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弥漫性病变CT影像
肺部弥漫性病变的高分辨率CT(HRCT)诊断与鉴别诊断(一)
![肺部弥漫性病变的高分辨率CT(HRCT)诊断与鉴别诊断(一)](https://img.taocdn.com/s3/m/d227bb80f5335a8102d220eb.png)
慢性嗜酸性肺炎
女,43岁。低热,进行性气短
肺外围实变影
解析
❖ 首要异常是实变还是磨玻璃改变:实变、磨玻璃密 度?
❖ HRCT示肺外围不均的实变,注意在密度增高影内 看不到肺血管影像。实验室检查示外周血嗜伊红细 胞增多。
一)
肺部弥漫性病变的高分辨率CT (HRCT)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
❖ 本课件主要包括二个方面内容
一、肺部弥漫性病变(高密度型部分) 二、肺部弥漫性病变(低密度型部分)
一、肺部弥漫性病变的HRCT诊 断与鉴别诊断
(高密度型部分)
毛玻璃影
❖ 毛玻璃影(ground-grass opacity, GGO):其病理基础为肺 泡壁间质的增厚,同时肺泡腔内充满炎性细胞、渗出液及受 损细胞碎片;慢性期纤维细胞浸润修复受损肺组织,残留肺 泡及细胞碎片导致受累区域肺内含气量下降,病理提示约35 %左右GGO可发生纤维化。HRCT均表现为肺内淡薄的稍高 密度影,边界模糊,其特点在GGO区域仍可见到肺血管及 支气管形成的纹理影, GGO的出现高度提示肺组织疾患的 活动性,为可逆性。
❖ 最可能的诊断:病毒性肺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肺出血、 肺水肿、过敏性肺炎?
❖ 这种影像学表现要明确诊断是困难的,对于一个淋巴瘤化疗 患者,上述每一诊断都是可能的。纤维支气管镜检为 PCP。
❖ 诊断: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呈现磨玻璃密度伴小叶间隔增厚。
病毒性肺炎
女,47岁。咳嗽,发热, 不舒服。淋巴瘤史
❖ 亦有以局限性结节阴影,单侧浸润为表现。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男,42岁。发热、气短。艾滋病患者
肺内弥漫性结节性病变的CT诊断分析
![肺内弥漫性结节性病变的CT诊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7ea617a8114431b90dd87a.png)
肺内弥漫性结节性病变的CT诊断分析作者:庞丹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3期[摘要] 目的分析肺内弥漫性结节性病变CT扫描的表现、特点及诊断意义。
方法抽取在我院采用CT检查并经临床确诊的肺内弥漫性结节性病变患者50例,对其临床及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CT诊断为粟粒型肺结核21例,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16例,双肺内多发转移瘤9例,尘肺4例,诊断符合率达100%。
结论肺内弥漫性结节性病变的CT表现各不相同,尤其是采用高分辨率CT扫描,其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显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 肺内弥漫性结节性病变;CT诊断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32-01肺内弥漫性结节性病变是由各种疾病引起的常见的一种临床基本征象,由于病因复杂,病种较多,一直以来是临床诊断的难点。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CT因其独特优势在临床诊断中得以广泛应用,尤其在对肺部弥漫性结节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1]。
现将50例我院经临床确诊CT表现为肺内弥漫性结节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的50例在我院采用CT检查并经临床确诊为肺内弥漫性结节性病变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9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痛、咳嗽、咳痰及痰中带血,发热等。
