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研究
沈阳师范大学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状况研究
. 1 不 同年龄和性别 的学生锻炼时间和参与程度 相差较多 当前 , 随着我 国经济社会 的加速发展 , 各个行业 和领域对 于 2 从调查结果上来看 , 男生参 与课余体育锻炼 的时间要 明显长 人才 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 这其中身体 素质和健 康水 平是 一 高年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时间仅为低年级学生体 项十分重要 的指标 。近年来 , 大学生体 育锻炼问题已经引起了教 于女生 , / 3 , 存在 较为显著 的差 别 。仅从参 与锻炼时 育 主管 部 门的高度 重视 , 除了颁布《 国家学生体 质健康标准实 施 育锻炼活动 时间的 1 我们可 以推断 , 不 同年龄 和性 别的学生参 办 法》 以外 , 还 在推进 素质教 育改革 的政策 中将 “ 大学 生健康 水 间这一项数据来分 析 , 与锻炼 的程度和积极 胜存在较 大差异 , 学生群体 内部课余体育锻 平” 以及“ 大学生体育教育 ” 作为重要的指标。在各高校的重视和 炼的水 平发展不 均衡 。 支持下 ,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2 校 内体育社 团组织 的发展水平不高 大学生参加课余 体育活动 的情况直接影 响大学生身体 的生 2 当前 , 校 内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活动 中的另一个 主要 问题就 理及心理 素质发展 , 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情况反映了学校 对 于中央关 于大学生 身体 素质建设 的指导政策 的重视程度 , 以及 是校 内体育社 团组织 的整体 发展水平不高 。很 多体育社 团都有 受到经费 、 场地 等条件 的限制 , 很难 在校 园内 大学生 个体对 于 自身参 与体 育运动 的兴趣 及 习惯 状况” 。但 是 学生 自发组织成立 , 受 到锻炼 时间 、 锻炼方 式等 因素 的制 约和影响 , 高校 大学 生体育 部迅速发展起 来 。而且许 多校 内体育社 团组 织也缺乏长远 的发 与校外专 业组织 的联 系不 紧密 , 很 难起到引导大学生参 锻 炼模式具 有一定 的特殊性 。如何更 为有 效地设计 大学 生课余 展计划 , 体 育锻炼新模 式 , 切实提高锻炼效果 , 是 我们必须认 真研 究的问 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主体作用。 2 . 3 大学生参与课余 体育锻炼 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还有待提高 题。 从笔 者的调查 中发 现 , 在接受 调查 的学生之 中 , 一半 以上的 1 沈 阳师范大 学大 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基本特点 学校或 院系要 求” 、 “ 周围 沈 阳师范 大学是 一所综 合类高 校 , 在省 内具有 广泛 的知名 学生将参 与课余体育锻炼 的原 因归于 “ , 而选择 “ 主动参与” 一项 的学生数量不足 1 / 5 。从 这个 度, 在校生人数较 多。 当前 , 沈 阳师范 大学学生课余 体育锻炼工 同学带动 ” 统计结果我们可 以看 出, 许 多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 的积极性 作 主 要 有 以下 几 方 面 特 点 。 和 主动性 不高 , 缺乏对于体育 锻炼重要性 的认识 , 也就很难将 体 1 . 1 学校具 有开展课余 体育锻炼的 良好 环境 和基 础 影 响到体育锻炼终身制 目标 的实现。 学校长期重视大学生体育教育和课余锻炼 , 在体育硬件设施 育锻炼转化为 自觉 的行动 , 改造等方面加大投入 , 具有 开展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活动 的 良好 3 对于提高大学生参与课余体 育锻炼积极性 的建议 笔者认为 , 沈 阳师范大学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活动基本情况能 基础 。此外 , 在学校领导 的重视和支持下 , 校 内业余 体育活动数 够在 一定程度上反 映出 国内高校 整体 现状及 问题 。为了有效提 量很多 , 如定期举 办校 内足球 、 篮球 、 排球 、 羽毛球赛等 , 这些业余 应 当采取 以下几方 面措 体育活动显著提高 了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的热情 , 也有效地 丰富 高大学生 参与课余 体育 锻炼 的积极性 , 高校应 当进一 步加强教育引导 , 帮助大学 生牢 固树立 了学生 的课余文化生活 , 很 多学 生选 择了体 育锻炼 这种更 为健康 施 。首先 , 的休 闲方式 。应 当说 , 学校初步具备 了广泛发 展大学生课余 体育 参 与课余 体育 锻炼 的主动意识 , 将 被动参 与逐 步转变为 主动参 与, 并将 其作为在校期 间学习生活 的一项 重要 内容 。其次 , 要增 锻炼工作 的良好基础 。 强课余体 育锻炼项 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根据 大学 生群体 的身体 1 . 2 学校具备推动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规模化 的专业师资力量 2 1 , 提高课余体 育锻炼的覆盖 沈 阳师范大学设有体育科学学 院, 培养体育教育及 科研 的专 素质情况设置更 多适合 的锻炼项 目[ 争取更多 的学生参与其 中, 感受到体育锻炼 的快乐 。最后 , 要 业人才 , 因此具有推动大学生课 余体育锻炼规模化的专业师资力 面, 从 资金投入 、 组 织领导到社 团 量 。在体育科学学 院的带 动下 , 校 内学生的课 余体育锻炼活动更 加强对校 内体 育社 团发展 的支持 , 都要相 应地给予支持 和帮助 , 充分 发挥体育社 团在 加具有针对性 和科学性 , 学院可 以根据本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 活动 的开展 , 使得课余体育锻炼 特点, 有针 对性地设 计一 些适合 大学生课 余锻 炼需要 的锻炼 项 组织大学生课余体 育锻 炼工作 中的主体作用 , 为提高大学生身体 素质 提供 目, 并通过大学生体育课等方式 , 向大学生普及体育锻炼 常识 , 提 真正成为大学体育教育的有效补充 , 高对 于课余体育锻炼 活动重要性 的认识 。 良好 的 基 础 。 1 . 3 学生选择 的课余锻炼项 目种类和数量较多 笔者就校 内学 生选择课余体 育锻炼 的情 况进行 了调查 。 目 参考文献 : 1 1 康帆. 大学体育『 M1 . 科 学出版社, 2 0 1 2 . 前, 校 内学生选择 的课余体育锻炼的形式 、 种类 和数量相对较多 , 『 包 括参加课 间体 育活动 、 课 外体育 活动 、 早 操及体育社 团组 织等 [ 2 ] - - G振 明. 体 育教 学方 法选 用技 巧及 案例[ M] . 北京 师范大学 出版 社. 2 0 0 9 . 等, 形式和数量相对较多 。 2 当前校 内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存在的主要 问题 通过笔 者的调查发现 , 当前沈 阳师范大学在学生课余体育锻 作者简介 : 陈勃 嘉 , 沈阳师范大 学体 育科 学学院体育教 育专业本 炼 【 作 的过程 中主要存在 以下几方 面主要 问题 。 科生 , 辽 宁沈阳 1 1 0 0 3 4
浅谈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对策【摘要】据调查我国现在的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受到各个部门的重视。
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以呼吁学生们强身健体,激励学生们强身健体,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们的锻炼热情,从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身体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从目前来看,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学校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加强校内体育文化建设,在让他们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时,也促使他们的身心素质得到锻炼。
一、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一)学生缺乏锻炼积极性在体育锻炼中,学生们仅仅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
而且他们不具备运动技能,因此锻炼也非常不科学。
此外,还有很多学生对运动不熟悉,缺乏锻炼的积极性,所以也无法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
