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最小变化法

合集下载

最小变化法——精选推荐

最小变化法——精选推荐

最小变化法测量彩色明度差别阈限1. 引言最小变化法又称极限法(limit method)、序列探索法(method of serial exploration)、最小可觉差法(或最小差异法)(method of least difference)等,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

用最小变化法测定差别阈限时,每次会呈现两个刺激,一个是保持不变的标准刺激,另一个是按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的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匹配呈现,被试作出比较,直到被试的反应发生转折。

本实验就是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颜色明度差别阈限。

当个体对视觉刺激的明度变化进行知觉时,对刺激的明度变化的知觉是有一定限度的,明度变化幅度很小时,我们通常是知觉不到的,而当明度变化幅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我们便能够感觉到前后两个刺激的明度差异的存在,那么,个体所感觉到的最小的明度变化就是明度差别阈限。

通常情况下认为存在视觉缺陷如近视、远视、散光的群体对于视觉刺激的敏感度会降低,因此在明度变化的差别阈限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本实验通过测定同一被试在矫正视力正常和裸眼状态下存在视觉问题时候的明度差别阈限,探讨视觉缺陷中视力问题对彩色明度差别阈限的影响。

2. 方法2.1 被试本实验共有三名被试,均存在一定的视力问题。

被试一的近视度数约800度,同时伴有200度的散光。

被试二的近视度数约为300度。

被试三的近视度数约600度,并伴有100度的散光。

2.2 仪器计算机和最小变化法测量彩色明度差别阈限的实验程序。

2.3 程序(1)主试在“实验材料”中选择实验颜色为红色,屏幕上出现指导语,主试指导被试仔细阅读如下指导语:下面呈现的是两个红颜色的刺激,其中一个是标准刺激,一个是比较刺激,标准刺激有时在左,有时在右,要求你对呈现的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进行对比,然后判断比较刺激是比标准刺激的颜色深还是浅,并向主试报告你的判断是“深”、“浅”或“相等”。

如果被试报告“深”,主试按向上的箭头;如果被试报告“相等”,主试按空格键;如果被试报告“浅”,主试按向下的箭头。

最小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report

最小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report

最小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1引言最小变化法是费希纳(G.T.Fechner)提出的,又叫极限法、最小可觉差法,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重要方法之一。

经典心理物理学认为,可以用物理量来表达感觉量,因此,存在一种达到觉察水平所必需的临界值,即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 sensitivity)和差别感觉阈限(Relative Sensitvity) 。

在测量上,常常用50%次不能感觉到,50%次能感觉到的物理量表示绝对阈限,而用50%次能感觉到的差别,50%不能感觉到差别的物理量表示差别阈限。

最小变化法的特点在于它系统的探察感觉转折点,因而具体的说明了感觉阈限的含义。

根据刺激呈现的顺序不同,可有渐增法()和渐减法()两种呈现呈现方法。

为了避免被试者形成定势,每次呈现刺激的起点不应固定不变,而是随机变化。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上限是指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强和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下限是指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和感觉与标准刺激稍弱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

上限减去标准刺激称为上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减去下限称为下差别阈限。

上差别阈限和下差别阈限的平均值称为绝对差别阈限,或者是上限减下限即为绝对差别阈限。

绝对差别阈限和刺激之比称为相对差别阈限公式如下:1、不肯定间距=X上—X下(上限—下限)2、DL(绝对差别阈限)=不肯定间距/23、K(相对差别阈限)=DL/标准刺激4、PSE(主观相等点)=(上限+下限)/2感受性在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感觉阈限时,通常是按物理量的强弱把刺激排成系列,相邻两个刺激的强度差别很小,这无疑增加了刺激呈现的次数。

很可能会使实验产生期望误差或习惯误差以及疲劳误差或练习误差。

此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明度差别阈限,学习使用最小变化法来测量差别感受性。

了解如何使用程序设计来控制实验误差,2方法2.1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某大学本科学生一名,20岁,男生,矫正视力正常。

实验 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3)

实验  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3)

实验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阈限目的要求: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探索不同部位的阈限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及练习与疲劳等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教学重点: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学习使用极限法(最小变化法);了解练习效应与疲劳效应。

