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莲散,去湿之名方
六味和正早餐糊治好了无数人的脾胃,配方及自制法大公开
![六味和正早餐糊治好了无数人的脾胃,配方及自制法大公开](https://img.taocdn.com/s3/m/9f5d040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f.png)
六味和正早餐糊治好了无数人的脾胃,配方及自制法大公开“六味和正早餐糊”源自明清同仁堂老大夫经常开的一个方子,叫做“五味和正散”。
具体成份为山药、芡实、茯苓、莲子和薏米。
所有成份都是“药食同源”、平和、安全的食材。
大人、小孩、老人和孕妇都可以服用。
和胃温中、除湿健脾的效果十分显著。
后经中医名家江涛老师对配方进行改良升级,加入一味重要成份“鸡内金”。
形成了一个加强方,取名“六味和正早餐糊”。
脾虚患者只要坚持服用半年,可以全面改善身体瘦弱、大便不成形、体形肥胖、气短乏力、四肢冰凉、经常腹痛、没有食欲、面色晦暗、肢体沉重、气血两亏等脾虚症状。
六味和正早餐糊产品配方和功能山药:健脾胃、助消化、补肺肾、补中益气;益心安神、生津止渴;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降血糖、滋肾益精。
茯苓:利水消肿、提高人体免疫力、降血压;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鸡内金:消食健胃助消化、涩精止遗;促进胃液分泌、提高胃酸度。
莲子: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明目;补中养神、健脾补胃、止泻固精;滋补元气。
薏米: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防癌抗癌、防治脚气病;美白肌肤、健脾胃、促进代谢。
芡实: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祛湿止带;防癌抗癌、防止衰老;调理腰膝酸软。
制作方法1、手工分拣。
主要是除掉其中的杂质,像鸡内金上的鸡毛,然后用筛子筛除其中的沙子。
2、用小铁锅翻炒,六味药中除茯苓外都需要分别炒熟。
炒的时候要单独炒、用文火炒,不能炒糊了,糊了就不能用了,一般炒至外边变黄,闻着由焦香味就算炒到位了。
3、磨粉。
把准备好的原料分别单独打磨成粉,然后用筛子筛出细粉,粗糙的再打一次,粉子越细越好吸收,效果就越好。
4、把打好的粉子混合倒进干净、干燥的纸袋,摇晃,进行充分拌匀。
然后密封好,放在阴凉的地方,或是冰箱储存。
服用方法一定要早上吃早餐前空腹吃,一次10克左右,用温水冲服。
选材选材建议到药店有老药工的药店去买。
山药要选道地铁棍山药;茯苓要选真茯苓;挑薏米时要选色泽饱满的、米色白的。
茯益粉、祛湿之佳方
![茯益粉、祛湿之佳方](https://img.taocdn.com/s3/m/57e8f86c1711cc7930b71611.png)
茯益粉,健脾祛湿之名方
名称:茯益粉。
方剂组成:茯苓、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白扁豆,枸杞等有益于祛湿健脾的食物,为细末,温水冲服。
源流发展: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实为祛湿气之方。
茯益粉是该书的著名方剂。
原方属调理脾胃、益气安胎之剂,后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减肥祛湿之功效,如《医方集解》说本方祛湿有神效。
现代作为调理脾胃虚弱而兼去湿气的常用方剂,被广泛应用。
性能效用:本方为去湿气方,具有补气健脾、和胃渗湿的功用。
重在健脾,其次益气,不仅调理,且治大病。
药性中和甘温,不燥不热,淡润而不腻不寒。
对治疗脾虚腹胀、饮食不消、呕吐泄泻、胸脘满闷,功效尤为显著。
方义分析:本方由山药、扁豆、莲肉、薏苡仁、等组成,方内茯苓、有健脾去湿作用。
方内各药多属甘温甘淡之品。
味甘入脾;温能益气健脾,温阳散寒;甘淡能渗利水湿;、山药、扁豆、莲肉、健脾化湿,和胃理气;茯苓、薏苡仁健脾渗湿;此外,山药、莲子尚有益肾之功,故本方实为健脾扶正之良方。
药理作用:补气益气、和胃渗湿。
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大致相当于健脾、利尿、止泻。
方内的一些主要药物,如山药、扁豆、茯苓、薏苡仁等,分别具有以上作用。
临床应用: 本方为脾虚之证而设,可用于证属脾虚不运、脾虚内湿、脾虚正衰的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慢性肝炎、慢性气管炎、糖尿病等疾患。
临床应用本方的基本指证为形体肥胖,倦怠乏力,胃纳减少,食后腹胀,或吐或泻,胸闷不舒,口淡或口甜口粘,或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舌苔薄或白腻,脉虚缓,或细濡。
薏茯散功效与作用
![薏茯散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9635d1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8.png)
薏茯散功效与作用薏茯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薏苡仁、茯苓、白术、甘草组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薏茯散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利水、渗湿消积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病、湿浊痰饮等疾病。