在体育锻炼中,学生因为没有形成健康观念,因此不具备自觉性,同时也不注重体育锻炼,甚至逃避体育锻炼,对运动非常抗拒。
(二)锻炼内容单一如今学生体育锻炼的模式普遍存在很单一的问题。
大多数以群体锻炼、跑步为主,仅限于操场跑步和球类运动,而且锻炼的时间也不长。
不能拓展更加丰富的锻炼模式,也显得非常枯燥和单一化。
还有很多学生怕受伤、怕累,因此不敢参与体育锻炼活动。
(三)缺乏指导性因为锻炼缺乏教师进行指导,因此也缺乏组织性、指导性,学生完全是随着自己的意愿来开展体育锻炼。
导致运动量和运动行为都不规范,而且缺乏科学性。
因此不但无法起到锻炼学生体魄的作用,同时也不能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甚至错误的运动还可能损坏学生的身体。
二、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对策(一)提高学生自觉进行锻炼的意识在锻炼当中,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只有学生们在主观意识上进行了自我调整,才能决定他们的行为发生转变,最终形成一个正确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兴趣也很重要,这是较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只有在出发学生的兴趣点之后,他们才能更加主动的去进行活动,才能有机会在活动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产生高度热情,逐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大学生运动情况(二)2024
大学生运动情况(二)引言:大学生运动情况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不仅涉及到大学生身体健康和生活习惯,还与学习成绩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展开,以概述大学生运动情况,并深入探讨其中的各个方面。
正文:一、大学生运动习惯1. 大学生缺乏定期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2. 大学生对于运动的重视程度较低3. 大学生普遍存在长时间坐姿的问题4. 睡眠质量对大学生运动习惯的影响5. 大学生运动习惯与学校体育设施的关系二、大学生主要参与的运动项目1. 健身运动:如跑步、瑜伽、游泳等2. 团体活动:如篮球、足球、排球等3. 水上运动:如划船、冲浪、帆船等4. 校园运动会及社团活动的影响5. 大学生运动项目的选择与个人兴趣和擅长相关三、大学生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1. 锻炼能增强大学生体质2. 运动促进健康体重的维持3. 运动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常见的身体问题,如腰背痛和颈椎病4. 运动降低患慢性病的风险5. 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四、大学生运动与学习成绩的关系1. 运动可提升大学生学习效果和记忆力2. 运动增加大学生专注力和注意力3. 运动缓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4. 运动对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和时间管理的培养有帮助5. 运动与学业达成平衡对大学生的整体发展有正面影响五、大学生运动的挑战与机遇1. 大学生面临的时间压力和课业负担2. 运动设施与资源的不足3. 大学生运动意识的提升与鼓励4. 制定适合大学生的运动计划和课程5. 运动社交网络的发展与大学生的运动行为的引导总结:大学生运动情况涉及到大学生的生活习惯、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和心理状态等多个方面。
解决大学生缺乏运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引导和支持。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水平,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体育锻炼情况调研报告(7篇)
体育锻炼情况调研报告(7篇)通用体育锻炼情况调研报告【篇1】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适应了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起到了活跃城市居民文化生活,建立安定团结、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使广大居民的体育意识得到增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得到改善,基层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群众参与健身的热情日益高涨。
1.呼和浩特市东苑小区简介东苑社区原是呼和浩特市集中型社区,在08年由赛罕区区政府管理,实行社会化管理。
社区内共有32栋居民楼,3196人。
拥有健身房、文化广场、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及卫生医疗服务站。
从03年开始,社区成立了党总支,成功走出了一条“党建带社建,社建促党建”的路子。
2.社区体育的现状2.1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曾提到了东苑社区的体育场地较分散,同时多是单位的场地,社区本身拥有的场地根本满足不了社区这么多人日益增长的从事运动、健身的文化需要。
总的来说,社区的体育活动点主要在八类活动场所中进行,在就近的公园、街道居委会场地和街头巷尾活动的活动点居前3位。
匮乏的资源,难以满足需要,就不得不利用公园、空地作为补充,活动场所非正规化、属地化。
而且在社区中走访的过程中很少看到或者说是几乎没有看到社区中有自己的体育场馆。
目前的体育场馆多集中在学校和单位,社会上的场馆多数追求豪华型,超过普通群众的消费能力,场馆的类型多为篮、足、排球,无法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要。
2.2活动内容文体一体化在社区人员介绍社区活动的时候,可以清晰的知道由于受体育场地设施条件的限制,社区体育的活动内容以走(跑)步、气功、健身操、交谊舞、武术、气排球等内容为主,非竞技化、韵律化、传统化、文体一体化特点十分明显。
2.3参与主体以老年人为主虽然社区的体育活动是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但由于中青年人迫于工作压力和家庭负担,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受到限制,因此参与主体以老年人为主。
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
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近年来,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备受关注。
作为当代年轻人的代表,大学生体育锻炼对于促进身心健康、增强学习能力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个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1. 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的现状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的现状十分令人担忧。
首先,由于学业压力和社交娱乐活动的增加,大学生普遍缺乏时间和动力进行体育锻炼。
许多学生忙于学习和社交,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其次,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如智能手机、电脑等,使得大学生更加宅在家里,缺乏户外活动的机会。
再者,缺乏规范的锻炼计划和相关指导,导致大学生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的锻炼方式。
2.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原因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不容乐观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大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意愿。
大多数大学生将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习和社交活动上,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其次,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得大学生缺乏时间和动力进行体育锻炼。
