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概念的演变历史
市场营销的发展史
![市场营销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35d9851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4.png)
市场营销的发展史市场营销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品牌建设和推广等手段,将产品或服务有效地推向市场并实现销售的过程。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市场营销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以市场营销的发展史为主题,探讨市场营销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
一、古代市场营销古代市场营销主要以传统的交易方式为主,商家通过口口相传、摊位展示等方式来宣传和销售产品。
在古代,商家的经营范围相对较小,主要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为主。
市场营销的核心思想是“卖什么、卖给谁和如何卖”。
商家通过了解顾客需求,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以此来促进销售。
二、工业革命与媒体时代工业革命的到来,带动了生产力的大幅增长,也促进了市场营销的发展。
企业开始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产品供应量迅速增加。
为了有效推广产品,企业开始利用报纸、广播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
在这个时代,市场营销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推广,通过媒体的力量将产品的优势和独特性传递给消费者。
三、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市场营销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互联网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推广渠道和销售方式。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开展电子商务、利用社交媒体等方式,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沟通。
互联网时代的市场营销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兴趣和偏好进行精准营销,提高销售效果。
四、大数据与智能营销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市场营销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企业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消费数据,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偏好,从而精准地进行市场定位和产品推广。
智能营销的概念也逐渐兴起,企业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个性化推荐和智能客户服务,提高市场营销的效率和效果。
五、社交媒体与口碑营销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口碑营销成为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
消费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购物体验和产品评价,这些口碑信息对于其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企业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社交媒体的互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请简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过程
![请简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5c4573c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0.png)
请简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过程
大部分国家都注意到市场营销的作用和重要性,市场营销技术的演变经历了从产品主导的营销观念,到客户价值主导的策略性营销观念,再到以支持和服务为主导的营销服务观念,以及最后与现实世界联系合发展成整体营销观念。
一、产品主导的营销观念:
20世纪60年代,传统概念意识流行,许多企业认为商品是最重要的,将营销的把握定义为把最佳的产品销往最合适的市场而获得最大的利润,营销的核心任务就是生产出好的产品,通过广告推广,到达消费者而获得收益的理念,称为“产品主导的营销观念”。
到20世纪70年代,产品主导思维难以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转变,当时,营销观念由产品主导移转到客户价值主导,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基本出发口,不仅要研究市场,还要研究客户。
它注重研究对客户价值,瞄准市场客户需求,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任务,把营销活动的中心转移到客户利益的一边,通过此努力提高客户的价值,使客户满意,这就是客户价值主导的策略性营销观念。
从90年代开始,众多企业开始注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产品和价值,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和市场需求,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把客户利益处于决策中心,关注客户关注点和有效沟通,并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将营销与服务相结合,营造客户满意的环境,这就是以服务为主导的营销服务观念。
四、与现实世界联系合发展成整体营销观念:
20世纪末,营销观念以客户视角和企业社会责任两方面双向发展,市场营销更加注重客户体验,提升客户品牌忠诚度,着重企业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发展社会市场,加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多种活动手段建立新消费者文化,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激发消费者情感,以贴近生活的方式实施,把营销发展成一种文化,并以此做出更积极的影响,这就是与现实世界联系合发展的整体营销观念。
营销理念的历史演变
![营销理念的历史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b30a1aa3f111f18582d05a42.png)
营销理念的历史演变古人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如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就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环境,而且变得越来越成熟,而消费者也变得越来越精明。
厂商不断推出新的营销策略以争取客户,而市场则是以更多的冷静给予回应。
与上个世纪相比,今天的市场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竞争格局,还是消费者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营销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几次变化,经历了四种典型的营销理念,即: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4P理论、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的4C理论、以建立顾客忠诚为目标的4R理论以及建立企业终极竞争力的4V理论。
一、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4P理论美国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在20世纪的60年代提出了着名的4P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
他认为一次成功和完整的市场营销活动,意味着以适当的产品、适当的价格、适当的渠道和适当的促销手段,将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投放到特定市场的行为。
20世纪的60年代,当时的市场正处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市场竞争远没有现在激烈。
这时候产生的4P理论主要是从供方出发来研究市场的需求及变化,如何在竞争在取胜。
4P理论重视产品导向而非消费者导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
4P理论是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它最早将复杂的市场营销活动加以简单化、抽象化和体系化,构建了营销学的基本框架,促进了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与普及。
