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讲义20第4讲[1].尖子班.学生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讲义50-第9讲[1].尖子班.学生版.doc
第9讲透过外壳找主题、联系实际悟思想——在寓言、童话、故事中遨游1.透过故事外壳寻找主题。
2.联系现实生活领悟思想。
3.掌握艺术手法以读促写。
试填写由下列动物名组成的成语。
____ 犬 ____ ____ ____ 狈 ____ ____ ____ 狼 ____ ____ ____ 鹿 ____ ________ 鸟 ____ ____ ____ 马 ____ ____ ____ 牛 ____ ____ ____ 虎 ____ ________ 龙 ____ ____ ____ 猿 ____ ____ ____ 鼠 ____ ____ ____ 虫 ____ ________ 蚁 ____ ____ ____ 蛾 ____ ____ ____ 鱼 ____ ____ ____ 驴 ____ ____能力提高训练(一) 宙斯和绵羊绵羊生性软弱,不得不忍受许多动物的欺凌。
于是,他来到宙斯跟前向宙斯诉苦:“伟大的主啊,我受不了这种生活!大家都说我软弱,都欺负我,我还要时时提防狼的伤害,我一点儿都不快乐!”宙斯对绵羊说:“看起来,我是把你造得太缺少自卫能力了!这样吧,你来选择一种克服这个缺点的办法。
让我在你嘴里装上可怕的獠牙,在你脚上装上尖利的爪子,好不好?”“噢,不,”绵羊回答,“我完全不想跟那些猛兽一个样子。
”“那么,就让我给你的唾液加进毒素吧。
”宙斯又说。
绵羊摇摇头说:“我也不愿意与毒蛇为伍,毒蛇遭人痛恨!”“在你额头安上角,并且让你的脖子变得强劲起来。
这样可以吗?”“也不要。
那样一来,我就会变得像山羊一样好斗了。
”“可是,”宙斯说,“如果想让自己不受别的动物伤害,就必须有伤害别的动物的能力呀!”“唉,”绵羊叹了口气,说,“仁慈的主啊,我担心,有了伤害别的动物的能力,会唤起伤害别的动物的欲望。
我想我还是做回自己快乐一点。
”宙斯笑了笑,说:“你终于明白了生活的本质。
”从此,绵羊便忘记了诉苦和抱怨,成了一只快乐的绵羊。
三年级语文第四次课讲义
学生姓名:班型:一对四任课老师:田秘科目:小三语文上课日期:2015.2.2第( 4 )次课讲义一、比一比,组词班( ) 锯( ) 硬( ) 脑( ) 端( )斑( ) 据( ) 便( ) 恼( ) 瑞( )免( ) 扑( ) 肉( ) 虎( ) 猪( )兔( ) 朴( ) 内( ) 虑( ) 猎( )二、多音字组词假jiǎ( ) 难nán( ) 当dāng( ) 禁 jīn( )jià( ) nàn( ) dàng ( ) jìn( )三、根据意思写成语1.画完龙身后,再点上眼睛。
比喻做文章,讲话时,关键处用一两句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有力。
( )2.一半相信,一半怀疑,形容对真假不能肯定。
( )3.狐狸借着老虎的威力吓唬其他动物。
比喻借别人的威力吓唬、欺压人。
( )4.双方相争,让第三者从中得到好处。
( )四、选词填空关心担心1.马哈多的猎狗不见了,他很( )。
2.乌鸦( )猎狗,就一次一次地给它送食物。
突然忽然果然1.刚才还一句话都不说的小刚,这时( )活跃了起来。
2.一只水鸟在天空中飞着,( ),它看见了一只河蚌在晒太阳。
3.妈妈说今天要下雨,我跑出去一看,天空中( )下起了小雨。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狐( )虎( ) ( )头( )尾大( )大( )安( )乐( ) 半( )半( ) 东( )西( )六、造句1.只要……就……:2.虽然……但是……:3.因为……所以……:七、把下面的词语排列成通顺的句子,并加点标点。
1.老天爷百兽是的我派来你们管2.一片草地青青有的山坡上3.公园到秋游带领老师同学们八、把这段话排列成流畅的一段话。
( )天亮了!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的颜色。
( )接着,它又由淡红慢慢地变成深红,再由深红变成金黄的颜色。
( )渐渐地,鱼肚白变成淡红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的红晕一样。
( )这时候,周围的白云,仿佛涂上了绚丽的色彩。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讲义3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
第1讲重返校园,我的新发现(上篇)1.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肯定都有些变化,你发现了新的变化了吗?2.除了发现身边同学的变化,你还发现了什么变化呢?3.学会从多方面寻找变化。
【讲义使用参考】本学期的整体教学思路较之前有所调整,“本课导引”取代了原来每课前的“学习目标”,不再是一些枯燥的话语,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带有启示性的话题,选文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类(如“写人类”、“记事类”等),而是从本课的话题说开去,联系到更多的内容,由之前的分类教学逐渐过渡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希望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向学生讲解我们的教材安排。
