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教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4. 两诗比较评价 教师:今天学的这两首诗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和欣赏哪一首呢?请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小结:成长的道路充满坎坷,人生的道路充满选择。前人给了我们很多的建议和启发,就像普希金和 弗罗斯特一样,我们如果能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自己的经历,我们就会得到很多教益,在前进的路上 走得更好。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自读课文,可以几个重要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和理解文章。在教学中可以按“诵读━感悟━研讨 ━迁移”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加强诵读,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促进表达、思维和运用能力的同步提高。尊重学生鉴赏主体地位,以个人欣赏体验为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 首,并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以促进学生联系实际,以所学来知道自己的人生。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2. 理清思路,细节感悟 教师: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读诗,除在 诵读中把握它的大意,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外,还应该进一步理解这些诗句本身的含义,理解诗句之间的 关系,理解诗人的思路。请大家默读这首诗,考虑这些诗句之间的关系,再全班交流。 学生:(默读) 学生: 我觉得开头是在劝告人们, 也是诗人在安慰自己。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 真正被“欺骗”了,受了打击,陷入人生的低谷,确实是悲伤、忧郁、心急的。这是我们正常的反应,但 诗人劝告人们不要这样,不要长久地陷入这种情绪之中。诗人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给人以鲜明 的印象。 学生:下面的诗句可以看作诗人在申诉自己的理由。诗人不能只是劝告:不能这样,应该那样。恐怕 还应该讲出劝告的理由。最好是以诗歌的形式,这样更能让人信服。 教师:不错,我们可以看出普希金做到了这一点,正因如此,这首诗才这样感人和激励人。那我们看 一看诗人讲了哪些理由。 学生:一个理由是说生活不会永远这样,这是讲得很有道理的。就作者自己而言,他坚信沙皇的专制 统治不会太久。 学生:另外一个理由就是自己不管环境如何,是永远不会被现实的困难所左右的,追求理想的心是任 何恶劣的外界环境所无法左右的。 学生:还讲了一个理由,就是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教师:这句诗与前边的哪句诗是彼此呼应的? 学生:与前边的“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是彼此呼应的,但这句意思更明确,“将会”毕竟在时间上 说得比较遥远,而“瞬息”说得更加迅速。“瞬息”用夸张的手法,说明现实的困难是暂时的,一切都将 会过去。 教师:对,“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且诗人乐观地看到“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 切的怀恋。”将会成为我们未来一份珍贵的记忆。怎么理解这句“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学生:这两句诗说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觉。 学生:在这里,诗人是说,现在如果你因受生活的欺骗而心中忧郁,只要“镇静”,“心儿永远向往 着未来”,那么,将来回想的时候,反而会觉得很美好。 学生:诗人在这里是要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 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讲,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积极乐观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 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教师:你们的这些理解非常好。现在的挫折、困难、不顺都会丰富我们的人生,会给我们将来留下很 多美好的回忆。 3. 拓展感悟,结合实际 教师:现在请大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用你喜欢的阅读方式来读这首诗,读出自己的感受,如 能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会更好。 4. 诵读背诵 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所理的思路和自己的个性体验,自由诵读,背诵本诗。
[ 练习题库 ]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1. 为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忧郁.(

涉.பைடு நூலகம்(

伫.立(

2. 解释词语
幽寂:
涉足:
萋萋:
伫立:
3. 填空
心儿永远
;现在却常是忧郁。
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
国著名诗人
4. 请写一段话,试着用上“瞬息、幽寂、延绵、萋萋”四个词语。
荒草萋.萋(


