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⒈认识信息与信息技术;⒉了解信息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教学目标】⒈认识信息;⒉掌握信息的概念;⒊了解信息技术。
【教学重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教学工夫】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社会里,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
那甚么是信息呢,信息又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成绩。
(出示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二)新授:一、信息(出示课件图片1)师问:从这张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出示课件图片2-4)分别问:经过观看以上图片,你能得到甚么信息呢?师问:你还能说出其它的信息呢?(生答)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是一些音讯,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信息。
(浏览课本P2-3)[师生归纳]1. 信息就是有用的音讯,包括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知识、音讯、数据、旧事等等。
2.信息的特点:(1)信息无处不在(2)信息可以共享(3)信息可以传递3. 信息的表现方式:信息通常以文字、图象、图形、声响、言语等方式表达。
二、信息技术[自主探求]浏览“人类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图文材料,从人类信息技术发展的五次革命历程中,你发现了甚么?生:本人浏览课本,小组讨论完成。
写出探求结果。
师:结合课件讲解演示并与先生一同归纳。
[归纳小结]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次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它次要是运用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行信息零碎及运用软件。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次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
信息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1. 传感技术2. 通讯技术3. 计算机技术三、正确运用信息[自主探求]浏览观察以下文字与图片,议一议,你怎样看待当今社会丰富多彩而又纷繁复杂的信息?生:本人浏览课本,小组讨论完成。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为课本“信息技术入门”中“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初步认识,教材以两个活动主题为基础,然后以“知识与技能”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关于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相关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充分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方法,这部分内容在全书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基石,是引导学生走进信息技术殿堂的一块敲门砖。
信息技术的宗旨是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所以本节不仅是简单的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及爱国主义相结合,将一些世界名曲、名画、名作放于多媒体教学中,用一些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获取信息,亲自体会信息的传递及获取,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增加了常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初一新同学在小学已接触到计算机,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操作,学习兴致较高,但基于他们年龄的特点,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识较为直观,另外由于个性差异,也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三、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含义,了解信息的呈现形式,主要特征及信息的发展与应用。
2、技能目标:通过对信息的了解,能掌握信息的采集处理方法,并能以简单的方式获取和加工信息,提高个人的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使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五、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分层推进教学模式。
六、教学手段:采多媒体教学网。
七、教学策略设计:根据教材分析及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在任务的驱动下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触摸知识,教师总结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分层教学,激发其学习兴趣。
小学3年级《信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1)能够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尝试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作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2)开始学习采用计算机领域的学科方法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逐渐学习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3)在信息交流或合作中,尊重不同的信息文化,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信息社会中。
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
[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一系列轻松的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强化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信息现象,明白信息无处不在。
[学业要求]学习并掌握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等,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信息过程。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他们理解的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电脑的课。
根据学生情况,本节课用一课时完成,帮助学生转变认识,明确信息的概念,认识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教学目标](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通过例子感受信息的传递、加工等过程;感受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分类。
(2)了解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3)感受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4)养成积极思考生活中信息的真假性、有用性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认识(2)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教学难点:认识信息活动过程[教学策略分析]本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游戏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活动,并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建构信息与信息技术概念。
[教学环境](1)硬件环境:网络机房(2)教学素材:图片,游戏,课件,学案环节过程与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计算机发明后,人们就把信息处理的大量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
2024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技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资源•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设计目录•评价方式与标准•课后作业与辅导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能够识别不同形式的信息。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其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学会使用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如搜索引擎、电子邮箱、办公软件等。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其积极探索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内容与资源教材分析与选择教材内容教材版本分析教材内容,明确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为教学设计提供基础。
教材特点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教学软件030201辅助教学资源推荐信息技术应用场景示例日常生活介绍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智能家居、电子商务等,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便捷性。
学习领域展示信息技术在学习领域的应用,如在线教育、数字图书馆等,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
工作领域介绍信息技术在工作领域的应用,如办公自动化、远程协作等,拓展学生的职业视野。
跨学科知识融合点在信息技术中应用数学概念和算法,如数据加密、图像处理等。