4P理论在营销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至今仍然是人们思考营销问题的基本模式。
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一理论逐渐显示出其弊端:一是营销活动着重企业内部,对营销过程中的外部不可控变量考虑较少,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二是随着产品、价格和促销等手段在企业间相互模仿,在实际运用中很难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由于4P理论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出现了一定的弊端,于是,更加强调追求顾客满意的4C理论营运而生。
二、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的4C理论4C理论是由美国营销专家劳特朋教授在1990年提出的,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新设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
营销在中国发展史
![营销在中国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ada4114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7.png)
营销在中国发展史引言:营销作为一门重要的商业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古代的市井贩卖到现代的互联网营销,营销方式不断演变,适应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历史时期出发,探讨中国营销发展的脉络和特点。
一、古代市井贩卖在古代,中国的营销方式以市井贩卖为主要形式。
商贩们通过搭建摊位、叫卖吆喝的方式吸引顾客,推销自己的商品。
这种营销方式虽然简单,但却是古代中国最早的商业活动形式之一。
市井贩卖不仅是商品流通的方式,也是信息传递的途径,商贩们通过吆喝和传闻来宣传产品,吸引更多顾客购买。
二、传统广告宣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发展,传统广告宣传逐渐兴起。
传统广告宣传以海报、宣传单、报纸等方式进行,通过文字和图案来传递信息。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扩大宣传范围,还能够加强品牌形象和产品特点的展示。
例如,在清朝时期,一些大商家开始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向更多的人群传递商品信息,提高销售量。
三、电视广告的崛起20世纪50年代,电视广告开始在中国兴起。
电视广告以其直观、生动的特点,迅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通过电视广告,企业可以将产品的品牌形象和特点直接展示给观众,有效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广告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如音乐广告、故事广告等,进一步增强了广告的吸引力。
四、互联网营销的崛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营销成为了中国营销发展的新动力。
互联网营销通过网络平台,如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将产品和服务推向更广泛的受众。
互联网营销具有成本低、覆盖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成为了许多企业推广产品的首选方式。
例如,一些知名电商平台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进行产品展示和推销,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
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成为了中国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通过手机应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方式,将产品和服务直接推送到用户手中。
营销理念的历史演变4P4C4R
![营销理念的历史演变4P4C4R](https://img.taocdn.com/s3/m/22d1b7f5f61fb7360b4c6512.png)
营销理念的历史演变:4P->4C->4R古人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如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就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环境,而且变得越来越成熟,而消费者也变得越来越精明。
厂商不断推出新的营销策略以争取客户,而市场则是以更多的冷静给予回应。
与上个世纪相比,今天的市场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竞争格局,还是消费者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营销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几次变化,经历了三种典型的营销理念,即: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4P理论,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的4C理论,和以建立顾客忠诚为目标的4R理论。
一、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4P理论美国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在20世纪的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
他认为一次成功和完整的市场营销活动,意味着以适当的产品、适当的价格、适当的渠道和适当的促销手段,将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投放到特定市场的行为。
20世纪的60年代,当时的市场正处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市场竞争远没有现在激烈。
这时候产生的4P理论主要是从供方出发来研究市场的需求及变化,如何在竞争在取胜。
4P理论重视产品导向而非消费者导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
4P理论是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它最早将复杂的市场营销活动加以简单化、抽象化和体系化,构建了营销学的基本框架,促进了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与普及。
4P理论在营销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至今仍然是人们思考营销问题的基本模式。
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一理论逐渐显示出其弊端:一是营销活动着重企业内部,对营销过程中的外部不可控变量考虑较少,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二是随着产品、价格和促销等手段在企业间相互模仿,在实际运用中很难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由于4P理论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出现了一定的弊端,于是,更加强调追求顾客满意的4C理论营运而生。
二、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的4C理论4C理论是由美国营销专家劳特朋教授在1990年提出的,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新设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
简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简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和发展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99d718c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60.png)
简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市场营销活动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在过去,商业组织认为把商品卖给客户就是营销。
随着时间的推移,营销观念也发生了演变和发展。
从20世纪以来,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迅速,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本文将就更深入地探讨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首先,在20世纪初,“产品”理念强调销售商品,市场营销观念以推出产品为核心,这一概念牢牢把握了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之间的市场营销活动。