1.2 检查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扫描前训练患者呼吸,尽量在一次屏气时完成全部扫描。
患者仰卧,上臂上举,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肺底,层厚10mm,层距10mm,分别采用肺窗、纵隔窗(结节较小时采用350-400Hu的宽窗宽及-20-0Hu的窄窗位)观察。
由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共同阅片并做出分析诊断。
2 结果经CT诊断为粟粒型肺结核21例,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16例,双肺内多发转移瘤9例,尘肺4例,诊断符合率达100%。
3 讨论3.1 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影像表现可见两肺多发弥漫分布的结节状、斑片状阴影或肺叶及肺段多发的实变阴影[2],部分可融合成大片状的实变影。
肺内弥漫性磨玻璃样病变影像学诊断PPT
![肺内弥漫性磨玻璃样病变影像学诊断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1d2d94aeaad1f347933f4d.png)
概述
pGGO 伴有网状阴影和纤维化征象,如牵 拉性支气管扩张,特别是在肺的同一区域 同时存在时, GGO可能是纤维化所致, 而不是活动性疾病。
p有的纤维化可能需要进行活检证实,活检 应该选择在在纤维化最少的区域进行。
病因与病理学
Please cite this article in press as: Marchiori E, et al.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findings from adult patients with Influenza (H1N1)virus-associated pneumonia. Eur J Radiol
• 女性,25岁,心慌气短入院2小时。
• 男性,71岁。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磨玻璃样改变。两肺有多发沿着支 气 管血管束分布的棉絮状GGO阴影。
• 女性,65岁。 肺出血。
• 女性,28岁。右下肺支气管扩张肺出血。右肺下叶外后段可见磨玻璃样渗出性 阴 影,肺中带淡薄,胸膜下密度稍高。
• 肺出血。肺肾综合症。
• 实变影是白血病肺部浸润的实变影多不按肺叶肺段分布,有些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有 些位于胸膜下。
• 结节 结节性改变在白血病肺部浸润中相对少见,可以分布在小叶中心、支气管血管束 周围,也可以分布无规律。
• 男性,73岁。淋巴瘤肺浸润
• 女性,35岁。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两肺野呈毛玻璃样改变,支气管管壁增厚, 管腔狭窄,增强显示,纵隔淋巴结广泛增大。
• 红细胞冷凝集试验滴定效价1:32以上。 链球菌MG凝集试验1:40以上,或4倍 以 上增大。
• 特异性抗体I gM(+)或总抗体滴度≥1: 160。
肺弥漫性病变CT影像ppt课件
![肺弥漫性病变CT影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6b9651f12d2af90242e6f1.png)
女.63岁,确诊为SLE
男,21岁,已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
肺结节病
类风湿病肺内改变治疗前后
2010-1-19
2010-2-24
3、中毒性肺病
最常见的是百草枯中毒: 早期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后期肺间质改变。
4、肺水肿
心衰的肺实质水肿 心(肾)衰导致的肺实质水肿有其特征性分布:
以肺门为中心的蝶翼样分布的磨玻璃密度,如果严 重,可以看到其内有实变的成分。
其中最常见的是过敏性肺炎, 部分风湿免疫性疾病可以有此表现 另外,有毒气体吸入也常以小叶中心分布
1、过敏性肺炎
过敏性肺炎常常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分布的 小叶中心磨玻璃密度结节灶。
过敏性肺炎治疗前后对照
2、干燥综合征的肺内改变
3、电焊工吸入有害气体
(三)低密度病变
弥漫性分布的低密度病变主要包括: 肺气肿 气体潴留
