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二轮专题复习20世纪上半期世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合集下载

20世纪上半期世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20世纪上半期世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时空坐标】出表现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精神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

4、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秩序。

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打击下,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争夺,法西斯国家加紧侵略扩张,世界动荡不安。

【知识整合】一、经济方面——20世纪两大现代化经济模式:苏联斯大林模式和西方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一)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年)(1)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2)影响:①它是在战争环境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捍卫了苏维埃政权。

②但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战争结束后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③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不符合苏俄国情,不是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1)必要性: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企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实行按劳分配。

(3)特点: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方式)。

(4)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模式”(1)背景:①长期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面临侵略的危险。

②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2)过程:①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25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1928—1937年,顺利完成前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1937年,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②农业“全盘集体化”: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集体化方针,1928年开始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

【高考历史复习系列】(通用版):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1917—1945年)

【高考历史复习系列】(通用版):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1917—1945年)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1917—1945年)【理脉络】20世纪上半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l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现代化模式创新与调整是该时期典型的特征。

十月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统一世界的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深刻地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斗争拉开了序幕。

一战后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特点是暂时的调整和相对稳定的发展。

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发展,出现了大危机、大动荡、大调整。

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思想文化科技上,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由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为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定了20世纪物理学理论的基础;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的精神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

【高考解读】高考主要侧重考查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特别是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以及两种现代化模式的差异和对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

复习备考时侧重于两种不同现代化模式的分析比较,并结合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不足进行分析吸取教训。

【主干知识】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十月革命1、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发展,但是远远落后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20世纪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革命力量的强大;1903布尔什维克政党的形成。

国际因素:一战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矛盾2、经过:(1)二月革命①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高三历史通史复习第十六单元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课件

高三历史通史复习第十六单元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课件
栏目索引第十六单元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历史北京专用栏目索引单元概览一时空定位?栏目索引政治方面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二阶段特征20世纪上半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和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逐步形成
栏目索引
历史 北京专用
栏目索引
2.主要内容
项目
具体内容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复兴工业
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 《 全国工业复兴法 》,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 平经营章程;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调整农业
成立农业调整署,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股票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造成经济虚假繁荣 直接原因 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随之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2.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影响深远。 3.影响 (1)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不断发生,法西斯 分子乘机兴风作浪。
栏目索引
革命。而十月革命的历史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革命的领 导者是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革命过程中成立了无产阶级领导 的人民委员会,工人、农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十月革命是一次社会主义 性质的革命。 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名称是苏 联。(✕) 提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当时的俄国称苏维 埃俄国,简称“苏俄”。1922年底,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 高加索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 二、甘地 1.生平:出身于虔诚的印度教家庭,提出非暴力理论,1924年成为印度国大党 主席,1948年遇刺身亡。

高考历史人民二轮专题限时训练:专题 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含解析

高考历史人民二轮专题限时训练:专题 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含解析

专题十二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2、3、4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5、6、7、8 现代科技的诞生与成就9、10现代文学艺术的诞生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3杭州二模)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准备实施的措施大部分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

”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爆发的相似背景是( )A.都因为国际战争而引发B.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条件都已经成熟C.均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D.都发生在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解析:A 巴黎公社是由普法战争引发的,十月革命与一战中俄国前线失利有重大关系,因此A项是两者的共同点。

B、C、D三项都只符合十月革命。

2.(2013宁波二模)列宁在《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指出:人类实现了共产主义后,黄金就失去了意义,只能用来修建一些公共厕所。

苏俄(联)在以下哪一时期对黄金的认识与之相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B.新经济政策时期C.农业集体化时期D.工业化建设时期解析:A 从材料中可得到的关键信息是“黄金就失去了意义”。

黄金的作用表现为作为一般等价物参与交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商品贸易,黄金的作用无法体现,故“失去了意义”,A项正确。

