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典型例题课件.doc
全等三角形-完整版课件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A
D
B
C
E
F
2、把对对两应应个角边三是是角∠A形AB和重和∠合DDE到,,一起.
重∠A合BC和的和∠顶DEF,点∠,C叫B和C做和∠对FEF应; 顶点, 对重应合顶的点边是叫点做A对和应点边D,
点重B合和的点角E,叫点做C对和应点角F;。
A
D
B
CE
F
“全等”用符号“≌ ”表示
图中的△ABC和△DEF全等, 记作:△ABC △DEF 读作:△ABC全等于△DEF
A
D
B
CE
F
你能否直接从记作∆ABC ∆DEF中≌判断出所有的对应 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
注意
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 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
对应的位置上。
A
E
B
CF
D
ABC ≌ DEF
ABC ≌ Δ EFD
下列各组图形的形状 与大小有什么特点?
下列各组图形的形状 与大小有什么特点?
思考:他们能完全重合吗?
每组的两个图 形有什么特点?
完全重合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
把一块三角板按在纸上,画下图形, 照图形剪下纸板。剪下的纸板与三角板 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吗?他们能够完全 重合吗?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B D
E C
找出下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ADE △CBF
A
E
B
D
F
C
找出下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A △ABMN △△AACCMN
B
M
N
C
找出下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数学教学PPT课件(6篇)

E A
F
B
C
∆ABC ≌ ∆FDE
对应顶点 对应顶点 对应顶点 对应角 对应角 对应角 对应边 对应边 对应边
41
课堂测试 1.如果∆ABC≌ ∆ADC,AB=AD,∠B=70°, BC=3cm,那么∠D=___7_0,D°C=____3cm
D
课堂测试
2、若△AOC≌△BOD,对应边是 应角是 ;
小组讨论完成
解:∵ △ABD ≌ △EBC,∴AB=EB,BD=BC, ∵BD=ED+EB ∴DE=BD-EB=BC-AB=5-3=2cm.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教材第三十二页练习1-2题)
四、课堂小结,请大家回顾一下: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学生充分讨论回答。
点评梳理: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思考
将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
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
A
D
重合的边叫对应边
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根据动画效果,你能说出
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
B
CE
F 对应边、对应角各是什么吗?
36
全等三角形表示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该如何表示吗?
A
D
右图中的∆ABC和∆DEF全等
记作: ∆ABC ≌ ∆DEF
五、课后练习
1、教材第33-34页,1-6题。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1 全等三角形
人教版 数学(初中) (八年级 上)
Please Enter Your Detailed Text Here, The Content Should Be Concise And Clear, Concise And Concise Do Not Need Too Much Text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PPT优质课件

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全等形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形关注的是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一个图形经过平移
、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
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知识梳理
例题 1:请观察图中的6组图案,其中是全等形的是 1、4、5、6
等时,对应的顶点放在对应的位置上.
知识梳理
例题 1:如图所示,△
≌△ ,指出所有的对应边和对应
角.,AC与DB,BC与CB是对应边;
AB与DC
∠ABC与∠DCB,∠A与∠D,∠ACB与∠DBC是对应角。
【解答】(1)已知△ABC≌△DCB,故公共边BC和CB
是对应边,它们所对的∠A和∠D是对应角,最短边
点E平分线段BC;
(3)DE ⊥ BC,
理由如下:因为△ BDE ≌△ CDE,所以BD = CD,
BABC中,点A的坐标为( − 1,1),点C的坐
:
标为 ( − 2,2) ,点 B 的坐标为 ( − 5,1) ,如果 △
ABD与 △ ABC全等,求点D的坐标。
10∠ ,则 =
.
【结论】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时应
注重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要根据对应角
去找对应边.
知识梳理
例题 2:如图所示,△ 沿直线 向右平移线段 长的距离后与△
≌
重合,则△△
,
;相等的角有
∠ = ∠
,相等的边有
, =
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和对应角.
【解答】对应边:AN与AM,BN与CM;
对应角:∠BAN与∠CAM,∠ANB与∠AMC.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PPT课件