学业繁忙、社交活动多样,使得大学生难以抽出时间进行体育活动。
再者,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体育锻炼指导,使得大学生无法有效地规划自己的锻炼计划。
3. 解决大学生体育锻炼问题的措施针对大学生体育锻炼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现状。
首先,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意愿。
通过组织宣传活动、举办体育赛事等方式,增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同感和愿望。
其次,改善学校体育设施和资源。
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提供良好的运动场地和设备,为学生提供便利的体育锻炼条件。
同时,增加体育课程和选修课的设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
此外,加强体育指导和培训,提供规范而科学的锻炼计划和指导,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锻炼方案。
4.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大学生体育锻炼不仅关乎个人身心健康,还与其学习和发展息息相关。
首先,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预防和改善各种慢性疾病,保持身心健康。
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及分析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体育锻炼逐渐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课外体育锻炼更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现实中,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
一、现状调查1.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愿普遍不高根据普遍的调查,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意愿并不高。
有人认为是学业压力大,时间不够,有人认为是对课外锻炼缺乏兴趣,或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有些人觉得课外体育锻炼需要一定的成本,比如买一些体育用品等。
2.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方式单一调查显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以跑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为主。
在这些运动项目之外,大学生们很少会思考其它的健身方法。
3. 部分学校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在一些学校,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如不设羽毛球和游泳课程等。
这也导致了部分学生无法开展相应的体育锻炼项目。
二、分析1. 学业压力影响体育锻炼意愿在高校,学生的学业压力比较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考试和作业等。
而这些时间本来可以用来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但是这种时间冲突很可能导致大学生无法安排足够的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2. 体育运动项目推广不充分在部分高校,学校开展一些体育锻炼活动并不充分,比如设置的课程比较单一、内容不丰富等。
因此,这种单一的体育项目结构或许也影响了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意愿的提升。
3.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要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愿,需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一系列实施措施。
其中,体育锻炼项目特点、内容和形式对于大学生的兴趣起着决定性作用。
当然,传统的体育锻炼项目可能会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冲突,因此要克服这些困难和问题,从而推动学生体育锻炼的普及和深入开展。
三、对策1. 加强宣传,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意愿学校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体育锻炼活动进行宣传,让学生了解其活动特点和重要性。
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范文3篇
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范文3篇当今社会,大学的扩招等因素导致大学生越来越多。
但是,做名优秀大学生的难度却随着国际油价一路飙升——因为“竞争”。
而良好身体素质作为把握制胜权的最基本要素,却往往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软肋。
下面店铺整理了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供你参考。
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范文一一、研究背景及意义21世纪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大学生作为青少年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是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除了要求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外,还需良好的身体素质.但目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逐渐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运动休闲的健身手段,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运动兴趣和习惯,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还有助于陶冶情操,缓解学习压力,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抗挫力。
体育锻炼又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它将学校素质教育扩展,形成课内与课外的统一。
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我们查阅的资料,我们知道大学生一般都是静坐在教室、实验室、自习室,低头弯腰学习与工作的,长期处于这种姿势,又不参加身体锻炼,往往会引起各种疾病。
如供血不足,神经衰弱,胸腔狭窄,肌肉软弱无力,心脏疾病便秘等。
因此,大学生要经常参加身体锻炼,因为身体锻炼可以使心脏和胃肠都得到良好的锻炼,使大学生精力充沛,同时,身体锻炼还是一种积极性休息,脑细胞各有分工,进行身体锻炼时,管理肌肉活动的精神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而思考问题的神经细胞则处于抑制状态,得到很好的积极性休息。
所以大学生更有必要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如何呢?为了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探究如何根据本校实际,改善并利用现有的资源,来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我们小组决定对xxx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我们对辽东学院学生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8份,其中男生29份,女生49份。
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水平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南 红 科 技 2 1年第 7 0 1 1期 2
大 学 生体 育 锻 炼 兴趣 水 平 的 现 状调 查 与研 究
周 轶 枫 王 学 良
