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文献及查阅方法

合集下载

1化学文献检索

1化学文献检索

⑥卓创资讯

⑦化工词典网

2.
国外化学信息资源
⑪美国化学文摘
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简称CA) CA 有“世界化学化工文献宝库的钥匙”之美称。 其报道的内容有纯化学领域科研成果和工艺成 就;应用化学领域科研成果和工艺成就;生物、医学 领域科研成果和工艺成就;轻工、冶金、物理领域科 研成果和工艺成就。 它现在摘录了100 多个国家50 多种文字的近 15000种期刊论文、会议录、政府出版物等资料。 此外还摘录了28 个国家的专利说明书、评述、技术 报告等,据称《CA》摘录了世界化学文献的98 %。

网上化学信息资源
1.国内化学信息资源 ⑪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CNKI 网络数据库包括期刊、报纸、会议论文、 博硕论文及专利等系列。 网址: http :/ / www. cnki. net (中国知网) ⑫超星数字图书馆 资源主要提供图书信息方面的检索服务,可以浏 览书目信息,并且对图书进行全文浏览、下载。另外, 超星还有一个规模较大的论文资源数据库。 网址:http :/ / www. ssreader. com http :/ / www. sslibrary. com

信息量太大: --每年新增100多万篇学术论文 --每年新增200多万个专利文献; --每年新增大约20多万篇会议文献
研究人员时间有限
“首先必需认识到,科研工作者都十分宝贵自 己的时间,除极少数和自己工作关系十分密切 的论文以外,绝大多数读者都不会阅读全文。” - 邹承鲁 “我的科学之路” 2003年10月

英国皇家化学会(RSC) http :/ //
欧洲最大的化学组织.是一个国际权威的学术机构.

pubmed文献检索方法

pubmed文献检索方法

pubmed文献检索方法摘要:一、PubMed简介二、文献检索方法1.基本检索2.高级检索3.检索策略三、检索实例四、检索技巧1.关键词选择2.运用布尔操作符3.限制检索范围五、文献管理与分析工具六、总结与建议正文:一、PubMed简介PubMed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开发和维护的一个免费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包含了大量的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文献。

它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医生和药师等提供了便捷的文献查询途径。

二、文献检索方法1.基本检索在PubMed首页,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或输入文献的题名、作者、出版年份等进行基本检索。

基本检索的结果会按照相关性排序。

2.高级检索点击检索框下方的“高级检索”按钮,可以进入高级检索界面。

高级检索允许用户对检索词、检索范围、文献类型等进行更详细的设定,从而提高检索的准确性。

3.检索策略在检索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提高检索效果。

例如,使用截词符(*)进行词干检索,或将关键词用引号括起来进行精确检索。

三、检索实例以下是的一个检索实例:假设我们想查找关于“新冠病毒”(SARS-CoV-2)的研究文献,可以在检索框中输入“SARS-CoV-2”或“新冠病毒”,然后点击检索按钮。

检索结果会包括与新冠病毒相关的文章,如病毒基因序列、疫苗研究、治疗方法等。

四、检索技巧1.关键词选择选择合适的关键词是提高检索效果的关键。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领域的专业词典、综述文章等,了解研究领域的主要术语和概念。

2.运用布尔操作符布尔操作符(AND、OR、NOT)在检索过程中起到筛选和组合检索词的作用。

例如,输入“新冠病毒AND 疫苗”,可以检索到同时涉及新冠病毒和疫苗的文章。

3.限制检索范围在检索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文献类型、发表年份、语言等限制条件,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的针对性。

五、文献管理与分析工具PubMed提供了多种文献管理与分析工具,如引文导出、文献收藏、文献标签等。

化工文献检索1文献检索知识讲解

化工文献检索1文献检索知识讲解

(二)、化学文献源概述
1、图书 3、科技报告 5、会议资料 7、技术标准 9、产品样本
2、期刊 4、学位论文 6、专利文献 8、技术档案
1)图书
图书或称背景资料,其范围比较广,主 要包括:论述某个专题的专著 (monographs);对某一学科广泛的系 统论述的丛书(通常是几卷,有的是连 续出版物);字典、辞典、百科全书、 手册、年鉴等工具书;教科书及其它大 型参考书等。
二次文献是将分散的无组织的原始资料 经过加工整理、简化、组织等工作,如 著录文献特征,摘录内容要点,使成为 系统的文献,以便查找与利用。如书目、 索引、文摘等,即所谓检索工具。二次 文献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作为一次文献 的线索。
三次文献是指通过二次文献,选用一次 文献内容而编写出来的成果,如专题述 评、学科年度总结、动态综述、进展报 告、数据手册、百科全书等等。从文献 检索来说,一次文献是检索的主要对象, 而二次、三次文献则是检索的手段与工 具。
现了专利文献。世界上最早出版的科技 杂志是1665年创刊的英国皇家学会哲学 汇刊(Philosophical Transation of the Royal Society)。第一种化学杂志发刊于 1778年,最初刊名是“Crell’s chemisches Journal”。
直至19世纪中叶,才陆续出版由学会发 刊的会志。到本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 高速发展,科技文献与日剧增,文献数 量和品种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前期 的发展趋势是由一般性的科学文献期刊, 发展到专业性的期刊。到了近代,由于 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又从专业性期刊 发展到多科性期刊,单一性专业期刊愈 来愈少。在整个科技文献发展中,化学 文献的数量和递增速度,在各门学科中 始终占居着领先的地位。

化学文献及查阅方法.

化学文献及查阅方法.

2.4题录索引
题录索引亦称篇目索引,是文献篇名、主题
词、人名、地名、代号及事物名称,按一定 的顺序编排,并指明出处的一种检索工具, 不附内容摘要。 由于编排形式比较简便,报道时差比文摘杂 志要短的多。通过它可使读者及早浏览许多 重要杂志每期发表的文献的目录。如果发现 合适的论题,即可设法查阅全文。
《化学题录》(Chemical Title)
该题录索引1960年创刊,由美国化学会编辑
出版,双周刊,收录700多种世界各国有关 理论与应用化学及化学工程方面的期刊论文 题目。目的是在《化学文摘》出版之前及时 地向用户通报新化学文献。 化学题录由三部分组成:上下关键词索引、文 献目录、著者索引。另外还有三个辅助表。
引文索引
引文索引法与传统的检索系统不同,它是把每篇文 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一一著录,按照一定的格式 编排起来的一种检索工具。这种索引的职能是回答 某某作者写的某论文曾在哪一年被哪些人的哪些文 章所引证,这些文章见之于何种期刊何卷何期。 引文索引法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科学技术之间引证 与被引证的关系。 引文索引用循环法不断扩大检索范围。
化学文献及查阅方法
高敬
1文献的含义
2化学文献源分类 3化学文献的查阅方法
3.1馆藏纸本资源的查阅 3.2电子资源的查阅 3.3网络上的化学化工文献信息检索
1 文献的定义
文献是记录有用知识的一切载体,凡是用文
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记录下来,具 有存储和传递功能的一切载体都成为文献。 它是蕴含知识内容的信息集合体,是人类进 步和发展的记录和积累。 化学文献,是人们从事与化学有关的生产、 科学实验及社会实践的记录。
2.3文摘
美国化学文摘称为Chemical Abstracts,简称CA。 它是由美国化学会化学文摘服务社编辑出版的。它 创刊于1907年,从创刊至今从未间断,是目前世界 上最完整的检索工具书之一。 CA的特点是历史悠久,收录内容广泛,索引齐备。 从索引的性质分有关键词索引、主题索引、分子式 索引、作者索引、专利号索引、专利对照索引、登 记号索引、索引指南、化学物质索引、普通主题索 引、资料来源索引等。