上叶密度减低、纹理稀疏、体积增大。
二、肺间质的改变
1、气管血管束增厚 中轴间质增厚
2、网格状改变 小叶间隔增厚
3、细网格状改变 小叶内间质增厚
4、蜂窝状改变 Honeycombing opacity 纤维化、肺泡结构破坏(囊状) 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1、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 (中轴间质改变)
沿气管血管周围分布 边缘模糊的高密度“鞘”
弥漫性肺疾病的CT 征象分析
关于弥漫性肺疾病的定义
弥漫(diffuse):充满、布满(词典) 弥漫性肺疾病 diffuse lung disease,DLD:
影像学上两肺被病灶充满或者多灶性分布(布满)的 一类疾病。病理学上指肺实质和肺间质广泛分布的的 异质性(heterodenbiety)疾病群。 异质性疾病群:不同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 表现的疾病。
肺部弥漫性结节病变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肺部弥漫性结节病变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8848363c10661ed9ad51f374.png)
螺 旋 , ih S e d T 9 型 机 。 螺 旋 扫 描 自肺 尖 至 肺 底 连 续 扫 Lg tpe C 一 9
描 , 厚 、 距 各 为 1 层 层 0mm, 灶 MP 重 建 ; 分 病 例 作 HR T 病 R 部 C
肺 部 弥 漫性 结 节 的 C 表 现 分 为 3类 : 叶 中 心 结 节 , 源 T 小 血
C 或 HR T表 现 特 征 , T C 以提 高 对 肺 部 弥 漫 性 结 节病 变 的 C T诊
断及鉴别诊断 。 1 资 料 与方 法
性 结 节 , 称 随 机 分 布 的结 节 , 淋 巴 管 周 围 结 节 。肺 部 弥 漫 性 又 和 1 8例 经 临 床 或 肺 活 检 证 实 的 以 肺 部 弥 漫 性 结 结 节 的 c 鉴 别 诊 断 是 根 据 结 节 的 形 态 和 分 布 特 点 , 结 节 的 T 而 分 布 特 点 是 主要 依 据 。
肺 部 弥 漫 性 结 节 为 主 要 征 象 的疾 病 诊 断 一 直 是 C 及 临 床 医 师 T 工 作 中 的 难 点 , 者 收 集 C 资 料 完 整 并 经 临 床 或 肺 活 检 证 实 笔 T
的 以肺 部 弥 漫 性 结 节 为 主 要 征 象 的 1 个 病 例 , 顾 性 分 析 其 8 回
3 1 1 经 支 气 管 播 散 的 病 变 主 要 见 于 支 气 管 播 散 性 肺 结 . . 核 。其 结 节具 “ 芽 征 ” 结 节 分 布 不 均 匀 , 某 一 部 分 较 多 见 或 树 , 在 局 限 于 某 一 区域 。 内 有 实 变 , 见 空 洞 。 与 细 支气 管 肺 泡 癌 肺 可 应 鉴 别 , 支 气 管 肺 泡 癌 也 可 表 现 为 小 叶 中 心 结 节 伴 多 发 磨 玻 璃 细 影 和肺 实 变 区 , 是 其 实 变 区 密 度 不 均 匀 , 玻 璃 影 可 位 于 实 但 磨 变 区 的 附 近 或 距 离 较 远 , 经 支 气 管 播 散 的 结 核 小 叶 中心 分 枝 而
《肺弥漫性病变》PPT课件
![《肺弥漫性病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6c76ac27284b73f3425013.png)
精品医学
5
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 病理: • 原因不明,青年人多见,有咯血及难治性贫血; • 大体: • 镜下:肺泡腔内含有大量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嗜
细胞
精品医学
6
精品医学
7
淀粉样变性
• 分型:血管型,支气管结节型,实质结 节型,弥漫型肺泡间隔型
精品医学
8
精品医学
9
以线状或网状影为主的弥漫性病变
精品医学
34
精品医学
35
急性白血病,肺曲霉菌感染
精品医学
36
Ground glass Nodule with halo
Aspergillus
(confirmed by bronchoalveolar
lavage)
精品医学
37
Bleomycin lung toxicity
精品医学
38
Follow up after corticosteroid therapy
