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治疗技术概论 PPT
合集下载
运动治疗技术 ppt课件
![运动治疗技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f1a8bd5acfa1c7ab00cc87.png)
运动治疗技术 ppt课件
关节松动术的定义
通过徒手的被动运动,利用较 大的振幅、低速度的手法,使活 动受限关节的副运动恢复到正常 生理状态,从而改善关节运动障 碍的治疗方法。
分类
关节松动技术体系中有诸多相互类 似而又有区别的手法。其中包括
Maitland的振动运动 Kaltenborn的持续伸张手法 Paris的治疗技术,折衷地应用了伸
IV级 在活动受限的范围振幅小的运动。 V级 在活动受限的范围,振幅小的快速运动。
关节松动手法 (joint mobilization)
生理运动与附属运动的关系
当关节因疼痛、僵硬而限制了活动
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均受到影响
生理运动恢复后,如果关节仍有疼痛或僵硬,可能 附属运动尚未完全恢复正常
在改善生理运动之前,先改善附属运动 附属运动的改善,可以促进生理运动的改善
返回
治疗平面
假想的平面
平行于关节面 垂直于关节的轴心
治疗时
属于分离或牵拉的手法,实施力的方向或是平 行于或是垂直于治疗平面
滑动(gliding)手法施力的方向平行于治疗平面 滚动(rolling)手法施力的方向沿着治疗平面变化
返回
I I II III IV
A
起始端
II III
手法等 级
Ⅲ、Ⅳ级手法
直接牵拉了关节周围的软组织
保持或增加其伸展性
增加本体反馈
提供下列本体感觉信息
关节的静止位置和运动速度及其变化 关节运动的方向 肌肉张力及其变化
返回
临床应用:适应证
力学因素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
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及痉挛 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
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
转动(Roll)-1
关节松动术的定义
通过徒手的被动运动,利用较 大的振幅、低速度的手法,使活 动受限关节的副运动恢复到正常 生理状态,从而改善关节运动障 碍的治疗方法。
分类
关节松动技术体系中有诸多相互类 似而又有区别的手法。其中包括
Maitland的振动运动 Kaltenborn的持续伸张手法 Paris的治疗技术,折衷地应用了伸
IV级 在活动受限的范围振幅小的运动。 V级 在活动受限的范围,振幅小的快速运动。
关节松动手法 (joint mobilization)
生理运动与附属运动的关系
当关节因疼痛、僵硬而限制了活动
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均受到影响
生理运动恢复后,如果关节仍有疼痛或僵硬,可能 附属运动尚未完全恢复正常
在改善生理运动之前,先改善附属运动 附属运动的改善,可以促进生理运动的改善
返回
治疗平面
假想的平面
平行于关节面 垂直于关节的轴心
治疗时
属于分离或牵拉的手法,实施力的方向或是平 行于或是垂直于治疗平面
滑动(gliding)手法施力的方向平行于治疗平面 滚动(rolling)手法施力的方向沿着治疗平面变化
返回
I I II III IV
A
起始端
II III
手法等 级
Ⅲ、Ⅳ级手法
直接牵拉了关节周围的软组织
保持或增加其伸展性
增加本体反馈
提供下列本体感觉信息
关节的静止位置和运动速度及其变化 关节运动的方向 肌肉张力及其变化
返回
临床应用:适应证
力学因素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
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及痉挛 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
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
转动(Roll)-1
运动治疗技术概论PPT课件
![运动治疗技术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6c391a87c24028905fc30f.png)
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来纠正人体躯 体、生理、心理和精神功能障碍、提高健 康水平的一类康复治疗技术。
8