教学难点:学习使用极限法(最小变化法);了解练习与疲劳等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教学课时:2教学方法:学生实验为主,教师辅以指导教学内容与步骤:用两个刺激点作用于人皮肤,人能够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时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称为两点阈。

肤觉两点阈是人皮肤的触觉空间感受性。

人身体上的不同部位的肤觉两点阈的值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身体的暴露部分,如手指和头面两点阈小,身体的掩盖部分,如肩、背、大腿、小腿部分两点阈大。

练习与疲劳因素可以影响两点阈的大小。

本次实验主要选取右手手背和右手手指为测量区。

一、实验目的:1.本实验用两点阈从一个侧面表示触觉绝对阈限。

2.测定手背和手指的触压觉两点阈,学习使用极限法(最小变化法)3.了解练习与疲劳等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二、仪器与材料:EPT506型两点阈测量器,迷宫实验的主试屏幕。

三、方法与程序1.主试事先拟定好实验顺序,制作实验结果记录表。

刺激两点距离从0~15mm,按照递减和递增的顺序进行实验,每次实验的起点不同(每次做实验时两刺激点间的距离不同)。

手背和手指各做7次实验,共做14次实验。

(测出阈限即为完成一次实验)2.主试选定被试的右手手背以及右手中指的指尖为测量区。

3.在实验前,主试先发出指导语:“准备,当你感觉为两点时报告说‘二’,感觉为一点时报告说‘一’,如果不能确定是一点或两点时,也需报告(一点或两点)。

”被试报告“两点”则记录“+”,报告“一点”则记录“-”。

4.被试坐在实验台被试位置,将右手从屏幕下方穿过,手心向下平放(被试不能有意去看主试操作的测量器),然后据刺激报告。

手指测验掌心向上。

5.主试用两点阈测量计两脚垂直地、轻轻地、同时落在被试手背上,对被试试测几次。

实验心理学作业之心理物理学方法

实验心理学作业之心理物理学方法

传统心理物理法一、最小变化法I 特点:探索从感觉不到到感觉到的转折点和从感觉到到感觉不到的转折点1、刺激是由递减和递增的两个系列组成2、递增和递减系列交替出现3、每个系列的起始点不同4、每个系列的转折点就是该系列的绝对阈限5、每个系列绝对阈限的算术平均值就是绝对阈限II 阈限的测定1、绝对阈限的测定实验过程:刺激由递增和递减两个系列组成,每次呈现刺激后让被试报告他是否有感觉,寻找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即在多重刺激时,由有感觉变为无感觉,或由无感觉变为有感觉。

每一个系列的转折点就是该系列的绝对阈限。

当被试说不清时,意义与之前的判断相反。

阈限计算:转折处对应的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就是阈限,绝对阈限就是系列所有阈限的平均值。

2、差别阈限的测定实验过程: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时,每次要呈现两个刺激,让被试比较,其中一个是标准刺激,即刺激是固定的,其强度大小不变;另一个是比较刺激,又称变异刺激,即刺激的强度按由小到大或由大而小的顺序排列。

标准刺激在每次比较时都出现,比较刺激按照递增或递减系列与标准刺激匹配呈现,直到被试的反应发生转折。

被试以口头报告方式表示四类反应,当比较刺激大于标准刺激时记录为“+”;当比较刺激等于标准刺激时记录“=”;当比较刺激小于标准刺激时记录“—”;表示怀疑可记作“?”.阈限计算:在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距离为不肯定间距,取平均上下限的不肯间距的一半为差别阈限。

不肯定间距的中点为主观相等点,理论上应与标准刺激相等,但实际上两者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被称为常误。

III 误差及其控制习惯误差:被试因习惯于由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感觉状态,而对新的刺激作了错误的判断。

期望误差:被试因过早期望将要来临的刺激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采用递增递减交替进行的设计能抵消这两种错误。

练习误差:由于实验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景,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

最小变化法测定明度的差别阈限

最小变化法测定明度的差别阈限

最小变化法测定明度的差别阈限姓名(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上海,201418)摘要本实验中包含两个分实验,运用最小变化法分别对男生,女生的明度的差别阈限进行测定。