化学化工类国内外文献检索

化学化工类国内外文献检索

一、检索期刊 二、期刊全文数据库 三、中外专利 四、中外标准 五、中外学位论文会议论文 六、中外工具书 七、其它数据库
一、检索期刊
CA SciFinder Pubmed EI ISI Web of Science
1、CA美国化学文摘
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是世界化学化工领域最有影 响的大型数据库,它包含了世界化学化工领域97%的 文献,是打开世界化工领域的金钥匙。《化学文摘》 从50余种文字的16000种期刊及专利、学位论文、会 议论文、技术报告和其他文献中,选报世界化学文献 的要点,内容包括纯化学和应用化学各领域的科研成 果,还涉及生物、医学、轻工、冶金、物理等领域。 年文摘量超过80万件,索引体系完备。包括56个语种, 29个国家和两个国际组织的专利文献。到目前为止, CA已收文献量占全世界化工化学总文献量的98%。
2、 SciFinder
SciFinder的检索可通过江苏省工程技术文 献信息中心平台委托南京工业大学代查 代检。
联系人: 冯君83172305; 15312037184
fengjun@
3、Pubmed
【URL】/PubMed PubMed是由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国家生 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开发的基于Web 的检索系统,通过NCBI平台提供基于Web 的免费MEDLINE数据库检索服务,并提 供部分收费的全文链接服务,此外还可以 访问NCBI维护的完整的分子生物学数据库。 PubMed收录的文献类型包括图书和期刊, 其中包括了化学品和药物方面的文献,是药 物化学家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
5、ISI Web of Science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 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网 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 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互 联网上Web版数据库。

化学文摘数据库检索方法

化学文摘数据库检索方法

双号期:
大分子化学部12大类 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部18大类
物理、无机和分析化学部16大类
从1997年126卷开始,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每期都包含80个大类的全部内 容。
二、CA的内容编排 CA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文摘和索引。
1. 文摘部分(每期CA中都有)
• 文摘是CA的主体部分,文摘部分按分类划分编排, 分作五部分8cal Abstracts,简称CA)创刊 于1907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检索工具之一。由美国化学 学会化学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简称CAS)编辑出版,总部设在俄亥俄州 的哥伦布市。《化学文摘》收录了世界上的150多个国家、 56种文字出版的15000多种期刊以及专利、技术报告、专著、 会议录、学位论文等文献;报道了世界上98%的化学化工 方面的文献。 CA的特点主要有: (1)收录范围广; (2)检索途径多;
2、索引部分
CA的索引可以分为: 期索引: 关键词索引(Keyword Index)、专利索引(Patent Index)、 著者索引(Author Index).
卷索引:
化学物质索引(Chemical Substance Index,简称CS)、
普通主题索引(General Subject Index,简称GS)、 著者索引(Author Index,简称A)、
(5)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Physical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Sections)
涉及到农业、生物化学、医学、药学、冶金、矿务、 地质、材料、原子能、轻工、建材、环境科学等领域。
其出版形式有: · 印刷版《CA》期刊、卷累积索引和多年累积索引; · 磁带版数据库CA File; · 缩微版 · 光盘版CA on CD-ROM和CA Surrey数据库; · 数据库CA,每两周更新一次,该数据库目前在 Dialog(覆盖时间从1967年到现在)、STN (覆盖时间从 1907年到现在)等国际联机检索系统中运行;STN还有一 个REG数据库;数据库CA plus · CA网络版数据库-SciFinder Scholar

化学信息的搜索

化学信息的搜索

化学信息的搜索在网上需要查找的化学信息主要分以下几类:1.文献; 2.专利;3.化学药品信息;4.化学仪器信息;5.物性数据;6.化学软件;7.专业书籍,文档及课件;8.单词查找;9.化学信息总汇;10.化学相关论坛。

另外本文还包含了搜索引擎简介。

1. 文献。

关于文献查找,一般大学都买了相应的数据库,但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一般大学所拥有的数据库并不能囊括我们所需要查找的文献,这给我们学生带来了不便,也要求我们寻求另外的途径来解决文献方面的问题。

只要一台电脑能够上网,且不受出国限制,那么,通过它我们就能获得电子文献的文摘,因此,在解决如何获取文献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从公网中获取文摘的过程。

获取文献包括两个方面:①精确的知道自己所需要查找的文献的作者,文献所在的期刊名,年,卷,期,页码。

②只知道自己需要查找的大概内容,即关键词。

或者只包括期刊名,年,卷,期,页码等信息中的一部分。

若是在买了CA(美国化学文摘)的学校及研究所,以上两个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但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分各个文献系统去查找了,幸运的是,当我们遇到①所示的时,有相对简单的途径去完成任务,这主要感谢清华大学的图书馆中的期刊导航(/){ 相似的期刊导航还有(/findjournals),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index.jsp),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情报中心(/whlib.asp)}。

检索过程如下:若要查找的文献信息是W. CHOI, A. TERMIN and M. R. HOFFMANN, J. Phys.Chem. 98 (1994) 13669. 很明显,我们所有查找期刊为J. Phys.Chem.,卷数为98,年限为1994,文献起始页为13669,第一步,我们要找出期刊所在的系统,其步骤一般为:清华大学图书馆→西文电子期刊→期刊检索(刊名关键词)→查找中输入(Phys Chem)<注意不能将点号输入>→在搜索结果中找到最相符的“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对应的"来源数据库"为"ACS Journal Archives "。

化学化工文献01

化学化工文献01

第二节 化学文献源概述 1. 化学文献源的构成:图书、期刊、科技 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资料、专利文献、 技术标准、技术档案和产品样本。
2. 化学文献源的特点及应用。
(1)图书 科技图书是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出版物之一。 它一般是总结性的、经过重新组织的二次和三 次文献。 按性质分可分:阅读性图书和参考性工具书。 阅读性图书有专著、丛书和教科书等。 参考性工具书有词典、手册、百科全书等。
(5)会议文献(Conference papers) 会议文献是指国际学术会议和各国国内重要学术 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和报告。 如山东石油学会年会、催化会议、石油炼制会议、 有机化学会议、美国的ACS(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nual Meeting等,都是文 献的来源。 特点:代表某学科领域的最新成就,反映该学科 领域的最新水平和发展趋势。 所以会议文献是了解国际国内的科技水平、动态 及发展趋势的重要情报文献。
(2)科技期刊(Periodicals) • 期刊又称杂志(Journal, Magazine), • 指具有固定题名、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连 续出版物。如《石油大学学报》、《石油 炼制与化工》、《石油学报》(石油加 工)、《燃料学报》、《Fuel》、《Fuel Science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等, 都是科技期刊 。
• 零次文献 • 形成一次文献之前的文献。一种尚未形 成文献的信息, 为科技人员之间的思想交流, 为非文献系统内的信息传递, 严格讲并非文献。 如原始实验数据、手稿等。 零次文献更多的是一种类似与试验交流、 非正式的研讨等所提出的论述等。 是非常重要的文献,一般都是保密级的。
3 电子文献与网络检索
化学领域最著名的为CA (Chemical Abstract)和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二次文献是通常认为的检索工具

化学文献查阅方法

化学文献查阅方法
(二).信息的基本特性—共享性 任何国家、民族,对世界科学技术的贡献不超过世 界总贡献25% 任何国家、民族没有必要闭门造车去开发科学技术, 要采取“拿来主义”,引进、交流的基础上消化, 创新掌握新技术 世界知识产杈组织报道:应用技术研究中,经常查 阅专利文献,可缩短研究时间60%,节省研究经费 40% 关起门研究,重复前人的劳动,不仅造成人力、物 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也难以进入科技的先进行列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需解决甲醇引起飞船钛燃 料箱的应力腐蚀,费耗数百万美元 事后查阅资料显示:十年前己有文献报道,只要在 甲醇中加入2%的水,就可避免钛材料的应力腐蚀, 而获得这项情报的捡索只需十几分钟


