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精品文档27页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一、目的1.学会根据实际机械模型的结构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2.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3.进一步巩固对机构结构分析的了解。

二、设备和工具1.各种机器实物;2.各种机构模型;3.钢皮尺;4.外卡;5.铅笔与橡皮(自备);6.草稿纸(自备)。

三、原理和方法1.应用符号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的构件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种类、相对位置有关。

因此,在机构运动简图中可以避开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简略的符号来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购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由此说明实际机构的运动特征。

常用的符号示例,可参阅郑文纬等主编的《机械原理》(第七版)。

2.测绘方法(1)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测绘时使被测绘的机器或模型缓慢地运动。

从原动构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位,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类——根据相联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性质,来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类。

(3)绘制机构简图——在草稿纸上不按比例尺用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及构件的联接次序逐步画出机构简图,然后用数字l 、2、3 ……分别标注各构件,用拉丁字母A 、B 、C ,……分别标注各运动副。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仔细测量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如回转副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间的夹角等)任意假定原动构件的位置,并按一定的比例尺将机构简图画成机构运动简图。

比例尺μl AB l AB =实际长度(米)图上长度(毫米)3.示例试绘出图1—1,a 所示偏心轮机构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

(1)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当使原动构件(偏心轮)运动时,可以发现机构具有四个运动单元:机架l——相对静止;偏心轮2——相对机架作回转运动;连杆3——相对机架作平面复杂运动;滑块4——相对机架作直线运动。

(2)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类根据各相互联接的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可知,全部四个运动副均系低副:构件2相对机架1绕O点回转,组成一个回转副,其轴心在O点;构件3相对构件2绕A点回转,组成第二个回转副,其轴心在A点;构件4相对构件3绕B点回转,组成第三个回转副,其轴心在B点;构件4相对机架l沿直线C—C作直移运动,组成一个移动副,其导路方向同C—C。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姓名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力学教研组编实验课守则1.机械设计实验课是学好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环节。

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

熟悉实验仪器和设备,掌握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因此,学生对每个实验都要认真对待。

2.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和基本原理,准备好需自备的计算器、文具等。

实验开始前指导教师根据需要进行检查、提问。

3.实验时要求原理清楚,操作认真,数据准确,查表熟练。

4.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

对于仪表、设备、工具的性能有不了解之处,应及时询问指导教师,对于非指定使用的设备、工具不得乱动乱用。

5.实验出现故障时,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以便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6.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将实验室工具、仪表等带出实验室,如有损坏、遗失公共财物,视情节应给予赔偿。

7.设备用毕,及时切断电源。

整理全部仪器和附件,使之恢复原位。

8.实验结束后认真完成试验报告,按时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一、 实验目的1.掌握根据各种机构实物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 2.验证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 3.分析某些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

二、 实验设备和工具1.各类机构的模型和实物; 2.钢板尺、量角器、内外卡钳等;3.三角尺、铅笔、橡皮、草稿纸等(自备)。

三、 实验原理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数目、类型和相对位置有关。

因此,可以撇开构件的实际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示构件,用规定的或惯用的符号来表示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画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这种简单的图形即为机构运动简图。

四、 实验步骤1.使被测机构缓慢运动,从原动件开始,循着传动路线观察机构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元,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2.根据直接相联接两构件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性质,确定运动副的种类; 3.选择能清楚表达各构件相互关系的投影面,从原动件开始,按传动路线用规定的符号,以目测的比例画出机构运动示意图,再仔细测量与机构有关的尺寸,按确定的比例再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用数字1、2、3……分别标注各构件,用字母A 、B 、C ……分别标注各运动副;比例尺)(构件在图纸上的长度)(构件实际长度mm AB cm L AB L =μ4.分析机构运动的确定性,计算机构运动的自由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第三篇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典型机构认知及机构运动简图测绘1.1典型机构认知1.1.1 实验目的1)通过参观各种机器、机构实物和教具模型,初步了解本课程所要研究与学习的基本内容,增强学生对各种常用机构(如连杆、凸轮、齿轮、槽轮和棘轮等机构)的感性认识。

2)深入理解构件、运动副、自由度等基本概念,正确掌握机器与机构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具有区分机构中的构件、运动副和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能力。

1.1.2 实验内容1)倾听录音机简单介绍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内容。

2)观看各种常用机构,各种典型组合机构和机器的展示,听其介110绍机械的组成、作用和特点。

1.1.3 实验步骤1)认真观察各种机构,以及机构中的构件是采用何种运动副进行连接的。

2)初步了解各种机构的组成、特点及功用等。

1.1.4 思考题1)机构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2)实现直线运动的机构有几种,试举例说明。