本实验中,使用电脑显示明度的办法,同时在电脑屏幕上呈现两种不同明度的色块,被试通过比较标准刺激与变异刺激之间的差别,作出判断,以此来测量差别阈限。

在试验中,采用ABBA的方法,结果显示,有效控制了期望与练习误差。

在明度的性别差异方面,实验结果显示,明度的差别阈限无明显性别差异。

关键词最小变化法差别阈限 ABBA法标准刺激变异刺激1导言最小变化法,又称极限法,是一种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

该法通过交替呈现递减或递增的刺激序列——每个序列均由若干个强度不同而强度间隔相等且较小的刺激构成——来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位置。

[1]用最小变化法测定差别阈限时候需要两类刺激,一个是固定不变的,叫做标准刺激,一个是可变的,叫做变异刺激。

被试比较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的差异,做出大于,小于,等于反应,直到两个转折点都出现为止。

在测定差别阈限的时候,被试要从变异刺激中找出一个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的刺激。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变异刺激时按递增还是递减变化,都有两个转折点。

递增系列中是从感觉到变异刺激稍弱到感觉到两者相等(从—到=),再从相等到感觉到变异刺激比标准刺激稍强(从=到+);递减系列中是从感觉到变异刺激稍强到感觉到两者相等(从+到=),再从相等到感觉到变异刺激比标准刺激稍弱(从=到—)。

每个系列的差别阈限上限(T+)和下限(T-)按以下规则定位,在递减系列中,第一次从+到非+的改变,这两点的中值为差别阈限的上限;从最后一次非—到—的改变,两点间的中值为下限。

在递增系列中,第一次从—到非—的改变和从最后一次非+到+的改变,分别是上限和下限。

上下限把比较刺激分为了三个部分,上部和下部都分别有+和—反应占优势,而中部不占优势,这个中部称为不肯定间距(IU)。

最小变化法测响度绝对阈限实验

最小变化法测响度绝对阈限实验

最小变化法测响度绝对阈限实验摘要本实验采用最小变化法考察了被试在400HZ 的频率下响度的绝对阈限。

在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采用ABBABAAB的安排,使递增和递减系列交替进行,且递增递减系列数目相等,以抵消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联系误差和疲劳误差。

实验结果:递增序列和递减序列所测量的平均绝对听觉阈限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最小变化法;绝对阈限;递增序列;递减序列1 引言感觉是物理刺激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于感官就会引起一定的反应。

由于不同的刺激在不同的时间、作用在不同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因此物理刺激这个概念并不能很好的表明个体的心理感受。

所以需要引入另外一个概念——阈限,以区分刺激和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阈限的研究起于费希纳(Gustav Fechner)。

阈限可以分为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两类。

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反应的那个刺激的大小。

统计学上把有50%的几率能引起被试反应的刺激值定义为绝对阈限,把有50%几率能引起被试差别感觉的刺激值定义为差别阈限。

本实验采用费希纳提出的最小变化法。

该法通过交替呈现递减或递增的刺激序列——每个序列均由若干个强度水平的绝对值不同而间隔相等且较小的刺激构成——来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位置。

只有当频率和强度都处于一定范围内的声音刺激作用于耳朵时,我们才能听到某一声音,这种刚好能引发听觉感受的最小声压级称为听觉的绝对阈限。

本实验中使用最小变化法来测定听觉阈限,即交替呈现声压级以相同的幅度(1dB)递增和递减的纯音刺激序列各4个,并要求被试在每个序列中的每个刺激呈现后均对是否有感觉到刺激做出反应,而每个序列都要进行到被试的反应转折时才能停止。

在实验中采用ABBABAAB法交替呈现递减(↓)和递增(↑)序列(如↓↑↑↓↑↓↓↑),并且随机选择每个序列的起点,从而控制最小变化法可能导致的习惯误差、期望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

如果递增序列和递减序列所测量的平均绝对听觉阈限没有显著差异,则证明实验结果不受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的影响。

实验心理学阈限的测量方法

实验心理学阈限的测量方法

(1)极限法极限法也叫最小变化法。

将刺激按照递增或者递减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阈限的位置(瞬时转换点)。

①绝对阈限的测量由递增和递减系列组成,每次刺激后让被试报告他是否有感觉,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地小,然后寻找转折点。

