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讲义地与电气安全
第八章 电气安全、接地与防雷
![第八章 电气安全、接地与防雷](https://img.taocdn.com/s3/m/ee7783a5b0717fd5360cdc8b.png)
图8—12重复接地的作用说明
二、电气装置的接地和接地电阻
1、电气装置应接地或接零的金属部分 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户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 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 等的金属柜架和底座; 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 的钢管; 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2、接地电阻及其要求 接地电阻:接地体的流散电阻与接地线和接地体电阻的总和。由于接地线和接地体 的电阻相对很小,因此接地电阻可认为就是接地体的流散电阻。 工频接地电阻:工频(50Hz)接地电流流经接地装置所呈现的接地电阻。 冲击接地电阻:雷电流流经接地装置所呈现的接地电阻。 (1)对于TT系统或IT系统按规定应满足的条件为: 对于TT系统或IT系统按规定应满足的条件为: TT系统或IT系统按规定应满足的条件为 在接地电流通过保护接地时产生的对地电压不应高于安全特低电压50V。因此保护 接地电阻应为: RE ≤ 50V
三、接地装置的装设
1、自然接地体的利用 可作为自然接地体的有: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钢结构和钢筋、 行车的钢轨、埋地的非可燃可爆的金属管道及埋地敷设的不少于两根的电缆 金属外皮等。利用自然接地体时,一定要保证良好的电气连接。 2、人工接地体的装设 人工接地体有垂直埋设的和水平埋设的基本结构型式,如图8—13所示。最常用 的垂直接地体为直径50mm、长2.5m的钢管。为了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流散电阻的影 响,埋人地下的接地体,其顶面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6m。
跨步电压:在接地故障点附近行 走时,两脚之间出现的电位差 U step , 越靠近接地故障点或跨步越大,跨步 电压越大。离接地故障点达20m时,跨 步电压为零。
电气设备的防雷、 接地与电气安全
![电气设备的防雷、 接地与电气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60cb1ba3172ded630b1cb650.png)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11. 1 电气设备的防雷
• (3) 高电压击穿设备绝缘、线路停电。
• 11. 1. 2 接闪器及其保护范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11. 1 电气设备的防雷
• 避雷线一般采用截面不小于35 mm2 的镀锌钢绞线, 架设在架空 线路的上方, 以保护架空线路或其他物体(包括建筑物) 免遭直接 雷击。由于避雷线既是架空, 又要接地, 因此又称为架空地线。
• 2) 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 单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按GB 规定: 当避雷线高度h >2hr
线引入时,在入户处装设避雷器或设2 ~3 mm 的空气间隙, 并与 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接地装置上,其接地电阻R≤10 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11. 1 电气设备的防雷
• (3)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要求。 • ①防直击雷: 装设避雷网(带) 或避雷针或其混合装置, R≤10
Ω。当建筑物高于60 m 时, 应采取防侧击雷的措施。 • ②防雷电感应: 引下线与附近金属物和电气线路的间距应符合要求
连接。 • 1. 工作接地 • 工作接地就是为了使电路或设备达到运行要求的一种接地方式, 例
如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防雷装置的接地等。 • 2. 保护接地 • 保护接地就是为了在系统故障情况下保障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故而
进行的一种接地方式, 如图11. 9 所示。
下一页 返回
任务11. 2 电气装置的接地与接零
下一页 返回
任务11. 1 电气设备的防雷
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
![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d6bb4e5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d.png)
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是电气安全方面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其中之一就是防雷接地问题,本文将对防雷接地以及电气安全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防雷接地1. 什么是防雷接地防雷接地是指采取各种措施,把人、设备或建筑物与大地形成良好的接触,以防止雷电对人、设备或建筑物的损坏或破坏。
防雷接地系统所采用的措施包括接地钩、接地线、接地电极等。
