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审计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审计模式研究
(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潍坊261035;2.潍坊盐业公司,山东潍坊261035)
目的是通过介绍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审计模式的概念,分析二者关系、我国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现存的几种内部审计模式,并分析各种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优缺点,选择一种科学、有效的最佳模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
标签: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审计;模式
1 概念和定义
(1)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
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源于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合理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的制度框架。
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源于契约理论,不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它是通过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和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维护相关者的利益。
公司治理的目标由股东价值最大化向利益相关价值最大化的演变,使得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的内部审计的功能拓展了,它更为强调其保证与咨询服务功能,强调与审计对象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不是以单纯的监督者的面目,而更多的是以为各管理层服务的姿态,与审计对象一起,共同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改进管理,提高效率。正如IIA指南工作小组所认为的:“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以增加价值、促进单位经营为基本指导思想,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提高单位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完成其目标;通过内部审计师建立的执业机构,促进专业技能,并发挥其优势。” 由此可见,现代内部审计的理念已经突破了传统企业模式下对内部审计认识的误区,内部审计目标已经从传统的“查错纠弊” 提升为“帮助组织增加价值”,这与公司治理的目标不谋而合。
(2)内部审计模式的内涵。
内部审计模式一般由审计定位与指导思想、审计基本方式、审计保证措施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内部审计定位决定了内部审计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又决定着审计工作的基本方式,审计保证措施促进审计指导思想、审计基本方式的贯彻执行,从而进一步体现内部审计的定位和作用。
确立内部审计模式能够完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使公司治理具有更丰富的内容,而且能够为内部审计开拓新的局面,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目标定位的转变;内部审计组织地位的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方式的改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因此,根据不同的客观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公司治理的要求决定内部审计模式变为十分现实的问题。
(3)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结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两者的具体关系可表述如下:
①公司治理结构是实施内部审计的制度环境,是促使内部审计有效开展,保证内部审计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并且其层次高低制约着内部审计的发展。
②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趋于健全完善的保证,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及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内部审计。
2 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审计的整合
(1)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目标的一致性。
IIA指南工作小组1999年对内部审计的重新定义强调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明确了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增加价值,因而内部审计的功能扩展到保证与咨询服务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它与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
(2)外部审计的不足强化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功能。
外部审计监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公司治理的有效,但是一方面外部审计也是基于一种委托人代理关系的,这种关系的存在会产生道德风险等代理问题。例如安达信事务所在安然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外部审计力量的有限性也会限制审计的全面性和充分性。由于外部审计具有滞后性和不完整性,所以必须完善内部审计,加强在其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3)内部审计的信息传递与公司治理的融合。
公司治理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制度安排,那么,内部审计则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措施之一,内部审计在公司中可以通过三个渠道传递信息:向高管报告、向监事会报告、通过审计委员会向董事会报告。内部审计通过审计手段向有关部门或人员提供真实信息,它一方面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另一方面又可以对代理人形成间接的约束,以利于减少代理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
3 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
(1)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审计的现状。
目前,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内部审计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定位不清、缺乏独立性,外部审计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乏力等问题。
我国的内部审计产生于行政命令,而西方的内部审计则产生于公司多层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因此,我国的内部审计基础薄弱。可见,在我国的实践中,并没有将内审部门纳入公司治理的框架中,赋予其应有的地位,使其发挥公司自我调控机制的作用,进而大大影响了我国公司治理监督机制的有效性。
(2)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审计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受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所处地位的制约。
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内部审计地位不明确,独立性不强,就会导致内部审计权威性不足,进而使得内部审计难以发挥其在会计信息失真治理中应有的作用。
③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只有将职能的扩大与地位的确立共同考虑,才能使内部审计的实际作用得到提升。
④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的变化。
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不仅是测试控制,而且包括确认风险及测试管理风险的方法。在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中,控制仍然重要,但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的经营风险,才是内部审计的焦点。因此,在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
4 内部审计模式的现实选择
上市公司应结合其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水平及审计资源等客观实际,作出恰当、合理的分析、评价及选择,绝不可一味的盲从或排斥某种做法或方式。
(1)内部审计服务的对象。
内部审计服务的对象仅为董事会,这样才能应对完善的公司治理和全面的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