特点: • 1.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治疗方法:要求患者积极主 动参与治疗的过程,促进患者身心功能得到全面 恢复; • 2.局部和全身治疗相结合:肌肉关节的活动可以 锻炼局部器官功能,也可通过神经反射和体液调 节来改善全身功能的恢复; • 3.防病和治病相结合:能够促进疾病的临床治愈 和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或不良后果,也能强身 健体,锻炼意志。
• 国外物理治疗师的培养 • 国内物理治疗师的培养
14
返回
国外物理治疗师培养简介
• 美国
– 20世纪20年代开始培养物理治疗师(PT) – 1938年成立了物理治疗师学会 – 目前已经转向主要培养硕士学位 – 物理治疗理学硕士(MSPT)和物理治疗硕士学位(MPT) • •
澳大利亚
– 学位制:学士、研究生文凭、硕士、博士
–开始出现了比较正规的专业教育,以中专教育为主, 少数学校开设了专科教育 –在职培训康复治疗师仍然是主体
• 发展阶段 2001年~现在
–康复治疗开始纳入了国家全日制高等教育计划内
返回
17
第二节 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分类 一、主要内容
• • • • • • • • (一)以力学和运动学原理为基础 1.肌力训练 8.步行训练 2.耐力训练 9.呼吸训练 3.关节活动训练 10.放松训练 4.牵伸训练 11.水中训练 5.转移训练 12.牵引技术 6.平衡训练 13.手法治疗 7.协调性训练 14.医疗体操
返回
6
• 物理治疗师(physiotherapist,PT) 是指实施物理治疗的临床医务工作者,
是康复医疗逐渐发展成熟后形成的专
8
特点: • 1.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治疗方法:要求患者积极主 动参与治疗的过程,促进患者身心功能得到全面 恢复; • 2.局部和全身治疗相结合:肌肉关节的活动可以 锻炼局部器官功能,也可通过神经反射和体液调 节来改善全身功能的恢复; • 3.防病和治病相结合:能够促进疾病的临床治愈 和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或不良后果,也能强身 健体,锻炼意志。
• 国外物理治疗师的培养 • 国内物理治疗师的培养
14
返回
国外物理治疗师培养简介
• 美国
– 20世纪20年代开始培养物理治疗师(PT) – 1938年成立了物理治疗师学会 – 目前已经转向主要培养硕士学位 – 物理治疗理学硕士(MSPT)和物理治疗硕士学位(MPT) • •
澳大利亚
– 学位制:学士、研究生文凭、硕士、博士
–开始出现了比较正规的专业教育,以中专教育为主, 少数学校开设了专科教育 –在职培训康复治疗师仍然是主体
• 发展阶段 2001年~现在
–康复治疗开始纳入了国家全日制高等教育计划内
返回
17
第二节 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分类 一、主要内容
• • • • • • • • (一)以力学和运动学原理为基础 1.肌力训练 8.步行训练 2.耐力训练 9.呼吸训练 3.关节活动训练 10.放松训练 4.牵伸训练 11.水中训练 5.转移训练 12.牵引技术 6.平衡训练 13.手法治疗 7.协调性训练 14.医疗体操
返回
6
• 物理治疗师(physiotherapist,PT) 是指实施物理治疗的临床医务工作者,
是康复医疗逐渐发展成熟后形成的专
运动疗法ppt课件
![运动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05f9fd7f1922791688e846.png)
3
• 内脏器官疾病:慢支、肺气肿、哮喘、 冠心病、高血压、各种心肺和腹腔术后 等。 • 代谢疾病: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 • 其它:神经官能症、子宫位置异常等。
4
(三)应用原则
• 循序渐进:量的渐进和质的渐进(如 ↑ ROM 时↑肌力;肌力未达正常,耐力训 练应减少) • 持之以恒、积极主动及全身性锻炼注意运 • 动治疗方法的选择:三大类(见运动治疗 基本方法)
• • • • • • • 放松练习 牵张练习 呼吸练习 平衡练习 协调性练习 水中运动 牵引
14
(五)根据神经生理发育规律 所采取的治疗方法: 促进治疗技术/易化技术
• 共同点:改善神经损伤患者的运动控制 能力,强调感觉(运动觉)对完成运动 动作的重要性,重复进行对学习的必要 性。
15
• Bobath法:学习运动的感觉及那些日后 要组成功能性技能的基本姿势和运动模 式,通过运动使头颈与躯干相对位置发 生变动,以诱发出非随意反射,从而达 到调节肌紧张或引出所需运动目的。常 用于脑性瘫痪患儿和成人偏瘫。 常用治疗手段:反射性抑制模式,翻正 反射和平衡反射,感觉刺激。
