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在肝性脑病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氨中毒

氨中毒

氨中毒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摘要】目的:①复制家兔急性肝功能不全模型,用十二指肠灌注复方氯化铵法,观察氨中毒对家兔脑功能影响;②用耳缘静脉注射谷氨酸钠法治疗肝性脑病,探讨其治疗机制。

了解降低肠道pH及注射复方谷氨酸钠是针对氨中毒的一项基本治疗措施。

方法:全班分为7大组,其中第一,二组为假手术组,其他组为模型组,第二,六,七组为症状明显抢救组,第一,三,四,五组为早期治疗组。

结果:结扎肝脏并注射复方氯化铵溶液,家兔出现肝性脑病,注射复方谷氨酸钠可解氨毒,醋酸也具有缓解作用;不结扎肝脏则不出现肝性脑病。

结论:血氨升高容易引起肝性脑病,肝脏对氨具有解毒作用,肝功能不全在肝性脑病的发生中占极大地作用。

复方谷氨酸钠可以治疗肝性脑病。

【关键词】氨中毒肝性脑病复方氯化氨复方谷氨酸钠AbstractObjective::①Copy rabbit model of acute hepatic dysfunction, duodenal perfusion with ammonium chloride compound, observation ammonia poisoning effect on brain function in rabbits; ②by ear vein injection of monosodium glutamate treat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disease, to explore its therapeutic mechanism. Understand the lower intestinal pH and injection of sodium glutamate compound for ammonia poisoning is a basic treatment.Methods: The class is divided into 7 major groups, the first and second group, sham operation group, model group, the other group, the second, sixth, seventh group symptoms rescue groups, the first, three, four, five group early treatment group.Results: ligation and injection of compound ammonium chloride solution, the liver,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rabbits injected with compound sodium glutamate can be toxic ammonia, acetic acid also has a relief role; did not undergo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s not the liver.Conclusion: The elevated blood ammonia easily lead to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 liver detoxification of ammonia, hepatic dysfunc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significantly accounted for the role. Sodium glutamate compound can be treated with hepatic encephalopathy.Key words Ammonia poisoning Hepatic encephalopathyAmmonium chloride compound Compound sodium glutamate【引言】肝性脑病过去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肝性脑病的名词解释

肝性脑病的名词解释

肝性脑病的名词解释肝性脑病是指由肝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综合征。

它是由于肝病导致体内代谢产物在肝脏正常代谢与解毒功能受损的情况下无法正常清除而产生的。

以下是肝性脑病的一些常见名词的解释。

1. 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 肝性脑病,是指肝脏功能不全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症状与征象。

2. Ammonia: 氨,是肝脏分解蛋白质时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

在肝功能减退时,无法将氨转化为尿素进行排泄,导致血液中氨浓度上升,刺激脑部神经细胞,引发肝性脑病。

3. Astrocyte: 星形胶质细胞,是一种脑内的支持细胞。

在肝性脑病中,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释放出一种叫做血管紧张素的物质,进一步加重脑部神经细胞的损伤。

4. Cerebral edema: 脑水肿,是指脑组织中的液体聚集导致脑部肿胀。

在肝性脑病中,由于氨中毒及其他代谢产物的累积,导致脑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增加了脑内压力,影响神经功能。

5.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神经心理症状,是指肝性脑病患者出现的精神和情感异常表现,包括认知障碍、精神紊乱、情绪不稳定等。

6. Asterixis: 抖颤,又称“肝性脑震荡”,是肝性脑病患者常见的体征,表现为手腕和/或足踝的快速、不自主的手控抖动。

7. Stigmata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慢性肝脏病体征,是指与慢性肝病相关的一系列体征,如腹壁静脉曲张、脾大、黄疸等,常见于肝性脑病患者。

8. Lactulose: 乳果糖,一种通便药物,被广泛用于肝性脑病的治疗。

乳果糖能增加肠腔内的酸度,抑制氨的吸收,帮助排除体内的氨,并改善肝性脑病的症状。

9. Protein restriction: 蛋白质限制,是肝性脑病的饮食治疗措施之一。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减少氨的产生,并降低体内氨的负荷,有助于控制肝性脑病的发展。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实验目的:
1、采用肝大部分切除术,造成急性肝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
2、用十二指肠灌注复方氯化铵溶液,观察血氨升高在肝性脑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实验设计思想:
因有胃肠道出血、肾功能不全和电解质紊乱、精神性药物的使用、便秘、过高蛋白质饮食、肝功能的急剧恶化等,对于没有明确诱因的自发性肝性脑病也要高度怀疑有无不正常的循环通路的存在;(3)降低肠道氮质负荷,包括灌肠、使用非吸收性双糖和抗生素;(4)长期治疗必要性和疗效的评估,肝硬化病人有发生肝性脑病的高风险,需要对病人的诱因控制情况、肝性脑病发作的可能性,以及是否需要肝移植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制定长期治疗方案。