辨“然”字成语(上)这些成语你都掌握了吗?比一比,看谁填得正确,填得快,注意不要重复。
____然处之 ____然挺立____然不动 ____然大物 ____然成风____然一体 ____然一新 ____然无存 ____然开朗 ____然大怒____然大悟 ____然自得 ____然无恙 ____然起敬 ____然不同【参考答案】泰然处之傲然挺立岿(kuī)然不动庞然大物蔚然成风浑然一体焕然一新荡然无存豁然开朗勃然大怒恍然大悟怡然自得安然无恙肃然起敬截然不同能力提高训练(一) 我的书包当我们第一次跨进小学的大门时,我们的肩头就有了一个忠实的朋友——书包。
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用自己的生命点燃我们求知的欲望。
我也有这样一个书包,它已陪伴我工作了快两年了。
每天早晨,它伴随我迎朝阳、踏露水,去迎接新的一天的挑战;每天晚上,它陪着我送夕阳、数落灯,满载着知识踏上归途。
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成了我最贴心的宝贝,最知心的伴侣,最亲密的朋友。
我的书包与大家的一样,是从商店里买来的。
那好似在刚上二年级的时候,我的第二个书包光荣“退休”了,于是,我便和爸爸到商店去买新书包。
站在箱包柜前,五颜六色,各不相同的书包使我眼花缭乱了。
我不断地找着,希望能有个既美观又实用的书包,终于,在柜台正中,我找到了它——一个普通的帆布书包,一个令我称心如意的书包。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讲义1第1讲[1].尖子班.教师版.doc
第1 讲重返校园,我的新发现(上篇)1.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肯定都有些变化,你发现了新的变化了吗?2.除了发现身边同学的变化,你还发现了什么变化呢?3.学会从多方面寻找变化。
【讲义使用参考】本学期的整体教学思路较之前有所调整,“本课导引”取代了原来每课前的“学习目标”,不再是一些枯燥的话语,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带有启示性的话题,选文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类(如“写人类”、“记事类”等),而是从本课的话题说开去,联系到更多的内容,由之前的分类教学逐渐过渡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希望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向学生讲解我们的教材安排。
辨“然”字成语(上)这些成语你都掌握了吗?比一比,看谁填得正确,填得快,注意不要重复。
____ 然处之____然挺立____然不动____然大物____然成风____ 然一体____然一新____然无存____然开朗____ 然大怒____ 然大悟____ 然自得____然无恙____然起敬____然不同【参考答案】泰然处之傲然挺立岿(kuī)然不动庞然大物蔚然成风浑然一体焕然一新荡然无存豁然开朗勃然大怒恍然大悟怡然自得安然无恙肃然起敬截然不同能力提高训练( 一 )我的书包当我们第一次跨进小学的大门时,我们的肩头就有了一个忠实的朋友——书包。
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用自己的生命点燃我们求知的欲望。
我也有这样一个书包,它已陪伴我工作了快两年了。
每天早晨,它伴随我迎朝阳、踏露水,去迎接新的一天的挑战;每天晚上,它陪着我送夕阳、数落灯,满载着知识踏上归途。
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成了我最贴心的宝贝,最知心的伴侣,最亲密的朋友。
我的书包与大家的一样,是从商店里买来的。
那好似在刚上二年级的时候,我的第二个书包光荣“退休”了,于是,我便和爸爸到商店去买新书包。
站在箱包柜前,五颜六色,各不相同的书包使我眼花缭乱了。
我不断地找着,希望能有个既美观又实用的书包,终于,在柜台正中,我找到了它——一个普通的帆布书包,一个令我称心如意的书包。
三年级语文第20讲讲义
第二十讲阅名著导读—《木偶奇遇记》20105 《左传》中的小故事2学而思网校·二年级撒谎后鼻子会变长的小木偶匹诺曹是儿童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经典形象。
本讲会对《木偶奇遇记》的故事作出介绍,展示故事主人公匹诺曹的冒险经历与成长变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帮助学生树立诚实这一正确的价值观。
此外,本讲还会对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风土人情作出简要介绍,拓宽学生的视野。
学习目标本讲意义1.了解关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风土人情。
2.了解《木偶奇遇记》的故事内容。
3. 从匹诺曹的故事中,感受成长的意义。
环游世《木偶奇遇记》作者是佛罗伦萨人卡洛·科洛迪。
他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于1881年在《儿童杂志》上连载《木偶奇遇记》。
仙女文精粹木偶取名字杰佩托一回家,马上拿起工具,动手刻他的木偶。
“给他取个什么名字呢?”杰佩托自言自语,“我就叫他匹诺曹吧。
”杰佩托给木偶取好了名字,就埋头干起活来,很快就给他刻出了头发、脑门和眼睛。