16
• Brunnstrom法:主要用于评估和治疗成年 偏瘫患者。 理论:脑血管意外后,高级中枢调控失 常,原始姿势反射、联合反射和肢体的 协同运动等重新出现,Brunnstrom将这些 功能在早期加以促进,通过本体感觉刺 激、皮肤刺激、感觉与视觉反馈等方法 来诱发这些动作。
17
•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法(PNF) • Rood方法 • MRP方法
7
四 、运动治疗的基本方法
• 肌肉收缩形式:等张收缩(向心/离心), 等长收缩 • 功能位:肩屈曲45,外展60;肘屈90, 前臂中立位;腕背伸30~45稍内收;掌指 关节和指间关节轻度屈曲;拇指在对掌 中间位。下肢髋伸直,无内外旋,屈膝 20~30,踝90中间位。
运动疗法概述ppt课件
![运动疗法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cb272758f5f61fb6366607.png)
-维持ROM的 -增强肌力的 -增强肌肉耐力的 -增强肌肉协调性的 -恢复平衡功能的 -恢复步行功能的 -增强心肺功能的
神经生理疗法
-Bobath疗法 -Brunnstrom疗法 -PNF技术 -Rood疗法
运动再学习法
把CNS损伤后恢复 运动功能的训练视 为一种再学习或重 新学习的过程的治 疗方法
可编辑课件
43
相关基础知识
• 2、拮抗肌(antagonist)
• 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称拮抗肌。当原动
肌收缩时,拮抗肌应协调地放松或作适当的
离心收缩,以保持关节活动的稳定性及增加
动作的精确性,并能防止关节损伤。如在屈
肘动作中,肱三头肌即是肱二头肌和肘肌的
拮抗肌
• 3、固定肌(fixator)
• 为了发挥原动肌对肢体运动的动力作用,必
可编辑课件
26
相关基础知识
• 功能位是指当肌肉、关节功能不能或尚未恢复时,必须使肢体处于发挥最佳功能活动的体位。
故肢体受伤骨折后,一般需固定在功能位置,它是依据该部位功能的需要而综合考虑得出的 一种位置。
• 人体各大关节的主要功能位(中立位为0°)一般为:
• 肩关节:外展60°,前屈45°,无内外旋 • 肘关节:屈曲90°左右。
须将肌肉相对固定的一端(定点)所附着的
骨骼或更近的一连串骨骼充分固定,参加这
只能沿额状轴在矢状面上作屈伸运动。
• 2、圆柱关节 例如尺桡关节,只能绕垂
直轴在水平面上作旋转运动。
• (二)双轴关节 • 可绕两个轴在两个平面上运动,包括: • l、椭圆关节 例如腕关节可绕矢状轴在
额状面上作屈伸运动,又可绕额状轴在 矢状面上作桡屈、尺屈运动。2-5掌 指关节可作屈伸及内收外展运动。
神经生理疗法
-Bobath疗法 -Brunnstrom疗法 -PNF技术 -Rood疗法
运动再学习法
把CNS损伤后恢复 运动功能的训练视 为一种再学习或重 新学习的过程的治 疗方法
可编辑课件
43
相关基础知识
• 2、拮抗肌(antagonist)
• 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称拮抗肌。当原动
肌收缩时,拮抗肌应协调地放松或作适当的
离心收缩,以保持关节活动的稳定性及增加
动作的精确性,并能防止关节损伤。如在屈
肘动作中,肱三头肌即是肱二头肌和肘肌的
拮抗肌
• 3、固定肌(fixator)
• 为了发挥原动肌对肢体运动的动力作用,必
可编辑课件
26
相关基础知识
• 功能位是指当肌肉、关节功能不能或尚未恢复时,必须使肢体处于发挥最佳功能活动的体位。
故肢体受伤骨折后,一般需固定在功能位置,它是依据该部位功能的需要而综合考虑得出的 一种位置。
• 人体各大关节的主要功能位(中立位为0°)一般为:
• 肩关节:外展60°,前屈45°,无内外旋 • 肘关节:屈曲90°左右。
须将肌肉相对固定的一端(定点)所附着的
骨骼或更近的一连串骨骼充分固定,参加这
只能沿额状轴在矢状面上作屈伸运动。
• 2、圆柱关节 例如尺桡关节,只能绕垂
直轴在水平面上作旋转运动。
• (二)双轴关节 • 可绕两个轴在两个平面上运动,包括: • l、椭圆关节 例如腕关节可绕矢状轴在
额状面上作屈伸运动,又可绕额状轴在 矢状面上作桡屈、尺屈运动。2-5掌 指关节可作屈伸及内收外展运动。
《运动疗法概述方案》PPT课件
![《运动疗法概述方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103b5c87c24028915fc3f9.png)
▪ 运动训练和运动评估设备
h
24
肩 关 节 旋 转 训 练 器
h
25
h
26
h
27
h
28
h
29
h
30
h
31
h
32
上肢CPM
h
33
下肢CPM
HIP
h
34
等速测试训练应用
h
35
悬吊运动设备
▪ 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
