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透视学常用术语及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2透视术语

2透视术语

灭线是变线无限远伸,并最终消失在画面上。相互 平行的变线,其灭线向同一个灭点汇聚并消失。
灭点是变线无限远伸,也就是灭线,在画面最终汇聚、消失的点。相互平 行的变线,向同一个灭点汇聚并消失。 与视平面平行的变线,灭点在视平线上,有心点、距点、余点;倾斜于视 平面的变线,灭点在视平线的上下,有升点(天点)和降点(地点)
视点,画者眼睛的位置,即透视投影中心,也称目点。视点决定视平面。 视平面始终垂直于画面。 心点,视线于画面的垂直相交点,既视中线与画面的交点为心点。 心点是视点在画面上的正投影,位于视域的正中点。 视中线平行与基面时位于地平线,俯、仰视时则位于地平线下方或上方。
视平线,视平面与画面相交的线为平线,也就是在画面上过心点所引的 水平线。不论平视或俯视、仰视的视平线均通过视圈中心的心点,横贯 画面。 在画面上,平视的,或者画面上只有视平线,没有地平线。 视距,视点到画面的垂直距离,既视中线上视点到心点的距离。
基线,画面于基面的交线,既取景的底边。
视平面,视点、视线和视中线所在的平面为视平面。 视平面始终垂直于画面。 平视的视平面平行于基面;俯视、仰视的视平面倾斜或垂直于基面
视中线,视点引向景物任何一点的直线为视线,其中引向正前方的 视线为视中线。 视中线位于视锥的中轴。 平视的视中线平行于基面;俯、仰视的视中线倾斜或垂直于基面。
正常视域为人眼精辩范围;正常视 域之外,两眼共同覆盖124°视域以内为 人眼能辩范围;124°视域以外,左右两 眼单眼范围为人眼能觉范围。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
常用术语和作图框架
基面,放置物体的水平面,通常指地平面
画面,画者于被画景物置一假想透明平面,被画景物上各关键点聚向视 点的视线被该平面截取,并映现出二维的物体透视图。这一透明平面被 称为画面。 画面平行与画者颜面,垂直于视中线。 画面与基面的角度则根据视中线角度变化而变化。平视的画面垂直于基 面;俯、仰视的画面倾斜或平行于基面。

设计透视学二

设计透视学二

第五节 透视的分类及特点
二、透视图的绘图方法主要有以下类型
3、 倾斜透视 (1)斜透视的概念 当画面倾斜于基面,空间形体的棱面均与 画面相交时,在画面上就会产生三个逐项灭点
V1、V2、V3,所形成的透视成为斜透视,也
称为三点透视。
第五节 透视的分类及特点
二、透视图的绘图方法主要有以下类型
放置物体的 参照平面, 用字母G表 示。通常将 地面、台面 或设计师自 己定义的一 个水平面作 为基准面。
基面G
形成透视图 的平面,用 字母P表示。 画面垂直于 基面,有时 也会倾斜于 基面 。
画面P
基线g-g
画面与基线 的交线,用 字母g-g表 示。基面在 画面上有积 聚性的投影。
相当于人眼 所在的位置, 即投射中心 E。
3、 倾斜透视 (3)斜透视的特点: a、透视效果更加真实。 b、透视效果能较好的表现距离感。 c、在斜透视中有三组不同方向的透视线, 有三个灭点。 d、斜透视有两种不同的透视形态,即仰 望三点透视和鸟瞰三点透视。 e、立面棱边与画面的夹角直接影响形体 的透视效果。 f、斜透视主要用于表示壮观的场面和庞大 的物体,因此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运 用广泛。
3、 倾斜透视 (2)斜透视的分类: 一、是画面偏离透视对象,画面倾斜角 θ <90°,呈后仰状态,所有立项棱线向上消失,
透视形状呈仰视图;
二、是画面倾向于透视对象,画面倾角 θ >90°,呈前倾状态,所有立向棱线向下消失, 透视形状呈俯视图,也称为“鸟瞰透视图”。
第五节 透视的分类及特点
二、透视图的绘图方法主要有以下类型
f、平行透视图适合表现室内设计、街心广场、园林 景观或者一个主棱面形状比较复杂的建筑为的透视。

透视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透视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透视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透视学基本原理一、基本术语: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著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5、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

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二、透视类型:1、单点透视又称为平行透视,由於在透视的结构中,只有一个透视消失点,因而得名。

