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仡佬文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正如学者所肯定的那样,“傩”的精彩之处全在于“戏”,也就是用于娱神兼娱人的部分。单看剧目就足以令人心驰神往:《跑功曹》、《五岳归天》、《大战洪山》、《降妖造斧》、《盘学》、《裁缝偷布》、《春兰卖酒》、《湘子度妻》、《平桂回窑》、《双城配》、《仙鹤配》、《赵元求寿》、《钟斛鬼》、《大闹大花楼》、《骑龙下海》……当那些头戴面具的法师兼民间艺人在台上说说唱唱,打打闹闹着天上、人间、海洋及地狱里的悲欢离合故事之时,主家的亲朋好友、乡亲故旧正象我们当年看电影,今天看歌舞演出一校址的感染快乐与悲伤,而一些劝世化人的要义也就通过这样的形式俏俏传入民心并承袭下来。
千年以降,今天的“傩”已远非古时的模样,就如同人的饮食、服饰演 变到今天与古人早已大 相径庭一般。但正如食饱衣暖的基本功能没有变化一样,“傩”也仍保持着驱逐疫鬼的职能。“傩”在当今学术界谓之“傩戏”,那是学者看重“傩”的表演成份。人类重功利,驱逐疫鬼迨非人力能为,只好假之神力。而神又并非一请即动,古人于是以娱神的方式,诗歌舞蹈,迎神降临,以为这样一来,神听了美妙的歌唱、赞颂,高兴得不得了,赶赴到场,场中又有牺牲、香烟贿赂,又有动人的舞蹈献媚,恻隐之心一发,想凡间之人也不容易,就顺便捉他几个疫鬼。然而人到此仍不敢自信请到神,因神本是人造,虚无飘渺,不可捉摸,来与没来,不可得见,又另想一法,把人装扮成神或猛兽。以为即使神没来,那些疫鬼见到这些假神假兽,一脸凶相,满口诅咒,一定会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
道真仡佬文化
我的故乡位于贵州省最北部,是遵义市的一个自治县。该县位于北纬30度,平均海拔1200米,常年平均气温26℃,平均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8000以上,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得天独厚。这里素有“神秘仡佬、养生天堂”之称,并获评“中国最佳环境生态宜居县”称号,“三幺台”、傩戏,神秘的仡佬文化,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仡佬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与古代僚人有渊源关系。仡佬族旧称“鸠僚”、“葛僚”、“革僚”,南宋以后始称“仡佬”。仡佬族现有人口四十余万,除部分散居在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云南文山自治州,贵州遵义、织金、仁怀、黔西、安顺、普定、正安等县市外,主要聚居在黔北的务川和道真两个自治县。仡佬族有语言无文字,除了广西隆林,贵州安顺市的西秀区、普定县,遵义市的遵义县,仁怀市等地有六千多人会说仡佬话之外,绝大部分通用汉语,风俗习惯与汉族也基本相同。但在一些山寨和村落里面,家人和亲友之间的称谓与汉族习惯称呼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保持了本民族古朴的生活习俗。
主客在饮酒喝茶之际,正是互诉衷肠、增进情感之时,待酒足茶酣以后,才撤去碗盏进入第三台:吃饭。吃饭也叫正餐,是最为讲究的一台。菜肴一般有烧白、猪脸、肚扣、酥肉、木耳、黄花、笋子、海带、豆腐丸等。如今人们生活好了,还增加了鸡、鸭、鱼等。但另有四盘是必不可少的:豆芽泡菜、萝卜丝、霉豆腐、洋芋片。佐饭的菜肴一般不能少于16个。
仡佬族人饮食文化非常丰富,以油茶和“爬坡酒”最有意思。当人们做活累的时候,有一个过程叫做“歇闹”,也就是歇歇的意思,大家聚在一起热闹热闹,一般在这个时候大家会聚在一起抽一支烟,吹吹牛,简单的休息一下,又会各去忙各的。若是人很多情况下,或者是大家集体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会有人去烧油茶用来“歇闹”,喝一碗油茶,再来一杯小酒,体现出淳朴的仡佬风情。