1. 薏茯散的药物组成及配伍原理薏茯散由薏苡仁、茯苓、白术、甘草组成。
薏苡仁有清心热、利尿消肿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之邪,排除水湿。
茯苓有健脾化湿、利水排浊的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浊气,利尿消肿。
白术有健脾益气、渗湿利水的作用,能够促进脾胃功能,消除水湿。
甘草具有调和药物配伍的作用,可以改善药物的滋补效果,增强其功效。
2. 薏茯散的主要作用及功效(1) 清热利湿:薏苡仁、茯苓、白术都有清热利湿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之邪,解毒消肿。
湿热邪气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会导致湿热病,如口舌生疮、疮疡肿痛、黄疸等。
薏茯散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消除湿热病症。
(2) 健脾利水:薏苡仁、茯苓、白术都有健脾利水的作用,能够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水湿的排出。
脾胃功能不好,水湿容易滞留在体内,导致水肿、湿浮、消化不良等症状。
薏茯散能够通过健脾利水的作用,帮助排除体内的水湿,改善水湿相关疾病。
(3) 渗湿消积:茯苓、白术有渗湿消积的作用,能够改善体内湿气积聚的病症。
湿气聚积可以导致湿浊痰饮、胸腹胀满、浮肿等症状。
薏茯散能够渗湿消积,排除体内的湿气,改善相应的病症。
3. 薏茯散的临床应用(1) 湿热病:薏苡仁、茯苓、白术的清热利湿功效,使得薏茯散常用于治疗湿热病,如湿热疮疡、口舌生疮、黄疸等。
薏茯散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邪气,改善湿热病症,达到治疗的目的。
(2) 湿浊痰饮:薏茯散的健脾利水、渗湿消积的作用,使其在治疗湿浊痰饮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
湿浊痰饮主要表现为胸闷、咳嗽、气短、浮肿等症状,薏茯散能够渗湿消积,改善痰饮病症。
(3) 水肿:薏茯散的健脾利水作用,使其对于水肿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水肿是由于水湿滞留在体内,导致淤积而产生的一种病症。
薏茯散能够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水湿排出,从而缓解水肿病症。
一祛湿名方,帮你排出体内多年湿气
![一祛湿名方,帮你排出体内多年湿气](https://img.taocdn.com/s3/m/c7469c6da32d7375a41780c7.png)
一祛湿名方.帮你排出体内多年湿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发现早上起来人特别困乏无力.刷牙的时候嗓子恶心.口干口苦.一照镜子发现自己容颜憔悴.皮肤暗谈无光...... 如果你伸出自己的舌头.十有八九会发现自己:舌头边缘有锯齿状.白白的舌苔铺满了整个舌头.舌头中间还可能有裂纹...... 如果你上厕所.会发现自己大便溏稀不成形.需要很多手纸才能擦干净屁股.有时候还便秘...... 好可怕.是不是预示着身体有什么重大疾病呢?如果你去医院.很可能也查不出什么疾病。
但你并不放心.因为每天.你可能都会受到下面这些症状的折磨:①大便不成形.溏稀或者便秘②口干.口苦.口臭③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④头发油腻.脱发.白发⑤肥胖.减肥后容易反弹⑥浮肿.眼袋下垂,⑦腰酸关节疼痛,⑧胸口闷⑨黑眼圈,⑩睡觉打呼噜,?头晕没精神,特别疲劳?阴部潮湿,?阴囊潮湿?对房事不感兴趣,?脸上长斑.起痘.满脸油光,?白带有异味.瘙痒,?皮肤油腻.起湿疹等等到底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先看完再说吧!中医将齿痕舌或者舌苔黄腻.大便溏稀不成形.满脸油腻.嗜睡.困乏无力等等这种状态称为湿气重。
湿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为中医最重要的一个常识。
体内湿气重.导致水湿内阻.造成舌头胖大.舌的边缘受到牙齿的挤压.久而久之.就成为了齿痕舌。
所以舌头边缘有锯齿.说明体内长期有湿气。
如果天气渐暖.喝水较少的时候.即便没有锯齿舌.但是舌苔会呈现黄色.口干.口苦会更加严重。
湿气重并非仅仅引起齿痕舌和大便溏稀这么简单.毕竟这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身体的其他症状会越来越加重.最终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起初湿气重的人只是感觉舌像异常.大便溏稀不成形、皮肤起疹起痘.稍重时胸闷乏力、体态困乏、咽喉肿痛;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关节疼痛.体型肥胖;久而久之还会引发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
湿气还会极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容貌.表现在皮肤上会出现长斑长痘.暗黄无光;表现在体型上就是水肿肥胖.大腹便便;表现在精神气色上就会出现无精打采.困乏无力。
