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说明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案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案设计【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案设计课程标准1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3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一教与学目标1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分析,总结谦让的重要性、做法。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分析并说出自己的做法。
标画并背诵此要点。
2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分析,总结分享的含义、做法;帮助他人的做法。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自己是如何做的。
3学生认真分析提供的情境,总结我为社会做贡献的做法。
通过阅读记住这个知识点。
4 学生通过练习思考总结如何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对此知识点加以背诵。
二教与学重点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三教与学难点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四教法与学法设计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五教与学过程课堂序曲:时政播报学生对搜集的时政大事进行播报,并对此时政大事谈出个人看法。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学生思考并回答:上面两幅图分别体现了什么美德?老师: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给予我们所需的营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理所应当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那我们究竟怎样做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信息搜索学生先读课本正文部分,解决三个问题:本节课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标画答案。
说出自己感觉困难的是哪些?困难在哪里?看完后尝试填写网络填空。
【三】自主探究交流共享以下情境材料的设计以“初二一班发生的故事”展开。
学习任务一【谦让的作用、做法】情境(一)“三好学生”风波期末考试完后,班里要评选3名三好学生,经同学们投票选举张丽、赵祥、李梦雯、张菲菲同时当选。
但让人郁闷的是张丽和李梦雯的票数一样,并列第三名,必须得有一个退出,面对这种窘境他们该怎么办呢?思考:1预测可能的后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八年级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课题:《养成亲社会行为》科目:思想品德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课时:一课时提供者:魏海丽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一课的第二个项目。
热爱集体,亲近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生活是本单元的教育主题。
而本课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进行展开。
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养成亲社会行为。
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能力目标: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会谦让、分享、助人,积极为社会做贡献。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课前我们队学生进行了亲社会行为的问卷调查,了解到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同伴,又受到长辈的过分保护,社会教育极度匮乏,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严重缺陷。
但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对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帮助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尤为重要。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主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展示图片导入新课,再采用了猜词游戏、课堂辩论、情景再现、参与比赛等多种活动形式,将抽象的政治理论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去,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以达到教学目标。
再加上“六环节”导学案。
精心设计的导学案主要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它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为社会做贡献教学难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教师点拨: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学案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学案设计学案题目:培养友善行为,共建和谐校园一、学案背景:在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
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可能缺乏友善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和技巧。
通过本次学案的设计与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友善亲社会行为,共同建设和谐校园。
二、学案目标:1.培养学生的友善亲社会行为意识;2.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意愿;3.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三、学案内容与活动:1.课前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目前的友善亲社会行为意识和开展情况。
2.知识传授:介绍友善亲社会行为的定义、重要性和好处。
通过社会故事、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明确友善行为的内涵和意义。
3.实践活动:a.角色扮演:分成小组,设计场景让学生体验友善行为的重要性。
例如,角色扮演帮助别人,遇到困难时的互助等。
b.小组合作项目: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愿与能力,组织小组合作项目,鼓励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并学会关心和照顾他人。
c.讨论与分享:开展友善亲社会行为主题的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友善行为经历,并互相学习和借鉴。
d.社区互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通过实践体验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友善亲社会行为。
4.反思与总结: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与感悟,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鼓励学生分享友善行为的变化和学习成果。
四、学案评估:1.观察记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友善亲社会行为程度。
2.学生撰写友善行为的心得体会,并进行评价和反思。
五、学案延伸:1.建立友善行为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展示和提升友善亲社会行为。
2.组织班级和学校友善行为展示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进来。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友善亲社会行为。
通过以上的学案设计,学生将有机会在实践中了解友善亲社会行为并进行实践。
这将大大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意愿,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促进共建和谐校园的发展。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含义,认识到亲社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合作共享、助人为乐等亲社会行为。
3. 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亲社会行为。
二、教学内容:1.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与意义2.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合作共享、助人为乐等3. 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性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互助故事,引发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关注。