冲傩的存在其实是为了替人酬恩缴愿、驱鬼神而治人疾以及追荐亡灵(俗称做道场)。例如有一道咒语就与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雷神坛中作证明,差个元帅显威灵。消灾延寿来扶顺,要保家宅得安宁。王马温康来扶顺,手执金鞭驾火轮。差雷打死无道鬼,放火烧死不正神。三尺飞剑龙虎伏,敕令一下鬼神惊”。人的想象力在民间有着极大的发挥,无论级别多高的神灵,无论多么凶狠的魔鬼,只要手续周到,画两道符,点几柱香,就可请得动。而另一些咒语听来却如一首首优美的诗作,请看:“雪山顶上一座台,雪山闭了不曾开。转个老君传妙法,隔山吹股雪风来。一更之时下大雪,二更之时下大霜;三更之时雪愈下,四更雪上又加霜。龙来龙蜕爪,虎来虎蜕皮,山中百鸟蜕毛衣。冰冰冷冷,冷冷冰冰。雪山童子送雪来,头戴雪帽子,身穿雪衣裳,口衔雪水,脚穿雪鞋……”意境之清幽,渲染之适度,把一个冰雪世界传神的送到你眼前,忍不住从脚底向头顶冲上一股寒意。
然而,“傩”在道真民间并不称“傩戏”。据冉文玉《冲傩—来自巴渔傩坛的报告》记述,称上坛和下坛,下坛即谓“冲傩”,“冲傩”即学者所称“傩戏”,民间又称“打保福”或“逛神”或“跳大牙巴”。道真傩坛多源多流流多姿多彩,其中有一支称清微教。传说有一年,梅江遭旱,一坛门布坛求雨,久无响应,有一外乡人背着一个背夹路过此地,在坛周转了几圈后冲了一句话:这样子都想求雨?众人激他:你来!此人毫不逊让,穿戴整齐即手书一表,作法毕,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暴雨倾盆而下。众人信服,称他为师,那人便结合乡情,揉合佛道,手创清微教傩坛。
道真“三幺台”
“三幺台”是道真自治县仡佬族人最具特色且最隆重的一种食俗礼仪。据介绍,每逢嫁娶、寿庆、建房、节日宴请等,都要动用“三幺台”。“幺台”是方言土语,结束的意思,“三幺台”顾名思义,一轮宴席要经酒、茶、饭三道程序才算结束。
第一台是吃酒,宴席上摆的“下酒菜”一般不少于九盘,分别为猪心、肝、舌、耳、腰花、肚片、香肠、瘦肉片、卤鸡等,每样一盘,每盘十片。主客开怀 畅饮, 不醉不休。酒毕,撤走杯盘,摆上第二台:茶席。饮的是油茶,这油茶是仡佬族人的独创,它的由来也有很多传说。其做法是:用家乡生产的老鹰茶、苦丁茶、绿茶、藤茶等作主料,放入腊猪油中煎炒,待微黄后加水煨,直到把茶叶煨成呈深褐色的粥,才可入席。摆入桌上,每人一碗,如需要,还可再加。摆上桌来助饮的则全是素食:米粑、米花、粽子、饼子、糖食、核桃、花生、板栗、葵花等,由尊者带头各取所需。
仡佬族的民族文化“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道真县成立以来,
高度重视仡佬族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并成立了民族研究所和民族民间历史文化研究会。道真
以仡佬族傩戏原生态元素编排而成的仡佬民族民间舞蹈更是曾在遵义市获得金奖。道真仡佬傩戏包
含的文化内涵和多学科的学术价值、审美价值,被学术界誉为“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因此,道
真也被誉为“傩戏王国”。
道真仡佬傩戏
傩戏——这一种神秘、古老的文化,由道真农民千百年传承到今天,道真从此获得了“傩戏王国”的美誉。“傩”本是古时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吕氏春秋·季冬“云:命有司大傩”。高诱
注:“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大傩来自百度文库在古代皇宫
里举行时是十分隆重的,《后汉书·礼仪志》说:“先腊一日曰大傩,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弟年十岁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中黄门倡, 侲子和曰 :“……穷奇腾根共食蛊,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汝躯,拉汝干,节解汝肉,抽汝肺肠,汝不急去,后者为粮。因作方相与十二兽舞,欢呼周遍,前后省三过,门外五营骑士传火弃洛水中”。驱逐疫鬼仪式不仅在皇宫举行,乡下也有类似活动,《荆楚岁时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那场面虽然比不上皇宫的豪华,热闹的程度是一点也不逊。