( 商 洛 学 院 ② 郑 州城 市 职 业 学 院 ) ①
摘 要 以郑 州市区部分 大学生为研 究对象,运 用问卷调 查法、数 理统计法 、综合分析等方法时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水平的情况
进行 了调查与研究 ,并有针 对性的提 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体育锻 炼 兴趣水平 调 查研 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f) 研究对 象 郑州市区部分大学 生.共发放两轮 『卷 ,第一 1 . u J 轮采取随机 抽样 的方法 ,将郑州市 区40 8 名大学 生作为研究样本 。共 发设 4t u卷 , 收 42 ,回收 率 达 ̄ 9. %, 中有 效 f 卷 8 盼『 H J 7' 盼 Ja 3 其 3 u l 48 ,有效率9. %;第二轮问卷采用 小样 本抽样 渊查 .在 一蒯内 5份 73 o 共发放s1 I ’ 分,凹收4份 , 收 率9%,有效 『卷4份 ,有效率 J 4 u s J %。 I收 率与有效 率均满足统 计学要求 四 () 2 研究方法 专家访谈法 、文献 资料法 、『卷 凋查法 、 u J 数理 统 计法 、 综合分析法
一
般
%
l 9
1 2 n6
N 4
4 9 “ j
3 2
IJ 7州
4 4
2 # 4S
n
0
19 7
1 on
太直*越
%
0
l l
2
l I 2
:
l 0 2
1 2
7 5
0
_ l
大学生体育锻炼及体质状况调研ppt
宣传教育
榜样引领
通过校园媒体、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 等多种渠道,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和益处,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
邀请优秀运动员、健身达人等来校分 享经验,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激发 大学生的锻炼动力。
激励措施
设立体育锻炼奖学金、组织体育竞赛 等,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 性和热情。
增加体育锻炼设施和场地
锻炼时间不足
约30%的大学生每次锻炼时间在15-30分钟之间,相对较短。
锻炼时间很短
约30%的大学生每次锻炼时间在15分钟以下,很难起到锻炼效 果。
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
有氧运动
约60%的大学生选择跑步、 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作 为主要的锻炼方式。
力量训练
约30%的大学生选择健身 房进行力量训练,以增强 肌肉力量和耐力。
研究结论
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普遍 较低,缺乏足够的运动量。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 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缓解 压力、提高自信心。
大学生体质状况整体呈下降 趋势,肥胖、近视等问题较 为突出。
不同性别、专业和地区的大 学生体育锻炼及体质状况存 在差异。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存 在一定的代表性不足的问 题。
详细描述
肺活量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肺活量可以了解大学生 的心肺功能状况。肺活量大说明呼吸系统功能较强,心肺功能良好。
大学生耐力状况
总结词
反映心肺耐力
详细描述
耐力是指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耐力状况反映了心肺耐力水平。良好的耐力状况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运动表现和健康水平。
形态。
提高免疫力
锻炼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减少感染和疾病1 2
大学生体育健康调查报告
⼤学⽣体育健康调查报告 全⾯正确地认识健康的现代含义,关注体育健康,建⽴和谐体育健康⽣活⽅式,是当今⼈们⾯临的理性选择。
下⾯是⼩编为你精⼼整理的⼤学⽣体育健康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体育健康调查报告篇1 ⼀、引⾔ ⼤学⽣群体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我们民族的未来,⽽⼀直以来,我们过多关注的只是他们的智⼒因素,⽽忽视了他们的⾝体状况。
此次,我们从微观⼊⼿,探讨影响⼤学⽣⾝体健康的⼀个重要⽅⾯——体育运动的情况。
为了实证研究⼤学⽣体育运动的情况,本⼩组与2010年12⽉在武汉⼯业学院对全体学⽣进⾏了关于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
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的⾝体健康状况、⼤学⽣运动现状以及他们对运动的看法与要求。
在对⼤学⽣体育运动情况进⾏研究时,需要了解的具体内容是:⼤学⽣对运动的认识怎样?⼤学⽣对运动项⽬的选择情况怎样?⼤学⽣对⾃我健康状况的认识怎样?⼤学⽣对本校体育⽅⾯的要求怎样?在对⼤学⽣体育运动情况进⾏研究时需要收集的信息有:影响⼤学⽣运动的因素有那些?性别、年级对⼤学⽣运动有没有影响? ⼆、研究⽅法 此次调查⼀武汉⼯业学院所有在校⼤学⽣为调查对象,采⽤随机抽样的⽅法选取样本。
样本个数180,采⽤⼈员询问法,实际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3份,有效回收率90.56%。
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采⽤Excel 软件完成。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 样本结构分析 (⼆) 报告结果分析 1.⼤学⽣喜爱的运动项⽬结构分析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篮球与⽻⽑球是最受⼤学⽣欢迎的运动项⽬,两项运动所占⽐例超过了50%,因为这两项运动既符合⼤学⽣的基本运动需求,⼜是⽐较⽅便的运动(学校提供的设施基本可满⾜需求),还可以集锻炼与娱乐于⼀⾝。
同时,跑步也是校园⾥的⼀⼤风景,跑步是最全⾯的锻炼⽅式,也是最传统、简单的⽅式,因此,仍有17%的⼤学⽣坚持这种运动。
还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产⽣了健⾝的爱好,特别是现代瑜伽的兴起,⼤⼤刺激了⼥⽣的减肥欲望,同时,⼤学男⽣也正处于体格成型的关键时期,对形体美的追求也促使他们有了健⾝的需求。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研究
高 校 论 坛
大 学 生 课 外 体 育 锻 炼 现 状 研 究
朱 晓 菱
陈 云 :
( 上 海 工 大 学 体 育 教 学 部 ② 上 海 市 预 备 师 高炮 二 ) 摘 要 运 用文献 资料 法、问卷调 查法等,剖析 上海理 工大学学生课 外体育锻炼现状 调查表明 :上海理工 大学学 生参与课 外体 育锻 炼的时间和频率均达不到体育人 口的标 : 住据此 ,本 文针对土理 工学生课 外体 育锻炼存在的 问题提 出改善 建议
( 学生体育锻炼 延续性差 ,部分学生 尚未养成终身体育锻炼 3) 从上理工学生参于 澡外体育锻炼的情况看 :低年级 学生参加课 外体 育锻炼 的人数 比例明显 比高年级学生高 ;学生参与锻炼的随意性 强 .客观上 由于 一、二 年级学生有体育课 ,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有强 . 制 要求 ,高年级 学生 出于 没有体育 课 ,再加 上面临就 业和考研等 压 力 ,导致 高年级学 生参 J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 。主观上由于学生没有 J u 形 成终身体 育锻炼 的习惯 是导致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没有延续性的主要
6 0 ,回收 有效 f卷6 5 ,有效率为q . 8份 u 7份 】 9% 3
2 结 果 与 分 析
汇体 育活动 中心 委托基础 部管理 ,J末对学生免费开放 ;其它两校区 吉 J 体育 馆 ( 游泳 池暑假有偿 了放外 )由于无人管理 ,周末 、假期不能 除 l :
对学生交施开放 如何提 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 ,是上理工亟待解 决的 问题 。
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 ,体现了以人为本 、 务学生的理念。 服 ( 体育场馆 没施 利用率低 . 2) 体育运动场 馆是学生进行课外体 育锻炼的重要客观 条件 ,上 工大 多数学生选择在校内进 行课外体育 锻炼 这 儿年学 校在 这方面 加大了投入 ,不断地 改建 、 没体育场 增 馆, 总体 上应 当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求 。但在渊查中发现 : 有 现 的体 育场馆 利片 率低. j 出于学校分为三校区 ,总部军工路校区由原来 的老校 不断扩大 形成.导致运动场地比较分散 ,分布不合理 除 南