2. 防雷接地的重要性在各种自然灾害中,雷电是一种十分具有破坏性的天气现象。
在雷电天气中,人员和设备都会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
一旦受到雷电的侵袭,不仅会造成人身伤亡,还有可能给设备和建筑物带来重大损失。
因此,建立完善的防雷接地系统对于保障人员、设备和建筑物的安全至关重要。
3. 防雷接地的分类防雷接地按照接地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人体接地、设备接地和建筑物接地等。
其中,人体接地主要是指在雷电天气中,当室外避雷设施不够完善或者不足以保证人员的安全时,人们需要采用人体接地来保护自身安全。
而设备接地和建筑物接地是指需要在设备和建筑物上进行接地,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并预防设备被雷电侵袭而受到损坏。
4. 防雷接地的实施要点防雷接地的实施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
一般来说,防雷接地的实施应当遵循以下要点:•接地装置的连接电阻应该小于规定值;•接地电阻值应小于规定值,并且要考虑土壤电阻率的变化;•接地设备与结构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螺栓连接或者化学锚固等连接方式;•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应经过合理设置。
二、电气安全电气安全是指在电气设备的生产、使用、维护和修理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电气安全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包括电器安装、电器使用、电器检修等等。
1. 电器安装在安装电器时,需要严格按照电器产品的说明书和相关规定来进行操作。
特别是对于高压、大电流的设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安装等级在C以上的电器需要采用金属外壳的防护措施;•安装中需要规定安装位置,避开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安装位置应当充分考虑通风、冷却等问题;•安装时要注意接地的要求。
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培训课程
![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培训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6b8005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6.png)
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培训课程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培训课程一、引言雷电和电气安全是现代社会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防范雷电和保护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方面,加强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意识的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将介绍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知识,提高学员的防雷意识和电气安全意识,从而达到预防雷电和电气故障的目的。
二、雷电的危害和防范1. 雷电的危害雷电是一种极其强大的自然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在雷电发生时,会产生巨大的电流和电压,对人体、建筑物、设备等造成巨大危害,甚至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
2. 雷电的防范措施(1)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合理布置避雷针、接闪器、导线等,确保建筑物能够安全地引接雷电,并将其导入地下。
(2)设备的防雷保护措施:安装过流保护器、避雷器等设备,提供对设备和系统的保护,减少雷电对设备的危害。
(3)个人的防雷措施:避免在雷电天气下外出,避免在露天场所、水里、高处等危险区域停留。
在室内时,不要使用带有金属材质的电器设备。
三、电气安全知识1. 电气事故的成因和危害(1)电气事故的成因:电气设备的故障、人为操作不当、线路短路、漏电等原因都可能引发电气事故。
(2)电气事故的危害:电击、火灾、爆炸等危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电气安全措施(1)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损坏、老化等问题,及时修复和更换。
(2)正确使用电气设备: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使用设备,不随意拆卸和改动。
(3)正确操作:不在潮湿环境下操作电气设备,避免漏电。
(4)电气保护装置的安装:安装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等装置,及时切断电流,防止事故发生。
四、电气事故应急处理1. 电击事故应急处理(1)紧急切断电源:迅速切断电源,避免电流继续通过人体,造成更大伤害。
(2)进行急救处理:对被电击者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抢救措施。