h
36
评估设备
▪ 角度计
0.75 12 54
(二)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
▪ 神经性调节: ➢ 交感神经张力增加 ➢ 迷走神经张力下降 ➢ 产生循环效应:
▪ 心收缩力增强 ▪ 心率增加,每搏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 ▪ 静脉血回流增加
h
55
(三)运动对代谢的影响
▪ 大强度、力量性运动、短时间的运动 一些大运动的早期(百米冲刺,举重等)
h
7
Movement
「3M」的概念
Manual Modality
h
8
3M
▪ Modality 仪器治疗— 精之於器 ▪ Manual therapy 手法治疗— 操之於人 ▪ Movement 动作治疗— 成之在我
h
9
徒手治療Manual therapy
☺ 按摩 (massage) ☺ 被动关节运动 (passive range of motion) ☺ 关节松动术 (mobilization) ☺ 牵拉 (stretch)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 (proprioceptive
1.增强肌力 2.可能耐力下降
每一肌横断面积范围内很慢 代偿性过负* 增加力的负荷 (代偿性肥大)
h
24
肩 关 节 旋 转 训 练 器
h
25
h
26
h
27
h
28
h
29
h
30
h
31
h
32
上肢CPM
h
33
下肢CPM
HIP
h
34
等速测试训练应用
h
35
悬吊运动设备
▪ 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
h
36
评估设备
▪ 角度计
0.75 12 54
(二)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
▪ 神经性调节: ➢ 交感神经张力增加 ➢ 迷走神经张力下降 ➢ 产生循环效应:
▪ 心收缩力增强 ▪ 心率增加,每搏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 ▪ 静脉血回流增加
h
55
(三)运动对代谢的影响
▪ 大强度、力量性运动、短时间的运动 一些大运动的早期(百米冲刺,举重等)
h
7
Movement
「3M」的概念
Manual Modality
h
8
3M
▪ Modality 仪器治疗— 精之於器 ▪ Manual therapy 手法治疗— 操之於人 ▪ Movement 动作治疗— 成之在我
h
9
徒手治療Manual therapy
☺ 按摩 (massage) ☺ 被动关节运动 (passive range of motion) ☺ 关节松动术 (mobilization) ☺ 牵拉 (stretch)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 (proprioceptive
1.增强肌力 2.可能耐力下降
每一肌横断面积范围内很慢 代偿性过负* 增加力的负荷 (代偿性肥大)
运动疗法技术学PPT课件
![运动疗法技术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24b70584868762caaed5ee.png)
二、发展简史
推广康复医学知识,培养康复医学人才是康复医学的一 个重要任务。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党和国家的重视、有全体康复医学 工作者的努力,我国的康复医学事业一定会获得快速发展, 缩短与世界的差距,更好的为中华民族健康服务。
三、目的及技术分类
(一)目的 总目的:是通过运动的方法,治疗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 个人的活动能力,增强患者的社会参与的适应性,改善患者 的生活质量。
1946~ 康复医学(物理 1969 医学与康复)成
为康复医学的一 个专科得到医学 界的承认
1970~ 康复医学分科化 的趋向出现;康 复医学渗透到各 临床学科
学科技术的发展 学会及医疗机构的 发展
物理医学与康复紧 英国物理医学会成立
密结合。运动治疗、(1943)、美国物理
功能训练、作业治 治疗医师协会成立
三、目的及技术分类
(一)目的 具体目的:
7、对平衡功能和运动协调性有障碍的患者,施行提高平衡和协调性 功能的训练。 8、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运动动作训练。 9、针对不同伤病或为健身需要进行各种体操训练。 10、通过运动治疗,增进患者的体力,改善全身功能状态。 11、通过运动疗法的活动刺激,改善心脏、肺脏等内脏器官的功能。 12、通过运动训练预防或治疗各种临床并发症,如压疮、肌肉痉挛、 关节挛缩、骨质疏松。
