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板八年级 反比例函数培优题精品整理.

合集下载

初中八年级数学培优——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有答案)

初中八年级数学培优——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有答案)

初中数学培优——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一、知识储备(一)、反比例函数k 的意义代数意义:给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坐标(x 、y ),则k=xy当x 、y 变为-x 、-y 时,k 不变,可知双曲线的两支关于原点对称。

几何意义:(1)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为k(2)过图象上的任一点P 作x 轴(或y 轴)的垂线,连接OP ,则垂线段、OP 、x 轴(或y 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为21k .(3)k 〉0,双曲线的两支分别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k 〈0,双曲线的两支分别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我们抓住反比例函数 k 的意义可以快解题。

A 、 快得解析式例1、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M (1,3),则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B 、 快判断点是否在图象上。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六个点A (1,5),B (-3,-35),C (-5,-1)D (-2,25),E (3,35),F (25,2)其中有五个点在同一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不在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是 。

例3、已知反比例函数y=xk的图象经过p(-1,2),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第_____象限。

例4、若A (1x ,1y ),B (2x ,2y ),C (3x ,3y )是y=xk(k 〈0)上的三点,且1x 〈2x 〈0〈3x ,则从小到大排列1y 、2y 、3y 为_____E 、快得图形的面积 例5、如图,直线y=mx 与y=xk交于A 、B 两点,过A 作AM 垂直x 轴,垂足为M ,连接BM ,若k =2,则SABm=___.例6、如图,y=xk经过矩形OABC 的边BC 的中点E ,交AB 于D ,若梯形ODBC 的面积为3,则双曲线的解析式为_____F 、快得图象上的两点与原点构成三角形面积。

如图1,由几何意义知S △COA=S △DOB,则不重叠的两部分面积相等。

反比例函数测试题(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测试题(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测试题(含答案)(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如果x 、y 之间的关系是10(0)ax y a -+=≠,那么y 是x 的 ( )A .正比例函数B .反比例函数C .一次函数D .二次函数 2.函数y =-4x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个数是( )A .零个B .一个C .两个D .不能确定3.反比例函数y =-4x 的图象在( )A .第一、三象限B .第二、四象限C .第一、二象限D .第三、四象限 4.已知关于x 的函数y =k (x +1)和y =-kx(k ≠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5.已知反比例函数y=x k 的图象经过点(m ,3m ),则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 ( )A .第一、二象限B .第一、三象限C .第二、四象限D .第三、四象限6.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 ( kPa ) 是气体体积V ( m 3) 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20 kPa 时,气球发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球的体积应 ( )A .不小于54m 3B .小于54m 3C .不小于45m 3D .小于45m 37.如果点P 为反比例函数x y 4=的图象上一点,PQ ⊥x 轴,垂足为Q ,那么△POQ的面积为 ( )A .2B . 4C .6D . 8 8.已知:反比例函数x my 21-=的图象上两点A (x 1,y 1),B (x 2, y 2)当x 1<0<x 2时,y 1<y 2,则m 的取值范围( )A .m <0B .m >0C .m <21 D .m >21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有m 台完全相同的机器一起工作,需m 小时完成一项工作,当由x 台机器(x 为不大于m 的正整数)完成同一项工作时,所需的时间y 与机器台数x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10.已知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x 32=-时,y =5,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 11.反比例函数xy 3=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与第 象限. 3) 第6题12.某食堂现有煤炭500吨,这些煤炭能烧的天数y 与平均每天烧煤的吨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13.若nxm y ++=2)5(是反比例函数,则m 、n 的取值是 .14.两位同学在描述同一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甲同学说: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都是3;乙同学说: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 =x 有两个交点,你认为这两位同学所描述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15.在ABC △的三个顶点A (2,-3)、B (-4,-5)、C (-3,2)中,可能在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上的点是 .16.如果反比例函数4ny x-=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则n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如果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n 的取值范围是 .17.如图,△P 1OA 1、△P 2A 1 A 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 1、P 2在函数4(0)y x x=>的图象上,斜边OA 1、A 1 A 2都在x 轴上,则点A 2的坐标是 .18.两个反比例函数k y x =和1y 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P 在k y x =的图象上,PC ⊥x 轴于点C ,交1y x =的图象于点A ,PD ⊥y 轴于点D ,交1y x =的图象于点B ,当点P 在ky x =的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①△ODB 与△OCA 的面积相等;②四边形PAOB 的面积不会发生变化;③PA 与PB 始终相等; ④当点A 是PC 的中点时,点B 一定是PD 的中点.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少填或错填不给分).三、解答题(共56分) 19.(4分)反比例函数xky =的图象经过点A (2 ,3).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2)请判断点B (1 ,6)是否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20.(4分)已知三角形的一边为x ,这条边上的高为y ,三角形的面积为3,写出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并画出函数的图象.OA 12第17题21.(4分)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xmy =的图像相交于A 、B 两点,(1)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像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22.(6分)某蓄水池的排水管每时排水8 m 3,6h 可将满池水全部排空. (1)蓄水池的容积是多少?(2)如果增加排水管,使每时排水量达到Q (m 3),那么将满池水排空所需的时间t (h )将如何变化?(3)写出t 与Q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如果准备在5小时之内将满水池排空,那么每时的排水量至少为多少? (5)已知排水管的最大排水量为每时12m 3,那么最少多长时间可将满池水全部排空?23.(6分)双曲线5y x=在第一象限的一支上有一点C (1,5),过点C 的直线y =kx +b (k >0)与x 轴交于点A (a ,0).(1)求点A 的横坐标a 与k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该直线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另一交点D 的横坐标是9时,求△COA 的面积.第23题图第21题图24.(6分)已知反比例函数xmy 3-=和一次函数1-=kx y 的图象都经过点m P (,)3m -(1)求点P 的坐标和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M (a ,1y )和点N (1+a ,2y )都在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上.试通过计算或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说明1y 大于2y25.(6分)近视眼镜的度数y (度)与镜片焦距x (米)成反比例,已知800度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125米,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2)若张华同学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5米,你知道他的眼睛近视多少度吗?26.(6分)对于取消市场上使用的杆秤的呼声越来越高,原因在于一些不法商贩在卖货时将秤砣挖空,或更换较小称砣,使砣较轻,从而欺骗顾客. (1)如图,对于同一物体,哪个图用的是标准秤砣,哪个用的是较轻的秤砣? (2)在称同一物体时,所称得的物体质量y (千克)与所用秤砣质量x (千克)之间满足 关系.(3)当砣较轻时,称得的物体变重,这正好符合哪个函数的哪些性质?图1图227.(6分)联想电脑公司新春期间搞活动,规定每台电脑0.7万元,交首付后剩余的钱数y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 (1)根据图象写出y 与t 的函数关系式. (2)求出首付的钱数.(3)如果要求每月支付的钱数不少于400元,那么还至少几个才能将所有的钱全部还清?28.(8分)如图,直线b kx y +=与反比例函数xk y '=(x <0)的图象相交于点A 、点B ,与x 轴交于点C ,其中点A 的坐标为(-2,4),点B 的横坐标为-4. (1)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求△AOC 的面积.新人教八年级(下)第17章《反比例函数》答案一、选择题1.B ;2. A ;3. B ;4. A ;5. B ;6. C ;7.A ;8. C .二、填空题9.y =x m 2 10.152y x=- 11.三 12.y =x 50013.m ≠-5 n =-3 14.y=x315.B 16.n >4,n <4 17.(0) 18.①②④ 三、解答题19.(1)y =x6;(2)在 20. y =6x,图像略 21.(1)2y x=-,1y x =--;(2) 2x <-或0x <<122.(1)348m ;(2)t 将减小;(3)48t Q=;(4)4859.6Q Q==,;月)y ()(5)48412t ==23.(1)51a k=-+, (2) 25 24.(1)12--=x y ;(2)略 25.(1)100y x=,(2)400度 26.(1)图②是用与秤配套的秤砣,图①则使用较轻的秤砣.(2)反比例. (3)函数y =xk(k >0),当x 变小时,y 增大 27.(1)y =t 6000 ;(2)7000-6000=1000(元);(3)400=t6000,t =1528.(1)8xy =-;(2)126。