对大学生早操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引言概述:大学生早操作为传统的体育锻炼方式之一,在大学校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学生早操的现状不容忽视。
本文将对大学生早操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其发展动向和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早操的普及度1.大学生参与早操的人数与比例2.大学生早操的地点和时间安排3.大学生对早操的态度和参与动力二、大学生早操的组织形式1.大学生早操的指导教师和管理者2.大学生早操的内容和形式3.大学生早操的器材和设施4.大学生早操的安全措施和风险防范三、大学生早操的效果评估1.大学生早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2.大学生早操对学业和心理的影响3.大学生早操的成果和成长四、大学生早操的问题与挑战1.大学生早操参与率的下降因素2.大学生早操内容的单一性和缺乏吸引力3.大学生早操场地和设施的不足4.大学生早操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的不完善5.大学生早操与学业压力的冲突与平衡五、大学生早操的改进和发展方向1.大学生早操内容的多样性与个性化2.大学生早操场地和设施的改进与投入3.大学生早操与校园文化的结合与拓展4.大学生早操的社会参与和实践活动5.大学生早操相关政策与支持措施总结:通过对大学生早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其在大学校园中的重要性与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早操的效果和参与度,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如加强宣传和激励,改善场地设施,丰富早操内容等。
同时,早操的改进还需要学校与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以达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引言:早操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早操的现状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通过调查和分析,对大学生早操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揭示问题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概述:1.大学生早操的定义和背景早操的起源和发展大学生早操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大学生早操的现状调查调查的目的和方法参与者的调查结果总结a.大学生对早操的态度和参与意愿b.大学生早操的参与率和频率c.大学生对早操内容和形式的满意度d.大学生早操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正文:大点1.大学生对早操的态度和参与意愿小点1.1了解大学生对早操的态度和观点小点1.2探讨大学生对早操参与意愿的因素小点1.3分析大学生对早操态度和参与意愿的变化趋势大点2.大学生早操的参与率和频率小点2.1调查大学生早操参与率和频率的现状小点2.2探究大学生早操参与率和频率的原因小点2.3分析大学生早操参与率和频率的变化趋势大点3.大学生对早操内容和形式的满意度小点3.1调查大学生对早操内容和形式的满意度小点3.2探讨大学生对早操内容和形式的偏好和建议小点3.3分析大学生对早操内容和形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大点4.大学生早操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小点4.1调查大学生早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小点4.2探究大学生早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小点4.3分析大学生早操对身心健康的综合影响大点5.大学生早操现状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小点5.1总结大学生早操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小点5.2提出改进大学生早操的具体措施小点5.3分析改进措施的可行性和预期效果总结:1.大学生对早操的态度和参与意愿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推动积极参与意识的培养。
哈尔滨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研究
哈尔滨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未来社会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为今后的社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显得非常必要。
体育锻炼可以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其运动技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但是现在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以哈尔滨市为例,针对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对策一、哈尔滨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哈尔滨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环境十分恶劣,如果没有一个强健的体制,将会对人们的工作与学生造成严重的影响。
通过对哈尔滨几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400份,经过分析发现哈尔滨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不容乐观,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在所有发放问卷调查的人员中,经常参加锻炼的男生有105人,而女生只有30人,总的人数加起来占调查人数的33%,偶尔进行锻炼的男生是78人,女生93,占调查人数的42%左右,剩下的则是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男生是17人,女生是77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高校的体育锻炼普及度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女生。
(二)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可以通过其参加频度反映出来,并且基于持续性而言,锻炼间隔时间长或者负荷低的运行其健身效果也差,运动要持之以恒,持续的以适当的负荷刺激身体才能够改善身体的各项机能。
所以学校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持续的体育锻炼活动中来。
(三)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动机是促使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启动人的行为、使得某项活动指向特定目标的心理倾向的总和。
经过调查可知,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摄取体育功能,强健体制、锻炼意志、提高运动能力、个人兴趣受好或者增强人际交流等等。
这些动机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密切相关,证明他们对体育锻炼的价值与功能有充分的认识,而且参与动机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社会性更强。
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师 范学 JU N L F江 苏 术H R U I r 报T C N L G O R A A — 技 C E S Nv院学 H O O Y O jNs IG ~ … E
De . 201 c。 0
V 16 o 2 o 1. . .N1
有 效 问卷 9 6份 , 效率 为 9 . %。 7 有 79 9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在 校 学 生参 加体 育锻 炼 的动机 调查 .