可是他发觉这刚刻好的两只眼睛骨碌碌动起来,接着一眨也不眨地瞪着他。
做完眼睛,又做鼻子,鼻子刚做好,它就开始长起来,才几分钟,就长成了一个很长很长的鼻子,还没完没了地长下去。
可怜的杰佩托拼命要把鼻子截短,可他越是截,这个鼻子越是毫不客气地变长。
做完鼻子做嘴巴,嘴巴还没做完,就张开来笑了。
做完嘴巴做下巴,接着做脖子、做肩膀、做肚子、做胳膊、做手。
接下来只剩下做腿做脚了。
等到腿一做好,刚会动,匹诺曹就开始自己走了。
他满屋子乱跳,最后跑出大门,蹦到街上,溜走了。
选文精了。
奖杯。
到了终点。
梯子准备去果园里摘苹果。
选文精对仙女撒谎匹诺曹接二连三向仙女说谎,他的鼻子越长越长。
现在,可怜的匹诺曹连头都没法转了。
头往这边转,鼻子就碰到床,碰到窗户;头往那边转,鼻子就碰到墙,碰到房门;头一抬,鼻子就有插到仙女眼睛里去的危险。
仙女看着他笑起来。
“您为什么笑?”木偶问她。
眼看鼻子变得那么长,他完全呆住了,急得要命!“我笑你说谎。
第4讲[1].尖子班.例题详解
【答案】180千米.【点拨】根据骑摩托车比骑自行车花费的时间少5小时,以及骑自行车的速度可求出当骑摩托车到达终点时,骑自行车还差的路程(可看成路程差).【答案】12千米/时.【点拨】这道题没有出发时间,没有学校到韩丁家的距离,也就是说既没有时间又没有路程,似乎无法求速度.这就需要通过已知条件,求出时间和路程.假设有A,B两人同时从学校出发到韩丁家,A每小时行10千米,下午1点到;B每小时行15千米,上午11点到.B到韩丁家时,A距韩丁家还有10220⨯=(千米),这20千米是B从学校到韩丁家这段时间B比A多行的路程,由此就能求出A、B的出发时间,接下来所求就可以很容易求出了.【分析】邮递员早晨7时出发送一份邮件到对面山里,从邮局开始要走12千米上坡路,8千米下坡路.他上坡时每小时走4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5千米,到达目的地停留1小时以后,又从原路返回,邮递员什么时候可以回到邮局?刘老师骑电动车从学校到韩丁家家访,以10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下午1点到;以1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上午11点到.如果希望中午12点到,那么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某人从甲地到乙地骑自行车每小时行20千米,回来时骑摩托车每小时行45千米,骑摩托车比骑自行车的时间少5小时,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直接利用行程问题基本关系解决的行程问题4 行程(一)123方法一:先求出去的时间,再求出返回的时间,最后转化为时刻.⑴ 邮递员到达对面山里需时间:12485 4.6÷+÷=(小时);⑵ 邮递员返回到邮局共用时间:841251 4.6 2 2.41 4.6 10÷+÷++=+++=(小时) ⑶ 邮递员回到邮局时的时刻是:710125+-=(小时).邮递员是下午5时回到邮局的.方法二:从整体上考虑,邮递员走了(128+)千米的上坡路,走了(128+)千米的下坡路,所以共用时间为:12841285110+÷++÷+=()()(小时),邮递员是下午710125+-=(时) 回到邮局的.【答案】15小时. 【点拨】第二种走法如果先骑摩托车8小时,再骑自行车21小时,也同样恰好到达乙地.【分析】 求步行路程,而且步行速度已知,需要求步行时间.如果6小时全部乘拖拉机,可以行进:186⨯108=(千米),1086048-=(千米),其中,这48千米的距离是在某段时间内这个人在行走而没有乘拖拉机因此少走的距离,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行走的时间为:481864÷-=()(小时),即这个人走了4个小时,距离为:6424⨯=(千米),即这个人步行了24千米. 另外本题通过画矩形图将会更容易解决:【点拨】在以两种速度行进的题目中,假设是以一种速度行进,通过行程差和速度差求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常用方法. 某人要到 60千米外的农场去,开始他以 6千米/时的速度步行,后来有辆速度为18千米/时的拖拉机把他送到了农场,总共用了6小时.问:他步行了多远?(华杯赛试题)某人由甲地去乙地,如果他从甲地先骑摩托车行12小时,再换骑自行车行9小时,恰好到达乙地,如果他从甲地先骑自行车21小时,再换骑摩托车行8小时,也恰好到达乙地,问:全程骑摩托车需要几小时到达乙地?45其中矩形的长表示时间,宽表示速度,由路程=速度×时间可知,矩形的面积表示的是路程,通过题意可以知道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60,大矩形的面积为186108⨯=,所以小矩形的面积为:1086048-=,又因为小矩形的宽为18612-=,所以小矩形的长为:48124÷=,所以“?”处矩形的面积为4624⨯=(千米),“?”表示的是步行的路程,即步行的路程为24千米.【分析】 乌632÷=120205123455=⨯++++++(),也就是兔子一共跑了12345520+++++=(分钟),跑了2060155÷⨯=(千米),即乌龟到达终点时,兔子刚刚跑了5千米,所以乌龟胜利了,领先兔子651-=(千米)【分析】要求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必须知道摩托车“往”与“返”的总路程和“往”与“返”的总时间.