第二章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参考书及大全





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杂志上,其理论解释和实验数据 很分散,需集中整理 一.词典、辞典 1.J.I.G.Cadogan et al Dictionary of Organic Compounds 5 th Ed(1982)(有机化合物辞典 DOC5)共7卷,首卷分 子式索引、化合物名称索引、化合物登记号索引 Synth(合成),Ms(质谱),UV(紫外),ISOL (分离) 2. I.V.Heilboron Dictionary of Organic Compounds 4 th Ed(1965)英文版 第三版(1953)(汉译海氏有机化合物辞典 )






文献加工级别:一次文献(原始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3.文献交叉重复,发表分散 传统学科界线打破,学科之间相互联系愈来愈密切,文献杂乱、 分散,科学论文在直接相关专业内的杂志上发表的文献只占 50%,另外50%则发表在其他间接相关的专业杂志上 4.文献的失效率加快 基础学科文献半衰期8-10年 工程技术 3-5年 化学 8.1年 化学工程 4.8年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文献内容 失效率加快 18世纪 知识老化周期80-90年 19世纪 30年 20世纪头50年 15年 20世纪90年代 3-5年 目前 1-2年甚至更短 化学工作者要不断补充新知识,占有新情报,才能赶上时代, 永远站在世果的前列

化工文献检索

化工文献检索

有的期刊还登有文献述评、动态介绍、 学术协会通告、书评和新书预告以及商 品广告等,内容丰富多彩。所以科技工 作者一般习惯于阅读和浏览本专业的期 刊,借以了解动态、掌握进展、开阔思 路、吸取已有成果。据估计,从期刊方 面来的科技情报,约占整个情报来源的 60%以上。文献索引等检索工具,大多 数以期刊论文作为摘录报道的对象。因 此期刊论文是科技文献的一个主要类型。
化工文献检索
主讲人:郑 玲
内容:
一、文献检索知识介绍 二、化工核心期刊简介 三、CA的检索方法 四、Beilstein/Gmelin 的检索 五、专利文献的检索 六、SCI的检索 七、CIN(Chemical industry notes)介绍 八、本校购入的与化工专业有关的电子 资源介绍
一、文献检索知识介绍
现代化学文献有以下特点:
1、文献数量猛增 2、文献种类繁多 3、文献交叉重复、发表分散 4、文献的失效速度加快
1、文献数量猛增 1650年世界上还没有期刊杂志,到1950 年科技期刊数量大约有8万种。近30年来 又增加了3万多种。图1-1的数据表明, 过去200多年间,期刊的增长与时间成指 数函数关系。差不多每隔15年翻一番, 一些热门和尖端学科则更快,2—3年就 翻一番。
(一)、化学文献的发展 (二)、化学文献源概述 (三)、化学情报检索系统的建立
和发展 (四)、数值数据情报的重要性及其 国际性协作系统 (五)、怎样查阅化学文献 (六)、机检的有关知识
(一)、化学文献的发展
化学文献同其它科技文献一样,是人 们从事生产和科学实验的记录。它是人 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的一部分。随着现代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文献的品种 和数量有了惊人的增长。 早先,情报资料的传递主要是靠学者 的口授、传抄或者通讯联系来进行的。 到了17世纪末,许多科学协会相继成立, 促进了会员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

化学化工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化学化工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本文由aiwootng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化学化工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学时: 36 学时 理论学时:36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 大纲执笔人:丁志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化学化工文献检索是系统介绍查阅各类化学化工类文献(期刊、手册、大全、文摘、 索引、目录等)方法的一门课程,信息资源是一宝贵资源,快速获取信息并充分有效地利 用信息可以使科研工作起点高、富有成效并避免低层次的重复。

化学工业发展至今已积累 了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源,如何从这个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既快又全地找到所需的文献资料是 化学工作者在科研中所要面对的首要课题,同时,知识的更新、终生教育、跟踪学科前沿 也要求我们必须娴熟查阅专业文献资料,所以,在应用化学专业三年级开设这门课程旨在 使学生学会查阅化学化工文献的基本方法,在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中应用这一技能自主阅读 各类文献,从而既深化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又在实际的文献查阅过程中巩固了这一技能, 为大四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和胜任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宜安排在学生已修完化学理论课和专业外语等课程后的第五学期,学习本课程 要应用到上述课程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化工专业英语的掌握程度对本课程的学习有直接的 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培养主动获取信息并加以充分利用的信息意识,了解 各类文献的著录格式、编排方式、索引类型与使用方法,掌握查阅 CA、国外专利、重要手 册丛书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独立进行研究的能力与素质。

 化学化工文献检索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方法课,授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学 院资料室的已有文献资料,在讲授某一类文献的查阅方法之前,首先让学生实际接触阅读 该类文献或复印的样页, “百闻不如一见” ,有了具体的感性认识,学生会比较容易领会和 掌握查阅该类文献的知识与方法。

化学信息文献检索方法

化学信息文献检索方法

化学信息学的文献检索总结化学信息学是化学领域中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分支,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交叉学科,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化学信息进行表示,管理,分析,模拟和传播,以实现化学信息的提取,转化与共享,揭示化学信息的实质与内在联系,促进化学学科的知识创新。

化学信息学的发展给化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大大的减少信息传递的时间,和因为信息传递过慢而导致的再次研发而浪费人力和物力。

1.化学信息学简介:化学信息学是一门应用信息学方法来解决化学问题的学科。

20世纪中后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化学家开始意识到,多年来所积累的大量信息,只有通过计算机技术才能让科学界容易获得和处理,换言之,这些信息必须通过数据库的形式存在,才能为科学界所用。

这一新领域出现以后,没有一个恰当的名称。

活跃在这个领域的化学家总是说他们在“化学信息”领域工作。

然而,因为这一名称难以将处理化学文献的工作和发展计算机方法来处理化学信息的研究分别开来。

所以,一些化学家就称之为“计算机化学”,以强调采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化学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但是,这个名称容易与理论化学计算,即“计算化学”混淆。

1 973年,由NATO高级研究所夏季学校在荷兰Noordwijkerhout举办的一次研讨班,首次将在在不同化学领域工作,但都是采用计算机方法处理化学信息,或是用计算机技术从化学数据中获取知识的科学家集中在一起。

这次研讨班的名称就定为“化学信息学的计算机表征与处理”。

参加这次会议的科学家主要从事化学结构数据库,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设计,光谱信息分析和化学计量学等方面的研究,或者开发分子模拟软件。

研讨班期间,这些化学家意识到,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已经形成,而且,它隐含在化学各分支之间。

从那之后,应用于解决化学问题的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方法悄然进入了化学的各个领域。

2.化学信息学中常用的查询工具:(1)了解、熟知国内外的重要信息源与信息检索工具。

化学类文献检索2017.04

化学类文献检索2017.04

Elsevier ——期刊众多,少数出彩
化学相关旗舰刊物(主要集中在能源、材料领域) Journal of Catalysis (IF: 7.354); Materials Today (IF: 17.793); Nano Today (IF: 13.157);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IF: 8.328); Carbon (材料类,IF: 6.198) 有机经典期刊 Tetrahedron (IF: 2.645); Tetrahedron Letters (IF: 2.347); Tetrahedron: Asymmetry (IF: 2.108); Journal of Fluorine Chemistry (IF: 2.213). 中国期刊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IF: 1.947);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催化学报,IF: 2.628);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F: 1.207);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IF: 0.554). 开放获取 如:Analytical Chemistry Research (IF: 暂无, $ 1500=10324.8元)
皇家化学会(RSC)
/
皇家化学会(RSC)——知耻而后勇
旗舰刊物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老牌,IF: 6.567): /en/journals/journalissues/cc Chemical Science (IF: 9.144,开放获取,但不收版面费): /en/journals/journalissues/sc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IF: 34.090): /en/journals/journalissues/cs