平行透视是一种表达三维空间的方法。

当观者直接面对景物,可将眼前所见的景物,表达在画面之上。

通过画面上线条的特别安排,来组成人与物,或物与物的空间关系,令其具有视觉上立体及距离的表象。

2、两点透视又称为成角透视,由於在透视的结构中,有两个透视消失点,因而得名。

成角透视是指观者从一个斜摆的角度,而不是从正面的角度来观察目标物。

因此观者看到各景物不同空间上的面块,亦看到各面块消失在两个不同的消失点上。

这两个消失点皆在水平线上。

成角透视在画面上的构成,先从各景物最接近观者视线的边界开始。

景物会从这条边界往两侧消失,直到水平线处的两个消失点。

3、三点透视又称为斜角透视,是在画面中有三个消失点的透视。

此种透视的形成,是因为景物没有任何一条边缘或面块与画面平行,相对於画面,景物是倾斜的。

当物体与视线形成角度时,因立体的特性,会呈现往长、阔、高,三重空间延伸的块面,并消失於三个不同空间的消失点上。

三点透视的构成,是在两点透视的基础上多加一个消失点。

此第三个消失点可作的为高度空间的透视表达,而消失点正在水平线之上或下。

透视——名词解释和基本原理

透视——名词解释和基本原理

名词解释和基本原理
距点:将视距分别标在心点两边的视平线上,所得两点
叫距点.(以 心点为圆心,以视距为半径画弧与心点到任何一个距 点的距离等于心 点到视点的距离。
C.与视点的连线和视平线成45夹角。
D.与画面成四十五度夹角的变线都相交于距点。
名词解释和基本原理
余点:
A.在视平线上。 B.有两个,在心点两侧 。 C.两个余点与视点的连线构成的夹角是直角。 D.与画面成任意角(不包括直角和45角)的变线都消 失到余点。
名词解释和基本原理
名词解释和基本原理
名词解释和基本原理
名词解释和基本原理
18、天点:在地平线上面的消失点。与地面成近低远高, 上斜变线的消失点,用V天表示。 19、地点:在地平线下面的消失点。与地面成近高远低, 下斜变线的消失点,用V地表示。 20、灭线:与画面不平行的平面无限远伸,在画面中最 终消失在灭线上。
透视学
—— 指导教师:周桂竹
中心透视的特点与异同
一、中西透视的相同点 二、中西透视的不同点
三、中国传统绘画的远近法和西方的轴测图法
名词解释和基本原理
一、主要的名词解释 二、视向的种类和透视图的关系 三、视点位置的选择与构图的关系
中西透视的特点与异 同
一、中西透视学的相同点
从科学范畴看,人们用眼观看客观物体,在视 网膜和大脑中得到的视觉形象和形成的视觉规律, 不论是东方和西方,不论古人和今人,都应该是基 本一致的。
名词解释和基本原理
名词解释和基本原理
名词解释和基本原理
5、视圈线:视域圆锥曲面和画面的交界线,在绘画上 一般采用60°视角的视圈线。 6、画面:画面是介于眼与物之间的假设透明平面。 7、主点:视中线和画面的交接点(用P表示) 8、画面基本三线:视中线、视平线、基线 9、地平线:站在宽广的平地向前平视,看到远方与地 的交界线。

透视原理及知识点总结

透视原理及知识点总结

透视原理及知识点总结透视,是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大小、形状、位置关系的一种技术手段。

透视原理是靠人眼观察物体时对其大小和位置随观察点的远近而发生的变化而形成的。

而知识点则是透视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技巧。

本文将对透视原理及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透视原理1. 透视原理的基本概念透视原理是指当我们观察物体时,由于观察点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同,以及在物体表面上的各部分与观察点之间的距离不同,从而导致物体在视觉上呈现出不同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这种视觉上的错觉即为透视。

透视原理涉及到观察点、目标物体、视线以及远近关系等基本概念。

2. 透视原理的基本规律透视原理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了远近关系、垂直投影、平行投影和透视投影。

远近关系是指物体离观察者越远,投影越小,离观察者越近,投影越大;垂直投影是指当物体的表面朝向观察者时,其投影会因此而变得更为宽大,而平行投影则是指在平行面上的投影更为均匀;透视投影则是指当观察点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同时,其呈现在视觉中的大小和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3. 透视原理的应用意义透视原理在绘画、摄影、建筑、设计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通过透视原理,可以使画面更为立体、生动,从而增强其艺术表现力;在建筑设计中,透视原理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估量建筑物的大小和位置,保证其比例与透视效果;在摄影中,透视原理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捕捉景物在视觉上的立体感。