摩托车“往”行了90千米,“返”也行了90千米,所以摩托车的总路程是:902180⨯= (千米),摩托车“往”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所用时间是:90303÷=(小时),摩托车“返”的速度是每小时45千米,所用时间是:90452÷=(小时),往返共用时间是:325+=(小时),由此可求出往返的平均速度,列式为:90290309045180536⨯÷÷+÷=÷=()(千米/小时)摩托车驾驶员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90千米到达某地,返回时每小时行驶45千米,求摩托车驾驶员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龟兔赛跑,全程6千米,兔子每小时跑15千米,乌龟每小时跑3千米,乌龟不停的跑,但兔子边跑边玩,它先跑1分钟后玩20分钟,又跑2分钟后玩20分钟,再跑3分钟后玩20分钟……问它们谁胜利了?胜利者到终点时,另一个距离终点还有多远?平 均 速 度67【分析】16千米/小时. 【点拨】题目中没有告诉我们总的路程,给计算带来不便,仔细想一想,只要上下桥路程相等,总路程是不影响平均速度的,我们自己设一个路程好了. 在这种特定的题目中,随便选一个方便的数字做总路程并不是不科学的,因为我们可以把总路程设为“单位1”,在本题我们可以设置“单位48”,也就是把所有路程扩大了48倍变成整数,没有任何问题,不论总路程设成多少,结论都是一样的,可以让学生验证一下.【分析】求速度首先找相应的路程和时间,平均速度说明了总路程与总时间的关系,剩下的路程为:300120180-=(千米),计划总时间为:300506÷=(小时),前120千米已用去120403÷=(小时),所以剩下路程的速度为:3001206360-÷-=()()(千米/时). 【点拨】在行程问题中,从所求结果逆推是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答案】54分钟.【小结】首先,从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出“一半时间”与“一半路程”的区别.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总的平均速度可以是各段平均速度的平均数.但在各段路程相等的情况下,这样做就是不正确的.其次,后一半路程是混合了每分钟80米和每分钟60米两种状态,直接求所需时间并不容易.而前一半路程所需时间的计算是简单的.因此,在几种方法都可行的情况下,选择一种好的简单的方法.这种选择能力也是需要锻炼和培养的.【点拨】由于前一半时间与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已知的,因此可以计算出这人步行的时间.而如果了解清楚各段的路程、时间与速度,题目结果也就自然地被计算出来了.甲、乙两地相距6720米,某人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80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60米.问他走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分钟?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到300千米外的乙地去,前120千米的平均速度为40千米/时,要想使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50千米/时,剩下的路程应以什么速度行驶?胡老师骑自行车过一座桥,上桥速度为每小时12千米,下桥速度为每小时24千米,而且上桥与下桥所经过的路程相等,中间也没有停顿,问这个人骑车过这座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8910魔幻数学——激流勇进中的行程问题小空和猪坚强一起去欢乐谷玩,一大早,他们就在门口排好队,等着进去玩。
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课文同步辅导讲义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基础知识讲义)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同步辅导讲义(基础知识部分)一、单元重点字词一、要掌握的词语排除忧伤哀痛的日子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高兴地跳起来受益无穷重要的事情棘手的事鸦雀无声洪亮的声音沉默的局面盛大的节日隆重的检阅人山人海彩旗飘扬目视前方成千上万的观众气得脸都红了诚心诚意地欢迎高尚的朋友连声地夸赞撒开腿跑了蔫蔫地回家圆鼓鼓的饺子光彩夺目的焰火(宝石)清澈见底的小溪(池塘、湖水)和颜悦色地说(批评、点点头)弯弯曲曲地流淌(伸展、流向远方)时间过得太快了(真慢、像闪电一样)鲜花开得很美(正艳、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织锦)二、形近字赛(赛跑)忧(忧伤)梭(穿梭)博(博士)截(拦截)慕(羡慕)寒(寒冷)优(优秀)俊(俊俏)搏(搏击)栽(栽树)幕(幕布)塞(边塞)犹(犹豫)峻(严峻)膊(胳膊)裁(裁剪)暮(日暮)寨(山寨)尤(尤其)骏(骏马)缚(束缚)载(记载)募(募集)既(既然)侍(服侍)席(主席)叫(叫嚷)俱(家俱)默(沉默)即(即时)待(等待)度(风度)收(收集)惧(恐惧)墨(墨水)概(大概)狂(疯狂)喷(喷气)戒(戒尺)凉(冰凉)洪(洪水)慨(愤慨)汪(汪洋)愤(愤怒)戎(兵戎)谅(原谅)哄(哄骗)三、近义词排除—消