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1)
一年级生人物特点
![一年级生人物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dcca5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c.png)
一年级生人物特点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与小学生相比,初一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12—15岁),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自我意识开始快速发展,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逐渐出现成熟化的表现,但初一学生毕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
如他们一般还比较幼稚,有些学生“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
2、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他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他们一般会对初中生活产生美好愿望,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还存在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比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也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
如有些学生顺利时盲目自信,遇挫折时则盲目自卑,沮丧泄气;而且他们彼此之间的情绪感染性较强,做好事和坏事都有从众心理。
3、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初一学生由于身体生长发育显著,体力增强,精力旺盛,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工作与生活能力,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参与感,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
但毕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坚持性、独立性还不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
如有些学生平时经常对父母说:“你不用管我了”,但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碰到具体的困难,则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4、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跨入初中,新学习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尤其是新的学科,如生物、地理、历史等,内容丰富多彩,是他们小学时未曾接触到的,这些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
使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渴望马上融进新的生活中。
但不久后,新的生活又是使他们产生紧张感。
一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简短(通用6篇)
![一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简短(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dcc1e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68.png)
一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简短(通用6篇)一年级是孩子进入正规教育的转型过渡时期,对孩子的后续教育甚至一生都会留下深刻的痕迹。
因此大家都非常重视启蒙教育,那么班主任这个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新班主任,我愿虚心学习,用我的爱心、耐心与责任心为每一个孩子撑起一片挚爱的晴空。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简短(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 一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简短这一学期已经过去了一半,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曾经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已经在这半个学期地亲密接触中,生根发芽,适应了小学生活。
我们一年级班主任回顾这半个学期小朋友的表现,结合整个班级情况,总结了以下几个共性方面。
一、整体精神面貌较好。
一年级小朋友就像一棵棵嫩芽,生机勃勃。
活泼、可爱是他们最大的特点。
这半个学期以来,可以看到的是这精神面貌的变化是挺大的。
刚刚入学的时候是杂乱无章,站,站不好,坐,坐不住,停,停不下,跑,满场跑。
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改变了许多。
集会的时候,也能排着基本整齐的队伍,安静地听;唱校歌的时候,尽管不会唱,但是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断断续续地唱下来,而且声音非常嘹亮。
特别是会唱的部分,他们更是使出小时候吃奶的劲,唱得都会涨红小脸。
所以说,整体的精神面貌还是可嘉的。
二、排队意识有所增强。
幼儿园排队是后面小朋友拉着前面小朋友的衣服,因为他们的小脑袋要东张西望,还要因为新奇事物而驻足不前。
所以刚开学的时候,小朋友排队也是这样,闹哄哄。
就拿我们来说,集会的时候这个刚站好,那个又动了,前面刚停下,后面有活络了,小嘴巴叽叽喳喳,还要配上舞蹈动作。
排队前进的时候呢,往往是左边小朋友拉着右边小朋友走出队伍去溜达一圈再回来。
所以开学一个月,每个班主任都是声音哑掉了。
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看着小朋友的队伍渐渐整齐,还是挺高兴的。
放学、上音乐、电脑、体育课能自觉地在教室外面去等候排队,说明进步还是挺大的。
毕竟还小,存在问题还是挺多。
一年级小学生一学期的表现状况及特点总结三篇
![一年级小学生一学期的表现状况及特点总结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e2733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1.png)
一年级小学生一学期的表现状况及特点总结一年级小学生一学期的表现状况及特点总结三篇(一)尊敬的家长:你好!非常感谢你们这期以来对我们xxx的支持和理解,也感谢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付出的辛劳!在此,特向你总结一下xxx上期的情况:一、对学习比较认真,不懂就问,能把自己的作业有条理的一项项完成。
有时对他的作业会多一些要求,他由开始的不习惯到能较好的完成。
二、喜欢且能把口算做得又快又好,但是,也正因此总把适合列竖式的题的进退位口算错。
三、读课文、诗歌很有感情,诗歌读得较多了,需要加强对白话课文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要养成能简单的自己组织语言讲一下文章说了什么的习惯。