②差别阈限的测量每一次实验中比较两个刺激,其中一个为标准刺激,另一个为比较刺激。

被试可能出现大了、小了或者无法区分三种类型的报告。

无法区分的那一部分的一半就是差别感觉阈限。

从小到相等的转折点计为下限,从相等到大的转折点计为上限。

各取平均值,得到平均上限和平均下限,他们之差就是不肯定间距。

不肯定间距的一半即是差别阈限(即上限与下限差的一半,符合50%报告差别的操作性定义)。

主观相等点是不肯定间距的中点(即上限与下限和的一半)。

(2)平均差误法(调整法)①绝对阈限的测量由主试呈现标准刺激,此时标准刺激为零,被试调节比较刺激,被试每次调节的结果的平均数即绝对阈限。

②差别阈限的测量由主试呈现标准刺激,被试调节比较刺激。

被试每次调节结果的平均数即主观相等点,主观相等点与标准刺激的差即是常误。

(3)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1)绝对阈限的测量主试选取5-7个刺激,在实验中保持恒定不变,每种刺激随机呈现50-200次。

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起的某种刺激反应的次数。

最大刺激被感受出来的可能性不低于95%,最小刺激被感受出来的可能性不高于5%。

(2)差别阈限的测量主试选取5-7个刺激,在实验中保持恒定不变,每种刺激随机呈现50-200次。

测量差别阈限时需要一个标准值。

对于差别阈限的操作性定义有两种,其中之一是75%差别阈限,另一个是25%差别阈限。

当要求被试做两种反应“大于”,“小于”时,采用75%阈限,即在75%的感受性处求上限和下限。

当要求被试做三种反应,即“大于”、“等于”、“小于”时,即采用50%阈限,即不肯定间距的一半作为差别阈限。

总结:三种方法中最小变化法最符合操作性定义,但会出现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

最小变化法 明度差别阈限 实验报告一

最小变化法 明度差别阈限 实验报告一

最小变化法明度差别阈限实验报告一最小变化法-明度差别阈限-实验报告一教育系应用心理学课程实验报告―最小变化法测量明度的差别阈限实验目的1、通过测量颜色的明度差别阈限,学习使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感受性2、掌握测量感受性应如何控制实验环境方面的因素3、学习如何运用渐增法和渐减法呈现刺激,平衡实验中可能出生现的期望误差、空间误差、顺序误差和练习效应实验方法一、被试全班4人一组,视力正常或矫正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1.实验仪器:计算机和最小变化法测量亮度差阈值。

2.实验材料:计算机显示不同亮度的块。

三、实验设计与实验条件控制1.为了避免空间误差,左右两侧的标准刺激数量为一半和一半;为了避免序列错误,刺激序列↓ ↑ ↑ ↓ 和↑ ↓ ↓ ↑ 整个实验过程采用多重Abba法。

2.将所有实验计算机的显示亮度调整到最大亮度(保持实验仪器的控制水平一致)。

3.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用鼠标双击实验程序图标,进入实验状态。

(2)正式实验:屏幕上显示以下说明。

主要测试要求受试者仔细阅读以下说明:详见程序中的说明。

(3)结果记录:当被试回答‘深’‘浅’和‘相等’时,计算机分别记录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dl下和dl上。

结果分析统计方法:实验数据包括4名男被试数据和7名女被试数据,通过spss18.0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等1、每个被试的dl值。

-1-教育系应用心理学班表1:每个受试者递增序列、递减序列和绝对差值阈值限值的上下平均值DL上平均值和DL下平均值dl15195183635197187232189189189045190188144183188-243193188246183190-321196183731199175123619618463719717312。

除受试者32的上下均值一致外,其他10名受试者的上下均值不同,这导致DL值几乎不同,但三名受试者的绝对差值阈值相同。

受试者的最高和最低平均分分别为199和183,最高和最低平均分分别为190和173。

最小变化法实验报告

最小变化法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心理物理学:最小变化法班级13应用心理(1)姓名张雨佳学号2013326601011实验日期2014.11.1 指导教师严璘璘一、问题每种频率的纯音,听觉的绝对阈限相同吗?二、假设H0:如果每种频率的纯音,听觉的绝对阈限相同,那么,在256Hz和两种纯音下听觉的绝对阈限相同。