结论
结扎肝脏后,注射氯化铵溶液,使血氨升高而引起肝性脑病;肝脏对氨具有清除作用,所以不结扎肝脏不会发生氨中毒。

氨中毒学说

氨中毒学说

同学们好!我们继续来讨论肝功能障碍与脑病之间的关系,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之氨中毒学说肝性脑病学说的主要论点为:氨是有毒的物质,正常肝脏有强大的生物转化功能,将有毒的氨在肝内通过鸟氨酸循环后生成无毒的尿素排出体外。

当肝功能受损时,肝解毒过程受影响,尿素生成发生障碍,血氨浓度就会升高,增高的血氨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功能和代谢障碍,从而造成脑功能障碍。

下面我们一一道来。

这个学说是在一系列的基础和临床实践中逐渐提炼出来的,我们通常以这样的思路来认识氨中毒学说:氨的来源和去路;血氨升高的原因;氨的中枢毒性作用。

首先来看血氨水平增高的原因在生理学中我们学习过氨的来源和去路,血液中氨的主要来源包括蛋白质代谢,肾脏谷氨酰胺分解,肌肉活动时腺苷分解。

尤其是肠道和血液中蛋白质的代谢尤为重要。

氨的主要去路是经过肝脏的鸟氨酸循环被转化为尿素,当然一部分尿素在肠肝循环中又变成了氨的新的源头。

由此,我们推测血氨水平升高的原因可能为:氨的去路减少,氨的来源增多1.氨的清除不足(去路减少)氨的清除主要依赖肝脏的鸟氨酸循环,鸟氨酸循环有下列特点:其反应速度随底物(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浓度的增高而加快;氨经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过程中消耗能量。

肝功能严重障碍时,由于代谢障碍,供给鸟氨酸循环的ATP不足,鸟氨酸循环的酶系统严重受损、以及鸟氨酸循环的各种底物缺失等均可使由氨合成尿素明显减少,导致血氨增高。

2.氨的生成增多(来源增多)血氨主要来源是肠道产氨,包括肠道内蛋白质和尿素的代谢。

肝脏功能严重障碍时,由于门脉血流受阻,肠黏膜淤血、水肿,肠蠕动减弱以及胆汁代谢异常等,使肠道细菌活跃,其释放的氨基酸氧化酶和尿素酶增多;同时,蛋白成分在肠道时间延长;若合并肾功能障碍,弥散入肠道的尿素增加;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肠道内的血液蛋白质经细菌分解产氨增加。

这些因素均使肠道产氨增加。

此外,肾脏也可产生少量氨;肝性脑病患者昏迷前,出现明显肌肉活动增强,肌肉的腺昔酸分解代谢增强,肌肉产氨也会增多。

机能实验讨论: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机能实验讨论: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2020.5.8二、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1、肝性脑病的概念及发病机制是什么?2、PPT的实验步骤中为什么要分别设立甲、乙、丙兔,其目的何在?3、结扎肝门血管以及灌入氯化铵是否能复制肝性脑病的动物模型?为什么?4.这三组家兔的血氨的变化趋势是什么?机制为何?5、肝叶結扎并注射氯化铵組会产生什么症状?其原因是什么?1、肝性脑病的概念及发生机制是什么?概念:肝性脑病(HE)又称肝性昏迷,是指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早期表现为可逆性的,主要包括人格改变,智力减弱,意识障碍等,晚期发生不可逆性肝昏迷,甚至死亡。

发生机制:①氨中毒学说:血氨↑,进入脑组织,引起脑的代谢和功能障碍。

②假性神经递质学说:严重肝病时,假性神经递质在脑干网状结构中堆积,使神经冲动的传递发生障碍,不能维持唤醒功能,从而发生昏迷。

③氨基酸失衡学说:严重肝病时,血浆BCAA/AAA比值↓→脑内假神经递质↑,正常递质↓→抑制性神经活动增强,严重可出现昏迷。

④GABA 学说:血氨↑,进入脑组织,增强抑制性递质介导的中枢抑制作用,中枢抑制作用增强。

2、PPT的实验步骤中为什么要分别设立甲、乙、丙兔,其目的何在?影响肝性脑病的发生的因素有血氨浓度和肝脏功能,设置甲乙丙是为了做对照,甲乙对比可以说明肝对氨的解毒作用,甲丙对比可以说明血氨在肝功能障碍时的毒性作用。

3、结扎肝门血管以及灌入氯化铵是否能复制肝性脑病的动物模型?为什么?可以,因为结扎肝门血管可以导致肝功能障碍而导致对氨的解毒作用降低甚至丧失,此时注入氯化铵可以导致血氨浓度升高进而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