3)运动副分为哪几类?1.2机构运动简图测绘1.2.1 实验目的1)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定义,做到会根据各种机构实物或模型,按照规定的机构运动简图常用符号能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

并要求能够看懂机构简图。

1112)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根据机构的自由度会分析并验证机器或机构是否能动,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1.2.2 实验内容1)将机构运动起来,观察其各构件的运动及联接情况,选择机构中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为投影面,并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定出各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以简单的线条和各种运动副符号将机构运动简图画出来。

机构运动简图常用符号见表1.1。

2)计算机构自由度,并指出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1.2.3 实验步骤1)了解被测绘机构的名称和用途。

2)启动机器,仔细观察并正确判定机架、主动件和从动件;从主动件开始,按照运动传递顺序,正112113确判定各相邻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进而确定出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

3)量取各构件的实际尺寸。

4)恰当地选择投影面(一般选择机构的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为投影面)和适当的比例尺,定出各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以简单的线条和各种运动副符号从原动件开始,按照运动传递顺序,依次画出各构件和运动副,最终将机构运动简图画出来。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侧绘一、目的1、 学会撇开实际机械的构造而仅从运动的观点来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

2、 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3、 分析一些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和验证其曲柄存在条件。

二、原理和方法1、 原理: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的构件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种类、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机构运动简图中可以撇开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简单的符号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说明机构的运动特征。

常用的运动副代表符号见教科书。

须注意具有三个运动副构件的表示法。

2、 测绘方法:(1)测绘时使被测绘的机器或模型缓慢地运动。

从原动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元,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根据相联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性质,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类。

(3)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及机构间的联接次序,从原动构件开始,逐步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图。

用1、2、3、……分别标注各构件,用A 、B 、C ……分别标注各运动副。

(4)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的位置尺寸或角度等。

任意假定原动构件的位置,并按一定的比例尺将草图画成正式的运动简图。

比例尺=(毫米)图上长度米)实际长度AB l AB (三、实验要求1、 阅读教科书有关章节,从所举实例中,熟悉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

2、 在草稿纸上绘制指定的几个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

要求机构各构件之间的联接和相对运动关系应清晰可见。

3、 所绘制的机构运动简图中,至少应有一张图按比例画出,其余的可不按比例绘制。

4、 实验完成后将草稿交教师审阅,如有错误,以便及时修改。

在实验室中只须完成草稿就可以了。

5、 根据草稿完成实验报告,并于一周后交教师批阅。

四、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格式如下: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班级: 姓名: 实验日期: 审阅:实验二、 齿轮范成原理一、目的1、 掌握用范成法制造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观察齿廓形成过程。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总则 (1)实验一、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和分析 (2)实验二、机构运动创新方案拼接实验 (5)实验三、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原理 (8)实验四、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 (12)实验五、转子动平衡实验 (15)实验总则一、实验总目的开设本课程实验的总目的可归结为:1、验证课堂讲授的理论,巩固概念.2、熟悉实验设备,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

3、培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和机械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实验方案的拟定、测试原理和方法.为实现上述总目的,要教育学生提高认识,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

把做实验当成是学好一门课程不可缺少的环节,当成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端,当成是今后从事技术工作的基础。

对教师来讲,指导实验要紧扣每个实验的具体要求,抓住重点,循循善诱。

二、实验总规定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中有关内容,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等。

教师在实验前要进行检查和提问。

2、实验室中除本次实验所用设备、仪器和工具外,其他东西不得乱动。

3、对设备、仪器和工具的性能不熟悉时,不要盲目操作,要注意安全。

4、听从教师指导,仔细观察、测量和记录,独立完成实验,认真写出实验报告。

5、实验中,如设备、仪器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指导教师处理。

6、实验完毕,应将设备、工具等擦拭干净,恢复原位。

实验一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和分析一、目的1、初步掌握正确绘制一般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和技能。

