式

地暖面积和热泵的计算公式

地暖面积和热泵的计算公式地暖系统是一种通过地面散热的方式来提供室内舒适温度的供暖系统。

而热泵则是地暖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能够将地下的热能转化为室内的热量,从而实现供暖的效果。

在设计地暖系统时,需要根据房屋的面积和使用情况来计算地暖的面积和热泵的容量。

本文将介绍地暖面积和热泵的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设计和选择地暖系统。

地暖面积的计算公式。

地暖系统的面积计算是地暖设计的第一步,它需要根据房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地暖系统的面积需要覆盖整个室内空间,以确保室内的温度均匀分布。

地暖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地暖面积 = 室内面积×系统覆盖比例。

其中,室内面积是指地暖系统需要覆盖的室内总面积,系统覆盖比例是指地暖系统覆盖室内面积与实际室内面积的比值。

一般来说,地暖系统的覆盖比例在80%~90%之间,具体取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计算地暖面积时,需要注意考虑到房间的布局、家具摆放等因素,确保地暖系统能够覆盖到每个角落。

热泵容量的计算公式。

热泵是地暖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它通过地下的热能来提供室内的供暖。

热泵的容量需要根据地暖系统的面积和室内的热负荷来确定。

热负荷是指室内在一定温度下需要的供暖能量,它与室内面积、保温性能、室内温度等因素有关。

热泵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热泵容量 = 地暖面积×热负荷系数。

其中,地暖面积是指地暖系统的覆盖面积,热负荷系数是指每平方米地暖面积所需的热量。

一般来说,热负荷系数在80W/m²~100W/m²之间,具体取值需要根据地暖系统的保温性能、室内温度要求等因素进行调整。

在选择热泵时,需要根据地暖系统的面积和热负荷来确定热泵的容量,以确保它能够满足室内的供暖需求。

地暖面积和热泵的匹配。

在设计地暖系统时,地暖面积和热泵的容量需要进行匹配,以确保地暖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一般来说,地暖面积和热泵的容量需要满足以下关系:热泵容量≥地暖面积×热负荷系数。

地源热泵计算

地源热泵计算

对武汉地质构造特点,对地下一定深度的温度场进行研究,并对地埋管的换热设计计算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简化计算换热模型的基础上,在Excel 上用VBA 编写宏功能,得到实用的地埋管换热的工程设计计算方法,是一种工程易用的计算软件。

同时将这种计算方法应用到了一个实际工程中。

0 前言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由土壤换热器、热泵主机和空调末端三部分组成,其中系统的关键是土壤换热器的设计与施工。

在现有的工程实践中,垂直地埋管方式居多。

这是因为垂直地埋管要比水平地埋管经济一些。

土壤换热器的设计计算要根据实测岩土体及回填料热物性参数,采用专用软件进行计算,或者按《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附录B的方法进行计算。

由于上述两种方法在工程应用中都有诸多不便,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并不实用。

一般工程设计都常用指标法。

为了保证计算结果安全可靠,在此,对现有的方法作了一些改进,在EXCEL上用VBA 编写宏功能,得到一种工程上易用的计算软件,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通过一个实际工程来验证计算的正确性。

1 地质条件及温度场1.1 地勘柱状图及温度分布图1 为武汉市汉口的一个工程的地质条件及岩土体的情况,图2 为武汉市汉阳的一个工程的地质条件及岩土体的情况。

图3 为工程一地下温度场分布曲线图,图4 为工程二地下温1.2 测试结果分析由现场测试的结果可知:两工程地区跨度大,地质结构也有所不同,但地下平均温度却变化不大。