4、这三组家兔的血氨变化趋势是什么?机制为何?甲组的血氨浓度明显升高,因为甲组肝功能障碍,解毒能力下降,注入氯化铵会导致血氨明显升高。

乙组血氨浓度略微升高然后恢复正常,乙组肝功能正常,注入氯化铵后血氨升高,一段时间后由于肝脏的解毒功能而恢复正常。

丙组血氨浓度刚开始无明显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升高,丙组的肝功能障碍,没有注入氯化铵,故开始时血氨正常,但随着机体代谢产生氨,而肝脏无法代谢,导致氨在血液中堆积,使血氨逐渐升高。

氨中毒在家兔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氨中毒在家兔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氨中毒在家兔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谢方洲 201423200901017 临滨1班摘要【目的】对经不同处理的实验动物输入NHCl,观察出现相应症状所需NHCl用量及时间,以探讨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通过耳缘静脉注射谷氨酸钠的治疗,探讨其治疗的病理生理机理。

【方法】全班分为二大组,其中第一,二,三.四组为手术组,第五,六,七,八组为假手术组。

【结果】当家兔出现角弓反张时,复方氯化铵使家兔大脑功能受影响,而肝可解氨中毒,复方谷氨酸钠也可缓解其作用。

【结论】肝具有解毒作用,肝功能不全在肝性脑病的发生中占极大地作用。

关键词:氨中毒;肝性脑病;复方氯化铵;复方谷氨酸钠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的一系列精神神经综合症。

有关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其中氨中毒学说受到重视。

正常情况下,血氨的来源与清除保持动态平衡,而氨在肝中合成尿素是维持此平衡的关键。

病理情况下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或慢性肝硬化等疾病使肠壁吸收肠道内生成的氨过多,或经侧枝循环进入体循环,均可导致血氨升高。

增高的血氨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通过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使脑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等作用,引起脑的功能障碍,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谷氨酸可与血中过多的氨结合而成为无毒的谷氨酰胺,由尿排出,进而降低血氨。

谷氨酸还可参与脑细胞的代谢,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1.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家兔1.2实验仪器:10ml注射器、50ml注射器及针头,手术剪,镊子、止血钳、兔手术台、棉线若干、婴儿秤、缝针、导管1.3实验药品和试剂:氨基甲酸乙酯,复方氯化铵溶液,复方谷氨酸钠溶液,醋酸,生理盐水。

1.4实验分组:随机选取一半数量的实验动物作为实验组动物,另一半动物作为正常对照组动物。

1.5麻醉:取健康家兔称重,自耳缘静脉注射200g/L氨基甲酸乙酯溶液(5ml/kg 体重)后,背位固定于兔台上。

1.6急性肝功能不全动物模型复制:从胸骨剑突下沿腹正中线行长约6~8cm 的切口,打开腹腔;暴露肝脏,向下压肝,剪断肝与横膈之间的镰状韧带,再将肝叶上翻,钝性分离肝胃韧带,使肝叶完全游离,辨明肝脏各叶。

氨中毒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氨中毒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氨中毒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摘要】目的对经不同处理的实验动物输入氯化氨,观察出现症状所需氯化铵用量及时间,以探讨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了解降低肠道pH及注射谷氨酸是针对氨中毒的一项基本治疗措施。

方法:将将家兔麻醉后实施腹部手术,结扎家兔肝脏的其中3叶,十二指肠注射氯化铵,观察家兔是否出现行为异常以及出现异常所需的时间。

对出现行为异常的家兔静脉注射复方谷氨酸钠进行救治。

结果:家兔出现了有节律的抽搐,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角弓反张现象。

没有进行救治的家兔持续抽搐,死亡。

结论:肝功能健全可使氨中毒的作用时间延长,即肝有对氨的解毒作用。

当肝功能受损时,肝脏将氨转化为尿素的能力减弱,可导致血氨升高,间尔影响脑的功能。

复方谷氨酸钠溶液有缓解氨中毒的作用。

【关键词】氨中毒肝性脑病复方氯化氨复方谷氨酸钠【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实验动物家兔主要试剂及仪器氨基甲酸乙酯,复方氯化铵溶液,复方谷氨酸溶液,醋酸,生理盐水,手术台,纱布,玻璃分针,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不同型号的注射器,粗绳线,培养皿方法:麻醉家兔称重,按5ml/kg体重剂量自耳缘静脉注射200g/L氨基甲酸乙酯,家兔麻醉后背位固定于兔台上。

急性肝功能不全动物模型复制从胸骨剑突下沿腹正中线行长约8cm的切口,打开腹腔;暴露肝脏,向下压肝,剪断肝与剑突之间的镰状韧带,再将肝叶上翻,钝性分离肝胃韧带,使肝叶完全游离,辨明肝脏各叶。