• 肺纤维化 • 石棉肺 • 慢性间质性肺炎 • 结缔组织性疾病 • 癌性淋巴管炎
精品医学
10
F
精品医学
11
精品医学
12
精品医学
13
IPF
的
阶
段
表
现
精品医学
14
毛玻璃样阴影提示病变精处品于医学活动期
15
石棉肺
精品医学
16
精品医学
17
蜂窝,线样影
增厚钙化的胸膜
精品医学
18
Septal thickening, parenchymal band
48
肺泡中心性气肿
精品医学
49
肺弥漫性疾病普通CT和高分辨率CT诊断价值对比
![肺弥漫性疾病普通CT和高分辨率CT诊断价值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abfeffefbd64783e08122b26.png)
肺弥漫性疾病普通CT和高分辨率CT诊断价值对比摘要】目的:对肺弥漫性疾病诊断中普通CT和高分辨率CT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
方法:选择肺弥漫性疾病患者144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疗,为所有患者开展高分辨率CT和普通CT检查,统计并对比不同检查方法结果。
结果:144例患者中24例间质性肺水肿,64例肺纤维化,40例小叶肺气肿,16例支气管肺炎。
高分辨率CT磨玻璃影检出率38.9%、肺纤维化检出率23.6%、结节影检出率27.8%、支气管扩张检出率20.8%,显著优于普通CT的27.8%、16.7%、21.5%、15.3%(P<0.05)。
结论:在肺弥漫性疾病检查中高分辨率CT可获得更多影像学信息,并为临床开展进一步诊疗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普通CT:高分辨率CT:肺弥漫性疾病:检查【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1-0106-02肺弥漫性疾病临床发生率较高,患者肺小叶、肺部边缘、终末细支气管会产生细胞浸润症状,全肺均会受到累及[1]。
当前临床主要采取影像学方法进行肺弥漫性疾病诊断,其中CT应用最为广泛。
部分学者[2]认为,在肺弥漫性疾病诊断中相对于常规CT,高分辨率CT诊断效果更好。
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收治肺弥漫性疾病患者144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疗,分别为其开展高分辨率CT、常规CT检查,对比检查结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收治肺弥漫性疾病患者144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疗。
纳入标准:具有正常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恶性心律失常者。
其中包括女63例、男81例;年龄范围35~70岁,平均(53.4±5.7)岁。
1.2 方法选择16排西门子螺旋CT机进行常规CT扫描,图像重建采用标准算法。
肺部弥漫性病变的HRCT诊断片状高密度影部分
![肺部弥漫性病变的HRCT诊断片状高密度影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6512bb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f.png)
其他病变
尘肺病
尘肺病的HRCT表现为片状高密度影 ,边缘清晰,可伴有小结节和肺大泡 。
肺挫伤
肺挫伤的HRCT表现为片状高密度影 ,边缘模糊,可伴有胸膜下气肿和胸 腔积液。
03
CATALOGUE
片状高密度影的影像学表现
HRCT图像特征
片状高密度影
在HRCT图像上,片状高密度影表现 为肺实质内边界相对模糊的均匀高密 度区域,与周围正常肺组织形成对比 。
肺结核
肺结核多见于青年人,常有低热、盗汗等症状,HRCT图 像上可见病灶呈多态性、多灶性、多钙化等特点,与片状 高密度影不同。
肺转移瘤
肺转移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常有原发肿瘤病史,HRCT图 像上可见病灶呈多发性、散在性分布,与片状高密度影不 同。
诊断误区与防范措施
诊断误区
过于依赖影像学表现而忽略患者病史和 体征;将片状高密度影误认为是单一疾 病;未充分考虑其他肺部弥漫性病变的 可能性。
病灶边缘
病灶大小和分布
片状高密度影的大小和分布因病变的 性质和病程而异,可单发或多发,可 局限于肺叶或肺段,也可弥漫分布于 全肺。