(3)及时报警求助: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2. 火灾事故应急处理(1)迅速报警:发现火灾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通知相关部门。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培训讲座PPT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培训讲座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0bac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9.png)
雷电对电气设备的危害
总结词
雷电对电气设备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两个方面。
详细描述
直接雷击是指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设备或线路,造成设备损坏或引起火灾。感应雷击是指雷电放电时,在附近 的导体上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使设备受到损坏。雷电对电气设备的危害还表现在高电位反击和地电位升高, 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防雷接地系统的原理
01
当雷电击中建筑物或附近时,接 闪器将雷电接收并将其通过引下 线引入接地装置。
02
接地装置将雷电电流引入地下土 壤,并通过大地散流,从而避免 雷电对建筑物、设备和人员的危 害。
02
防雷接地系统的安装与维护
防雷接地系统的安装
01
防雷接地系统的安装是 确保建筑物和设备免受 雷电危害的重要措施。
智能建筑的需求增长
随着智能建筑的普及,对建筑内的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系统的要求 将更加严格和复杂。
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增强
加强国际间的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技术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 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挑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防雷接地系统可以保护电子设 备免受雷电的电磁脉冲和过电 压的危害,从而保证设备的正 常运行。
在电子设备中,应选择合适的 防雷接地系统和采取相应的防 护措施,以确保设备的安全。
06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的未来 发展
防雷接地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监测
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 实时监测雷电活动和接地 系统状态,提高预警和防 范能力。
电力系统是易受雷电攻击的设施之一,因此防雷接地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
防雷接地系统可以保护电力设施免受雷电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 正常运行。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39c9c92da76e58fafab00361.png)
免肺包胀破。
图8-4 口对口吹气的人工呼吸法 a)贴紧吹气b)放松换气 →气流方向
接地电阻:接地体的流散电阻与接地线和接地体 电阻的总和。由于接地线和接地体的电阻相对 很小,因此接地电阻可认为就是接地体的流散 电阻。
• 工频接地电阻:工频(50Hz)接地电流流经接地 装置所呈现的接地电阻。
• 冲击接地电阻:雷电流流经接地装置所呈现的 接地电阻。
按规定应满足的条件为:在接地电流通过保护接 地时产生的对地电压不应高于安全特低电压 50V。因此保护接地电阻应为
2020/9/28
31
2、急救处理
•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对 症救治,同时赶快通知医生前来抢救。
• 1)如果触电者神志尚清醒,则应使之就地躺平,严密 观察,暂时不要让其站立或走动。
2)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心跳和呼吸均已停止,则在通 畅气道后,立即同时进行口对口(鼻)的人工呼吸和胸 外按压心脏的人工循环。
2
(二)雷电的形成原理
2020/9/28
3
二、防雷设备
接闪器---专门用来接受直接雷击的物体。
避雷针
接闪器 1.避雷针
避雷线 避雷带 避雷网
避雷针的作用:是引雷。
采用镀锌圆或镀锌钢管
针长:1m以下时,直径>12mm
针长:1~2m时,直径>16mm
2020/9/28
4
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
滚球法
当避雷针高度: h hr
项目五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
之一: 之二: 之三:
过电压与防雷 电气装置的接地 电气安全与触电急救
之一: 过电压与防雷
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56页实用
![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56页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ee807ae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6.png)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防雷基础知识