理解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的关系,如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网络通信的物理层等。
探索信息技术在化学领域的应用,如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化学信息学等。
了解信息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如生物信息学、基因编辑等。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学生起点能力评估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01分析学生技能水平02识别学生学习需求031 2 3针对不同学习风格设计教学关注特殊需求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学习风格及需求差异考虑采用分类指导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和问题,采用个别指导、小组指导、全班指导等不同的指导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学习需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发展。
1.1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与信息技术》主题知识列表教材内容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信息、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工具等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工具有哪些。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和多媒体了解信息的无处不在和信息技术及工具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信息技术工具在现代社会的运用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人们用来接受、处理、发布信息的工具很多,有电视机、电话机、传真机、报纸、信函、计算机等,除了在教学中让学生知道这些信息处理工具外,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来展示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同学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利用计算机这个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来处理信息打好基础。
设计思想本课的学习应该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主,增强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处理的意识,通过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和信息处理的实例以及学生参与看、听、说、摸等方式,对信息和信息处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主体参与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计算机在我们的身边时刻为我们提供服务。
教学准备相关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素材等。
教学过程1.引言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
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怎样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及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年级《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虽然是入门课,但我们的学生现在家族环境都比较优越,许多同学家里都有计算机等电子工具,对信息都不陌生,只是对具体的定义还很模糊,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知道什么是信息及获取方法
3.信息的传递:
4.信息的处理:有用的信息,无用的信息,信息的真假
5.信息技术:信息获取到使用全过程的技术
课后反思: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以课堂教学一点要让学生感到快乐。40分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导,教师只是课堂的向导者、引领者、组织者。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精练、精简,争取把时间交给学生。同时,三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是有限的,本节课采取任务驱动、小组比赛、尝试教学法等手段来组织教学,让学生紧张、快乐的学习,能有效的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
2、信息的获取
那信息是如何获取的呢?但是有些信息我们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无法获取到,比如说,我想看清对面大楼上是一只什么鸟?其实很多工具都能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信息,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吗?试着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三、信息的传递
获取信息后,我们要将它传递给更多的人,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递。科技的发展让信息的传递有了更多的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原始的方式就此淘汰了。
三年级《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信息与信息技术
姓名:
工作单位:
学科年级:
三年级
教材版本: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小学三年级贵州版信息技术的入门篇,它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让学生掌握信息的一般活动过程,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修改版]
第一篇: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
2、学习感悟:任何事物都包含特定的信息,认识信息和有效地获取信息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
3、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①、信息、信息技术的含义;②、信息的二进制编码。
(2)、教学难点:①、信息的二进制编码。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1)、教师展示本节课应完成的教学任务。
①、信息的含义和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通常就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思。
);(信息的普遍性,传递性,可加工性,可存储性,价值性,可共享性,时效性)②、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或者步骤?信息技术是研究如何获取信息、处理(存储、分析、加工)信息、传输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技术。
其主要支柱是通读(Communication)技术、计算机(Computer)技术和控制(Control)技术,即“3C”技术。
③、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哪些负面影响?(简单了解)*学生自学书本2至9页,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课堂练习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项是信息(C )A.一张光盘B.电视C.报纸上登载举办商品展销的消息D.报纸2、计算机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是(D )。
A.定期对计算机重新安装系统B.不要把U 盘和有病毒的U 盘放在一起C.不准往计算机中拷贝软件D.给计算机安装上防病毒的软件7、小明很喜欢下棋。
一天,他在网站上看到一则有关“象棋比赛”的通知,可赛事早就结束了。
要是能早些看到这消息,那该多好呵!这里主要反映的信息特征是:(C)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增值性8、名著《三国演义》在图书馆被不同的人借了又借,网上登载的文章《我们如何应对入世》被数以千计的人们不断地翻阅。
这都说明信息具有(C )的特点。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通用2024)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通用202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通用2024信息技术教材,主要涉及第二章“信息的获取与加工”第一节“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信息的定义、信息的重要性、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息的定义和重要性,提高信息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难点: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如何获取商品信息,引出信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教材讲解:讲解信息的定义、信息的重要性、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和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信息获取和加工的练习。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利用信息,提高生活质量。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信息的定义:信息的重要性: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信息的定义和重要性。
(2)请列举三种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并简要说明其应用场景。
(3)请举例说明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2. 答案:(1)信息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可以传递的知识、消息、数据等。
信息的重要性体现在: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是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关键,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
