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2课时 总复习(2)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2课时 总复习(2)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2课时总复习(2)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册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包括:数的整除、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方程、几何图形等。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和梳理本册教材中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整除:整除的定义、整除的性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2.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分类、分数的性质、分数的运算。

3. 方程: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

4.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整除、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方程、几何图形等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方程的解法、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给学生发放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册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

4. 练习巩固: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理解带分数与真分数之间的关系;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的意识。

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真分数与带分数的相互转化;2.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难点1.带分数与真分数的转化;2.复杂情况下分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复习前几节课学过的分数加减法知识,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2. 新知(1)真分数与带分数的转化•分数的意义与表示方法;•带分数与真分数的关系。

(2)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3. 练习1.书上P页Q题……2.讲解并让学生做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情景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自主设计2道分数加减法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思考本节课教学中哪些环节需要进一步改进;•思考学生反馈情况,为下节课教学做准备。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理解带分数与真分数之间的转化关系,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总复习 第1课时 数与代数-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总复习 第1课时  数与代数- 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整理所学的数与代数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与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与代数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整数、小数、分数、负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2. 数的运算:四则运算、运算定律、简便运算方法。

3. 代数初步知识:用字母表示数、方程、不等式、函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与代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用字母表示数、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数与代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数与代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数与代数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4.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通过作业检查学生对数与代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在课堂练习中观察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评价学生的运用能力。

3. 通过学生的提问和讨论,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数与代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在数与代数知识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内容中的“代数初步知识”详细补充和说明:代数初步知识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包括用字母表示数、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

这部分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总复习|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总复习|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总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总复习,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分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教学重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情景:小明有2个苹果,小华有3个苹果,请问小明和小华一共有几个苹果?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答案:小明和小华一共有5个苹果。

2.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个例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例题:请将分数1/4和2/4进行比较,并说明它们的大小关系。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答案:1/4小于2/4。

教师解释:分数的大小比较取决于分子和分母的数值大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答案。

练习题1:请比较分数3/6和4/6的大小关系。

练习题2:请将分数5/8和2/8相加。

4.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教师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方法。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子相加(或相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先将分数通分,然后分子相加(或相减),约分。

5. 混合运算:教师讲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一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先算括号内的运算,然后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数据的统计与处理等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巩固和掌握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材以实例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从而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数据的统计与处理等知识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的运用。

2.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运用。

3.数据的统计与处理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从而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具体实例和练习题目。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用于教学过程中的练习和巩固。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两杯不同质量的果汁,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两杯果汁的总质量。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观察、分析并解答。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分数加减法、几何图形面积计算、数据统计与处理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 总复习—位置、可能性复习(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8 总复习—位置、可能性复习(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8 总复习—位置、可能性复习(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 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位置的相对性。

3.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4. 可能性的计算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1. 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位置的相对性。

3. 可能性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学难点1. 位置的相对性。

2. 可能性的计算及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如:“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谁能来说一说?”然后,邀请学生回答并简要总结。

2. 讲解位置的相对性以教室座位为例,讲解位置的相对性。

如:“同学们,我们在教室里的座位都有前后左右之分,那么如何用数对表示这些位置呢?”引导学生发现,位置的相对性可以通过改变数对中的数字来实现,如(3,4)和(3,5)是前后位置,(4,3)和(3,3)是左右位置。

3. 案例分析出示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讲解方向的确定。

如:“同学们,假设我们学校的位置是(0,0),那么如何表示图书馆(2,3)的位置呢?”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距离和方向来确定图书馆的位置。

4. 可能性的复习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如:“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如何计算可能性,谁能来说一说?”然后,邀请学生回答并简要总结。

5. 练习巩固出示一些关于位置和可能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6. 总结讲解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位置的相对性、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可能性的计算及应用。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位置和可能性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明了,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8单元总复习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8单元总复习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8单元总复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及运算: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及四则运算。

2. 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等量的计量方法。

3. 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及计算方法。

4.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展示数学知识。

3. 练习法:布置适量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回顾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梳理: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4. 练习巩固:布置适量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解题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指出不足。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2. 练习评价: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试评价:组织单元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8单元 总复习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8单元 总复习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8单元总复习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和运算、量与计量、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测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等。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教材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运算:包括自然数、整数、小数的认识,以及加、减、乘、除等运算。