片状高密度影的边缘通常较为模糊, 但有时也可以呈现为清晰锐利的边界 。
病灶分布与形态
病灶分布
片状高密度影的分布情况对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某些感染性病变可能呈散在、多发的片状高密度影 ,而某些肿瘤或结节病则可能呈局限性或大范围的片状高密度影。
如有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 查,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要点
肺炎
肺炎常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HRCT图像上可见病灶呈 磨玻璃样改变或实变影,与片状高密度影相似,但抗生素 治疗有效。
肺结节病
肺结节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常有乏力、咳嗽等症状, HRCT图像上可见病灶呈结节状改变,大小不一,与片状 高密度影不同。
肺弥漫性病
![肺弥漫性病](https://img.taocdn.com/s3/m/352896bb67ec102de3bd8906.png)
弥漫性肺疾病的 基本影像学表现
1 肺小叶核增粗(thickening of lobular core)
小叶核增粗的病理学基础是肺小叶中心动 脉和细支气管及管壁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纤 维化或细支气管炎等。小叶核周围渗出性改变 可表现为小叶核的模糊
2 小叶内结节(interlobular nodule)
黄素沉着症
4 胸水检查
胸水多为渗出液 • 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炎症, • 淋巴细胞为主—结核性或癌性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寄生虫感染或结缔组织病 • 血性胸水—恶性肿瘤、结核病等 • 癌细胞—癌性胸水(6%) • 抗核抗体滴度可高达1:160以上,狼疮细胞—红斑狼疮 • 糖含量小于0.12mol/L — 类风湿病 • LDH大于500Iu/L — 癌性胸液
目前肺弥漫性疾病的早 期诊断仍有一定的困难,X线 和CT表现密切结合临床对多 数疾病可作出诊断或拟诊
弥漫性肺疾病 的分类
一 病因分类 1 感染性疾病
细菌、病毒、支原体、霉菌、 寄生虫和其它感染
2 非感染性疾病
(1)职业性疾病
(2)过敏性疾病
(3)肿瘤性疾病
(4) 结缔组织病
(5)气道疾病
(6)药物性因素
一、发热为主要表现 的肺弥漫性疾病
1 感染性疾病
以细菌感染最常见:支气管肺 炎、血源性肺脓肿、血行播散性肺 结核等
2 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和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等
常合并有其它系统的损害,如关 节、皮肤、肾脏等
3 肿瘤性疾病
肺泡癌、肺转移癌、白血病、 淋巴瘤等
4 其它
外源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急性期常 有呼吸困难,血白细胞和嗜酸粒细胞轻 度增高,病人有有机粉尘接触史
肺少见弥漫性囊状病变的CT表现及相关病理分析
![肺少见弥漫性囊状病变的CT表现及相关病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a9aa29af45b307e87197cf.png)
肺 少见弥漫性囊状病变 的 C T表 现 及 相 关 病 理 分 析
鲍 亚 星 【 要 】 目的 通 过 对 肺 淋 巴管 平 滑 肌 瘤 病 和 肺 组 织 细 胞 增 生 症 x 的 C 表 现 特 征 性 的 分 析 , 摘 T 结 合 临床 病 理特 点 以提 高 对 该 类 病 变 的 诊 断 水 平 。方 法 2例 患 者 均 行 C 扫 描 , 厚 5mm, 感 区域 2 T 层 敏 mm 薄 层 扫 描 , 重点 观 察 。 结 果 P AM 影 像 C 表 现 以 气 胸 , 腔 积 液 及 两 肺 弥 漫 囊 样 阴影 为 特 并 L T 胸 征 。肺 组 织 细 胞增 生 症 X, T表 现 两 肺 囊 状 影 与 结 节并 存 , C 囊腔 并 且 有 融合 趋 势 , 纤 维化 明 显 , 成 肺 形
渗 出 性 的 肺 泡 内淤 血 导 致 的 磨玻 璃 影 及 乳 糜 状 淋 巴液 渗 出 导