参茯散的配方及作用
![参茯散的配方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34b459dec3a87c24028c45b.png)
参茯散配方揭秘参茯散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由10味原材料组成。
现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成分加减,做出一个更适合人们服用更安全的参茯散【原方】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白扁豆,白茯苓,人参,甘草,白术,山药【现加减方】莲子,薏米,砂仁,桔梗,白扁豆,茯苓,人参,甘草,鸡内金,山药,红豆,。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夹湿证。
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歌诀】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详解】一、药方加减释义:1.白术属于药材,不适宜所有人使用;而鸡内金不同:属于药食同源类目里,此更安全,而且不必白术在健脾胃之效上差,甚至更好。
2.新加成分红豆,主要是一个更好的祛湿之物,通常人们都会用红豆薏米自己煮汤来化湿,就足以说明此物之作用,而来源于五谷类,安全就大可放心。
二、原有成分释义莲子肉:莲子肉主要能健脾养心,补肾涩精的作用通常人们会为了想调理脾胃而煮上一个莲子山药小米粥,也是食材,安全薏苡仁:有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作用。
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砂仁:味辛,性温。
归脾、胃、肾经。
芳香行散,降中有升。
4.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5.白扁豆:甘,微温。
归脾、胃经。
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
炒白扁豆健脾化湿。
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6.茯苓:味甘、淡,性平。
归心、肺、脾、肾经。
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7.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平。
归脾、肺经、心经。
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
入脾、肺经。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8.甘草: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9.鸡内金:甘,平。
参茯散出自哪里
![参茯散出自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1953dd3f647d27284b7351f5.png)
参茯散出自哪里参茯散是出自《和剂局方》的参苓白术散,现在把关于参茯散和《和剂局方》做一个详细的释氏,内容如下:一.参茯散1.参茯散为参苓白术散的加减方,由11位配方组成:鸡内金,人参,红豆,薏米,白扁豆、茯苓、桔梗、砂仁、山药,莲子,甘草,这是祛湿气最经典最有效的一个方子。
配方释义1)人参,解决气虚的问题。
2)鸡内金,本草纲目说鸡之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之所,而尤能祛湿。
主要解决脾虚,胃弱。
3)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解决脾虚胃弱。
4)桔梗:宣肺,利咽,祛痰。
解决肺弱,胸口闷的问题。
5)山药,莲子:滋阴补肾。
6)红豆,薏米,白扁豆、茯苓:利水渗湿。
参茯散的由来:现代的人,渐渐明白,危害健康的头号杀手是湿气!湿气在中医被称为湿邪,对人伤害很大,而且十人九湿,湿气重的人,经常被推荐喝红豆薏米汤,可是连着喝了好几个月,一点效果都没有。
为什么喝红豆薏米粉没有啥效果呢?主要是因为:这红豆薏米确实有利水的效果,但是呢,湿气重是人多个部位出现了问题,主要是脾虚,气虚,胃弱,肾虚,肺弱,肠胃排泄都出了问题,所以用红豆薏米粉基本没有啥效果。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湿气的典型症状,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湿气过重:1)大便糖稀,不成形,小便排泄不畅。
(肠胃排泄出了问题)2)胸口闷,喉咙有痰(肺弱)。
3)一吃饭就冒汗,稍微一热就浑身是汗,特别爱睡觉,每天困乏的不行,怎么睡都睡不够。
头晕犯困。
(说明气虚,阳气不足)4)体重会随着年龄逐年增加,人会越来越胖。
偏瘦的人也会形成小肚腩(说明脾虚,因为脾虚是导致肥胖的主因)。
5)胃胀,胃难受,多吃点东西就成积食,大腹便便(胃弱)6)机能衰退,对房事不感兴趣质量不高,男性阳痿早泄。
(肾虚)湿气的症状还有很多,但是从上面6条可以看出,体内湿气重的症状正是一个人脾虚,气虚,胃弱,肾虚,肺弱,肠胃排泄都出了问题而表现出的症状。
祛湿,就是要解决人体的多个问题,而红豆薏米粉,是根本无法达到效果的,所以即便喝一辈子都不能解决效果。
祛湿名方
![祛湿名方](https://img.taocdn.com/s3/m/22c3cd870029bd64783e2c33.png)
