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17《屈原》【教案】【随堂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屈原》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赏析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感受屈原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文中物象的象征义,理解文章所表现的主题。
教学准备:
学案、课前搜集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历史剧《屈原》。
2.了解剧本的情节结构及矛盾冲突。
3.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剧本的情节结构及矛盾冲突。
2.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自主学习,互动交流
1. 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女神》。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
《棠棣之花》等历史剧。解放后,发表了《蔡文姬》等戏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2)简介历史剧《屈原》
《屈原》是郭沫若先生在半个世纪前写的历史剧。这部历史剧当年在重庆公演,受到了周恩来同志的高度赞扬,引起了强烈反响。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和爱国者。他生活在距今大约二千三百多年前战国晚期的楚国。屈原所处的时代是各国间政治军事斗争十分激烈之时。屈原对内主张革新政治,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但是遭到了以楚怀王为首的,包括上官大夫靳尚,后来的令尹子兰等人的排挤和迫害,先后被流放到汉北和江南沅、湘一带。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和其它多数作品,大约写在流放期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人民四散逃亡,楚国君臣仓皇出逃。理想毁灭,国家危亡,人民遭难,使屈原极度悲愤,痛不欲生。传说这一年农历五月五日,屈原自沉汩罗江殉国。
屈原创立了楚辞这种诗歌体裁,开创了中国诗歌史积极浪漫主义的源头。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课文中的《雷电颂》虽不是屈原的诗作,但那里面激荡的烈火般的热情,却确实体现了《离骚》的灵魂。
历史剧《屈原》,源于历史,但又不拘泥于历史,在尊重历史精神的基础上,发挥了合理想象,进行了艺术创造,把戏剧矛盾集中,形成了震撼人心的戏剧冲突。课文节选的是这部五幕话剧的第五幕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原剧的五幕分别是“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板书五幕标题)
2.识记生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诡谲.(jué)瘦削.(xuē)睥睨
..(pì nì)污秽.(huì)
犀.利(xī) 雷霆.(tínɡ)虐.待(nüè) 哗.众取宠(huá)
(2)掌握下列词语的释义:
【诡谲】狡诈,狡黠。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哗众取宠】以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故事大意,将本文的写作思路梳理完整。
提示:课文部分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们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在此基础上,划分本文结构。
学生思考,明确结构:
第一部分: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的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屈原独白——雷电颂。
四、精读课文,深入思考
1.阅读课文中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明确:舞台说明是指文章开头的文字,文中一些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一般用括号括起来)。
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做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是一个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2.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课文节选的这一场,靳尚和郑詹尹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人的对话与屈原的独白有什么联系?
主要内容是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的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推到了顶点。
3.提问:郑詹尹先对害死屈原持有疑问,后来又对屈原表示了很多同情,对这些应当怎么看呢?
总结:南后狠毒,用靳尚的话说:“南后的脾气,你是知道的……明天便把你一起处死。”靳尚阴险,他不但催逼郑詹尹毒杀屈原,而且亲自设出劝诱屈原的诡计。郑詹尹伪善。他是这一场中邪恶势力的代表人物,他开始对毒杀屈原有疑问,只是怕“惹出乱子”,怕毁了他的庙宇。他再三劝诱屈原喝下毒酒,甚至假惺惺地咒骂自己的女儿郑袖。他做坏事又胆怯,诱哄屈原又心虚地问“该不会疑心酒里有毒吧”。他最后被卫士甲用正义之剑刺杀正是罪有应得。
指定两个同学分别读靳尚和郑詹尹的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五、合作探究
1.屈原的独白写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分别象征什么?
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土偶木梗”的群像。
明确: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