工程一所在地的地下平均温度为18.4 度,工程二所在地的地下平均温度为19.4 度。

由此可知,地区跨度较大,但地下的平均温度基本稳定在18度到19 度之间。

2 换热计算及其若干问题2.1 换热计算中几个问题的简化处理(1)沿垂直方向,不同地质结构,分别计算换热。

(2)进出口温差,沿垂直方向,根据地质结构不同分段,确定热交换温度。

(3)冬夏季进出口初始设计温度,按最不利情况考虑。

(4)埋管管井距,按3m<H<6m 考虑。

地源热泵的计算

地源热泵的计算

目录摘要1地然热泵介绍 (1)1.1热源 (5)1.2组成部分 (5)1. 3主要特点 (5)1. 4形式 (6)1.5可再生性 (7)1.6高效节能 (7)1.7优点 (9)1.8工作原理 (10)热泵原理 (11)热泵分类 (11)1.9系统类型 (12)1.10应用方式 (13)1.11制冷原理 (14)1.12制热原理 (14)1.13存在问题 (14)2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 (13)2.1建筑物冷热负荷及冬夏季地下换热量计算 (14)2.2地下管道设计 (14)2.21 选择管材 (1)52.22确定管径 (16)2.23 确定竖井管 (1)62.24 确定竖井数目及间距 (17)2.25 计算管道压力损失 (17)2.26 水泵选型 (1)72.27校核管材承压力 (18)3 其它 (1)8 4 设计举例 (19)4.1 设计参数 (2)4.1.1 室外设计参数 (2)14.1.2 室内设计参数 (2)14.2 计算空调负荷及选择主要设备 (2)14.3 计算地下负荷 (2)24.4 确定管材及埋管管径 (2)24.5 确定竖井埋管管长 (2)24.6 确定竖井数目及间距 (2)24.7 计算地埋管压力损失 (22)4.8 校核管材承压能力 (22)5参考文献 (2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持续发展,对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供热系统和空调系统是建筑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设法减小这两部分能耗意义非常显著。

地源热泵供热空调系统是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的系统[1]。

冬季通过吸收大地的能量,包括土壤、井水、湖泊等天然能源,向建筑物供热;夏季向大地释放热量,给建筑物供冷。

相应地,地源热泵系统分土壤源热泵系统、地下水热泵系统和地表水热泵系统3种形式。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核心是土壤耦合地热交换器。

地下水热泵系统分为开式、闭式两种:开式是将地下水直接供到热泵机组,再将井水回灌到地下;闭式是将地下水连接到板式换热器,需要二次换热。

地源热泵埋管数、配电量以及投资计算

地源热泵埋管数、配电量以及投资计算

1 钻井埋管埋管数量的确定热负荷埋管数量Qr * 0.78 = L * K * n冷负荷埋管数量Ql * 1.2 = L * K * n其中:Qr---------------------冬季热负荷Ql---------------------夏季冷负荷0.78,1.2-------------系数L----------------------单孔埋管深度K----------------------单位管长换热系数N----------------------埋管数量计算后应乘以1.05的余量2 机房及配电量一般可取建筑冷负荷的三分之一(不建议采用,此句话的由来为:冷负荷/cop 。

一般地源热泵cop为6左右,通常制冷机取5.因此建议:机房设备总的功率乘上需用系数0.9-0.95,或者当设备较少时取需用系数为1 .)机房的配电量一般根据工艺的要求把同一时间可能开启的的所有设备电功率加起来乘0.9-0.95就行。

注意冬夏季负荷功率及设备运行台数会有变化,分冬夏两个工况,分开计算,最后两者取其较大值就行。

3 机房面积机房占地面积宜为空调区域建筑面积的千分之五4 冷冻水量和冷却水量冷冻水量CMH=制冷量(KW)X 0.172冷却水量CMH=制冷量(KW)X 0.2245参考资料做建筑给排水不用算商场的人数的,按面积算,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取X,其中X取5~8,单位为每平方米营业厅面积每日(L/m2 ·d),使用时数为12h,小时变化系数为1.5~1.2,具体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1)确定主机类型;根据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选择原则和用户所在之区域,确定空调系统方式和主机类型(单冷或热泵)。