它提出了产品的改善是市场营销的关键,主要依赖宣传手段把产品在市场上推广和宣传,把公司视为单一的产品分销商,从而推动销售。
其次,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营销”理念开始兴起,将营销作为研究和管理的一个学科,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管理者的重点考虑之中,以客户为中心以进行营销。
这一概念中,销售量优先于质量,把握市场需求,注重销售环节,面向客户,并利用全面的广告和促销活动来提高市场份额,从而推动销售。
再次,在20世纪60年代,“市场导向”理念出现了,把市场作为研究和管理营销的重点,把客户的需求作为引导营销活动的最终目标,开始注重整个市场,考虑如何让客户的需求得到及时的满足,遇到新的市场机会,及时做出反应。
这一概念认为,要做好市场营销,就必须充分了解市场,对客户的行为、习惯和偏好有充分的认识,运用巧妙的营销策略,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最后,在21世纪,“关系营销”理念受到广泛关注,强调建立同客户的互惠互利、长期、稳定的关系,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一概念是现在营销观念的核心,主要强调“以客户为导向”,打造与客户的长期关系,在市场上运用“客户忠诚度”来改变消费者的行为,让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及情感上的回报。
总之,市场营销观念在20世纪以来发生了演变和发展,从产品观念转向营销观念,从营销观念转向市场导向观念,从市场导向观念转向关系营销观念,朝着以客户为导向,建立同客户的长期关系的方向发展。
市场营销理念的改变在不同的时期不断给营销管理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有助于企业把握市场变化的动态,发掘新的市场机遇,不断开拓市场,提高销售量和市场份额。
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过程
![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1e35d02d700abb68a882fb0c.png)
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过程市场营销学于20世纪初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又于20世纪50年代从经济学研究范式转向管理学研究范式,理论日益丰富.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与完善时期和分化与扩展时期.市场环境的变迁迫使企业营销实践做出适应性改变,由此推动市场营销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营销理论在美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时期、职能研究时期、形成和巩固时期、市场营销管理导向时期、协同和发展时期、分化和扩展时期六个阶段。
(一)萌芽时期(1900~1920年)这一时期是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
西部开发运动和铁路向全国各地的延伸,使美国国内市场急剧扩大,加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促使企业日益重视广告、分销活动。
专业化广告代理商在全美国日渐活跃,发挥着相当重要的市场营销职能。
连锁商店、邮购商店的产生与发展,给市场营销带来了薄利多销的新观念。
在此期间,出现了几位被当代视为市场营销研究先驱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有阿克·肖、拉尔夫·斯达·巴特勒和韦尔德。
最初在美国几所大学开设的有关市场营销的课程,当时较多地称为“分销学”,而不是“市场营销学”。
例如,1902年密执安大学开设的课程名称为“美国分销管理行业”。
在美国早期的教学研究活动中,还没有人使用“市场营销”这一术语,而用得最广泛的是“贸易”、“商业”、“分销”等。
在1900~1910年间,观念发生了变化。
尽管“分销学”的研究是分别在美国几个不同的地方进行的,而且学者们相互之间联系很少,但他们几乎同时都感觉到需要有一个新名称来称呼他们所讲授的课程,于是便出现了“市场营销”这个名词。
这一时期的市场营销理论大多是以生产观念为导向的,其依据仍然是以供给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学。
但是,这些研究在经济学家所持的生产观念和市场营销学家所持的消费观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所以,这一时期可称为市场营销理论的萌芽时期。
(二)职能研究时期(1921~1945年)美国消费经济结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十几年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历史
![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50eb29e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b.png)
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历史市场营销观念演变经历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等阶段。
1、生产观念阶段生产观念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该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随处买到和价格低廉的商品,企业应当组织和利用所有资源,集中一切力量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分销范围,增加产量,降低成本。
显然,生产观念是一种重生产、轻营销的指导思想,其典型表现就是“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以生产观念指导营销活动的企业,称为生产导向企业。
2、产品观念阶段产品观念是与生产观念并存的一种市场营销观念,都是重生产轻营销。
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
因此,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致力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日志完善。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公司经理人常常迷恋自己的产品,以至于没有意识到产品可能并不迎合时尚,甚至市场正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只依赖工程技术人员而极少让消费者介入。
3、推销观念阶段推销观念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过渡阶段。
盛行于20世纪30—40年代。
推销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有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若听其自然,消费者就不会自觉的购买大量本企业的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是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
其具体表现是:“我卖什么,就设法让人们买什么”。
执行推销观念的企业,称为推销导向企业。
在推销观念的指导下,企业相信产品是“卖出去的”,而不是“被买去的”。
4、市场营销观念阶段市场营销观念是以消费者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的经营哲学,是消费者主权论的体现。
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该观念认为,实现企业诸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并且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东西。
市场营销观念的产生,是市场营销哲学的一种质的飞跃和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旧观念的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在经营策略和方法上也有很大突破。
市场营销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概述
![市场营销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6e692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2.png)
市场营销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概述市场营销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
从最初的传统营销方式到现在的数字化营销,市场营销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趋势。
本文将概述市场营销的历史演变,并分析当前的发展趋势。
市场营销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期的市场营销是通过嘴对嘴传播的方式,商家通过口口相传来销售产品。