二、发展简史
近代康复大体上分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物理治疗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2. 第二阶段——物理医学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 3. 第三阶段——康复医学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现在)
二、发展简史
年代 学科总的发展
1937~ 1945
对伤兵进行较全 面的康复治疗, 促进了现代康复 医学的形成
《运动疗法》PPT课件
![《运动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bb797289eb172dec63b742.png)
10/19/2020
h
16
关节功能牵伸法
是指拉长关节周围挛缩或短缩的软组织以增强其伸展性、 降低肌张力,增加或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治疗方法。
利用反复多次或持续一定时间的牵引可使挛缩及粘连的 纤维产生塑性延长,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
基本方法 将挛缩关节的近端肢体用支架或特制的牵引器稳定 地固定于合适姿势,然后在其远端肢体上按需要方 向用沙袋作重力牵引,或以自己的体重作重力进行 功能牵引。
第一节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应用力、电、光、声、磁和温度等物理学 因子来治疗患者疾患的方法。
其中利用力学因子,徒手以及应用器械和仪器进行运 动训练,以治疗伤、病、残患者,消除或改善其功能 障碍的方法称为运动疗法;
利用光、电、声、温度、水等其他物理学因子治疗疾 病,促进患者康复的疗法为物理因子疗法,常常被称 为理疗。
10/19/2020
h
10
关节松动技术
指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 的手法操作技术,是利用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 被动活动患者的关节,以达到维持或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缓解疼痛的目的。
常用关节松动技术的基本手法包括摆动、滚动、滑动、 旋转、分离和牵拉等。
10/19/2020h Nhomakorabea8
关节活动度训练
主动助力运动 滑轮练习 悬吊练习 器械练习 --------
10/19/2020
h
9
关节活动度训练
主动运动 具有温和牵拉作用,能松解疏松的粘连组织,牵拉 挛缩不严重的组织,有助于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范 围,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 用主动运动恢复关节活动时,动作宜平稳缓慢,尽 可能达到最大幅度,然后稍加维持,用力程度以引 起紧张或轻度疼痛感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假肢 2、矫形器(辅助器) 3、辅助具应用 4、能量节约技术
假肢
矫形器(辅助器)
辅助具应用(一)、根Βιβλιοθήκη 肌肉收缩的形式分类1、等张运动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变化,张力基本保持不变,产生关节活动,关节角度 有变化,又称为动力性运动。包括向心性运动和离心性运动
2.等长运动
也称为静力性收缩,其特点是在肌肉收缩时肌肉长度保持不变,肌张力增高 ,不产生关节活动,此时肌肉收缩力与阻力相等,又称为静力性运动。等长 收缩常用于维持特定的体位、姿势和平衡,并能有效地增强肌力。
3.等速运动
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相应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 关节运动依预先设定的速度运动运动过程中肌肉用力仅使肌张力增高,力矩 输出增加。
等张运动 ( isotonic movement )
动力性收缩( dynamic contraction ) 肌肉收缩时张力基本不变,但长度缩短或延长
运动治疗常用的器材和设备
一、上肢训练常用器械
运动治疗常用的器材和设备
一、下肢训练常用器械
运动治疗常用的器材和设备
一、其他常用设备
1
思考: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物理治 疗师?