2. 讲解:介绍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意义和表现,引导学生认识到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讨论发生在身边的亲社会行为案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亲社会行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5. 实践活动:设计一个亲社会行为实践计划,让学生在课后一周内践行亲社会行为,并记录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实践记录,评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亲社会行为的情况。
2. 学生自评:让学生谈谈在实践亲社会行为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 同伴评价:让同学们相互评价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彼此树立亲社会行为。
五、教学资源:1. 案例故事:收集一些发生在校园里的亲社会行为案例。
2. 实践计划模板:为学生提供一份亲社会行为实践计划的模板。
3. 评价表:设计一份用于评估学生实践亲社会行为的效果的评价表。
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
2. 情境模拟: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如何应对,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3. 榜样示范:邀请一些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亲社会行为典型,让学生从榜样身上学到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4. 激励评价:及时对学生在实践中的亲社会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持续践行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
七、教学活动:1. 情境剧:让学生分组创作并表演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小品,通过幽默生动的方式传递亲社会行为的理念。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课程标准】1.5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5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2.3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积极融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2、能力:养成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3、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学会谦让、分享、助人,懂得要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重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教学难点】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教学方法】情境模拟、小组合作探究、新闻案例分析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收集关于我国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资料。
2、教师准备:分配学生分组收集身边令人感动的事迹。
【教学过程】一、【新闻播报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思考、回答:视频中哪些人物的哪些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司机:乘客:这些人物美不美? 这些美丽行为拥有相同的特点,他们都是有利于()()的二、【图片赏析】交流搜集的最美人物事迹。
请欣赏下列图片迅速抢答他们拥有那些美丽的行为?三、【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板块一:学会谦让、分享、助人(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74-77页)(1)意义:谦让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是一个人有涵养的表现,是形成和谐的_________、文明的________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
(2)要求:谦让要求人们谦逊礼让。
①要做到_________、礼貌待人,不惟我独尊、盛气凌人。
②突出地表现为在__________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
③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___________。
(1)含义:分享就是把自己_______的东西提供给别人,与他人共同拥有和享受,把“我的”当成“我们的”。
初中道德与法治《养成亲社会行为》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三1.5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三2.5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三3.5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二、教材分析《养成亲社会行为》是鲁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第二框的内容。
《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学会谦让、分享、助人,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养成亲社会行为。
本课分两个层次进行展开。
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助人”介绍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知道谦让要讲原则,帮助别人需要智慧,主要引导学生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拓展到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上来。
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三、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同伴,又往往受到父母、长辈的过分保护,对他们的社会性教育较为匮乏。
总是以孩子是否听话乖驯、学习是否优秀来衡量孩子的成功与否,很少考虑孩子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会产生什么后果,这将会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缺陷,缺少走向社会所具备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品德。
因此,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使他们能有效地参与竞争与合作、善于与人交往、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具有奉献精神等十分重要,青春期的学生由于受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对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其意义的理解还有困难,本节课的落脚点是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因此对学生进行社会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要。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2015-02-07 13:29:37)标签:【内容标准】1、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并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意义,掌握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掌握谦让、分享、助人的方法。
【教学目标实施措施】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年龄特点,适当设计教学所需的视频、歌曲、教学图片等教学媒体。
同时我还采用小组讨论与同桌讨论交流的方法。
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使课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堂内教学和课堂外活动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思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探究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收获平台——达标测评——拓展提升——布置作业【教学重点】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
【教学难点】如何为社会做贡献【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仔细预习所学内容、搜集谦让的小故事及调查志愿者活动的相关材料,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准备:网上搜索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今年是雷锋叔叔牺牲五十周年,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雷锋》的故事,感受一下雷锋叔叔带给我们的温暖。