随着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市场营销开始采用更多的媒介,如广告、邮寄和电视等。
20世纪6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市场营销开始采用更多的科学方法,如市场调查和定位。
20世纪80年代,市场营销开始出现了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市场营销开始进入数字时代。
电子邮件、网站和在线广告成为了营销的新媒介。
市场营销的范围也扩大到了全球范围,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市场营销活动。
目前,市场营销正经历着一系列的发展趋势。
首先,数字化营销已经成为市场营销的核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和购买产品。
数字化营销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引擎优化和在线广告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其次,个性化营销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消费者数据,从而了解他们的喜好和行为。
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再次,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市场营销的重要渠道。
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的购物体验和意见,而企业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来与消费者进行互动。
企业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广告、推广产品,并与消费者进行对话。
此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市场营销的重要主题。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的环境影响。
企业需要积极采取环保措施,推出环保产品,并将环保理念融入到市场营销中。
最后,全球化是市场营销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市场营销活动。
全球化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企业需要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环境,了解不同文化和消费行为。
市场营销概念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课件 (一)
![市场营销概念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课件 (一)](https://img.taocdn.com/s3/m/7854621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b.png)
市场营销概念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课件 (一)市场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定价、促销和渠道建设等一系列活动,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的综合管理活动。
随着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市场营销的概念和观念也在不断演变。
一、市场营销概念的演变:1.生产导向阶段:二战后,生产力发展迅速,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十分显著,以生产出优质产品为主导思想的生产导向时期开始。
2.销售导向阶段:20世纪50年代开始,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价格成为消费者主要关注的点,企业的销售导向逐渐被引入,在销售力度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忽略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的重要性。
3.市场导向阶段:市场导向的概念首次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不再单纯满足,而是开始注重购买体验,越来越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中心,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业务导向阶段:随着互联网、智能化裹带领的新技术的发展,21世纪初期,企业开始逐渐从市场导向发展为业务导向,强调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处理所有产品和服务之间的交叉性关系,将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策略。
二、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1.产品为王:营销的初期阶段,所有法则都是从产品变化发展而来的。
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为产品为王的时期,即企业单纯以生产产品的量和质量之间的竞争模拟来获取市场份额。
2.卖点为王:在工业体系初步集成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期,产品为王的观念被逐渐取代了。
企业走向竞争不只是单纯依靠产品质量和种类,而呈现变得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因此营销观念也逐步地朝着产品售卖的策略倾斜。
3.顾客为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呈现了新兴的市场经济体制,一种新型的市场秩序正在形成。
因此在这个时代,营销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推崇企业要以顾客为中心。
实现顾客需求是企业经营的核心,这也成为了企业全面发展的根本。
4.品牌为王:新世纪开始,随着时代和市场的变化,品牌的意义变得格外显著。
简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过程
![简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58995ae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b.png)
简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过程市场营销作为商业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也演变成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
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到今天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思想,营销观念的演变经历了从个人主义到消费者主义的重大转变。
17世纪以前,市场营销观念一般以政府控制为主,市场上的货物也以政府控制为主,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18世纪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传统的政府控制式市场开始变得自由起来,市场消费者开始从政府手中解放出来,发挥出其他消费者的作用。
此时的市场营销观念仍以生产者为中心,对消费者的关注很少。
消费者只是看到商品在市场上的供应量,仅仅按照自己的需求去购买,缺乏有效的消费投入。
转折点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此时个人主义浪潮正式在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兴起,企业逐渐认识到消费者也是社会主体,因此,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概念也随之提出。
强调面向消费者的市场营销理念,认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买卖”的交易关系,而是“互利合作”的关系。
焦点转移到消费者需求和需求的满足,让消费者满意的营销策略从此诞生了。
企业开始利用市场调查、广告和促销等手段,从消费者角度来重新定义其产品,甚至发展新型产品,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利益。
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消费者主义浪潮兴起,消费者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更加复杂,同时,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开始从发掘消费者的内在偏好开始,重点转入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策划、营销和服务体验,并把客户体验作为创造价值的核心,引入了客户关系管理和智能化营销,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完善的购物体验。