2、应用计算机构自由度的方法分析平面机构运动的确定性。

二、设备和工具1、各种典型机构的实物和模型。

2、钢板尺、钢卷尺、内外卡钳、量角器。

3、学生自备纸、笔等文具。

三、原理任何机器和机构都是由若干构件和运动副组合而成的。

从运动学的观点来看,机构的运动特性仅与构件的数目、运动副的数目、种类、相对位置有关。

此外,机构运动特性与原动件也有关系,因此,可以撇开构件的实际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统一规定的符号(参阅教材或GB4460-84)表示构件和运动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绘出机构运动简图。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齿根圆半径(mm) rf
rf = r − (ha* + c* )m + xm
(四) 范成齿形图(将画有范成齿形,并标注尺寸参数的圆图纸贴上)
17
(五) 问题思考 1. 齿轮切齿时什么条件下会产生根切?应如何避免? 2. 在用齿条刀具加工齿轮过程中,刀具与轮坯之间的相对运动有何要求? 3. 用 同 一 把 齿 条 刀 加 工 出 来 的 标 准 齿 轮 和 正 变 位 齿 轮 , 试 定 性 分 析 以 下 参 数
尺寸名称
符号
计算公式
பைடு நூலகம்
计算结果 标准齿轮 变位齿轮(x= )
分度圆半径(mm) r
r = 1 mz 2
最小变位系数
x min
x
=
ha *
zmin − z min
z
最小变位量(mm) xm
xm = xminm
基圆半径(mm) rb
rb = r cosα
齿顶圆半径(mm) ra
ra = r + ha*m + xm
1 2
五、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日期:
实验人班级:
实验人姓名:
同组实验者:
指导教师:
(一) 预习作业: 1. 机构运动简图中,移动副、转动副、齿轮副及凸轮副各应怎样表示?
2.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应如何选择长度比例尺和视图平面?
3. 什么是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二) 实验结果:
机构 名称
公式。
标准齿轮
变位齿轮
分度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基圆直径
齿距
齿厚
齿槽宽
(二) 原始数据
齿条刀 模数 m 压力角α

机械原理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验1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概述对已有机械的研究或设计新机械时,都需要运用能够表明机构运动情况的机构运动简图。

因为机构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是由原动件的运动规律、机构中所有运动副的类型、数目及其相对位置(即转动副的中心位置、移动副的中心线位置和高副接触点的位置)决定,而与构件的外形、断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及其固联方式和运动副的具体结构无关。

因此可以撇开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按比例定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

这种能准确表达机构运动情况的简化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运动简图与原机械的运动特性完全相同,因而可以用机构运动简图对机械进行结构、运动和动力分析。

有时仅仅为了表达机械的运动结构特征,则图形不按精确的比例绘制,这种简图称为机构示意图。

机构运动简图符号已有标准,该标准对运动副、构件的表示符号作了规定,表1-1摘录了一些常用符号,供参考。

实验目的1、训练将机械实物或模型抽象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

2、进一步掌握机构自由度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3、提高对实际机构及机器的感性认识。

4、掌握机构的组成原理,为机构的分析与创新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实验设备及工具1、多种典型机械的实物或模型,如缝纫机、牛头刨、各种泵、冲床等。

2、钢皮尺、量角器、内外卡钳等。

3、自备工具:铅笔、橡皮、小刀、三角板、报告纸、圆规。

实验步骤1、缓慢驱动被测机械或机构模型,观察机构的传动路线及各构件的运动情况,确定构件的数目。

2、仔细观察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性质和接触情况,从而确定运动副的类型与个数。

3、按照目测测量各构件与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的中心位置、移动副的中心线位置和高副接触点的位置),选择最能描述各构件相对关系的运动平面作为投影平面,把驱动构件放在适当的确定位置上,用规定的符号画出机构运动示意图,并用数字标注构件、大写英文字母标注运动副、箭头标注驱动构件。

表1-1 构件与运动副的表示方法4、仔细测量机构中与运动有关的尺寸,取长度比例尺lμ将示意图画成机构运动简图。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机械原理》课程课程编号:428014实验指导书主撰人:聂时君审核人:朱连池单位:通信与控制工程系二O一三年五月目录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实验三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实验实验四、渐开线齿轮参数的测定实验实验五、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实验注:红色标记为本学期我们所要做的实验项目,请大家写好预习实验报告。

前言1.实验总体目标通过实验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1.巩固本课程所要求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实践认识,提高实践能力;2.了解一些与本课程有关的最基本的机械实验方法,并且运用实验方法研究机械的技术。

2. 适用专业年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年级3. 实验课时分配实验项目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学时实验一预习实验报告验证 1 2实验二预习实验报告综合 1 2实验三预习实验报告设计 1 2实验四预习实验报告综合 1 2实验五预习实验报告综合 3 24. 实验环境主要面向机械专业开展机械基础实验与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及制作的实践教学。