H1:如果频率越高的纯音,听觉的绝对阈限越低,那么,256Hz纯音下听觉的绝对阈限大于4kHz纯音下的绝对阈限。

三、预期每种频率的纯音,听觉的绝对阈限不同,且频率越高,听觉阈限越低。

四、方法1、被试:(1)被试基本信息:浙江理工大学应用心理系学生年龄:18~21岁总人数:41人(12位男生,29位女生)(2)被试分组:系统抽样分组。

A组:以↓↑↑↓↓↑↑↓↓↑↑↓的呈现方式,听256Hz的纯音。

B组:以↓↑↑↓↓↑↑↓↓↑↑↓的呈现方式,听4kHz的纯音。

注:↓表示渐减,↑表示渐增,且最小变化为2db。

2、变量2.1自变量:频率的大小,即256Hz与4kHz的差异。

2.2因变量:听觉阈限的改变。

2.3控制变量:实验操作一致、实验环境一样,左右耳都听。

3、实验设计(1分)单因素组间设计4、实验任务和流程(1分)分组和位置1. 两人一组。

写下你的合作者的名字()。

2. 主试和被试都坐在桌旁,相互成90度方向。

3. 接通听觉实验仪电源,预热5-10分钟。

插好专用耳机。

熟悉开关和按钮。

4.两人分别按照主试和被试要求,执行实验。

5. 每次完成某种频率的测试后,主试和被试换座位,轮换测试。

6. 实验完毕后,请指导老师审阅。

把仪器整理好,放回原处。

打扫实验室。

主试要求1. 按照要求调整好仪器的初始设定:a) 声音呈现方式选择“间断”;b) “左耳”和“右耳”都设为关闭;c) 显示数字选择“声响db”。

2. 打开左耳或右耳的开关,在256Hz、4kHz其中一种频率下呈现很强和很弱的声音。

主试和被试都熟悉后,关闭左耳和右耳的开关。

a) 根据不同频率下能听到和不能听到的声音强度,选择高低音量开关。

关于最小变化法测量皮肤两点阈实验报告

关于最小变化法测量皮肤两点阈实验报告

关于最小变化法测量皮肤两点阈实验报告黄煌(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上海,200438)摘要这是关于用最小变化法测量皮肤两点阈限的研究实验。

有关感觉阈限的实验很早就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并对它进行实验研究。

本实验研究皮肤感觉的两点阈限,采用最小变化法探索身体不同部位(手背与手心,手臂等)皮肤两点阈的差别以及练习与疲劳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通过研究皮肤的两点阈限,学习测量皮肤两点阈限的实验程序,学习最小变化法的应用。

实验验证了练习与疲劳因素会对感觉阈限照成影响,以及两点阈限值存在着强烈的个体差异性。

关键词:最小变化法,感觉阈限,感觉,皮肤两点阈1.引言感觉是物理刺激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于感官就会引起一定的反映。

由于不同的刺激在不同的时间,作用于不同的个体都会产生不同的的感觉。

因此物理刺激这个概念是不能确切的表示个体的心理感受的。

这就需要引入阈限这个概念。

用两个刺激点作用于人皮肤,人能够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时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称为两点阈。

最小变化法是费希纳提出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感觉阈限又称阈限,是传统心理物理学的核心概念。

阈限可以分为两种:一为绝对阈限,指刚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二为差别阈限,指我们刚刚能够感觉到的两个刺激(同一物理量)之间的最小差别的变化值。

最小变化法又称为极限法,最小差异法,最小可觉刺激或差别法,序列探索法。

其特点是刺激按“渐增”和“渐减”两个序列交替变化组成,且每次变化的数量是相等的。

每一个序列的刺激强度包括足够大的范围,能够确定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瞬间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感觉阈限时,通常是按物理量的强弱把刺激排成系列,相邻刺激的强度差别很小,而且刺激强度的变化应保持相等。

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有可能发生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

为了排除这两种误差,在递增和递减序列的实验顺序上,按“增减减增”的平衡模式进行。

2.实验方法2.1被试1名在校大学生,女,18岁,应用心理学专业,身体健康。

最小变化法对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实验报告4页

最小变化法对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实验报告4页

最小变化法对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实验报告4页实验目的:研究最小变化法在测定绝对感觉阈限中的应用,并探究个体差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实验原理:最小变化法是一种经典的确定绝对感觉阈限的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让被试在连续给定的一系列刺激中,尽可能准确地识别出最小的刺激变化量,这个变化量就是该被试的绝对感觉阈限。