致 的 胸 腔 积 液 。文 章 中 本 例 属 于 I型 。 Ⅱ型 属 于 I型 的 进 展
பைடு நூலகம்
型, 晚期 由 于平 滑 肌 细 胞 的 不 断增 生 , 现 小 叶 问 隔 增 厚 , 出 支 气 管 血 管 束 增 粗 等 肺 间 质 纤 维 化 , 像 学 呈 纤 维 条 索 改 变 及 影
(L P AM)后 经肺 组 织 活 检 确 诊 为 P AM 。 , L 2 2 如 图 3例 2男 性 4 . 2岁 , 肺 可 见 多 发 大 小 不 一 的 囊 状 两 透 亮 影 , 布 以 两 中上 肺 为 主 , 膈 角 区 常不 受 累 。囊 形 态 可 分 肋
肺部弥漫性病变高分辨率CT
![肺部弥漫性病变高分辨率CT](https://img.taocdn.com/s3/m/8ede4f3eb90d6c85ec3ac6db.png)
图 12 、 56 岁,养鸟人肺( bird-fancier’s lung )的过敏性肺炎。 A、后前位胸部X线片,初始报告正常,仔细看中下肺模 糊稍高密度。 B、胸片后1小时HRCT显示广泛GGO和稍融合的区域内 可见不太清楚的中心小叶结节,除此以外,还有播散性次级 肺小叶的气肿(箭)。
肺纤维化的后期HRCT上有蜂窝状改变(图13)。 代表一种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二、HRCT扫描方法
• 1~2mm准直+高分辨率重建算法,薄的准 直(1~2mm层厚)减少了邻近含气组织造 成的部分容积效应。高分辨率的算法增 加了空间分辨率。多用仰卧位,有的人 选一定层面扫,有的全肺扫(1~2mm层 厚,10mm以上的间隔)。现在流行的方 式是在主A弓平面,气管隆突平面,隔上 肺底部各扫2~3层(1~2mm层厚)共6~8 层即可。出现坠积(悬垂)部位有模糊 网状影(微小边缘性肺不张)时才加扫 俯卧位。
• 3、郎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郎罕氏细胞组织增生症,组织细胞增生或嗜伊 红细胞性肉芽肿均被认为是和吸烟有关的肺部疾病。 戒烟以后可以改善甚至治疗。病例中 90~100% 有吸 烟史。 吸烟者HRCT上出现囊肿及不规则结节,而且肺 上叶比肺下叶明显者,则可作出明确诊断(Tayer等) (图16)。 Travis报告48例本病病例,全部都有吸 烟史。 本病早期就出现较多的结节,随时间的推移而 继续发展(图16、17)。
• 3、左心衰-----左心衰引起的肺水肿很像 肺间质性病变,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增厚 小叶间隔和毛玻璃样改变 (图10)。当鉴 别有困难时,在病人的液体和心衰纠正 后可重复肺高分辨率CT扫描。
图 1 图 10 、 68 岁,女, 左心衰所致的间质 性肺水肿。通过上 叶的 HRCT 显示出在 下垂分布中光滑的 间隔增厚,没有蜂 窝状或间隔结节。 轻度的中心小叶气 肿显示为异常低密 度的“小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泛细支气管炎
与小叶内间质肥厚的鉴别
小叶内间质肥厚
细支气管增粗
与小叶间隔肥厚的鉴别
小叶间隔肥厚
细支气管增粗
与可见管腔支气管壁增厚的对照
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BO)
四、结节(粟粒)性病灶
(一)支气管播散的粟粒结节:
1、支气管播散结核 2、矽肺
(二)血行播散的粟粒结节
1、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2、肺内转移瘤
一、肺实质的改变
常见表现: (一)、高密度:磨玻璃样密度与实变 (二)、弥漫性分布的磨玻璃结节 (三)、低密度:肺气肿(气体潴留)
(一)高密度:磨玻璃样密度与实变
• 弥漫性磨玻璃改变为主的疾病很多:
肺炎(病毒性肺炎、孢子菌肺炎等)
风湿免疫性疾病(SLE等) 中毒性肺病(百草枯中毒等) 肺水肿 肺出血
弥漫性肺疾病的CT征象分析
柳 澄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关于弥漫性肺疾病的定义
• 弥漫(diffuse):充满、布满(词典)
• 弥漫性肺疾病 diffuse lung disease,DLD:
影像学上两肺被病灶充满或者多灶性分布(布满)的 一类疾病。病理学上指肺实质和肺间质广泛分布的的 异质性(heterodenbiety)疾病群。
1、过敏性肺炎
过敏性肺炎常常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分布的 小叶中心磨玻璃密度结节灶。
过敏性肺炎治疗前后对照