包括雷电的形成、危害及防雷措施等。
接地系统原理与设计
深入讲解了接地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要 求及实施方法。
电气安全规范与操作
案例分析与实践
介绍了电气安全的相关法规、标准以及安 全操作规范。
通过多个实际案例,让学员了解防雷、接 地和电气安全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VS
预防措施
合理规划负载、选用合适线路和设备、加 强设备巡检和维护等。
漏电保护器使用注意事项
选用合适的漏电保护器
根据负载类型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 漏电保护器,确保其额定电流和动作 时间符合要求。
正确安装和接线
按照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和接线要求进 行操作,确保接线正确、牢固。
定期检查和测试
定期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检查和测试, 确保其正常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故 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解读
国家电气安全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等。
国家电气安全标准
《用电安全导则》、《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等。
法规与标准的关系
国家电气安全法规和标准是指导电气安全工作的重要依据,企业 必须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电气安全。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01
建立电气安全管理 制度
紧急情况下应急处置方法
触电急救
在发生触电事故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 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电气火灾处置
在发生电气火灾时,必须先切断电源,然后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 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高空坠落处置
在发生高空坠落事故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对伤者进行止血、包 扎、固定等急救措施,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介绍
![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c4e0571561252d380eb6ec7.png)
图 高低压普通阀式避雷器
a) FS4-10型 b) FS-0.38型 1-上接线端子 2-火花间隙 3云母垫圈
4-瓷套管 5-阀电阻片 6-下
接线端子
雷电危害方式
第二节
一、接地和接地装置
电气设备的接地
1、接地的有关概念 电气设备的某部分与大地之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或接地极。 专门为接地而人为装设的接地体,称为人工接地体。 兼作接地体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及建筑物的 钢筋混凝土基础等,称为自然接地体。 接地线与接地体的组合,称为接 地装置。 由若干接地体在大地中相互用接 地线连接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接地 网。 如右图所示。
s-保护间隙 s1 -主间隙 s2 -辅助间隙
保护间隙工作原理 这种角形保护间隙又称羊角避雷器。其中一个电极接于线路,另一个 电极接地。当线路侵入雷电波引起过电压时,间隙击穿放电,将雷电流泄 入大地。为了防止间隙被外物(如鸟、兽、树枝等)短接而造成短路故障, 通常在其接地引下线中还串接一个辅助间隙S2,如图所示。这样即使主间 护直击雷的空间来表示。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hx为被保护物高度,单位m; ha(ha=h-hx)为避雷针的有效 高度,单位m; p为高度影响系数, 当h≤30m时,p=1; 当30m<h≤120m时,
二 避雷线 • 避雷线是用来保护架空电力线路和露天配电装置免受直击雷的装置 • 架设在架空线或建筑物上面。由悬挂在空中的接地导线、接地引下线 和接地体等组成,既架空又接地, 故称“架空地线”。 • 作用和避雷针一样,将雷电引向自身,并安全导入大地。 • 避雷线一般用截面不小于35mm2的镀锌钢铰线。 单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由避雷线向下作与其垂直面成25°
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
![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https://img.taocdn.com/s3/m/a95379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2.png)
电气平安、防雷与接地1. 电气平安概述电气平安是指在使用和维护电气设备过程中保证人员和设备不受电击、火灾、短路等电气故障的伤害。