人教数学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

人教数学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1.如图,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A的坐标为(2,3n),点B的坐标为(5n+2,1).(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将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沿y轴向下平移a个单位,使平移后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求a的值;(3)点E为y轴上一个动点,若S△AEB=5,则点E的坐标为________.【答案】(1)解:∵A、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2×3n=(5n+2)×1=m,∴n=2,m=12,∴A(2,6),B(12,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B两点,∴,解得,∴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分别为y= ,y=﹣ x+7.(2)解:设平移后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7﹣a,由,消去y得到x2+(2a﹣14)x+24=0,由题意,△=0,(21a﹣14)2﹣4×24=0,解得a=7±2 .(3)(0,6)或(0,8)【解析】【解答】(3)设直线AB交y轴于K,则K(0,7),设E(0,m),由题意,PE=|m﹣7|.∵S△AEB=S△BEP﹣S△AEP=5,∴ ×|m﹣7|×(12﹣2)=5.∴|m﹣7|=1.∴m1=6,m2=8.∴点E的坐标为(0,6)或(0,8).故答案为(0,6)或(0,8).【分析】(1)由A、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得到n,m的值和A、B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由将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沿y轴向下平移a个单位,得到平移后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由平移后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得到方程组求出a的值;(3)由点E为y轴上一个动点和S△AEB=5,求出点E的坐标.2.如图,已知直线y=x+k和双曲线y= (k为正整数)交于A,B两点.(1)当k=1时,求A、B两点的坐标;(2)当k=2时,求△AOB的面积;(3)当k=1时,△OAB的面积记为S1,当k=2时,△OAB的面积记为S2,…,依此类推,当k=n时,△OAB的面积记为S n,若S1+S2+…+S n= ,求n的值.【答案】(1)解:当k=1时,直线y=x+k和双曲线y= 化为:y=x+1和y= ,解得,,∴A(1,2),B(﹣2,﹣1)(2)解:当k=2时,直线y=x+k和双曲线y= 化为:y=x+2和y= ,解得,,∴A(1,3),B(﹣3,﹣1)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mx+n,∴∴,∴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直线AB与y轴的交点(0,2),∴S△AOB= ×2×1+ ×2×3=4;(3)解:当k=1时,S1= ×1×(1+2)= ,当k=2时,S2= ×2×(1+3)=4,…当k=n时,S n= n(1+n+1)= n2+n,∵S1+S2+…+S n= ,∴ ×(…+n2)+(1+2+3+…n)= ,整理得:,解得:n=6.【解析】【分析】(1)两图像的交点就是求联立的方程组的解;(2)斜三角形△AOB的面积可转化为两水平(或竖直)三角形(有一条边为水平边或竖直边的三角形称为水平或竖直三角形)的面积和或差;(3)利用n个数的平方和公式和等差数列的和公式可求出.3.已知:O是坐标原点,P(m,n)(m>0)是函数y= (k>0)上的点,过点P作直线PA⊥OP于P,直线PA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a,0)(a>m).设△OPA的面积为s,且s=1+ .(1)当n=1时,求点A的坐标;(2)若OP=AP,求k的值;(3)设n是小于20的整数,且k≠ ,求OP2的最小值.【答案】(1)解:过点P作PQ⊥x轴于Q,则PQ=n,OQ=m,当n=1时,s= ,∴a= = .(2)解:解法一:∵OP=AP,PA⊥OP,∴△OP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n= .∴1+ = •an.即n4﹣4n2+4=0,∴k2﹣4k+4=0,∴k=2.解法二:∵OP=AP,PA⊥OP,∴△OP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n.设△OPQ的面积为s1则:s1= ∴•mn= (1+ ),即:n4﹣4n2+4=0,∴k2﹣4k+4=0,∴k=2.(3)解:解法一:∵PA⊥OP,PQ⊥OA,∴△OPQ∽△OAP.设:△OPQ的面积为s1,则 =即: = 化简得:化简得:2n4+2k2﹣kn4﹣4k=0(k﹣2)(2k﹣n4)=0,∴k=2或k= (舍去),∴当n是小于20的整数时,k=2.∵OP2=n2+m2=n2+ 又m>0,k=2,∴n是大于0且小于20的整数.当n=1时,OP2=5,当n=2时,OP2=5,当n=3时,OP2=32+ =9+ = ,当n是大于3且小于20的整数时,即当n=4、5、6…19时,OP2的值分别是:42+ 、52+ 、62+ …192+ ,∵192+ >182+ >32+ >5,∴OP2的最小值是5.【解析】【分析】(1)利用△OPA面积定义构建关于a的方程,求出A的坐标;(2)由已知OP=AP,PA⊥OP,可得△OP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其面积构建关于n的方程,转化为k的方程,求出k;(3)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构建关于k的方程,最值问题的基本解决方法就是函数思想,利用勾股定理用m、n的代数式表达OP2,,在n的范围内求出OP2的最值.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不妨把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称为梦之点,例如,点(1,1),(﹣ 2,﹣ 2),(,),…,都是梦之点,显然梦之点有无数个.(1)若点P(2,b)是反比例函数 (n为常数,n≠0)的图象上的梦之点,求这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O的半径是,①求出⊙O上的所有梦之点的坐标;②已知点M(m,3),点Q是(1)中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异于点P的梦之点,过点Q的直线l与y轴交于点A,∠OAQ=45°.若在⊙O上存在一点N,使得直线MN∥l或MN⊥l,求出m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P(2,b)是梦之点,∴b=2∴P(2,2)将P(2,2)代入中得n=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2)解:①设⊙O上梦之点坐标是(,)∴∴=1或 =-1∴⊙O上所有梦之点坐标是(1,1)或(-1,-1)②由(1)知,异于点P的梦之点Q的坐标为(-2,-2)由已知MN∥l或MN⊥l∴直线MN为y=-x+b或y=x+b当MN为y=-x+b时,m=b-3由图可知,当直线MN平移至与⊙O相切时,且切点在第四象限时,b取得最小值,此时MN记为,其中为切点,为直线与y轴的交点∵△O 为等要直角三角形,∴O =∴O =2∴b的最小值是-2,∴m的最小值是-5当直线MN平移至与⊙O相切时,且切点在第二象限时,b取得最大值,此时MN记为,其中为切点,为直线与y轴的交点。

人教【数学】数学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

人教【数学】数学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1.如图,反比例函数y1=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 x的图象交于点A、B,点B的横坐标是4,点P(1,m)在反比例函数y1= 的图象上.(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观察图象回答:当x为何范围时,y1>y2;(3)求△PAB的面积.【答案】(1)解:把x=4代入y2= x,得到点B的坐标为(4,1),把点B(4,1)代入y1= ,得k=4.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1=(2)解:∵点A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A的坐标为(﹣4,﹣1),观察图象得,当x<﹣4或0<x<4时,y1>y2(3)解:过点A作AR⊥y轴于R,过点P作PS⊥y轴于S,连接PO,设AP与y轴交于点C,如图,∵点A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OA=OB,∴S△AOP=S△BOP,∴S△PAB=2S△AOP.y1= 中,当x=1时,y=4,∴P(1,4).设直线AP的函数关系式为y=mx+n,把点A(﹣4,﹣1)、P(1,4)代入y=mx+n,则,解得.故直线AP的函数关系式为y=x+3,则点C的坐标(0,3),OC=3,∴S△AOP=S△AOC+S△POC= OC•AR+ OC•PS= ×3×4+ ×3×1= ,∴S△PAB=2S△AOP=15.【解析】【分析】(1)把x=4代入y2= x,得到点B的坐标,再把点B的坐标代入y1=,求出k的值,即可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观察图象可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不等式y1>y2的解集;(3)过点A作AR⊥y轴于R,过点P作PS⊥y轴于S,连接PO,设AP与y轴交于点C,由点A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得出OA=OB,那么S△AOP=S△BOP,S△PAB=2S△AOP.求出P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P的函数关系式,得到点C的坐标,根据S△AOP=S△AOC+S△POC求出S△AOP= ,则S△PAB=2S△AOP=15.2.如图,已知直线y=ax+b与双曲线y= (x>0)交于A(x1, y1),B(x2, y2)两点(A与B不重合),直线AB与x轴交于P(x0,0),与y轴交于点C.(1)若A,B两点坐标分别为(1,3),(3,y2),求点P的坐标.(2)若b=y1+1,点P的坐标为(6,0),且AB=BP,求A,B两点的坐标.(3)结合(1),(2)中的结果,猜想并用等式表示x1,x2,x0之间的关系(不要求证明).【答案】(1)解:∵直线y=ax+b与双曲线y= (x>0)交于A(1,3),∴k=1×3=3,∴y= ,∵B(3,y2)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y2= =1,∴B(3,1),∵直线y=ax+b经过A、B两点,∴解得,∴直线为y=﹣x+4,令y=0,则x=4,∴P(4,O)(2)解:如图,作AD⊥y轴于D,AE⊥x轴于E,BF⊥x轴于F,BG⊥y轴于G,AE、BG 交于H,则AD∥BG∥x轴,AE∥BF∥y轴,∴= ,= = ,∵b=y1+1,AB=BP,∴= ,= = ,∴B(,y1)∵A,B两点都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x1•y1= • y1,解得x1=2,代入= ,解得y1=2,∴A(2,2),B(4,1)(3)解:根据(1),(2)中的结果,猜想:x1, x2, x0之间的关系为x1+x2=x0【解析】【分析】(1)先把A(1,3)),B(3,y2)代入y= 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进而求得B的坐标,然后把A、B代入y=ax+b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直线的解析式,继而即可求得P的坐标;(2)作AD⊥y轴于D,AE⊥x轴于E,BF⊥x轴于F,BG⊥y轴于G,AE、BG交于H,则AD∥BG∥x轴,AE∥BF∥y轴,得出 = , = = ,根据题意得出 = , = = ,从而求得B(, y1),然后根据k=xy得出x1•y1= • y1,求得x1=2,代入 = ,解得y1=2,即可求得A、B的坐标;(3)合(1),(2)中的结果,猜想x1+x2=x0.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ax+b(a≠0)的图象与y轴相交于点A,与反比例函数y2= (c≠0)的图象相交于点B(3,2)、C(﹣1,n).(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B为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把B(3,2)代入得:k=6∴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把C(﹣1,n)代入,得:n=﹣6∴C(﹣1,﹣6)把B(3,2)、C(﹣1,﹣6)分别代入y1=ax+b,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2x﹣4(2)解:由图可知,当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1<x<0或者x>3.(3)解:y轴上存在点P,使△PAB为直角三角形如图,过B作BP1⊥y轴于P1,∠B P1 A=0,△P1AB为直角三角形此时,P1(0,2)过B作BP2⊥AB交y轴于P2∠P2BA=90,△P2AB为直角三角形在Rt△P1AB中,在Rt△P1 AB和Rt△P2 AB∴∴P2(0,)综上所述,P1(0,2)、P2(0,).【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进而求出点C坐标,最后用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利用图象直接得出结论;(3)分三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或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4.已知点P在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b>0)的图象上,将点P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Q,点Q也在该函数y=kx+b的图象上.(1)k的值是________;(2)如图,该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图象交于C,D两点(点C在第二象限内),过点C作CE⊥x轴于点E,记S1为四边形CEOB的面积,S2为△OAB的面积,若 = ,则b的值是________.【答案】(1)﹣2(2)3【解析】【解答】解:(1)设点P的坐标为(m,n),则点Q的坐标为(m﹣1,n+2),依题意得:,解得:k=﹣2.故答案为:﹣2.(2)∵BO⊥x轴,CE⊥x轴,∴BO∥CE,∴△AOB∽△AEC.又∵ = ,∴ = = .令一次函数y=﹣2x+b中x=0,则y=b,∴BO=b;令一次函数y=﹣2x+b中y=0,则0=﹣2x+b,解得:x= ,即AO= .∵△AOB∽△AEC,且 = ,∴.∴AE= AO= b,CE= BO= b,OE=AE﹣AO= b.∵OE•CE=|﹣4|=4,即 b2=4,解得:b=3 ,或b=﹣3 (舍去).故答案为:3 .【分析】(1)设出点P的坐标,根据平移的特性写出Q点的坐标,由点P,Q均在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b>0)的图象上,即可得出关于k,m,n,b的四元次一方程组,两式作差即可求出k的值;(2)由BO⊥x轴,CE⊥x轴,找出△AOB∽△AEC.再由给定图形的面积比即可求出==,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用含b的式子表示出OA,OB,由此即可得出线段CE,AE 的长,利用OE=AE﹣AO求出OE的长,再借助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得出关于b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培优.docx