机械原理实验室包括“常用机构陈列柜参观及创新设计盒功用熟悉”、“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分析”、“渐开线齿阔范成原理”、“基本机构运动参数测量与分析”、“回转构件的动平衡”等。

5. 实验总体要求首先,学生应认真预习实验教材,明确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掌握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要做实验对象的内容;其次,了解实验所用的设备和仪器,实验时了解使用方法和操作过程,实验后对测试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6. 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1.了解典型的机械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各组成部分及其功用,认知机、电、液在机械设备上的应用,重点认知真实机器上的常见机构及其作用。

2.初步掌握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并明确自由度数与原动件数的关系。

3.加深对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机构组成及其运动特性;提高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及综合设计的能力。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课程课程编号:428014实验指导书主撰人:聂时君审核人:朱连池单位:通信与控制工程系二O一三年五月目录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实验三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实验实验四、渐开线齿轮参数的测定实验实验五、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实验注:红色标记为本学期我们所要做的实验项目,请大家写好预习实验报告。

前言1.实验总体目标通过实验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1.巩固本课程所要求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实践认识,提高实践能力;2.了解一些与本课程有关的最基本的机械实验方法,并且运用实验方法研究机械的技术。

2. 适用专业年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年级3. 实验课时分配实验项目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学时实验一预习实验报告验证 1 2实验二预习实验报告综合 1 2实验三预习实验报告设计 1 2实验四预习实验报告综合 1 2实验五预习实验报告综合 3 24. 实验环境主要面向机械专业开展机械基础实验与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及制作的实践教学。

机械原理实验室包括“常用机构陈列柜参观及创新设计盒功用熟悉”、“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分析”、“渐开线齿阔范成原理”、“基本机构运动参数测量与分析”、“回转构件的动平衡”等。

5. 实验总体要求首先,学生应认真预习实验教材,明确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掌握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要做实验对象的内容;其次,了解实验所用的设备和仪器,实验时了解使用方法和操作过程,实验后对测试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6. 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1.了解典型的机械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各组成部分及其功用,认知机、电、液在机械设备上的应用,重点认知真实机器上的常见机构及其作用。

2.初步掌握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并明确自由度数与原动件数的关系。

3.加深对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机构组成及其运动特性;提高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及综合设计的能力。

通过创意方案的组合设计,启发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动手能力。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课名称:中文名:机械原理英文名: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二、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三、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采用教材及参考书:孙桓.《机械原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黄锡恺.《机械原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五、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8;课程总学分:2;实验课总学时:8 ;六、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七、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机械原理课开设实验的目的,在于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讲授的理论,培养学生掌握一些有关实验的方法,操作能力和测量技能。

加深对机械系统结构的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具体结构抽象出机械的本质特征的能力。

八、实验项目的内容和要求1.实验教学目的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与创新的综合能力方面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机械原理实验是实现机械原理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机构的组成原理,运动学、动力学参数测试,机构性能仿真,平衡技术,机构方案创新设计等方法与技术,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通过提供开放性实验,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个性化培养条件,实现因材施教,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锻炼和个性化发展。

2.基本要求(1)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实验:了解各种机构的实际应用;分析各种机构的运动变换功能;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掌握机构自由度计算及结构分析方法;掌握机械系统工作循环图的绘制方法。

(2) 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原理实验:掌握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的基本方法,了解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及避免根切的方法;了解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的异同;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熟练应用理论公式计算齿轮各基本尺寸。

(3)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与分析实验:掌握测量渐开线直齿圆柱变位齿轮参数的方法;通过测量和计算,进一步掌握有关齿轮各几何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渐开线性质;对渐开线直齿园柱齿轮进行测量,确定其基本参数(模数m和压力角α)并判别它是否为标准齿轮,对非标准齿轮,求出其变位系统X。

机_械_原_理_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机_械_原_理_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工学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原理实验室2008年03月16日目录前言 (1)机械原理实验的基本要求和考核办法 (2)实验一机构运动演示实验 (4)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 (6)机械原理实验报告(二) (8)实验三渐开线齿廓的范成 (11)机械原理实验报告(三) (15)实验四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 (17)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四) (23)实验五回转构件的平衡 (26)机械原理实验报告(五) (30)实验六机构测试、仿真及设计综合实验(选做) (33)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六) (37)前言《机械原理实验》是机械工程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它以典型机构为对象,研究其工作原理、组成部分、性能特点。

通过本课程实验应掌握典型机构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机构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机械原理课开设实验的目的,在于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讲授的理论,培养学生掌握一些有关实验的方法,操作能力和测量技能。