二、透视知识点1. 透视的分类透视根据其类型可以分为单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单点透视是以一个点作为观察点,物体呈现在视觉中的大小和位置关系也是由这一点来决定;二点透视是以两个点作为观察点,物体呈现在视觉中的大小和位置关系也是由这两点来决定;三点透视则是以三个点作为观察点,物体呈现在视觉中的大小和位置关系也是由这三点来决定。

2. 透视的构图在绘画、摄影等艺术创作中,透视构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透视构图可以使画面更为立体、生动,增强其艺术表现力。

透视构图中主要包括了水平线、消失点、透视中心等要素。

透视基本原理知识讲解

透视基本原理知识讲解

局部观察效果 ,缩小视距
细节表现
注意观察下图的视距有什么变化
练习
立点(SP) 视点(EP) 视高(EL) 视平线(HL) 基面(GP) 画面(PP) 基线(GL) 心点(CV) 灭点(VP) 视距(D) 距点(DP)
思考题
1、一个画面里有几个视点、心点、距点、余点? 几条视中线、视平线?
90°
60°
39°
视距、画幅、视角的精确比例关系
A B
C
画者A视距为1D,视角为90° 画者B视距为1.5D,视角为67° 画者C视距为2D,视角为53°
D
画者D视距为3D,视角为37° E 画者E视距为4D,视角为28°
视距越近,视角大,透视变形越大,展示的内容越少
视距越远,视角小,透视变形越小,展示的内容越多;
基面GP
基线GL
3、与画面相关的术语解释
(1)画面PP——作画时假设竖在物体前面的透明平面,是构 成透视图形必备的条件。(?实际画面)
(2)画幅PA——在最佳视圈线范围以内选取的一块作画面 积(?取景框)
(3)中心线CL——通过心点与视平线垂直相交的直线,也 称视中线。
(4)视距圈---以心点为圆心,视距为半径在透明画面上所 作的圆。
2、一个画面里能有几种透视? 3、视平面与画面垂直相交的线是_视_平__线_? 4、视平线以下的等高的景物,越近越低,越远越高。(×)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知识拓展
两眼所能见到的空间范围为可见视域,水平视角190°垂直视角140°。 正常视域为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60°范围内的锥形空间。 在 60°视圈内,物体处于常态透视变化中,超出范围透视就会失常。

透视学的基本原理

透视学的基本原理

透视学的基本原理
透视学是在平面上再现空间感、立体感的方法及相关的科学。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人眼观察物体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通过将三维物体投影到二维平面上,以达到在平面上表现出具有深度和立体感的效果。

具体来说,透视学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
1. 灭点原理:人眼观察远处的物体时,它们的平行线似乎在远处相交于一点,这个点被称为灭点。

通过在画面中确定灭点的位置,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远近关系和空间深度。

2. 视角原理:人眼观察物体的视角不同,所看到的物体形状和大小也会有所不同。

透视学通过控制视角的大小和方向,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远近和立体感。

3. 比例原理:在透视学中,物体的大小和距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通过掌握这些比例关系,可以准确地表现出物体的大小和位置。

4. 投影原理:透视学将三维物体投影到二维平面上,通过控制投影的角度和方向,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透视学在绘画、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运用透视学的基本原理,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的作品,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内容。

透视的基本术语和基本知识示意图

透视的基本术语和基本知识示意图

透视的基本术语和原理示意图作者:sdcms 来源:未知日期:2009-10-16 11:31:03 人气:250 标签:导读:基面?——形体所在的水平面,用字母G表示。