(2)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网络搜索等。
应用场景如:观察法用于观察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等;调查法用于了解社会问题、市场情况等;实验法用于科学研究;网络搜索用于查找相关信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以及了解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1.1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甘教版(2011)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通过学习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帮助学生建立对信息的基本认识,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通过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最后,通过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培养他们的信息社会责任。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请简述信息的定义和特征。
答案:信息的定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表达,是客观存在的。信息的特征包括客观性、普遍性、动态性等。
例题2:请列举出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并解释这些应用实例背后的信息技术原理。
答案: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包括智能手机、互联网、智能家居等。智能手机背后的信息技术原理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背后的信息技术原理是通信技术,智能家居背后的信息技术原理是自动化技术。
(2)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视频,如智能手机、互联网、智能家居等,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相关图片和图表,如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实验器材包括:
(1)电脑和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多媒体资源。
例题3:请描述信息技术的作用,并概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答案:信息技术的作用包括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发展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发展,经历了从诞生到成熟的过程。
例题4:请分析一个信息技术应用实例,理解其背后的信息技术原理,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答案:分析一个信息技术应用实例,如智能手机,理解其背后的信息技术原理是计算机技术。预测智能手机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更加智能化、便携化,功能更加多样化。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案一、知识背景本节课主要介绍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相关知识。
包括远程教育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类型、功能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远程教育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 掌握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类型和功能;3. 了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远程教育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类型、功能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团体讨论法;4. 观摩法;5. 演示法。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 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类型和功能;2. 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
六、知识结构图七、教学设计1. 导入(10分钟)使用观摩法,让学生观摩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视频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远程教育信息技术?”2. 讲授(35分钟)- 远程教育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类型、功能和应用。
3. 案例分析(20分钟)结合课上内容,给出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在该案例情境下如何使用远程教育信息技术。
4. 团体讨论(15分钟)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案例分析结果,开展团队讨论,让同学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5. 总结(10分钟)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讨论,进行总结。
通过此总结,让学生了解并熟知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相关概念、功能和应用。
八、教学评估考核方式:小组讨论课件和汇报九、教学资源- 视频设备;- 案例素材;- 课件资料。
初中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5篇
初中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初中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5篇教案可以使老师们较好的掌握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出色的教案是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而定的,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初中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国家一等奖教学设计——《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河大版的内容,这节课是让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信息,了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从而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信息的特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初中信息技术的第一课,对激发学生学习初中信息技术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信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特征。
②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③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理解信息的含义。
②通过游戏,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
③通过视频的观看,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带领学生参观信息技术博览会的情境,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技术,体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未来生活变化,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4、行为与创新①利用电子白板辅助理论课教学,增强课堂的互动。
②利用学案提高课堂效率。
5、课时安排安排1 课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信息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信息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情境教学、体验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布置课堂任务学生分成五大组进行回答问题展开讨论,每一小组同学每回答对一个问题,给本小组赢得一颗五角星,最后评选出优胜小组。
明白学案的使用以及比赛规则,利用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西游记》的故事大家都看过,大家都知道唐僧师徒经历了81 难,怎么出现了82 难呢?到底是什么呢?(观看视频)引出信息技术博览会,创设情境,老师带领大家到信博会去开拓一下眼界,学习一下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观看视频,从而知道信息技术博览会,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通过视频,将学生带入逛信博会的情境1、体验(体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未来生活)观看视频:未来生活未来的生活真是精彩,要实现这精彩的生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通用7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分析:“信息与信息技术”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第一章内容。
作为本书的第一章,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做进一步的提高,目的是使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信息和信息技术,并形成整体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章主要包括两大块:1、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则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将技术的发展寓于信息文化的发展之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影响。