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培优.docx

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培优一. 选择题1.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2, 1),则此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 )6. 函数y=土的图象过点(1, —2),则一次函数y = kx + k 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7. 已知点P 是反比例函数y =《(kHO)的图象上任一点,过P 点分别作x 轴、y 轴的平行线, x若两平行线与坐标轴南成矩形的而积为2,则k 的值为()A. 2B. -2C. ±2D. 48. 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都经过点(1, 4),在第一象限内正比例函数图象在反比例 函数图象上方的自变量x 的収值范围是 ()A. x>lB. 0<x<lC. x>4D. 0<x<44 9. 在反比例函数y=上的图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不等于4的是 ( ) x10・如图,已知梯形ABCO 的底边AO 在x 轴上,BC 〃AO, AB 丄AO,过点C 的双曲线yA.C.D.12x2.下列4个点不在反比例函数y= — @图象上的是 (X A. (2, -3) B. ( — 3, 2) C ・(3, -2) ) D ・(3, 2) 3. 已知反比例函数y =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xA.图象经过点(一1, -1)B.图象在第一、三象限C.当x>l 时,0<y<lD.当xvO 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 4. 已知y = (m+l)x"2是反比例函数,则该函数的图象在 ( ) A.第一、三象限 B.笫二、四象限 C.第一、二象限 D.第三、四象限5.当心0时,函数y = ov + l 与函数y =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可能是().4 等于上D.无法确定5 二、填空题11. 己知反比例函数丫=纟的图象经过(1, -2),则1<= _________________ ・ X12. 在反比例函数y=巳的图象的每一条曲线上,y 都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m 的取值 范围是 ______ .13. 若点A(-2, 一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当函数值y$—2时,自变量x 的取 值范围是 _______ .214. 己知点P© b)在反比例函数y=三的图象上,若点P 关于y 轴对称的点在反比例函数yx=纟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 ________ ・ X15 .如图,点A 在双曲线y=£_h,AB 丄x 轴于B,且AAOB 的面积S AAOB =2,则1<= _______________ .216. 已知点A(a, b)、B(a-1, c)均在函数y= 土的图象上,若XO,则b ____________________ c .(填 x“V” 或“ =,,)2k17. 在平而直角坐标系xOy 屮,已知反比例函数『=一(kHO)满足:当x<0时,y 随x 的x增大而减小.若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丫=—x+J^k 都经过点P,且= ,则实数 k= __________ -2 1 118. 设函数y= 土与y=x —1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a ,b),则丄-?的值为 _____________ •x a bk19. 如图,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y = — (k>0, x>0)±的图象上,过点A 、B 作x 轴的垂线,x=一交 OB 于点 D, MOD : OB=1:x 2,若AOBC 的面积等于3,则k 的值 A.等于2 3 B.等于2 c. 4 题) (第15(第20题)垂足分别为M、N,延长线段AB交x轴于点C.若OM = MN = NC, AAOC的面积为6, 则k的值为.20.如图,点A在双曲线y =丄上,点B在双曲线y =丄上,且AB〃x轴,C、D在x轴上,尢尢若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 ・三、解答题21.己知刃是正比例函数,y2是反比例函数,并且当自变量取1时,yi=y2:当自变量取2 时,y【一『2=9.求力和y?的函数解析式.22.已知一次函数y = x + m与反比例函数y = ^±i(m^-l)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xP(x(), 3).求:(1)xo的值;(2)—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77 + 723.图中曲线是反比例函数y = H的图象的一支.x(1)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支位于哪个象限?常数n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 4(2)若一次函数y= —一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AAOB的面积为2,求n的值.24.一辆汽车匀速通过某段公路,所需时I'可t(h)与行驶速度v(km/h)满足函数关系:V 其图彖为如图所示的一段曲线且端点为点A(40, 1)和B(m, 0.5).(1)求1<和01的值;(2)若行驶速度不得超过60 km/h,则汽车通过该路段最少需要多少时间?25.如图,直线y=g+b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l, 6)、B(a, 3)两点.X(1)求ki、k2的值;(2)直接写出kix + b—怒>0时x的取值范围;x(3)如图,在等腰梯形OBCD中,BC〃OD, OB=CD,边OD在x轴上,过点C作CE丄0D 于点E, CE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P,当梯形OBCD的面积12时,请判断PC和PE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反比例函数培优试题

反比例函数培优试题

反⽐例函数培优试题反⽐例函数培优试题1、如图1,点P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个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PA 交双曲线x1y =于点A ,连结OA 。

(1)如图1,当点P 在x 轴的正⽅向上运动时,R t △AOP 的⾯积⼤⼩是否变化?若不变,请求出R t △AOP 的⾯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2)如图2,在x 轴上的点P 的右侧有⼀点D ,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双曲线x1y =于点B ,连结BO 交AP 于点C ,设△AOP 的⾯积为S 1,梯形BCPD 的⾯积为S 2,则S 1与S 2的⼤⼩关系是。

(3)如图3,AO 的延长线与双曲线x1y =的另⼀个交点是F ,F H ⊥x 轴,垂⾜为H ,连接AH ,PE ,试证明四边形APFH 的⾯积是⼀个常数。

2、如图2,已知正⽅形OABC 的⾯积为9,点O 为坐标原点,点A 在x 轴上,点c 在y 轴上,点B 在函数x k y =(k ﹥0,x ﹥0)的图象上,点P(m,n)是函数xky =(k﹥0,x ﹥0)的图象上的任意⼀点,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中⾜分别是E 、F ,并设矩形OEPF 和正⽅形OABC 不重合部份的⾯积为S 。

(1)求B 点的坐标和k 的值。

(2)当S=29时,求点P 的坐标。

(3)写出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

3、如图3,直线2x 21+分别交x 、y 轴于点A 、C ,P 是该直线上在第⼀象限内的⼀点,P B ⊥x 轴,B 为垂⾜,S △ABP =9。

(1)求点P 的坐标。

(2)设点R 与点P 在同⼀反⽐例函数的图象上,且点R 在直线PB 的右侧,作RT ⊥x 轴,T 为垂⾜,当△BRT 和△AOC 相似时,求点R 的坐标。

4、如图4,⼀次函数y=kx+b 的图象与反⽐例函数xmy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

(1)利⽤图中条件,求反⽐例函数和⼀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写出使⼀次函数的值⼤于反⽐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