(2)计算住宅夏季冷负荷 Ql 和冬季热负荷 QR ;根据用户住宅的建筑面积和用户所处区域内建筑冷、热负荷指标按下式计算住宅冷负荷Ql 和热负荷 QR 。

QL = 建筑面积×冷指标(w) ,QR = 建筑面积×热指标(w) 。

地源热泵打井计算及方案

地源热泵打井计算及方案

地源热泵打井计算及方案一、打井计算。

# (一)负荷计算。

1. 建筑物热负荷。

首先得知道这房子冬天有多“怕冷”。

要考虑房子的面积、朝向、保温情况啥的。

比如说,一个100平方米的房子,如果保温一般,每平方米大概需要80 100瓦的热量来保暖(这只是个大概数哦,不同地区差别可大了)。

那这个房子冬天的热负荷可能就是8000 10000瓦。

夏天呢,就是冷负荷啦。

同样的房子,考虑到太阳晒啊,人散热啊这些因素,每平方米可能需要100 120瓦的制冷量。

那这个房子夏天的冷负荷就是10000 12000瓦。

2. 地源热泵的能力。

地源热泵的能力得跟建筑物的冷热负荷匹配上。

一般来说,地源热泵的制热和制冷能力是有个范围的。

就像挑衣服得合身一样,热泵的能力得能满足房子的需求。

如果热泵能力太小,冬天不够暖,夏天不够凉;太大了呢,又浪费钱。

# (二)地埋管换热量计算。

1. 确定换热量。

地源热泵是靠地埋管和大地换热的。

这个换热量得根据建筑物的冷热负荷来算。

通常,我们要考虑一个安全系数,不能刚刚好,得稍微多算一点,就像吃饭得留个底,以防万一嘛。

一般安全系数取1.1 1.3左右。

比如说建筑物热负荷是10000瓦,那换热量可能就按11000 13000瓦来设计。

2. 根据换热量计算管长。

这里面有个公式,不过咱就简单说。

换热量和地埋管的长度、管材的导热性、地下土壤的温度啥的都有关系。

一般每米地埋管的换热量大概在30 50瓦/米(这也得看土壤情况,不同的土就像不同性格的人,换热能力不一样)。

如果换热量是12000瓦,按每米40瓦/米算,那大概就需要12000÷40 = 300米的地埋管。

# (三)井数计算。

1. 单井换热量。

每口井的换热量也不是个固定值,它和井的深度、直径、周围土壤情况都有关。

一般一口井的换热量在3 8千瓦左右。

比如说我们取5千瓦每口井。

2. 计算井数。

还是用前面算出来的总换热量来算井数。

如果总换热量是15千瓦,每口井换热量是5千瓦,那大概就需要15÷5 = 3口井。

地源热泵地埋管长度计算

地源热泵地埋管长度计算

地源热泵地埋管长度计算1. 什么是地源热泵?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地源热泵,听起来高大上吧?其实就是利用地下土壤或水体的恒温来为我们提供暖气和冷气的神奇装置。

简单说,它像是个“地下空调”,无论是夏天热得冒汗,还是冬天冷得直打哆嗦,它都能给你提供舒适的环境。

想想看,夏天开着它,凉爽透心;冬天暖暖的,简直就像抱着个大热水袋,舒服得不得了!那么,关键是要安装地埋管,而这些管子的长度该怎么计算呢?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其中的门道。

2. 地埋管的作用2.1 地埋管的基本原理先来点干货,地埋管的作用是什么呢?它主要是把地下的热量(不管是冷还是热)输送到地源热泵中,再通过风机把空气送到你的小窝里。

你知道吗?地下温度通常比地面温度稳定得多,冬天暖、夏天凉,这就是地埋管的魔力所在。

它的“长处”就是能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环保又省钱,真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2.2 为什么长度重要?那么,管子的长度为什么那么重要呢?你想啊,长度决定了它能吸收和释放多少热量。

如果长度不够,那可就“量入为出”了,热量就会像水流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根本没法保持房间的舒适度。