有机化学文献简介

有机化学文献简介

有机化学文献简介有机化学文献简介(1)文献按内容区分有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 例如期刊, 杂志, 专利等作者直接报导的科研论文. 二次文献指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书, 例如美国化学文摘及其相关索引. 三次文献为将原始论文数据归纳整理形成的综合资料, 例如综述, 图书, 词典, 百科全书, 手册等.下面简述几种常用的有机化学文献:(一). 三次文献(1). 词典类:i). 英汉,汉英化学化工大词典: 编辑简洁明了, 是查阅化学名词英翻中或中翻英方便省时的工具书. 阅读英文化学书籍或期刊论文, 有些英文单字在一般英文字典查不到, 需要用英汉化学词典, 例如 menthol (薄荷醇); 汉英化学词典在写作英文化学论文时特别需要, 也是出国必备, 例如共轭二烯的英文为 conjugated diene. 较著名的有以下几种版本:a. 英汉,汉英化学化工大词典(学苑出版社): 英汉和汉英分别报导 12万和14万条目.b. 英汉,汉英化学化工词汇(化学工业出版社): 分为英汉和汉英两个单行本, 各报导8万个条目, 携带方便.c. 英汉化学化工词汇(科技出版社): 列出 17 万条目, 报导详尽.ii). 化合物命名词典 (上海竹书出版社): 介绍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有 7000 多个例子, 依序报导无机化合物(一元, 二元, 多元化合物, 无机酸和盐, 配位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脂肪族, 碳环, 杂环, 天然产物以及含各种官能基化合物) 的命名介绍. 每个化合物给结构式及同义词的中英文名字. 例如 C6H5OCH3 anisole (茴香醚), methoxybenzene (甲氧基苯), methyl benzyl ether (苯甲醚). 本词典索引齐全, 有分子式索引, 名字索引. 名字索引按照中文笔画排序, 或按照中文或英文拼音排序.(2). 安全手册: 初入实验室的学生以及首次使用某化学品的人员应了解清楚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品的性质及其危险指标.i). 常用化学危险物品安全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报导约 1000种使用, 生产, 运输中最常见的化学药品的安全资料. 报导内容有: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毒性, 包装运输方法, 防护措施, 泄漏处置, 急救方法(例如皮肤接触溴, 用水冲洗10分钟后再用 2% 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食入溴立即漱口, 饮用牛奶及蛋清). 本书按照中文笔画排序, 卷末有英文索引, 以及中英对照, 英中对照索引.ii). 化学危险品最新实用手册(中国物资出版社): 报导约 1300 种化学药品的性状(外观, 气味, 熔点, 沸点, 闪点, 密度, 折射率), 危险性(剧毒, 低毒, 致癌, 遇水释放毒气), 禁忌(怕水, 火, 高热), 贮存和运输方式, 泄漏处理, 防护急救措施等.(3). 百科全书, 大全, 手册, 目录i). The Merck Index (默克索引): 是德国 Merck 公司出版的非商业性的化学药品手册, 其自称是“化学品, 药品, 生物试剂百科全书”. 报导1万种常用化学和生物试剂的资料. 描述简洁, 字数数十至数百, 以叙述方式介绍该化合物的物理常数(熔点, 沸点, 闪点, 密度, 折射率, 分子式, 分子量, 比旋光度, 溶解度), 别名, 结构式, 用途, 毒性, 制备方法以及参考文献. 默克索引已经成为介绍有机化合物数据的经典手册, CRC, Aldrich 等手册都引用化合物在默克索引中的编号.书的后半部简单介绍有著名的有机名称反应 (Name Reactions), 例如 acyloin condensation, Knorr pyrrole synthesis, Curtiues rearrangement 等. 书中刊出许多表格, 报导实用资料, 例如缩写, 放射性同位素含量, Merck编号与 CA 登记号的对照表, 重要化学试剂生产公司等. 本书编排按照英文字母排序, 书末有分子式及名字索引.ii). Dictionary of Organic Compounds (有机化合物字典), 简称 DOC, 1934 年首版, 每几年出一修订版, 是有机化学, 生物化学, 药物化学家重要的参考书. 内容和和排版与 Merck Index 类似, 但数目多了近十倍, 报导10多万种化合物的资料. 按照英文字母排序, 有许多分册, 刊载化合物的分子式, 分子量, 别名, 理化常数(熔点, 沸点, 密度等), 危险指标, 用途, 参考文献. 因为数目庞大, 另外出版有索引分册, 包括分子式索引(例如 C5H13N, 2-Pentylamine, P-00561), CA登记号对照索引(例如 60-35-5, acetamide, A-00092), 名字索引(例如Bromoacetic acid, see B-01884).iii).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CRC 化学物理手册), 简称 CRC, 是美国化学橡胶公司 (Chemical Rubber Company) 出版的理化手册. 1913 年首版, 目前已出第 79 版本(1999 年). 早期(例如第63 版) 内容分为6大类, 报导数学用表, 无机, 有机, 普化, 普通物理常数, 及其它. 目前扩充报导14 部, 包括基本常数单位 (section 1), 符号和命名 (section 2), 有机 (section 3), 无机 (section 4), 热力学动力学 (section 5), 流体 (section 6), 生化(section 7), 分析 (section 8) 等. 其中第3部的有机化学报导占 740 页, 用表格很简略的介绍12000 种化合物的理化资料(例如分子量, 熔点, 沸点, 密度, 折射率, 溶解度), 以及别名, Merck index 编号, CAS 登记号, 及在Beilstein 的参考书目 (Beil. Ref) 等. Beilstein 参考书目的写法早期为 B84, 252, 新版改为 4-08-00-00252, 代表在Beilstein 第4系列(补篇)第8卷252页(新版的 00 表附卷). 化合物的名字排序仿照美国化学文摘, 以母体化合物为主, 例如p-bromoaniline (对溴苯胺) 查法为 Benzenamine, 4-bromo.紧接着表格, 刊出有以上1万多种化合物的结构式. 本章后面的索引有同义词索引, CAS 登记号索引等.CRC 是个多用途的手册, 其它章节报导有科技名词的定义, 命名规则, 数学公式, 还有许多表格刊载例如蒸汽压, 游离能, 键角键长等有用的资料.早期的 CRC 有机部分有熔点 (-197 - 913 °C) 和沸点索引 (-164 - 891 °C), 可以从熔点沸点数据查出可能的化合物结构. CRC 根据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ymbols and Terminology for Physical and Chemical Quantities, Definitions of Scientific Term System 的规定, 列出了书百个国际承认的单位, 符号, 名称的缩写.iv). Lange’s Handbook of Chemistry (兰氏化学手册): 内容和 CRC 类似, 分11章分别报导有机, 无机, 分析, 电化学, 热力学等理化资料. 其中第七章报导有机化学, 刊载 7600 种有机化合物的的名称, 分子式, 分子量, 熔点, 沸点, 闪点, 密度, 折射率, 溶解度, 在Beilstein 的参考书目等. 其它章节报导有介电常数, 偶极炬, 核磁氢谱碳谱化学位移, 共沸物的沸点和组成等有用的资料. 本手册有中文翻译本出版.v). Beilstein Handbuch der Organischen Chemie (贝尔斯坦有机化学大全): 简称Beilstein, 为德国化学家 Beilstein 编写, 1882 年首版, 之后由德国化学会编辑, 以德文书写, 是报导有机化合物数据和资料十分权威的巨著. 内容介绍化合物的结构, 理化性质, 衍生物的性质, 鉴定分析方法, 提取纯化或制备方法以及原始参考文献. Beilstein 所报导化合物的制备有许多比原始文献还详尽, 并且更正了原作者的错误. 虽然德文不如英文普遍, 但是许多早期的化学资料仍需借助 Beilstein查询, 加上目前 Beilstein Onlin 网络的流行(价格比 CA 便宜广用), 因此学习和了解 Beilstein 的编辑和使用方法仍是不可免的.Beilstein 目前出版有 7 大系列( H, E I, E II, E III, E III/IV, E IV, E V), 其中 H 表Hauptwerk (正编), E 表 Erganzungswerk (补编). H 系列为基本系列 (Basic Series), 报导1910 年以前的文献资料, 之后每10年增加一个系列(补篇). 后面的补编逐渐采用英文书写. 每个系列有27 卷主卷(其它为索引), 横向分为三大部分: Acyclics (非环系, 1-4 卷), Isocyclics (碳环族, 5-6 卷), Heterocyclics (杂环化合物, 7-27 卷). 按照所具有的官能基纵向依序分为: 无, OH, C=O, CO2H, SO3H, Se, NH2, NHOH, 金属有机等17类; 有"Table of Contents of the 27 Volumes of the Beilstein Handbook" 帮助了解上述分类. 