人教数学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人教数学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1.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交于点A(﹣1,2)和点B,点C在y轴上.(1)当△ABC的周长最小时,求点C的坐标;(2)当 x+b<时,请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A′,连接A′B交y轴于点C,此时点C即是所求,如图所示.∵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过点A(﹣1,2),∴k=﹣1×2=﹣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x<0);∵一次函数y= x+b的图象过点A(﹣1,2),∴2=﹣ +b,解得:b=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x+ .联立一次函数解析式与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成方程组:,解得:,或,∴点A的坐标为(﹣1,2)、点B的坐标为(﹣4,).∵点A′与点A关于y轴对称,∴点A′的坐标为(1,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mx+n,则有,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x+ .令y= x+ 中x=0,则y= ,∴点C的坐标为(0,)(2)解:观察函数图象,发现:当x<﹣4或﹣1<x<0时,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下方,∴当 x+ <﹣时,x的取值范围为x<﹣4或﹣1<x<0【解析】【分析】(1)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A′,连接A′B交y轴于点C,此时点C即是所求.由点A为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利用待定系数法和反比例函数图象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成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点A、B的坐标,再根据点A′与点A关于y轴对称,求出点A′的坐标,设出直线A′B的解析式为y=mx+n,结合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令直线A′B解析式中x为0,求出y的值,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上下关系结合点A、B的坐标,即可得出不等式的解集.2.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D,点D的坐标为(﹣1,0),点A的横坐标是1,tan∠CDO=2.过点B作BH⊥y轴交y轴于H,连接AH.(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BH面积.【答案】(1)解:∵点D的坐标为(﹣1,0),tan∠CDO=2,∴CO=2,即C(0,2),把C(0,2),D(﹣1,0)代入y=ax+b可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2,∵点A的横坐标是1,∴当x=1时,y=4,即A(1,4),把A(1,4)代入反比例函数y= ,可得k=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解:解方程组,可得或,∴B(﹣2,﹣2),又∵A(1,4),BH⊥y轴,∴△ABH面积= ×2×(4+2)=6.【解析】【分析】(1)先由tan∠CDO=2可求出C坐标,再把D点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可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再由直线解析式求出A坐标,代入双曲线解析式,可求出双曲线解析式;(2)△ABH面积可以BH为底,高=y A-y B=4-(-2)=6.3.给出如下规定:两个图形G1和G2,点P为G1上任一点,点Q为G2上任一点,如果线段PQ的长度存在最小值,就称该最小值为两个图形G1和G2之间的距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为坐标原点.(1)点A的坐标为A(1,0),则点B(2,3)和射线OA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点C (﹣2,3)和射线OA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2)如果直线y=x+1和双曲线y= 之间的距离为,那么k=________;(可在图1中进行研究)(3)点E的坐标为(1,),将射线OE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射线OF,在坐标平面内所有和射线OE,OF之间的距离相等的点所组成的图形记为图形M.①请在图2中画出图形M,并描述图形M的组成部分;(若涉及平面中某个区域时可以用阴影表示).②将射线OE,OF组成的图形记为图形W,直线y=﹣2x﹣4与图形M的公共部分记为图形N,请求出图形W和图形N之间的距离.【答案】(1)3;(2)﹣4(3)解:①如图,x轴正半轴,∠GOH的边及其内部的所有点(OH、OG分别与OE、OF 垂直),;②由①知OH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 x,OG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 x,由得,即点M(﹣,),由得:,即点N(﹣,),则﹣≤x≤﹣,图形N(即线段MN)上点的坐标可设为(x,﹣2x﹣4),即图形W与图形N之间的距离为d,d===∴当x=﹣时,d的最小值为 = ,即图形W和图形N之间的距离.【解析】【解答】解:(1)点(2,3)和射线OA之间的距离为3,点(﹣2,3)和射线OA之间的距离为 = ,故答案分别为:3,;(2)直线y=x+1和双曲线y= k x 之间的距离为,∴k<0(否则直线y=x+1和双曲线y= 相交,它们之间的距离为0).过点O作直线y=x+1的垂线y=﹣x,与双曲线y= 交于点E、F,过点E作EG⊥x轴,如图1,由得,即点F(﹣,),则OF= = ,∴OE=OF+EF=2 ,在Rt△OEG中,∠EOG=∠OEG=45°,OE=2 ,则有OG=EG= OE=2,∴点E的坐标为(﹣2,2),∴k=﹣2×2=﹣4,故答案为:﹣4;【分析】(1)由题意可得出点B(2,3)到射线OA之间的距离为B点纵坐标,根据新定义得点C(﹣2,3)和射线OA之间的距离;(2)根据题意即可得k<0(否则直线y=x+1和双曲线y= k x 相交,它们之间的距离为0).过点O作直线y=x+1的垂线y=﹣x,与双曲线y= k x 交于点E、F,过点E作EG⊥x 轴,如图1,将其联立即可得点F坐标,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OF长,再由OE=OF+EF 求出OE长,在Rt△OEG中,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点E的坐标为(﹣2,2),将E点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得出k值.(3)①如图,x轴正半轴,∠GOH的边及其内部的所有点(OH、OG分别与OE、OF垂直);②由①知OH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 x,OG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 x,分别联立即可得出点M、N坐标,从而得出x取值范围,根据题意图形N(即线段MN)上点的坐标可设为(x,﹣2x﹣4),从而求出图形W与图形N之间的距离为d,由二次函数性质知d 最小值.4.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点D为BC边上的点,反比例函数y= (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点D(m,2)和AB边上的点E(3,).(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和m的值;(2)将矩形OABC的进行折叠,使点O于点D重合,折痕分别与x轴、y轴正半轴交于点F,G,求折痕FG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答案】(1)解:∵反比例函数y= (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点E(3,),∴k=3× =2,∴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又∵点D(m,2)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2m=2,解得:m=1(2)解:设OG=x,则CG=OC﹣OG=2﹣x,∵点D(1,2),∴CD=1.在Rt△CDG中,∠DCG=90°,CG=2﹣x,CD=1,DG=OG=x,∴CD2+CG2=DG2,即1+(2﹣x)2=x2,解得:x= ,∴点G(0,).过点F作FH⊥CB于点H,如图所示.由折叠的特性可知:∠GDF=∠GOF=90°,OG=DG,OF=DF.∵∠CGD+∠CDG=90°,∠CDG+∠HDF=90°,∴∠CGD=∠HDF,∵∠DCG=∠FHD=90°,∴△GCD∽△DHF,∴=2,∴DF=2GD= ,∴点F的坐标为(,0).设折痕FG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ax+b,∴有,解得:.∴折痕FG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x+【解析】【分析】(1)由点E的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k值,再由点B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代入即可求出m值;(2)设OG=x,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x值,从而得出点G的坐标.再过点F作FH⊥CB于点H,由此可得出△GCD∽△DH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线段DF的长度,从而得出点F的坐标,结合点G、F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结论.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不妨把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称为梦之点,例如,点(1,1),(﹣ 2,﹣ 2),(,),…,都是梦之点,显然梦之点有无数个.(1)若点P(2,b)是反比例函数 (n为常数,n≠0)的图象上的梦之点,求这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O的半径是,①求出⊙O上的所有梦之点的坐标;②已知点M(m,3),点Q是(1)中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异于点P的梦之点,过点Q的直线l与y轴交于点A,∠OAQ=45°.若在⊙O上存在一点N,使得直线MN∥l或MN⊥l,求出m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P(2,b)是梦之点,∴b=2∴P(2,2)将P(2,2)代入中得n=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2)解:①设⊙O上梦之点坐标是(,)∴∴=1或 =-1∴⊙O上所有梦之点坐标是(1,1)或(-1,-1)②由(1)知,异于点P的梦之点Q的坐标为(-2,-2)由已知MN∥l或MN⊥l∴直线MN为y=-x+b或y=x+b当MN为y=-x+b时,m=b-3由图可知,当直线MN平移至与⊙O相切时,且切点在第四象限时,b取得最小值,此时MN记为,其中为切点,为直线与y轴的交点∵△O 为等要直角三角形,∴O =∴O =2∴b的最小值是-2,∴m的最小值是-5当直线MN平移至与⊙O相切时,且切点在第二象限时,b取得最大值,此时MN记为,其中为切点,为直线与y轴的交点。

反比例函数培优 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培优 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培优含答案反比例函数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电阻来控制电流的变化,从而达到舞台灯光变幻的效果;在过湿地时,我们可以在地面上铺上木板,减小人对地面的压强,从而避免陷入泥中。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由两条曲线组成的双曲线,双曲线向坐标轴无限延伸,但不能与坐标轴相交。

k的正负性决定了双曲线大致位置及y随x的变化情况。

双曲线上的点是关于中心对称的,双曲线也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直线y=x及y=-x。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有着内在的联系,但它们毕竟不同。

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是:k等于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x轴、y轴的垂线所得的矩形的面积。

求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常通过解由这两个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得到。

求符合某种条件的点的坐标,常根据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几何元素间的关系建立关于横纵坐标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得相关点的坐标。

在解反比例函数有关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它的对称性,这样既能从整体上思考问题,又能提高思维的周密性。

反比例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之一,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既要分析问题情景,建立模型,又要综合方程、一次函数等知识。

例1:已知双曲线y=k/x(k≠0)经过矩形OABC边AB的中点F且交BC于点E,四边形OEBF的面积为2,则k的值为多少?例2:函数y=k/x(x>0)的图象上有点P,直线y=-x+1与该图象相交于点Q,且PQ的长度为2,求k的值。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连线、建立方程等方法,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得出正确的答案。

题目:设点A在y轴上,点P(a,b),PM⊥x轴于M,交y轴于点B,交AB于点E,PN⊥y轴于点N,交AB于点F,则AF×BE的值为?解题思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中的各个点和线段的位置关系,然后根据题目所求,设点P的坐标为(a,b),并用a 和b表示AF和BE的长度,最终求得AF×BE的值。