用粗棉线绕肝左外叶、左中叶、右中叶和方形叶根部一周并结扎,以阻断肝血流。

对照组动物不结扎肝脏。

找出十二指肠。

切一小口,插入导管向下推进约4~5cm,切口荷包缝合固定导管,组织钳关闭腹壁切口。

实验观察观察并记录兔一般情况,呼吸(频率、幅度),角膜反射、对刺激的反应等指标。

然后每隔5min向十二指肠导管中注入25kg/L复方氯化铵溶液5ml,动态观察并记录各项指标的变化,直至出现全身抽搐、角弓反张为止,记录所用的复方氯化铵溶液的总量,并计算每公斤体重的用量。

氨中毒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氨中毒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氨中毒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XXX(XX大学,09级针灸推拿学,本部2班,20091020---)[摘要]目的:对经不同处理的实验动物输入氯化氨,观察出现症状所需氯化铵用量及时间,以探讨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了解降低肠道pH及注射谷氨酸是针对氨中毒的一项基本治疗措施。

方法:将家兔麻醉后实施腹部手术,部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扎家兔肝脏的其中3叶,其余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结扎家兔的肝脏,所有实验组静脉注射氯化铵,所有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家兔是否出现行为异常以及出现异常所需的时间。

对出现行为异常的家兔静脉注射醋酸进行救治。

结果:未结扎的注射生理盐水或氯化铵的家兔和结扎了注射生理盐水的家兔没有出现抽搐及角弓反张等异常行为,结扎肝脏后的家兔出现了有节律的抽搐,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角弓反张现象。

注射了醋酸后的家兔得到救治,角弓反张的现象有所缓解,而没有进行救治的家兔持续抽搐,死亡。

结论:当肝功能受损时,,肝脏将氨转化为尿素的能力减弱,可导致血氨升高,间尔影响脑的功能。

[关键词]:氨中毒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各种严重肝脏疾病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综合征。

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而且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

国内外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对肝性脑病发病机制提出多种假说,但目前仍没有一种理论能够满意解释肝性脑病时肝脏功能异常、神经系统紊乱与临床表现之间的相互联系。

本文就对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1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家兔,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主要试剂及仪器氨基甲酸乙酯,复方氯化铵溶液,复方谷氨酸溶液,醋酸,生理盐水,手术台,纱布,玻璃分针,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不同型号的注射器,粗绳线,培养皿1.3方法1.3.1实验分组随机选取一半数量的实验动物作为实验组动物,另一半动物作为正常对照组动物。

1.3.2 麻醉家兔称重,按5ml/kg体重剂量自耳缘静脉注射200g/L氨基甲酸乙酯,家兔麻醉后背位固定于兔台上。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

氨对家兔肝性脑病发生的影响陆晓萱1,郭军堂 2(1潍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2012级22班, 山东潍坊 261053;2潍坊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山东潍坊 261053 )[摘要] 目的:探究氨对家兔肝性脑病发生的作用及肝性脑病时家兔的表现。

方法:通过结扎大部分肝脏,复制急性肝功能不全模型。

在向家兔腹腔注射复方氯化铵溶液,使家兔血氨升高。

观察并记录家兔是否出现震颤、抽搐、昏迷等类似肝性脑病症状,证明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

结果:注射前家兔呼吸正常,有角膜反射。

注射复方氯化铵溶液后,家兔呼吸加速,反应性增高,肌肉痉挛,角膜反射消失,最终角弓反张,出现全身大抽搐。

结论:家兔肝功能不全,导致血氨升高,游离氨扩散入脑内,对脑具有毒性作用,引起肝的功能障碍,导致家兔肝性脑病的发生。

[关键词]肝性脑病;氨;肝功能不全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由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或各种门-体分流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并排除了其他已知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

大约70%肝硬化患者都存在轻微的肝性脑病,30%死于终末期肝病的患者都合并明显的肝性脑病症状,甚至是昏迷。

肝性脑病可由多种因素诱发,起病没有征兆,临床上可以表现为程度和范围较广的神经精神异常,对病人和其家人都是极大的负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

迄今为止,HE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有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和γ-氨基丁酸(GABA)学说所解释的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其中又以氨中毒学说最受关注,受研究最多。

本实验将着重于氨中毒学说,通过向急性肝功能不全的家兔注射复方氯化铵溶液以复制肝性脑病的模型,观察家兔的是否出现类似肝性脑病症状,以证明肝性脑病的发生与血氨升高直接相关,血氨是肝性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并深入观察家兔肝性脑病的发生、发展,有利于对肝性脑病的早期识别,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家兔实验麻醉方法的改良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家兔实验麻醉方法的改良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家兔实验麻醉方法的改良吴卫;何慧华;董祁【摘要】我国各大医科院校病理生理学传统的“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实验中,由于家兔的上腹部大型手术只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中动物挣扎强烈,故此实验一直受到不少师生的抵触,个别院校甚至取消了该实验。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静脉麻醉方法有效运用于该实验。