2. 量与计量:包括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等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3.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以及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

4.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包括数据的收集方法、整理方法以及统计图表的表示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本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回顾本册教材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践操作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回顾本册教材的知识点,教师进行指导。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本册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实践操作: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本册书的知识点,如: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应用、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本册书的大部分知识点,对于一些难点问题,如分数的应用、几何图形的认识等,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惑。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已学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本册书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和巩固。

2.难点:分数的应用、几何图形的认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涵盖本册书的知识点。

2.准备相关案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呈现本册书的知识点,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应用、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问题设置要具有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思考。

如:分数的应用问题、几何图形的拼接问题等。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8单元 总复习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8单元 总复习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8单元总复习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8单元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帮助学生巩固加减法、乘法等基础运算。

3.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复习加减法口诀和乘法口诀。

2.复习加减法和乘法运算。

3.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复习加减法口诀•复习加法口诀:–同号为正,异号取差;–加减相消,负增正减。

•复习减法口诀:–转变成加法运算;–减法求差,找相同。

2. 复习乘法口诀•复习乘法口诀:–一乘一得一,错一个全错;–位数相乘,同号正,异号负。

3. 复习加减法和乘法运算•复习竖式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

•训练快速计算能力,加强计算技巧。

4. 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导入新课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复习基础知识,温故而知新。

3.引导学生互动,合作解决问题。

4.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创新。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口诀•结合歌谣、口号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加减法和乘法口诀。

2. 复习运算•练习多种类型的加减法和乘法运算,巩固基础知识。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4. 整合总结•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次复习的知识点,澄清问题。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总复习,相信同学们对第8单元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继续练习,夯实基础,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注:以上内容为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教案,仅供参考)。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4课时 复习可能性、植树问题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4课时 复习可能性、植树问题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4课时复习可能性、植树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可能性、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解其数学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可能性问题:可能性问题的定义、分类及解决方法。

2. 植树问题:植树问题的定义、分类及解决方法。

3. 实际应用:运用可能性、植树问题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可能性、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可能性、植树问题的数学意义,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盒子,里面装有红色、蓝色、绿色的小球,让学生猜测从中任意抽取一个小球,可能是哪种颜色。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一定的条件下,有些事情可能会发生,有些事情可能不会发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可能性问题。

2. 探究可能性问题(1)教师出示一个骰子,让学生说出掷骰子时可能出现的数字。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掷骰子的过程中,每个数字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3)教师出示一个转盘,将其分为四个相等的扇形区域,分别涂上红色、蓝色、绿色、黄色。

让学生说出转动转盘时,指针可能指向哪种颜色。

(4)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这个转盘中,每种颜色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3. 探究植树问题(1)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在长方形边上植树,要求每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

(2)学生完成后,教师总结:植树问题实际上就是在一个封闭的线路上,按照一定的间隔植树,求出植树的数量。

(3)教师出示一个圆形,让学生在圆形边上植树,要求每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

(4)学生完成后,教师总结:在圆形边上植树时,植树的数量与间隔的数量相等。

4. 实际应用(1)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家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要在菜地的四周围上栅栏,栅栏的长度是多少?(2)学生运用植树问题的知识,计算出栅栏的长度。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期末总复习》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期末总复习》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期末总复习》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期末总复习》主要包括了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知识。

这些知识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1. 对于分数的运算规则理解不深,容易出错;2. 对于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掌握不牢固;3.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等基本知识;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的运算规则;2.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3.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案例等;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加减法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等知识,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

3.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分数的加减法、时间的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以及数据的统计和处理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综合运用和巩固,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时间的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以及数据的统计和处理等基本知识,但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会影响到复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分数的加减法、时间的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以及数据的统计和处理等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时间的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以及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启发引导:教师通过提问、设疑,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4.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总复习》。