提升表达能力。
四、做作业时坐姿要更加端正,这对以后身体的健康和写字会有影响。
五、遇到困难容易气馁,需要引导,让他更加独立自强。
六、书写需要加强练习,有些字还是会写倒笔画。
针对以上情况,我提一些建议:一、每天的作业认真完成并自我检查,减少粗心出错,养成好习惯。
二、每日精读书半小时,积累好词句,并做好记录,对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会有帮助。
三、每天三个字的倒笔画字加强改正,多练,否则有正确的写法他也不习惯用,例如:走、口、里和转等字。
四、英语阅读,每日十分钟听力训练和课文背诵。
五、一年级的知识最好能在这个暑假查缺补漏巩固完整。
他上二年级后,《乘法口诀表》是重难点,这个假期请必须会背,这样他下学期会轻松很多。
最后,祝您和孩子度过一个安全、轻松、愉快、充实的假期!(二)尊敬的'家长:您好!非常感谢你们这期以来对我们xxx的支持和理解,也感谢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付出的辛劳!在此,特向你总结一下XXX上期的情况:一、他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不懂就问,乐观开朗,学习能力较强,在遇到困难的题会自己先认真思考。
给他讲解一些补充难点时会认真学习,偶尔会有粗心和马虎,作业质量较高。
二、拼音学的挺扎实的,读课文口齿清晰,速度快,再带一些感情就更好了。
英语发音也标准。
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299e3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d.png)
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好奇心强:一年级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尝试新事物。
他们对于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兴趣,渴望了解更多的知识。
2. 注意力容易分散:由于年龄较小,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分心,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 情绪波动较大:一年级小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他人的影响。
他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生气、哭泣或者兴奋,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引导和安慰。
4. 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年级小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开始关注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
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可,有时候会表现出一定的虚荣心。
5. 社交能力初步发展:一年级小学生的社交能力初步发展,他们开始学会与同伴交往,建立友谊。
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际关系问题,如争吵、排斥等,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6. 学习能力逐渐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提高,他们开始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技能,如阅读、写作、计算等。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他们多读书、多练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7. 模仿能力强:一年级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模仿身边大人的行为和言语。
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
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小学一学生评语
![小学一学生评语](https://img.taocdn.com/s3/m/430390a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1b.png)
六、总的来说,小明是一个可爱、活泼、有着一定潜力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希望他能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继续努力,全面发展自己的才华,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希望他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越来越进步,展现出更加出色的成绩和综合素质。
三、小明在课外活动中表现得更加全面。他热爱参加体育课,运动能力也比较突出,跑步、跳绳等活动他都能很好地完成。此外,小明也积极参加各类文艺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朗诵比赛、绘画比赛等,展现出多方面的才华。
四、小明的人际关系较好,和同学们相处融洽。他善于帮助他人,关心同学,乐于与他人分享。这种友善的态度,使得他在班级中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小学一学生评语
一、小明是一个非常活泼可爱的小学一年级学生。他喜欢与同学们一起玩耍,也很善于交流。每天上课时,他总是充满了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题。他参与课堂活动很投入,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这样的学习态度值得表扬。
二、小明虽然非常活泼,但有时候也会表现出一点点调皮。在课堂上,他偶尔会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吸引。这就需要老师在引导他时,进行更多的重复、帮助他提升专注力,在学习上更加全神贯注。
小学生心理年龄特点1
![小学生心理年龄特点1](https://img.taocdn.com/s3/m/d0dda35169eae009581beced.png)
小学一年级生理特点: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沟通:首先看看家长是不是没有时间管孩子,我们主要从教孩子如何安排时间,和孩子相处,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学习特征:以适应为主,告诉孩子什么是学习。
知识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生理特点:个性差别大,二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要多表扬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
学习上还是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
沟通: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对其不良形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特征:以习惯为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如写字、看书、做作业等。