2、干燥综合征的肺内改变
3、电焊工吸入有害气体
(三)低密度病变
弥漫性分布的低密度病变主要包括: 肺气肿 气体潴留
1、肺气肿
• 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 • • 肺充气过度、终末支气管的远端(包括呼吸细支气
3、病人背景、临床症状与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 是鉴别诊断不可缺少的信息 4、理顺不同CT征象的弥漫性肺疾病有助于临床的 鉴别诊断
树芽征(tree-in-bud)
①细支气管的增粗表现为分枝状或者“Y”型的细线;
②小叶中心的细支气管的扩张并被粘液或脓充填表现为小 叶中心结节,二者合称:“树芽征”
67
细支气管的炎性改变
CT表现:
①细支气管增粗(纵轴):“枝” ②小叶中心细支气管扩张填塞:“芽”
68
泛细支气管炎:
弥漫性分布的细支气管增粗、支扩、树芽征
1、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在肺泡间隔、小叶间隔、
血管与支气管周围,出现增殖性结节和渗出坏死
性粟粒样结节,肺泡内很少见到病变。
CT分布特点: a. 随机分布 b. 贴肺纹理分布 c.胸膜分布
81
a:随机分布的粟粒样结节
82
M18
83
b. 沿纹理(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粟粒结节
84
沿肺纹理(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粟粒结节
58
三、支气管的改变
1、可见气腔的支气管壁炎性增厚
指CT图像上正常可以显示管腔的支气管的炎性改变
60
弥漫性支气管壁增粗、管腔狭窄
正常支气管与壁增厚的支气管
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正常支气管
常见于闭塞型细支气管炎
下叶支气管的改变(PIBO)
也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
2、细支气管的炎性改变
病理基础:细支气管的炎性改变, 典型表现:“树芽征”
肺出血
支气管动脉破裂后的肺出血
6、支气管肺泡癌
支气管肺泡癌可以表现为单侧或者双侧肺野弥漫性分布的磨 玻璃密度,部分可以杂以实变成分。
支气管肺泡癌
(二)弥漫性分布的磨玻璃结节灶
弥漫(多灶)性分布的磨玻璃结节灶大多都是小 叶中心结节灶; 其中最常见的是过敏性肺炎, 部分风湿免疫性疾病可以有此表现 另外,有毒气体吸入也常以小叶中心分布
2、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部分病例囊性病灶的形态不规则,没有张力, 可与LAMCT鉴别
部分病例囊性病灶的形态不规则,没有张力, 可与LAM鉴别
3、支气管乳头状瘤病
摘自“胸部之窗”
4、肺囊性转移瘤
常伴有肺癌的其他表现
小
结
1、HRCT是观察肺弥漫性病变的最佳成像方式 2、掌握特征性CT表现是鉴别不同肺弥漫性病变的 要点
85
c. 沿叶间胸膜分布的粟粒结节
86
沿胸壁胸膜分布的粟粒结节
87
2、粟粒性转移瘤
胸膜分布
转移性粟粒结节的分布
胸膜分布
转移性粟粒结节(部分融合)
小细胞肺癌肺内播散
五、空洞(囊)性病灶
弥漫性分布的空洞(囊性)病灶主要包括: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支气管乳头状瘤病
肺囊性转移瘤
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b.全小叶型肺气肿
弥漫性分布,累及整个肺小叶,无法分辨肺泡管与 肺泡(二者扩张均失去原来形态)。
全小叶型肺气肿
C、混合型肺气肿
两种肺气肿常常同时存在
2、气体潴留
气体潴留是指近端气道的狭窄和闭塞导致的 远端肺组织的过度充气
PIBO所致马赛克征中的低密度区域 就是典型的支气管腔狭窄导致的气体潴留
支气管肺泡癌
这些疾病,CT表现都非常相似,虽然有些特征,鉴 别诊断主要还是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
1、肺内弥漫性炎性渗出
孢子菌肺炎(PCP)
部分病例有一定的特征性:肺外带的透亮区
孢子菌肺炎(PCP)
男性,HIV阳性,突然高热干咳呼吸困难
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的渗出常常不均匀,
1、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