人教【数学】数学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

人教【数学】数学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1.如图,点P(x,y1)与Q(x,y2)分别是两个函数图象C1与C2上的任一点.当a≤x≤b 时,有﹣1≤y1﹣y2≤1成立,则称这两个函数在a≤x≤b上是“相邻函数”,否则称它们在a≤x≤b 上是“非相邻函数”.例如,点P(x,y1)与Q (x,y2)分别是两个函数y=3x+1与y=2x﹣1图象上的任一点,当﹣3≤x≤﹣1时,y1﹣y2=(3x+1)﹣(2x﹣1)=x+2,通过构造函数y=x+2并研究它在﹣3≤x≤﹣1上的性质,得到该函数值的范围是﹣1≤y≤1,所以﹣1≤y1﹣y2≤1成立,因此这两个函数在﹣3≤x≤﹣1上是“相邻函数”.(1)判断函数y=3x+2与y=2x+1在﹣2≤x≤0上是否为“相邻函数”,并说明理由;(2)若函数y=x2﹣x与y=x﹣a在0≤x≤2上是“相邻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3)若函数y= 与y=﹣2x+4在1≤x≤2上是“相邻函数”,直接写出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答案】(1)解:是“相邻函数”,理由如下:y1﹣y2=(3x+2)﹣(2x+1)=x+1,构造函数y=x+1,∵y=x+1在﹣2≤x≤0,是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函数有最大值1,当x=﹣2时,函数有最小值﹣1,即﹣1≤y≤1,∴﹣1≤y1﹣y2≤1,即函数y=3x+2与y=2x+1在﹣2≤x≤0上是“相邻函数”(2)解:y1﹣y2=(x2﹣x)﹣(x﹣a)=x2﹣2x+a,构造函数y=x2﹣2x+a,∵y=x2﹣2x+a=(x﹣1)2+(a﹣1),∴顶点坐标为:(1,a﹣1),又∵抛物线y=x2﹣2x+a的开口向上,∴当x=1时,函数有最小值a﹣1,当x=0或x=2时,函数有最大值a,即a﹣1≤y≤a,∵函数y=x2﹣x与y=x﹣a在0≤x≤2上是“相邻函数”,∴﹣1≤y1﹣y2≤1,即,∴0≤a≤1(3)解:y1﹣y2= ﹣(﹣2x+4)= +2x﹣4,构造函数y= +2x﹣4,∵y= +2x﹣4∴当x=1时,函数有最小值a﹣2,当x=2时,函数有最大值,即a﹣2≤y≤ ,∵函数y= 与y=﹣2x+4在1≤x≤2上是“相邻函数”,∴﹣1≤y1﹣y2≤1,即,∴1≤a≤2;∴a的最大值是2,a的最小值1【解析】【分析】(1)y1﹣y2=(3x+2)﹣(2x+1)=x+1,构造函数y=x+1,因为y=x+1在﹣2≤x≤0,是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当x=0时,函数有最大值1,当x=﹣2时,函数有最小值﹣1,即﹣1≤y≤1,所以﹣1≤y1﹣y2≤1,即函数y=3x+2与y=2x+1在﹣2≤x≤0上是“相邻函数”;(2)y1﹣y2=(x2﹣x)﹣(x﹣a)=x2﹣2x+a,构造函数y=x2﹣2x+a,因为y=x2﹣2x+a=(x﹣1)2+(a﹣1),所以顶点坐标为:(1,a﹣1),又抛物线y=x2﹣2x+a的开口向上,所以当x=1时,函数有最小值a﹣1,当x=0或x=2时,函数有最大值a,即a﹣1≤y≤a,因为函数y=x2﹣x与y=x﹣a在0≤x≤2上是“相邻函数”,所以﹣1≤y1﹣y2≤1,即0≤a≤1;(3)当x=1时,函数有最小值a﹣2,当x=2时,函数有最大值,因为函数y=与y=﹣2x+4在1≤x≤2上是“相邻函数”,﹣1≤y1﹣y2≤1,即1≤a≤2,所以a的最大值是2,a 的最小值1.2.如图,P1、P2(P2在P1的右侧)是y= (k>0)在第一象限上的两点,点A1的坐标为(2,0).(1)填空:当点P1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P1OA1的面积将________(减小、不变、增大)(2)若△P1OA1与△P2A1A2均为等边三角形,①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②求出点P2的坐标,并根据图象直接写在第一象限内,当x满足什么条件时,经过点P1、P2的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y= 的函数值.【答案】(1)减小(2)解:①如图所示,作P1B⊥OA1于点B,∵A1的坐标为(2,0),∴OA1=2,∵△P1OA1是等边三角形,∴∠P1OA1=60°,又∵P1B⊥OA1,∴OB=BA1=1,∴P1B= ,∴P1的坐标为(1,),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k=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②如图所示,过P2作P2C⊥A1A2于点C,∵△P2A1A2为等边三角形,∴∠P2A1A2=60°,设A1C=x,则P2C= x,∴点P2的坐标为(2+x, x),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2+x) x= ,解得x1= ﹣1,x2=﹣﹣1(舍去),∴OC=2+ ﹣1= +1,P2C= (﹣1)= ﹣,∴点P2的坐标为( +1,﹣),∴当1<x< +1时,经过点P1、P2的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y= 的函数值【解析】【解答】解:(1)当点P1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点P1离x轴的距离变小,而OA1的长度不变,故△P1OA1的面积将减小,故答案为:减小;【分析】(1)当点P1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点P1离x轴的距离变小,而OA1的长度不变,故△P1OA1的面积将减小;(2)①由A1的坐标为(2,0),△P1OA1是等边三角形,求出P1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②由△P2A1A2为等边三角形,求出点P2的坐标,得出结论.3.已知:O是坐标原点,P(m,n)(m>0)是函数y= (k>0)上的点,过点P作直线PA⊥OP于P,直线PA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a,0)(a>m).设△OPA的面积为s,且s=1+ .(1)当n=1时,求点A的坐标;(2)若OP=AP,求k的值;(3)设n是小于20的整数,且k≠ ,求OP2的最小值.【答案】(1)解:过点P作PQ⊥x轴于Q,则PQ=n,OQ=m,当n=1时,s= ,∴a= = .(2)解:解法一:∵OP=AP,PA⊥OP,∴△OP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n= .∴1+ = •an.即n4﹣4n2+4=0,∴k2﹣4k+4=0,∴k=2.解法二:∵OP=AP,PA⊥OP,∴△OP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n.设△OPQ的面积为s1则:s1= ∴•mn= (1+ ),即:n4﹣4n2+4=0,∴k2﹣4k+4=0,∴k=2.(3)解:解法一:∵PA⊥OP,PQ⊥OA,∴△OPQ∽△OAP.设:△OPQ的面积为s1,则 =即: = 化简得:化简得:2n4+2k2﹣kn4﹣4k=0(k﹣2)(2k﹣n4)=0,∴k=2或k= (舍去),∴当n是小于20的整数时,k=2.∵OP2=n2+m2=n2+ 又m>0,k=2,∴n是大于0且小于20的整数.当n=1时,OP2=5,当n=2时,OP2=5,当n=3时,OP2=32+ =9+ = ,当n是大于3且小于20的整数时,即当n=4、5、6…19时,OP2的值分别是:42+ 、52+ 、62+ …192+ ,∵192+ >182+ >32+ >5,∴OP2的最小值是5.【解析】【分析】(1)利用△OPA面积定义构建关于a的方程,求出A的坐标;(2)由已知OP=AP,PA⊥OP,可得△OP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其面积构建关于n的方程,转化为k的方程,求出k;(3)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构建关于k的方程,最值问题的基本解决方法就是函数思想,利用勾股定理用m、n的代数式表达OP2,,在n的范围内求出OP2的最值.4.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y=2x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m,﹣2).(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若双曲线上点C(2,n)沿OA方向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判断四边形OABC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0)∵A(m,﹣2)在y=2x上,∴﹣2=2m,∴解得m=﹣1。