小学三年级生理特点:8、9岁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
情绪控制能力还是有限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挠也随之而来,开始产生不安情绪,家长和老师需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沟通:孩子普遍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我们要注意并及时纠正这种不良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进入高年级学习垫定基础。
小学四年级生理特点: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挠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但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22008d84a7302768f9939a9.png)
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一年级儿童的认识过程与学前儿童还有许多相似之处,无意性和具体形象性仍在其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学校生活和教育的条件下,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正在迅速发展。
(一) 感知的特点儿童入学学习以后,有许多书写活动,手的关节肌肉运动大为增加,与此同时,手的关节肌肉感觉也发展起来。
一年级小学生,不但要学会拿铅笔写字画画,还要学会使用尺子,学会用橡皮,学会削铅笔等等。
这些动作不熟练时,儿童显得特别笨拙和费劲。
教师应特别注意指导儿童的书写动作,开始时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疲劳和失去兴趣。
在正确指导下,儿童能够写得准确而美观。
一年级儿童虽然能够进行有目的感知觉或观察,但他们知觉也还有一定程度的混淆性、笼统性和无意性。
儿童知觉的混淆性突出表现为空间方位知觉不精确,对于一些相近的图形、文字或数字,容易颠倒或认错。
如:写字时把偏旁写颠倒;在写字时,有时不是由上到下,只有在教师正确的教育和帮助下,儿童的注意才能迅速发展起来。
(三) 记忆的特点(1) 记忆范围虽然不断扩大,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以及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足,一次不易记住很多东西。
(2) 有意识记忆的能力正在发展,但往往还不能很好的组织自己的记忆活动,也不能适当地运用识记的方法。
(3)意义识记的能力也正在发展,对于已经理解的教材,能够通过逻辑加工来进行识记。
如:按意义联系来识记课文,按偏旁部首归类来识记生字等。
形象记忆在一年级儿童记忆中还占重要地位。
因此,教学中仍然要多运用直观方法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 思维的特点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且掌握了一些概念,能够初步进行判断和推理,但思维水平总的来说仍是非常低的。
(1) 仍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思维过程往往依靠具体的表象,不易理解较抽象或与他的经验,很少联系的教材。
(2) 思维还带有很大的依赖性和模仿性,独立而灵活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很差。
(3) 不善于使自己的思维活动服从于一定的目的任务,在思考问题时往往被一些不相干的事物所吸引,以致离开原有的目的任务。
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
![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7340d6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d.png)
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一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起点,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阶段,一年级小学生有着独特的特点,下面将从学习、生活和社交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学习方面:一年级小学生刚刚接触正式学习,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有增无减。
他们勤奋好学,对学校和老师都非常的敬重和信任。
在课堂上,他们专心致志地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且喜欢回答问题。
他们的学习兴趣强烈,善于模仿和记忆,很容易接受新知识。
同时,他们对于学习任务的完成有着强烈的责任感,非常注重细节和规则的执行。
生活方面:一年级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逐渐学会了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
他们可以自己穿脱衣物,整理书包,自己上厕所等。
他们喜欢自己动手做事,如画画、搭积木、种花等。
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细节非常关注,要求生活环境整洁有序。
他们喜欢参与家务活动,如整理书桌、摆放玩具等。
此外,一年级小学生的饮食要求相对简单,他们喜欢吃米饭、蔬菜、水果等健康食物。
社交方面:一年级小学生正处于社交能力发展的阶段,他们开始学会与同伴相处并建立友谊关系。
他们喜欢与同学一起玩耍,分享玩具和零食。
在社交过程中,他们会学会竞争和合作,并渐渐形成友谊和互助的观念。
一年级小学生对于团体活动和集体生活有强烈的归属感,他们愿意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参与度。
同时,他们也开始学会规则和礼仪,懂得尊重他人并表达自己的意见。
总结:一年级小学生具有好学、自觉、热爱集体生活的特点。
他们在学习方面具备较强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善于模仿和记忆。
在生活方面,他们逐渐学会自理和积极参与家务活动。
在社交方面,他们与同伴建立友谊关系,懂得与人相处和竞争合作。
一年级小学生正处于全新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中,他们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积极向上,这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1-6年级特点
![小学1-6年级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96543c0b4c2e3f57276391.png)
小学1-6年级特点马建辉2013年8月7日小学生的特点:1.年龄小,玩心重,没有学习压力和紧迫感。
2.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习惯于传统的保姆式教育(或称填鸭式教育)。
3.学生依赖性强,不愿意自己学习。
4.我们成长的故事学习中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小学是最关键的,因为在小学时培养好了学习习惯,到中学就不用太吃力了。
现在小升初的择校也很多,但学校首先看的还是学习成绩,比如从四年级开始学习成绩记录档案,并且开始评三好学生,这些都是为了学生上中学打基础。