如果能由分子式索引得到化合物, 便能直接找到其在书卷中的位置. 从 CRC , Lange's Handbook 或 Merck Index 中得到的 Beil. ref 也是捷径, 例子如 B72, 243 代表该化合物出现在 Beilstein 第2 系列(补篇)第7卷243页. Beilstein 的索引不够齐全, 因此查阅资料需要了解其编排方式以判定所查化合物的位置. Beilstein 的编号有一特点, 化合物的卷号可以和其它系列通用. Beilstein 还有主题索引, 比分子式索引实用和广用, 用来查找母体结构化合物.vi). 商用试剂目录: 优点为目录免费索取, 每年更新, 用来查阅化合物的基本数据(分子量, 结构式, 沸点, 熔点, 命名等) 十分方便实用. 这些商用试剂目录大小适中, 在国外实验室人手一册, 被当做化学字典或数据手册使用, 也是很好的化学产品购物指南. 目录中化合物的价格可以做为实验设计的重用参考. 目录中还提供参考文献, 光谱来源, 毒性介绍等. 比较著名的商用试剂目录有以下几种:a. Aldrich: 全名为Aldrich Catalog Handbook of Fine Chemicals, 美国 Aldrich 公司出版, 总部设在 Wisconsin 州 Milwarkee. 在美国研究室人手一册. 本目录报导 37000 种化学品的理化常数和价格, 编排简洁. 除了化学试剂, 也刊载和出售各种实验设备例如玻璃仪器, 化学书籍, 仪表等; 有详细附图和功能说明, 是本很好的购物指南, 可以借由图文介绍了解化学仪器的用途或其英文名称.b. Acros: 欧洲出版的试剂目录, 目前在国内流行. 因供货期短 (2-4 周), 订购化合物方便, 供应实验室一些国内买不到的试剂.c. Sigma: 全名为 Sigma Biochemical and Organic Compounds for Research and Diagnostic Clinical Reagents, 主要提供生化试剂产品. 总部在美国 Missouri 州 St. Louis.d. Fulka: 总部在瑞典, Fluka 化学公司. 其产品有些是 Aldrich 找不到的.e. Merck Catalogue: 德国 Merck 公司的商品目录, 包括有 8000 种化学和生物试剂, 及实验设备.(4). 有机化学从书, 实验辅助参考书:i). Organic Reactions (有机反应): 是一套介绍著名有机反应的综述丛书, 1942 年首版, 每1-2 年出版一期, 目前已经 40几期. 每期都会列出以前几期的目录和综合索引. 稿件为特邀稿, 综述介绍一些著名的反应, 题目例如: The Cannizzaro Reaction (2-3, 第二期第三章), The Michael Reaction (10-3), The Beckmann Rearrangement (11-1), The Intramolecular Diels-Alder Reaction (21-1), Reduction with diimide (40-2) 等. 内容描述极为详尽, 包括前言历史介绍, 反应机理, 各种反应类型, 应用范围和限制, 反应条件和操作程序, 总结. 每章有许多表格刊载各种研究过的反应实例, 附有大量的参考文献. 国外有机课程经常以此书做为课外作业, 让学生查阅和描写某反应的内容, 机理和应用范围.ii). Organic Synthesis (有机合成): 是一套详细介绍有机合成反应操作步骤的丛书. 内容可信度极高, 每个反应都经过至少两个实验室重复通过. 最引人入胜的是后面的 Notes, 详细说明操作时应该注意事项及解释为何如此设计, 不当操作可能导致的副产物等. 是本学习搆now how”的反应丛书.iii). Reagents for Organic Synthesis (有机合成试剂): Fieser & Fieser 主编, 1967 年出版的系列丛书, 每 1-2 年出版一期. 其前身是Expeirments in 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实验). 每期介绍这1-2 年期间一些较特殊的化学试剂所涉及的化学反应. 例如 Butyllithium, Trifuloroacetic acid, Ferric chloride 或最新发明的试剂. 可以从索引查阅试剂名字, 转而查找其反应应用. 每个反应都有详细的参考书目.iv). Vogel ‘s textbook of Practical Organic Chemistry”, 简称 Vogel. 1948 年首版, 是一本十分实用的反应参考书, 国外每个研究组都有一本置于书架. 可以参考归纳书中介绍的许多类似反应来设计未知的反应条件. 内容主要按照官能团刊载反应. 如同本科生的实验教材一般, 本书对于反应条件和操作程序描述得十分清楚, 有许多反应实例和其参考文献. 书末刊载化合物的理化常数, 和 CRC 等其它化学手册不同的是本书按照官能团排序, 因此能同时列出该化合物衍生物的熔点或沸点数据. 书的前面几章介绍实验操作技术. 附录有各种官能团的光谱介绍, 例如红外吸收位置, 核磁氢谱和碳谱的化学位移等.v). Purification of Laboratory Chemicals (实验室化合物的纯化): Perrin 等主编. 这是实验室中经常使用到的参考书籍. 内容报导各种化合物的纯化方法, 例如重结晶的溶剂选择, 常压和减压蒸馏的沸点, 以及纯化以前的处理手续等. 从粗略纯化到高度纯化都有详细报导, 并附参考文献. 前几章介绍提纯相关技术(重结晶, 干燥, 色谱, 蒸馏, 萃取等), 还有许多实用的表格, 介绍例如干燥剂的性质和使用范围, 不同温度的浴槽的制备, 常用溶剂的沸点及互溶性等资料.vi). Chemical Reviews (化学综述): 美国化学会主办, 1924 年创刊, 一年出版8期, 为特邀稿. 影响因子为20.869, 比一般期刊高十多倍, 可见其受欢迎和重视的程度. 综述文献的优点在于可以从各个角度充分了解报导的专题, 文献后面附有大量的参考文献, 有利于原始资料的查阅. 报导的专题例如: Chromatography (1989), Reactive Intermediate (1991), Boron Chemistry (1992), Photochemistry (1993),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1995),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1997). 文章内容包括有前言历史介绍, 各种反应类型及应用, 结论和未来前景有机化学文献简介(2)--------------------------------------------------------------------------------[字体:小大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06-11-1]二). 二次文献:美国化学文摘 (Chemical Abstracts): 简称 CA, 美国化学会主办, 1907 年创刊, 是目前报导化学文摘最悠久最齐全的刊物. 报导范围含盖世界160 多个国家 60 多种文字, 17000 多种化学及化学相关期刊的文摘. 每周出版一期, 一年共报导70 万条化学文摘, 占全球化学文献的 98 %.每一期按照化学专业分为 5 大部 80 类: 生化 (1-20 类), 有机 (21-34), 大分子 (35-45), 应用化学和化工 (47-64), 物化无机分析 (65-80). 有机部门的例子如物理有机化学 (22), 脂肪族化合物 (23), 脂环族化合物 (24), 多杂原子杂环化合物 (28), 有机金属 (29), 甾族化合物(32), 氨基酸和蛋白质 (34). 每一期的化学文摘可以当做图书阅读, 例如物理有机或有机金属专业的研究人员, 可以定期阅读每期第22类或29类的文摘, 很容易的便可了解这一周中世界主要化学期刊, 会议录, 科技报告, 学位论文, 新书, 专利(以上为 CA 刊载的刊物类别) 报导这些领域的科研资料.由于文摘数量庞大, CA 设计和出版了许多不同形式的索引, 按照时间区分有期索引(一周), 卷索引(每26期), 累积索引(每10卷, 约5年) 三种; 按照内容区分有关键词索引 (keyword index), 作者索引 (author index), 专利索引 (patent index), 主题索引 (subject index), 普通主题索引 (general subject index), 化学物质索引 (chemical substance index), 分子式索引(formula index), 环系索引(index of ring system), 登记号索引(registry number index), 母体化合物索引 (parent compound index). 以及索引指南 (index guide), 资料来源索引 (CAS source index) 等. 每种索引的使用方法可以参阅每期, 每卷或每累积本的第一本前面的范例说明.CA 除了做为图书文摘阅读, 其主要功用在于查找文献资料, 例如: 查某个化合物的原始报导(可以从分子式索引, 登记号索引, 环系索引等着手) , 查某个化学反应(化学物质索引), 查某人近年来的科研情形(作者索引), 查某项专利内容(专利索引). 实例如查找对甲苯酚和烯的加成反应: 可以从化学物质索引着手, 找到 p-cresol 后由 reaction 副标题找和烯烃的反应, 得到文摘号后阅读文摘, 如果对内容满意, 由其提供的资料找寻原始文献. 进一步, 得到文章和作者Saha, M. 后, 可以从作者索引追查其所研究的完整系列.国内目前已从美国化学文摘服务社购入1992 年以后的累积或卷索引及文摘的光盘(CA on CD),可以联机检索.(三). 一次文献:(1). 