除忧伤—忧愁悲伤—悲痛持续—延续安慰—抚慰棘手—麻烦着急—焦急欺骗—诈骗终于—终究确实—的确商量—商议羡慕—爱慕纠正—改正嫉妒—忌妒报复—报仇故意—有意服侍—照料急忙—赶忙缘故—原因愤怒—气愤防御—防备唯独—单单绝招—本领特别—特殊主意—办法忽然—突然(猛然)禁不住—经不住受益无穷—受益匪浅洪亮—响亮(嘹亮)四、反义词忧伤——快乐悲伤——欢乐成功——失败洪亮——微弱隆重——草率肯定——可能缩回——伸出温和——粗暴高尚——卑鄙鸦雀无声——人声鼎沸诚心诚意——虚情假意五、多音字奔____(奔跑)说____(说话)露____(露马脚)校____(学校)____(投奔)____(说服)____(露珠)____(校对)量____(重量)调____(调走)参____(参加)折____(折本)____(测量)____(调节)____(参差)____(折磨)____(人参)____(折腾)六、同音字yōu bó mù bì()伤()学羡()()竟()秀()斗内()()须七、生字、课文分析:(一)生字:“梭”是平舌音,读suō。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军神PPT教学课件
要动手术了,可年轻人却 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药。他恳 切地对医生说:“眼睛离脑子 太近,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损 伤脑神经。”沃克医生愣住了: “你,你能忍受得了吗?”年 轻人平静地说:“能。”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 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 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 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
军 神Biblioteka “了不起!你是一个 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 话的钢板!你 是一位军 神!”
1916年的一天,一位头缠绷带的
年轻人走进了重庆城里一家德国人开的 诊所。他对诊所的主人——著名的外科 医生沃克先生说:“我的眼睛被土匪打 伤了,请您给治治。沃克医生查看了他 的伤势,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 字?”“刘大川。”“干什么 的?”“邮局职员。”“不,你是军 人不!悦”沃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我当 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 如此镇定。”
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颤 抖。他对年轻人说:“你要 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
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
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 竟被抓破了。
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
“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 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 是一位军神!”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讲义25第5讲[1].尖子班.教师版
第5讲综合体味多种修辞手法——倾听春天1.阅读描写春天的文章。
2.体会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感觉。
3.谈谈自己对春天的认识。
填空并按要求写成语。
1.不()而()()旷()怡相()并()2.津津有味(AABC)3.平平安安(AABB)4.惟妙惟肖(ABAC)5.七上八下(数字式)6.异口同声(反义词式)【参考答案】1.不约而同心旷神怡相提并论2.洋洋得意依依不舍3.老老少少千千万万4.有声有色一心一意5.三心二意五颜六色 6.天长地久南来北往能力提高训练(一) 春不知不觉,春风已经踏着轻盈的步伐走近了我们,近了!近了!我仿佛已经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不光是我一个人,所有的植物、动物都感受到了。
“竹外桃花三两枝”,看!桃花、梨花、迎春花……像比赛一样竞相开放,那红的像火、黄的似霞、白的如雪,真是繁花似锦,闭上眼睛,一阵阵的馨香迎面扑来,让人陶醉。
细听,蜜蜂们已在辛勤地工作,嗡嗡地飞来飞去。
蝴蝶也不甘寂寞地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春江水暖鸭先知”,小鸭子在水中快活地嬉戏,感受春天的温暖,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站在电线上休息,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个“小音符”与“五线谱”组成的一首悦耳的乐章,歌唱家——黄鹂小姐,在树上用自己美丽的歌喉唱着这首交响曲。