但是在引导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与培养良好的习惯这部分工作就实在是没有精力过多的去做了。
5.1-3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孩子刚刚入学不久,接触的事物都是新鲜的,交给他什么他就会学着做,所以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好,以后孩子就可以自主学习,而不需要家长去进行催逼着被动学习了。
●小学一年级:一年级学生智力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以后速度逐步减慢。
一年级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旺盛时期,这一时期变化显著。
但是知觉发展不够充分,比如会经常的看错题,或者把方位搞错。
在观察顺序性方面,他们显得杂乱无章,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没头没尾,但是这些到二年纪就会有明显的好转。
一年级学生有年龄小、自制力差等特点,一般上课的注意力只能保持10分钟左右,因此上课时最好采用分组或者是游戏的形式,吸引小孩注意力。
回答问题时需要有奖有罚:比如奖一颗小星星等等。
上课时说话的口气要柔缓,尽量保持甜美。
与孩子们搞好关系。
同时还需要告诉家长在入学前有些东西是学校不怎么直接提但是孩子却有必要知道的:1)时间观念:学校的时间规范如何遵守,尽量告诉孩子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2)行为规范:学校的纪律有哪些,这些纪律为什么遵守,不遵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3)如何与同伴相处:为什么要照顾别人的利益而不能只顾自己等等的相关问题。
正确树立这些观念有利于孩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养成,让孩子形成时间感,纪律感,对后期孩子行为问题的出现会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b1c90855270722192ef7d1.png)
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一)生理发育特点1、一年级学生一般为6---7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
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约18公斤到20公斤。
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2、一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
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一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二)心理发展特点1、一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
2、一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不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不到班级的荣誉。
败不会放到心上,但喜欢听表扬的话,对批评的话语不放在心理,一会就恢复到原始状态。
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一)生理发育特点1、二年级学生一般为7---8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
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2、二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
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二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二)心理发展特点1、二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
2、二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到班级的荣誉。
一年级孩子特点及特长简介
![一年级孩子特点及特长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a79116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c.png)
一年级孩子特点及特长简介1.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一年级的小盆友在课的后半段要么发呆,要么玩橡皮、铅笔,要么乱动、坐不住,即使自己想认真听课,但管不住自己。
也就是说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整堂课上都能认真的听老师讲,能维持的时间大约是在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
所以如何利用好学生这些有效听课时间,就需要教师更智慧的去分析和琢磨教材,创设教学情境,合理的安排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把握好重难点出现的时机等。
2.好奇多问,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兴趣。
课间总会有很多孩子围绕在一年级老师的身旁,问这问那,说着说那,很温暖,也很幸福。
这时候一年级老师,不要因为自己刚上完课有些累而冷落他们,也不要因为他们的问题幼稚而笑而不答,因为他们是怀揣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憧憬步入的小学校门,我们有责任延续这份美好。
另外,利用孩子们好问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及提出合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因为我们都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表现欲强一年级的小学生参与的热情特别高,回答问题非常积极,有的把手举得很高,有的站起来抢着回答,还有的为了回答问题急得嗷嗷叫,我们老师要注意在规范孩子一些习惯的同时,呵护孩子们的这种表现欲,因为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很有益的。
往往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们就会变的更加理性。
这让我想到在平时的管理及教学中,我们要多给学生展示、锻炼的机会,例如让他们当小老师,轮流班干部制等。
4.好胜心强一年级的孩子好胜心强,所以教学时适当开展竞赛活动符合儿童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常见的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抢答等。
5.感知发展不够充分一年级小学生,不但要学会拿铅笔写字,还要学会使用尺子,学会用橡皮等等。
这些动作不熟练时,儿童显得特别笨拙和费劲。
他们虽然能够进行有目的感知觉或观察,但他们知觉也还有一定程度的混淆性、笼统性和无意性。
儿童知觉的混淆性突出表现为空间方位知觉不精确,对于一些相近的图形、文字或数字,容易颠倒或认错。
一年级的学生特点
![一年级的学生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209da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8.png)