2.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练习题:准备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时间的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以及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教案第1课时小数乘除法复习课课题:第八单元:总复习——小数乘、除法复习课教学内容:教材P113第1题及练习二十五第2、3、13、14、21题。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构小数乘法的知识网络,并能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能熟练、正确地进行笔算小数乘法,按照要求截取积的近似值,并能解答有关的小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题组练习,使学生自我意识中建立小数乘法的知识网络,并能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各个知识点,在思维中理清各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深刻理清积与因数的联系及培养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复习归纳,质疑引导;练习体验,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生独立做一做师生交流小数点的移动的规律。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113页第1题(1)。

一、整理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元旦节,老师家搞了一次小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的购物清单吧!出示购物清单:苹果每千克2.5元,买了4.8千克;买了3件同样的玩具,共用73.5元;糖果每千克1.2元,共用22.32元;师:从清单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信息你可以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算一算苹果的总价和玩具的单价吧!教师巡视,算完后师:谁来说说苹果的总价你是怎么解决的?(先让一个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并让他说说2.5×4.8是怎样算的,师:那也就是说,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是先,再,最后。

板书:计算方法师:玩具的单价你又怎么解决的?(再让一个学生说73.5÷3是怎么算的,一起回忆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算算糖果的单价吧。

教师巡视,算完后汇报方法。

22.32÷1.2 师:也就是说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必须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就像这里的22.32÷1.2就要转化为223.2÷12,再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出示:5.98÷0.23 19.76÷5.2 8.84÷1.7 21÷1.4 师:这几道题在计算时该怎么转化呢?除法法则:一看:看看除数是几位小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和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

2.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整理,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复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

2.讲解本单元所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进行综合练习,巩固知识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灵活运用。

2.难点: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能力和策略选择。

四、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教学课件、板书内容和相关教材。

2.学生准备好教具、练习册和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复习基本运算1.复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进行相关练习。

2.复习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进行相关练习。

第二阶段:解决问题1.分析和讨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练习和讨论。

第三阶段:综合练习1.组织学生进行本单元的综合练习,检测他们的掌握程度。

2.指导学生进行错题订正和相关知识点的梳理。

六、教学反馈1.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的评价。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互动和讨论。

七、课堂小结1.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2.强调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八、家庭作业1.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家庭作业。

2.鼓励学生在家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努力掌握数学知识,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主要讲述了分数的应用。

本单元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应用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分数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很好地将分数知识运用其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掌握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技巧。

2.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实际应用题的解答。

2.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对分数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4.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分数运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实例分析等。

2.准备一些实际应用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分数知识。

3.准备 scorecards 或得分板,用于小组竞赛和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来表示这些问题。

例如,妈妈买了2个苹果,爸爸买了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自由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总复习第二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总复习第二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总复习第二课时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2. 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1. 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数乘除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教师给学生发放自主学习材料,学生根据材料进行自主学习。

2.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给予解答。

三、合作交流(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材料中的问题。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四、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2.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总结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法则。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学生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法则。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熟练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法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并强化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对本单元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各种知识点。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复习本单元各个小节所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加减乘除、面积和周长等。

2.强化对解题方法和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3.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练习和思考。

四、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彩色粉笔。

2.试卷或复习资料。

3.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复习概念:首先对本单元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回顾,包括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等。

2.知识点梳理:通过例题和讲解,对本单元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框架。

3.练习训练:安排一定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进行个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或思考题,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情景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巩固反馈:及时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六、教学效果评价1.通过课堂练习和交流,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观察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考逻辑和方法,评价其数学解题能力。

3.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了解教学效果和进步情况。

七、作业布置1.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目,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做到巩固所学知识。

2.提出一些思考性题目或拓展性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学习和实践。

八、课堂反思1.回顾本节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亮点和不足之处。

2.对学生的表现及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的建议。

通过本次课堂的总复习教案,希最能够全面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并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和思维水平。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 小数乘、除法-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    小数乘、除法-人教版

第8单元总复习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对本册教材内容系统整理和全面复习。

复习内容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数与代数(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图形与几何(位置,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本单元在内容的编排上,遵循《标准(2011)》规定的内容领域和教学顺序,把分散学习的内容适当归并,整体呈现,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便于老师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本单元的教学主要结合考点来复习本册所学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有效地利用考点的代表性和针对性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复习时,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通过总复习,帮助学生梳理、归纳知识,使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运算法则、解决问题的方法,巩固学习成果。