适量注射短效巴比妥类药硫喷妥钠,辅以局部麻醉,既能保证动物在安静状态下上腹部手术的顺利完成,又不会明显影响兔苏醒后氨的中枢毒性作用的观察。

此改良麻醉方法值得在各大医科院校推广。

%The classical medical undergraduate experiment of exploring the role of ammonia intoxication in the pathogenesis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has been debated for years and even cancelled because in this experiment the rabbitwill struggle strongly during the upper abdominal surgery that is carried out only under the 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In thispaper ,intravenous anesthesia drugs (such as urethane ,pentobarbitol sodium) are discussed ,with the purposeto discover an appropriate ones to be applied in this experim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thiopentalsodium (a short‐acting barbiturate) ,combined with local anesthesia ,will not only make the rabbit to be morecollaborative during the sugery but will also make the neuropsychical manifestations caused by acute ammonia intoxicationduplicated after the awakening of rabbit be observed clearly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5(000)022【总页数】3页(P3029-3030,3035)【关键词】短效巴比妥类;硫喷妥钠;急性氨中毒;家兔实验;肝性脑病【作者】吴卫;何慧华;董祁【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广东省广州市 511436;]广州医科大学机能学教研室,广东省广州市 511436;广州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广东省广州市 5114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在急、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脑的神经功能紊乱。

氨中毒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

氨中毒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

氨中毒:氨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味的气体。

易溶于水成氨水,可作化肥用。

氨在常温下加压可以液化,成液态氮,便于运输。

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很广,常用于石油冶炼、化肥制造、合成纤维、制革。

医药、塑料、染料等制造业中。

在氨的生产制造、运输、贮存、使用中,如遇管道、阀门、贮罐等损坏,泄漏氨气可造成中毒。

氨对皮肤黏膜有刺激及腐蚀作用,高浓度可引起严重后果,如化学性咽喉炎、化学性肺炎等,吸入极高浓度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心脏停搏。

氨在人体组织内遇水生成氨水,可以溶解组织蛋白质,与脂肪起皂化作用。

氨水能破坏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影响组织代谢。

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强烈刺激作用。

1.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高浓度氨气,可以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惊厥、抽搐、嗜睡和昏迷。

吸入极高浓度的氨可以反射性引起心搏骤停、呼吸停止。

2.氨系碱性物质,氨水具有极强的腐蚀作用。

碱性烧伤比酸性物质烧伤更严重,因为碱性物质的穿透性较强,皮肤的氨水烧伤创面深、易感染、难愈合,与2度烫伤相似。

3.氨气吸入呼吸道内遇水生成氨水。

氨水会透过粘膜、肺泡上皮侵入粘膜下、肺间质和毛细血管,引起:(1)声带痉挛,喉头水肿,组织坏死。

坏死物脱落可引起窒息。

损伤的粘膜易继发感染。

(2)气管、支气管粘膜损伤、水肿、出血、痉挛等。

影响支气管的通气功能。

(3)肺泡上皮细胞、肺间质、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坏,通透性增强,肺间质水肿。

氨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淋巴总管痉挛,淋巴回流受阻,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加。

氨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上述作用最终导致肺水肿。

(4)粘膜水肿、炎症分泌增多,肺水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气管及支气管管腔狭窄等因素严重影响肺的通气、换气功能,造成全身缺氧。

氨中毒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肝性脑病,是指由严重的肝脏疾病,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失调的一种综合征,主要和代谢紊乱有关。

其主要的原因,目前以氨中毒学说为主。

血氨升高容易诱发肝性脑病,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有以下几个机制:第一、能够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内钠钾ATP 酶的活性,引起神经冲动传导障碍,还可以诱发神经胶质细胞的水肿。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河北北方学院病理生理教学中心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河北北方学院病理生理教学中心

肝性脑病的发生
增高的氨可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产生以下作用: ①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进入脑内的NH3,通过消耗 α -酮戊二酸、NADH、ATP使脑组织内能量物质生成减少 →大脑处于抑制状态。 ②使脑内的神经递质发生改变:进入脑内的NH3,与谷氨 酸结合生成谷氨酰胺→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减少, 而抑制性神经递质(谷氨酰胺)生成增多→脑内神经递质 平衡失调→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③氨对神经细胞的抑制作用:进入脑内的NH3,抑制神经 细胞膜上的Na+-K+-ATP酶活性→影响细胞内外Na+、K+ 分布→影响膜电位和兴奋及传导等功能活动
血氨增高是引起肝性脑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本实验通
过肝大部分结扎的方法,造成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在 此基础上经消化道输注氯化铵,使血氨迅速增高,出 现抽搐、昏迷等类似肝性脑病的症状,证明氨在肝性 脑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由于肝功能正常时,输入大 量氯化铵,也可以出现类似症状,因此,实验中要增 设对照组,以证明肝脏功能正常与否在肝性脑病中的 作用。
氨中毒学说:氨(NH3)是一种机体代谢产生的毒物,必
须及时将氨转变成无毒或毒性低的物质,排出体外。正常 情况下,氨的生成和消除之间维持着动态平衡,使正常人 的血氨不超过59μ mol/L。当氨的生成增多而消除减少时, 可使血氨升高。增高的血氨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使脑 内代谢和功能障碍,导致肝性脑病。
实验动物
器械与药品
常规手术器械,家兔固定台,5ml、50ml注射
器,婴儿秤,细导尿管,粗棉线,婴儿头皮针 。
1%普鲁卡因,复方氯化铵(含2.5%氯化铵,
1.5%碳酸氢钠,5%葡萄糖),复方谷氨酸钠 (含2.5%谷氨酸钠,5%葡萄糖),0.1%肝素化 生理盐水。