1. 茯苓薏米赤小豆最利湿莲子,薏米,最具有去热燥湿的作用,莲子山药也是健脾祛湿的食疗。
荷叶茅根健脾去湿首选白术,还有苍术,陈皮,半夏,砂仁,茯苓,扁豆,黄芪,藿香,佩兰2.本方能平胃土之不平,故称。
【组成与方解】-----苦温性燥,除湿运脾君-----行气化湿,消胀除满臣陈皮-----理气化滞佐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使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使本方所治诸证为湿浊困阻脾胃,运化失常,胃失和降所致。
,胃主受纳,脾胃为湿邪所困,则运化失司,胃失和降。
不运,故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浊阴上逆,故呕哕恶心,吞酸;湿阻气滞,则;脾不运湿,水湿下走肠间,故常多自利;水湿泛滥,肢体肌肉失养,则身重怠惰。
舌苔白腻而厚,脉濡缓,皆湿盛气阻所致。
法当运脾除湿,以其振奋被困之脾阳,温化中焦寒湿。
宜用辛香温燥之品,去其、理其脾胃,使中运得复,则诸证自除。
方中苍术苦辛温燥,“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
凡,倦怠嗜卧,肢体酸软,胸膈满闷,甚至月真胀而舌浊厚腻者非茅术芳香猛烈不能开泄,而痰饮弥漫亦非此不化(《本草正义》)”最善燥湿健脾,重用为君;臣以厚朴,苦温行气,燥湿除满,助苍术加强之力;佐以陈皮,理气化滞,协厚朴下气降逆,散满消胀,且陈皮、厚朴二药气味芳香,能辅助苍术醒脾调中,开启胃口。
、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以助健运,俱为。
且炙甘草能补能和,可制苍术、厚朴、陈皮之燥烈太过,使本方如有制之师,能戡祸乱而致太平,使湿去而土不伤。
诸药相合共奏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阻脾胃。
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哕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濡缓者。
中药的方法很多,但是在生活行之有效、方便使用的,当属成药治疗和食疗中成药治疗:健脾祛湿的中成药1。
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2.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3.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作用,临床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手足不温等病症。
几个祛湿的好方子
![几个祛湿的好方子](https://img.taocdn.com/s3/m/ac8c6e50360cba1aa911da87.png)
之法就是清除肝,胆,脾,胃,肺,肾,五脏六腑的湿气。
我母亲把茯荷散给我熬成稀粥,每天让我喝三次,每次一小碗。
一旦符合1-2条症状,就要赶紧祛湿气了,如果符合很多条,肯定健康正在恶化,祛湿就刻不容缓。
否则难缠的湿气会夺走你美好的生活,让你满身都是毛病。
更重要的是,湿气缠身的人浑身没有精神,灰头灰脸,在职场上和事业上往往力不从心,被同事和竞争对手远远甩开。
对女性来说,湿气会造成容貌上的损伤,头发油腻,满脸油光,长斑长痘,对自己的爱情,婚姻,事情都极为不利,没有一点竞争力。
而且湿气引发多种妇科疾病,让女性饱受折磨。
我之前对湿气没有什么概念,满身的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喝冷饮,洗了头发不吹干,下雨天不打伞,衣服淋湿了继续穿,饮食不规律......过了25岁,小毛病接踵而至,皮肤头发油腻,一天不洗就脏的不行,嘴里发粘口苦,抗拒和异性接吻,因为害怕暴露口臭。
早上起床特别艰难,到了公司没有多久就无精打采,下班之后,疲惫乏力。
更要命的还导致了肾阳虚,对房事不感兴趣,出现了疲软不举的现象。
我的感觉就是:湿气的症状每一条我都基本符合。
最终我还是把湿气缠身这个难题给解决了。
我一个朋友患了风湿,常年固定找一个胡老调理,于是带我去看了看。
胡老给我开了一个食疗除湿气的方法,胡老说:早餐用一次,晚餐用一次,三天到一周就能感觉到效果,但是不要停,至少坚持28天,湿气就会祛除,百试百灵。
胡老开的名方由多达32味中药组成,且配比极为讲究:芡实、鸡内金、莲子、山药、砂仁、茯苓,菊花、桂圆、苦荞麦、覆盆子、紫苏、赤小豆、薏苡仁、红枣、桔梗、陈皮、桑葚、甘草、扁豆、葛根、燕麦、玉竹、山楂、金银花、菊苣、杏仁、马齿览、荷叶、芸豆、南瓜籽、黄精、虫蛹草。
我看到这个方法里面有茯苓,砂仁,鸡内金,凭借着一些简单的养生知识,感觉方法应该有效,果然当我喝下之后,第二天我发现嗓子清爽了很多,要知道口苦,嗓子有痰几乎每天都折磨我,从来没有好转过。
从此之后,我一直珍藏着,它见效太快了,而且中药全面,总是能解决我身体上的很多小毛病。
一种祛湿粉的中药配方[发明专利]