02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
SSS判定法
定义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
符号语言
在△ABC和△A'B'C'中, AB=A'B',AC=A'C', BC=B'C' ⟹ △ABC≌△A'B'C' (SSS)
注意事项
在应用SSS判定法时,需 要确保三个边分别对应相 等,不能只满足其中两个 边相等。
SAS判定法
注意事项
在应用AAS判定法时,需要确保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同时,需要注意 的是,AAS判定法和ASA判定法的区别在于,AAS判定法中的两个角不是夹边所对的角,而 是任意两个角。
03
全等三角形证明技巧
已知条件梳理与分析
已知条件分类
01
边、角、高、中线、角平分线等。
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
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判定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关键知识点回顾与总结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了解全等三角形在几何证明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拓展延伸:相似三角形简介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 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即两个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相似比、面积比等。
符号语言
在△ABC和△A'B'C'中,∠A=∠A', AB=A'B',∠B=∠B' ⟹ △ABC≌△A'B'C'(ASA)
注意事项
在应用ASA判定法时,需要确保 两个角和它们之间的夹边分别对
应相等。
AAS判定法
定义
《全等三角形》ppt课件

《全等三角形》ppt课件•全等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判定全等三角形方法探讨•辅助线在证明全等过程中作用•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关系探讨目录•生活中全等三角形应用举例•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全等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全等三角形定义及判定方法定义SSS(边边边)SAS(边角边)HL(斜边、直角边)ASA(角边角)AAS(角角边)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关系确定030201对应边、对应角关系全等三角形性质总结判定全等三角形方法探讨SSS判定法定义应用举例注意事项应用举例SAS判定法定义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若已知两边及夹角相等,则可直接应用SAS判定法。
注意事项ASA判定法定义AAS判定法定义比较分析案例分析01020304ASA和AAS判定法比较与案例分析辅助线在证明全等过程中作用构造辅助线策略与技巧分享观察图形特征在证明全等三角形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图形,分析已知条件和目标结论,从而确定需要构造的辅助线类型。
利用基本图形熟悉并掌握一些基本图形(如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等)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构造出合适的辅助线。
构造平行线或垂直线根据题目条件,有时需要构造平行线或垂直线来利用相关性质进行证明。
典型辅助线构造方法剖析角平分线法01中线法02高线法03复杂图形中辅助线应用实例在复杂图形中,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辅助线构造方法才能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先构造角平分线,再利用中线或高线的性质进行证明。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构造多条辅助线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这时需要仔细分析图形特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构造和证明。
通过学习和掌握典型辅助线的构造方法和应用实例,可以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关系探讨性质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定义:两个三角形如果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则称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周长比等于相似比;010203040506相似三角形定义及性质回顾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简介预备定理判定定理1判定定理2判定定理3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联系和区别联系区别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在相似三角形中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更为严格和具体,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对较为宽松和生活中全等三角形应用举例建筑设计中全等三角形应用稳定性美学效果美术创作中全等三角形构图技巧平衡感动态感其他领域(如工程、测量)中全等三角形应用工程测量机械设计地图制作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SSS、SAS、ASA、AAS及HL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类型一、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1、全等三角形又叫做合同三角形,平面内的合同三角形分为真正合同三角形与镜面合同三角形,假设△ABC 和△A 1B 1C 1是全等(合同)三角形,点A 与点A 1对应,点B 与点B 1对应,点C 与点C 1对应,当沿周界A→B→C→A,及A 1→B 1→C 1→A 1环绕时,若运动方向相同,则称它们是真正合同三角形(如图1),若运动方向相反,则称它们是镜面合同三角形(如图2),两个真正合同三角形都可以在平面内通过平移或旋转使它们重合,两个镜面合同三角形要重合,则必须将其中一个翻转180°,下列各组合同三角形中,是镜面合同三角形的是( )(答案)B ;提示:抓住关键语句,两个镜面合同三角形要重合,则必须将其中一个翻转180°,B 答案中的两个三角形经过翻转180°就可以重合,故选B ;其它三个选项都需要通过平移或旋转使它们重合.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类型三、全等三角形性质3、如图,将长方形ABCD 沿AE 折叠,使D 点落在BC 边上的F 点处,如果60BAF ∠=︒,那么DAE ∠等于( ).A 。
60° B 。
45° C 。
30° D.15°(答案)D ;(解析)因为△AFE 是由△ADE 折叠形成的,所以△AFE ≌△ADE,所以∠FAE=∠DAE ,又因为60BAF ∠=︒,所以∠FAE =∠DAE =90602︒-︒=15°.(点评)折叠所形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是全等的关系,抓住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来解题.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将△BCD 沿其对角线BD 翻折得到△BED ,若∠1=35°,则∠2=________。
(答案)35°;提示:将△BCD 沿其对角线BD 翻折得到△BED,所以∠2=∠CBD ,又因为AD ∥BC ,所以∠1=∠CBD ,所以∠2=35°.4、 如图,△ABE 和△ADC 是△ABC 分别沿着AB ,AC 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α的度数是_________.(答案)∠α=80°(解析)∵∠1∶∠2∶∠3=28∶5∶3,设∠1=28x ,∠2=5x ,∠3=3x ,∴28x +5x +3x =36x =180°,x =5° 即∠1=140°,∠2=25°,∠3=15°∵△ABE 和△ADC 是△ABC 分别沿着AB ,AC 翻折180°形成的, ∴△ABE ≌△ADC ≌△ABC ∴∠2=∠ABE ,∠3=∠ACD∴∠α=∠EBC +∠BCD =2∠2+2∠3=50°+30°=80°(点评)此题涉及到了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和定理,并且要运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12.1 全等三角形》课件(3套)