3.(2013山西模拟)下面是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以下有关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结论,符合表中信息的是( )A.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经济稳定增长B.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基础之上C.为以后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埋下祸根D.关注到了有关国计民生产业的发展解析:D 1913年俄国为资本主义社会,1921年其已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苏维埃俄国,故A项判断错误。

1921~1926年,苏俄(联)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故B项与史实不符。

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3单元(上)20世纪上半叶动荡、革命与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导学案

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3单元(上)20世纪上半叶动荡、革命与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导学案

第十三单元(上)20世纪上半叶动荡、革命与现代化模式的探索[阶段特征]政治: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列强围绕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的时代。

德、日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走上法西斯道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经济:苏俄十月革命后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并在30年代形成了斯大林经济模式。

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激化,导致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出现。

美国罗斯福新政使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文化:现代社会由于战争及工业化给人们所带来的普遍的精神危机,推动了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初现代科学理论(相对论、量子论)体系建立。

凯恩斯主义为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电视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主干知识]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2)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根本原因)(3)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

(4)1914年6 月28 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战争进程:(1)第一阶段:1914年7—9月,战争初期。

①在欧洲形成三条战线。

②1914年9月,马恩河战役,德军战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

③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战争处于胶着状态。

①1916年,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双方伤亡惨重。

②1916年,英德进行日德兰海战。

(3)第三阶段:1917 年,战争出现转机。

①1917 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②1917 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于1918年退出战争。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十一讲现代文明的探索:现代前期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十一讲现代文明的探索:现代前期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整合二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 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过剩”。 ③具体原因:“自由放任”政策、股票投机过度、盲目生产、无序 竞争等因素共同导致。 (2)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严重。 (3)影响: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主旨二 改弦易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希望解决的问题
问题
内容
股市崩溃;银 行倒闭
整顿财政金融生产过剩;企 业破产源自调整工业生产农产品价格猛 跌
调整农业生产
失业人数剧增; 社会救济;“以
矛盾重重
工代赈”
具体措施
整顿银行
《工业复兴法》,最 低工资,最高工时
减耕减产,政府收购 剩余产品
答案:C
时间 类别
1929~1930年
烟煤业
-12.3
金属矿业
-6.6
制造业
-7.2
1930~1931年
-19.1 -18.3 -11.3
关键点拨:表格中两个时间段1929~1930年、1930~1931年,表格 中的三个重要行业烟煤工业、金属矿业、制造业工人周工资持续下降,
说明美国经济状况持续恶化。
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3.科技文化上: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反映了生产力高度发展
背景下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影
视艺术获得迅速发展,电影进入有声电影阶段,电视发明。
考点整合·一一突破
[主干知识重构——理线索] 整合一 俄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1.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国内外敌人的严重威胁。 ②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③特点: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兼有“战时”和“共产主 义”的特点。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会主义,苏俄(联)进行了曲折的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
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体制,建立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二战后,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再到戈尔巴乔夫都对斯大林体制进行 了改革,但最终都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1991年苏联解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市场机制是只“看不见的 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 应对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扩大需 内 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 求。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 容 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 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挥其重 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 要作用,成为“看得见的手”。 的角色就足够。
五.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成功原因: ①时代要求②经济基础③政治保障④理论依据⑤外来因素⑥个
人因素 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经
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 展。②扩大需求的政策要高度重视保民生、保就业,优先支持有利 于改善民生、创造就业的项目。加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力度,大 幅度提高社会基本保障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④加强政府对市 场的监管职能。
2.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发展历程 由空想到科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
提出了一系列美妙的设想。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 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由理论到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 伟大尝试。
由理想到现实。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 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如何建设社