这一块的内容都是教学重点,后两者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
三、学生学习状态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
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
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五、教学难点: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六、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师生一起小结等等。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信息的四个特征?新课导入教师活动: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节。
2024年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增加多场景)
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增加多场景) 教案: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3.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3.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2.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1.投影仪和电脑。
2.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给出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定义。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如互联网、方式、电脑等。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五、信息处理方法(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如收集、整理、分析、传递等。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六、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作业布置(5分钟)1.教师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信息和信息技术。
2.学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信息处理方法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理解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掌握了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重点关注的细节: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一、信息收集信息收集是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它涉及到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篇一: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活动单)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分组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用讲授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学习。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信息与信息技术”,这是三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的定义、信息的来源、信息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信息的重要性,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信息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比如在生活和学习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
但是,他们对信息的定义、信息的来源和信息的特点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对于信息技术,学生可能只有一些感性的认识,比如使用电脑、手机等设备,但是对于信息技术的具体概念和作用可能还不太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信息的定义、信息的来源、信息的特点。
2.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作用。
3.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信息的定义、信息的来源、信息的特点,信息技术的概念。
2.难点: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信息,如天气预报、新闻报道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信息从哪里来?信息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看一个关于信息与信息技术的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信息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新闻、天气预报、社交媒体等,分析这些信息的特点,并尝试用信息技术工具(如搜索 engines、截图工具等)来获取和处理这些信息。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信息有什么重要性?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和处理信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信息获取和处理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案。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自编模拟
《信息与信息技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能够理解信息的定义与重要性,认识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概念和简单应用,能够安全有效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生活。
同时,加强学生独立思考与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课时的教材内容,并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笔记。
重点掌握信息的定义、分类及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 实践操作:学生需完成以下实践操作任务:(1)使用计算机或移动设备进行网络搜索,并记录至少五个不同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2)设计一个简单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如电子记事本),并完成基本功能(如添加、修改、删除等)。
(3)学习并掌握至少一种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如文本输入、排版等。
3. 创意作品:学生可自行设计一个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创意作品,如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设计一个网站页面或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等。
作品需体现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在学习笔记中,清晰记录重要知识点,理解并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 实践操作部分要求学生注重实际操作,每项任务需按照要求完成,并保证作品的质量和功能实现。
3. 创意作品部分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品需体现创新性和技术性,并注重作品的可展示性。
4. 作业提交前,学生需对所有内容进行自查,确保没有错误或遗漏,作业应按时提交至指定平台或交由教师亲自批改。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笔记和实际操作成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操作的正确性和作品的创意性等方面。
2. 教师对学生的创意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注重作品的创新性和技术性,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3. 作业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操作方法;
[课前准备]
课前作业:让学生通过上网、图书馆、报刊杂志等渠道查阅有关计算机病毒的信息,每位同学可以从其特点、危害或具体实例来介绍自己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在课堂上交流。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二:信息活动(板书)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递(板书)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以百叶窗形式打开)
在此可以让一位同学上来指出计算机的各个部位。(检测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
计算机从只能处理数值到能处理各种声音及影像信息,从孤立的到相互之间的网络联系,计算机向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师: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有何影响呢?
(继续播放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②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影响?
a、经常无故地“死机”;b、运行速度明显下降;c、屏幕上显示莫名的信息;d、部分文件被破坏或删除;e、破坏整个硬盘或软盘上的数据。
师:引导学生“透过这些现象”看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③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a、破坏性b、隐蔽性c、潜伏性d、传染性e、激发性f、广泛性
以CIH和杀手13病毒为例简要介绍病毒的特点。
师:这些病毒是从什么地方“进口”来的呢?
软盘、盗版光盘、网络、硬盘
师:可万一你的计算机染上“病毒”后,该怎么办呢?