国外化学期刊i). 美国出版的化学期刊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美国化学会志): 简写为 J. Am. Chem. Soc., 是目前化学期刊中级别较高的, 影响因子 5.9. 报导综合化学(有机, 无机, 分析, 物化等), 内容有长篇论文和短篇简报 (1-2 页, Communication to the Editors) 各十余篇, 参考文献出现在每页文章下面, 如此著名的期刊到目前却还没有制作图文摘要 (graphic abstract). 在图书馆的摆设, 有些从 J, 有些从 T (例如目前北大图书馆现刊室), 也有些从 A.b. 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会志), 简写为J. Org. Chem., 美国化学学会主办, 双周刊, 总部在 Ohio State University, 影响因子 3.7. 报导有机和生物有机化学方面的论文, 有长篇的 articles 以及较短篇的 notes 和 communications. 文献题目做成图文摘要(graphic abstract) 方便了解文章内容.ii). 英国出版的化学期刊:a.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英国化学会志), 简称 J. Chem. Soc.,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主办, 1848 年创刊, 是最老的化学期刊. 1976 年起分成下面几个部分:1.. J. Chem. Soc. Perkin Transactions I: 报导有机和生物有机化学领域的合成反应. 文献内容比较长, 本期刊不接受明显将完整文章分段投稿的情形. 影响因子 1.6.2. J. Chem. Soc. Perkin Transactions II: 物理有机领域, 报导有机, 生物有机, 有机金属化学方面的反应机理, 动力学, 光谱及结构分析等文章. 影响因子 1.7.3. J. Chem. Soc.Faraday Transactions: 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领域, 报导动力学, 热力学文章.4. J. Chem. Soc. Dalton Transactions: 无机化学领域.5. J. Chem. Soc. Chemical Communication: 为半月刊, 内容简短, 不超过两页, 没有前言讨论结论, 平铺直叙而简洁的介绍实验新的进展或发现. 影响因子 3.1.b. Tetrahedron (四面体): 1957 年创刊, 半月刊, 有机化学领域, 刊载有机反应, 光谱和天然产物. 影响因子 2.1.c. Tetrahedron Letters (四面体快报): 1959 年创刊, 周刊. 文章内容简洁, 一般2-4 页, 影响因子2.3. 本期刊和四面体在中国地区的审稿由上海有机所负责. 快报的文章发表后将来可以组合成大文章重新发表.iii). 报导杂环化合物的期刊a. 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 (杂环化学杂志): 1964 年创刊, 双月刊, 报导杂环化学方面的长篇论文近30 篇, 简讯3-5 篇. 每年的最末期刊出全年的索引, 有作者索引 (author index) 和环系索引(ring index).b. Heterocycles (杂环化合物): 日本出版, 栏目生动, 有通讯, 论文, 综述, 以及近年新发现的杂环天然产物(分萜, 固醇等6类), 近年进行全合成探讨的天然产物. 后二者并附有期刊出处.iv). 德国出版的化学期刊:a. Synthesis (合成): 以英文书写, 着重反应合成报导, 十分详细, 不乏数十页的文章, 但刊印出来的比较简洁, 只有主要内容大意. 而完整的部分得从微缩胶片调阅, 不另出书. 是本期刊的特点.b.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n English: 1965 年出版, 是德文版 Angewandte Chemie 的英文翻译版, 二者报导的内容相同. 栏目有 reviews, highlight 以及communications. 其中 highlight 类似小型综述, 描述某个比较生动的课题. 网络查询, 网址为: www.wiley.vch.de/home/angewandtec. Angewandte Chemie: 内容与栏目和上述的Angew. Chem. Int. Ed. 相同, 只是本期刊以德文出版(但每期偶尔有几篇英文文献). 是用来练习化学德英对照阅读的机会.d. Chemische Berichte (德国化学学报): 1868-1945. 德文书写. 许多早期化学资料仍得从本期刊以及下面介绍的 Ann. 查找.e.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利比希化学纪事), 简称 Ann, 1932 年出版, 德文书写, 刊载有机化学与生物有机方面的论文. 目录有英德对照, 论文附有英文摘要.v). 综合科技方面的期刊: 以下两种期刊是所有期刊中级别最高的, 影响因子皆在 20 以上. 虽然只有薄薄几页报导, 但因属于科技的创新(发明或发现), 特别受到重视, 许多作者成为当地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a. Science (科学): 美国出版, 影响因子 21.9b. Nature (自然): 英国出版, 1869 年出版, 周刊, 影响因子 27.1(2). 国内化学期刊: 与国外期刊比较, 中国的化学期刊栏目较多而且生动. 比较有名的期刊多由中国化学会, 中科院, 教育部或几所重点学校主办. 目前为 SCI 收录的有化学学报, 中国化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 以英文出版的有中国化学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和中国化学快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两种. 专门发表有机化学领域论文的有合成化学, 有机化学, 化学通报等. 以下简略介绍国内较著名的化学期刊:i). 上海有机所和中国化学会合办的三种化学期刊: (2000 年开始可以从网络上查阅, 网址为/publication)a.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1980 年创刊, 专门报导有机化学领域的论文, 包括有机合成, 生物有机, 物理有机, 天然有机, 金属有机和元素有机等方面. 栏目有长篇的斞芯柯畚臄, 短篇的撗芯客ㄑ稊, 撗芯考虮〝.b. 化学学报 (Acta Chimica Sinica): 刊载综合化学, 包括有机, 无机, 分析, 物化等专业, 栏目有研究专题, 研究论文, 研究简报. 题目附有图文摘要方便了解文章内容. 本期刊为 SCI 收录成为国际核心期刊.c.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中国化学): 以英文书写, 报导综合化学, 为 SCI 收录. 本期刊原名Acta Chim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1983 年创刊, 1990 年改成目前名称.ii). 中科院化学所和中国化学会合办的两种化学期刊:a. 化学通报 (Huaxue Tongbao Chemistry): 中科院化学所和中国化学会主办, 1934 年创刊, 月刊, 发表有机化学领域的论文, 栏目有科研与探索, 科研与进展, 实验与教学, 研究快报, 进展评述, 知识介绍. 期刊已上网, 网址为: hppt://b.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中国化学快报): 中科院化学所和中国化学会主办, 以英文书写出版, 月刊, 内容简短生动, 2-4 页.iii).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y): 教育部主办, 吉林大学承办. 1980 年创刊, 月刊. 栏目有研究论文, 研究快报, 研究简报. 每篇文章后面附有英文摘要. 本期刊为 SCI 收录.iv). 北京大学学报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自然科学版: 北京大学出版, 1955 年创刊, 双月刊. 内容含盖所有自然学科(化学, 物理, 生物, 地质, 数学等). 栏目有长篇论文和研究简报.v). 大学化学 (University Chemistry): 中国化学会和高等学校教育研究中心合办. 栏目有今日化学, 教学研究与改革, 知识介绍, 计算机与化学, 化学实验, 师生笔谈, 自学之友, 化学史, 书评.vi). 合成化学 (Chinese Journal of Synthetic Chemistry): 中科院成都有机所和四川省化工学会主办, 双月刊, 报导有机化学领域论文, 栏目有研究快报, 综述, 研究论文, 研究简报.vii). 应用化学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 中国化学会和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办, 1983 年创刊, 双月刊. 内容有研究论文和研究简报, 文章后面附有英文摘要.viii). 化学试剂 (Chemical Reagents): 化工部化学试剂信息站主办, 1979 年创刊. 栏目有研究报告与简报, 专论与综述, 试剂介绍, 分析园地, 经验交流, 生产与提纯技术, 消息.。