而且,管子太长了,虽然可以增加热量的吸收,但也会增加成本和施工难度,真是“过犹不及”。

所以,找到一个合适的长度,就像做菜时的调料,恰到好处才是关键。

3. 如何计算地埋管的长度3.1 影响因素那么,如何计算这条神奇的地埋管长度呢?首先,我们要考虑几个关键因素。

比如,房子的大小、保温效果、周围土壤的热导率、甚至是你家附近的水位。

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简直就像每个人的口味各有千秋。

房子大需要的管子长,房子小的话,管子就可以短一些。

3.2 计算方法接下来,我们来点实际的计算方法吧。

通常,我们会用“热负荷”来作为基础,计算出所需的热量。

然后根据每米管子可以交换的热量,再结合土壤的热导率来得出总的管子长度。

听起来复杂,其实就像是在做一道数学题,稍微努力点就能搞定。

你可以请教专业的工程师,他们会用一些专业的工具和软件来帮助你计算,简直就是“高人一筹”。

地源热泵的计算范文

地源热泵的计算范文

地源热泵的计算范文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温度进行能量转换的系统,可以用来供暖和供冷。

地源热泵采用地下的恒定温度作为热源和冷源,通过热泵循环过程将地下的低温能量转换为家庭所需要的高温能量。

地源热泵的计算主要包括地热梯度的计算和热泵循环过程的计算。

地热梯度的计算是地源热泵系统的基础,它是指地下温度随着深度的变化率。

地热梯度可以通过测量地下温度和深度的关系来得到。

一般来说,地热梯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地源热泵的设计要考虑地下温度的变化规律。

热泵循环过程的计算是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的核心部分,它包括热源侧和热泵侧的能量传递。

热源侧是指从地下吸收低温能量的过程,热泵侧是指将低温能量转换为高温能量的过程。

热源侧主要有地下热交换器和水泵组成,热泵侧主要有压缩机、膨胀阀和换热器组成。

在计算热源侧的能量传递时,首先需要计算地下温度的年平均值。

地下温度的年平均值可以通过地下温度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来得到。

然后,将年平均地下温度和水泵的工作参数代入地下热交换器的热传导方程中,可以计算出地下热交换器的传热量。

在计算热泵侧的能量传递时,首先需要计算热泵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热泵的制冷量或制热量可以通过热泵的性能参数和使用条件来估算。

然后,将制冷量或制热量代入热泵的循环过程方程中,可以计算出热泵的制冷功率或制热功率。

最后,根据热泵的制冷功率或制热功率和供暖或供冷的需求量,可以计算出热泵的工作时间和循环次数。

地源热泵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水泵的功率和能效比、热泵的压缩机效率和换热器的传热效率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实际运行数据和设备性能参数来确定。

此外,还需要考虑地源热泵系统的综合能效和环境影响,在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考虑节能和环保的原则。

总之,地源热泵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地下温度的变化规律和热泵循环过程的能量传递。

在进行计算之前,需要收集地下温度观测数据和热泵的性能参数,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计算和优化,以得到最佳的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方案。

地源热泵许可水量计算公式

地源热泵许可水量计算公式

地源热泵许可水量计算公式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水或地下土壤中储存的热能来进行空调、供暖和热水的一种环保节能的技术。

在地源热泵系统中,地下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地源热泵系统中的热源或热汇。

然而,地下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使用地源热泵系统时,需要对地下水的使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计算。

地源热泵许可水量计算公式就是用来计算地下水的使用量的一种方法。

地源热泵许可水量计算公式一般可以表示为:Q = A × T × C。

其中,Q表示地源热泵系统的许可水量,单位为m³/d;A表示地源热泵系统的总设计能力,单位为kW;T表示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时间,单位为h/d;C表示地源热泵系统的单位能耗,单位为m³/kWh。

在实际应用中,地源热泵许可水量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一般来说,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能力和运行时间是可以确定的,而单位能耗则需要根据地源热泵系统的具体参数和运行情况进行测算和调整。

在使用地源热泵系统时,需要根据地下水资源的情况来合理地安排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以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因此,地源热泵许可水量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地安排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以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地源热泵许可水量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地下水资源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一般来说,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适当放宽地源热泵系统的许可水量,而地下水资源稀缺的地区则需要严格控制地源热泵系统的许可水量。

此外,还需要考虑地下水的补给和补偿措施,以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除了地下水资源的情况外,地源热泵许可水量计算公式还需要考虑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性能。

地源热泵系统的单位能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可以反映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和节能水平。