![一种祛湿粉的中药配方[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fbf1e6d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1f.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886359.9(22)申请日 2020.08.28(71)申请人 山东国医堂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胜利东街4799号宝鼎花园1号楼1409室(72)发明人 姜炳顺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贵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49代理人 李新锋(51)Int.Cl.A61K 36/8994(2006.01)A61K 9/14(2006.01)A61P 1/00(2006.01)A61P 29/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祛湿粉的中药配方(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湿粉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祛湿粉组成原料的质量分别是:茯苓50克,炒薏米100克,炒山药50克,莲子50克,玫瑰花20克,西洋参50克,百合50克,芡实50克,炒白扁豆50克,陈皮30克。
本发明精选健脾祛湿利水的天然食材,制成散剂,冲服十分方便,可小量多餐地食用,且效果明显。
祛湿散能振奋脾经,使脾的运化功能运转起来,使水湿能完全运化,达到祛湿的效果,让水湿不在体内堆积。
本发明具有健脾利水、滋阴祛湿、扶正祛邪、排毒养颜等特点。
主治风寒湿侵、水湿内停、气血不和、胸腹胀满、乏力困重等症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11920914 A 2020.11.13C N 111920914A1.一种祛湿粉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茯苓,炒薏米,炒山药,莲子,玫瑰花,西洋参,百合,芡实,炒白扁豆,陈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祛湿粉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祛湿粉组成原料的质量分别是:茯苓50克,炒薏米100克,炒山药50克,莲子50克,玫瑰花20克,西洋参50克,百合50克,芡实50克,炒白扁豆50克,陈皮3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祛湿粉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原料洗净且干燥后共500克混合研磨成粗细度为90目的粉剂,分成30等份,进行装瓶后制备成祛湿粉,使用时每天1份(约1/2汤匙)加适量开水调和服用,一个月用完即可。
祛湿第一方:徽琼散
![祛湿第一方:徽琼散](https://img.taocdn.com/s3/m/095d38e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8.png)
祛湿第一方:徽琼散祛湿第一方:徽琼散千寒易去一湿难除,俗话说:“湿气在,百病害,湿气除,百病无”,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许多疾病的关键,甚至还会恶化疾病。
徽琼散是根据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参苓白术散加减而成,副作用小。
【组方】鸡内金3g、人参10g、赤小豆15g、薏米15g、白扁豆10g、茯苓10g、桔梗6g、砂仁6g、山药15g、莲子10g、甘草6g 【功效】湿气,痰多,头脸油腻,水肿肥胖。
【方解】人参:解决气虚的问题;鸡内金:本草纲目说鸡之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之所,而尤能祛湿,主要解决脾虚,胃弱;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解决脾虚胃弱;桔梗:宣肺,利咽,祛痰。
解决肺弱,胸口闷的问题;山药,莲子:滋阴补肾;红豆,薏米,茯苓,白扁豆:利水渗湿;甘草:调和诸药。
【制法】1、将所有药材洗后就开煮,先大火煮至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煮。
2、在煮好前20分钟放入冰糖持续熬煮至冰糖消融即可关火。
cctv4中华医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周晓虹、徐陆周。
主题是《给身体除除湿》。
主要介绍如何保护脾胃祛除体内湿气,湿气是怎么来的,缓解皮肤瘙痒的小妙方,预防湿疹的方法,湿气重的症状,(节目要点笔记)。
周晓虹: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医师。
徐陆周:江苏省中医院普内科主任。
健康知识点:“容易疲劳、湿疹、腹泻”,相信在您的身边,这三种情况一定不少见。
尤其是夏天,经常觉得整个人非常累,这是为什么呢?当您出现上述情况时,很可能是身体在给您发出信号,提醒您体内的湿气重了!湿气的来源:外湿(外界和生活环境潮湿都会加重体内湿气)和内湿(脾胃功能虚弱会加重体内湿气)。
体内的湿气重,和我们的脾脏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很多人经常觉得自己湿气重,就是因为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伤害了我们的脾脏,从而导致了水湿在我们体内的堆积!缓解皮肤瘙痒的小妙方:黄柏30g、荆芥15g、地肤子20g、苦参30g煎煮20分钟外洗一天一次即可。
去除体内湿气的小妙方:由经典名方徽琼散的组成方。
夏天湿气重,推荐一款祛湿名方,当天见效!