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升高及其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

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升高及其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

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升高及其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

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升高的机制:⑴血氨生成过多(1)肝功能严重障碍时,门脉血流受阻,肠粘膜淤血、水肿,肠蠕动减弱以及胆汁分泌减少等,均可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导致场内菌群活跃,一方面是细菌释放的氨基酸氧化酶和尿素酶增多,氨生成过多;另一方面,未经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成分在肠道内潴留,使得场内氨基酸增多②肝硬化病人常有上消化道出血,血中蛋白质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氨;③肝硬化病人常合并有肝肾综合症,肾脏排泄尿素减少,大量尿素弥散至胃肠道而使肠道产氨增加;(4)肝性脑病的患者,早期躁动不安,肌肉活动增强,肌肉的腺苷酸分解代谢也增强,产氨增加。

(5)正常时,肾也产生少量的氨,主要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谷氨酸酶作用下分解产氨。

如果患者通气过度,造成呼吸性碱中毒,或者应用了CA抑制剂利尿,则由于肾小管强中H减少生成NH4减少,而NH3弥散入血增加。

也可使血氨升高。

(6)肠道ph对氨的吸收也有类似作用,如果肠道PH降低可减少氨从肠腔吸收,如果ph升高则增加吸收使血氨生成增加。

⑵血氨清除不足①肝功能严重受损时,由于代谢障碍使ATP供给不足,且鸟氨酸循环的酶系统严重受损,以及鸟氨酸循环的各种底物缺失,导致鸟氨酸循环障碍,使尿素合成减少而使氨清除不足;②慢性肝硬化时,形成肝内和门—体侧支循环,使来自肠的血液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也使氨清除不足。

血氨升高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⑴干扰脑的能量代谢:①氨可抑制脑组织中的丙酮酸脱羧酶的活性,妨碍丙酮酸氧化脱羧,使NADH和乙酰辅酶A生成减少,三羧酸循环过程停滞,ATP合成减少;②肝性脑病晚期由于丙酮酸脱氢酶和a-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受到抑制,表现为三羧酸循环中的α—酮戊二酸水平降低,三羧酸循环反应不能正常进行,而ATP合成减少;③α—酮戊二酸经过转氨基过程生成谷氨酸或者自由氨合成谷氨酸过程,消耗了大量还原型辅酶I(NADH),NADH是呼吸链中完成递氢过程的重要物质,此时导致呼吸链的递氢受阻,影响ATP的产生;④氨与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ATP,更加重了能量供应不足。

氨的临床医学上的用途

氨的临床医学上的用途

氨的临床医学上的用途氨是一种气体,在临床医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下面将详细介绍氨在临床医学中的用途。

1. 酸碱平衡调节:氨可以通过与体内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碳酸铵,进而通过尿液排出,从而调节酸碱平衡。

在一些酸中毒的病人,鼻导管给予含氨气体的氧气,可以提高体内pH值。

2. 肺功能检测:氨可以作为一种呼吸刺激剂,用于检测肺功能。

病人吸入氨气,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从而评估肺功能的状况。

3. 血流动力学监测:氨可以用作冠状动脉造影剂,可以直接注射到心血管系统中,通过X线检查观察心血管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这对于诊断心脏病和了解心脏病的严重程度非常重要。

4. 治疗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由于肝脏功能不全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氨是肝脏代谢产物尿素的前体,通过降低血氨浓度,可以减轻肝性脑病的症状。

在肝性脑病急性发作时可以通过给予氨水口服或静脉注射氨水来降低血氨浓度,缓解病情。

5. 免疫调节:氨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对于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潜力。

研究表明,氨可以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泌促炎细胞因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因此,氨可能有助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等。

6. 治疗水肿:氨可以通过增加尿液产量,促进水分排泄,从而减轻体内水肿症状。

因此在一些水肿性疾病,如肾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等,可以使用氨作为辅助治疗。

7. 肿瘤治疗:氨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一些研究表明,氨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肿瘤的药物,可以提高肿瘤的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