基面相当于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水平投影面H。

(或把任何水平面理解为基面)?画面?——?透视图所在的平面,一般为铅垂面,用字母基面——形体所在的水平面,用字母G表示。

基面相当于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水平投影面H。

(或把任何水平面理解为基面)画面——透视图所在的平面,一般为铅垂面,用字母P表示。

也可以用倾斜平面做画面。

基线——基面与画面的交线,用字母gl表示。

视点——观看者眼睛所在的位置,用字母S表示。

站点——观看者站定的位置,即视点S的基面上的正投影,用E表示。

心点——视点S在画面上的正投影,用字母Vc表示。

主视线——垂直于画面P的视线,也就是过视点S和心点Vc的直线。

也叫中心视线。

视平面——过视点S的水平面。

透视原理示意图透视图向三视图的转化透视图的分类.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末页ht t p://www.yw 本文网址: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三点透视2三点透视3三点透视4三点透视5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末页本文网址:ht t p://www.yw不同角度的一点透视不同角度的二点透视不同角度的三点透视.首页上一页123三视图的建立作者:sdcms 来源:未知日期:2009-10-16 11:29:59 人气:112 标签:导读:三个投影面的建立用正投影法向三个投影面投影将投影面沿ox、oy展平形成三面投影三面投影的方位和投影规律帮助理解三视图的演示1帮助理解三视图的演示2球体的三视三个投影面的建立用正投影法向三个投影面投影将投影面沿ox、oy展平形成三面投影三面投影的方位和投影规律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ht t p://www.yw本文网址:帮助理解三视图的演示1帮助理解三视图的演示2球体的三视图圆柱体的三视图投影的基本知识作者:sdcms 来源:未知日期:2009-10-16 11:29:08 人气:90 标签:导读:投影的基本知识在光线照射下,物体或人在地面或墙面上产生的影子。

美术理论知识·透视原理

美术理论知识·透视原理

美术理论知识·透视原理透视原理(一)、透视的基本概念:1、透视形成的基本原理透视就是透视物而视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物体在空间给人们的感觉总是“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透视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理是由于人们的眼睛视角与物体间的关系所造成的,人们的眼睛视角是从眼球按照60度伸展出去的,因此同样大的物体,离我们近的,在视角上所占的比例就大,离我们远的,在视角上所占的比例就小,这就是“近大远小”的感觉的来由。

“近大远小”是最基本的透视规律。

2、透视学的一些基本名词术语画面:在画者和被画物之间,竖立一块假想的透明面,这个面就为画面。

视点:作画者眼睛所处的位置就是视点。

视距:画面与画者之间的距离叫视距。

视平线与地平线:站在宽广平地上向前看,远方天地的交界线称地平线。

作画者平视时,与眼睛等高的水平线称视平线。

作画者平视时,视平线与地平线是一致的;仰视时,视平线在地平线的上方;俯视时,视平线在地平线的下方。

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这点也叫主点。

视中线:连接视点与主点的直线。

消失点:与画面成一定角度的平行线,在透视中向远伸展,最后集中于一点,这点就叫消失点,也叫灭点。

天点:向上倾斜面的灭点叫天点。

地点:向下倾斜面的灭点叫地点。

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都是原线,原线在透视长度上渐渐远渐渐短,在透视方向上则不发生变化,保持原状。

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都是变线,变线的透视方向和原来的放置情况不同,许多实际上互相平行的变线,看去则同向一个点(灭点)的方向集中。

(二)透视的几种基本规律:1、平行透视方形物体有一个与画面平行,这个物体的透视叫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的特点:与画面平行的原线在透视方向上不发生变化,彼此永远保持平行,只是渐远渐短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变线集中消失在视平线上的一点。

2、成角透视方形物体在任何一面都不与画面平行,而成斜角,这个物体的透视叫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的特点:它与地面平行的线都分别消失在视平线的两个消失点上;竖直与地面的线透视方向不变,只有渐远渐短的变化而已。

透视的基本术语有哪些 透视基础介绍

透视的基本术语有哪些 透视基础介绍

透视的基本术语有哪些透视基础介绍透视的基本术语(1)视点(目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2)目线:过目线所作的一条横线,是为寻求视平线上的诸灭点所引的一条参照线。