高考历史二轮课件(专题1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高考历史二轮课件(专题1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第十单元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第三部分 -11能力突破点一 能力突破点二 能力突破点三
能力考查方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能力突破方略
能力突破模型
能力迁移训练
能力突破点四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领域 ——农业、工业,以农业为突破口。 评价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 式”;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改革以失败告终。 2.勃列日涅夫改革 :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评价 :前期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最终失败。 3.戈尔巴乔夫改革 :领域—— 政治、经济,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 评价 :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效,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第十单元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第三部分 -7能力突破点一 能力突破点二 能力突破点三
能力考查方向
能力突破方略
能力突破模型
能力迁移训练
能力突破点四
能力突破点一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把握苏联(俄)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出台的历史背景、 主要内容及影响,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我们应该 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多以新材料、图表形式来创设新 情境考查上述知识点,如 2013 年课标全国Ⅰ33 题,2013 年课标全国Ⅱ35 题,2014 年课标全国Ⅰ34 题。
第十单元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第三部分 -12能力突破点一 能力突破点二 能力突破点三
能力考查方向
能力突破方略
能力突破模型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作者:姚厚胜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0年第02期20世纪初,世界形成密切联系的整体。

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爆发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斗争和相互渗透,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探索和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0世纪上半期,许多国家纷纷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苏联和美国。

近几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对本单元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等主干知识上,试题以选择题为主。

试题命制通常以原始史料为切入点,注重对价值观的引领,注重引导考生关注现实、关注世界,预计这一理念在未来高考中仍会延续。

例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4题,考查苏联工业化初期经济建设的特点。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4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社会保障政策。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4题,考查与1930年相比1931年苏联粮食产量降低但出口增加折射出的实质。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4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美国关注苏联的原因。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40(2)题,考查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的发展。

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34题,考查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工资的变化折射出的实质。

备考建议:①本单元经济学术语较多,要求同学们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能够正确地使用经济学术语。

②同学们要抓住“经济政策调整”这一主线,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网络。

【例1】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命题评审:本题运用表格考查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讲 20世纪世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讲 20世纪世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第一讲20世纪世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一、单项选择题1. (2013·广州期末)“长期以来,苏维埃政权一直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行为宣布为投机倒把,甚至视为反革命行为而予以惩办。

现在,他们(农民)处置自己的农产品的行为就不能再叫做投机倒把了。

”这种转变是由于实施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农业集体化政策D.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2. (2013·中山期末)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联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B. 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C. 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D. 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3. (2013·佛山一模)当苏联政府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

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

”苏联工人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着弊端B. 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C. 社会主义制度缺乏优越性D. 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4. (2013·全国新课标卷文综Ⅰ)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 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 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 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5. (2013·韶关一模)二战后西方国家努力修补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陷,尤其是所有权方面的“人民化”与社会制度上的“福利化”。

其中“人民化”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A. 国际格局的改变B. 社会结构的变化C. 意识形态的剧变D. 议会民主制颠覆6. (2013·杭州一模)下表是“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表”。

高考历史专项练习: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高考历史专项练习: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高考历史专项练习: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一】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条件(1)主观: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无产阶级政党成熟;贫苦民众成为革命同盟军。

(2)客观:具备帝国主义差不多特征;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环节;一战激化社会矛盾。

2.进程(1)“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3)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发动起义:占领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4)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产生人民委员会。

3.意义:成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列强武装干涉;苏俄严峻形势。

(2)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3)特征: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经济的手段操纵社会的金融,意图直截了当进入共产主义。

(4)成效: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

(5)局限:超越了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农民暴动频发;国家无力组织企业生产。

(2)内容:向农民征收粮食税;运用商品交换,促进市场的繁荣;恢复和进展私营经济。

(3)特征:利用市场经济因素进展经济;同意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4)意义:促进了经济的恢复,稳定了政治局势;是落后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3.“斯大林模式”(1)确立:苏联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进展五年计划,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了斯大林体制。

(2)要紧表现①所有制形式——单一公有制。

②治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治理体制。

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治理手段——以行政手段治理经济。

(3)成就①开辟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0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doc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0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doc

专题能力训练10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一、选择题1.(2017江苏单科,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2.列宁说:“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