④如何防治病毒
a、软盘:对于来历不明的外来软盘要先查、杀病毒再使用;
b、光盘:建议使用正版光盘软件;
c、网络:安装实时监控软件;
d、硬盘:安装病毒防火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内容分析信息与信息技术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上册《信息技术》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第一节的内容,是让学生对传统的“计算机课”的认识转到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上来。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信息的含义和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含义和它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信息技术的开篇内容,为以后学习信息的获取与管理打下基础,做好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学生刚刚跨入高中,相互还不是很熟悉,而且现在的学生有个性,喜欢表现自己,这又是他们在初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并且这个阶段的学生通过小学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针对以上情况,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多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更多发言和参与表现的机会,通过对实验的分析,使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新内容很好的迁移和融合在一起,构建起个人的信息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1.信息的基本特征2.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教学难点:信息和信息技术含义的理解处理思路:讲授,演示五、教学环境(资源)教室六、教学思路(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本课理论性较强,“教法”以讲解法、演示法为主,“学法”以观察法、讨论法为主,并以适当的学生自主体验以及游戏为辅助2.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总体思路:介绍新教材讲解信息定义讲解信息的基本特征讲解信息技术定义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讨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展望七、教学过程(一)介绍新教材首先请大家把我们这节课的课本拿出来,是什么课啊?(学生回答)那我们把书翻开到目录,我们大概的来看一下这门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它与你过去的计算机课本有什么不同?它有《走进信息世界》、《管理计算机》、《应用文档的设计》、《数据统计与分析》《图片的获取与处理》《音视频获取与处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所以呢信息技术课不相当于同学们眼中的计算机课,通过今天的学习呢,我们就能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了。
下面就开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二)什么是信息老师: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
如清晨的霞光送来了黎明的信息,树叶开始变黄隐含着秋天来临的信息,我们从报纸上可以获得当天发生的消息,……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学生:(举例)老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都非常好,可见,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那同学们举了这么多关于信息的例子,在你们眼中什么才是信息呢?学生:……老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自己对信息的理解,我们来了解下书上对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同学们之前说了很多自己对于信息的理解,其实不同的领域对于信息的理解是不同的,但这里呢,同学们只要掌握书上的含义就可以了,如果对其他科学家的理解感兴趣呢,可以上网查看一下。
其实信息的表达有很多种方式,比如说语言(广播),文字(报纸)、符号、信号、指令、代码等都可以表达信息。
知道了信息的定义和表达方式之后,我们来通过一个实验体会一下,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
实践学习一:准备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三种不同液体,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
那同学们是怎样来把这三种液体分辨出来的呢?学生:(闻,看,尝)老师:同学们通过这三种方式很快就可以将这三种不同的液体分辨出来了,可见,不同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根据颜色、气味等各种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
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事物,如何获取信息呢?学生:(发明工具、仪器)老师:那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学生:(显微镜、电话、网络……)老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使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突破时空限制,再比如我们平时用的摄像机、照相机,它延伸的我们的视觉;看的电影、电视延伸了我们的视觉、听觉……;网络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使人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神奇。
正因为如此,信息的来源很多,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很多,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探究活动,体会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以及如何科学地选择获取途径。
探究学习:假如我们想知道室外的气温,有多少种途径呢?它们各自的操作步骤又是什么?所获取的气温精确度如何?老师:早晨起床,我想知道今天的气温,以便增减衣服,需要上网查询吗?你会选择哪种方法?学生:(直接到室外感觉)老师:那我们就不用再去拿个温度计测了那我准备外出旅游,需要了解目的地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又该如何获取这些信息呢?学生:(天气预报。
)老师:对,那直接去室外感受还有用吗?所以呢信息的来源多种多样,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信息需求和物质条件,选取适当的方法。
那了解的信息的含义和来源的多样性,那信息本身也具有许多特征,下面让我们做一个游戏,体会并总结信息的主要特征。
(三)信息的基本特征实践学习二:将班级分成若4个小组,各组准备一张纸条,每张纸条上写4个电话号码。