因此,在使用地源热泵许可水量计算公式时,需要对地源热泵系统的单位能耗进行合理的测算和评估,以确保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循环水泵的计算

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循环水泵的计算

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循环水泵的计算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循环水泵的计算目前随着地源热泵系统的迅速推广,要求我们设计人员的品质和素质更加专业化,同时国家也相应的制定了规范和标准。

例如《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中对三种地源热泵系统的形式有了勘察测试、使用材质、挖沟回填等内容有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对于系统的室外部分设计没有做指导性的规定,就室外地源侧循环水泵的流量设计,目前有三种设计思路:第一种思路如下:正算法(自命名)我们在做空调系统设计时,首先根据建筑物的特点、维护结构、朝向、房间用途等方面及相关规范,确定房间负荷,进行室内末端的选配,确定空调主机。

主机确定后,进行相应的水泵选择,水泵的作用就是为系统提供动力,为机组提供相应的水流量,因此空调主机所需的流量作为选择负荷侧水泵和地源侧水泵的依据,通常机组两侧的温差是按照5度来考虑的,在确定机组的流量时一定要注意工况问题,这样选出来的水泵才是正确的。

第二种思路如下:反算法地源热泵地埋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区别较大,他的换热能力是由土壤,地埋管系统的水温,水流量综合试验确定的。

由试验确定的系统的温差一般都达不到5度,在1.5~4度之间,视具体地点而定。

根据总负荷和温差(实际可达到)确定系统的水流量,确定水泵的流量,满足系统实际换热能力的需要。

第三种思路如下:规范算法由《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中4.3.9条文说明“目的为确保系统及时排气和加强换热。

地埋管换热器内管道推荐流速:双U形埋管不宜小于0.4m/s,单U形埋管不宜小于0.6m/s”进行确定单孔的流速,根据管道的内径确定单孔的流量,由总孔数乘以单孔流量再留些余量,得出水泵流量。

由以上的三种方法确定的水泵流量的结果往往是有较大差异的,就本人的实际经验而言,在没有做实验的情况下,以第一种方法较为常用;在做实验的情况下,以第二种方法为好,能够与实际换热能力较接近;而第三种方法通常是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计算出来后作为核实的标准。

地源热泵打井计算

地源热泵打井计算

地源热泵打井计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地源热泵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第三章 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第三章  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第三章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及计算一说到设计,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工程技术人员的计算和绘图,当然这些都属于设计领域里的工作,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是设计任务之一。

设计本身包括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它不限于事先构思,更不排斥实践,而应是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统一。

空调设计的任务及目的,就是把现有能效高的设备组织好、使用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现代空调系统的不断发展使建筑物内的设施日益增多和复杂,这对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着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由于系统设计、工程施工和运行管理不当而造成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

所以反过来力求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一种主要的推动力,促使空调技术更进一步向前发展。

目前,建筑节能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从建筑设计方面来看,提高隔热保温性能,采用合理的朝向,增设必要的遮阳等可以减少空调负荷,降低能耗。

对于确定的空调负荷,提高设备的效率和优化运行过程提供相应的硬件软件,都成为降低能耗的关健。

空调系统的设计一般采用工况设计法,是以夏季和冬季室外空气设计参数为依据的典型工况进行计算,并且是按最不利情况考虑,按照设备的额定工况选择指标。

所以,设备选型较大。

空调设备经常处于部分负荷状态下运行,必须要求设备在部分负荷运行时也能高效率运行。

避免负荷变化了,而设备不能作相应调节,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或设备也能调节负荷,但调节性能差,耗能指标落后。

因此,设计的任务就是要用先进的自控技术将空调全工况下的性能调整到最佳程度,这就是所谓的过程设计方法。

一、中央空调设计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1、通用设计规范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003年版));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2.专用设计规范: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JGJ142-2004)7).《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范》(GB50366-2005)8).其它专用设计规范3.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3)、其它有关标准二、空调冷、热负荷计算空调负荷是指为保持室内空气设计条件,单位时间内室内空气输入或排出的热量,前者称为热负荷,后者称为冷负荷。