千年以降,今天的“傩”已远非古时的模样,就如同人的饮食、服饰演 变到今天与古人早已大 相径庭一般。但正如食饱衣暖的基本功能没有变化一样,“傩”也仍保持着驱逐疫鬼的职能。“傩”在当今学术界谓之“傩戏”,那是学者看重“傩”的表演成份。人类重功利,驱逐疫鬼迨非人力能为,只好假之神力。而神又并非一请即动,古人于是以娱神的方式,诗歌舞蹈,迎神降临,以为这样一来,神听了美妙的歌唱、赞颂,高兴得不得了,赶赴到场,场中又有牺牲、香烟贿赂,又有动人的舞蹈献媚,恻隐之心一发,想凡间之人也不容易,就顺便捉他几个疫鬼。然而人到此仍不敢自信请到神,因神本是人造,虚无飘渺,不可捉摸,来与没来,不可得见,又另想一法,把人装扮成神或猛兽。以为即使神没来,那些疫鬼见到这些假神假兽,一脸凶相,满口诅咒,一定会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
道真仡佬文化
我的故乡位于贵州省最北部,是遵义市的一个自治县。该县位于北纬30度,平均海拔1200米,常年平均气温26℃,平均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8000以上,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得天独厚。这里素有“神秘仡佬、养生天堂”之称,并获评“中国最佳环境生态宜居县”称号,“三幺台”、傩戏,神秘的仡佬文化,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仡佬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与古代僚人有渊源关系。仡佬族旧称“鸠僚”、“葛僚”、“革僚”,南宋以后始称“仡佬”。仡佬族现有人口四十余万,除部分散居在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云南文山自治州,贵州遵义、织金、仁怀、黔西、安顺、普定、正安等县市外,主要聚居在黔北的务川和道真两个自治县。仡佬族有语言无文字,除了广西隆林,贵州安顺市的西秀区、普定县,遵义市的遵义县,仁怀市等地有六千多人会说仡佬话之外,绝大部分通用汉语,风俗习惯与汉族也基本相同。但在一些山寨和村落里面,家人和亲友之间的称谓与汉族习惯称呼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保持了本民族古朴的生活习俗。
主客在饮酒喝茶之际,正是互诉衷肠、增进情感之时,待酒足茶酣以后,才撤去碗盏进入第三台:吃饭。吃饭也叫正餐,是最为讲究的一台。菜肴一般有烧白、猪脸、肚扣、酥肉、木耳、黄花、笋子、海带、豆腐丸等。如今人们生活好了,还增加了鸡、鸭、鱼等。但另有四盘是必不可少的:豆芽泡菜、萝卜丝、霉豆腐、洋芋片。佐饭的菜肴一般不能少于16个。
仡佬族人饮食文化非常丰富,以油茶和“爬坡酒”最有意思。当人们做活累的时候,有一个过程叫做“歇闹”,也就是歇歇的意思,大家聚在一起热闹热闹,一般在这个时候大家会聚在一起抽一支烟,吹吹牛,简单的休息一下,又会各去忙各的。若是人很多情况下,或者是大家集体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会有人去烧油茶用来“歇闹”,喝一碗油茶,再来一杯小酒,体现出淳朴的仡佬风情。