在现代社会中,电气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电气平安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电气平安,人们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平安措施和标准。
2. 防雷技术在雷电天气下,电气设备容易受到雷电的干扰和损坏,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雷技术:2.1 避雷针避雷针是最常见的防雷设施之一。
它可以将雷电引向地下,并分散和减弱雷电的能量,从而保护附近的电气设备免受雷击的损害。
2.2 避雷器避雷器是一种能够吸收并释放受雷电冲击的电气设备的过电压的设备。
它可以将过高的电压引导到地下,防止设备损坏。
2.3 避雷带避雷带是一种导电材料制成的带状物,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周围。
它可以将雷电引向地下,减少雷电对建筑物和设备的损害。
3.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电气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局部,它能够提供一个平安的电气连接,并将不正常的电流引入地下。
下面是一些关于接地系统的重要概念:3.1 系统接地和设备接地系统接地是指将整个电气系统的中性点〔通常是变压器中性点〕通过接地电极与地面连接起来。
设备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局部〔如机壳、框架等〕通过接地电极与地面连接起来。
3.2 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评估接地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接地电极与地面之间存在的电阻,并且越小表示接地系统的性能越好。
3.3 接地故障接地故障是指接地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如接地电极断裂、接地电阻升高等。
它可能导致电流无法正确引入地下,从而给人和设备带来平安隐患。
3.4 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是一种保护电气设备和人身平安的措施。
它可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接地故障带来的危险。
4. 总结电气平安、防雷与接地是保障人员和设备平安的重要环节。
通过了解防雷技术和接地系统的原理,并采取相应的平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电气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的概率。
同时,合理设计和维护电气系统,并遵守相关的平安标准和规定也是确保电气平安的关键。
第八章 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
![第八章 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0dadc3bc76c66137ef061914.png)
当空中的雷云靠近大地时,雷云与大地之间形成一个很大的雷 电场。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出现与雷云的电荷极性相反的电 荷。当雷云与大地之间在某一方位的电场强度达到25~30kV/cm时, 雷云就开始向这一方位放电,形成一个导电的空气通道,称为雷电 先导。
当其下行到离地面100~300m时,就引起一个上行的迎雷先导。 当上下行先导相互接近时,正、负电荷强烈吸引、中和而产生强 大的雷电流,并伴有雷鸣电闪。这就是直击雷的主放电阶段,这 阶段的时间极短。主放电阶段结束后,雷云中的剩余电荷会继续 沿主放电通道向大地放电,形成断续的隆隆雷声。
这就是直击雷的余辉放电阶段,时间一般为0.03~0.15s,电 流较小,约为几百安。雷电先导在主放电阶段与地面上雷击对象 之间的最小空间距离,称为闪击距离。雷电的闪击距离与雷电流 的幅值和陡度有关。确定直击雷防护范围的“滚球半径”大小, 就与闪击距离有关。
雷云对大地放电(直击雷)示意图 a) 负雷云出现在大地建筑物上方时 b) 负雷云对建筑物顶部尖端放电时
雷电流波形示意图
雷电流的陡度即雷电流波升高的速度。因雷电流开始时数值很快 地增加,陡度也很快达到极大值,当雷电流陡度达到最大值时, 陡度降为零。
雷电流幅值大小的变化范围很大,需要积累大量的资料。图9-3 给出了我国的雷电流幅值概率曲线。从图9-3可知:≥20kA出现 的概率是65%,≥120kA出现的概率只有7%。一般变配电所防雷设 计中的耐雷水平是取雷电流最大幅值为=100kA。
二、防雷设备
防雷装置是接闪器、避雷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等的总和。如图 所示为不同的防雷装置的设置组合。
(二) 雷电形成及有关概念
1、雷电形成
雷电是带有电荷的“雷云”之间、“雷云”对大地或物体之间产 生急剧放电的一种自然现象。关于雷云普遍的看法是:在闷热的天气 里,地面的水汽蒸发上升,在高空低温影响下,水蒸汽凝成冰晶。冰 晶受到上升气流的冲击而破碎分裂,气流挟带一部分带正电的小冰晶 上升,形成“正雷云”,而另一部分较大的带负电的冰晶则下降,形 成“负雷云”。由于高空气流的流动,正雷云和负雷云均在空中飘浮 不定。据观测,在地面上产生雷击的雷云多为负雷云。
第八章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
![第八章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6ca93a1d910ef12d2bf9e70a.png)
三、 直击雷过电压的防护
2. 直击雷的防护装置 1).避雷针及其保护范围
避雷针由承受雷击的接闪器、支持构架、 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四部分构成。
三、 直击雷过电压的防护
1).避雷针及其保护范围