播放视频《雷锋》片段并提问:1、视频中雷锋叔叔的哪些行为令你感动?2、这些行为有什么共同点?【学生活动】学生欣赏视频,思考并回答【教师活动】教师总结归纳导入新课:雷锋的这些行为都是对社会和他人有利的行为,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作亲社会行为,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完整版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完整版教学目标:1.了解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及重要性;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使他们成为积极、负责任的社会成员;3.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技能和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2.学会表达感激之情、帮助他人和关心社会;3.能够运用亲社会行为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2.培养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亲社会行为,而非出于外部压力;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实际应用和影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案例材料、多媒体教学工具、学生手册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观看一个小视频或者讲解,简单介绍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2.提问学生是否有过亲社会行为的经历,并让他们分享;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亲社会行为是如此重要。
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详细解释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种类;2.介绍亲社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以案例和统计数据为支持;3.让学生认识到亲社会行为不仅可以帮助他人,也能够为自己带来好处。
第三步:讨论和演练(30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亲社会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其中的亲社会行为;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亲社会行为的场景,然后进行讨论和总结;3.鼓励学生提出一些新的、创造性的亲社会行为。
第四步:实践活动(30分钟)1.组织学生参与一个亲社会行为实践活动,例如为社区老人送温暖、义务植树等;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主选择参与的实践活动;3.组织学生进行小结,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第五步:总结和反思(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2.让学生思考,如果每个人都能养成亲社会行为,社会将会变得怎样;3.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撰写亲社会行为的心得体会,并进行展示;2.邀请社会服务组织或相关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3.通过学校媒体,报道学生在亲社会行为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和经验。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001]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001]【教学目标】1. 知道“养成亲社会行为”是什么,了解它的作用。
2. 能够正确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内涵,知道如何去做。
3. 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习惯,学会尊重,关爱,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掌握“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如何去做。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讨论法【教学内容】【Step 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观察以下两幅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Step 2 教师讲解】通过两幅图片,教师介绍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并结合图片,讲解其重要性。
【Step 3 分组讨论】1. 将学生随机分组,每组选择一位负责人,让其向其他组汇报一件自己认为的亲社会行为例子,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 负责人汇报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论,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Step 4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情景模拟。
在模拟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亲社会行为带来的好处。
【Step 5 课堂练习】请同学们根据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完成以下问题:1. 你认为亲社会行为的优点有哪些?2. 你如何亲近社会,成为一个进步、快乐的人?【Step 6 课堂展示】将学生的答案,分为两组在课上展示,并让其他组进行评论,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Step 7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对自己及他人的意义和作用,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习惯,才能对我们今后的社会生活有所帮助,共创美好社会。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一、教学目标1.了解亲社会的概念和目的。
2.理解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3.掌握亲社会的相关行为和方法,能够在生活中实践并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二、教学内容1.亲社会的概念和目的。
2.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3.亲社会的行为和方法,包括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等。
三、教学重点1.亲社会的概念和目的。
2.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3.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等亲社会行为和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2.如何让学生掌握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和实践。
五、教学方法1.示范讲解法2.情境再现法3.分组讨论法4.小组活动法六、教学过程1.引入目的:激发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兴趣和教学热情。
1.讲解“人是社会性动物”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提问:“你们生活中是否有过帮助别人的经历?如何感受?”3.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的概念,以及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2.讲授目的:让学生了解亲社会的概念和目的。
1.通过讲解、情境再现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亲社会的概念和矛盾。
2.通过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思考亲社会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产生共鸣。
3.实践目的:学生掌握亲社会的相关行为和方法,能够在生活中实践并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针对不同情境,制定亲社会行为的相应计划。
2.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交流计划,互相提供帮助和意见。
3.学生回到班级,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和感受。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亲社会的相关行为和方法,以及亲社会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与作业1.课堂练习:采用问答、填空、配对等形式,对亲社会的概念、行为和方法进行测试,并针对错误答案进行讲解和纠正。
2.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身边亲社会行为的观察和感想,并结合社会实际,思考亲社会行为如何促进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八、教学评价1.学生在小组讨论和班级分享中,是否能够理解亲社会的概念、目的和重要性,能否掌握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方法和实践。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第一篇: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二)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先提供了几种亲社会行为的典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做教学的引领活动,然后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进行展开。