加深对机械系统结构的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具体结构抽象出机械的本质特征的能力。

养成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

为便于学生随时进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室准备逐渐对同学们开放。

以完成选作实验和补作实验。

实验前学生应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实验后应分析实验结果,及时完成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的基本要求和考核办法一、基本要求1.在主讲教师提示要进行实验后,学习委员或班长要及时与实验教师取得联系。

2.根据自己本班同学们的课程安排和实验室的实验安排,与实验教师妥善的协调好实验的时间和分组。

3.将实验时间和分组情况,及时的反馈给主讲教师和有关同学。

4.参加实验的同学在实验前要做好本次实验的预习。

5.上实验课时,要提前十分钟进实验室,以便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6.认真的听好实验指导教师的安排和要求,要独立认真完成各项实验任务。

机械原理实验一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一指导书

前言实验是机械原理课程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验不仅可以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为了搞好实验教学,对做实验的同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下是对实验的要求:一、预习实验在上实验课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讲义或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的目的、实验用仪器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复习与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

三、上实验1.按时上、下课,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

2.上课时要认真回答老师提问,要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

3.上课时遵守学生实验守则,精心操作,注意安全。

4.上课时要注意观察,认真分析,准确地记录实验原始数据,并经指导教师检查、签字。

5.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掉电源,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整理,恢复到原始状态。

6.经指导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

四、撰写实验报告1.实验报告要用学校统一的实验报告纸撰写。

2.实验报告由封皮及正文组成,要装订成册(装订线在左侧)。

(1)封皮由教务处统一负责印制。

(2)正文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仪器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实验步骤、实验原始数据、实验结果与分析等内容。

3.书写要工整。

4.对实验结果要进行误差分析。

希望同学们认真执行“规范”,并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定,爱护公物,保持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按照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和机械原理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了此实验指导书。

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来综合评定。

这里需特别强调的是:完成全部实验方能取得参加期末课程考试的资格。

实验一:机构认识、测绘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利用各种给定的平面机构,根据提供的拼装方案进行搭接,获得一个完整的机械传动方案,加强学生对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机构组成及其运动特性,为机构创新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利用各种给定的平面机构,根据想象力进行机构搭接,获得新的组合机构或机械传动方案,进行机械创新设计的实际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及动手能力。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全部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全部

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一些实物机械的测绘,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方法;2、针对实物机械,熟练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3、实验验证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4、加深对机构组成及其结构分析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1、原理: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略的符号来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绘制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示机构的运动特征。

2、方法:(1)测绘时使被测绘的机械缓慢运动,从原动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元,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根据相互联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和相对运动的特点,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类型。

(3)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及构件的连接顺序,从原动件开始,逐步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图。

用数字1、2、3、²²²分别标注各构件,用字母A 、B 、C 、²²²分别标注各运动副。

(4)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副某点导路的方位线等,选定原动件的位置,并按下式选择一定的比例尺画出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比例尺l =实际长度(m )/图形长度(mm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1、典型实物机械若干台2、量具3、自备绘图工具四、实验步骤和要求1、对于指定的几种机械或构件,要求其中至少有两种需按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其余的可凭目测,使简图与实物大致成比例,这种不按比例尺绘制的简图通常称为机构示意图。

2、计算机构自由度,并将结果与实际机构的自由度对照,观察计算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

3、对上述机构进行结构分析(高副低代、分离杆组和机构级别等)。

五、思考题1、通过本实验,阐述机构运动简图的内涵。

机构运动简图应准确反映实际机构中的哪些内容?2、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原动件的位置如何确定?是否会影响简图的正确性?3、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4、对所测绘的机构能否改进和创意新的机构运动简图?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机械原理实验名称: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学院: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报告人:学号:班级:实验时间:实验报告提交时间:教务处制一、完成下表内容:二、思考题讨论:三、实验心得、建议和探索:实验二 机构指定设计、组装实验一、实验目的:利用机构的构成原理,在“机构组合实验台”上组装出所指定的机构(共计13种组装方案),并利用图解法对所组装的机构进行速度分析,培养机构运动设计中的分析和实际动手能力。

机械原理试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试验指导书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及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会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了解运动副及构件的实际结构;2.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3.加深对机构组成原理、机构结构分析的理解。