”这反映出列宁( )A.主张采用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国家B.已经认识到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性C.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信心D.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3.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

这表明( )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C.列宁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D.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4.“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该材料描述的俄国的一项经济政策是( )A.余粮收集制B.实行粮食税C.建立集体农庄D.实行义务交售制5.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

它集中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6.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

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7.列宁有言:“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有两种社会职能……另一种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苦难和牺牲的前景……”下列罗斯福新政措施中最能佐证“牧师”职能的是( )A.调整工业产销,防止恶性竞争B.实施美元贬值,扩大外销C.制定工资工时,维护劳工权益D.整顿财政金融,重建公信8.下表是1913—193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与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的变化(单位:%)表中数据变化表明( )A.自由主义政策已经失灵B.法西斯主义肆虐全球C.世界市场体系遭到破坏D.凯恩斯主义收效甚微9.1935年5月27日被罗斯福等人称为“黑色星期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演帽子戏法,一连将罗斯福的三部新政立法斩落马下。

高中历史复习(二十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高中历史复习(二十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一、时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今二、基本线索: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制度长期并存,互相竞争;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三、基本线索:1、资本主义发展2、社会主义的发展3、国际关系(资本主义国家间、东西方国家间)4、民族解放运动◆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一)一战后初期动荡无产阶级革命(政治危机)一战破坏,经济困难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受到冲击(二)二十年代的相对稳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柯立芝繁荣(三)29----39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运行出现两种类型(四)50—70年代高速发展(五)70年代滞胀(六)80年代复苏、90年代的新经济◆社会主义的曲折前进(一)社会主义理想变成现实——一国实践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形成斯大林模式(二)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三)社会主义国家进入改革时期——多种模式赫鲁晓夫改革——勃烈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四)社会主义的重大挫折东欧解体、苏联剧变(五)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国际关系(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相对稳定时期(二)大危机、法西斯侵略扩张,走向大战(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四)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五)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民族主义运动(一)一战后初期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中国五四运动、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二)局部反法西斯斗争(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组成部分(四)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四、重要阶段:1、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1917——二战)2、二战后整体世界的扩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1945年至今)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之十三二十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1917——1945年)一、主干考点必修一俄国十月革命必修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2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必修三相对论、量子论现代主义选修三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选修四列宁、甘地、爱因斯坦二、阶段特征总体特征:两种社会制度、两种现代化模式并存。

专题12 20世纪以来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讲义)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12 20世纪以来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讲义)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12 20世纪以来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目录考情分析1网络构建2考点一20世纪以来的社会主义运动2核心提炼·真题研析2知识点1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2知识点2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5题型特训·命题预测7考点二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转变10核心提炼·真题研析10知识点1 20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10知识点2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治理16题型特训·命题预测17按住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即可跳转到对应内容考点一 20世纪以来的社会主义运动知识点1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核心提炼 1.十月革命的胜利核心提炼2.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真题研析】1.(2023·河北卷)1931年夏,国际计划编制问题代表大会在阿姆斯特丹召开,苏联的计划工作经验被列为主要议题之一。

苏联代表团带来的报告和资料在会上很快被散发一空。

材料表明()A.“苏联模式”获得认可B.西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C.资本主义制度弊病初显D.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备受关注【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1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苏联。

结合所学,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同时期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资本主义国家希望从苏联的计划工作经验中得到应对危机的启发,因此“苏联的报告和材料备受关注”,D项正确;“苏联模式”最终形成于1936年,排除A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排除B项;19世纪早期,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排除C项。

故选D项。

2.(2023·辽宁卷)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在大部分厂房还是废墟时,就已开始生产,仅1946年就生产了6000台拖拉机。

专题复习六,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专题复习六,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专题复习六: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必修1单元5、必修2单元6、7)-----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20世纪上半期(1917--1945)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来那个中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时期典型的特点。