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则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关于亲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借鉴“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榜样示范”等方法;关于亲社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学中可以突出“创设良好行为得以重复的情境”、“注重行为规范教育”、“及时纠正问题行为和不良习惯”等途径。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孔融让梨”、“将相和”等小故事;整理沙河水资源污染考察情况的相关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制成演示文稿。
2.教师准备:网上搜索“亲社会行为”;在教材基础上,重点搜集补充“同情”这一亲社会行为;利用相关的资料及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活动(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观察教材第20页上的四幅照片)无偿献血照片;爱心捐献照片;关爱照片;救助照片。
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不求学生的回答多么准确,只期用此达到引领活动之目的。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
一、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与意义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2. 让学生认识到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内容:1.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学生能够理解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为了维护他人利益,满足他人需要,而做出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2. 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学生能够认识到亲社会行为对于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亲社会行为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和意义。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有关亲社会行为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讨论成果。
4. 小组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亲社会行为。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和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2. 学生能够认识到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七、教学资源:1. 亲社会行为的案例。
2. 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亲社会行为。
2.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亲社会行为。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的亲社会行为知识。
2. 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至少表现出一项亲社会行为。
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际行为表现,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章节名称:第二章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与实践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良好习惯。
八、教学内容:1. 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学生能够列举出亲社会行为的各种表现,如帮助他人、分享、合作等。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含义,认识到亲社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合作分享、助人为乐等亲社会行为。
3. 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与例子2. 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3. 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策略4. 亲社会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 亲社会行为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学会在生活中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主动承担责任、关心他人、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亲社会行为。
3. 实践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实际操作,培养亲社会行为。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亲社会行为定义、例子、重要性等内容的教学课件。
2.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3.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用于实践演练环节。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亲社会行为的经历?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教师总结并引入亲社会行为的主题。
二、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与例子(10分钟)1. 教师讲解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即有益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2. 举例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如帮助他人、分享物品、关心他人等。
3.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亲社会行为例子。
三、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讲解亲社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认识到亲社会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四、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策略(10分钟)1. 教师介绍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策略,如培养同理心、鼓励合作与分享、培养责任感等。
【教学设计】养成亲社会行为_思品_初中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第二项目,包括“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与“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
主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他人,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这既是全课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为学习八年级下册《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社会责任》和九年级《共同描绘美好未来》做好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生活阅历的增强,八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亲社会意识,但青少年盲从心理强、自我控制力差,再加上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在生活中往往是知易行难。
这就需要教师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和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从而实现“知行”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能力目标】培养亲社会能力,养成亲社会习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知识目标】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的意义及方法,掌握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教学难点:我为社会做贡献五、教法与学法教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情感体验法六、教学过程(一)情境设置,导入新课【教学内容】了解亲社行为的含义。
【教师活动】出示我校师生校外美化环境、爱心救助患病同学、社会爱心人士来校助学、“绳子兄弟”智救落水儿童的图片。
【学生活动】思考: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教师总结】图片及你们所列举的行为都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亲社会行为。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养成亲社会行为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养成亲社会行为》。