地源热泵耗电量

地源热泵耗电量

地源热泵耗电量
地源热泵的耗电量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热泵的型号、运行时间、环境温度、房屋建筑面积和隔热性能等。

一般来说,地源热泵的额定功率和耗电量会在热泵的技术参数中给出。

以一台名义制热功率为10千瓦的地源热泵为例,假
设它的制热能效比(COP)为4,即每消耗1千瓦电能可以产
生4千瓦的热能。

如果地源热泵在24小时全天运行,那么它的日耗电量为10千瓦/小时 × 24小时 = 240千瓦时(或者简写为240kWh)。


际情况下,地源热泵不是全天运行的,而是根据室内温度的需要进行启停调节。

因此,实际的耗电量会因运行时间和环境温度变化而有所不同。

此外,房屋的建筑面积和隔热性能也会对地源热泵的耗电量产生影响。

建筑面积大、隔热性能差的房屋需要更大的制热能力,从而可能导致地源热泵耗电量增加。

总之,地源热泵的耗电量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评估,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咨询或者查看热泵的技术参数来了解详细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武汉地质构造特点,对地下一定深度的温度场进行研究,并对地埋管的换热设计计算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简化计算换热模型的基础上,在Excel 上用VBA 编写宏功能,得到实用的地埋管换热的工程设计计算方法,是一种工程易用的计算软件。

同时将这种计算方法应用到了一个实际工程中。

0 前言
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由土壤换热器、热泵主机和空调末端三部分组成,其中系统的关键是土壤换热器的设计与施工。

在现有的工程实践中,垂直地埋管方式居多。

这是因为垂直地埋管要比水平地埋管经济一些。

土壤换热器的设计计算要根据实测岩土体及回填料热物性参数,采用专用软件进行计算,或者按《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附录B的方法进行计算。

由于上述两种方法在工程应用中都有诸多不便,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并不实用。

一般工程设计都常用指标法。

为了保证计算结果安全可靠,在此,对现有的方法作了一些改进,在EXCEL上用VBA 编写宏功能,得到一种工程上易用的计算软件,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通过一个实际工程来验证计算的正确性。

1 地质条件及温度场
1.1 地勘柱状图及温度分布
图1 为武汉市汉口的一个工程的地质条件及岩土体的情况,图2 为武汉市汉阳的一个工程的地质条件及岩土体的情况。

图3 为工程一地下温度场分布曲线图,图4 为工程二地下温1.2 测试结果分析
由现场测试的结果可知:两工程地区跨度大,地质结构也有所不同,但地下平均温度却
变化不大。

工程一所在地的地下平均温度为18.4 度,工程二所在地的地下平均温度为19.4 度。

由此可知,地区跨度较大,但地下的平均温度基本稳定在18度到19 度之间。

2 换热计算及其若干问题
2.1 换热计算中几个问题的简化处理
(1)沿垂直方向,不同地质结构,分别计算换热。

(2)进出口温差,沿垂直方向,根据地质结构不同分段,确定热交换温度。

(3)冬夏季进出口初始设计温度,按最不利情况考虑。

(4)埋管管井距,按3m<H<6m 考虑。

2.2 计算公式
(1)传热介质与U 形管内壁的对流换热热阻计算公式
式中R f—传热介质与U形管壁的对流换热热阻,
m﹒K/W;
d i—U 形管的内径,m;
K —U 形管内壁的对流换热系数,W/(m2﹒K);
(2)U 形管管壁热阻计算公式
式中R pe—U 形管管壁热阻,m﹒K/W;
λp—PE 管的导热系数,W/(m2﹒K);
d o—U 形管外径,m ;
d i—U 形管内径,m ;
d e—U 形管当量直径,m ;对单U 管,
n=2;双U 管,n=4。