(3)立点——观者所站的位置。

又称停点或足点。

(4)中视线:由目点作出的射向景物的任何一条直线均为视线,其中引向正前方的视线为中视线,中视线始终垂直于画面。

(5)视角:两条视线与视点的交角即称视角,通常视角最大限度不超过60°,图形清晰可见,不会出现变形的现象。

(6)视线:眼睛与任何物体的各个部分点连接的假设的线称视线。

(7)画面:画者与景物间的透明界面(玻璃板),平视时,画面垂直于地面;倾斜仰、俯视时,画面倾斜于地面;正俯、仰视时,画面平行于地面。

(8)基线:画面与地面的交界线。

(9)基面:被画物放置在该平面上,呈水平面状态,分别与地面、平面保持平行,平视视与画面垂直。

(10)取景框:在写生视,通常为了构图的完美而采用一个框进行比试,这个框叫取景框,一般为矩形,位于60°视圈内。

(11)心点:中视线与视平线的交点。

(12)视高:目点的垂直高度,视高一般与视平线同高。

(13)视距:目点至画面的垂直距离,在视平线上,视距等于目点至心点的距离。

(14)视平面:由目点作出的水平视线所构成的面,与中视线相同,当作画者平视时,视平面平行于地面,仰、俯视时,视平面倾斜于地面,正俯、仰视时,视平面垂直于地面。

(15)视平线;视平面与画面交界线,平视时即是画面上等于视高的水平线,与地平线重合的线。

(16)地平线:作画者所见无限远处天与地的交界线,平视时地平线与视平线重合,斜、仰、俯视时,地平线分别在视平线的上、下方,正仰、俯视时,不存在地平线。

(17)正常视域:由目点作出60°视角与视平线相交所形成的圆圈为正常视域,在圈内看到的图形,不会出现变形或模糊不清的现象。

(18)被画物:即被画的物体★视点,画面,物体是透视的重要因素,离开这三个要素也就无从谈起。

透视知识点总结

透视知识点总结

透视知识点总结一、透视的基本原理透视是一种通过观察客观事物的外在表象去深入分析其规律和本质的认识方法。

透视能够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和发展规律,从而洞察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

透视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事物的内在联系透视认为事物的表层现象和外在表象是其内在联系的表现。

分析事物的外在现象不能满足对事物认识的要求,必须深入事物的内在联系,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

2. 规律性的揭示透视认为事物的表象和表现形式都蕴含着一定的规律性。

通过透视可以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性,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

3. 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把握透视的目的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规律。

通过透视可以深入剖析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根本特征和基本规律。

二、透视的应用领域透视是一种认识方法,应用广泛。

透视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哲学思考等方面。

1. 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透视是分析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透视可以深入剖析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特征,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2. 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透视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社会运行的规律性和本质属性,为社会管理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 哲学思考在哲学思考中,透视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

通过透视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从而深刻理解世界的运行和发展。

三、透视的实践方法透视是一种认识方法,也是一种实践方法。

透视的实践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深入观察深入观察事物的外在表象,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为透视提供基本材料。

2. 综合分析综合分析事物的各个方面,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从而对事物进行深入剖析。

3. 辩证思维运用辩证思维分析事物的矛盾和运动规律,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

四、透视的意义和价值透视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透视对于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透视可以深入剖析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绘画透视学-复习资料

绘画透视学-复习资料

绘画透视学--3、透视学常用名词术语及原理(1)、常用名词术语(图1-3—1)●视点E(Eye Point):视者眼睛的位置。

又叫目点。

●停点S(Standing Point):视点在基面上的垂直落点。

又叫站点、立点.●主点CV(Center of Vision):中视线与画面的垂直交点.又叫心点、视心。

●画面PP(Picture Plane):作画时假设竖在物体前面的透明平面,平行于画者的颜面,垂直于中视线。

●画幅(Picture):在60~视角的视圈线范围以内选取的一块作画面积.●中视线(Central Visual Ray):视点到画面的垂直连线,是视域圆锥的中轴线。

又叫中心视线。

●视垂线CL(Central Line):过视心所作的视平线的垂线。

又叫中心线.●视平面(Horizon Plane):视平线所在的水平面。

●视平线、地平线HL(Horizon Line):过视心所作的水平线。

平视时,视平线与地平线重叠,即视平线等于地平线;仰视、俯视时,视平线与地平线分离。

●水平视心CVO:过视心位置的垂直线与地平线相交的点,称水平视心。

由视点至水平视心的视线与中视线的夹角为仰视或俯视角.●视高H(Height):视点到停点的垂直距离。

●视距VD(VisualDistance):视点到视心的垂直距离。

●视线SL(Sight Line):视点到物体上各点的连线.●视角(Sight Ang]e):任意两条视线与视点构成的夹角,绘画中采用的视角不超过60。

●视域(VisualThreshold):视点看出去的60.空、司范围。

在此范围内的视域称为正常视域。

●视向(V1sion Direction):作画时所看的方向,分为平视、仰视、俯视三种。

●基面GP(Ground Plane):物体所在的平面,也是停点所在的面。

●基线GL(Ground Line):画面与基面的交接线。

●灭点V(Vanlshlnq PoInt):不平行于画面的直线的投影点.又叫消失点、消点。

透视名词解释和基本原理

透视名词解释和基本原理

透视名词解释和基本原理
绘画理论术语。

“透视”(perspective)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指在平面上描绘物体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或技术。