DDDDDDDDD
B
规律五:一对最大的角是对应角 一对最小的角是对应角
已知△A0B≌△COD 指出图中 两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A
D O B
C
已知△ABC≌△DCB 指出图 中两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A B
D O
C
找一找:请指出下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解:在△ABC中,∠ACB=180°-30°-50°= 100°.∵△ABC≌△DEF,∴∠DFE=∠ACB=100°,EF=BC,∴EC =BF=2
10.如图,Rt△ABC沿直角边BC所在的直线向右平移得到△DEF,下 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D )
A.△ABC≌△DEF B.∠DEF=90° C.AC=DF D.EC=CF
1.不能准确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关系. 2.对应关系考虑不全面而出错.
观察 (1)
(2)
(3)
每组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 重合 思 考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观察下面两组图形,它们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与同伴进行交流。
形状
1
相同
大小 相同
2
全等图形的特征: 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3.如图,将△ABC沿CB方向平移得到△DFE,则△ABC≌△__D_F_E, ∠ABC的对应角是 ∠DFE,∠C的对应角是 ∠DEF,BC的对应边是 _F__E_.
4.如图,将△ABC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DE,那么∠BAC的 对应角是∠__D_A_,E ∠B的对应角是_∠__D_,AC的对应边是__A_E_,BC的对应边 是__D_E_.
典型例题
例3:如图,若ΔABC≌ΔAEF, AB=AE,∠B=∠E,则下列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完整版课件

你能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类似例子吗?
请同学们把一块三角尺按在纸板上, 画下图形后,比较观察这两个三角形 有何关系?从同一张底片冲洗出来的 两张尺寸相同的照片上的图形,放在 一起也能够完全重合吗?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B
C
请说出目前判定三角形全 等的4种方法:
SAS,ASA,AAS,SSS
问题 任意画一个Rt△ABC,使∠C =90°,再画 一个Rt△A'B'C',使∠C'=90°,B'C'=BC, A'B'=AB,然后把画好的Rt△A'B'C'剪下来放到 Rt△ABC上,你发现了什么?
F
C
B
E
L
从上面的图形中可以看出,若已知 ∠A=60°,∠B=80°,相信你一 定可以求出△ABC的各个角的大小: ∠D=__6_0_°_,∠E=_8_0_°_, 40° ∠F=___.
已知:如图,△ABC ≌△DEF. (1)若DF =10 cm,则AC 的长为 10 cm ; (2)若∠A =100°,则:
C1
比眼力:找全等.
8
Ⅰ 30o
9
8Ⅱ 30o
5
8 30o
8Ⅲ
5 30o
Ⅴ 8
8Ⅵ 30o8
8 Ⅶ
30o 9
Ⅳ8 5
8 Ⅷ
5
如图,有一池塘,为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
离,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先在平地上取 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再连结AC、
BC并分别延长AC至D、BC至E,使CD=CA,
CE=CB,最后测得DE的距离即为AB的 长.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优质课件

所以AB=DE,AC=DF,BC=EF.
F
它们的对应角分别相等,所以
∠A=∠D,∠B=∠E
∠ACB=∠DFE.
C E
D
试一试4:
先写出全等式,再指出它们的对应边 和对应角
∵△ABC≌△DEC
∴AB=DE,AC=DC, BC=EC
∴∠A=∠D, ∠B=∠E, ∠ACB= ∠DCE.
A
C D
规律四:一对最长的边是对应边 一对最短的边是对应边
E B
试一试5:
先写出全等式,再指出它们的对应边 和对应角
FF FFFFFFA
∵△ABC≌△FDE
∴AB=FD,AC=FE, BC=DE
C EEEEEEEEE ∴∠A=∠F,
∠B=∠D, ∠ACB= ∠FED.
DDDDDDDDD
B
规律五:一对最大的角是对应角 一对最小的角是对应角
1、请指出下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形吗?你能把它分成三个全等三角形吗?四个呢?
总结:寻找对应元素的规律
(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 (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 (4)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边是对应边,
最小的边是对应边; (5)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角是对应角,
最小的角是对应角;
作业:
1.习题1.1
2.思考: 下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你能把它分成两个全等三角
所以BC=DE.
4、如图,已知ΔABE≌ΔACD,且∠1=∠2, ∠B=∠C,请指出其余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A
分析:由ΔABE≌ΔACD以及
∠1=∠2, ∠B=∠C知:
B
2
D
∠ BAE与∠CAD是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PPT优质课件

