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期末(1-8单元)知识点梳理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期末(1-8单元)知识点梳理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 西北←→东南,东北←→西南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4、笔算除法:(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地除,哪一位上除得的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就退后一位写商;其它数位上不够商1,就用0来占位。

(2)0乘任何数都等于0。

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0不能做除数。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百位够除时商是三位数,百位不够除时是两位数。

(4)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在一个统计表里,它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2、根据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时,首先要看懂表头,然后找到相关内容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最后解决所求问题。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重要知识点及易错点归纳总结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重要知识点及易错点归纳总结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重要知识点及易错点归纳总结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1.能结合具体情境,辨认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研究目标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不同的行走路线。

4.能综合应用方位知识解决问题。

1.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八个方向。

研究重点 2.能用八个方向描述平面图中物体所在的位置。

3.根据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环节1:重点单元知识归纳知识点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地图上辨认东、具体内容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先确定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2.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按顺时针方向,面向北时右侧是东,面向东时右面向南时右侧是西,面向西时右侧是北。

南、西、北 2.观察点不同,描述物体方向的叙述语言也不同,即观察点不同,相对应的物体所在的方向也会不识别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看简朴路线图(八个方向)描述行走门路教学环节2:易错知识总结1不能根据给出的一个方向正确地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最后把行走门路描述出来。

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1)利用指南针辨认。

(2)借助身边的事物辨认。

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再找其他三个方向,最后找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2.描述行走门路的方法:以动身点为尺度,先确定要抵达的地点所处的方向,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例题1】根据给出的北方,标出其他三个方向。

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对根据给出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的知识掌握不准确。

规避策略: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上册 (1)第一单元时分秒 (1)第三单元测量 (1)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3)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4)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4)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4)下册 (6)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6)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6)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7)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7)第五单元面积 (8)第六单元年、月、日 (9)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0)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方向的表示方法: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西背东左南右北;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地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制。

八个方向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为: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也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相对的方向有:东与西、南与北、东南与西北、西南与东北。

2.判断方向的方法:以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处画“十”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是先标出东南西北,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是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3.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红色指针永远指向北方。

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树的年轮较密的一侧向着北面。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求平均分时使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1.被除数末尾的数字不一定决定商的末尾数字,例如30÷5=6.2.在进行笔算除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西北)北(东北)西东(西南)南(东南)(西北)北(东北)西东(西南)南(东南)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 = 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6、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6、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知识点+易错题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知识点+易错题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知识点+易错题集一、位置与方向1、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因此,在判断位置时需要弄清楚以谁为标准。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来绘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1)利用“表内除法计算”;2)想乘算除。

2、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几数或几千几百数的口算:被除数前两位能被一位数整除时)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数字。

3、口算时的注意事项:1)除以任何数(除外)都等于1;2)乘以任何数都得到这个数本身;3)加上任何数都得到这个数本身;4)减去任何数都得到这个数本身。

4、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5、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

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6、除法的验算方法: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7、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年、月、日1、经过的天数的计算: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再加1.2、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3、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四、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

3)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7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让孩子牢记学习成绩不用愁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7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让孩子牢记学习成绩不用愁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期末复习重点(详细版)(精品推荐)

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期末复习重点(详细版)(精品推荐)

一、位置与方向(一)认识东西南北本节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主要有:1.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四个方位。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按顺时针排列的,其中,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⑥太阳东升西落。

早晨,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当面向太阳时,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边是南。

⑦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⑧长江是自西向东流。

⑨年轮较密的地方向着北面,较疏的地方向着南面。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运用简单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判断方向,会看图识方向。

提示:找好中心点,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巩固练习1.早晨同学们面向太阳举行升旗仪式,此时同学们面向()面,背对着()面,左侧是()面,右侧是()面。

2.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你的后面是(),右边是(),左边是()。

3.聪聪放学回家往南走,学校在他家的()面。

4.刮东风时,学校的旗子向()面飘。

5.张丽面向南站立,当她向后转后,她的左面是(),右边是()。

6.送信。

(每小格20米)1.鸽子要向飞米,再向飞米就把信送给了小松鼠。

2.鸽子从松鼠家出来,向飞米就到了兔子家,把信送给兔子后再向飞米找到大象,最后再接着向飞米,又向飞米把信交给小猫。

3.从鸽子开始出发,到把信全部送完,在路上共飞了米。

(二)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本节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主要有:1.认识并掌握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如下图:)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描述路线时,要先确定起点和终点,然后确定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线,最后再根据各物体的相对位置描述路线。

需要注意的是,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路线可能有很多条,不同路线的描述方法是不同的,一般会选择比较近的线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2、地图上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3、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的。