1.好奇心强:一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心,对新事物充满兴趣。
他们喜欢探索、询问问题,并且对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心。
2.记忆力短暂:一年级学生的记忆力还比较短暂,他们容易忘记学习过的知识。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有循序渐进的安排,及时复习巩固。
3.思维活跃: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他们能够快速接受新知识,善于模仿、联想和运用实际。
4.关注力不集中:一年级学生的关注力不集中,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需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5.动手能力强:一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他们喜欢通过实践和操作来学习知识,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6.表达能力欠缺: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流利,他们可能会用简单的词汇和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需要老师给予鼓励,适当提供话题和素材,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7.好动好斗:一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动和好斗的特点,他们很少能保持安静和平静的状态。
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合理的活动安排,结合游戏、音乐等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8.注意力和学习耐心短暂:由于一年级学生的专注力有限,他们可能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或疲惫。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要让学习过于枯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9.社交能力发展:一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社会,学会与人交往,渐渐形成自己的社交行为准则。
这时老师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
10.学习方式单一: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还小,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直接教学、示范和模仿。
因此,教师要注重直接教学和示范,鼓励学生观察和模仿。
总之,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起点阶段,他们具有好奇心强、记忆力短暂、思维活跃、关注力不集中、动手能力强、表达能力欠缺、好动好斗、注意力和学习耐心短暂、社交能力发展和学习方式单一等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教师合理引导和促进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一年级小学生个性特点
![一年级小学生个性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8a535b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9.png)
一年级小学生个性特点引言一年级是小学教育的起点,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了解一年级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孩子们沟通、教育和引导。
主体一年级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好奇心强一年级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他们对新事物和新知识充满兴趣,渴望去了解和体验世界。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好奇心,采用激发兴趣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研究和成长。
2. 注意力短暂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较短暂,他们往往难以保持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
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研究效果和认知能力。
因此,教师在一年级的教学中应该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3. 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一年级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逐渐形成,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比较倔强,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同时教育他们适当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4. 想象力丰富一年级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经常通过幻想和想象来创造自己的世界。
这对于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非常重要。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和绘画等方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5. 追求认同感一年级小学生对于他人的认同感很重要,他们渴望被接受和认可。
因此,他们会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同学们互动,希望获得同伴的赞扬和认可。
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在集体中感受到归属感和成就感。
结论了解一年级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他们的好奇心、注意力短暂、自我意识的形成、想象力丰富以及追求认同感的特点,教师和家长可以更好地与他们沟通和教育,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完整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完整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70c38807cd184254b3535ac.png)
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一)生理发育特点1、一年级学生一般为6---7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
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约18公斤到20公斤。