化学信息检索

化学信息检索

化学信息检索目的和要求化学文献的查阅是化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前人的经验和成果,才能使自己的研究工作处于领先地位,《化学文献》课是本科生的重要课程之一。

随着记录知识的物理载体从纸张向声、光、电、磁等现代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作为现代信息资源传递的重要载体的Internet的迅速发展,化学与Internet交叉领域的兴起,传统的文献课程已不能适应培养新世纪高级化学化工人才的需要。

传统的《化学文献》课程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化学信息》由原来的《化学文献》课演变而来。

化学信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实现化学信息的共享,它要解决利用包括Internet在内的各种载体提供化学信息和获取化学信息的方法问题。

《化学信息》课主要介绍获取化学信息的方法,它是一门培养学生现代信息意识,传授科学地用手工和计算机检索方式从浩渺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和利用所需的信息的课程。

与传统的化学文献相比较,增强了联机信息检索、光盘信息检索、网络信息检索和Internet基本知识等的教学内容,同时大量增加计算机检索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操作的训练,培养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学会化学信息的获得、处理、管理及利用,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现代信息意识。

同时又重视文献的基础知识和手工查阅方法的介绍,以便学生能适应多层次、多渠道和多方位信息资源检索的需要。

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1. 化学信息文献检索基础(8学时)1.1 信息文献知识(4学时)1.1.1 信息:定义(附情报)、类型、作用与价值、信息源、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手段1.1.2文献:定义、载体形式、类型(按形成过程划分、按内容划分)、当代化学文献的特点1.2 检索基础知识(4学时)1.2.1 化学信息检索的类型(文献、资料和事实)、文献检索的作用1.2.2 检索工具:定义、类型、作用、结构和索引知识1.2.3 检索语言:分类法语言(主要分类法简介)、主题法语言(主题因素、主题中心、主题类型、课题的主题索引、主题词、主题词表、汉语主题词表、关键词、人名和机构名、序号、其它1.2.4 化学文献检索方法1.2.5 化学文献检索步骤、文献的速查方法和系统检索方法2. 各类文献与信息检索(7学时)2.1 图书和期刊检索(1学时)2.1.1 图书馆和阅览室目录体系2.1.2 各类书目的利用(图书目录、期刊目录)的利用2.2 化学文献中国内外主要检索工具(1学时)2.3 美国化学文献检索工具的结构和使用(1学时)2.4 Beilstein图形检索工具(1学时)2.5 专利文献检索(1学时)2.6 科学引文索引的检索和作用(1学时)2.7 标准、产品、政府出版物和研究报告的检索(1学时)3. 化学资料的来源(6学时)3.1 手册(1学时)3.2 紫外可见光谱、红外拉曼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热化学图谱集(1学时)3.3 资料表和物理常数(1学时)3.4 化合物、化学反应和化学合成检索(1学时)3.5 环境影响与控制、职业卫生、安全和毒性资料检索(1学时)3.6 试剂目录、购物指南和化学品市场(1学时)4. 光盘和网络检索(12学时)4.1 概述:电子出版物、电子图书馆、数据库、信息网络的基本知识(2学时)4.2 英文联机检索数据库(2学时)4.3 中文光盘、中文联机检索数据库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金字工程)(2学时)4.4 厦门大学网络和厦门大学图书馆(3学时)4.5 计算机检索方法与步骤(3学时)5. 化学情报分析和化学文献整理(3学时)5.1 国内信息环境简介(1学时)5.2 情报分析基本方法简介(1学时)5.3 文献整理知识(1学时)主要参考书1.R.E. Maizell, How to find chemical information: a guide for practicing chemists,educators, and students, 3rd ed,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82.G. Wiggins, Chemical Information Sources, McGraw-Hill, 19913.余向春,化学文献及查阅方法,第二版,科学出版社,19944.孙亦樑,分析化学文献简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5. 陈明旦,计算机文献检索与管理,1996。

化学文献及查阅方法共58页PPT

化学文献及查阅方法共58页PPT
化学文献及查阅方法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Thank you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水相萃取分离技术的研究摘要:双水相萃取技术是一种较新的生物分离技术,近年来发展较快,由于双水相萃取分离过程条件温和、可调节因素多、易于放大和操作,并借助传统溶剂萃取的相关理论和经验,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问题,特别适用于生物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综述了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影响及应用,并对双水相萃取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论述。

关键词:双水相萃取;分离纯化;生物物质;前言:与传统的分离技术相比,双水相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因其体积小,处理能力强,成相时间短,适合大规模化操作等特点[1],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Beijeronck在1896年将琼脂水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或明胶水溶液混合,发现了双水相现象。

双水相萃取(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ATPE)技术真正应用是在20世纪60年代,1956年瑞典轮的大学的Albertsson将双水相体系成功用于分离叶绿素,这解决了蛋白质变性和沉淀的问题[2]。

1979年德国Kula等人将双水相萃取分离技术应用于生物酶的分离,为以后双水相在应用生物蛋白质、酶分离纯化奠定了基础[3]。

迄今为止,被成功应用于生物医药工程,天然产物分离陈华,金属离子分离等方面[4-6]。

因其广泛的应用性,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但仍有很大潜在的价值等待我们去开发。

一、双水相萃取原理[7]双水相萃取与水有机相萃取的原理相似,都是依据物质在两相间的选择性分配,但萃取体系的性质不同。

当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由于表面性质、电荷作用和各种力(如憎水键、氢键和离子键等)的存在和环境的影响,使其在上、下相中的浓度不同。

对于某一物质,只要选择合适的双水相体系,控制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得到合适的分配系数,从而达到分离纯化之目的。

物质在双水相体系中分配系数K可用下式表示:K=C上/C下其中K为分配系数,C上和C下分别为被分离物质在上、下相的浓度。

分配系数K等于物质在两相的浓度比,由于各种物质的K值不同,可利用双水相萃取体系对物质进行分离。

其分配情况服从分配定律,即“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如果一个物质溶解在两个同时存在的互不相溶的液体里,达到平衡后,该物质在两相中浓度比等于常数”,分离效果由分配系数来表征。

二、双水相萃取技术的特点双水相萃取成为新兴生物技术产业研究的热点,主要是该技术对于生物物质的分离和纯化表现出特有的优点和独有的技术优势。

双水相体系萃取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双水相系统之间的传质和平衡过程速度快,回收效率高,相对于某些分离过程来说,能耗小,速度快。

(2)含水量高(70 %~90 %),是在接近生理环境的温度和体系中进行萃取,会引起生物活性物质失活或变性;(3)分相时间短,自然分相时间一般为5~15min;(4)相体系的相间张力大大低于有机溶剂与水相之间的相间张力,相分离条件温和,因而会保持绝大部分生物分子的活性,而且可直接用在发酵液中。