![夏天湿气重,推荐一款祛湿名方,当天见效!](https://img.taocdn.com/s3/m/6d4b022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c.png)
夏天湿气重,推荐一款祛湿名方,当天见效!关于《夏天湿气重,推荐一款祛湿名方,当天见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到夏天,随着天气变热,很多人突然就感觉很不舒服,尤其是早上醒来,就觉得人浑身酸痛,口干口苦,感觉头晕晕的,像被什么东西给包裹起来一样。
这种感觉可能会一直困扰着你,在此期间,你看过很多医生可能都查不出什么疾病,但是人就是疲乏无力,感觉不清爽。
如果你伸出自己的舌头,很可能你会发现自己舌苔厚腻,而且边缘有锯齿状。
如果你去上厕所,观察下自己的大便形状,很可能大便不成形,沾在光滑的马桶壁上,很难冲干净,而且你自己也需要很多手纸才能擦干净屁股。
这究竟是为什么中医把齿痕舌,大便不成形的原因归结为体内湿气重。
起床发晕、舌头发白、疲乏无力、大便溏稀是湿气的典型症状。
湿气是中医最重要的一个常识,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
中医最怕湿邪,把湿邪作为六邪之首,湿气对人伤害也最大。
湿气多发时节为夏秋之交,此时热而多雨,很多人一觉醒来,湿气加重了,所以会明显感觉身体出现很多不适。
为何湿气会造成诸多不适中医认为,湿气重是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就其停留的部位而言,湿气多呈弥散状态布散全身,内至脏腑,外到皮肉筋骨,无处不到,致病范围广泛。
1、湿气在内侵犯肝,脾,肺,肾,胃湿气在内首先会侵犯脾胃,然后停留在肾,继而湿气会侵犯心肺,同时,湿气下侵肝,胆,膀胱,五脏六腑,无一能幸免。
湿气会伤害人体的五脏六腑,最常见的有:肝有湿,脾有湿,肺有湿,肾有湿,胃有湿。
五脏六腑被湿气侵害,外在就会表现出种种不适。
湿气停留在哪里,身体就会以某一种症状表现出来,例如湿气在肝胆,就会出现口干口苦;湿气困脾就会出现舌苔黄腻;胃有湿,就会出现消化不良,胃脘痛等等。
2、湿气在外侵犯皮肤,关节,影响容貌湿气在外,溢于肌表,引起皮肤,头面、四肢种种不适。
参茯散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参茯散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af3e0e471a37f111f0855b55.png)
参茯散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关于《参茯散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西医方面沒有出現以前,数千年的時间里我们中国人全是用中医学来医治疾患的,这就代表着中药治疗确实能够充分发挥出需有的作用,而不是有些人觉得的沒有实际效果。
在中医学之中,充分发挥出关键医治功效的便是中草药材,相近推拿等中药治疗方式也不过是輔助。
那麼,参茯散的作用和功效是什么呢?参茯散是依据宋朝《和剂局方》中的参苓白术散交互而成。
书里记参苓白术散:治脾胃虚寒,饮食搭配不进,多困少力,中满痞噎,心忪喘气,呕吐泄泻及伤中合不热,久服养神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湿浊。
但是历经大家一直以来的小结和改动,如今参茯散的秘方为:鸡内金,山参,紅豆,薏仁米,薏米仁、薏苡仁、橘梗、白蔻、淮山药,莲籽,甘草。
伴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慢慢提升,街头巷尾,“大腹翁”,“白富美”状况司空见惯,其知原因,便是湿寒比较严重的主要表现之一。
体内湿气沉积不融,身体废弃物拥挤,造成很多人肥胖症,大便不成形,长期性大便糖稀,全身无力,常精神疲惫,活力不集中化,头发爱出油、脸部光亮。
女性白带多有异味、阴部潮湿(发痒臭味)食用菌腐败问题等特点。
这时候的身体就处在一个十分风险的亚健康,就需要立即调养。
由于人的五脏六腑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湿气太重的群体一般都是有脾虚,肾虚。
如果不立即开展调养便会衍化大的问题。
而参茯散就合理的而且具备目的性的解决了以上问题。
参茯散秘方现有11种成份,在其中鸡内金,本草纲目全书说鸡之肠胃,运化水谷精准之所,而尤能去湿气。
关键处理脾虚,胃弱。
山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灵魂,止惊悸,类别高兴益智类作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补气血。
白蔻,利湿健脾开胃,温脾治腹泻,处理脾虚胃弱。
橘梗:宣肺,利咽,化痰。
处理肺弱,胸闷的问题。
淮山药,莲籽:补气补血。
薏苡仁既能健脾胃,又能渗湿,针对脾虚消化吸收紊乱引发泄泻、清稀,运用薏苡仁有标本采集兼具之效。
茯菟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茯菟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abbb08d6da38376baf1faef3.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茯菟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对药物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不能随意,对茯菟散这种中药方剂也是一样,需要先对它进行很好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对药物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不能随意,对茯菟散这种中药方剂也是一样,需要先对它进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处方】茯菟1两半,桂4两,蕗草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利小水,分阴阳清浊。