为了减少误差,通常需要给每个刺激连续呈现数次,并记录被试在每次实验中识别正确的比例。

实验内容:1. 研究组成员每人进行一次最小变化法实验,测定其绝对感觉阈限。

实验设定如下:(1)被试先接受一次练习,了解实验流程和方法;(2)调节仪器,使其按一定序列产生两种不同的声音刺激(如高音和低音),并记录刺激间的最小变化量;(3)开始正式实验,每一次实验将以随机顺序呈现待识别的刺激,被试需要根据声音的变化准确的选择其大小,并记录自己的反应。

2. 通过处理实验结果,分析不同被试的绝对感觉阈限,并探究个体差异的原因。

实验仪器:多声道耳机、实验压力箱实验数据记录:实验记录表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安排时间和地点,通知被试到实验现场。

(2)将多声道耳机连接到音频播放设备上。

(3)将实验压力箱设置为合适的参数,产生不同的声音刺激。

2. 实验过程(3)开始正式实验。

(5)每个刺激连续呈现五次,被试需要在每次实验中识别正确的比例。

记录每次实验的识别准确率。

3. 数据处理(1)将每次实验的识别准确率取平均值,得到该被试的绝对感觉阈限。

(2)统计每个被试的绝对感觉阈限,分析其分布情况。

(3)通过统计分析,探究个体差异的可能原因。

被试编号实验次数刺激等级反应结果1 1 1 正确1 12 错误1 1 3 正确1 1 4 正确1 2 2 正确1 2 1 错误1 2 3 正确1 2 4 正确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审查实验记录表,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位被试的绝对感觉阈限,具体如下表所示。

被试编号绝对感觉阈限1 1.125对于每个被试的识别数据,我们还可以绘制出相应的概率密度函数,以便更好的探究个体差异。

使用最小变化法探究刺激两点距离与被试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实验报告(含30个被试实验数据)

使用最小变化法探究刺激两点距离与被试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实验报告(含30个被试实验数据)

使用最小变化法探究刺激两点距离与被试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实验报告摘要:随机选取盐城师范学院教育学(心理方向)11届的30名学生,使用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手心触压觉两点阈,学习使用最小变化法。

关键词:最小变化法感觉阈限1.引言最小变化法(The method of minimal change)是费希纳(G.T.Fechner,1860)提出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又称阈限,是传统心理物理学的核心概念。

阈限可以分为两种:一为绝对阈限,指刚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二为差别阈限,指我们刚刚能够感觉到的两个刺激(同一物理量)之间的最小差别的变化值。

最小变化法又称为极限法,最小差异法,最小可觉刺激或差别法,序列探索法。

其特点是刺激按“渐增”和“渐渐”两个序列交替变化组成,且每次变化的数量是相等的。

每一个序列的刺激强度包括足够大的范围,能够确定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瞬间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感觉阈限时,通常是按物理量的强弱把刺激排成系列,相邻刺激的强度差别很小,而且刺激强度的变化应保持相等。

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有可能发生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

为了排除这两种误差,在递增和递减序列的实验顺序上,按“增减减增”的平衡模式进行。

2.实验方法1)被试30名在校大学生,28名女生,2名男生。

均为21岁,教育学(心理方向)专业。

2)实验仪器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单元,两点阈测量计。

3)实验程序(1)主试事先拟好实验顺序。

刺激的两点距离从0-10毫米,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起点应略有变化,并对被试保密。

(2)被试、主试先练习实验5次,被试坐在心理实验台被试位置,将左手伸入操作箱套袖式测试口,手心向上平放在测试面板上,主试用两点阈测量计的两脚沿身体纵向(即手指方向)垂直地,轻轻地(皮肤变形要小,以被试能明确感觉到触觉刺激为准)同时落在被试地手心上,并且两脚对皮肤的压力相等,被试若明确感到是两点接触皮肤,就报告“两点”,否则就报告“一点”(练习结果不记录)。

最小变化法测定响度的绝对阈限

最小变化法测定响度的绝对阈限

最小变化法测定响度的绝对阈限姓名(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上海,201418)摘要本实验采用最小变化法考察了被试在400HZ 的频率下响度的绝对阈限。

在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采用ABBA的安排,使递增和递减系列交替进行,且递增递减系列数目相等,以抵消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联系误差和疲劳误差。