反比例函数培优专题

反比例函数培优专题

第3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综合应用专题一、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增减性 1.若()()1122,,,A a b B a b 是反比例函数1y x=-图像上的两个点,且120a a <<,则1b 与2b 的大小关系是 .(用“<”连接)2.若()()()1233,,2,,1,A y B y C y --三点都在反比例函数6y x=-的图像上,则123,,y y y 的大小关系是 .(用“<”连接)3.在双曲线23k y x+=上有三点()()()112233,,,,,A x y B x y C x y ,已知1230x x x <<<,则123,,y y y 的大小关系是 .(用“<”连接)4. 若()123111,,,,,42A y B y C y ⎛⎫⎛⎫-- ⎪ ⎪⎝⎭⎝⎭三点都在反比例函数21a y x --=-的图像上,则123,,y y y 的大小关系是 .(用“<”连接)5.在反比例函数2m y x-=的图像上有两点()()1122,,,A x y B x y ,若21120,x x y 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6.设有反比例函数()()11221,,,,k y x y x y x+=为其图像上的两点,若120x x <<时,12y y <,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7.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像上有两点()(),,,A a m B b n ,且0m n <<,则a b -的值是 数. 专题二、反比例函数与面积8.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像上的一点,过点A 作AB x ⊥轴于点B ,且ABO 的面积是3,则k 的值是 .9.如图,A 是反比例函数ky x=图像上的一点,过点A 作AB y ⊥轴于点B ,点P 为x 轴上任意一点,已知ABP 的面积是2,则k 的值是 .10.反比例函数6y x =与3y x=在第一象限的图像如图所示,作一条平行于x 轴的直线分别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连接OA 、OB ,则AOB 的面积是 .11.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20y x x=>的图象上任意一点,AB ∥x 轴交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像于点B ,以AB 为边作ABCD ,其中C 、D 在x 轴上,则ABCD S 为 . 12.如图,直线x=t (t>0)与反比例函数21,y y x x==-的图像分别交于B 、C 两点,A 为y 轴上任意一点,则ABC 的面积为 .13.如图,双曲线ky x=与直线y mx =交于点A 、B ,AC x ⊥轴于点C ,BC 交y 轴于D ,且2OCD S = ,求k 的值.14.如图,点B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点A 为双曲线()40y x x=>上一点,且AO=AB ,过B 作BC x ⊥轴交双曲线于点C ,求ABC S 的值.14.如图,直线y x b =-+与双曲线()10y x x=>交于A 、B 两点,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E 、F 两点,AC x ⊥轴于C ,BD y ⊥轴于点D ,,,ACE BDF ABO 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和是EOF 的34,求b 的值.专题三、反比例函数与全等 13.如图,点A 为双曲线()40y x x=>上一点,若线段AB AC ⊥,AB AC =,点C 恰好落在x 轴上,点B 恰好落在y 轴上,求OC OB -的值.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 在x 轴上,090ABO ∠=,点A 的坐标是(1,2).线段AC AO ⊥于点A ,点C 恰好落在双曲线()0ky x x=>上,且AO=AC ,求k 的值.15.如图,点A 、B 是反比例函数()30y x x=>图像上的两个点,在AOB 中,OA=OB ,BD ⊥x 轴,垂足为D ,且2AB BD =,求AOB 的面积.16.如图,直线122y x =-+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点P 为双曲线()0ky x x=>上一点,且0,90PA PB APB =∠=,求k 的值.17.如图,55y x =-+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双曲线()0ky x x=<过点C ,求k 的值.专题四、反比例函数于几何小综合 18.如图,双曲线ky x=经过12,P P 两点,1AOP 为等腰三角形,2AP x ⊥轴,2AP =1,求k 的值.19.如图,直线115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B 、A,点M 为双曲线()0ky x x=>上一点,若AMB 是以AB 为底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k 的值.20.如图,点P (1,n )为反比例函数()0my x x=>图像上一点,过点P 的直线为3y kx k =+与x 轴负半轴交于点A ,与y 轴正半轴交于点C ,PB x ⊥轴于点B ,3AOP S =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在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23QOB QOCS s =?若存在,求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1.如图,直线24y x =-分别交x 轴、y 轴于B 、A 两点,交双曲线()0ky x x=>于点C ,且8AO C S =(1)求双曲线的解析式;(2)在C 点右侧的双曲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045PBC ∠=?若存在,求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人教数学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人教数学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1.如图,点A在函数y= (x>0)图象上,过点A作x轴和y轴的平行线分别交函数y= 图象于点B,C,直线BC与坐标轴的交点为D,E.(1)当点C的横坐标为1时,求点B的坐标;(2)试问:当点A在函数y= (x>0)图象上运动时,△ABC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ABC的面积,若变化,请说明理由.(3)试说明:当点A在函数y= (x>0)图象上运动时,线段BD与CE的长始终相等.【答案】(1)解:∵点C在y= 的图象上,且C点横坐标为1,∴C(1,1),∵AC∥y轴,AB∥x轴,∴A点横坐标为1,∵A点在函数y= (x>0)图象上,∴A(1,4),∴B点纵坐标为4,∵点B在y= 的图象上,∴B点坐标为(,4);(2)解:设A(a,),则C(a,),B(,),∴AB=a﹣ = a,AC= ﹣ = ,∴S△ABC= AB•AC= × × = ,即△ABC的面积不发生变化,其面积为;(3)解:如图,设AB的延长线交y轴于点G,AC的延长线交x轴于点F,∵AB∥x轴,∴△ABC∽△EFC,∴ = ,即 = ,∴EF= a,由(2)可知BG= a,∴BG=EF,∵AE∥y轴,∴∠BDG=∠FCE,在△DBG和△CFE中∴△DBG≌△CEF(AAS),∴BD=EF.【解析】【分析】(1)由条件可先求得A点坐标,从而可求得B点纵坐标,再代入y= 可求得B点坐标;(2)可设出A点坐标,从而可表示出C、B的坐标,则可表示出AB和AC的长,可求得△ABC的面积;(3)可证明△ABC∽△EFC,利用(2)中,AB和AC的长可表示出EF,可得到BG=EF,从而可证明△DBG≌△CFE,可得到DB=CF.2.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个顶点A、C在反比例函数y= (k≠0)图象上,点B、D在x轴上,且B、D两点关于原点对称,AD交y轴于P点(1)已知点A的坐标是(2,3),求k的值及C点的坐标;(2)在(1)的条件下,若△APO的面积为2,求点D到直线AC的距离.【答案】(1)解:∵点A的坐标是(2,3),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个顶点A、C在反比例函数y= (k≠0)图象上,点B、D在x轴上,且B、D两点关于原点对称,∴3= ,点C与点A关于原点O对称,∴k=6,C(﹣2,﹣3),即k的值是6,C点的坐标是(﹣2,﹣3);(2)解:过点A作AN⊥y轴于点N,过点D作DM⊥AC,如图,∵点A(2,3),k=6,∴AN=2,∵△APO的面积为2,∴,即,得OP=2,∴点P(0,2),设过点A(2,3),P(0,2)的直线解析式为y=kx+b,,得,∴过点A(2,3),P(0,2)的直线解析式为y=0.5x+2,当y=0时,0=0.5x+2,得x=﹣4,∴点D的坐标为(﹣4,0),设过点A(2,3),B(﹣2,﹣3)的直线解析式为y=mx+b,则,得,∴过点A(2,3),C(﹣2,﹣3)的直线解析式为y=1.5x,∴点D到直线AC的直线得距离为:= .【解析】【分析】(1)根据点A的坐标是(2,3),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个顶点A、C在反比例函数y= (k≠0)图象上,点B、D在x轴上,且B、D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可以求得k的值和点C的坐标;(2)根据△APO的面积为2,可以求得OP的长,从而可以求得点P的坐标,进而可以求得直线AP的解析式,从而可以求得点D的坐标,再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以求得点D到直线AC的距离.3.如图,点P( +1,﹣1)在双曲线y= (x>0)上.(1)求k的值;(2)若正方形ABCD的顶点C,D在双曲线y= (x>0)上,顶点A,B分别在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求点C的坐标.【答案】(1)解:点P(,)在双曲线上,将x= ,y= 代入解析式可得:k=2;(2)解:过点D作DE⊥OA于点E,过点C作CF⊥OB于点F,∵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BC,∠CBA=90°,∴∠FBC+∠OBA=90°,∵∠CFB=∠BOA=90°,∴∠FCB+∠FBC=90°,∴∠FBC=∠OAB,在△CFB和△AOB中,,∴△CFB≌△AOB(AAS),同理可得:△BOA≌△AED≌△CFB,∴CF=OB=AE=b,BF=OA=DE=a,设A(a,0),B(0,b),则D(a+b,a)C(b,a+b),可得:b(a+b)=2,a(a+b)=2,解得:a=b=1.所以点C的坐标为:(1,2).【解析】【分析】(1)由待定系数法把P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2)C、D均在双曲线上,它们的坐标就适合解析式,设出C坐标,再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CFB≌△AOB△BOA≌△AED≌△CFB,代入解析式得b(a+b)=2,a(a+b)=2,即可求出C坐标.4.函数学习中,自变量取值范围及相应的函数值范围问题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请解决下面的问题.(1)分别求出当2≤x≤4时,三个函数:y=2x+1,y= ,y=2(x﹣1)2+1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若y= 的值不大于2,求符合条件的x的范围;(3)若y= ,当a≤x≤2时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求a的取值范围;(4)y=2(x﹣m)2+m﹣2,当2≤x≤4时有最小值为1,求m的值.【答案】(1)解:y=2x+1中k=2>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y最小=5;当x=4时,y最大=9.∵y= 中k=2>0,∴在2≤x≤4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2时,y最大=1;当x=4时,y最小= .∵y=2(x﹣1)2+1中a=2>0,且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当x=1时,y最小=1;当x=4时,y最大=19(2)解:令y= ≤2,解得:x<0或x≥1.∴符合条件的x的范围为x<0或x≥1(3)解:①当k>0时,如图得当0<x≤2时,y= 无最大值,有最小值,同理当a<0时,且a≤x<0时,y≤ 有最大值,无最小值,②当k<0时,如图得当0<x≤2时,y= 无最小值,有最大值,同理当a<0时,且a≤x<0时,y≤ 有最小值,无最大值,∴当k<0,a<0时,此时,y= 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a<0(4)解:①当m<2时,有2(2﹣m)2+m﹣2=1,解得:m1=1,m2= (舍去);②当2≤m≤4时,有m﹣2=1,解得:m3=3;③当m>4时,有2(4﹣m)2+m﹣2=1,整理得:2m2﹣15m+29=0.∵△=(﹣15)2﹣4×2×29=﹣7,无解.∴m的值为1或3.①当k>0时,如图得当0<x≤2时,y= 无最大值,有最小值,同理当a<0时,且a≤x<0时,y≤ 有最大值,无最小值,②当k<0时,如图得当0<x≤2时,y= 无最小值,有最大值,同理当a<0时,且a≤x<0时,y≤ 有最小值,无最大值,∴当k<0,a<0时,此时,y= 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a<0;【解析】【分析】(1)根据k=2>0结合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当2≤x≤4时,y=2x+1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当2≤x≤4时,y=2(x﹣1)2+1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令y= ≤2,解之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3)①当k>0时,如图得当0<x≤2时,得到y= 无最大值,有最小值,同理当a<0时,且a≤x<0时,得到y≤ 有最大值,无最小值,②当k<0时,如图得当0<x≤2时,y=无最小值,有最大值,同理当a<0时,且a≤x<0时,y≤ 有最小值,无最大值,于是得到结论;(4)分m<2、2≤m≤4和m>4三种情况考虑,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结合当2≤x≤4时有最小值为1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不妨把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称为梦之点,例如,点(1,1),(﹣ 2,﹣ 2),(,),…,都是梦之点,显然梦之点有无数个.(1)若点P(2,b)是反比例函数 (n为常数,n≠0)的图象上的梦之点,求这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O的半径是,①求出⊙O上的所有梦之点的坐标;②已知点M(m,3),点Q是(1)中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异于点P的梦之点,过点Q的直线l与y轴交于点A,∠OAQ=45°.若在⊙O上存在一点N,使得直线MN∥l或MN⊥l,求出m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P(2,b)是梦之点,∴b=2∴P(2,2)将P(2,2)代入中得n=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2)解:①设⊙O上梦之点坐标是(,)∴∴=1或 =-1∴⊙O上所有梦之点坐标是(1,1)或(-1,-1)②由(1)知,异于点P的梦之点Q的坐标为(-2,-2)由已知MN∥l或MN⊥l∴直线MN为y=-x+b或y=x+b当MN为y=-x+b时,m=b-3由图可知,当直线MN平移至与⊙O相切时,且切点在第四象限时,b取得最小值,此时MN记为,其中为切点,为直线与y轴的交点∵△O 为等要直角三角形,∴O =∴O =2∴b的最小值是-2,∴m的最小值是-5当直线MN平移至与⊙O相切时,且切点在第二象限时,b取得最大值,此时MN记为,其中为切点,为直线与y轴的交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反比例函数知识点习题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反比例函数知识点习题总结
当k>0时,图像位于第一、三象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双曲线的位置由系数k决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当k<0时,图像位于第二、四象限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无穷区间:反比例 函数在无穷区间上 趋于无穷大或无穷 小
单调性:反比例函 数在特定区间内单 调递减或单调递增
奇偶性:反比例 函数是奇函数或 偶函数
极限值:反比例 函数在某一点的 极限值为零
反比例函数的计算
反比例函数的值
计算方法:利用 反比例函数的定 义和性质,通过 代数运算求出函 数的值
注意事项:注意 函数的定义域和 值域,避免出现 无意义的情况
解题步骤:先化 简函数式,再代 入自变量求值
常见题型:考察 对反比例函数的 理解和运用能力, 常与实际问题相 结合
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反比例函数在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反比例函数在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布在第二和第四象限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关于原点对称的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 的区别与联系
函数表达式的区别
反比例函数:y=k/x (k≠0)
一次函数:y=kx+b (k≠0)
区别: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在 分母位置,一次函数没有分母
联系:两者都是函数,具有函数 的共性
函数图像的区别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布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而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而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线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x轴、y轴都不相交,而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y轴都可能相交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关于原点对称的,而一次函数的图像是关于直线x=0对称的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WPS
综合题的常见考点与解题方法