二、设备和工具1.各类典型机械的实物(如:牛头刨床、缝纫机头、插齿机等);2.钢皮尺,内外卡钳,量角器(根据需要选用);3.三角板,铅笔,橡皮,草稿纸(自备)。

三、原理和方法1.机构运动简图是表征机器和机构传动原理及运动特征的简单的图形,由于机构的运动特性主要与机构的构件数目、构件与构件组成的运动副数目、运动副的类型和同一构件上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对机构进行分析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用图1~4所示的符号示例来简略地代表相应的构件和运动副,绘制出能表明机构运动特性和简单图形——机构运动简图。

(a)全为活动构件时(b)构件1为机架时图1 转动副符号(a)全为活动构件时(b)构件1为机架时图2 移动副符号2.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1)使被测机械缓慢运动,从原动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运动的传递路径,了解其工作原理,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根据相联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性质,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类型。

(3)选择最能描述各构件相对运动关系的运动平面作为投影面,让机械停止在便于绘制简图的位置。

从原动件开始,用规定符号及构件的联接次序(一个构件至少与二个构件用运动副相联接)逐步画出机构示意图,然后用数字(1、2、3……)分别标注各构件,用英文字母A、B、C……分别标注各运动副。

(4)仔细测量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如构件上两回转副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的位置等),按适当的比例尺将示意图画成正规的机构运动简图。

长度比例尺() lμ=构件实际长度米图中表示该构件的长度(毫米)(a)全为活动构件时(b)构件1为机架时图3 高副符号(a)具有两个运动副元素时(b)具有三个运动副元素时(c)具有四个运动副元素时图4 构件图例(5)按公式 L H 32F n P P =-- 式中: n ——机构活动构件数P L ——平面低副个数 P H ——平面高副个数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注意局部自由度、复合铰和虚约束。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洪英刘文吉编________学院________专业____班姓名___________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基础实验中心2012年6月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一实验目的:1.学习对照实物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2.复习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1.各种机械实物与模型;2.测量工具(自备)。

三.实验方法: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构件的数目,运动副的种类、数目与构造有关。

因此,在机构运动简图中可以撇开机构复杂的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来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来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用以反映实际机构的运动特征。

常用机构简图符号参看表1-1。

具体步骤如下:1.观察:用手慢慢转动被测绘机构或模型,从原动件开始仔细观察其运动情况,分析哪些是固定件,那些是活动构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从而找出组成该机构的构件数目,运动副的种类和数目。

2.测绘:在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和构件的联系顺序依次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稿,测绘时注意要选择能反映机构运动特征的投影面。

3.测量各构件上与运动有关的尺寸,如两转动副的中心距离,移动副的相对位置尺寸等,然后选择适当的比例尺,把草图画成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4.按自由度公式(w=3n-2P L-P H)计算所测绘机构的自由度。

四.实验步骤:1.仔细观察教师指定的机器和机构有哪些构件组成,及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及运动特征。

2.按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不要求比例尺的,应目测相关尺寸近似成比例。

3.计算各机构的自由度,并明确该机构的运动确定与否。

五.思考题:1.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说明哪些问题?2.机构运动简图中的长度比例尺如何表示?与机械制图中的比例尺有何不同?3.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表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课程编号:428014实验指导书主撰人:聂时君审核人:朱连池单位:通信与控制工程系二O一三年五月目录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实验三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实验实验四、渐开线齿轮参数的测定实验实验五、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实验注:红色标记为本学期我们所要做的实验项目,请大家写好预习实验报告。

前言1.实验总体目标通过实验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1.巩固本课程所要求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实践认识,提高实践能力;2.了解一些与本课程有关的最基本的机械实验方法,并且运用实验方法研究机械的技术。

2. 适用专业年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年级3. 实验课时分配4. 实验环境主要面向机械专业开展机械基础实验与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及制作的实践教学。

机械原理实验室包括“常用机构陈列柜参观及创新设计盒功用熟悉”、“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分析”、“渐开线齿阔范成原理”、“基本机构运动参数测量与分析”、“回转构件的动平衡”等。

5. 实验总体要求首先,学生应认真预习实验教材,明确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掌握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要做实验对象的内容;其次,了解实验所用的设备和仪器,实验时了解使用方法和操作过程,实验后对测试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6. 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1.了解典型的机械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各组成部分及其功用,认知机、电、液在机械设备上的应用,重点认知真实机器上的常见机构及其作用。

2.初步掌握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并明确自由度数与原动件数的关系。

3.加深对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机构组成及其运动特性;提高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及综合设计的能力。