O
C B
AD
O
B
C
A
B D
E C
A
E
D
B
C
1. 有公共边,则公共边为对应边; 2. 有公共角(对顶角),则公共角(对顶角)为对应角; 3.最大边与最大边(最小边与最小边)为对应边;
最大角与最大角(最小角与最小角)为对应角;
4. 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的对角为对应角.
探究新知
找一找下列全等图形的对应元素?
A
D
A
2 B E CF
A
3 21 4
B E
CF
B
D CF
A
D
1
23 4
B
C
探究新知
全等的表示方法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
A
F
B
CD
E
△ABC≌△FDE
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 对应的位置上.
探究新知
全等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A
D
B
C
E
∠A=∠F,∠B=∠D,∠C=∠E.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1 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例1 如图,若△BOD≌△COE,∠B=∠C,指出这两个全 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若△ADO≌△AEO,指出这两个三角 形的对应角.
解:△BOD与△COE的对应边为: BO与CO,OD与OE,BD与CE; △ADO与△AEO的对应角为:
课堂检测
拼接的图形展示
课堂小结
全等 三角形
定 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基本 性质
全等三角形及性质PPT课件

角角边定理
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简称AAS。
若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且 其中一个角的对边也相等,则这
两个三角形全等。
举例:若△ABC和△DEF中, ∠A=∠D,∠B=∠E,BC=EF,则
△ABC≌△DEF。
04
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关系
相似三角形定义及性质
定义:两个三角形如果它们 的对应角相等,则称这两个
行推导。
全等三角形在几何证明中作用
01
02
03
04
证明线段相等
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证明角相等
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来证明两个角相等。
证明垂直关系
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证明 两条直线垂直。
证明平行关系
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证明 两条直线平行。
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
已知△ABC和△DEF全等,且AB=DE,BC=EF,∠B=∠E。 求证:AC=DF。
HL全等(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条直 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典型例题解析
解析
根据SAS全等的判定方法,已知两边和夹角分别相等,因 此可以判定△ABC和△DEF全等。
例2
已知△ABC中,∠C = 90°,AC = BC,AD平分∠CAB交BC 于D,DE⊥AB于E,且AB = 6cm,求△DEB的周长。
边角边判定
如果两个多边形的一组对 应边和它们之间的对应角 都相等,则它们是全等的 。
角边角判定
如果两个多边形的一组对 应角和它们之间的夹边都 相等,则它们是全等的。
典型例题解析
1. 例题一
已知两个四边形ABCD和EFGH,其中AB=EF, BC=FG, CD=GH, DA=HE,且∠A=∠E, ∠B=∠F, ∠C=∠G, ∠D=∠H。求证: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全等。
人教版《全等三角形》优秀课件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
边AB 与DE、边BC 与EF、
∠ABC=∠DBC,
已知:如图,△ABC ≌△DEF. ∴相等的边为:OC=OB,OA=OD,
3 cm,求MN和HG的长度.
请观察下面两组图形,它们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与同伴进行交流。
(1)若DF =10 cm,则AC 的长为 (1)写出相等的线段与角.
∴相等的边为:AB=DB,BC=BC,
∠A 与∠D、∠B 与∠E、
∠AOC=∠DOB. (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
AC=DC.
解:∵△ABC≌△DBF.
∴相等的角为:∠BAC=∠BDC, ∠C 与∠F 重合,称为对应角.
活动一:请同学们和同桌一起将两本数学课本叠放在一起,观察它们能重合吗?
∠ACB=∠DCB.
的度数为
能够完全重合 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___5_0_°________. C.58° D.50°
如图,△ABC≌△DEF,BE=3,AE=2,则DE的长是( )