总之,氨在临床医学中有多种用途。

它可以用于调节酸碱平衡、肺功能检测、血流动力学监测等诊断和评估疾病;可以用于治疗肝性脑病、水肿、肿瘤等疾病。

然而,氨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剂量控制和患者的病情评估,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在使用氨时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并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实验原理与目的】肝性脑病是指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的一种神经-精神综合征。

氨中毒学说是阐述肝性脑病发病机制的主要学说之一。

本实验目的是指导学生采用肝大部分切除术复制出急性肝功能不全模型,对经不同处理的实验动物输入氯化铵,观察出现相应症状所需氯化铵用量及时间,探讨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此外,加强学生对实验设计对照原则的理解。

【实验对象】家兔2只,成年,健康,性别相同,体重相近,实验前禁食过夜,自由饮水。

【实验器材与药品】1.器械哺乳类动物急性手术器械一套,兔固定台,方盘,动脉夹,5ml、10ml、50ml注射器及针头,婴儿秤。

2.药品1%普鲁卡因,复方氯化铵(NH4C1)溶液。

3.其他塑料导管、静脉输液装置、粗、细手术线。

【实验步骤与观察指标】取家兔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

(一)实验组(肝叶大部分切除+注射复方NH4C1溶液)1.将家兔称重后仰卧固定于兔台上,剪去上腹部正中被毛,用1%普鲁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

2.从剑突下作长6~8 cm的上腹部正中切口,打开腹腔,暴露出肝脏,术者左手食指和中指在镰状韧带两侧将肝脏往下压,右手持剪剪断肝与横膈之间的镰状韧带(图3-6-3-1)。

辨明肝脏各叶,用粗棉线沿肝左外叶、左中叶、右中叶和方形叶之根部围绕一周并结扎(图3-6-3-2),待上述肝叶变成暗褐色后用组织剪逐叶剪除。

保留右外叶及尾状叶(图3-6-3-3)。

3.沿胃幽门向下找出十二指肠,用小圆缝合针作荷包缝合(图3-6~3-4)。

从荷包中央剪小口,将细塑料管插入十二指肠腔内约5 cm,收缩荷包缝合并打结,然后再用缝线在塑料管上另打一个结固定,以防塑料管滑脱。

将肠管回纳腹腔,只留塑料管一端于腹外,用三角缝合针全层缝合腹壁,将动物松绑,放在实验台上观察和进一步实验。

4.每间隔5 min用注射器通过塑料管向肠腔内注入2.5%的复方NH4C1溶液5 ml,直至出现全身性抽搐。

氨中毒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

氨中毒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

氨中毒:氨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味的气体。

易溶于水成氨水,可作化肥用。

氨在常温下加压可以液化,成液态氮,便于运输。

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很广,常用于石油冶炼、化肥制造、合成纤维、制革。

医药、塑料、染料等制造业中。

在氨的生产制造、运输、贮存、使用中,如遇管道、阀门、贮罐等损坏,泄漏氨气可造成中毒。

氨对皮肤黏膜有刺激及腐蚀作用,高浓度可引起严重后果,如化学性咽喉炎、化学性肺炎等,吸入极高浓度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心脏停搏。

1.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高浓度氨气,可以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惊厥、抽搐、嗜睡和昏迷。

吸入极高浓度的氨可以反射性引起心搏骤停、呼吸停止。

2.氨系碱性物质,氨水具有极强的腐蚀作用。

碱性烧伤比酸性物质烧伤更严重,因为碱性物质的穿透性较强,皮肤的氨水烧伤创面深、易感染、难愈合,与2度烫伤相似。

3.氨气吸入呼吸道内遇水生成氨水。

氨水会透过粘膜、肺泡上皮侵入粘膜下、肺间质和毛细血管,引起:(1)声带痉挛,喉头水肿,组织坏死。

坏死物脱落可引起窒息。

损伤的粘膜易继发感染。

(2)气管、支气管粘膜损伤、水肿、出血、痉挛等。

影响支气管的通气功能。

(3)肺泡上皮细胞、肺间质、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坏,通透性增强,肺间质水肿。

氨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淋巴总管痉挛,淋巴回流受阻,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加。

氨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上述作用最终导致肺水肿。

(4)粘膜水肿、炎症分泌增多,肺水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气管及支气管管腔狭窄等因素严重影响肺的通气、换气功能,造成全身缺氧。

氨中毒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肝性脑病,是指由严重的肝脏疾病,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失调的一种综合征,主要和代谢紊乱有关。

其主要的原因,目前以氨中毒学说为主。

血氨升高容易诱发肝性脑病,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有以下几个机制:第一、能够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内钠钾ATP 酶的活性,引起神经冲动传导障碍,还可以诱发神经胶质细胞的水肿。

第二、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能量代谢,氨可以干扰三羧酸循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能量生成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在肝性脑病中的作用
(一)目的原理1.观察血氨增高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有哪些。