主中喝,伤冷。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新水调下。
【摘录】《元和纪用经》
以上就是本文对茯菟散的简单介绍,大家平时也可以多了解下。
茯菟散和其他方剂有些相同的功效,但也有其特殊之处,在食用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达到的效果来选择。
生活常识分享。
〖祛湿名方〗《四神汤》
![〖祛湿名方〗《四神汤》](https://img.taocdn.com/s3/m/f21a20e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4.png)
〖祛湿名⽅〗《四神汤》【祛湿名⽅】《四神汤》在诸多⽤补益⾷疗⽅⾥,最出名的⼤概就是“四神汤”了。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随伺在旁的四位⼤⾂、由于⽇夜操劳,加上⾈车奔波、⽔⼟不服,因此相继病倒,⾯对此种情况连御医也是束⼿⽆策。
于是乾隆皇帝命当地知府张榜求医,不久,有⼀僧⼈前来揭榜,在把过脉之后开出⼀个药⽅后,宣告“四⾂,事成!”。
四位⼤⾂服下这药⽅之后,果然⽴即痊愈。
此后,每有官员南巡,皆以此⽅炖煮⾷物养⾝,久⽽久之,此⽅便以''四⾂汤’为名在民间⼴为流传,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四神汤’!⼀、⽢麦⼤枣汤1、芡实芡实是《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上品药材之⼀,也是⼀味常⽤的药⾷两⽤药材。
芡实跟莲⼦都是属于睡莲科的。
芡实⾸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暴疾、益精⽓、令⽿⽬聪明,久服轻⾝不饥,耐⽼神仙“等作⽤。
《⽇华⼦本草》说它:"开胃助⽓。
"《本草纲⽬》认为它:"⽌渴益肾。
治⼩便不禁,遗精,⽩浊,带下。
"《本草从新》说它:补脾固肾,助⽓涩精。
治梦遗滑精,解暑热酒毒,疗带浊泄泻,⼩便不禁。
"2、茯苓茯苓⽢、淡,平。
因其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故古⼈谓之为“四时神药”。
茯苓,曾被慈禧太后当作养⽣益寿的要药,不但⾃⼰常⾷⽤,还将茯苓制成茯苓饼,赏赐给⼤⾂。
茯苓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利⽔渗湿、宁⼼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珍”之⼀。
茯苓特点是补⽽不峻,利⽽不猛。
药性平和,既能扶正,⼜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3、⼭药三、其中材料的减肥原理?⼭药,⼈类⾃古⾷⽤,是⼈类⾷⽤最早的植物之⼀。
早在杜甫的诗中就有“充肠多薯蓣”的名句。
《本草纲⽬》认为⼭药能“益肾⽓、健脾胃、⽌泻痢、化瘫涎、润⽑⽪”。
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药具增强⼈体免疫功能的作⽤。
其所含胆碱和卵磷脂有助于提⾼⼈的记忆⼒,常⾷之可健⾝强体、延缓衰⽼,是⼈们所喜爱的保健佳品。
祛湿四神汤,越喝越健康
![祛湿四神汤,越喝越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86b938d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9.png)
祛湿四神汤,越喝越健康
夏季即将来临,南方地区雨水增多,自然环境的湿邪旺盛,容易侵犯人体。
同时,夏季温度高,病菌生长繁殖快,病菌容易入侵人体,引起抵抗力下降,湿邪也更容易攻占“脆弱”人体。
百病趁虚而入都来自于一个“湿”字,“祛湿”也就成了关键。
中医认为,除了自身所在的生活环境之外,身体脾胃的运化功能才是我们祛湿的根本利器。
因为脾胃虚,湿气才能产生,所以杜绝湿气生成之源才是关键!
给大家分享一个健脾祛湿名方——“四神汤”。
其中“四神”是指怀山药、茯苓、莲子、薏仁,其中怀山药补脾养肾,茯苓利湿健脾,莲子强心安神,薏仁利水消肿,健脾清热。
四神汤的由来和乾隆皇帝有关。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随伺在旁的四位大臣由于日夜操劳,加上舟车奔波、水土不服,相继病倒。
而御医对此毫无办法。
乾隆皇帝就贴出告示,广求贤才。
此时一个道士揭榜,称自己能治疗大臣们的疾病,并开了一个方子,“莲子、薏仁、怀山、茯苓等量炖猪肚”。
四位大臣按照服用了这个方子,很快病就好了。
这个方子最初叫四臣汤,传着传着就成了四神汤。
四神汤的原料是猪肚150克,莲子(去心)、薏仁、怀山药、茯苓各30克。
做法是将猪肚处理干净,焯水后加莲子、薏仁、怀山药、茯苓和一些调味料,小火慢炖3个小时,将汤和食材全部吃掉。
可增强体质,消肿利尿及养颜美容。
【小提示】:嫌清洗猪肚太麻烦,可以用猪骨替代;也可将莲子、薏仁、怀山药、茯苓一起配合米类、豆类等煮粥食用。