如太阳在东,影子在西。

③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中午太阳不在正头顶,而是在头顶偏南方一些(我国的情况是这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④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树朝风向相反的方向弯,如刮北风时,树叶朝南方摆动)⑤树叶茂密情况:南茂盛北稀疏。

树木年轮:南疏北密。

(因为我们中国在北半球,太阳升起到落下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偏南方一些,所以通常一棵树的南面比北面接受阳光要多些,南面的树叶就长得比较好(茂盛),树径生长较快,年轮就较宽(稀疏),北面接受阳光相对较少,树叶长得稀疏,而树径生长较慢,年轮就较窄(密))。

⑥指南针的一端永远指向北,另一端永远指向南。

⑦ 大雁每年秋天要从北方飞向南方过冬。

4、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

5、谁在谁的什么方向,以第二个谁为观察点或中心点来进行判断。

如图,小华在小海的()面,以小海为中心画个“十”字架来判断。

小海在小华的()面,以小华为中心画个“十”字架来判断。

谁的什么方向是谁,就是以第一个谁为中心点来进行判断。

如图,小红的()方是小海,()方是小明,都是以小红为中心。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等于 0;(2)0 乘以任何数都得 0;(3)0 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任何数乘以1或除以1都得任何数本身;(6)0不能作除数。

2、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相信大家对数学的知识点不是很清楚吧,那么店铺为大家搜集了三年级数学的期末考试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提高考试成绩!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①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 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 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 北极星永远在北方。

②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基本规律:(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课外知识拓展: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清单(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清单(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总结知识点举例说明金点子认识东、南、西、北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面南背北、左东右西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平面图一般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先选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描述四个方向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首先要确定好自己的位置,以自己为中心,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来确定目标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行走的路线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东与北之间的方向是东北;东与南之间的方向是东南;西与南之间的方向是西南;西与北之间的方向是西北描述八个方向的路线图以出发点为中心,先确定目的地所在的方向,看哪条路能到达目的地,然后按照先后顺序,用八个方位词来描述知识点举例说明金点子口算除法口算40÷4=10400÷4=1004000÷4=1000240÷4=602400÷4=6001.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在商的末尾补上被除数末尾的02.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估算估算323÷4≈80,可以把323看作320,用320除以4估算时,除数不变,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口算出结果笔算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如果有余数,落下来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商写在个位上,即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从百位除起,如果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商写在十位上,如果有余数,就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被除数首位能整除一位数,被除数的中间是0或比除数小,商的中间是2.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能整除一位数,末尾是0或比一位数小,商的末尾是0除法的验算466÷5=93 (1)除法的验算: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三年级一班同学数学期中考试成绩统计表成绩(分)人数性别0~6061~7071~8081~9091~100男生018132女生232162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 (1)找出原始数据的最大值是多少,最小值是多少,即确定原始数据的范围(2)根据原始数据的具体情况确定每组数据的大小,分成几组,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3)统计原始数据的个数,填入表中第四单元总结知识点举例说明金点子口算乘法4×2=8,所以40×20=80023×4=92,所以23×40=920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把因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2个0整十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与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22≈2028≈3020×30=60022×28≈600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可以把两个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2 8× 3 92 5 28 41 0 9 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与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是相同的,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与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根据表中信息,解决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整数的认识
1.自然数和零的概念
2.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
3.整数的比较
4.整数的加减运算
二、加法和减法
1.加法和减法口诀
2.加法和减法的逆运算
3.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4.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乘法的认识
1.乘法的定义
2.乘法的性质
3.乘法口诀
4.乘法的运算方法
四、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1.整数的乘法运算
2.乘法法则:零的乘法、乘法的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分配律
3.整数的除法运算
4.除法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五、分数的认识
1.分数的定义
2.分子和分母的概念
3.分数的比较
4.分数的加减运算
六、长度、质量和容积
1.长度的认识和量度单位
2.长度的估算和换算
3.物体的质量和质量的量度单位
4.容积的认识和量度单位
七、图形和面积
1.不同形状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三角形等
2.图形的边和角
3.图形的面积概念
4.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八、时钟的认识
1.表示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2.时钟的读法和表示时间的方法
3.时间的计算方法
九、数据统计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数据的图表表示:条形图、表格、折线图等
3.数据的分析和总结
十、分析和解决问题
1.数学问题的读懂和理解
2.利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3.分析问题的策略和思路
4.反思和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知识点一:位置与方向1.东西南北、东南西北是相对的方向。