茂名健康职业学院 李晴
里约奥运
学习目标
掌握:基本概念、原则及分类
1
熟悉:发展简史及现状、主要内容和机制 2
了解:地位、仪器设备及发展趋势。
3
基本概念
一、物理治疗(PT)
运用力、电、光、声、水及温度等物理因子来促进人体健康、预防和 治疗疾病、改善功能的一门专业学科。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 两部分内容。
被动运动 ( passive movement )
肌肉不收缩,肢体处于放松状态,动作由外力完成。 器械 手力 各种手法治疗
主动运动 (active movement )
助力运动
(assisted movement ) 部分借助于外力
机械 健侧肢体 他人帮助
抗阻运动
(resisted movement ) 必须克服外力 器械 徒手
运动治疗的机制
1、治疗原则
(1)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主动参与全面锻炼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2)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随时调整 (3)强调主动训练积极性,贵在坚持 (4)注意观察,训练适度,动作轻柔,保证安全 (5)加强医患交流,增强训练信心 (6)注意禁忌症与不良反应
2、运动对机体的影响 3、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二、物理治疗师(PT)
实施物理治疗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是康复医疗逐渐发展成熟后形成的专 业治疗人员,与作业治疗师(OT)语言治疗师(ST)等同属于医学 相关类人才。其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三、运动疗法
以运动学、生物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本原理,采用主动和(或)被动 的运动,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来纠正人体身体、心理、情 感及社会功能障碍,提高健康水平的一类康复治疗措施。
二、分类
(一)、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分类 (二)、按运动方式分类
(一)、以力学和运动学原理为基础
1,肌力训练 2,耐力训练 3,关节活动训练 4,牵 伸训练 5,转移训练 6,平衡训练 7,协调性训练 8,步行训练 9,呼吸训练 10,放松训练 11,水中 运动 12,牵引技术 13,手法治疗 14,医疗体操
肌力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要用于改善和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 以利于患者完成功能性活动
平衡训练
步行训练
牵引技术
(二)、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再学习疗法
1、Bobath技术 2、Rood技术 3、Brunnstrom技术 4、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 5、运动再学习技术
(三)、以代偿和替代原理为基础
运动治疗的特点
一、主动参与治疗 二、局部和全身治疗相结合 三、防病和治病相结合
运动治疗技术的发展简史
一、国外运动治疗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二、我国运动治疗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运动治疗技术现状
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分类
一、主要内容
(一)、以力学和运动学原理为基础 (二)、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再学习疗法 (三)、以代偿和替代原理为基础
等速运动 (isokinetics)
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 节依照预先设定的速度运动
运动中速度是固定的,而阻力是变化的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阻力与所作用的肌群力量呈正比
(二)、按运动方式分类
1、被动运动 2、助力运动 3、主动运动 4、抗阻运动 5、牵伸运动
向心性等张运动:肌肉收缩时长度变短,又称为向心性缩短 离心性等张运动:肌肉收缩时长度被拉长,又称为离心性延伸
等长运动(isometric movement)
静力性收缩 ( static contraction ) 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不产生关节运动
肢体被固定后或手术后的患侧肢体的肌肉收缩 腰背痛患者的肌肉力量训练
假肢
矫形器(辅助器)
辅助具应用(一)、根Βιβλιοθήκη 肌肉收缩的形式分类1、等张运动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变化,张力基本保持不变,产生关节活动,关节角度 有变化,又称为动力性运动。包括向心性运动和离心性运动
2.等长运动
也称为静力性收缩,其特点是在肌肉收缩时肌肉长度保持不变,肌张力增高 ,不产生关节活动,此时肌肉收缩力与阻力相等,又称为静力性运动。等长 收缩常用于维持特定的体位、姿势和平衡,并能有效地增强肌力。
3.等速运动
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相应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 关节运动依预先设定的速度运动运动过程中肌肉用力仅使肌张力增高,力矩 输出增加。
等张运动 ( isotonic movement )
动力性收缩( dynamic contraction ) 肌肉收缩时张力基本不变,但长度缩短或延长
运动治疗常用的器材和设备
一、上肢训练常用器械
运动治疗常用的器材和设备
一、下肢训练常用器械
运动治疗常用的器材和设备
一、其他常用设备
1
思考: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物理治 疗师?