;而那过去了

因为这两首诗是诗人经过人生的大悲大苦而写就的,所以对人生经历和阅历都有限的九年级学生,作 过多过深的要求是有点不符合实际的。如果我们过多的纠缠于诗歌的写作背景,则又会局限学生的思维和 诗作本身的指导意义。故指导学生学习这两首诗,恐怕只能“不求甚解”了,其领悟的程度也不能追求划 一和相同了。学生能在朗诵中体味诗中所蕴涵的感情,开始能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能思考怎样选择 自己的人生道路,能思考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进而正确的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就是很大的收 获了。
三、教学反馈
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测验 ( 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 2)学了这两首诗,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 检测建议 作为诗歌,应给充分的时间熟读,必要的背诵积累要落实。同时,我们学习诗歌,特别是哲理诗,更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收获,能用学诗的收获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在检测的过程中,可有意识 地引导学生。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外国诗两首 教案
[ 学生分析 ] 《外国诗两首》是外国诗歌,主题是写人生的,与成长有关。虽然从字面上学生比较容易
理解,但不像一般的诗歌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实际上这两首诗内容比较含蓄。在教学 中,学习此诗的难点在于, 教师如何依照诗歌本身的内容和形式, 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 深入体会诗歌的人生哲理, 开始思考一下人生道路的 大问题。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5. 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二、阅读鉴赏
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了你怎样的叮嘱? 答: 2. 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答:
3. 诗人在本诗中阐明了怎样一种人生态度?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谈谈对这种态度的感受。
四、教学反思
这是两首外国诗,两首都富于生活的哲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属劝戒诗。面对被生活所 欺骗的状况,诗人摒弃了消极和失望,而是以积极和达观的态度去处置,甚至那不公正的遭遇也会变成一 种财富。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理解起来要更难一些,但同时想象的空间也要更大一些。诗人眷恋曾 经没有选择的路,正表明他对已选择、已走过的路的坚定不移和无所追悔。也许,选择的遗憾是永存的; 因为有了遗憾,选择才更有价值。这正是“未选择的路”所要告诉我们的。
[ 教学设计 ]
一、导入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面对生活的风雨,我们应该采取 什么样的态度,如果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我们又当如何?今天我们学习《诗两首》,看诗人普希金和弗 罗斯特是怎样思考的。
二、教学过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 整体感知 教师:我们先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是以赠诗的形式写 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这首诗问世后,许多人 把它记在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现在请大家自己浏览本诗。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指的是什么? 学生: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教师:不错,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诗中的“假如”,对当时的普希金来 讲并不是“假如”,而是真实的压迫和束缚,沙皇打击他,束缚他,压制他。但他并没有屈服。这首诗正 是他当时的真实感受的写照。这也是此诗为广大读者所深爱,广为传诵,成为激励人们战胜困难的座右铭 的重要原因。你们读了这首诗,能不能感受到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 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呢?请你们用诗中的句子来回答。 学生:我感受到诗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既是在劝告 自己,也是在鼓舞斗争中的其他人。 学生:“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能感受到诗人面对困境的从容平静。 学生:我能从“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中,感受到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
[ 教学建议 ]
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感受诗人 积极的人生态度,体味因选择人生之路的慎重与无奈而引发的感慨,体会选择人生道路的丰富内涵,提高 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初步了解哲理诗的阅读方法,学会用“诵读━感悟━研讨━迁移”的 方法学习诗歌。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未选择的路
1. 导入课文,感知文意 教师:同学们,学习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们知道应该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的挫折。 现在,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诗歌《未选择的路》,它会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人生的选择。请大家齐读本诗, 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学生:(读书) 教师:“选择”是人生自始至终必须面对的问题。虽然你们是初中学生,但是你们已经有过人生的选 择了。比如选择学校,选择业余爱好,选择朋友,选择志向……其实每个人生活中随时都可能面临选择的 问题,当然有些选择是被迫的,但有些选择我们自己完全可以做主。诗人把这种人生体验浓缩在诗中。诗 人写了两条路,是哪两条? 学生:一条是已经走过的路,一条是选择时放弃了的路。 教师:请你们迅速浏览全诗,思考诗人对“选择”的态度是什么? 学生:(浏览、思考) 学生:诗人在选择时,非常矛盾。因为他在诗中写到“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他是两条路都想走, 但事实上不可能。这种矛盾心情在整首诗中时有流露。他“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心情十分矛盾,他觉得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都在吸引他,召唤他去探索,都有探索的价值。 2. 深入领会 教师:理解得很好。请考虑一下,诗人是不是对他的选择感到后悔,是不是觉得自己选择了一条不该 选择的路? 学生:不是,他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原诗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诗句:“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两个“更”字,实际上反应了诗人选 择时的思考过程,也是他做出选择的原因。“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不能说是缺点,因为“两条路都未经 脚印的污染”。而且诗的最后一句“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也透露出一种不后悔的语气。 教师:的确,他对选择并不后悔,那你们看一下,作者写作的重点是选择的那条路,还是未选择的那 条路? 学生:重点是在“未选择的路”上。 教师:既然作者不后悔,为什么他写作的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而且诗的题目也叫着“未选 择的路”? 学生:因为人生的道路有许多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 短暂而只能放弃。但那些未曾选择的路,更加让人想念和期待。像文中所述,他也想同时走两条路。 学生:这种感情在诗中,也有表现,他“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就是想走那条未曾选择的路。他走在已 经选择的路上时,又想“改日”再走一次未曾选择的路,但他知道“难以再返回”,也永远不可能返回。 学生:事实上,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 怀念,诗中多少年后,诗人还为这次选择而“轻声叹息”正是如此,这是对人生的真实写照。 3. 联系实际 教师:你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体验呢?可不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们的想法呢? 启示:例如,你选择现在就读的学校,你就放弃了其他的学校;你选择现在的朋友就无形中疏远了其 他的朋友;你选择了勤奋就不能偷懒;你选择了刻苦就会减少玩耍的时间等。 学生:(交流) 教师:读了这首诗,我们知道应慎重地对待生活中的选择,请你们说说,如果你面对某种选择的时候, 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思考、交流,老师给以一定的指导;如要慎重,因为时光毕竟不能倒流;应有独立的标准, 不要人云亦云;一旦选择后,应该勇往直前到往下走,直到取得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