如图,已知△EFG≌△NMH,∠F与∠M
点A 与点D、点B 与点E、 解:∵△ABC≌△DBC.
A
D
∵ △ABC ≌△DEF,
注意:书写全等式时要求把对应顶点字母放在对应的位置上。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点A 与点D、点B 与点E、
A
点C 与点F 重合,称为对应顶点;
边AB 与DE、边BC 与EF、
B
C
边AC 与DF 重合,称为对应边;
∠A 与∠D、∠B 与∠E、
∠C 与∠F 重合,称为对应角.
D
你能用符号表示出这两个全等三角形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等三角形知识梳理一、知识网络
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边边边SSS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边角边SAS 应用
判定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
斜边、直角边HL
角平分线
作图
性质与判定定理
二、基础知识梳理
(一)、基本概念
1、“全等”的理解全等的图形必须满足:(1)形状相同的图形;(2)大小相等的图形;
即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
同样我们把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
(二)灵活运用定理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且至少要有一组边对应相等,因
此在寻找全等的条件时,总是先寻找边相等的可能性。
2、要善于发现和利用隐含的等量元素,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等。
1
3、要善于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1)已知条件中有两角对应相等,可找:
①夹边相等(ASA)②任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AAS)
(2)已知条件中有两边对应相等,可找
①夹角相等(SAS)②第三组边也相等(SSS)
(3)已知条件中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可找
①任一组角相等(AAS 或ASA)②夹等角的另一组边相等(SAS)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训练
1.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BE⊥AD,CF⊥AD,问BE= C F 吗?说明理由。
A
F
B C
D
E
2.已知AC= B D,AE =CF,BE=DF ,问AE∥CF 吗?
E F
A C
B D
3.已知AB= C D,BE =DF,AE =CF ,问AB∥CD 吗?
A B
E
F
C
D
4.已知AC=AB,AE= A D,∠1=∠2,问∠3=∠4 吗?
A
1 2
E
D
3 4
B C
5. 如图, 已知线段AB、CD相交于点O,AD、CB的延长线交于点E,OA=OC,EA=EC请, 说明∠A=∠C.
2
6. 如图,AD=BC,AB=DC. 求证:∠A+∠D=180°
7. 如图,已知:AE=CE,∠A=∠C,∠BED=∠AEC,求证:AB=CD.
A
E
C B D
8. 如图, AB ∥CD, A D、B C交于O点, EF 过点O分别交AB、C D于E、F,且AE=DF,
求证:O是EF的中点.
A E B
9.如图,在△ABC 中,AD ⊥BC,CE⊥AB, 垂直分别为D,E,AD,CE 交于点H,已知EH=EB=3,AE=4, 求CH 的长。
A
E
H
B C
D
3
10.已知,如图,AB=AE, ∠B= ∠E, ∠BAC= ∠EAD, ∠CAF= ∠DAF.
:AF⊥CD
求证
A
E
B
C
F D
11. 如图,AD=BD,AD⊥BC于D,BE⊥AC于E,AD 于BE相交于点H,则B H与AC相等吗?为什么?
A
E
H
D
B
C
12. 已知D是△ABC的边B C上一点,且CD=AB, ∠BDA=∠BAD,AE是△ABD的中线。
:AC=2AE
求证
A
B E D C
13. 已知:如图3-50 ,AB=DE,直线A E,BD相交于C,∠B+∠D=180°,AF∥DE,交BD于F.求证:CF=CD.
B
14.已知:如图,BF⊥A C于点F,C E⊥AB于点E,且BD=CD
上
:⑴△BDE≌△CDF ⑵点D在∠A的平分线
求证
E
D
A
4
C
F
1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是AC 上的一点,∠1=∠2,∠3=∠4,求证: ∠5=∠6.
D
A 1
2 E 5
6
3
4
C
B
16.已知:AB//ED ,∠EAB= ∠BDE ,AF=CD ,EF=BC,求证:∠F=∠C
E D
C
F
A B
17. 如图,已知: AD 是BC 上的中线,且DF=DE .求证:BE ∥CF.
18.如图:BE ⊥AC,CF⊥AB ,BM=AC ,CN=AB 。
求证:(1)AM=AN ;(2)AM ⊥AN 。
A
N
4
3
F
E
1 2
M
B C
19.如图所示,已知AE⊥AB,AF⊥AC,AE=AB,AF=AC。
求证:(1)EC=BF;(2)EC⊥BF
F
E A
M
5
B
C
20.如图所示,∠BAC=90°,AB=AC,AE是过 A 的一条直线,B,C 在AE的异侧,BD⊥AE于D,C, CE⊥AE于E,求证:BD=DE+CE
A
D
C
B
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