(3)钻孔灌浆回填材料的热阻计算公式
式中R p—钻孔灌浆回填材料的热阻,m﹒K/W ;
λb—灌浆材料导热系数,W/(m2﹒K);
d b—钻孔的直径,m。

(4)地层热阻计算公式
讨论单个钻孔,计算公式为:
对于多个钻孔:
其中R s—地层热阻,m﹒K/W ;
I—指数积分公式;
λS—岩土层的平均导热系数,W/(m2﹒K);
a —岩土体的热扩散率,m2/s ;
r b—钻孔半径,m ;
τ—为运行时间,s ;
x i—第i 个钻孔与所计算钻孔之间的距离。

(5)单个孔的传热量计算公式
式中Q—单孔的传量,W;
R i—各个地层的总热阻,m﹒K/W;
L i—各个地层的长度,m;
Δt —各个地层的平均温度与各地层管内平均温度的差值;
i —各地层号。

(6)打孔数量计算公式
式中:N —打孔的数量,个;
Q —每台地源热泵机组额定制冷量;KW;
Q j—每台地源热泵机组额定电功率,KW(冬季Q j =0);
Q —单个孔的传热量;W。

2.3 计算程序编写
计算程序的编写是在对计算模型进行简化后,在EXCEL上用VBA 编写宏功能而成。

此计算软件简单好用。

2.4 计算公式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2.4.1 U 形管内壁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
对于U 形管内壁对流换热系数,可用下述的方法来计算:
制冷工况:当管内流体温度tf大于管壁温度tw时;
N f=0.023R ef0.8P rf0.3
制热工况:当管内流体温度tf小于管壁温度tw时;
Nf=0.023RR ef0.8P rf0.4
式中:N f—努谢尔特准则;
K —U 形管内壁换热系数,W/(m2﹒K);
d —U 形管直径,m;
λf—U 形管内流体导热系数,W/(m2﹒K);
R ef—雷偌数;
u m—U形管内流速,m/s;
γf—运动粘性系数,m2/s;
于是可得:
2.4.2 关于I(u)的计算
在工程计算中的计算是困难的,需要简化计算且满足计算精度的要求,为此,用级数展开式来描述I(u)的计算。

(1)当0<u≤1 时
I(u)=0.5[-Inx2 - 0.57721566 + 0.99999193x2 - 0.024991055x4 + 0.05519968x6 - 0.00975004x8 + 0.00107857x10
(2)当u≥1 时
A=x8 + 8.5733287x6 + 18.059017x4 + 8.637609x2 + 0.2677737
B=x8 + 9.5733223x6 + 25.6329561x4 + 21.0996531x2 + 3.9684969
2.4.3 关于管内温度的确定
文献[2]描述了循环液进出地埋管水温随时间的变化,它是一个工程实测的数据。

从实验的结果来看,夏天运行稳定后的温度为在34-29℃,冬天运行稳定后的温度为在3-6.5℃。

根据规范规定地埋管:制冷10℃~40℃;制热-5℃~25℃。

以厂家产品样本看,设计工况大多数厂家的设计工况参数为35℃~30℃,然后根据各地方使用情况再进行修正,综合起来看采用40℃~35℃作为设计工况计算是可以的。

2.4.4 埋管井间距问题
查文献[8],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埋管井间距作为数值计算,以换热的结果来看,3m 的埋管间距是可行的。

文献[9]是两个实验结果,也描述了3m 的埋管间距是可行的。

这样可以大大缩小埋管井的占地面积,加强了使用地埋管的可能性。

3 工程计算实例
3.1 工程概况
上述工程一位于武汉市汉口地区,是一学校图书馆工程。

该图书馆工程位于其校内,总建筑面积达15000㎡,共有六层。

本工程总空调面积约10500㎡,空调冷负荷为1890kW,热负荷为1400kW。

3.2 土壤换热器换热计算
地源热泵机组参数见表1。

夏季换热计算结果见表2。

冬季换热计算结果见表3。

由表2和表3比较可得打孔数应为675个,考虑到此为学校的工程,在最热和最冷时的假期以及时同时使用系数,取系数0.7,最后确定打井数量为480个。

4 结论
通过一个实际工程,对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地下换热器换热计算方法以及打孔数量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对计算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了研讨,编写了一套简单易制的计算平衡。

这些都将给以后地源热系统地下换热器的设计计算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