杨柳姑娘披着长长的头发在春风中婆娑起舞,那美丽的舞姿,那轻盈的步伐,仿佛要飞起来,清澈平静的流水倒映出她多姿多彩的身躯,岸上的绿草和鲜花都倒映在水中,水底仿佛是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
“一年四季在于春”,这春天的日子多美好啊!早晨春光()树梢,()在五光十色的画檐,湖面上红绿相映的倒影随着微波(),和三三两两的小舟构成一副极美的画图,让人情不自禁地赞叹一句:“春天,真美啊!”【美文妙悟】文章通过对诗词和谚语的解读,对春天展开了一系列细致柔美的描写。
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地展现了一副美妙的春光图。
如多处运用了拟人手法,“蝴蝶也不甘寂寞地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歌唱家——黄鹂小姐,在树上用自己美丽的歌喉唱着这首交响曲;杨柳姑娘披着长长的头发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讲义14第3讲[1].尖子班.学生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1. 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2. 从人和事两方面为文章选材。
3. 选材要新颖,立意要明确。
4.修改自己的文章。
填地名成语把成语补充完整,再把填入的部分读一读,原来组成了我国的城市名,你知道这些城市吗?至高无 枯石烂 一技之 风满面 见多识 ft 再起 金石为 官许愿 难能可 春白雪 人才济 征北站 声东击 如泰ft 说东道 死不屈 一技之 里淘金 一步登 津有味 因小失 心同德 低三下 流不息 人云亦腔北调气壮ft辕北辙人定胜落石出(一) 镜子“破”了今天下午,我从《小魔术》这本书中看到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用削尖了肥皂条,可以在镜子上画出裂痕。
我想试验一下,吓唬吓唬爸爸妈妈。
于是我拿了一块肥皂切下一条,再用小刀把肥皂条削成了小蜡笔样子。
我看奶奶在小屋里看电视,大屋没人,就悄悄地溜进大屋,站在镜子前,大显身手,两条又宽又长的“裂纹”果然出现在镜面上。
看着第 3 讲我发现了……(上篇)我的“杰作”,我非常得意,差点笑出声来。
为了不露马脚,我偷偷溜回屋假装看起《小魔术》来。
妈妈下班回来了,我装出一副着急的样子说:“妈妈,镜子不知怎么破了。
”妈妈一看,急了,冲我大嚷:“是不是你打碎的?”我忍不住笑了,分辨说:“我根本不知道,刚才我到这儿来才发现的。
”这时,爸爸也下班回来了。
他仔细看着镜子,一会儿靠前,一会儿退后,然后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个小淘气,鬼点子真不少,你妈妈都被你骗了。
”我见事情已经败露,只好“交代”,妈妈听了也笑了。
我问爸爸是怎么看出真相的,爸爸说:“你只知道用肥皂画出来线条很像裂痕,可你不知道破镜子里的人像是错开的。
我照了几次,人像都是正常的。
”“哦——”我这才恍然大悟。
真是假不能乱真!【美文赏析】文章围绕“试验”巧妙地写出了三个人物。
巧妙在“笑”“急”二字上做文章。
两个笑字一是写我未发出的“笑”(差点笑),写我大显身手“制造”“裂纹”自鸣得意的笑;二“笑”,写妈妈见“裂纹”发“急”,我“试验”成功的笑,表现出小主人的调皮和机灵。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讲义1第1讲.尖子班.教师版
(完整版)⼩学五年级语⽂讲义1第1讲.尖⼦班.教师版童年是纯真的,童年是⾦⾊的,童年是多梦的。
⼀张糖纸、⼀次争执、⼀句话语……看似平常,却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
学习本讲内容,感受⽂章的中⼼;通过对重点词语、句⼦的理解、品味,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成语万花筒]1.请在下⾯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每个成语完整⽆误。
试⼀试,你准⾏。
()劳永逸()⾯三⼑()顾茅庐()⾯楚歌()光⼗⾊()亲不认()零⼋落()⾯玲珑()⽜⼀⽑()万⽕急()⽆聊赖()篇⼀律()马齐喑【参考答案】依次填⼊:⼀、⼆、三、四、五、六、七、⼋、九、⼗、百、千、万2.填数词组成语。
()穷()⽩()⽇()⾥()全()美()⽬()⾏()落()丈()⼼()意()上()下()头()臂()死()⽣()⽄()两()⼭()⽔()⾔()语【参考答案】⼀穷⼆⽩⼀⽇千⾥⼗全⼗美⼀⽬⼗⾏⼀落千丈三⼼⼆意七上⼋下三头六臂九死⼀⽣半⽄⼋两千⼭万⽔千⾔万语第1讲我们的童年(上)讲义使⽤参考[快乐热⾝]环节重点在积累成语,建议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花⼏分钟的时间帮助学⽣积累。
[读⽂章试⾝⼿]环节选⽤了三篇关于童年的⽂章。
《餐桌上的谜底》中,作者的童年虽然尝过了酸甜苦辣,却也得到了⼈⽣启⽰;《会飞的蒲公英》写了⼀个⼤⼭⾥的孩⼦在母亲的教导下梦想成真的故事;《⼀千张糖纸》回忆童年往事,讲述了⼀个关于“诺⾔”“童⼼”的故事,有⼀定难度,教师要注意通过提问的⽅式引导学⽣讨论、理解⽂章的中⼼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每篇⽂章后都有[教学思路导引]这个环节,教师参考这些内容,也可以补充其他相关问题。
在授课中,建议先让学⽣阅读⽂章,教师提出⼀系列问题,引导学⽣分析讨论。