3.通过总复习,帮助学生抓住重点、难点、弱点内容进行复习和整理,查缺补漏。

4.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代数思想、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初步养成复习、整理、反思、评价的习惯。

1.通过总复习,经历整理复习、系统训练的学习过程,体验归纳整理、灵活运用的学习方法。

2.梳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1.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多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求面积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能根据数量关系确定未知量,列出方程,解方程从而解决问题。

1.在复习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和促进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总复习第课时小数乘、除法复习课教学内容:教材P113第1题及练习二十五第2、3、13、14、21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建构小数乘法的知识网络,并能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能熟练、正确地进行笔算小数乘法,按照要求截取积的近似值,并能解答有关的小数乘法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题组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及速度,更深刻知道积与因数的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题组练习,使学生自我意识中建立小数乘法的知识网络,并能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各个知识点,在思维中理清各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深刻理清积与因数的联系及培养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复习归纳,质疑引导;练习体验,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师生交流小数点的移动的规律。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113页第1题(1)。

二、整理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元旦节,老师家搞了一次小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的购物清单吧!出示购物清单:苹果每千克2.5元,买了4.8千克;买了3件同样的玩具,共用73.5元;糖果每千克1.2元,共用22.32元;师:从清单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信息你可以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算一算苹果的总价和玩具的单价吧!教师巡视,算完后师:谁来说说苹果的总价你是怎么解决的?(先让一个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并让他说说2.5×4.8是怎样算的,师:那也就是说,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是先,再,最后。

板书:计算方法师:玩具的单价你又怎么解决的?(再让一个学生说73.5÷3是怎么算的,一起回忆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算算糖果的单价吧。

教师巡视,算完后汇报方法。

22.32÷1.2师:也就是说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必须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就像这里的22.32÷1.2就要转化为223.2÷12,再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出示:5.98÷0.23 19.76÷5.2 8.84÷1.7 21÷1.4师:这几道题在计算时该怎么转化呢?除法法则:一看:看看除数是几位小数。

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数位(拔除数转换成整数)。

三对齐: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同学们刚才算的三道题到底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说验算的方法)师:小数乘除法的验算与整数乘除法的验算方法是相通的。

即时练习:指名板演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

三、整理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简算。

师:刚才我们用竖式算出了苹果的总价,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数的特征,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试试吧!(巡视,选有代表性的作业展示,指名说简算依据。

)师:看来整数乘法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

(板书:运算定律)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五第3、13题。

四、复习取近似数。

师:既然是元旦节就要有节日的气氛,老师准备用彩带布置家。

我们一起看看吧!用40米彩带做花环,彩带每卷长7.5米。

(1)需要买几卷彩带?40÷7.5=5.333…(卷)≈6(卷)师:5.333…是循环小数,而且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板: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师:这里要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数。

(板书:取近似数:进一法)(2)一卷彩带3.18元,一共需要多少钱?(得数保留一位小数)3.18×6=19.08(元)≈19.1(元)(板书:四舍五入法)(3)每1.5米做一个花环,40米彩带可以做多少个花环?40÷1.5=26.666…(个)≈26(个)(板书:去尾法)师:取近似数就有三种方法,同学们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哟!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五第14题。

五、混合运算。

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棒!这么快就把清单中的一些问题解决了。

老师这也有两道题目想请你们帮忙算一下,好吗?比比看谁算的快。

4.6+5.4÷0.27 3.2×25 ÷8(学生汇报时要说运算顺序。

)师:你是怎么想到要先算再算师:看来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板书: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六、拓展提高: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五第21题。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分析:领先的运动员与最后的运动员相遇时,两人跑完了2个3km即6km,所以两人的相遇时间可以用两人跑的总路程6km除以两人的速度和求得。

相遇时离返回点的距离可以3km减去最后的运动员跑的路程,也可以用领运动员跑的路程减去3km求得。

(10分钟,100m)六、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对小数乘除法进行了整理与复习。