2.在绘制地图时,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来绘制。

3.指南针指示方向,其中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北方。

4.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北斗星的位置、影子与太阳的方向、早晚太阳的位置以及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等来确定方位。

知识点二:一位数除法1.平均分可以使用除法进行计算。

2.注意:在计算时,可以使用口诀估算,例如将71看作72,或将378看作更接近准确数的40.3.被除数末尾的数字并不一定对应商的末尾数字,需要进行笔算除法来确定。

4.除法验算可以使用乘法进行验证,如果有余数,则需要将余数加上除数再进行验证。

5.除数不能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减去自身都得。

知识点三: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在进行验算时,需要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来进行验证。

3.可以使用口算来计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或整百的数的积。

4.在进行估算时,可以将因数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数来进行计算。

1.可以将一个因数看作近似数,也可以将两个因数同时看作近似数。

2.凡是带有“大约”字样的问题,一般需要进行估算。

3.对于涉及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问题,需要进行三个步骤:计算、比较、回答问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4.面积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需要使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6.长方形的周长为(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为长×宽。

可以通过周长和宽、面积和宽、周长和长、面积和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正方形的周长为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

可以通过周长和边长、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7.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可以使用这些进率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考点易错点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考点易错点总结

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认识小数1、像3.5 、 26.05 、 0.8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2、小数的组成3、小数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整数读法来读。

再读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如:56.56 读作:五十六点五六 60.06 读作:六十点零六4、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整数写法来写。

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如:一百四十点六零 写作:140.60 五十六点零八 写作:56.085、小数与分数的关系1米1分米 3分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也是1米的101,即101米。

1分米是101米,还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是103米,还可以写成0.3米。

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1,几份就是零点几。

1米3分米=1.3米(3分米是0.3米,再加1米是1.3米)1元8角=1.8元(8角是108元,用小数表示是0.8元,再加1元是1.8元)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即小数点后面有一个数字)6、小数的具体表示:5.6元=5元6角10. 0元=10元0角= 10元 5.68元=5元6角8分(整数部分表示元,小数部分从第一位起依次表示角、分)5.6米=5米6分米 5.60米=5米6分米0厘米= 5.6米5.68米=5米6分米8厘米(整数部分表示米,小数部分从第一位起依次表示分米、厘米)特性: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7、小数的大小比较。

1.1 >0.9 8.5> 8.4 6.6= 6.60 6.56 < 6.61>0 5 > 4 6=6 5 < 6先比整数部分,整数部分谁大谁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小数部分第一位,谁大谁就大;小数部分第一位也相同就比第二位,谁大谁就大;以此类推。

(顺口溜:大小比较很好办,从高位起依次比)8、笔算小数加减法。

方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人教版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确定方向(或约定方向)的方法:①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②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③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④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⑤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2】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绘制“十字叉”,确定其它七个方向。

知道: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对的。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被除数的前一位除以一位数;如果不够除,再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对应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2】【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3】【除法的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注意关于0的一些规定:(1)0不能作除数。

(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3)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方法】先用0前边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被乘数和乘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边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方法1: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数学古称算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我们可以用指南针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3.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先用商加上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5.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6.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7.202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

8.3月12日是植树节。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9.6月1日是儿童节。

9月10日是教师节。

10.平年二月有28天,一年有365天。

闰年二月有29天,一年有366天。

11.一年有12个月,其中1、3、5、7、8、10、12月是大月,每月有31天,4、6、9、11月是小月,每月有30天。

12.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2021年是闰年。

13.地球在绕太阳转的同时,自己还不停的旋转。

地球自己旋转一圈所需要的时间就定为一日。

一日是24时。

14.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15.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

16.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7.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分米=100公顷18.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边长19.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1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3米。

20.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

1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小数是0.01米。

3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03米。

18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18米。

21.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1.30米。

22.1元是10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2、地图上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3、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的。

如太阳在东,影子在西。

③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中午太阳不在正头顶,而是在头顶偏南方一些(我国的情况是这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④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树朝风向相反的方向弯,如刮北风时,树叶朝南方摆动)⑤树叶茂密情况:南茂盛北稀疏。

树木年轮:南疏北密。

(因为我们中国在北半球,太阳升起到落下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偏南方一些,所以通常一棵树的南面比北面接受阳光要多些,南面的树叶就长得比较好(茂盛),树径生长较快,年轮就较宽(稀疏),北面接受阳光相对较少,树叶长得稀疏,而树径生长较慢,年轮就较窄(密))。