经试验发现,上述方法的确有效降低了四种误差。

关键词:最小变化法;绝对阈限;ABBA法1导言人的感觉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当强度适当的通道特异性刺激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官时,才能产生某种感觉。

人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为感受性,通常用感觉阈限对其进行度量。

感觉阈限分为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两种。

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引心理感受的最小刺激强度。

由于个体的心理感受是一个正态连续体,可以把绝对阈限的操作性定义设定为: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绝对感受(表现为报告“刺激存在”)的刺激值。

最小变化法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也是阈限测量的三大经典心理物理法中,最贴切阈限的理论定义(即心理感受的突变点所对应的物理刺激强度)的一种。

该法通过交替呈现递减或递增的刺激序列——每个序列均由若干个强度水平的绝对值不同而间隔相等且较小的刺激构成——来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位置。

只有当频率和强度都处于一定范围内的声音刺激作用于耳朵时,我们才能听到某一声音,这种刚好能引发听觉感受的最小声压级称为听觉的绝对阈限。

本实验中使用最小变化法来测定听觉阈限,即交替呈现声压级以相同的幅度(1dB)递增和递减的纯音刺激序列各4个,并要求被试在每个序列中的每个刺激呈现后均对是否有感觉到刺激做出反应,而每个序列都要进行到被试的反应转折时才能停止。

在实验中采用ABBA法交替呈现递减(↓)和递增(↑)序列(如↓↑↑↓↑↓↓↑),并且随机选择每个序列的起点,从而控制最小变化法可能导致的习惯误差、期望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

考察了400HZ频率下,声音刺激的声压级对听觉感受的强度的影响。

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实验报告 (大报告)

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实验报告 (大报告)

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实验报告摘要:随机选取盐城师范学院教育学(心理方向)11届的3`名学生,使用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手心触压觉两点阈,学习使用最小变化法。

关键词:最小变化法感觉阈限1.引言最小变化法(The method of minimal change)是费希纳(G.T.Fechner,1860)提出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又称阈限,是传统心理物理学的核心概念。

阈限可以分为两种:一为绝对阈限,指刚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二为差别阈限,指我们刚刚能够感觉到的两个刺激(同一物理量)之间的最小差别的变化值。

最小变化法又称为极限法,最小差异法,最小可觉刺激或差别法,序列探索法。

其特点是刺激按“渐增”和“渐渐”两个序列交替变化组成,且每次变化的数量是相等的。

每一个序列的刺激强度包括足够大的范围,能够确定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瞬间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感觉阈限时,通常是按物理量的强弱把刺激排成系列,相邻刺激的强度差别很小,而且刺激强度的变化应保持相等。

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有可能发生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

为了排除这两种误差,在递增和递减序列的实验顺序上,按“增减减增”的平衡模式进行。

2.实验方法1)被试3名在校大学生,2名女生,1名男生。

均为21岁,教育学(心理方向)专业。

2)实验仪器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单元,两点阈测量计。

3)实验程序(1)主试事先拟好实验顺序。

刺激的两点距离从0-10毫米,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起点应略有变化,并对被试保密。

(2)被试、主试先练习实验5次,被试坐在心理实验台被试位置,将左手伸入操作箱套袖式测试口,手心向上平放在测试面板上,主试用两点阈测量计的两脚沿身体纵向(即手指方向)垂直地,轻轻地(皮肤变形要小,以被试能明确感觉到触觉刺激为准)同时落在被试地手心上,并且两脚对皮肤的压力相等,被试若明确感到是两点接触皮肤,就报告“两点”,否则就报告“一点”(练习结果不记录)。

最小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

最小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

最小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简介:最小变化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重要方法之一。

经典心理物理学认为,可以用物理量来表达感觉量,因此,存在一种达到觉察水平所必需的临界量值,即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在测量上,常常用50%次能感觉到,50%次不能感觉到的物理量表示绝对阈限;而用50%次能感觉到差别,50%次不能感觉到差别的物理量表示差别阈限。

最小变化法的特点在于它系统地探察感觉转折点,因而具体地说明了感觉阈限的含义。

根据刺激呈现的顺序不同,可有渐增法(↑)和渐减法(↓)两种呈现方法。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上限是指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强和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下限是指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和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弱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