谁来说说我们主要复习了哪些知识?这节课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作业:教材第113页第1题(2)练习二十五第3、5、6、16题。

第课时位置复习课教学内容:教材P114第4题及练习二十五第1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熟练地用数对表示位置。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掌握将数对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组织练习,质疑引导。

练习体验,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练习导入1.谈话:为了更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老师想调整一下同学们的座位。

下面是座位示意图:已知(1,4)表示小亮的位置。

⑴小明、小丽和小红的位置用数对分别可以表示为( , ),( , ),( , )。

⑵老师想把小刚排在(5,3)这个位置上,请你在图中标出来。

⑶从小明的位置向左数2列,再向后数1行就是小强的位置,小强的位置是( , )。

2.下面是一幅街区平面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五爱城所在的位置可以用(2,7)表示,它在火车站以东200m ,再往北700m 处。

⑴像上面那样描述一下其他建筑物的位置。

⑵小刚家在火车站以东600m ,再往北400m 处小红家在火车站以东900m ,再往北200m 处。

在图中标出这两名同学家的位置。

⑶星期六,小刚的活动路线是(6,4)→(2,7)→(4,3)→(5,7)→(7,6)→(9,4)→(11,1)→(11,8)→(6,4)。

与一说,他这一天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二、回顾整理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先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 11 10 9 8 7 6 54 3 2 1 0 1 2 3 456789 10 11 12 ● ● ● ● ● ● ● ● 火车站 邮电大厦 少年宫 五爱城 游泳馆 中山公园 五一剧场 天文馆 书 城 北 100m 1 2 3 4 5 61 2 34 5小亮 小丽 小明 小红讲台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

如:(7,9)表示第7列第9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列上。

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行上。

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三、巩固拓展1.运用平移的方法加深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按要求完成题目。

⑴图中点A 的位置可用数对(1,1)表示,那么平移平行四边表其他各顶点的位置分别怎样表示? ⑵写出平行四边形向上和向右平移的的图形,写出平移后的各顶点的公交车位置。

学生尝试解答。

教师小结:一个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后,各顶点的位置的列数没变,行数发生变化;向左或向右平移后,各顶点的位置的行数没变,列数发生变化。

2.教材第114页第4题。

教师:我们都下过五子棋,都知道五子棋的规则。

请观察题中的情境图,你能用数对来准确地表示出图上的棋子的具体位置吗?学生观察图片,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四、课后小结。

位置可以由数对来确定,要注意数对的规范写法,逗号前面表示列,逗号后面表示行。

作业: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1题。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A(1,1) B( , ) D( , ) C( , )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A(1,1) B( , ) D( , ) C( , )第课时简易方程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13页第3题及练习二十五第17、18、19、思考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公式、运算定律、数量关系;渗透初步的代数思想,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理解题中的等量关系,能正确列出方程,并熟练的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能力,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

教学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复习回顾,质疑引导;小组合作与独立学习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沟通联系,构建网络。

1.出示教材第113页第3题(3)生齐读题。

师:以前我们用算术方法解这一类题,学习简易方程后,又能用列方程来解答,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简易方程”(板书课题),请你列方程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找出不同的解法展示。

反馈,集体订正。

师:列方程解决问题第一步都是要干什么?师:用字母x 表示未知量。

(板书:字母——量)2、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⑴用字母表示数师:用字母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量,也可以表示一个数,那这个字母“X ”可以表示多少?(生反馈)对了,这个字母可以表示所有的数。

(板书:数)⑵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师:现在有一个“比x 的4倍多13的数”,怎样表示呢?师:这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除了表示数,还可以表示什么?师: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既能表示一个数,又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数量关系)⑶师: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什么?请在答题卡上用线连起来。

2ɑ与2ɑ相加ɑ+2b2ɑ与2ɑ相乘4ɑ2ɑ与b的和的2倍4ɑɑ与b的2倍的和2(ɑ+b)反馈:前两题一题一题问对吗,再问这两题有什么区别?后两题一题一题问对吗,再问这两题有什么不同?师: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些意义真简洁、明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