透视有三种:
1色彩透视
2消逝透视
3线透视
其中最常用到的是线透视。

广义透视学方法在距今3万年前已出现,在线性透视出现之前,有多种透视法。

①纵透视。

将平面上离视者远的物体画在离视者近的物体上面。

②斜透视。

离视者远的物体,沿斜轴线向上延伸。

③重叠法。

前景物体在后景物体之上。

④近大远小法,将远的物体画得比近处的同等物体小。

⑤近缩法。

有意缩小近部,防止由于近部透视正常而挡远部的表现。

⑥空气透视法。

物体距离越远,形象越模糊;或一定距离外物体偏蓝,越远越偏色重,也可归于色彩透视法。

⑦色彩透视法。

因空气阻隔,同颜色物体距近则鲜明,距远则色彩灰淡。

透视原理

透视原理

透视原理透视的基本术语1.透视——通过一层透明的平面去研究后面物体的视觉科学。

“透视”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故有人解释为”透而视之“。

2.透视图——将看到的或设想的物体、人物等,依照透视规律在某和媒介物上表现出来,所得到的图叫透视图。

3.视点——人眼睛所在的地方。

标识为S。

(EYE POINT)4.视平线——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HL。

(HORIZOUTAL LINE)5.视线——视点与物体任何部位的假象连线。

(LINE OE SIGHT)6.视角——视点与任意两条视线之间的夹角。

(VISUAL ANGLE)7.视域——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8.视锥——视点与无数条视线构成的圆锥体。

(VISUAL CONE)9.中视线——视锥的中心轴。

又称中视点。

(LINE OE VISUAL CENTER)10.站点——观者所站的位置。

又称停点。

标识为G。

(STANDING POINT)11.视距——视点到心点的垂直距离。

12.距点——将视距的长度反映在视平线上心点的左右两边所得的两个点。

标识为d。

(DISTANCE POINT)13.余点——在视平线上,除心点距点外,其他的点统称余点。

标识为V。

(CO MPLEMENT POINT)14.天点——视平线上方消失的点。

标识为T。

(TOP—VANISHIUG)15.地点——视平线下方消失的点。

标识为U。

(BOTTOM—VANISHIUG)16.灭点——透视点的消失点。

17.测点——用来测量成角物体透视深度的点。

标识为M。

(MEASURING POI NT)18.画面——画家或设计师用来变现物体的媒介面,一般垂直于地面平行于观者。

标识为PP(PICTURE PLANE)19.基面——景物的放置平面。

一般指地面。

标识为GP(GROUND PLANE)20.画面线——画面与地面脱离后留在地面上的线。

标识为PL。

(PICTURE LI NE)21.原线——与画面平行的线。

透视基本原理及术语

透视基本原理及术语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二、一点透视的规律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1. 画面中只有唯一 一个消失点。
2. 画面中所有的横 向线平行于纸的 横边,所有的竖 线垂直于纸的横 边。
3. 画面中所有的斜 线都经过消失点。
不 同 角 度 的 一 点 透 视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一点透视立体解析图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 透视学是在平面上研究如何把我们看到的现象投影成型的原理和法则 的学科,即研究在平面上立体造型的规律。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透视图的形成
• 透视图的形成:
当人透过透明平面(玻璃)看物体时,在玻璃上留下的图形,就是这
个物体的透视图。
建筑物
玻璃窗 (画面)
视线
眼睛
透视图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透视投影过程
透视的基本 原理和术语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教 学 目的
• 透视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之一,是绘画艺术与结构 艺术的主要支柱,本课程的任务是讲授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的运 用,使学生掌握透视图绘制的步骤及方法,使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 方面具有更规范的绘图依据,为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物体——透视的客体,是构成透视图形状的客观依据。 画面——透视的媒介,是构成透视图形的载体。
(画面) 视线
物体
眼睛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 透视的名词术语
停点SP:
视点在基面上的垂直落 点,也称驻点。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画面PP:
作画时假设竖在物体前 面的透明平面,是构成 透视图形必备的条件。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透视学中的基本术语

透视学中的基本术语

透视学中的基本术语
为了取得名称上的一致性,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基本术语,在透视学中也是如此。