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身体发育上处在平稳发展的时期,其身高平均每年增长约4—5厘米,体重增加约2—3公斤,心率、血压、肺活量及其他生理指标都不稳定,且与成年人的指标有较大差距,骨骼易弯曲,肌肉力量较小,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比幼儿期有很大的发展,但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还较差。
比如,—年级的学生写字时,不仅速度慢而且不工整。
这一阶段的儿童,不易做强度太大、时间太久的体育运动,在训练写字、弹琴等这些小肌肉运动的动作时,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2、一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
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一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
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
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
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护和具体指导。
他们最显著的特点是,对老师有特殊的依恋心理,几乎无条件地信任老师,他们对老师的信任超过了对家长的信任,常挂在他们嘴边的话是:“老师说了……”他们开始评价自己和别人,但评价自己时,只看优点,评价别人时容易受成人的左右。
他们很少能顾及到客观外界与自我的关系,只会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目的去行动。
(二)心理发展特点1、一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
一年级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情况分析及具体教学措施)
![一年级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情况分析及具体教学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f341a2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c.png)
一年级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情况分析及具体教学措施)一年级学生情况分析及其结构、学生特点、学习习惯与行为、教育需求等方面,力求全面而细致地展现一年级学生的情况,为教育者、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提供参考。
一年级学生是小学生中最为年幼、初学知识最基础的群体。
他们的学习任务主要侧重于初步认识识字、数学基础、语言基础等方面,因此需要针对他们的学习特点、习惯和行为做出相应的教育安排和培养。
具体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1.学生特点一年级学生的个体差异非常大,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文化和兴趣爱好,区别明显。
但是在普遍情况下,这些学生共性状况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力不集中:一年级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专注学习或完成任务。
(2)学习动力较弱: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大部分时间需要老师或家长的督促或鼓励。
(3)学习走神: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被思维惯性而困住,比如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走神、做错同类题。
2.学习习惯与行为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形成在很长的时间,它们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些学习习惯和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爱读书:一年级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并且很难形成阅读习惯,不爱读书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2)不负责任:一年级学生在做事情时缺乏责任心,容易把事情推给别人。
(3)不爱动手:一年级学生不喜欢动手,更喜欢被动接受知识,这样很难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
3.教育需求一年级学生几乎处于最初接触学习知识的阶段,他们的教育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了解科普知识。
(2)丰富的课外活动。
(3)培养自我意识和自信心,有利于其未来学习的发展。
(4)了解教育规律及规范,为未来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阅读建议上述内容的总结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教育要求以及家庭教育方向。
对教育者、学生家长和社会而言,共同引导一年级学生养成具有责任心、激发学习动力、爱动脑筋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十分重要,以期助力他们后续学习的成功。
一年级小学生心理特点
![一年级小学生心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61bea85acfa1c7ab00cc02.png)
一年级小学生心理特点(一)一般心理特点:1、独自进入新环境:孩子进入小学后就开始独立处理周围环境的事情,摆脱对大人的依赖了。
由依恋不舍到轻松愉快,这是一年级学生的共同特征。
过去听父母讲的一些事,现在可以独自去看,去听,无拘无束地去干自己想干的事,这种新鲜感充满了孩子的头脑。
2、娇宠儿在增加:上学以后少数孩子还离不开妈妈,这是心理没有断乳的表现。
这种孩子看不见母亲会感到不安,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回到家以后马上换了模样,大喊大叫,恢复本来面目。
孩子的心理离乳是普通家长感觉不到的问题。
发现了也不知怎么处理,只是强迫孩子按大人的意志上学,回家也不准大喊大叫。
这种反意志行为恰好给孩子增加了不安的心理成分。
现实中这种问题是两种因素造成的,不能简单归结为父母溺爱孩子,还应看到社会因素。
由于社会安定性较差,孩子的人身安全缺乏保障,家长不得不随时保护孩子。
另外,居住环境封闭,活动空间减少,独生子女只能伴随在父母左右,客观上使孩子得到了过多的照顾,造成娇宠儿增多。
3、注意多变的事物:一年级学生很敏感,容易学会过去自己不懂的东西,所以提出的问题特别多。
有人认为孩子爱提问题是善于思考的表现,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这个特点,只不过有的孩子爱说,有的孩子把疑问藏在心里,不表达而已。
当孩子意识到“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的时候,行为也会发生一些自觉变化。
让他帮忙做一些事会很积极地响应,表明孩子开始明白一些社会责任了。
(二)入学后的适应期1、以什么心态对待入学:孩子到了新环境中会拘谨或害怕。
对待孩子的情绪变化,只给予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了。