人教数学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人教数学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1.如图,已知A(﹣4,),B(﹣1,2)是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m≠0,m<0)图象的两个交点,AC⊥x轴于C,BD⊥y轴于D.(1)根据图象直接回答:在第二象限内,当x取何值时,一次函数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2)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及m的值;(3)P是线段AB上的一点,连接PC,PD,若△PCA和△PDB面积相等,求点P坐标.【答案】(1)解:当﹣4<x<﹣1时,一次函数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2)把A(﹣4,),B(﹣1,2)代入y=kx+b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x+ ,把B(﹣1,2)代入y= 得m=﹣1×2=﹣2;(3)解:如下图所示:设P点坐标为(t,t+ ),∵△PCA和△PDB面积相等,∴• •(t+4)= •1•(2﹣t﹣),即得t=﹣,∴P点坐标为(﹣,).【解析】【分析】(1)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4<x<﹣1时,一次函数图象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2)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然后把B点坐标代入y= 可计算出m的值;(3)设P点坐标为(t, t+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到• •(t+4)= •1•(2﹣ t﹣),解方程得到t=﹣,从而可确定P点坐标.2.如图,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x的图象交于点A、B,点B的横坐标是4.点P是第一象限内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动点,且在直线AB的上方.(1)若点P的坐标是(1,4),直接写出k的值和△PAB的面积;(2)设直线PA、PB与x轴分别交于点M、N,求证:△PMN是等腰三角形;(3)设点Q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位于P、B之间的动点(与点P、B不重合),连接AQ、BQ,比较∠PAQ与∠PBQ的大小,并说明理由.【答案】(1)解:k=4,S△PAB=15.提示:过点A作AR⊥y轴于R,过点P作PS⊥y轴于S,连接PO,设AP与y轴交于点C,如图1,把x=4代入y= x,得到点B的坐标为(4,1),把点B(4,1)代入y= ,得k=4.解方程组,得到点A的坐标为(﹣4,﹣1),则点A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OA=OB,∴S△AOP=S△BOP,∴S△PAB=2S△AOP.设直线AP的解析式为y=mx+n,把点A(﹣4,﹣1)、P(1,4)代入y=mx+n,求得直线AP的解析式为y=x+3,则点C的坐标(0,3),OC=3,∴S△AOP=S△AOC+S△POC= OC•AR+ OC•PS= ×3×4+ ×3×1= ,∴S△PAB=2S△AOP=15;(2)解:过点P作PH⊥x轴于H,如图2.B(4,1),则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设P(m,),直线PA的方程为y=ax+b,直线PB的方程为y=px+q,联立,解得直线PA的方程为y= x+ ﹣1,联立,解得直线PB的方程为y=﹣ x+ +1,∴M(m﹣4,0),N(m+4,0),∴H(m,0),∴MH=m﹣(m﹣4)=4,NH=m+4﹣m=4,∴MH=NH,∴PH垂直平分MN,∴PM=PN,∴△PMN是等腰三角形;(3)解:∠PAQ=∠PBQ.理由如下:过点Q作QT⊥x轴于T,设AQ交x轴于D,QB的延长线交x轴于E,如图3.可设点Q为(c,),直线AQ的解析式为y=px+q,则有,解得:,∴直线AQ的解析式为y= x+ ﹣1.当y=0时, x+ ﹣1=0,解得:x=c﹣4,∴D(c﹣4,0).同理可得E(c+4,0),∴DT=c﹣(c﹣4)=4,ET=c+4﹣c=4,∴DT=ET,∴QT垂直平分DE,∴QD=QE,∴∠QDE=∠QED.∵∠MDA=∠QDE,∴∠MDA=∠QED.∵PM=PN,∴∠PMN=∠PNM.∵∠PAQ=∠PMN﹣∠MDA,∠PBQ=∠NBE=∠PNM﹣∠QED,∴∠PAQ=∠PBQ.【解析】【分析】(1)过点A作AR⊥y轴于R,过点P作PS⊥y轴于S,连接PO,设AP 与y轴交于点C,如图1,可根据条件先求出点B的坐标,然后把点B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出k,然后求出直线AB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A的坐标,从而得到OA=OB,由此可得S△PAB=2S△AOP,要求△PAB的面积,只需求△PAO的面积,只需用割补法就可解决问题;(2)过点P作PH⊥x轴于H,如图2.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PB的解析式,从而得到点N的坐标,同理可得到点M的坐标,进而得到MH=NH,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M=PN,即△PMN是等腰三角形;(3)过点Q作QT⊥x轴于T,设AQ交x轴于D,QB的延长线交x轴于E,如图3.可设点Q为(c,),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Q的解析式,即可得到点D的坐标为(c﹣4,0),同理可得E(c+4,0),从而得到DT=ET,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QD=QE,则有∠QDE=∠QED.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就可得到∠PAQ=∠PBQ.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顶点C与原点O重合,点B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A在反比例函数y= (k>0,x>0)的图象上,点D的坐标为(,2).(1)求k的值;(2)若将菱形ABCD沿x轴正方向平移,当菱形的一个顶点恰好落在函数y= (k>0,x >0)的图象上时,求菱形ABCD平移的距离.【答案】(1)解:作DE⊥BO,DF⊥x轴于点F,∵点D的坐标为(,2),∴DO=AD=3,∴A点坐标为:(,5),∴k=5 ;(2)解:∵将菱形ABCD向右平移,使点D落在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上D′,∴DF=D′F′=2,∴D′点的纵坐标为2,设点D′(x,2)∴2= ,解得x= ,∴FF′=OF′﹣OF= ﹣ = ,∴菱形ABCD平移的距离为,同理,将菱形ABCD向右平移,使点B落在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上,菱形ABCD平移的距离为,综上,当菱形ABCD平移的距离为或时,菱形的一个顶点恰好落在函数图象上.【解析】【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和D的坐标即可求出A的坐标,代入求出即可;(2)B和D可能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根据平移求出即可.4.抛物线y= +x+m的顶点在直线y=x+3上,过点F(﹣2,2)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点M、N两点(点M在点N的左边),MA⊥x轴于点A,NB⊥x轴于点B.(1)先通过配方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坐标可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再求m的值;(2)设点N的横坐标为a,试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点N的纵坐标,并说明NF=NB;(3)若射线NM交x轴于点P,且PA•PB= ,求点M的坐标.【答案】(1)解:y= x2+x+m= (x+2)2+(m﹣1)∴顶点坐标为(﹣2,m﹣1)∵顶点在直线y=x+3上,∴﹣2+3=m﹣1,得m=2;(2)解:过点F作FC⊥NB于点C,∵点N在抛物线上,∴点N的纵坐标为: a2+a+2,即点N(a, a2+a+2)在Rt△FCN中,FC=a+2,NC=NB﹣CB= a2+a,∴NF2=NC2+FC2=( a2+a)2+(a+2)2,=( a2+a)2+(a2+4a)+4,而NB2=( a2+a+2)2,=( a2+a)2+(a2+4a)+4∴NF2=NB2,NF=NB(3)解:连接AF、BF,由NF=NB,得∠NFB=∠NBF,由(2)的思路知,MF=MA,∴∠MAF=∠MFA,∵MA⊥x轴,NB⊥x轴,∴MA∥NB,∴∠AMF+∠BNF=180°∵△MAF和△NFB的内角总和为360°,∴2∠MAF+2∠NBF=180°,∠MAF+∠NBF=90°,∵∠MAB+∠NBA=180°,∴∠FBA+∠FAB=90°,又∵∠FAB+∠MAF=90°,∴∠FBA=∠MAF=∠MFA,又∵∠FPA=∠BPF,∴△PFA∽△PBF,∴ = ,PF2=PA×PB= ,过点F作FG⊥x轴于点G,在Rt△PFG中,PG= = ,∴PO=PG+GO= ,∴P(﹣,0)设直线PF:y=kx+b,把点F(﹣2,2)、点P(﹣,0)代入y=kx+b,解得k= ,b= ,∴直线PF:y= x+ ,解方程 x2+x+2= x+ ,得x=﹣3或x=2(不合题意,舍去),当x=﹣3时,y= ,∴M(﹣3,).【解析】【分析】(1)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化成顶点式,写出顶点坐标,由顶点再直线y=x+3上,建立方程求出m的值。