冲傩的存在其实是为了替人酬恩缴愿、驱鬼神而治人疾以及追荐亡灵(俗称做道场)。例如有一道咒语就与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雷神坛中作证明,差个元帅显威灵。消灾延寿来扶顺,要保家宅得安宁。王马温康来扶顺,手执金鞭驾火轮。差雷打死无道鬼,放火烧死不正神。三尺飞剑龙虎伏,敕令一下鬼神惊”。人的想象力在民间有着极大的发挥,无论级别多高的神灵,无论多么凶狠的魔鬼,只要手续周到,画两道符,点几柱香,就可请得动。而另一些咒语听来却如一首首优美的诗作,请看:“雪山顶上一座台,雪山闭了不曾开。转个老君传妙法,隔山吹股雪风来。一更之时下大雪,二更之时下大霜;三更之时雪愈下,四更雪上又加霜。龙来龙蜕爪,虎来虎蜕皮,山中百鸟蜕毛衣。冰冰冷冷,冷冷冰冰。雪山童子送雪来,头戴雪帽子,身穿雪衣裳,口衔雪水,脚穿雪鞋……”意境之清幽,渲染之适度,把一个冰雪世界传神的送到你眼前,忍不住从脚底向头顶冲上一股寒意。
然而,“傩”在道真民间并不称“傩戏”。据冉文玉《冲傩—来自巴渔傩坛的报告》记述,称上坛和下坛,下坛即谓“冲傩”,“冲傩”即学者所称“傩戏”,民间又称“打保福”或“逛神”或“跳大牙巴”。道真傩坛多源多流流多姿多彩,其中有一支称清微教。传说有一年,梅江遭旱,一坛门布坛求雨,久无响应,有一外乡人背着一个背夹路过此地,在坛周转了几圈后冲了一句话:这样子都想求雨?众人激他:你来!此人毫不逊让,穿戴整齐即手书一表,作法毕,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暴雨倾盆而下。众人信服,称他为师,那人便结合乡情,揉合佛道,手创清微教傩坛。
道真“三幺台”
“三幺台”是道真自治县仡佬族人最具特色且最隆重的一种食俗礼仪。据介绍,每逢嫁娶、寿庆、建房、节日宴请等,都要动用“三幺台”。“幺台”是方言土语,结束的意思,“三幺台”顾名思义,一轮宴席要经酒、茶、饭三道程序才算结束。
第一台是吃酒,宴席上摆的“下酒菜”一般不少于九盘,分别为猪心、肝、舌、耳、腰花、肚片、香肠、瘦肉片、卤鸡等,每样一盘,每盘十片。主客开怀 畅饮, 不醉不休。酒毕,撤走杯盘,摆上第二台:茶席。饮的是油茶,这油茶是仡佬族人的独创,它的由来也有很多传说。其做法是:用家乡生产的老鹰茶、苦丁茶、绿茶、藤茶等作主料,放入腊猪油中煎炒,待微黄后加水煨,直到把茶叶煨成呈深褐色的粥,才可入席。摆入桌上,每人一碗,如需要,还可再加。摆上桌来助饮的则全是素食:米粑、米花、粽子、饼子、糖食、核桃、花生、板栗、葵花等,由尊者带头各取所需。
仡佬族的民族文化“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道真县成立以来,
高度重视仡佬族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并成立了民族研究所和民族民间历史文化研究会。道真
以仡佬族傩戏原生态元素编排而成的仡佬民族民间舞蹈更是曾在遵义市获得金奖。道真仡佬傩戏包
含的文化内涵和多学科的学术价值、审美价值,被学术界誉为“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因此,道
真也被誉为“傩戏王国”。
道真仡佬傩戏
傩戏——这一种神秘、古老的文化,由道真农民千百年传承到今天,道真从此获得了“傩戏王国”的美誉。“傩”本是古时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吕氏春秋·季冬“云:命有司大傩”。高诱
注:“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大傩来自百度文库在古代皇宫
里举行时是十分隆重的,《后汉书·礼仪志》说:“先腊一日曰大傩,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弟年十岁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中黄门倡, 侲子和曰 :“……穷奇腾根共食蛊,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汝躯,拉汝干,节解汝肉,抽汝肺肠,汝不急去,后者为粮。因作方相与十二兽舞,欢呼周遍,前后省三过,门外五营骑士传火弃洛水中”。驱逐疫鬼仪式不仅在皇宫举行,乡下也有类似活动,《荆楚岁时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那场面虽然比不上皇宫的豪华,热闹的程度是一点也不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