教师在学⽣讨论中进⼀步引导,帮助学⽣得出结论,最后再让学⽣做⽂章后的习题,教师讲解⽅法,订正答案。
(⼀)餐桌上的谜底⼩时候,每晚⼊⿊的时候,我总要瞧准时机,站在⾃家门⼝,闻对门邻居餐桌飘出的⾁⾹。
那时,我家半个⽉才吃⼀次⾁,我实在是太馋了。
(2021年整理)小学三年级语文讲义20第4讲[1].尖子班.学生版
星期一,我带着小褥垫去上学。作文课上,语文老师叫拿着小垫讲讲做的经过。哦,我明白了:做褥
垫是为了作文呀!我想:这个“文”太好写了……
思考:
1.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写了一件什么事?
口若悬腔北调万古长枯石烂见多识官放火风卷残柯一梦
不三不流不息声东击居乐业来日方鸥翔集荣华富关大道
奇怪的作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老师说:“明天(星期天)给大家留个作业,每人做个小褥垫。"我心想:“真奇怪,老师怎么留这样的作业?”
第二天,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做褥垫.在妈妈的帮助下,我选中了两块带有花和蝴蝶的蓝布,纫上针就缝起来.谁知,刚缝了几针,妈妈就在一旁说:“不对,缝错了,你把面儿露在外边,一翻过来,不就反了吗?”我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拆了重缝。
小学三年级语文讲义20第4讲[1].尖子班.学生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小学三年级语文讲义20第4讲[1].尖子班.学生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小学三年级语文讲义20第4讲[1].尖子班.学生版的全部内容。
填地名成语(下)
把成语补充完整,再把填入的部分读一读,原来组成了我国的城市名,你知道这些城市吗?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讲稿精品文档7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讲稿一、单元教材简析第四单元教材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花钟》讲对植物的有趣观察和发现;《蜜蜂》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玩出了名堂》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一篇略读课文《找骆驼》,一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并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本组教材很好地体现了以专题组织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指导思想。
比如,专题是“细心观察”,在教材导语中提示了本专题,又提示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
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
“习作”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
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
而“宽带网”则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更多的观察与发现的故事。
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
从中可以看出各种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
二、学生分析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学习了一些字理识字的方法。
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
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认识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已学会写铅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
经过二年级的学习,班里大多数孩子已养成了认真听课,积极大胆举手发言,认真细心工整完成家庭作业,能及时订正错误地题目,能阅读课外读物。
少部分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上课还会开小差,作业不够认真整洁,偶尔还会犯丢三落四的小毛病。
三、单元教学目标(一)基础性目标1、会写40个生字、会认26个生字、正确读写56个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
我发现了……(下篇)
1.养成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2.从人和事两方面为文章选材。
3.选材要新颖,立意要明确。
4.修改自己的文章。
填地名成语(下)
把成语补充完整,再把填入的部分读一读,原来组成了我国的城市名,你知道这些城市吗?