政治上,十月革命使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去的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经济上,苏俄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模式进行了调整,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一.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经济基础,思想基础,阶级基础,个人努力,2.标志及主要内容---《共产党宣言》:社会发展学说,阶级斗争理论,暴力革命学说,工人专政学说,3.影响:4.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丰富背景:成立:措施:政权建设--权力机构,军事措施,司法措施,公职人员,社会经济--工厂归属,工作时数,失败:主观原因: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革命组织者和领导者斗争经验不足,决策屡屡失误;客观原因:反动力量过于强大,不仅有本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有外来普鲁士强权的干涉和镇压;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

意义:1、巴黎公社的性质理解:--------------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从巴黎公社产生看,是场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推翻了反动资产阶级政府,通过普选建立起来的新型政权;从公社政权领导人和阶级成分看,主要是民主选举产生,大多数为工人、工人阶级代表;从实行的政策措施看,打破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尝试(“公社原则”);社会经济方面的措施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2、巴黎公社特点:是巴黎人民的自治组织,不是全国性的政权形式;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一个实行主权在民、人民民主原则的民主政权(人民选举、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是工人阶级政权。

2022新高考历史总复习真题模拟--第十六单元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解析版)

2022新高考历史总复习真题模拟--第十六单元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解析版)

2022新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六单元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5年高考】考点一俄国十月革命1.(2017江苏单科,17,3分)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答案C2.(2018海南单科,20,2分)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

这一调整(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答案B3.(2019天津文综,8,4分)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

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

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

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答案C考点二两种类型现代化模式的探索4.(2021河北新高考适应卷,14,3分)20世纪20年代,苏联为了扩大在农村的政治影响,创新性地运用了宣传画的手段。

由艺术家创作的新型工人和农民形象的宣传画进入到每一个村庄,以新的偶像替代了过去农村常见的宗教偶像。

这表明( )A.宣传画形式适合农民认知特点B.宣传画是苏联主要的宣传手段C.新经济政策在农村的影响扩大D.工兵苏维埃政权由此得以确立答案A5.(2021广东新高考适应卷,14,3分)1925年,苏联《农民报》刊登了《男人心灵的哀号》一文,文中主人公的妻子将要与其离婚并“拿走她应得的一份”。

2022新高考历史总复习应用专题--第十六单元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解析版)

2022新高考历史总复习应用专题--第十六单元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解析版)

2022新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六单元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应用创新篇【应用集训】1.(2019湖南长郡中学五调,21)“只有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集合点,在既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又拥有客观的革命形势和成熟的革命领导力量,多种因素构成一种合力的地方,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制度才得以建立,而这种情况只有在帝国主义统治链条比较薄弱的环节才能出现。

”这可以用来说明( )A.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必要性B.十月革命符合社会发展规律C.巴黎公社不是历史的早产儿D.马克思具有非凡历史预见性答案B2.(2020天津名校三模,9)传统观点认为“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的产物”。

近年来,有学者指出,俄国国内外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因素”。

也有学者说,十月革命是俄国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不断选择,而且是各种选择互相斗争和互相冲突的结果。

由这些观点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史学界最新成果是最科学的B.新旧观点综合可揭示事件本质C.历史研究要注重全面整体性D.研究历史事件起因应侧重内因答案C3.(2020山东等级考试模拟二,13)有学者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期间通过的《土地法令》《和平法令》等一系列法令,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实验”。

这一认识是基于这些法令( )A.结束了临时政府的统治B.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C.规定了工业国有化D.以彻底改造社会为目的答案D4.(2020“超级全能生”联考,34)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术界对“战时共产主义”开始重新进行评价。

部分学者仍然坚持“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部分学者则转而认为“战时共产主义”功绩有限错误严重。