茯莲散真的有作用吗?
![茯莲散真的有作用吗?](https://img.taocdn.com/s3/m/cf905b2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f.png)
茯莲散小孩能喝吗真的有作用吗茯莲散这个问题我觉得我很有发言权,去年开年的时候,我家6岁的小孩因为在春节吃的太多,造成了积食,引起了咽喉肿痛,舌苔特别白,给小孩打针吃药后,喉咙倒是没事了,但是肚子里面的积食却非常多,整个人特别犯困,在学校老师反映整天上课就是睡觉;最要命的是,之前我们家小孩特别喜欢玩,但是自从这次,发现怎么都带不出去,他只想待在家里,而且也不爱说话了;当时有医生说让我们去给小孩买点山楂丸吃,可惜山楂丸是黑色的,小孩看到死活不吃;后来医生说吃点薏苡仁芡实山楂等煮粥,然后我就去买了;但是每天煮粥麻烦先不说,小孩不喜欢喝稀饭样的汤汤水水;这个时候,我看到小孩学校的公众号说茯莲散能健脾,而且里面主要也是薏苡仁芡实山楂等食材,所以我就赶紧购买了6盒;收到后,我自己先试验了一个星期,感觉口感大人能接受,小孩未必接受得了,于是我就在茯莲散里面酸奶,加牛奶实验,冲的水状的,感觉不错,每次小孩要喝水,就叫他喝这个,小孩去学校的时候给他准备一个小水壶,冲好带去学校喝;小孩吃到第四天的时候,早上被他吵醒,他似乎感觉还多了,开始不停的跟你讲话,然后我说带你出去吃好吃的,去玩,小孩同意了;由于太早出门,大部分的饭店都关门了,我们就早了一家早餐店吃,小孩吃完就要去上厕所,到他去找了一家公厕,我正好观察了他的大便,发现大便成型,就和介绍的一样的是圆柱香蕉状的;随后几天,小孩下课回来,吃了晚饭,就带他出去散步,公园,河边他玩的可开心了,可是我发现他稍微一运动,就浑身出虚汗,手心都是湿漉漉的;在此期间,我就把茯莲散当水给小孩喝,他似乎很喜欢这种味道,坚持吃了一个月;现在小孩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去公园玩,很开心很开心,出虚汗也没有了;最后说说我为什么要给小孩这个,首先,孩子太小,不适合长期吃药,茯莲散的配方都是五谷粉,所以我觉得对身体没啥伤害,毕竟不是药,就是些熬粥的材料配成的,而且我也实验了一个星期,所以我觉得很放心,当时我还想着给小孩买健胃消食片,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茯莲散,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祛湿剂
![祛湿剂](https://img.taocdn.com/s3/m/02eefdd5b14e852458fb573b.png)
【立法原则】清利湿热
《金匮要略》: “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诸病 黄家,但利其小便。” 【方解】 君:茵陈蒿六两18 清热利湿退黄 臣:栀子14枚9 佐:大黃二两6 清热,通利三焦,使湿热从小便而去 泄热逐瘀,使瘀积之湿热从大便而去
【功用】 清热利湿退黄
【现代药理】利胆,恢复肝功能,降低SGPT和黄疸 指数。
挥 霍 撩 乱
3、主症:恶寒发热头痛,吐、泻、肠 鸣腹痛、苔白腻、脉浮滑。
【方解】
君:藿香9g
解表化湿,升清降浊
外散风寒,内化湿邪,善治霍乱吐泻 健脾利湿止泻 臣: 白术6g、茯苓6g 助藿香内化湿 邪 ,升清 降浊 , 降逆和胃止呕 半夏、陈皮各6g 以治吐泻 厚朴 、腹皮 理气化湿(降)
佐:
6g 3g
临床应用
1、原则:水湿痰饮病要方,小便不利必备 2、现代:急性肾炎,急性肠胃炎、尿潴留、 脑积水、肺气肿、肺心病。 3、附方: ① 茵陈五苓散。 ② 胃苓汤。
方
歌
五苓散治太阳府,
泽泻白术与二苓,
温阳化气添桂枝,
利便解表治水停。
Fang Ji Huang Qi Decoction
《金匮要略》
利水渗湿
第十五章
Prescriptions for Eliminating Dampness
概
述
五 苓 散 防己黄芪汤 苓桂术甘汤 真 武 汤 实 脾 散 独活寄生汤
平 胃 散 藿香正气散 茵陈蒿汤 三 仁 汤
八 正 散
概 述
【含义】 祛湿药、祛湿、水湿病证 【立法依据】 《内经》 :“湿淫于内,以苦燥之,以淡渗之。” 【作用】 祛湿 【适应证】 适应证—水湿病证 风湿、寒湿、暑湿、湿热、黄疸、痿证 淋证、脚气、水肿、带下、痰饮、霍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茯莲散,去湿之名方
名称:
茯莲散
方剂组成:
红小豆、薏苡仁、燕麦、甘草、枸杞、砂仁、马齿苋、荞麦、白芸豆、陈皮、茯苓、莲子、菊花、杏仁、山楂、扁豆、南瓜子、芡实、雪莲培养物。
源流发展:
本方中食材参考元代名医朱丹溪所著《丹溪心法》中记载的民间常见的食材,属调理脾胃、益气安神。
经后期按照现在人体所需物质的黄金配比出来,具有祛湿气,内外调理脾胃的作用。
由于方中含有的薏仁有排毒消肿、祛湿利水的功效,有助于排出身体滞留的脂肪,故加入雪莲,雪莲为热性,有补肾,中和薏仁的寒冷的功效。
性能效用:
本方为去湿名方,具有补气健脾、和胃渗湿的功用。
重在健脾,其次益气。
食材性中和甘温,不燥不热,淡润而不腻不寒,对治疗脾虚腹胀、饮食不消、呕吐腹泻、胸闷气短,功效尤为显著。
方义分析:
本方含有山药、扁豆、莲子、薏苡仁等组成,方内茯苓、芡实有健脾去湿作用。
方内各食材多属甘温甘淡之品。
味甘入脾;温能益气健脾,温阳散寒;甘淡能渗水利湿;山药、扁豆、薏苡仁健脾化湿,和胃理气;茯苓、薏苡仁健脾渗湿;此外,山药、莲子尚有益肾之功。
药理作用:
补气益气、和胃渗湿。
从现代医学角度观看,大致相当于健脾、利尿、止泻。
方内的一些主要食材,如山药、扁豆、茯苓、芡实等,分别具有以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