透视学中的基本术语有:
⒈视点(目点)和中视线:观察者眼睛的位置,以点来表示,此点称为视点。

眼睛注视的方向,以线表示,此线称为中视线。

⒉心点:中视线同透视画面相交的点称为心点。

⒊视平线:通过心点作水平线,此水平线称为视平线。

⒋视平面:过视点(目点)和视平线,所作的平面称为视平面。

⒌水平面:平行于地平面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⒍地平线:观察者向远方看,天地之间的连线称为地平线。

在透视画面中,即为过视点所作的水平面同透视画面相交的直线称为地平线。

⒎基线:透视画面最下的边缘和水平面相交的直线称为基线。

⒏视域:眼睛所看到的范围称为视域。

⒐透视点:透视画面后的点称为透视点。

⒑透视线:透视画面后的线称为透视线。

⒒透视面:透视画面后的面称为透视面。

⒓视线:视点与透视点的假设连线称为视线。

⒔迹点:视线与透视画面相交的点称为迹点。

⒕视角:观察物体时,由物体上、下或左、右两端,同眼睛引出的视线所成的夹角称为视角。

⒖余点:在视平线上,心点两侧的所有点称为余点。

⒗天点:在透视画面上,地平线之上的所有点称为天点。

⒘地点:在透视画面上,地平线之下的所有点称为地点。

⒙视高:视点同地平面的高度称为视高。

⒚视距:视点同透视画面的距离称为视距。

⒛基平面:过基线所作的水平面称为基平面。

21:基透视:基平面上的透视点、透视线、透视平面(又称为基透视点、基透视线、基透视平面),在透视画面上的透视称为基透视。

初中美术:《透视原理》

初中美术:《透视原理》
就是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上的点又叫灭点透视原理透视原理两点透视又称透视原理透视原理透视原理透视原理透视原理透视原理透视原理透视原理
透视常识
实用文档
成角透视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看图过程中请大家实找用文出档 图片的相同点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透视原理
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 2.视 点: 3.消失点:
透视基本规律:

近 远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实用文档
再 见
实用文档
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就是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上的点, 又叫灭点
实用文档
透视原理
透视的分类
一点透视(又称 平行透视) 两点透视(又称 成角透视)
散点透视
实用文档
透视原理
比较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不同
实用文档
透视原理
课堂作业
实用文档
透视原理
课堂作业
实用文档
透视原理
课堂总结归纳