由表 1 知 , 可 在校 大 学生 参 加体 育锻 炼 的动 机依 次 为 : 强身 健体 、 趣 爱好 、 际 交 流 、 美 减 肥 、 兴 人 健 时
表 1 大 学 生参 加 体 育 锻 炼 动机 表
22 在 校大 学生体 育锻 炼项 目调查 .
从 表 2可 以看 出 , 大学 生对 于体育 锻炼项 目的选 择 , 女大 学生 既有共 同点 又各有 偏好 。 男 传统 的项 目
乒乓球 、 羽毛球是他们共同的爱好 。男生喜欢对抗性强的篮球 、 足球、 跆拳道项 目, 而女生正好相反 , 她们
随着 社会 的发 展 , 技 的进 步 , 们 的生 活节变 得越 来越 快奏 , 就要 求未来 的建 设 者不 仅要 有 渊博 科 人 这 的知识 , 溢 的才华 , 要有 健康 强劲 的体 魄。作 为未来 国家 的建 设者 的大 学生 , 国家体 质健 康 调查 系 横 更 从
统报表 中研究发现 : 我国现在大学生 的体质状况 已明显落后于 2 世纪 9 0 O年代的大学生 , 每年呈下降趋 势。因此 , 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 , 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 中去 , 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 革 的重要 课题 。 文从 大学 生体 育锻 炼 的现状 调查 人手 , 本 探究 影 响其体 育锻 炼 的因素 , 出加 大对 大学 生 提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调查报告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然而,许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了3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频率、锻炼方式、锻炼时间、锻炼动机等方面。
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约80%)每周只进行1-2次的体育锻炼,而仅有约15%的学生每天进行体育锻炼。
其中,男性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频率明显高于女性大学生。
对于体育锻炼方式的选择,约55%的学生选择跑步作为主要锻炼方式,其次是健身房锻炼和球类运动。
此外,约30%的学生表示平时不进行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
对于体育锻炼时间的选择,大部分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占比超过70%。
在锻炼动机方面,大多数学生表示希望保持身体健康和塑造好身材是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
而压力缓解和提高学习效果则是少数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动机。
讨论: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时间普遍较低,存在一定的锻炼不足问题。
这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学业的压力有一定的关系。
大学生应更加重视体育锻炼,合理安排时间,每日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同时,大学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场所和设施,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条件。
结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锻炼频率低、时间紧张等问题。
因此,大学生应增强对体育锻炼的意识,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时间。
只有通过坚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同时,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关注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问题,提供更好的锻炼条件和支持,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特征与锻炼感受分析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特征与锻炼感受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学生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课外时间有限,但大学生也积极投身到体育锻炼中来,通过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调节身心,放松自己,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步伐。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情况,分析大学生锻炼的特征以及锻炼感受,探究课余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一、大学生锻炼特征分析1.锻炼时间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对于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安排比较差异:有的大学生会选择在晚上和周末锻炼,有的学生则会在每天的课余时间安排锻炼活动,另外也有一些学生更偏向于在每周安排一次锻炼活动,这些大学生更倾向于在每周安排一定量的锻炼时间,以维持他们的身心健康。
2.锻炼内容大学生锻炼内容为多样化,有的学生健身,有的学生爱好体育运动,也有更多的学生喜欢户外活动。
具体来说,根据调查问卷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8.3%的大学生经常锻炼身体,也就是健身。
37.4%的大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如足球、篮球、网球等,9.1%的大学生爱好户外活动,如登山、骑行、野外拓展等,5.2%的大学生喜欢室内活动,如舞蹈、武术等。
3.锻炼地点大学生课余锻炼的地点有很多选择,调查发现,大学生锻炼地点分布以学校体育馆和体育场地为主,占37.4%;其次,大学生也会选择室外公园和郊野公园锻炼,占30.2%;另外,大学生也会在室内锻炼,比如健身房,20.3%的学生会选择室内锻炼;另外,12.1%的学生会在家里做一些健身操来锻炼身体。
二、大学生的锻炼感受分析1.自我实现感根据调查数据可知,大部分大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实现感,以及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愿望。
他们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从中获得满足感。
2.健康感大学生锻炼体育运动,也是为了改善自身的身体健康状态,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健康。
大学生们有很强的健康意识,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尽量多参加锻炼活动,保持身体健康。
大学生健身状况调研报告(2)
大学生健身状况调研报告(2)大学生健身状况调研报告篇3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系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健身意识形成、健身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
学校体育教育应转变长期以来重技术轻理论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健身运动兴趣的培养,提高健身意识,以支配健身行为的产生,培养健身能力,带动全民健身。
本文根据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分析,提出改善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不良状态的建议。
随着社会科技文明的发展,国家现代化建设根本靠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劳动者素质中,对基础素质——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与之相应出台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健身活动的热潮。
本文以海南大学为例,对青年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其健身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现状,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大学生体育锻炼基本情况1. 调查结果现状调查表明,低强度锻炼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3.62%,中等强度锻炼的占了43.48%,高强度锻炼的仅仅占了2.9%,由此可见,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情况并不可观,体育素质总体偏低,也就是说仍有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健身的习惯。
并且大多以跑步、篮球、羽毛球锻炼为主,分别占45.6%和33%,其余的有跳绳、游泳、体操之类的;运动场所主要选在田径场,比例为64%,有6.1%的学生去健身房;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的运动的频率不固定,这种学生所占的比例为78.26%,仅有5.8%的人坚持每天锻炼;大多学生选择在晚上,30分钟以内的占了34.78%,1小时以内的占了30.43%,2小时以上的占了5.8%。
此外,男女生锻炼类型及锻炼频率有较大差别,男生多以球类为主,女生多以跑步、跳绳为主。