综上所述,市场营销观念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到今天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思想,经历了从个人主义到消费者主义的重大转变,营销从强调提供产品服务,转入强调提供客户体验,以更加客户化的对待营销的方式,推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营销组合概念的演化
![营销组合概念的演化](https://img.taocdn.com/s3/m/f44049c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7.png)
营销组合概念的演化
营销组合概念是一种营销策略,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针对不同的市场定位,开发出更经济、更高效的营销策略和方案,提高企业的销售效率。
营销组合概念的演变历程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它的演变主要受四种原因的影响:
一、销售心理学。
随着社会营销理论的发展,营销学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了新的发展,其中包括销售心理学。
这种学科认为,销售过程是一种心理活动,需要从客户的观点出发,为客户提供服务,并努力让他们购买。
因此,企业需要采用有效的营销组合,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激发其购买欲望。
二、数字营销。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也开始采用数字营销的方法来宣传、拓展市场,营销组合也慢慢兴起。
数字营销技术可以更好地掌握客户信息,建立全面的营销信息体系,更有效地提升客户体验,有效开发新市场,实现企业目标。
三、流程集成。
与20世纪后期开始的管理流程重组相结合,将企业的营销流程进行集成和梳理,令企业更加有效地实施营销组合概念,以更精准的服务形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激发购买欲望。
四、社交媒体的发展。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工具,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沟通渠道来构建营销组合。
社交媒体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收集信息,搜集客户需求,
打造强大的营销传播系统,欲望创造和需求整合,实现更有效的营销目的。
从而,营销组合概念的演变归结为上述四种原因,尤其是销售心理学和数字营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其发展影响最大。
营销组合概念演变至今,不仅创造了一个营销理论新框架,也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营销策略,以期达到更高的商业目标。
营销概念的演变历史
![营销概念的演变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fec83e60cc22bcd127ff0c14.png)
市场营销定义的演变及变化陈发祥自1912年,美国哈佛大学赫杰*特齐出版的第一本营销著作《市场营销学》以来,市场营销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诞生近百年历史。
在这百年历史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营销学的概念也在不断地丰富、完善,其中,出现重大突破可总结为一下几个阶段: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前的营销学概念:1、1912年,赫杰。
特齐在《市场营销学》一书中对营销学的概念在这本最早的营销学著作中,赫杰。
特齐所阐述的营销学与现代营销学的原理、概念并不相同,实际上只是“分配学”和“广告学”。
同时,这段时间,营销学只是困顿于校园----这一象牙塔里,还没有真正地与企业的营销活动结合起来,校园内的研究也未得到社会重视。
2、1922年,美国学者费雷德。
克拉克在《营销原理》一书中的表述克拉克把营销功能归纳为三大功能:交换功能,包括购买和推销;实体分配功能,包括货物运输、装卸和仓储;辅助功能,包括融资、风险承担、市场情报的沟通和标准化等。
1932年,克拉克在他和维尔达所撰写的《美国农副产品营销》一书中指出:营销是产品从种植着那儿转移到使用者手中的过程,包括重要而有相关的三个内容:脊中(农产品从分散到集中收购)、平衡(调节供需双方)、分散(推销到使用者手中)。
这一过程又包括七个营销功能:集中、储藏、财务、承担风险、标准化、推销和运输。
尽管营销概念在这一阶段得以丰富,但仅仅局限于对流通领域的研究,局限于产品的推销术、广告术、推销策略以及推销机构及组织设计。
到了后期,一些学者如克拉克等也提出了创造需求、市场调研等概念。
1937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简称AMA)正式成立,吸收了教师、研究人员以及企业家参与,成为市场营销领域理论研究的权威学术机构,这一机构的出现对后来营销学概念的统一在全世界范围内起到了重要作用,直至今天这方面的作用依然突出。
3、二战后,营销概念质的变化二战后,世界性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在美国尤其突出,卖方市场出现,使营销学研究的重心发生了变化,营销学的概念也随之得以变迁。
市场营销的发展历史
![市场营销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047a55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4.png)
市场营销的发展历史市场营销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下面是市场营销发展历史的主要里程碑。
1.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初:產品为中心的营销时代在这个时期,市场营销的焦点主要是产品本身,企业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产品设计、制造和改进上。
营销活动主要围绕产品功能和特点展开,以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2.1960年代中期至1970年代中期: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时代在这个时期,市场开始意识到消费者对产品和营销活动的影响力。
市场营销的焦点从产品转向了消费者,企业更加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喜好和购买行为,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3.197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营销时代在这个时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开始认识到没有一个产品可以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定位产品并满足消费者需求,营销学家提出了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概念。
企业通过将市场细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并为每个市场制定特定的营销策略来提高销售和市场份额。
4.1990年代至今:关系营销和数字营销时代在这个时期,随着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营销开始进入了关系营销和数字营销的时代。
企业开始注重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的关系,建立品牌忠诚度和口碑。
此外,数字营销的出现使企业能够更准确地跟踪和分析消费者行为,并根据这些数据制定更精确的营销策略。
总结来说,市场营销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产品为中心的时代、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时代,以及关系营销和数字营销的时代。
随着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营销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
营销概念的演变历史
![营销概念的演变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aba6173510661ed9ad51f389.png)
市场营销定义的演变及变化陈发祥自1912年,美国哈佛大学赫杰*特齐出版的第一本营销著作《市场营销学》以来,市场营销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诞生近百年历史。
在这百年历史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营销学的概念也在不断地丰富、完善,其中,出现重大突破可总结为一下几个阶段: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前的营销学概念:1、1912年,赫杰。
特齐在《市场营销学》一书中对营销学的概念在这本最早的营销学著作中,赫杰。
特齐所阐述的营销学与现代营销学的原理、概念并不相同,实际上只是“分配学”和“广告学”。
同时,这段时间,营销学只是困顿于校园----这一象牙塔里,还没有真正地与企业的营销活动结合起来,校园内的研究也未得到社会重视。
2、1922年,美国学者费雷德。
克拉克在《营销原理》一书中的表述克拉克把营销功能归纳为三大功能:交换功能,包括购买和推销;实体分配功能,包括货物运输、装卸和仓储;辅助功能,包括融资、风险承担、市场情报的沟通和标准化等。