透视术语

透视术语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第二章
透视学中的术语
不同角度的透视效果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第二章
透视学中的术语
2.视 距 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的距离直接影响透视 图表现的空间大小。距离控制的重要性,我 们可以从提供对比的图例中看出,当距离控 制恰当时,被表现的空间主体突出,表现出 完整性;反之,则主题不明,或者不够完整。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第二章
透视学中的术语
2、透视三要素 物体、画面、眼睛是构成透视图的三要素 眼睛:透视的主体,是眼睛对物体观察构成透视的主观条件。 物体:透视的客体,是构成透视图形状的客观依据 画面:透视的媒介,是构成透视图形的载体。 只要我们掌握了构成透视图的基本规律,通过透视三 要素的关系,就能把我们构想的物体形象的逼真地描绘出来。 我们通常把这想象出来的透视图叫做效果图或设计图。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第二章
透视学中的术语
局部观 察效果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第二章
透视学中的术语
视距不同所取得 的效果也不相同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第二章
透视学中的术语
3.角度 当视线与被观察对象形成垂直角时,绘 制的是一点透视;当视线与被观察对象成 非垂直角则形成二点以上的透视图。 角度的选择与透视图希望表达出来的效 果有直接关系。它可以决定被表达的空间 主角是谁,也可以决定透视图中的分割效 果。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第二章
透视学中的术语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第二章
透视学中的术语
谢谢!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第二章
透视学中的术语
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绘画要取得正确的透视,往往会在绘画 对象前面放置一个透空的方格网 而所绘画的图面上也有相 应的方格网,画家就依据绘画对象各点在透空方格网上的位 置,按比例描摹到图面的方格网上。其实这就是根据人视线 的成像原理而采取的一种简便的透视图画法。经过几百年的 实践和探索, 透视成为艺术类学科如绘画.雕塑 设计等的 基础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视 域
一、定义:人的视域是指固定注视方向后可见的视觉范围。正 常视域通常指视角为600时,由目点形成的视锥范围。 二、视角与视距的关系: 1、视距等于视圈半径时,视角为900。 2、视距等于1.5倍的视圈半径时,视角为670。 3、视距等于2倍视圈半径时,视角为530。 4、视距等于3倍视圈半径时,视角为370。 5、视距为4倍视圈半径时,视角为280。
10、取景框:在画面上, 600视角的视圈内所能选取的矩形作画 范围,称为画幅。取景框称为取景框。 11、基线(GL):画面与地面的交接线。 12、基面(GP):承载物体的平面。平视时即为地面。 13、地平线:地平面尽头与天空交界的水平线。 14、视平面:目点、目线、中视线所在的平面。 15、视平线(HL):视平面与画面垂直相交的线为视平线。 16、心点(P):中视线与画面的垂直相交的点。 17、主点(P0):视者主视线与画面的交点。 18、主垂线:经过主点、心点所作水平线的垂直线。 19、视距:目点到心点的垂直距离。 20、视高:视平面与基面的垂直距离。 21、距点(d):以心点为中心,视距为半径截取的左右两点称为 距点。与画面成450角水平变线的灭点。 22、原线:与画面平行的线,透视图中保持原方向不变。 23、变线:与画面不平行的线,透视图中有消失现象。
24、迹点:视线与画面的交点。 25、灭点:透视线消失点。包括主点、距点、余点、升点、降 点等。 26、灭线:透视平面消失的直线。包括地平线、视平线等。 27、余点(V):视平线上除心点、距点以外的统称为余点。心 点、距点之间的点为内余点,距点之外的点称为外余点。 28、测点(M):用来测量景物成角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深度的点。
第二节
画 面
一、定义:画面是画家或设计师用来表现物体空间存在形 式的平面,一般垂直于地面,平行于画者。 二、绘制透视图所需的参考线:视平线、中视线、目点与 距点连线等,都位于视平面内。 三、变量: (一)当景物与画面位置固定不变时,人距离画面越近, 画面透视景深越深,反之越浅。 (二)当画者与景物位置固定不变时,画面距画者越远, 取景范围越小,画面距画者越近则取景范围越大。
第二章 透视学常用术语及 基本原理
授课老师:刘欠欠 授课班级:143环艺班
本章共五节,分别是: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透视学基本术语 画面 视域 地平线与视平线 巴洛时尚都市 原线与变线
第一节 透视学基本术语
1、目点(S):观察者眼睛所在的位置。 2、目线:过目点平行于视平线的直线,是确定视线消失点角度的 参考线。 3、视线:从物体上反射入人眼的光线叫做视线 4、主视线:视者水平引向地平线的垂直视线。 5、视角:两条边缘视线间的夹角。 6、视域:固定注视方向后可见的视觉范围。绘画上通常采用600 以内的视域作画。 600以内的视域叫舒适视域。 7、中视线:视域圆锥体的中心轴,垂直于画面叫做中视线。平视 时与地面平行,与注视线重合,俯视、仰视时与地面成角倾斜。 8、视圈:视域圆锥曲面与画面的交接线。正常视域情况下,通常 指600视角的视圈。 9、画面:画家或设计师用来表现物体空间存在形式的平面。一般 垂直于地面,平行于画者。
第四节
地平线与视平线
一、定义: 1、地平线:是地平面的尽头与天空交接的水平线。 2、视平线:视平面与画面相交的线。 地平线、视平线视构图框架中重要的参考线。 二、视平线与地平线的关系: 1、当人平视时,人的视平线与地平线相重合; 2、当人眼处于俯视状态时,视平线位于地平线之下; 3、当人眼处于仰视状态时,视平线位于地平线之上。 三、中视线与主视线的关系: 1、当人平视时,人的中视线与主视线相重合; 2、当人眼处于俯视状态时,中视线位于主视线之下; 3、当人眼处于仰视状态时,中视线位于主视线之上。
斜变线的透视方向
第五节
原线与变线
一、原线: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其透视方向保持不变,没 有灭点。 特点:从空间线与画面平行的角度来解释,存在三种状 态:与视平面垂直(如线①);与视平面平行(如线②③); 与视平面相交(如线④⑤)。
原线的透视方向
平变线的透视方向
二、变线: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其透视方向与原来发 生变化,向一个灭点消失。相平行的变线,消 失于同一灭点。 特点:存在两种状态:平行于视平面的水平变线 (如线⑥⑦⑧)和与视平面倾斜相交的变线(如线⑨⑩)。 水平变线消失在水平的视平线上,倾斜的变线灭于升点或 将点,位于视平线的上方或下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