2.影响因素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最大因素是没人一起锻炼,究其原因其一是大部分学生喜欢的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需多人合作完成的健身项目,其二在于绝大多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尚未形成,健身习惯还未养成,喜欢锻炼的学生找不到志同道合者。
大学生体育运动调查报告
大学生体育运动调查报告大学生体育运动调查报告「篇一」1.你的年级是--------专业--------性别--------?我们大学共有机电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经管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信息与通信学院等13个学院,而此次我们所调查的学生群体主要为机电学院.外国语学院和文化与传媒学院的部分学生。
且取部分来估计总体的结果。
其中我们组做调查对象约50%为09级学生,30%为10级学生,其余为08级学生。
结合我们大学的男生女生比例,我们所调查的男女比例约为7:5。
2.你觉得参加体育运动对你的人际关系有什么影响?在被调查学生中有大约25.2%的人认为体育运动不但强健了我们的身体,而且还拓展了我们的人际关系,加深了朋友间的感情,在运动中结识了新的朋友,也巩固了和老朋友的关系,起了多个层次的作用;约有44.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对他们人际关系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和平时好像差不多;另有约18.4%的人表示尚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也不会特意去关注这个方面;其余10.7%被调查人群表示不经常参加运动,对此不发表看法。
3.你大约多久做一次运动?在我们小组所调查的人群之中有大约25.2%的人坚持每天都进行体育锻炼并且他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约有44.7%的人会在每34天做一次体育运动,他们认为这样的频率比较合适,另一方面也比较符合他们的情趣的热度,因为他们所进行的活动都是自己较为喜欢但又非非常喜欢的,过于频繁的反复进行反而会减少他们的兴趣度;大约有18.4%的被调查大学生每周有一次的体育运动活动,他们认为体育运动只是自己的兴趣所致,什么时候兴趣来了而且又有时间就会约朋友去运动,这一类人群的运动时间往往比较的随意,没有固定的规律;剩余大约10.7%的被调查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几乎不怎么运动,或基于没有时间或基于没有喜欢的运动等,他们几乎在学校不参加任何运动。
4.你参加运动的目的是?在我们小组所调查的人群中大约有7.8%的人表示自己参加体育运动是基于想要强身健体,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的想法,其中也有部分人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才开始进行体育运动的;而作为其中绝大部分的67.2%人表示自己参加体育运动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所致,他们所参加的体育活动是自己喜欢的,进行此项活动的时候心情愉悦,乐意进行下去;而其中约20%的人也表示参加体育运动是想要缓解压力,放松自己,更好的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表现;剩下的约4.4%的被调查人群表示是其他原因让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以上所有数据皆为除去不参加体育运动的被调查人群后的人数作为总体后的比例)。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越来越充裕,但很多大学生却没有有效地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大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
本文将探析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现状存在以下问题:1. 缺乏意识:很多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学习成绩是唯一的成功标准,忽视了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2. 时间安排不合理:大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很多人觉得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更愿意选择休息或者娱乐活动,忽视了身体锻炼的重要性。
3. 缺乏锻炼的机会:大学校园的体育资源并不充足,尤其是一些小型本科院校,室内外运动场地设施不够完善,大学生的锻炼选择面相对较窄。
4. 锻炼方式单一:很多大学生只注重一种单一的锻炼方式,如长跑、举重等,没有充分的了解和接触其他形式的体育锻炼。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促进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1. 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校园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好处,让大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并且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2. 合理安排时间:学校可以将体育锻炼纳入课程的计划中,为大学生提供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并且鼓励他们将课余时间用于体育锻炼,培养定期锻炼的习惯。
3. 提供锻炼场地:学校可以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提供更多的锻炼场地,增加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选择空间,如新建运动场馆、健身房等。
4. 多样化锻炼方式:学校可以丰富体育锻炼的形式,提供多样化的锻炼方式,如球类运动、健身操、游泳等,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偏好,让大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促进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并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比赛和活动,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最终,通过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将有助于培养健康、积极、阳光向上的大学生群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研究,体育教学与研究,吴亮约3641字摘要: 目前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而体育锻炼现状却不尽人意,只有34.2%的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不够。
男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好于女大学生,不同年级中,三年级锻炼情况最好。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情况不太理想,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良好效果。
男女大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关键词: 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体育锻炼是以强身健体、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为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和保持机体能力而进行的一类体育运动。
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情况不容乐观。
因此,关注和重视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对加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
本文按整群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对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在学生以无记名方式填写完调查问卷后当场收回问卷。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的论文和研究结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
1.2.2问卷调查法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编制《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共发放问卷520份,回收问卷503份,回收率为96.7%。
其中有效问卷479份,有效回收率为92.1%,有效率为95.2%。
通过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所得信度系数分别为R1=0.87,R2=0.84,R3=0.83,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1.2.3数理统计法把调查问卷所取得的所有数据录入电脑,运用SPSS FOR WINDOWS 11.5统计软件对调查研究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以P,.05为显著性标准。
2.研究结果2.1大学生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从表1可以看出:只有34.2%的大学生“经常参加锻炼”,一半以上(60.1%)的大学生“偶尔参加锻炼”,并且还有5.6%的大学生“不参加锻炼”。