每组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将纸条上的内容依次传递给每位组员,然后的问题了,那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了纸条的内容?学生:……老师:这就说明了信息的可传递,可存储(纸条、磁盘文件)、那请网虫组的同学打开各自的文件,你们的信息丢失了吗?学生:(没有)老师:这说明了信息的可共享。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所以呢,我们这里说的共享性就是一种精神共享,不是物质共享。
在这其中呢,有的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纸条上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加工,方便下一个同学更好的记忆,这又体现了信息的什么呢?学生:……老师:这体现了信息的可加工。
那如果没有这些纸条啊,网络共享啊,还有语言的传递啊,我们能很快的知道这些信息吗?学生:不能老师:这就说明了信息的另一个特征,就是载体依附性,载体呢就是用于记录、传输、积累和保存信息的实体,就像老师讲课的声音,空气就是载体,我们看的报纸,纸张就是一个载体……那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信息的这几个特征,那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来体现信息的这些特征呢?下面请同学想一想告诉老师。
学生:……老师:假如我有一个好消息想告诉远方的朋友,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假如传递信息的范围扩大到全球,那么传输方式及传输效果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学生:……老师:当传输范围扩大到全球后,可能采用的信息传输方式将变为广播、电视、电话、E-mail、QQ、MSN、邮局邮寄信件等,相应的传输条件、速度、结果又将发生改变,同时还会带来费用问题,我们要根据情况选择经济适用的途径来传输信息。
今天我们通过三个实践活动,分别从事物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三个角度,进行了探究和讨论,归纳出信息的含义和主要特征,其实信息的特征远不止这些,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
(四)信息技术(简称IT)老师:从我们对信息的获取方式的演变,也出现了相应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和发布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
包括: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是建立在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各种半导体器件基础上的高新电子技术。
它主要运用在军事通信,火力控制,情报侦察、医疗检测等方面。
通信技术: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电路基础、通信系统原理、交换技术、无线技术、计算机通信网、通信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光纤通信等。
像我们现在用的移动、联通、电信都是一种通信技术。
计算机技术(核心):计算机技术具有明显的综合特性,它与电子工程、应用物理、机械工程、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学等紧密结合,发展很快。
它用在我们生活中的各方面。
传感技术:传感技术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从仿生学观点,如果把计算机看成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把通信系统看成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的话,那么传感器就是“感觉器官”。
它主要运用在航天、红外线方面。
其实信息技术运用的范围很广,在各个领域都可以看见信息技术的存在。
比如书上讲到的电子商务,现在我们用的智能手机,CAI(网络课堂,远程教学),CAD(ps,3dmax)一些计算机辅助技术……它都是一种信息技术,它主要是通过人机交互来实现各种各样的信息获取和传递的。
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地方运用到了信息技术,同学们感兴趣可以课后去了解下。
(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展望:老师: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①语言的使用;②文字的使用;③印刷技术的应用;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应用;⑤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来看下对未来的发展,这里介绍两种:虚拟现实:是指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网络技术生成的一种具有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效果的现实模拟环境,可以通过人体自身的技能进行交互,在交互过程中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3d,4d电影)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缩写为AI。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六)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做一个小测试(1)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C)A.电视中显示的图像 B.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C.广播中播报的明天天气情况 D.最新一期《读者参考》杂志(2)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中,韩信主要利用了信息的(A)A.真伪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载体依附性(3)下列有关信息与载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①信息可以不依附于载体而独立存在②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③点燃的烽火是信息的载体④信息不会随着载体的物理形式变化而变化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大家去我们的网络课堂去看看,里面还有很多的题目,下课后可以去做做。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纸、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请大家课后收集相关资料,填写书上P9的表格。
如今的信息技术发展如此之快,网络语言悄然兴起,并不断变化,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同学们课后都去讨论下,我们下节课进行讨论。
3.那人类借助语言、动作、文字、图像等符号表达和传递信息,那怎样才能更好的使用计算机加工、处理、和交流信息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信息的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