1932年,克拉克在他和维尔达所撰写的《美国农副产品营销》一书中指出:营销是产品从种植着那儿转移到使用者手中的过程,包括重要而有相关的三个内容:脊中(农产品从分散到集中收购)、平衡(调节供需双方)、分散(推销到使用者手中)。
这一过程又包括七个营销功能:集中、储藏、财务、承担风险、标准化、推销和运输。
尽管营销概念在这一阶段得以丰富,但仅仅局限于对流通领域的研究,局限于产品的推销术、广告术、推销策略以及推销机构及组织设计。
到了后期,一些学者如克拉克等也提出了创造需求、市场调研等概念。
1937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简称AMA)正式成立,吸收了教师、研究人员以及企业家参与,成为市场营销领域理论研究的权威学术机构,这一机构的出现对后来营销学概念的统一在全世界范围内起到了重要作用,直至今天这方面的作用依然突出。
3、二战后,营销概念质的变化二战后,世界性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在美国尤其突出,卖方市场出现,使营销学研究的重心发生了变化,营销学的概念也随之得以变迁。
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12d54d352ea551811a68715.png)
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与发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市场营销理念的演变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传统观念阶段、市场营销观念阶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阶段。
下面来详细看看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传统观念阶段的营销理念包括3种观念,即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
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与发展,可归纳为六种,即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客户观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1、生产观念生产观念是指导销售者行为的最古老的观念之一。
这种观念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前。
企业经营哲学不是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而是从企业生产出发。
其主要表现是“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
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随处买得到而且价格低廉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分销效率,扩大生产,降低成本以扩展市场。
例如,烽.火猎头专家认为美国皮尔斯堡面粉公司,从1869年至20世纪20年代,一直运用生产观念指导企业的经营,当时这家公司提出的口号是“本公司旨在制造面粉”。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傲慢地宣称:“不管顾客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我只有一种黑色的。
”也是典型表现。
显然,生产观念是一种重生产、轻市场营销的商业哲学。
生产观念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产生的。
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和战后一段时期内,由于物资短缺,市场产品供不应求,生产观念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颇为流行。
中国在计划经济旧体制下,由于市场产品短缺,企业不愁其产品没有销路,工商企业在其经营管理中也奉行生产观念,具体表现为:工业企业集中力量发展生产,轻视市场营销,实行以产定销;商业企业集中力量抓货源,工业生产什么就收购什么,工业生产多少就收购多少,也不重视市场营销。
生产观念是一种“我们生产什么,消费者就消费什么”的观念。
因此,除了物资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之外,有些企业在产品成本高的条件下,其市场营销管理也受产品观念支配。
市场营销的历史演变与未来战略
![市场营销的历史演变与未来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133535b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2.png)
市场营销的历史演变与未来战略市场营销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创造价值、提高品牌价值、已经营销收入。
然而这一切的发展与演变并不容易,需要一个长期积累与发展过程。
一、市场营销的历史演变1、进入20世纪:Markaeting带来的发展机遇20世纪,市场营销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壮大。
推动这一转型的最大因素,是毕业于哈佛商学院的帕克曼·菲尔普斯先生,他将他的管理哲学命名为Marketing。
Marketing的提出,为企业制定营销战略、针对目标群体、精准定位、产品包装、宣传广告和售后服务等提供了更清晰、实用的方向。
菲尔普斯的Marketing理论,宣告了企业营销必须注重与顾客交互,并实现对客户愿望与需求、流行趋势等的了解和反馈,还涉及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品牌策略,以及市场细分等多方面内容。
2、1970s:关系营销理论的提出20世纪70年代,关系营销学派把市场营销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把重点放在了营销活动中形成长期良好的互惠关系上。
关系营销论的提出,是为了让品牌和客户之间建立一份真挚的、长期的、双向的合作性关系,从而提升顾客忠诚度,激活更多的周边潜在客户,扶持一个强大、稳定的品牌。
3、1990s:品牌管理理论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的品牌热潮掀起了品牌管理的狂潮,因此好的品牌管理理论在很短时间内由一个无名的工具变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品牌管理理论的核心是要求公司在促销活动中关注对品牌价值、形象和信誉的长期投资。
品牌管理理论并不仅限于产品属性,更是注重品牌形象的传播、价值感知以及品牌文化的创造,在提升品牌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整个行业的相关基础设施的水平。
二、市场营销的未来战略以品牌建立为核心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注意到了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用户定制的必要性。
在营销层面,对品牌健康的监控和管理技术地位的关注以及品牌策略地位的提高,将是我们未来所面临的压力,也是我们未来所面临的机遇。
市场营销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概述
![市场营销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272aef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1.png)
市场营销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概述市场营销是指企业通过研究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并通过产品开发、定价、促销和渠道选择等手段,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实现盈利的一种商业活动。
市场营销的发展是长期演变的结果,受到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市场营销历史的主要演变和发展趋势的概述。
一、市场营销历史演变1.生产导向时代(19世纪)在这个时期,由于产品供应紧张,企业主要关注产品的生产和生产效率,忽视了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变化。
2.销售导向时代(20世纪上半叶)随着产品供应过剩,企业开始意识到需要开展销售和促销活动来推动销售。
这个时期,企业将重点放在销售和广告上,通过各种手段刺激消费者购买。
3.市场导向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逐渐认识到市场需求的重要性。
市场导向时代强调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消费者需求分析,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采取差异化的市场策略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4.关系营销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消费者权益的提升,企业开始注重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关系。
关系营销强调企业通过建立和维护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增强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5.数字营销时代(21世纪)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营销成为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引擎优化、社交媒体营销、电子邮件营销等方式,更精准地触达目标消费者,并进行数据分析来优化营销策略。