【时间预设】3分钟【设计意图】利用我校师生亲身经历的活动导入新课,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学生的理解感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案例-徐之秦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此课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九课“养成亲社会行为”,本课包括三个子目:亲近社会,要关注社会;亲近社会,要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真切关注社会,自觉维护社会,更要热忱服务社会。
【学情分析】经过前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社会生活是美好的,我们只有热爱生活,亲近社会,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体现生命的价值,并利用社会给我们提供的条件,不断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而完善人格,愉悦的生活,追求人生的高境界。
但是,光有亲社会的情感还远远不够,创造美好的生活,体验人生的幸福,更需要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课标内容】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怎样去服务社会,培养亲社会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学课文资料、图片,让学生懂得怎样亲社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教学准备】依据教师课前导学设计的问题,收集关于“践行亲社会行为,参与公益活动”的实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社会中,我们怎样运送感谢社会?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呢?本节课我们一起讨论这个主题。
二、新知探究1、第一环节:亲近社会必须要关注社会(1)亲近社会,应该关注社会。
请两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圈的第一个黑菱设置的情景进行即兴表演师:请同学们谈感受生:交流感受略师:既然有利于青年的健康成长,那么我们关注社会的途径有哪些呢?生:回答并完成第二个黑菱。
(2)关注社会不仅仅要关注天下大事,也要关注我们身边的小事生阅读相关的材料思考以下问题:A、这位同学的做法你同意吗?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做?B、设想一下,如果人人都象那位同学一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生:讨论交流略2、第二个环节:亲近社会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1)在公共生活中,我们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师:请大家完成第二个圈的第一个黑菱内容,谈谈感受生:交流略师:那么我们应该杜绝不良行为,送大家一些格言,请阅读朗读共勉!(2)遵守社会的秩序和规则,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师:请大家一起阅读第二个黑菱的短文,体验规则的美!生:规则是美好的,是一种无言的美,人性的美!师:请例举公共生活规则的作用生:举例略(3)爱护公共设施,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社会的维护师:请完成第二个圈的最后的内容并思考阳某的行为3,第三个环节:积极地服务于社会师:请根据第三个圈的第一个内容的提示,思考:服务社会从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你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生:回答略(要求各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师:当你帮助了别人,你的内心的感受是什么?生:感到有成就感,觉得很愉悦……根据课前搜集的关于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相关材料分组进行班内交流。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项目二: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师寄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教材简析】【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学会谦让、分享、助人,提高参与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3、知识:知道养成亲社会行为、为社会做贡献的方法和途径。
【重点】我为社会作贡献【难点】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掌握基础知识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
2、帮助他人首先要——()、还要---()要注意--- ();注意维护--()3、我为社会作贡献表现在(1)(2)(3)(二)、小组合作互动:1、话说自我:说说生活中自己经历的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的事例。
2、真情表述:就自己上述做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3、发现与行动: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我发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提出的解决建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能做的事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共同探讨:我们中学生能为社会做什么?我认为可以这样做:(1)(2)(3)【中考连接】(2009 河南)大善无声,大爱无言。
河南信阳农民黄久生用他的“心”和“血”温暖着680多位鳏寡孤独老人以及众多几近绝望的人,被称为“680多位鳏寡孤独家庭共同的儿子”。
黄久生的行为体现了他()①.关爱社会,承担责任②. 乐善好施、热心助人③.敬老爱老、弘扬美德④.知恩感恩、回馈社会A 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通过真实感人的事例,使学生懂得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所以这几个答案对事情社会行为的表现,所以选D课堂检测选择题1、“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人民《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省寿光市化龙镇丰城初中王旭面向学生:中学学科:思想品德版本:山人版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初步了解人与自然的道德规,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各种渠道搜集人类与大自然相处的正反事例,并观察周围的人们是如何对待大自然的。
教师课前准备:1、通过认真阅读课本教参、翻阅手头资料、上网查询等形式进行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写;2、提前发放导学案,让学生课前预习,并抽查部分学生对导学案的运用和对课本知识的预习情况。
课程标准:三1.5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三2.5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三3.5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学习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二)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多为社会做贡献。
重难点:重点:我为社会做贡献难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教学容分析:“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先提供了几种亲社会行为的典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做教学的引领活动,然后分两个层次进行展开。
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介绍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引导学生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性和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拓展到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上来。
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教师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本着从生活现象入手,探究理论,再回归生活,学以致用的原则,由于现在学生多事独生子女,生活环境比较优越,体会不到“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
所以,在教学资料的选取上教师体现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原则,利用大量鲜活的事例、图片、名人名言、视频创设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问题情景帮助血红色呢过理解课本知识,实现了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知到行的有机统一。
具体通过“创设情境,新课导入--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走进生活,拓展生化--成果交流,积累收获”四个环节实施课堂教学。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教学中可以通过“榜样示”“创设良好行为得以塑造的情境”、“注重道德行为培养教育”、“纠正不道德行为和不良习惯”等途径来教学。
关于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的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学生感悟情景美德--观点分析--践行美德等活动形式,处理好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