特征性 CT表现: 肺内散在的大小不等的薄壁囊肿,直径在 0.5~5cm之间,囊壁的厚度一般<2mm,是肺淋巴 管平滑肌瘤病的典型表现。由于首发症状大多为自 发性气胸,故常伴有气胸。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一)支气管播散的粟粒结节
病理:这种结节基本上位于肺泡内,
因为是通过支气管播散到肺泡内形成结节 CT特征:粟粒结节位于细支气管的顶端
1、支气管播散结核
特征性CT征象:簇状分布的结节灶
76
“簇状”分布的“树芽征”
77
与结核瘤同时存在
78
2、矽肺
矽肺结节沉积在肺泡内
(二)血行播散的粟粒结节
血行播散的粟粒结节主要位于肺间质内,CT 表现为: 沿中轴间质分布:沿气管血管束分布 沿周围间质分布:胸膜下分布成为与支气管播散 病灶的鉴别要点。
2010-1-19 2010-2-24
3、中毒性肺病
最常见的是百草枯中毒: 早期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后期肺间质改变。
4、肺水肿
心衰的肺实质水肿
心(肾)衰导致的肺实质水肿有其特征性分布:
以肺门为中心的蝶翼样分布的磨玻璃密度,如果严 重,可以看到其内有实变的成分。
急性肾衰的肺实质水肿
5、肺出血
肾衰导致的肺出血 肺实质的出血有时也会表现为 弥漫性分布的磨玻璃密度
CT图像上为磨玻璃密度区域内杂以实变的成分
2、 风湿免疫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肺间质改变有时候仅仅 弥漫性发生在肺泡间的间质,超出了CT的空间 分辨能力,所以,在数字数据转为图像数据时 把细网格改变计算成为磨玻璃密度改变。
女.63岁,确诊为SLE
男,21岁,已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
肺结节病
类风湿病肺内改变治疗前后
PIBO所致马赛克征中的低密度区域 就是典型的气体潴留
近端支气管狭窄导致叶或者段的气体潴留
正常对照
左肺上叶支气管分叉处狭窄 左肺上叶气体潴留
左肺门炎性肉芽肿是病因
左肺上叶支气管狭窄并气体潴留
正常对照 左主支气管下移、上叶支气管远端显示不清,左肺 上叶密度减低、纹理稀疏、体积增大。
二、肺间质的改变
受累支气管血管束边缘“鞘”状高密度,边缘模糊
2、小叶间隔肥厚 interlobular septal thickening
网格状改变 Reticular opacity
病理:小叶间隔增厚是间质液体和/ 或细胞浸润、纤维化。
结节病:小叶间隔增厚
肾病导致的小叶间隔增厚
心衰间质水肿(小叶间隔增厚)
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膨胀或破裂的病理改变。
肺气肿的肺泡直径超过1厘米者称为肺大泡。 • 弥漫性分布的肺气肿主要是小叶中心型和全小叶型
a. 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是选择性肺气肿,主要病理改变为呼吸细支气管扩张
肺泡囊、肺泡管和肺泡尚未累及。
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CT 表现:散在分布的类圆形气体密度灶、中心可见小 叶中心动脉的分支,周围有正常肺组织包绕。
异质性疾病群:不同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
表现的疾病。
充满肺的病变
肺组织被同一种密度改变充填 (或者高密度,或者低密度)
多灶性分布
粟粒结节
线状结构 空洞
同一种改变多灶性分布于肺内
弥漫性肺疾病的分类
一、肺实质的改变: 磨玻璃样密度与实变、肺气肿 二、肺间质的改变: 中轴间质、小叶间隔、小叶内间质 三、支气管的改变: 可见管腔的支气管 细支气管的改变 四、结节(粟粒)性病灶: 血行播散、支气管播散 五、空洞(囊)性病灶
1、气管血管束增厚 中轴间质增厚 2、网格状改变 小叶间隔增厚 3、细网格状改变 小叶内间质增厚 4、蜂窝状改变 Honeycombing opacity 纤维化、肺泡结构破坏(囊状) 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1、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 (中轴间质改变)
沿气管血管周围分布 边缘模糊的高密度“鞘”
中轴纤维间质改变
治疗后
治疗后
淋巴回流障碍
小叶间隔、胸膜和气管血管束增厚
癌性淋巴管炎小叶间隔增厚
4、小叶内间质增厚
intralobular interstitial thick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