通过创意方案的组合设计,启发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动手能力。

4.掌握齿轮范成加工原理和齿轮参数的测量方法。

5.加深对回转构件平衡原理的理解,初步掌握动平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了解动平衡机的原理结构。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一、实验目的了解机器的组成;了解常见机构的类型、特点、用途、基本原理以及运动特性,对机构有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培养对机械原理课程学习兴趣。

二、实验主要设备及使用要求机械原理陈列柜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机器是由各种各样的机构组成,机构是机器的运动部分,即剔除了与运动无关的因素而抽象出来的运动模型。

机械原理课程就是研究机构的课程,它以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机械制图和理论力学等课程为基础。

通过机构认知了解常用机构的组成、运动转换形式以及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情况,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了解机器的组成、机构的组成及机构运动简图的表达2、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知识(1)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2)单移动副四杆机构的类型(3)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3、了解凸轮机构的基本知识(1)凸轮机构的类型(2)凸轮机构的应用4、了解齿轮机构的基本知识(1)齿轮机构的组成(2)齿轮机构的分类(3)渐开线齿轮的参数及齿形5、了解轮系的而基本知识6、了解间歇运动机构的基本知识(1)棘轮机构(2)槽轮机构(3)不完全齿轮机构(4)凸轮式间歇机构7、了解组合机构的基本知识(1)机构的串联组合(2)机构的并联组合8、了解空间连杆机构的基本知识五、思考题1.以一个机器模型为例,说明该机器由哪些机构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怎样的?2.铰链四杆机构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就各种类型举出一个应用实例。

3.凸轮机构中按推杆的端部形状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试分析各种类型的主要特性。

4.渐开线齿轮的主要参数有哪些?简要说明各参数对轮齿产生的影响。

5.轮系是如何进行分类的?试举出1~2个实例,说明轮系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六、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1、复习教材有关内容,理解常见机构组成的相关原理。

2、预习实验指导书中关于常见机构的类型、特点及用途。

3、写出预习实验报告。

要求写出目的、实验仪器用具、相应实验原理,详细的实验步骤。

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生产中实际使用的机器的用途、工作原理、运动传递过程、机构组成情况和机构的结构分类。

2.初步掌握根据实际使用的机器进行机构运动简图测绘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3.加强理论实际的联系,验算机构自由度、进一步了解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和有关机构结构分析的知识。

二、实验主要设备及使用要求1、各种机构模型。

2、钢板尺、卷尺、卡尺、角度尺。

3、铅笔、橡皮、三角板、圆规及草稿纸(此项自带)。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从运动学观点来看机构的运动仅与组成机构的构件和运动副的数目、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有关,而与构件的复杂外形、断面大小、运动副的构造无关,为了简单明了的表示一个机构的运动情况、可以不考虑那些与运动无关的因素(机构外形,断面尺寸、运动副的结构)。

而用一些简单的线条和所规定的符号表示构件和运动副(规定符号见教材表2-1)并按一定的比例表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表明机构的运动特性。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缓慢转动被测机构的原动件、找出从原动件到工作部分的机构传动路线。

2、由机构的传动路线找出构件数目、运动副的种类和数目。

3、合理选择投影平面,选择原则:对平面机构运动平面即为投影平面。

对其它机构选择大多数构件运动的平面作为投影平面。

4、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及构件的联接顺序。

逐步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图,然后用数字标注各构件的序号,用英文字母标注各运动副。

5、仔细测量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如回转副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间的相对位置、标注在草图上。

6、在图纸上任意确定原动件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比例尺把草图画成正规的运动简图。

比例尺的选定如下:BAB L A L =μ式中:L μ——比例尺(单位:米/毫米)AB L ——构件的实际长度(单位:米)B A ——图纸上表示构件的长度(单位:毫米)7、分析机构运动的确定性。

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数,并将结果与实际机构的原动件数相对照,若与实际情况不符,要找出原因及时改正。

五、思考题 1.测绘结果及分析2.思考题解答1.一张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包括哪些必要的内容?2.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原动件位置能否任意选定?会不会影响运动简图的正确性?3.机构自由度大于或小于原动件数时会产生什么结果?六、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1、复习教材有关内容,理解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相关原理,运动副的类型和特点。

熟悉运动简图绘制的全过程。

2、预习实验指导书关于各运动模型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写出预习实验报告。

要求写出目的、实验仪器用具、相应实验原理,详细的实验步骤。

实验三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观察齿轮的渐开线及过渡曲线的形成过程;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和齿顶变尖现象的原因及用变位来避免产生根切的方法;3.分析、比较渐开线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二、实验主要设备及使用要求1.齿轮范成仪。