关于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的教学,通过感悟图片--我为社区献计献策--争做社会螺丝钉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学方法与策略:新的思想品德课表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活的要求和规,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革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1.情境的教学法:教师选取典型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教学情境,设计学生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合作探究法: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获得知识和体验,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小组成员间充分讨论交流,发表不同的见解,集思广益,获取新知。
学习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感受美好的社会生活》:HTTP://WWW.56./u27/v_MjgxMDg4MDA.HTML学生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归纳总结:视频中的这些行为都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
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亲社会的行为。
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我们应该多一些这样的亲社会行为。
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呢?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第二项目养成亲社会行为(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版主学生感受亲社会行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养成亲社会的积极性。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模块一:明理----人人为我,培养谦让、分享、助人的美德活动一学会谦让话题1:感受先辈美德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哥哥让弟弟先拿。
孔融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爸爸看见了就问孔融:“这么多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打的留给弟弟吃。
”父亲听了:“好孩子,好孩子,真实一个好孩子。
”清朝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英,其在桐城的祖居与无性人家为邻。
对方欲越界盖房,家人遂驰书京华禀告,英写了一首诗作复:“一纸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始皇。
”家人见诗,“让他三尺”,吴姓人家深感其义,也退让三尺,这样就诞生了“六尺巷”。
讨论:你认为先辈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这对我们以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提出了哪些要求?学生感悟先辈美德、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总结:(1)谦让美德,(2)①歉让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不为我独尊、盛气凌人。
②歉让突出地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掘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③歉让还表现在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④谦让是一个人有涵养的表现,是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尊重和宽容。
小丽到一家广告文化传播公司应聘。
当时到这家公司应聘的人很多,而留给应聘者的职位只有一个。
小丽见一些应聘者远道而来,便主动让出座位,让他们先面试。
等到她面试时,该公司负责人对她的情况比较满意,但却决定不予聘用。
理由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人如果过于谦让,将会失去市场良机。
1.该公司不聘用小丽的理由对吗?为什么?2.谦让是不是软弱可欺?是不是无论什么事都要谦让?谦让是不是就不要竞争了?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讲述归纳:1.不对。
①谦让是为人谦逊,礼貌待人,突出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②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的几天,谦让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
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谦让。
2.①谦让也不是无原则地忍让,不是软弱可欺,而是在肯定人格平等基础上以他人的尊重和宽容。
谦让有“度”,谦让有原则,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无理侵犯时要敢于说“不”,敢于抗争;②谦让是建立在自尊自信基础上的,谦让不是自我贬低,学会谦让和敢于竞争并不矛盾。
谦让并不排斥合理的竞争,公平竞争要以尊重对手为前提。
话题3:我思我行〉一个同学走路,因路滑不小心踩到你的脚,这是你会:〉前几天发书,最后一本是损坏的书,大家谁都不要。
这时你会:〉一个同学没有带他的同桌不想把新买的笔共给他,这时你会:〉你和小早晨来得早,主动把教室打扫干净,当老师问起这件事并准备表扬时,你会:〉当你坐公交车时,见到一位老大爷上车,但车上已经没有座位了,这时你会:(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古代一些谦让的故事,帮助学生感受谦让精神,通过观点透视、明辨是非、正确理解谦让,并通过生活情境践行谦让的美德,养成亲社会行为。
)活动二:学会分享话题1:大家谈感受分享图片1:分享成功喜悦图片2:分享学习经验谈一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样分享体验和感受?对你今后为人处事有什么要求?学生讨论、交流、分享:教师引导、总结:分享,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在社会生活中可以与人分享的容更为广泛,它可以使一件具体的物品、一条重要的信息、一次难得的机会、一份真挚的感情等。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分享。
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与别人分享,你会收到损失;在激烈的竞争中,也会妨碍自己的发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1)分享就是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别人,与他人共同拥有和享受,把“我的”当成“我们的”。
(2)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反会使你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把自己的欢乐与人分享,你会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把自己的生活感悟与人分享,你会得到信任和友情;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人分享,你会有新的提高和收获。
如果你尝试着把“我的”变成“我们的”,你就会拥有“我们的”。
(3)社会是一个合作体系,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合作求双赢。
合作就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智慧和劳动成果。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只有通过分享和交流才能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条件。
话题3:选择分享当有一天你拥有六个苹果,你会选择哪种选择?A.自己把苹果全部吃掉。
B.自己吃掉一个,其他五个拿来与别人换另外五种水果C.自己吃掉一个,其他五个送给另外无人。
学生选择:教师总结: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
”人字的结构是哦相互支撑。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在社会生活中,善待他人其实也是在善待自己。
如果人人心里都燃气一盏爱的明灯,用爱来照亮别人,那我们就都拥有一份爱的光明。
我们要学会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感悟图片并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分享,通过各抒己见、明辨是非、认识分享的意义,在生活中践行分享的美德,养成亲社会行为。
)活动三:学会助人话题1: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女孩甲:小学的时候,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自己非常苦恼。
一位热心的同学主动来帮助我,我非常感他,我们也因此成了好朋友。
女孩乙:前几天,我和妈妈在商场遇到了一个走失的小女孩,看到她哭得那么伤心,我一下子没了买东西的心情。
在我们的帮助下,小女孩找到了妈妈,看到她们母女拥抱在一起开心的样子,我心里真的很高兴。
说一说生活中自己接受被人帮助或帮助别人的经历以及当时的感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讲述: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帮助他人。
助人是件愉快的事,当看到自己的努力消除了他人的痛苦是,我们会感到由衷的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