这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比例不高,并且有一部分大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不够,还没有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
统计结果还显示:1.男女大学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sup>2</sup>=67.114,P=.000,.001),男大学生经常参加锻炼的比例(53.7%)远远高于女大学生(18.0%),且男大学生中经常参加锻炼的比例(53.7%)高于偶尔参加锻炼的比例(42.2%);女大学生中经常参加锻炼的比例(18.0%)低于偶尔参加锻炼的比例(75.1%)。
这说明男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好于女大学生,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
2.文理科大学生不存在显著的差异(x<sup>2</sup>=3.162,P=.472,.05)。
3.不同年级大学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sup>2</sup>=40.266,P=.000,.001),其中三年级锻炼情况最好,依次是二年级、一年级、四年级。
这可能是四年级学生社会活动增多,学习负担加重,面临毕业分配等,造成他们体育锻炼时间的减少。
[图片]2.2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从表2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较明确,38.4%的大学生选择强身健体,男女、文理、不同年级选择一致,均排在第一位,说明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有效手段。
其它列前的依次还有:“满足体育兴趣需要”、“减肥、健美”等。
同时也可以发现大学生进行锻炼的目的呈现多元化。
值得注意的是有11.7%的大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缓解压力、调节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说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能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具有一定的认识。
在不同年级中该项选择排序中四年级最高,这可能与他们面临步入社会、考研等多重人生选择造成心理压力过大有关,因此锻炼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比例相对较高。
2.3影响大学生不进行体育锻炼主观上的原因和客观因素。
通过调查,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原因中“没有习惯”所占比例高达36.1%,这确实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其它原因列前的依次有“没有精力”、“没有兴趣”、“对运动能力缺乏信心”、“没有必要”等。
限制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中首要因素是“没有时间”33.2%,其它依次是“没有场地”、“没有器材”、“没有指导”和“没有经费”、“缺乏吸引力”、“没有组织”等。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较薄弱,良好的以体育锻炼增进健康的理念和行为还没有完全彻底地形成。
同时,体育设施的缺乏不能与学校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适应,从而约束了大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兴趣的培养。
学校对体育锻炼的指导也不得力,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和体育精神没有形成。
因此,学校应加强场地、器材等硬件建设以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同时积极有效地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切实做好指导工作,营造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为大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提供条件和支持,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感到体育锻炼没有吸引力,女大学生和四年级大学生的比例更是达到10%和10.3%。
2.4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度。
从表3可以看出:在“小强度(34.4%)”和“中等强度(40.9%)”上大学生所占比例较大。
同时还有3.5%的大学生只进行轻微运动。
男女、文理科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强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x<sup>2</sup>=3.897,P=.420,.05,x<sup>2</sup>=2.444,P=.655,.05);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体育锻炼强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sup>2</sup>=64.789,P=.000,.001)。
[图片]从表4结果可以看出:各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大学生在一次锻炼时间上是“l至20分钟”、“20至30分钟”、“31至59分钟”、“60分钟以上”。
但也有8.4%的大学生锻炼时间仅在10分钟以下,不可能达到体育锻炼的良好效果。
男女大学生在一次锻炼时间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sup>2</sup>=34.066,P=.000,.001)。
在“60分钟以上”选项上,男大学生所占比例(32.6%)明显高于女大学生(13.0%),说明男大学生一次锻炼的时间多于女大学生。
文理科、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一次锻炼时间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x<sup>2</sup>=3.371,P=.498,.05,x<sup>2</sup>=17.677,P=.126,.05)。
从表5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锻炼频率上,有42.0%的大学生“每周1至2次”,16.1%的大学生“每周3至5次”,有9.2%和26.1%的大学生选择“一个月一次以下”和“一个月2至3次”,这表明有三分之一多的大学生很少进行锻炼。
男女大学生在锻炼频率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x<sup>2</sup>=43.731,P=.000,.001)。
在“一个月2至3次”和“每周1至2次”选项上女大学生所占比例(31.8%,45.2%)明显高于男大学生(19.3%,38.1%)。
而在“每周3至5次”和“每天1次或以上”选项上,男大学生所占比例(23.4%,12.4%)明显高于女大学生(10.0%,1.9%),说明男大学生锻炼频率要大于女大学生。
文理科大学生在锻炼频率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x<sup>2</sup>=14.020,P=.007,.01),在“每天一次或以上”文科所占比例(13.7%)大于理科(4.2%)。
从不同年级来看,可以发现:选择每周1,2次的比例均排在首位。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锻炼频率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sup>2</sup>=73.584,P=.000,.001)。
在“每周3至5次”和“大约每天1次或以上”选项上,四年级大学生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它年级。
进一步比较可以发现在“每周1至2次”、“每周3至5次”和“大约每天1次或以上”选项总体比例上,三年级75.7%,一年级70.7%,二年级64.4%,四年级44.9%,这说明三年级参加锻炼的情况相对较好。
3.结论和建议3.1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不近人意。
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作用和重要性,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多抽出时间,采取适宜的运动量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以获取良好积极的心理体验全面提高自身健康。
尤其是女大学生和四年级大学生更要加强体育锻炼。
3.2高校要从教学和管理工作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大学生体育活动的组织建设工作,加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教育和指导。
同时努力改善设施,创造锻炼条件和体育氛围,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使大学生能够主动顺利地进行体育锻炼,全面提高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1,李燕强,侯玉鹭.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04.,2,李秀梅.浙江省高校课外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03.,3,曾吉.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0,06.,4,姚丽琴,左新荣.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