二、市场营销发展趋势1.个性化营销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企业需要借助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
个性化营销可以更准确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购买体验和忠诚度。
2.社交媒体营销社交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渠道,企业需要加强在社交媒体平台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活动,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提高品牌认知和口碑。
3.移动营销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消费者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信息和购买产品。
营销理念的历史演变:4P-4C-4R-4V
![营销理念的历史演变:4P-4C-4R-4V](https://img.taocdn.com/s3/m/da085915ff00bed5b9f31de7.png)
营销理念的历史演变:4P-4C-4R-4V2010-11-17 16:22:13| 分类:营销策略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古人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如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就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环境,而且变得越来越成熟,而消费者也变得越来越精明。
厂商不断推出新的营销策略以争取客户,而市场则是以更多的冷静给予回应。
与上个世纪相比,今天的市场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竞争格局,还是消费者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营销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几次变化,经历了四种典型的营销理念,即: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4P理论、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的4C理论、以建立顾客忠诚为目标的4R理论以及建立企业终极竞争力的4V理论。
一、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4P理论美国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在20世纪的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
他认为一次成功和完整的市场营销活动,意味着以适当的产品、适当的价格、适当的渠道和适当的促销手段,将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投放到特定市场的行为。
20世纪的60年代,当时的市场正处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市场竞争远没有现在激烈。
这时候产生的4P理论主要是从供方出发来研究市场的需求及变化,如何在竞争在取胜。
4P理论重视产品导向而非消费者导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
4P理论是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它最早将复杂的市场营销活动加以简单化、抽象化和体系化,构建了营销学的基本框架,促进了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与普及。
4P理论在营销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至今仍然是人们思考营销问题的基本模式。
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一理论逐渐显示出其弊端:一是营销活动着重企业内部,对营销过程中的外部不可控变量考虑较少,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二是随着产品、价格和促销等手段在企业间相互模仿,在实际运用中很难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由于4P理论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出现了一定的弊端,于是,更加强调追求顾客满意的4C理论营运而生。
市场营销观念演变过程及其各阶段特点
![市场营销观念演变过程及其各阶段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7b0653d87c24028915fc338.png)
市场营销观念演变过程及其各阶段特点市场营销观念是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实现高效营销的根本保证。
尤其是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在对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利润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市场营销观念随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就是新的营销观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营销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生产观念阶段,产品观念阶段,推销观念阶段,市场营销观念阶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阶段。
一、生产观念阶段:生产观念是以产品生产为中心的观念。
这种观念认为:消费者只关注买得到和买得起的产品。
它是一种最古老的经营思想,是典型的“以产定销”观念。
因而,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能且仅能买什么。
生产观念的核心是以生产者为中心,企业以顾客买得到和买得起产品为假设的出发点,因此,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供给并努力降低成本和售价。
企业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其实也没必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
在生产力水平低,市场表现为卖方市场的情况下,这种观念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
企业对市场的关心,主要表现在关心市场上产品的有无和产品的多少,而不是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企业管理中以生产部门作为主要部门。
二、产品观念阶段:产品观念是指企业不是通过市场分析开发相应的产品和品种,而是把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作为一切活动的中心,以此扩大销售、取得利润这样一种经营指导思想。
产品观念不仅注重生产数量,还注重产品质量。
因此,企业生产的产品只要物美价廉,就会顾客盈门。
如果说生产观念着重强调“以量取胜”的话,那么产品观念则是着重强调“以质取胜”。
由此可见,产品观念是一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但它已经多了一层淡淡的竞争色彩。
此时,企业最容易导致“市场营销近视”,即不适当地把注意力放在产品上,而不是放在市场需要上,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缺乏远见,只看到自己的产品质量好,看不到市场需求在变化,致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营销定义的演变及变化
陈发祥
自1912年,美国哈佛大学赫杰*特齐出版的第一本营销著作《市场营销学》以来,市场营销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诞生近百年历史。
在这百年历史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营销学的概念也在不断地丰富、完善,其中,出现重大突破可总结为一下几个阶段:
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前的营销学概念:
1、1912年,赫杰。
特齐在《市场营销学》一书中对营销学的概念
在这本最早的营销学著作中,赫杰。
特齐所阐述的营销学与现代营销学的原理、概念并不相同,实际上只是“分配学”和“广告学”。
同时,这段时间,营销学只是困顿于校园----这一象牙塔里,还没有真正地与企业的营销活动结合起来,校园内的研究也未得到社会重视。
2、1922年,美国学者费雷德。
克拉克在《营销原理》一书中的表述
克拉克把营销功能归纳为三大功能:交换功能,包括购买和推销;实体分配功能,包括货物运输、装卸和仓储;辅助功能,包括融资、风险承担、市场情报的沟通和标准化等。
1932年,克拉克在他和维尔达所撰写的《美国农副产品营销》一书中指出:营销是产品从种植着那儿转移到使用者手中的过程,包括重要而有相关的三个内容:脊中(农产品从分散到集中收购)、平