2.自备:Ø320MM圆形绘图纸1张(圆心要标记清楚),圆规、直尺、剪刀、铅笔、橡皮、计算器。

1、压板2、大圆盘(轮坯)3、齿条型插齿刀具4、滑块 5 、6 固定螺母 7、底板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1.齿轮与齿条啮合时,其相对运动可视为是齿轮分度圆沿齿条节线做纯滚动。

如果将齿条换为齿条刀具,图纸换为齿坯使它们保持上述相对运动,再使齿条刀具沿齿坯轴心线方向作切削运动就可加工出齿轮,这种方法称为范成法(滚切法)。

2.加工标准齿轮:齿条刀具线(模数线)与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相切。

3.加工变位齿轮:齿条刀具中线与被加工齿轮分度圆二者分离。

4.刀具中线相对齿坯中心外移为正变位,刀具中线内移为负变位。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内容1.已知被加工齿轮的模数m=8mm,齿数z=17,变位系数分别为x1=0,x2=-0.3125,x3=+0.3125;三种齿廓每种都须画出两个完整的齿形,比较这三种齿廓。

2.判断所画齿轮齿廓曲线有无根切并指出。

3.分析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形状哪些相同,哪些不同,为什么?二)实验步骤1.分别计算其分度圆、基圆、齿顶圆、齿根圆直径(变位齿轮均按等移距变位齿轮传动计算),并填入实验报告表内。

2.将Ø320MM圆形绘图纸分成三等分,即圆心角各位120度,并轻轻画出各自的角平分线;再画出分度圆、基圆及各自的齿顶圆和齿根圆,其参数及尺寸应分别标注清楚,将各自的齿顶剪出,并在圆心处(圆心一定要找准)挖出一个Ø34MM 的孔。

以上步骤在实验课前完成。

3.取m=8mm的齿条刀具模型和Ø320MM圆形绘图纸,分别将其安装在齿轮范成仪上。

然后将刀具滑板4先移到中间,使X1=0区间进入被切削范围。

为确保轮坯中心与圆盘2中心对准,必须使其角平分线与范成仪上的径向线对准,并使刀具中线与轮坯分度圆相切且垂直于角平分线;使刀具顶线与轮坯齿根圆相切。

来回移动刀架滑板4,直到满足以上要求,再拧紧蝶形螺母,通过压板1压紧轮坯,固定紧齿条刀具。

移动滑板4,使刀具某一侧刃线通过轮坯中心,画出轮坯上的这条径向线,再将滑板4移到左边位置,准备进行切削。

4.每当把滑板4向右推动一个较小的距离时(3-4mm),在代表轮坯的圆形纸上,将铅笔笔尖始终紧贴着刀具轮廓描下刀刃的位置,表示齿条插刀切削一次的刀刃痕迹。

应控制使其间距匀称,表示等速范成。

重复描绘,直到形成2-3个完整齿形为止。

仔细观察齿廓的形成过程,可清楚的看到被切去的部分成齿槽,留下的部分为由直线刀刃范成包络而成的渐开线轮齿。

到刀具侧刃与事先画好的轮坯径向线共线时,表示轮齿的渐开线齿廓已全部切成,观察这条径向线内的轮齿根部有无被切去的部分。

5.将滑板退回到左边位置,松开压板1,将轮坯转到负变位齿轮区间,按步骤3的要求调整、定位。

但刀具应靠近轮坯中心xm,刀具顶线与齿根圆相切,2这时与轮坯分度圆相切的是与刀具中线平行的另一条刀具节线。

重复上一步骤,绘制出负变位齿轮的轮廓。

6.与步骤5类似,但使齿条刀具远离轮坯中心xm,绘制正变位齿轮的轮廓。

3观察比较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负变位齿轮的齿形变化和其齿厚、齿槽宽、周节、齿顶厚、基圆齿厚、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有无变化,相对变化的特点以及根切现象、齿顶变尖现象。

五、思考题1.测绘结果及分析1)刀具参数2)齿轮参数(mm)3)齿轮尺寸计算2.思考题解答1.齿条刀具的齿顶高和齿根高为什么都等于**()ah c m ? 2.通过实验,说明你所观察到的齿廓曲线是怎样形成的根切现象是怎样的?原因何在?避免根切的方法有哪些?3.本实验的标准齿轮和负变位齿轮有无根切现象?为什么?六、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1、复习教材有关内容,理解齿轮加工的相关原理。

熟悉范成法加工齿轮的全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