茂名健康职业学院 李晴
里约奥运
学习目标
掌握:基本概念、原则及分类
1
熟悉:发展简史及现状、主要内容和机制 2
了解:地位、仪器设备及发展趋势。
3
基本概念
一、物理治疗(PT)
运用力、电、光、声、水及温度等物理因子来促进人体健康、预防和 治疗疾病、改善功能的一门专业学科。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 两部分内容。
被动运动 ( passive movement )
肌肉不收缩,肢体处于放松状态,动作由外力完成。 器械 手力 各种手法治疗
主动运动 (active movement )
助力运动
(assisted movement ) 部分借助于外力
机械 健侧肢体 他人帮助
抗阻运动
(resisted movement ) 必须克服外力 器械 徒手
运动治疗的机制
1、治疗原则
(1)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主动参与全面锻炼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2)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随时调整 (3)强调主动训练积极性,贵在坚持 (4)注意观察,训练适度,动作轻柔,保证安全 (5)加强医患交流,增强训练信心 (6)注意禁忌症与不良反应
2、运动对机体的影响 3、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二、物理治疗师(PT)
实施物理治疗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是康复医疗逐渐发展成熟后形成的专 业治疗人员,与作业治疗师(OT)语言治疗师(ST)等同属于医学 相关类人才。其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三、运动疗法
以运动学、生物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本原理,采用主动和(或)被动 的运动,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来纠正人体身体、心理、情 感及社会功能障碍,提高健康水平的一类康复治疗措施。
二、分类
(一)、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分类 (二)、按运动方式分类
(一)、以力学和运动学原理为基础
1,肌力训练 2,耐力训练 3,关节活动训练 4,牵 伸训练 5,转移训练 6,平衡训练 7,协调性训练 8,步行训练 9,呼吸训练 10,放松训练 11,水中 运动 12,牵引技术 13,手法治疗 14,医疗体操
肌力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要用于改善和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 以利于患者完成功能性活动
平衡训练
步行训练
牵引技术
(二)、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再学习疗法
1、Bobath技术 2、Rood技术 3、Brunnstrom技术 4、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 5、运动再学习技术
(三)、以代偿和替代原理为基础
运动治疗的特点
一、主动参与治疗 二、局部和全身治疗相结合 三、防病和治病相结合
运动治疗技术的发展简史
一、国外运动治疗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二、我国运动治疗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运动治疗技术现状
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分类
一、主要内容
(一)、以力学和运动学原理为基础 (二)、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再学习疗法 (三)、以代偿和替代原理为基础
等速运动 (isokinetics)
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 节依照预先设定的速度运动
运动中速度是固定的,而阻力是变化的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阻力与所作用的肌群力量呈正比
(二)、按运动方式分类
1、被动运动 2、助力运动 3、主动运动 4、抗阻运动 5、牵伸运动
向心性等张运动:肌肉收缩时长度变短,又称为向心性缩短 离心性等张运动:肌肉收缩时长度被拉长,又称为离心性延伸
等长运动(isometric movement)
静力性收缩 ( static contraction ) 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不产生关节运动
肢体被固定后或手术后的患侧肢体的肌肉收缩 腰背痛患者的肌肉力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