除了学习用具和礼仪方面的准备,还有孩子自我清洁、自我保护等自理能力的锻炼。
如果这方面不过关,也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2、认识老师:“老师可怕吗?”许多孩子都关心这个问题。
3、熟悉学校环境。
(三)学习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从生活中玩耍中学到的知识,要比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重要。
这在发达国家已是共识。
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智力特点一、身体发育特点一年级孩子身体发育情况: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男孩子平均身高为114.7厘米,体重为19.2公斤;女孩子平均身高为113.9厘米,体重为公斤。
可以看出,男学生与女学生之间,在身高,体重,肺活量方面是有一定差异的。
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大脑重量已达到1280克,接近成人脑重(1400)。
他(她)们的骨骼比较柔软,肌肉较细嫩。
为此,在运动时,应注意运动量不一过大,注意走路,写字,看书的姿势,避免身体畸形发展。
二、智力发展特点一年级学生智力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以后速度逐步减慢。
一年级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旺盛时期,这一时期变化显著。
其智力要素的主要特点: 1、对现时和空想。
对自己和他人的区别还很模糊,这是幼儿的心理特点,也叫做未分化的心理状态。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脱离幼儿期的范围,特别是在第一学期,还是幼儿思维方式的延续。
2、还认为,凡是动的东西都是活着的,都和自己一样,是有感觉,会思考的。
13、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不考虑文章中的意义而死记硬背。
例如:能够流利的背诵流行歌曲中的歌词,随着曲调演唱,但从歌曲中抽出一段就不能自由的唱,都得从头唱起,否则就接不下来。
因为他们是整体机械记忆的,不能紧紧抓住所记的内容和意义有条理地记忆,也就是理解记忆的能力还很差。
一年级学生知觉发展不够充分,做作业时往往看错题,或者把方位搞错,如:常常把毛写成手,把6写成9。
在观察顺序性方面,他们显得杂乱无章,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没头没尾,这些到二年纪就又明显的好转。
这一时期只要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如收看电视中的动画故事片,能看到最后,叫他的名字,他都没反映。
这说明一年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他们注意力集中相当长时间。
他们注意力的特点之一是,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记忆了他,而忘记了别的事情,他们注意力范围狭窄。
三、其他心理特点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角色的变化,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
进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孩子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幼儿园时期,孩子都是以“玩”为主,而小学阶段,就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还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孩子能否从幼儿园时期的生活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就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唤起孩子的自我意识。
在入学前,应该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上小学了;在学校里将会学到许多的知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让孩子意识到,小学跟幼儿园是不一样的,逐渐意识到自己角色的变化。
家长要关注以下方面,随时给孩子引导和鼓励:1、希望和恐惧交织的复杂心理。
当孩子背起书包开始上学的时候,一进校门,幼小的心灵总是惶惶不安;“老师会对我好吗?”“我是一个小学生了,课程比学前多了我能学好吗?”他们对未来、对学校生活充满幻想和希望。
2、感到紧张而受约束。
孩子上一年级后,生活发生的变化,从半学半玩一下子变成完全受约束、有规律的学习生活。
学校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讲,不许乱动,饿了不准吃东西,人际关系复杂,老师要求严格。
与同学接触比与老师更难相处,都是同龄的独生子女,互不相让,都很任性,不断出现冲突,除了老师以外,没有人可以调解。
当孩子入学一个学期之后,同学之间熟悉了,将不断学会让步,听取对方的意见,开始自我调节,孩子的社会性发展起来,慢慢就适应学校生活了。
3、紧张与疲劳感。
孩子入学后,为了适应学校生活,一般处于相当的不安与紧张状态之中。
由于身心负担都很重,耗费了很大精力,必然要疲劳,孩子表现出贪睡,用充分睡眠消除疲劳。
一年级上学期,很多孩子的体重没有增加,反而减少,同时,有的孩子很容易感冒和患其他疾病,有些孩子放学无心去玩,没精打采,食欲不振,也有的孩子异常兴奋,好闹,夜里难以入睡,说梦话,个别的爱哭。
这都是由于环境变化而带来的精神与紧张所致。
4、自豪感。
孩子入学后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自豪感,在孩子心里出现了“自己张大了”,已经成了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在上学的路上,一遇到来上学的幼儿时,便自豪的挺气胸来,炫耀自己已经是学生了。
由于家人、亲朋好友的祝贺和鼓励;自豪感不断增强,孩子开始感到爸爸妈妈的期待,期待对自己的肯定,愿意做一个好学生。
这时候家长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一定要诚恳,要细化,要具体。
不要过头,不该表扬的也表扬,错误的也表扬。
5、自尊和骄傲。
一年级学生出现一种特有的自尊感,认为自己是学生了,长大了。
他们开始模仿高年级学生,喜欢独立。
这是即幼儿反抗期之后力求摆脱父母而独立地第二阶段。
有时还象幼儿那样撒娇。
这是因为一年级正处于幼儿向儿童转变的时期,还有相当多的幼儿特征的缘故。
一年级学生是一只脚已踏入了儿童期,另一只脚还离不开幼儿期。
对孩子自尊和耍娇,要理解。
6、以自我为中心。
当前入学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独”字突出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随便,想独占老师和其他一切。
在具体行动上,还不能很明确区别“自己”和“他人”。
课堂上,别人在发言,他还举手喊“老师”,要求发言。
做事很少考虑别人。
在游戏时,高年级学生愿意集体一块玩,而一年级学生的游戏,在中心位置是自己,往往是独自在那里玩,或独自站在旁边看热闹。
一年级学生很少能说出谁是自己的朋友,他们常常把“近邻”、“谁帮了他”作为选择朋友的标准。
谁给他好东西了,谁就是他的好朋友。
他们是根据谁对自己有好处,谁跟自己亲近来交朋友,这也是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7、对老师的态度。
一年级孩子对老师,尤其是对班主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称班主任为“咱们老师”,对其他老师仅叫“老师”。