如潘杰等人用双水相技术直接从发酵液中将丙酰螺旋酶素与菌体分离、纯化[8];(5)大量杂质能与所有固体物质一同除去,使分离过程更经济;(6)易于放大,各种参数可以按比例放大而产物收率并不降低。

Albertson 证明了分配系数仅与分离体积有关,这是其他过程无法比拟的,这一点对于工业应用有位有利;(7)易于进行连续化操作[9],设备简单,且可直接与后续提纯工序相连接,无需进行特殊处理;(8)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问题,高聚物一般是不挥发性物质,因而操作环境对人体伤害很小以至基本无害;(9)影响双水相体系的因素比较复杂,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来提高选择性或提高收率;(10)操作条件温和,整个操作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进行;(11)亲和双水相萃取技术可以提高分配系数和萃取的专一性。

由于双水相萃取具有上述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工等领域的产品分离和提取。

三、影响双水相分离的主要因素[10-11]影响双水相萃取平衡的主要因素有:组成双水相体系的高聚物类型、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高聚物的浓度、成相盐和非成相盐的种类、盐的离子浓度、pH值、温度等。

不同聚合物的水相系统显示出不同的疏水性,聚合物的疏水性按下列次序递增:葡萄糖硫酸盐糖<葡萄糖<羟丙基葡聚糖<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丙三醇,这种疏水性的差异对目的产物互作用是重要的。

PEG分子量:同一聚合物的疏水性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分子链的长度增加,其所包含的羟基减少。

两相亲水差距越大,其大小的选择性依赖于萃取过程的目的和方向。

对于PEG聚合物,若想在上相收率较高,应降低平均分子量,若想在下相收率较高,则增加平均分子量。

pH值:(1)pH值会影响蛋白质分子中可解离集团的解离程度,因而改变蛋白质所带的电荷的性质和大小,这是与蛋白质的等电点相关的;(2)pH值能改变盐的解离程度(如磷酸盐),进而改变时间电位差。

萃取温度:温度首先影响相图,在临界点附近尤为明显。

但当远离临界点时温度影响较小。

大规模生产常在常温操作,但较高升温还是有利于降温体系黏度,有利分相。

无机盐浓度:盐的正、负离子在两相分配系数不同,两相间形成电位差,从而影响带电生物大分子的分配。

无机盐浓度的不同能改变两相间的电位差。

四、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进展1.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传统的液液萃取分离,由于使用了有机溶剂,通常会使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等)失活。

而双水相技术作为一种生化分离技术,由于其条件温和,易操作,可调节因素多,目前已成功应用于生命科学中蛋白质、生物酶、细胞器、氨基酸、抗生素以及生物小分子等的分离纯化。

双水相萃取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国内外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多丰富的成果。

如Miyuki[12]通过PEG/ K3PO4双水相体系,用两步法对葡糖淀粉酶进行了萃取纯化。

用第一步萃取后含有酶的下相和PEG组成双水相作为第二步萃取体系,称作两步法。

葡糖淀粉酶的最佳分配条件是PEG4000(第一步)、PEG 1500 (第二步),pH=7,纯化系数提高了3倍。

张志娟等[13]用PEG/磷酸盐双水相体系萃取青霉TS67胞外活性蛋白,研究了PEG的浓度、磷酸盐的浓度对蛋白的分配特性的影响。

周念波等[14]采用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直接从Bacillus sp.LS发酵液上清液中分离壳聚糖酶,确定了室温下双水相萃取最佳条件为:PEG 600 20%、(NH4)2SO420%、NaCl 0.1%、pH值6.0,在此条件下壳聚糖酶分配系数达5.91,萃取率达88.7%。

2.在天然药物提取与分离中的应用双水相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物提取与分离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这方面的许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内。

如朱自强等[15]用8%的PEG 2000与20%的(NH4)2 SO4组成的双水相系统提取青霉素G,分配系数高达58.39,浓缩倍数为3.53,回收率为93.67%。

霍清[16]分别研究了葛根素在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与丙酮/K2HPO4双水相体中的分配特性,实验确定了PEG/(NH4)2SO4双水相最佳体系:PEG 1500质量分数20%,(NH4)2SO4质量分数16%,最大的分配系数可达148.2,最大收率99.09%;丙酮/ K2HPO4双水相最佳体系为:丙酮:水=8:2,K2HPO4质量为1.5g,最大的分配系数可达36.7,最大收率99.55%。

刑健敏等[17]研究了聚乙二醇/盐双水相体系中烟碱的分配行为,确定了当含盐量25%、pH=9为体系的最佳分离萃取条件,回收率为96.7%,纯度为99.87%。

3.在金属分离及络合物中的应用双水相还可用于稀有金属/贵金属分离,传统的溶剂萃取方法存在着溶剂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运行成本高,工艺复杂等缺点。

双水相技术萃取技术引入到该领域,无疑是金属分离的一种新技术。

据报道,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体系中,实现了从大量基体金属如Fe2+、Ca2+、Mg2+、Mn2+、Al3+、Pb2+和Zn2+中分离Pd(Ⅱ),萃取率可达99.2%[18]。

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一双水相体系中,实现了能够使Bi(Ⅲ)与Mn(Ⅱ)、Fe(Ⅲ)、Co(Ⅱ)、Ni(Ⅱ)、Zn(Ⅱ)、Al(Ⅲ)等常见离子完全分离[19];在丙醇-硫酸铵-碘化钾双水相体系中,实现了Au(Ⅲ)的分离,获得了最佳萃取条件:HCl浓度0.6mol/L,(NH4)2SO4用量6.0g,KI浓度0.1mol/L,在最佳萃取条件下,体系对Au的平均萃取率为98.6%[20]。

五、双水相技术的发展趋势[21]1.廉价新型双水相系统的开发目前双水相萃取技术走向工业化所需解决的最大问题是构成双水相成相系统组分的价格十分昂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方面用廉价的无机盐代替以往常用的昂贵的葡聚糖。

硫酸钠、硫酸镁、碳酸钾等盐与PEG形成的双水相系统现已经大量用于萃取操作;另一方面开发可替代聚乙二醇和葡聚糖的高聚物。

变性淀粉PPT、阿拉伯树胶、Pulluan的微生物多糖、糊精、麦芽糖糊精、乙基羟乙基纤维素等取代葡聚糖,乙醇、异丙醇、丙酮、四氢呋喃、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羟基纤维素等替代PEG,均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此外,有利用临界胶束浓度下表面活性剂的特异自组织行为及良好的稳定性形成的ATPS,此类ATPS分相依据的是胶束的形成,包括由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组成的ATPS和由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组成的ATPS。

这些由表面活性剂组成的ATPS 与传统ATPS相比有含水量更高,两相更容易分离,表面活性剂用量很少且可循环利用等独特的优点。

2.亲和双水相萃取技术亲和吸附具有专一性强,分离效率高等特点。

利用其特点,将亲和吸附与双水相萃取技术相结合,即对成相聚合物进行化学修饰。

该体系不仅具有萃取系统处理量大、放大简单等优点,而且具有亲和吸附专一性强、分离效率高的特点。

3.生物转化与双水相萃取技术相结合在生物转化过程中,随着转化的产物量的增加,常会抑制生化过程的进行。

因此,及时移走产物是生化反应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将双水相系统与生物转化相结合,形成双水相生物转化,解决了生物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产物抑制以及生物催化剂回收利用两方面的问题,为生物转化赋予了新的内涵。

4.双水相萃取与膜分离相结合利用中空纤维膜传质面积大的特点,将膜分离与双水相萃取相结合,可以大大加快萃取传质速率。

利用膜将双水相体系隔开,可解决双水相萃取的乳化和生物活性物质在界面的吸附问题。

因此,将膜分离同双水相萃取技术相结合,是解决双水相体系易乳化问题及加快萃取速率的有利手段。

5.双水相萃取与细胞破碎过程相结合利用高速珠磨机为设备,将细胞破碎和双水相萃取同时在珠磨机内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