由于阀型避雷器具有伏秒特性比较平缓,残压较低的 特点,因此,常用来保护变电所中的电气设备。
四、 感应雷过电压的防护
4).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又称压敏避雷器。它在结构上没有火 花间隙,由氧化锌或氧化铋等金属氧化物烧结而成的压敏 电阻片(阀片)组成。 这种避雷器的阀片具有优异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在工频 电压下,阀片具有极大的电阻,呈绝缘状态,能迅速有效 的阻断工频续流,因此无需火花间隙来熄灭工频电压引起 的电弧;当电压超过一定值(称为起动电压)时,阀片 “导通”,呈低阻状态,将大电流泄入地中;当危险过电 压消失以后,阀片迅速恢复高阻绝缘状态。
四、
当供电系统遭到大气过电
感应雷过电压的防护 压时,保护间隙S1作为一 个薄弱环节首先击穿,并 将雷电流释放到地中.
2. 避雷器
1).保护间隙
保护间隙又称放电间隙, 是最简单的防雷保护装置,它 由主间隙S1、辅助间隙S2和支 持瓷瓶组成。主间隙按结构型 式不同,分为棒型、环型和角 型。
保护间隙构造简单,成本低辅廉助,间维隙S护2的方作便用,但由于无专门灭孤装置,灭弧 能雷力器很的参差数。规不程能规满定足安,装在具地是被有点为异自的了物动动防短要作止路求重。主引合时间起闸,隙误的可线以路采中用和保管护型间避隙雷。器或阀型避
三、 直击雷过电压的防护
UA
iRshL0hdd
电气安全、防雷和接地-49页PPT文档资料
![电气安全、防雷和接地-49页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c6c7763f78a6529647d53fa.png)
前一部分N线和PE线全 部和为PEN线;而后一 部分N线和PE线全部或 部分地分开称TN-C-S系 统。
②TT系统 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并引 出有N线,属三相四线制系统,设备的外露可导 电部分均经I 与系m 统接N 地点a 无关o 的g 各自的e 接地装置 单独接地。
③IT系统 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或经1kΩ 阻抗 接地,通常不引出N线,属于三相三线制系统。
电气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两个方面。
电气设备设计不合理、安装不妥当、使用不正确、 维修不及时,尤其是电气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与 安全技能,麻痹大意,就可能引发各类事故,如触电 伤亡、设备损坏、停电、甚至引起火灾或爆炸等严重 后果。 二、电气安全措施
⒈ 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机构
⒉ 健全各项安全规程,并严格执行
No Image
IT系统及一相接地时的故障电流
(3) 重复接地: 将零线上的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 与大地再次连接,称重复接地。
No Image
5. 应该实行接地或接零的设备 ⑴ 电动机、变压器、变阻器、电力电容器、开关设 备的金属外壳。 No
Image
⑵ 配电、控制的屏(柜、箱)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邻近带电设备的金属遮栏。
⒊ 严格遵循设计、安装规范
⒋ 加强运行维护和检修试验工作 No Image
⒌ 按规定正确使用电气安全用具
⒍ 采用安全电压和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器
⒎普及安全用电知识 三、电气防火和防爆
⒈ 防火防爆的措施
⑴选择适当的电气设备及保护装置,应根据具体环境、 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选用相应的防爆电气设备和配线 方式,所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应不低于该爆炸 场所内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8-2 架空线路上的感应过电压 a) 雷云在线路上方时 b) 雷云对地或对其他雷云放电后
图8-3 开口金属环上的电磁感应过电压
二. 防雷设备 (一) 接闪器 接闪器就是专门用来接受直接雷击(雷闪)的金属物体。接闪的金属杆,称为 避雷针。接闪的金属线,称为避雷线,亦称架空地线。接闪的金属带,称为避雷带。 接闪的金属网,称为避雷网。
(二) 雷电的形成原理 1. 直击雷的形成原理 雷电是带有电荷的“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大地或物
体之间产生急剧放电的一种自然现象。 关于雷云形成的理论或学说较多,但比较公认的看法是:
在闷热的天气里,地面上的水汽蒸发上升,在高空低温影响 下水汽凝结成冰晶。冰晶受到上升气流的冲击而破碎分裂。 气流挟带一部分带正电的小冰晶上升,形成“正雷云”,而 另一部分较大的带负电的冰晶则下降,形成“负雷云”。由 于高空气流的流动,所以正、负雷云均在天空中飘浮不定。 据观测,在地面上产生雷击的雷云多为负雷云。
雷电先导在主放电阶段前与地面上雷击对象之间的最小空间距离,称为“闪击距离”,简称“击距”。 雷电的闪击距离,与雷电流的幅值和陡度有关。确定直击雷防护范围的“滚球半径”大小(参看后面表8-1),就与闪 击距离有关。 2. 感应雷(感应过电压)的形成原理 架空线路在其附近出现对地雷击时,极易产生感应过电压。当雷云出现在架空线路上方时,线路上由于静电感应而积聚 大量异性的束缚电荷,如图8-2a所示。当雷云对地放电或与其他异性雷云中和放电后,线路上的束缚电荷被释放而形成自由 电荷,向线路两端泄放,形成很高的感应过电压,如图8-2b所示,这就是“感应雷”。高压线路上的感应过电压,可高达几 十万伏,低压线路上的感应过电压也可达几万伏,对供电系统的危害都很大。 当强大的雷电流沿着导体如接地引下线泄放入地时,由于雷电流具有很大的幅值和陡度,因此在它周围产生强大的电磁 场。如果附近有一开口的金属环,如图8-3所示,则其电磁场将在该金属环的开口(间隙)处感生相当大的电动势而产生火 花放电。这对存放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建筑物是十分危险的。为了防止雷电的电磁感应引起的危险过电压,应该用跨接导体或 用焊接将开口金属环(包括包装箱上的铁皮箍)连成闭合回路后接地。