老师说的话,对他们很有权威,常常用“咱们老师说的”,周围论据和判断是非的标准老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高、大、全”形象,他们绝对听老师的话,时刻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总之,一年级的孩子身心发展是比较迅速的时期,他们一只脚迈进童年,另一只脚还在幼年,身体进了学校,心理还依恋着幼儿时自由自在的玩耍生活,显露出一些童年期的特征,两个发展时期的交替转换,构成了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发展特点。
第二节帮助孩子适应学校学习生活年轻的父母为孩子上学念书而高兴,然而可能没有想到从这时起,孩子就要告别无忧无虑,以游戏为主的生活时代,开始正式跨入以学习为主要的学生时代。
孩子肩上的担子重了。
学校生活是全新的内容,孩子入学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过着严格有纪律的集体生活,学习系统的最基本的科学知识,从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在这个转折和飞跃面前,有些孩子是不适应的,如,有的孩子怕上学,有的孩子在课堂上坐不住,有的孩子不懂每天要完成学习任务等。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
孩子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学校里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
有的孩子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知所措的茫然与惶恐,特别是在学校里遇到困难时更不知如何是好。
作为家长在孩子刚入学的这一时期,就要特别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常关心询问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及时解决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困难。
有些事情在大人眼里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他一生的一道坎,不能草率了事。
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较为胆小的学生,他们适应新的环境的能力本来就不强,如果没有家长的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是很难去面对新环境的。
这将会给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障碍,也将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埋下诸多不良因素。
家长要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的生活,应该从五个方面着手:1、帮助孩子养成对学习的兴趣。
帮助孩子安排好学习和玩耍的时间。
孩子上一年级时,还保留着不少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与习惯。
因此,孩子每天放学后,除了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与复习功课外,要让孩子有玩耍的时间,不能要求孩子学习,学习,还是学习,这样要求孩子,孩子是接受不了的,会使孩子厌烦学习的,无法培养学习兴趣。
2、安排好作息时间,适应学校生活和要求。
其一,知道上学不能迟到,不早退,有事要提前请假。
教育孩子放学立即回家。
其二,保证孩子睡眠时间,每天保证9—10个小时以上睡眠时间。
其三,要培养孩子定时定量吃饭的好习惯。
3、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孩子入学后,他所接触的老师和同学,很多是以前不熟悉的。
孩子如何同他们交往,把自己归属新的集体?家长教育孩子与老师交往,尊敬老师,听老师的话,有困难多给老师讲,使孩子对老师产生感情,密切师生关系。
同时,要支持孩子与小朋友来往,向同学学习,关心同学,与新朋友建立友谊,让孩子在群体中健康成长。
4、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家教是在特定环境里进行的,有其特殊性。
当孩子上学之后,家长怎样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呢?家风非常重要,家里如果扑克、麻将、酗酒不断,孩子会成什么样子?家长一想就知道。
(讲故事)第一,给孩子准备好一个学习地点。
第二,准备好读书学习的桌椅和学习用品、学习工具书等。
桌子上面不要摆放一些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如:玩具,吃的等,以免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分散精力。
第三,组织一些家庭学习活动,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如让孩子看15分钟课外读物,讲一个完整的故事等,为孩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补充一些课外阅读。
阅读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家长可为孩子读一些趣味故事、智力测验、趣味数学、趣味识字等书,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现在我们学校开展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家长结合学生的识字量的增加,多读古今中外经典的篇章,可以买一些孩子可以看懂的儿童版的名著,这既可以发展孩子的智力,拓宽孩子的提高孩子的语文、数学水平,又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5、眼睛的保护。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视力没有定性,有假镜视,所以,要对孩子的用眼要保护,电视要有限制,看书的距离要关注,不好姿势要纠正。
6、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
第一,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据有关数据反映,目前交通事故中,小学生占的比例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孩子刚脱离父母,自己独自上学,对交通安全常识不清楚。
为此,家长要对孩子进行交通规则教育,教孩子怎样过马路口,记住“一看,二慢,三通过”七个字。
第二,家庭安全教育。
有自我的保护意识和基本的安全常识,知道不听信陌生人的话,了解一些应急电话号吗,能正确记忆自已家的地址和父母的联系方式。
当今社会,孩子上学,父母上班,家庭安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
家长要教育孩子出入时带好钥匙,锁好门,不能让外人(特别是生人)进自己的家;尽量不到别人家去玩;不跟生人外出,避免发生意外;教育孩子注意家庭用电安全,也要教会使用液化气,并懂得其安全常识。
第三,学校安全教育。
学校安全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家长要配合学校在这方面做好工作。
第四、准备手工工具。
削铅笔的工具转笔刀;包头的剪刀,不要给孩子准备带尖的剪刀。
第三节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习惯是由于重复式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经常的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