上限减去标准刺激称为上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减去下限称为下差别阈限。

上差别阈限和下差别阈限的平均值称为绝对差别阈限,绝对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之比称为相对差别阈限。

方法与程序:①、请被试仔细阅读指示语,主试强调要对照标准刺激调整变异刺激,并且注意左、中、右三键所对应的反应。

②、实验的顺序安排力求克服期望误差、习惯误差和空间误差,因此采用如下安排,前后共测定结果及讨论:详细反应分为五列,第一列表明标准刺激的位置以及标准刺激相对于变异刺激的明暗;第二列是变异刺激的起始亮度,第三列是被试判断为两者相等的亮度,第四列是被试判断为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发生逆转的亮度,第五列是上(下)限。

标准刺激是192。

请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上、下差别阈限及绝对与相对差别阈限。

同时,也请计算并比较习惯误差、期望误差和空间误差的克服情况及练习的效果。

公式:①、不肯定间距=X上-X下(上限-下限)②、DL(绝对差别阈限)=不肯定间距/2③、K(相对差别阈限)=DL/标准刺激④、PSE(主观相等点)=(上限+下限)/2参考文献: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17-23页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59-69页恒定刺激法-音高的差别阈限简介:恒定刺激法也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最小变化法
目的要求: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探索身体不同部位肤觉两点阈的差别以及练习与疲劳等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教学重点: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学习使用极限法(最小变化法);了解练习效应与疲劳效应。

教学难点:学习使用极限法(最小变化法);了解练习与疲劳等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教学课时:2
教学方法:学生实验为主,教师辅以指导
教学内容与步骤:
用两个刺激点作用于人皮肤,人能够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时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称为两点阈。

肤觉两点阈是人皮肤的触觉空间感受性。

人身体上的不同部位的肤觉两点阈的值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身体的暴露部分,如手指和头面两点阈小,身体的掩盖部分,如肩、背、大腿、小腿部分两点阈大。

练习与疲劳因素可以影响两点阈的大小。

一、实验目的:
1.本实验用两点阈从一个侧面表示触觉绝对阈限。

2.测定手背等部位触压觉两点阈,学习使用极限法(最小变化法)
3.了解练习与疲劳等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二、仪器与材料:
EPT506型两点阈测量器,EPT713型迷宫。

三、方法与程序
1.主试事先拟定好实验顺序,制作实验结果记录表。

刺激两点距离从0~15mm,渐减系列和渐加系列的每次起点不同,增减序列按ABBA法排列,共做20个序列。

(实验时间如果完不成,可适当减少实验序列。


2.主试选定被试的右手手背、前臂背面、背部为测量区,分别为A、B、C区。

测量前,做好标记,刺激在标记区内进行。

3.在实验前,主试先发出指导语:“注意,当你感觉为两点时报告说‘二’,感觉为一点时报告说‘一’,如果不能确定是一点或两点时,也需报告(仅两种报告结果)。

”被试报告“两点”则记录“+”,报告“一点”则记录“-”。

4.被试坐在实验台被试位置,将右手绕过迷宫挡板,手心向下平放(主试调节挡板角度,以使被试看不见刺激点),然后据刺激报告。

5.主试用两点阈测量计两脚垂直地、轻轻地、同时落在被试手背上,对被试试测几次。

正式实验前,主试先在自己手上练习数次,然后按事先拟好的刺激序列,顺序呈现刺激,每步变化1 mm。

在做渐增系列时,当被试第一次报告“两点”,在做渐减系列时,第一次报告“一点”之后,此系列停止,再进行下一系列测试。

主试每次刺激前发出“注意”口令,测量计与皮肤接触不要超过2秒,两刺激间隔不得少于5秒,做4个序列休息2分钟。

6.进一步选定被试的前臂背面、背部为测量区,按上述程序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四、结果处理
1.计算个人手背及其它部位触压觉绝对阈限,求出各部位两点阈的平均值。

2.检验人身体上的不同部位的肤觉两点阈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3.检验本实验中是否存在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五、讨论
1.练习和疲劳对肤觉两点阈的变化有何影响?
2.两点阈与触觉部位、神经分布密度是否有关、试分析之。

3.实验时每次起点为何不能一样?
附录:以极限法测定肤觉两点阈的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