这反映了历史认识( )A.受到时代背景影响B.由研究者立场决定C.具有相对主义色彩D.随着研究不断客观答案A5.(2019东北三校联考一,34)列宁通过新经济政策所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路,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时期,它对一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都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特点:实行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
(5)评价:
①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资源,迅速实现了
工业化 。
②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对经济建设造成不良影
响。 ③是 苏联解体
的一个重要原因。
重组二 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关键词:经济危机 自由放任 罗斯福新政 国家干预经济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激化。 ②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③直接原因:股票投机过度。
(2)爆发:1929年10月,从美国纽约开始,然后在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蔓延。
(3)影响: ①加深了各国的 社会危机 ,德、日等国的法西斯势力抬 头,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②说明传统的“ 自由放任 ”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 济的新发展,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1929年经济大危机。 ②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2)内容: ①金融:《紧急银行法》——使人们恢复对 银行 的信 心。 ②农业:《农业调整法》——减少 农产品过剩 ,提高农产 品价格。 ③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减少盲目生产,缓解劳 资关系,扩大 内需 。 ④社会福利和就业:《社会保障法》——稳定社会秩序, 增加 就业机会 。
(3)影响: ①美国经济有所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和了社会矛盾。 ②开创了 国家干预经济 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 现。 (4)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 局部调整 。
3.“斯大林模式” (1)形成的原因: ①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②内部: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2)内容: ①优先发展 重工业 。 ②实行单一 公有制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③推行 农业集体化 运动。
(3)确立:苏联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 展的五年计划,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了 斯大林体制 。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背景:国内战争爆发,为集中全国力量,战胜敌人。 ②内容:实行 余粮收集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推行工业 国有化 ;取 消商品贸易;强制劳动。 ③评价: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力量取得了国内战争的 胜利,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重组三 现代科学关键词:相对论 量子论 1.相对论 (1)背景: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 经典力学 受 到挑战。 (2)提出: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 相对论 ,包括狭义 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3)意义: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发展了 牛顿力学, 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2)经过: ①二月革命:1917年3月爆发,推翻 沙皇专制 统治,出现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
局面。 ②《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
社会主义革命 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③“七月流血”事件: 两个政权并存 的局面结束。
④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 利;推翻了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苏维埃政权。
(2)现代美术:
①现代特征: 反传统和反理性 ,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
自我表现。 ②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西班牙毕加索,代表作是《格尔尼
卡》。 (3)现代音乐:
①一战后至二战前:流行音乐的主流是 爵士乐 。 ②二战后:流行摇滚乐、蓝调、爵士乐,其中 摇滚乐 成
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4)影视艺术:
①电影艺术的发展: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影片,
2.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诞生:1900年,德国的普朗克提出了 量子假说 ,宣告了 量子论的诞生。 (2)发展: ①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 ②丹麦的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3)意义:相对论和量子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现 代物理学的 两大支柱 ,为现代科技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2)新经济政策:
①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
机。
②内容:以 粮食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部分恢复和发
展 私营经济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实行 按劳分配 。
③特点:利用市场和 商品货币关系 发展经济。
④评价: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 权;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重大发展。
必修部分
模块三 20~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专题六 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与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9讲 20世纪上半期世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重组一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关键词: 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体制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条件: ①主观: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无产阶级政党成熟;贫苦 民众成为革命同盟军。 ②客观:俄国具备帝国主义基本特征;是帝国主义链条上 最薄弱的环节;“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重组四 现代文学、艺术 关键词:现代文学 现代美术 现代音乐 影视艺术 1.背景 (1)两次世界大战和 世界性经济危机 造成了人们的精神 危机。 (2) 科学技术 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2.成就 (1)现代文学: ①特点:内容上强调集中 表现自我 ;表现方法上与传统文 学有很大差异。 ②成就: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贝克特的《等待戈 多》。
(3)结果: ①颁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 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②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 。
(4)历史意义: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 社会主义革命 ,将社 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②沉重地打击了 帝国主义的统治 ,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电影进入
有声时期
;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
《 浮华世家 》拍摄成功。
②电视的出现与发展: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40年 代初,美国开始试播 彩色电视节目;二战后,在第三次技术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