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jing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
第八章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
内容提要:本章首先讲述过电压与防雷,包括过电压和雷电的有关概念、防雷设备及电气装置的防雷、建筑物及电子信 息系统的防雷等;然后讲述电气装置的接地及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故障保护、漏电保护和等电位联结;最后讲述电气安全与 触电急救知识。本章内容贯穿一条“电气安全” 的主线。
当空中的雷云靠近大地时,雷云与大地之间形成一个很 大的雷电场。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上出现与雷云的电 荷极性相反的电荷,如图8-1a所示。
图8-1 雷云对大地放电(直击雷)示意图 a) 负雷云出现在大地建筑物上方时 b) 负雷云对建筑物顶部尖端放电时
当雷云与大地之间在某一方位的电场强度达到25~30kV/cm时,雷云就会开始向这一方位放电,形成一个导电的空气 通道,称为雷电先导。大地感应出的异性电荷集中的上述方位尖端上方,在雷电先导下行到离地面100~300m时,也形成 一个上行的迎雷先导,如图8-1b所示。当上、下雷电先导相互接近时,,正、负电荷强烈吸引中和而产生强大的雷电流, 并伴有雷鸣电闪。这就是直击雷的主放电阶段。这时间极短,一般只有50~100μs。主放电阶段之后,雷云中的剩余电荷 继续沿着主放电通道向大地放电,形成断续的隆隆雷声。这就是直击雷的余辉放电阶段,时间约为0.03~0.15s,电流较小, 约几百安。
第一节 过电压与防雷
一. 过电压及雷电的有关概念 (一) 过电压的形式 过电压是指在电气线路上或电气设备上出现的超过正常工作电压的对绝缘很有危害的异常电压。在电力系统中,过电压 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部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两大类。
1. 内部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是指由于电力系统本身的开关操作、负荷剧变或发生故障等原因,使系统的工作状态突然改变,从而在系统 内部出现电磁能量转换、振荡而引起的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又分操作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等形式。操作过电压是由于系统中的开关操作或负荷剧变而引起的过电压。谐 振过电压是由于系统中的电路参数(R、L、C)在不利的组合下发生谐振或由于故障而出现断续性接地电弧所引起的过电压, 也包括电力变压器铁心饱和而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 运行经验证明,内部过电压一般不会超过系统正常运行时相对地(即单相)额定电压的3~4倍,因此对电力系统和电 气设备绝缘的威胁不是很大。 2. 雷电过电压 雷电过电压又称大气过电压,也称外部过电压,它是由于电力系统中的线路、设备或建(构)筑物遭受来自大气中的雷 击或雷电感应而引起的过电压。 雷电过电压产生的雷电冲击波,其电压幅值可高达1亿伏,其电流幅值可高达几十万安,因 此对供电系统的危害极大,必须加以防护。 雷电过电压有两种基本形式: (1) 直接雷击 它是雷电直接击中电气线路、设备或建(构)筑物,其过电压引起的强大的雷电流通过这些物体放电入 地,从而产生破坏性极大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相伴的还有电磁脉冲和闪络放电。这种雷电过电压称为直击雷。
1. 避雷针 避雷针的功能实质上是引雷作用,它能对雷电场产生一个附加电场,这附加电 场是由于雷云对避雷针产生静电感应引起的,它使雷电场畸变,从而将雷云放电的 通道,由原来可能向被保护物体发展的方向,吸引到避雷针本身,然后经与避雷针 相连的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泄放到大地中去,使被保护物体免受雷击。所 以,避雷针实质是引雷针,它把雷电流引入地下,从而保护了线路、设备和建筑物 等。 避雷针一般采用镀锌圆钢(针长1m以下时直径不小于12mm、针长1~2m时直 径不小于16mm)或镀锌钢管(针长1m以下时内径不小于20mm、针长1~2m时内 径不小于25mm)制成。它通常安装在电杆(支柱)或构架、建筑物上,它的下端 要经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相连。
(2) 间接雷击 它是雷电没有直接击中电力系统中的任何部分,而是由雷电对线路、设备或其他物体的静电感应或电磁 感应所产生的过电压。这种雷电过电压,也称为感应雷,或称雷电感应。
雷电过电压除上述两种雷击形式外,还有一种是由于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遭受直接雷击或间接雷击而引起的过电压波, 沿着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侵入变配电所或其他建筑物。这种雷电过电压形式,称为高电位侵入或雷电波侵入。据我国几个 大城市统计,供电系统中由于雷电波侵入而造成的雷害事故,占整个雷害事故的50%~70%,比例很大,因此对雷电波侵 入的防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