2.验证肝脏对氨具有解毒作用。

3.启发、引导同学思考血氨增高对呼吸系统及酸碱平衡的影响,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培养同学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横向联系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成年家兔,雌雄均可2.实验仪器 BI-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3.实验用药1%普鲁卡因、复方氯化铵溶液、复方谷氨酸钠溶液、生理盐水、1%醋酸。

4.器械
兔固定台、搪瓷圆盆、空心塑料导管或胶管(导尿管),粗、细棉线,
5、
10、50m1注射器,止血钳8把、手术刀1把、剪刀1把,眼科小剪刀1把,眼科镊子1把、气管插管1个、小圆针2个、动脉夹2个
(三)实验方法1.甲兔肝大部结扎,肠腔内注入复方氯化铵溶液。

(1)将家兔称重后仰卧固定。

(2)以1%普鲁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行颈部正中切口,分离气管,插入气管插管,描记呼吸。

(3)以1%普鲁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行上腹部正中切口,长约6-8cm。

左手按压肝膈面,
剪断肝与横膈之间的镰状韧带和肝脏面与胃连接的肝胃韧带(将
食指与中指伸至肝脏膈面,分至镰状韧带两侧,下压肝脏,暴露
出肝脏下面的镰状韧带,用手指剥离镰状韧带和肝胃韧带,使肝
脏呈游离状态,注意不要伤及膈肌和肝脏),再将肝叶上翻,使
肝脏的左外叶、左中叶、方形叶和右中叶(注意右中叶上附有胆囊)完全游离。

然后以右手食、中指夹持粗棉线沿肝左外叶、左中
叶、方形叶和右中叶之根部绕一周,并结扎以阻断血流。

如果上
述肝叶由红色变为暗褐色,证明肝脏大部分结扎成功。

由于供应
右外叶及尾状叶之门脉血管为独立分支,不会同时被结扎,因而
得以保留。

(4)沿胃幽门找到二指肠,在肠系膜对侧肠壁表面作浆肌层荷包缝合,然后用眼科剪刀作一小切口,将细胶管沿肠管
方向插入5cm,注意:指向空肠方向,荷包缝合结扎固定,将导管另一端移到腹腔外,用连续缝合的方法缝合腹腔肌层,用间断缝
合的方法缝合切口皮肤,关闭腹腔。

观察动物呼吸、角膜反射、瞳孔大小、对疼痛刺激的反应
性。

(5)每隔5分钟向肠腔内注人2、5%NH4Cl混合液5ml。

观察动物呼吸、角膜反射、抽搐及痉挛发生所需的时间等变化,家
兔出现全身抽搐时停止注射NH4Cl,计算所用复方氯化铵混合液的总量和每公斤体重的用量。

(6)自耳缘静脉推注复方谷氨酸钠溶液同时二指肠插管内注入1%醋酸(5ml/kg),(观察中毒症状是否缓解)直至症状缓解(用量约为20~30ml/kg)。

并可继续观察病情再度恶化乃至死
亡之可能性,计算症状出现后的存活时间以与乙兔相比较。

2.乙兔除不结扎肝脏和不进行实验性治疗外,其余方法步骤同甲兔。

甲、乙兔结果进行比较甲兔乙兔呼吸(次/分)角膜反射用药致抽搐时间(分)复方氯化铵总用量(ml)/每公斤体重的用量复方谷氨酸钠用量(ml)
(四)注意事项1、本实验手术操作及观察指标较多,实验者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以保证前后结果的可靠性。

2、由于动物是局部麻醉,所以在手术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家兔挣扎。

尤其牵拉肝脏及胃肠时,动作宜轻柔,避免过度刺激。

3、
剪镰状韧带时,慎防刺破横膈。

游离肝脏时动作宜轻巧,以免肝叶破裂出血。

结扎线应扎于肝叶根部避免勒破肝叶。

在结扎肝叶时松紧要适中,以阻断血液为限。

过紧可能造成肝叶撕裂出血,过松达不到阻断血流的目的。

4、手术操作时要注意及时止血,以防失血过多。

5.二指肠插管要保证插入肠端,如果反向插入胃端,因胃没有吸收功能而影响实验结果。

二指肠插管要绝对固定好,以免脱出使复方氯化铵溶液漏入腹腔,影响实验结果。

(五)液体配置1、复方氯化铵溶液配制氯化铵25g碳酸氢钠15g,以5%葡萄糖溶液稀释至1 000m1。

2、复方谷氨酸钠溶液配制谷氨酸钠25g、碳酸氢钠15g,以5%葡萄糖溶液稀释至1 000ml(六)思考题1.肝脏处理氨的方式,通过哪种酶系统?2.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3.血氨增高对呼吸中枢的影响?最易
引起哪种类型酸碱平衡紊乱?该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对机体的影响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