⑥指南针的一端永远指向北,另一端永远指向南。

⑦ 大雁每年秋天要从北方飞向南方过冬。

4、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

5、谁在谁的什么方向,以第二个谁为观察点或中心点来进行判断。

如图,小华在小海的()面,以小海为中心画个“十”字架来判断。

小海在小华的()面,以小华为中心画个“十”字架来判断。

谁的什么方向是谁,就是以第一个谁为中心点来进行判断。

如图,小红的()方是小海,()方是小明,都是以小红为中心。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等于 0;(2)0 乘以任何数都得 0;(3)0 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任何数乘以1或除以1都得任何数本身;(6)0不能作除数。

2、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71÷8≈91②383÷5,把383看成400或350进行估算。

383看成400,是大估,383÷5≈80大估的估值比实际得数要大。

80>76……3(实际得数)383看成350,是小估,383÷5≈70小估的估值比实际得数要小。

70<76……3(实际得数)4、二位数乘二位数的乘法估算:用四舍五入法估算。

把二个因数分别用四舍五入法看成近似数,再相乘。

也可以只把其中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

如81×68≈(),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除法估算与乘法估算的方法是不相同的。

6、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

在笔算除法过程中应注意被除数中间或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0前面余0,这个0不要掉,直接添上去商0;0前面不余0,这个0要掉下来,继续除。

掉一个数下来如果除不起,就在商上面商0;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几个0。

(2)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可用于验算7.2、3、5、4的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也就是双数或叫偶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 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 是3 的倍数,所以 462 是3 的倍数。

4的倍数:末尾二位数是4的倍数,整个数就是4的倍数。

这一条对判断是不是平年和闰年很有用。

比如1948年,48÷4=12没余数,所以1948÷4肯定也没余数,是闰年。

而2018年,18÷4=4……2有余数,所以2018÷4肯定有余数,是平年。

8、除数是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看被除数的最高位与除数的大小比较,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的位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的位数就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如:378÷4 ,3比4小,3上面商不了一个数,要用到十位上的7,所以商的位数比被除数位数少一位。

378÷2,3比2大,3上面可以商一个数,所以商的位数就与被除数的位数一样。

9、关于倍数问题:两数和÷倍数和=1 倍的数两数差÷倍数差=1 倍的数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 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 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 倍的数。

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 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

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 倍是24。

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24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 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 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 倍的数。

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 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

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 倍是24。

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10、和差问题(两数和—两数差)÷2=较小的数(两数和+ 两数差)÷2=较大的数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如图:解析:如果给甲数加上“乙数比甲数多的部分(两数差)”(虚线部分),则由图知,甲数+两数差=乙数。

如是:甲数+两数差+乙数=甲数+乙数+两数差=两数和+两数差又有:甲数+两数差+乙数= 乙数+乙数 =乙数×2知道:两数和+两数差=乙数×2 (两数和+ 两数差)÷2=乙数解:假设乙数是较大的数。

乙:(37+19)÷2=28 甲:28-19=911、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 4 段用12 分钟,锯成 5 段需要多长时间?如图,锯成 4 段只用锯 3 次,也就是锯 3 次要12 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而锯成 5 段只用锯 4 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9、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8=6……,求被除数最大是,最小是。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 6 ×8+1=49。

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 红,2 黄,3 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 个是什么颜色?……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5(个)第89 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 个一组14 组,还多余5 个;这5 个再照1 红,2 黄,3 绿排列下去,第5 个就是绿色的了。

③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38 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 4 个,一共要几条船?38÷4=9(条)……2(人)余下的2 人也要1 条船,9+1=10 条。

答:一共要10 条船。

例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 3 米布,现在有17 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17÷3=5(件)……2(米)余下的2 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答:能做5 件成人衣服。

第三单元统计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求平均数公式:总数÷份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份数平均数×份数=总数如:小明期中考试语文得87分,数学得95分,小明期中考试的平均分是多少?(87+95)÷2=91(分)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①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位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乘法的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3、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除数不变,商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被除数不变,商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5、记住二个特别的算式:25×4=100125×8=1000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物体的长、宽、高、周长要使用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边长是 1 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1 平方厘米。

边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1 平方分米。

边长是 1 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1 平方米。

3.在生活中的例子:1 平方厘米(指甲盖)、1 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 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教室里的地板砖)。

4.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

长度单位测量的是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的是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6.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00 100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001 平方米 = 100 平方分米= 10000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 = 100 平方厘米6、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7、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8、周长公式:面积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 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长 = 周长÷2-宽长方形的长=面积÷宽长方形的宽 = 周长÷2-长长方形的宽=面积÷长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正方形的边长=面积÷边长9、从一个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

10、求铺地砖块数的基本方法:要铺地面的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地砖的块数。

1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