重于泰山再起同舟共来北往人山人辕北辙五湖四是心非跃然纸阔天空人定胜津乐道掌上明市蜃楼一技之华秋实口若悬腔北调万古长枯石烂见多识官放火风卷残柯一梦不三不流不息声东击居乐业来日方鸥翔集荣华富关大道
奇怪的作业
老师说:“明天(星期天)给大家留个作业,每人做个小褥垫。
”我心想:“真奇怪,老师怎么留这样的作业?”
第二天,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做褥垫。
在妈妈的帮助下,我选中了两块带有花和蝴蝶的蓝布,纫上
针就缝起来。
谁知,刚缝了几针,妈妈就在一旁说:“不对,缝错了,你把面儿露在外边,一翻过来,不
就反了吗?”我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拆了重缝。
我缝啊,缝啊,终于缝上了两个边。
一激动,手被针扎了一下,我“啊”一声,鲜红的血流出来了。
妈妈赶紧拿来一块药棉,一边擦血,一边说:“刚拿针,没有不挨扎的,针尖扎一下没事。
”我捏捏手指头,点点头,继续缝起来。
当我正要缝第四个边时,妈妈说:“别缝了。
全缝上,从哪儿放棉花?”“对呀!”我把缝合的两块布翻过来,嘿,缝的边儿光溜溜的。
我拿起棉花,小心地往里塞。
呀! 褥垫里鼓起一个大包,怎么也拍不平。
一气之下,我真想不做了,但一想,这是作业,学生怎能不做作业?我叫妈妈看,妈妈说:“往里塞棉花,不会平。
”说着,她把棉花全取了出来,又把缝的布翻过来。
妈妈叫我把一小块一小块棉花弄平后,一块
一块放在布上,然后留个口,把布连棉花翻过来。
妈妈说:“这叫絮棉花。
”我一看,这回棉花包没了。
在
妈妈的指点下,我又把第四个边的毛茬儿缝在里面。
嘿,小垫做好了!我高兴得不得了,拿起来就想往高处扔,妈妈说:“这哪行?棉花还不得滚套了!还缺一道工序,得绗。
”于是,我又重新纫上针绗起来。
虽然针
脚很大,但终于绗完了。
我一连把褥垫向空中扔了好几次,嘴里不断喊:“成功了,成功了!”然后一会儿把小垫拿到椅子上坐坐,一会儿把小垫放在炕上躺躺,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星期一,我带着小褥垫去上学。
作文课上,语文老师叫拿着小垫讲讲做的经过。
哦,我明白了:做褥
垫是为了作文呀!我想:这个“文”太好写了……
思考:
1.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写了一件什么事?
2.文章最后写“做褥垫是为了作文呀!我想:这个‘文’太好写了……”为什么作者说“这个‘文’太好
写了”?
【美文赏析】
老师给小作者留的这次作业真“奇怪”,奇怪在不是读读写写,抄抄算算,而是做个小褥垫,确实与众
不同。
文章开头点题,提出疑问——“真奇怪,老师怎么留这样的作业?”接着重点叙述了小作者在缝制褥垫过程中的种种波折:面儿露在外边缝——一激动,手让针扎了一下——四个边全缝上——塞棉花——缺了一
道工序(绗)。
在妈妈细心指点下,终于完成了。
全文紧扣题目构思,围绕着奇怪的作业——做小褥垫行文。
最后指出老师布置这次作业的用意:“做褥垫是为了作文呀!我想:这个‘文’太好写了……”由此看来,作业真是奇而不怪。
文章叙事清楚,中心突出,结构合理。
完成作文:一件新鲜事(一件有趣的事)
追逐
非洲马拉河两岸,青草鲜嫩,一群群羚羊在那儿无忧无虑地享受。
一只非洲豹隐藏
在草丛中,准备向羚羊进攻。
它悄悄地向羚羊逼近,突然,羚羊察觉到危险降临,开始
四下奔命。
非洲豹猛地一跃,箭一般地射向羚羊群。
它盯住一只未成年的羚羊,一直向它追去。
羚羊跑得飞快,非洲豹更快。
在追赶过程中,一只又一只的羚羊站在旁边观看,可非洲
豹从未改变方向去追离它更近的羚羊,它朝着那只未成年的羚羊疯狂地追赶,羚羊跑累
了,非洲豹也跑累了,二者展开了耐力的较量。
终于,非洲豹的前爪搭上了羚羊的屁股,
羚羊倒下了。
非洲豹的聪明就在于它追未成年的羚羊,而且只追这一只。
如果它追成年的、身强
力壮的,必然难于成功;如果它改追别的羚羊,它已经累了,羚羊正有劲儿,跑得飞快,它怎能追得上呢?到头来,它会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