衡(调节供需双方)、分散(推销到使用者手中)。
这一过程又包括七个营销功能:集中、储藏、财务、承担风险、标准化、推销和运输。
尽管营销概念在这一阶段得以丰富,但仅仅局限于对流通领域的研究,局限于产品的推销术、广告术、推销策略以及推销机构及组织设计。
到了后期,一些学者如克拉克等也提出了创造需求、市场调研等概念。
1937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简称AMA)正式成立,吸收了教师、研究人员以及企业家参与,成为市场营销领域理论研究的权威学术机构,这一机构的出现对后来营销学概念的统一在全世界范围内起到了重要作用,直至今天这方面的作用依然突出。
3、二战后,营销概念质的变化
二战后,世界性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在美国尤其突出,卖方市场出现,使营销学研究的重心发生了变化,营销学的概念也随之得以变迁。
由于卖方市场的出现,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必须围绕顾客为中心,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前提,如果仍然象传统的那样在企业已经把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再考虑广告、推销等问题,产品就难以有效销售,企业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因而原有的市场营销理论及概念必须随时代发展而变革。
市场营销必须突破流通领域,形成新的概念,于是,第一次出现了现代营销概念。
所谓现代营销概念,就是在卖方市场前提下,注重研究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如何发现、把握市场机会,满足买主需求,使企业得以
适应市场的环境变化,扩大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盈利,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在这一阶段,一些著名的营销理论得以提出,使营销的概念更加丰满:1960年,麦卡锡提出4PS,强调企业营销主要包括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这四个方面策略和手段;1964年,鲍顿在麦卡锡的理论上又发展性地提出营销组合的概念,指出企业在实际运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这四个方面策略时并非孤立起来运用,而是将4p的优点综合起来,按系统论的方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营销实践。
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把市场营销定义为:市场营销是引导货物或劳务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或用户所进行的一切企业活动。
4p及营销组合的理论对21世纪的营销都具备重大意义,也成为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营销学的学科框架基础。
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末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市场营销学逐渐步入成熟阶段,一些营销大家开始出现,他们对营销学的概念规范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号称现代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浦。
科特勒的作用尤为突出。
1、1983年,菲利普。
科特勒在《市场原理》明确指出: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学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
1989年,菲利普。
科特勒又提出了著名的“大市场营销”概念,在4p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上“政治及公关”2p,即所谓的6P。
答市场营销的出现一改过去企业被动的适应市场为主动地创造市场、
引导市场需求,对现代企业营销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直至今天,菲利普。
科特勒的《营销管理》已出版了第12版,流行于全球,每一个新的版本,菲利普。
科特勒都对最新的营销概念作出全面的解释。
菲利普。
科特勒的作用还在于其权威性地对营销学科的界定、研究对象的明确、核心概念的确定,使营销学科许多领域长期争论性问题得以统一。
2、1985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
1985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市场营销做出了新的概念:市场营销是对思想、货物、劳务的构想、定价、促销和分校的计划和执行过程,以创造性达到企业个人和组织的交换母的。
对这个公认为权威性的市场营销概念的理解应该从以下角度:(1)营销既是战略过程,也是战术行为,具体体现在概念为“计划和执行”。
(2)营销的对象既包括有形的货物,也包括无形的思想和劳务。
(3)营销是个有目的企业活动,组织和个人都希望通过交换,满足需求,并得以盈利。
(4)营销是个系统,是构想、定价、分销、促销的各个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
三、21世纪的营销概念
新世纪伊始,企业面对的是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经济更是意味着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前所未有的变化。
与20世纪营销不同的是,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在对
客户认识上发生了转变。
新经济呼唤新营销,关系营销应运而生。
1982年,贝里(BERRY)首先提出了关系营销的概念,正式揭开了理论界研究关系营销的序幕。
最初,贝里将关系营销定义为培养、维护和强化客户关系。
1995年,他重新将关系营销定义为通过满足客户的想法和需求来实现顾客的偏好和忠诚。
麦肯纳(Mckenna)把关系营销的宗旨归纳为将顾客、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整合在营销活动中,即发展与供应商、顾客或价值链上的其他成员之间紧密的互动关系。
美国学者雷奇汉(Fridric Reichheld)通过对美国信用卡业务的研究发现,顾客每增加5%,可带来公司利润60%的增长。
克莱姆(Cram)在对银行业顾客关系进行研究后指出:通过建立顾客间的稳定关系而成功挽留顾客为企业能创造出更多的利润,因为他们将不断的购买该企业的服务,并可充当推荐者的角色,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顾客。
同时,顾客关系维系时间愈长,银行愈容易为顾客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从而更能增强顾客从服务中获得的满意度,进而增强客户的忠诚度。
佩恩(Payne)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交易型营销把重点放在每笔销售业务上,而20世纪90年代的关系营销却着眼于单个顾客,建立企业与顾客之间的长期关系。
他认为,关系营销是通过创建、培养和延续顾客关系来长期拥有顾客,通过增加销售和实现“交叉销售”,从而使企业从顾客手中获得价值最大化。
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兴起,理论界开始将关系营销理论运用到
服务业。
其中有二个学派,以里贝为代表的北美学派和以迦马森(Gummesson)和格朗鲁斯(Gronroos)为代表的北欧学派,对服务领域关系营销的研究更倾向于企业与客户二方面对单个服务接触的研究和对买卖双方持续关系的研究。
1994年,米尔曼(Millman)和威尔逊(Wilson)提出了大客户关系发展管理模型(Key Account Relational Development Model),把大客户关系的发展明确为六个阶段。
以上学者的最新研究与探索成果,都对新经济条件下的营销概念的定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004年8月,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市场营销重新作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义:营销既是一种组织职能,也是为了组织自身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创造、沟通、传递客户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的一系列过程。
新营销的概念更多的倾向于关系营销,以区别于此前的交易营销。
相对于交易营销而言,关系营销的出现是一种转换,这种转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强调单次交易向强调客户长期关系的建立转变,注
重客户终身价值。
2、从市场占有率向客户拥有率转换。
3、注重客户忠诚度、满意度培育
4、从注重于交易的利润向客户价值转换
5、从单纯的销售向交叉销售转换
总之,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其定义的演变往往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可以这么说,有一个搞营销理论研究的学者就有一个营销的概念,有一个营销实践的企业就有一个对营销的理解。
由于资料有限,本人水平有限,难以一一表述,未尽之处,还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