人教【数学】培优反比例函数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数学】培优反比例函数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1.如图,反比例函数y1=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 x的图象交于点A、B,点B的横坐标是4,点P(1,m)在反比例函数y1= 的图象上.(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观察图象回答:当x为何范围时,y1>y2;(3)求△PAB的面积.【答案】(1)解:把x=4代入y2= x,得到点B的坐标为(4,1),把点B(4,1)代入y1= ,得k=4.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1=(2)解:∵点A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A的坐标为(﹣4,﹣1),观察图象得,当x<﹣4或0<x<4时,y1>y2(3)解:过点A作AR⊥y轴于R,过点P作PS⊥y轴于S,连接PO,设AP与y轴交于点C,如图,∵点A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OA=OB,∴S△AOP=S△BOP,∴S△PAB=2S△AOP.y1= 中,当x=1时,y=4,∴P(1,4).设直线AP的函数关系式为y=mx+n,把点A(﹣4,﹣1)、P(1,4)代入y=mx+n,则,解得.故直线AP的函数关系式为y=x+3,则点C的坐标(0,3),OC=3,∴S△AOP=S△AOC+S△POC= OC•AR+ OC•PS= ×3×4+ ×3×1= ,∴S△PAB=2S△AOP=15.【解析】【分析】(1)把x=4代入y2= x,得到点B的坐标,再把点B的坐标代入y1=,求出k的值,即可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观察图象可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不等式y1>y2的解集;(3)过点A作AR⊥y轴于R,过点P作PS⊥y轴于S,连接PO,设AP与y轴交于点C,由点A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得出OA=OB,那么S△AOP=S△BOP,S△PAB=2S△AOP.求出P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P的函数关系式,得到点C的坐标,根据S△AOP=S△AOC+S△POC求出S△AOP= ,则S△PAB=2S△AOP=15.2.如图,点P( +1,﹣1)在双曲线y= (x>0)上.(1)求k的值;(2)若正方形ABCD的顶点C,D在双曲线y= (x>0)上,顶点A,B分别在x轴和y 轴的正半轴上,求点C的坐标.【答案】(1)解:点P(,)在双曲线上,将x= ,y= 代入解析式可得:k=2;(2)解:过点D作DE⊥OA于点E,过点C作CF⊥OB于点F,∵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BC,∠CBA=90°,∴∠FBC+∠OBA=90°,∵∠CFB=∠BOA=90°,∴∠FCB+∠FBC=90°,∴∠FBC=∠OAB,在△CFB和△AOB中,,∴△CFB≌△AOB(AAS),同理可得:△BOA≌△AED≌△CFB,∴CF=OB=AE=b,BF=OA=DE=a,设A(a,0),B(0,b),则D(a+b,a)C(b,a+b),可得:b(a+b)=2,a(a+b)=2,解得:a=b=1.所以点C的坐标为:(1,2).【解析】【分析】(1)由待定系数法把P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2)C、D均在双曲线上,它们的坐标就适合解析式,设出C坐标,再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CFB≌△AOB△BOA≌△AED≌△CFB,代入解析式得b(a+b)=2,a(a+b)=2,即可求出C坐标.3.如图,P1、P2(P2在P1的右侧)是y= (k>0)在第一象限上的两点,点A1的坐标为(2,0).(1)填空:当点P1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P1OA1的面积将________(减小、不变、增大)(2)若△P1OA1与△P2A1A2均为等边三角形,①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②求出点P2的坐标,并根据图象直接写在第一象限内,当x满足什么条件时,经过点P1、P2的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y= 的函数值.【答案】(1)减小(2)解:①如图所示,作P1B⊥OA1于点B,∵A1的坐标为(2,0),∴OA1=2,∵△P1OA1是等边三角形,∴∠P1OA1=60°,又∵P1B⊥OA1,∴OB=BA1=1,∴P1B= ,∴P1的坐标为(1,),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k=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②如图所示,过P2作P2C⊥A1A2于点C,∵△P2A1A2为等边三角形,∴∠P2A1A2=60°,设A1C=x,则P2C= x,∴点P2的坐标为(2+x, x),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2+x) x= ,解得x1= ﹣1,x2=﹣﹣1(舍去),∴OC=2+ ﹣1= +1,P2C= (﹣1)= ﹣,∴点P2的坐标为( +1,﹣),∴当1<x< +1时,经过点P1、P2的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y= 的函数值【解析】【解答】解:(1)当点P1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点P1离x轴的距离变小,而OA1的长度不变,故△P1OA1的面积将减小,故答案为:减小;【分析】(1)当点P1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点P1离x轴的距离变小,而OA1的长度不变,故△P1OA1的面积将减小;(2)①由A1的坐标为(2,0),△P1OA1是等边三角形,求出P1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②由△P2A1A2为等边三角形,求出点P2的坐标,得出结论.4.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点D为BC边上的点,反比例函数y= (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点D(m,2)和AB边上的点E(3,).(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和m的值;(2)将矩形OABC的进行折叠,使点O于点D重合,折痕分别与x轴、y轴正半轴交于点F,G,求折痕FG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答案】(1)解:∵反比例函数y= (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点E(3,),∴k=3× =2,∴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又∵点D(m,2)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2m=2,解得:m=1(2)解:设OG=x,则CG=OC﹣OG=2﹣x,∵点D(1,2),∴CD=1.在Rt△CDG中,∠DCG=90°,CG=2﹣x,CD=1,DG=OG=x,∴CD2+CG2=DG2,即1+(2﹣x)2=x2,解得:x= ,∴点G(0,).过点F作FH⊥CB于点H,如图所示.由折叠的特性可知:∠GDF=∠GOF=90°,OG=DG,OF=DF.∵∠CGD+∠CDG=90°,∠CDG+∠HDF=90°,∴∠CGD=∠HDF,∵∠DCG=∠FHD=90°,∴△GCD∽△DHF,∴=2,∴DF=2GD= ,∴点F的坐标为(,0).设折痕FG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ax+b,∴有,解得:.∴折痕FG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x+【解析】【分析】(1)由点E的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k值,再由点B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代入即可求出m值;(2)设OG=x,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x值,从而得出点G的坐标.再过点F作FH⊥CB于点H,由此可得出△GCD∽△DH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线段DF的长度,从而得出点F的坐标,结合点G、F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结论.5.如图1,已知双曲线y= (k>0)与直线y=k′x交于A、B两点,点A在第一象限,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点A的坐标为(3,1),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当x满足:________时,≤k′x;(2)如图2,过原点O作另一条直线l,交双曲线y= (k>0)于P,Q两点,点P在第一象限.四边形APBQ一定是________;(3)若点A的坐标为(3,1),点P的横坐标为1,求四边形APBQ的面积.(4)设点A,P的横坐标分别为m,n,四边形APBQ可能是矩形吗?可能是正方形吗?若可能,直接写出m,n应满足的条件;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3,﹣1);﹣3≤x<0或x≥3(2)平行四边形(3)∵点A的坐标为(3,1),∴k=3×1=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点P的横坐标为1,∴点P的纵坐标为3,∴点P的坐标为(1,3),由双曲线关于原点对称可知,点Q的坐标为(﹣1,﹣3),点B的坐标为(﹣3,﹣1),如图2,过点A、B分别作y轴的平行线,过点P、Q分别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交于C、D、E、F,则四边形CDEF是矩形,CD=6,DE=6,DB=DP=4,CP=CA=2,则四边形APBQ的面积=矩形CDEF的面积﹣△ACP的面积﹣△PDB的面积﹣△BEQ的面积﹣△AFQ的面积=36﹣2﹣8﹣2﹣8=16.(4)解:mn=k时,四边形APBQ是矩形,不可能是正方形,理由:当AB⊥PQ时四边形APBQ是正方形,此时点A、P在坐标轴上,由于点A,P可能达到坐标轴故不可能是正方形,即∠POA≠90°.因为mn=k,易知P、A关于直线y=x对称,所以PO=OA=OB=OQ,所以四边形APBQ是矩形.【解析】【解答】解:(1)∵A、B关于原点对称,A(3,1),∴点B的坐标为(﹣3,﹣1).由图象可知,当﹣3≤x<0或x≥3时,≤k′x.故答案为(﹣3,﹣1),﹣3≤x<0或x≥3;(2)∵A、B关于原点对称,P、Q关于原点对称,∴OA=OB,OP=OQ,∴四边形APBQ是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平行四边形;=36﹣2﹣8﹣2﹣8=16.【分析】(1)根据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关于原点对称,即可解决问题,利用图象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上方,即可确定自变量x的范围.(2)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即可.(3)利用分割法求面积即可.(3)根据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即可判定.6.【阅读理解】我们知道,当a>0且b>0时,(﹣)2≥0,所以a﹣2 +≥0,从而a+b≥2 (当a=b时取等号),【获得结论】设函数y=x+ (a>0,x>0),由上述结论可知:当x= 即x= 时,函数y有最小值为2(1)【直接应用】若y1=x(x>0)与y2= (x>0),则当x=________时,y1+y2取得最小值为________.(2)【变形应用】若y1=x+1(x>﹣1)与y2=(x+1)2+4(x>﹣1),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3)【探索应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0),点B(0,﹣2),点P是函数y= 在第一象限内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过P点作PC⊥x轴于点C,PD⊥y轴于点D,设点P的横坐标为x,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①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求S的最小值,判断取得最小值时的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答案】(1)1;2(2)4(3)解:①设P(x,),则C(x,0),D(0,),∴AC=x+3,BD= +2,∴S= AC•BD= (x+3)( +2)=6+x+ ;②∵x>0,∴x+ ≥2 =6,∴当x= 时,即x=3时,x+ 有最小值6,∴此时S=6+x+ 有最小值12,∵x=3,∴P(3,2),C(3,0),D(0,2),∴A、C关于x轴对称,D、B关于y轴对称,即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四边形ABCD为菱形.【解析】【解答】解:(1)∵x>0,∴y1+y2=x+ ≥2 =2,∴当x= 时,即x=1时,y1+y2有最小值2,故答案为:1;2;(2)∵x>﹣1,∴x+1>0,∴ = =(x+1)+ ≥2 =4,∴当x+1= 时,即x=1时,有最小值4,故答案为:4;【分析】(1)直接由结论可求得其取得最小值,及其对应的x的值;(2)可把x+1看成一个整体,再利用结论可求得答案;(3)①可设P(x,),则可表示出C、D的坐标,从而可表示出AC和BD,再利用面积公式可表示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从而可得到S 与x的函数关系式;②再利用结论可求得其最得最小值时对应的x的值,则可得到P、C、D的坐标,可判断A、C关于x轴对称,B、D关于y轴对称,可判断四边形ABCD为菱形.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kx+b(k≠0)与双曲线y= 相交于点A(m,3),B(﹣6,n),与x轴交于点C.(1)求直线y=kx+b(k≠0)的解析式;(2)若点P在x轴上,且S△ACP= S△BOC,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答案】(1)解:)∵点A(m,3),B(﹣6,n)在双曲线y= 上,∴m=2,n=﹣1,∴A(2,3),B(﹣6,﹣1).将(2,3),B(﹣6,﹣1)带入y=kx+b,得:,解得.∴直线的解析式为y= x+2(2)解:当y= x+2=0时,x=﹣4,∴点C(﹣4,0).设点P的坐标为(x,0),∵S△ACP= S△BOC, A(2,3),B(﹣6,﹣1),∴×3|x﹣(﹣4)|= × ×|0﹣(﹣4)|×|﹣1|,即|x+4|=2,解得:x1=﹣6,x2=﹣2.∴点P的坐标为(﹣6,0)或(﹣2,0).【解析】【分析】(1)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A、B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2)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C的坐标,设点P的坐标为(x,0),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S△ACP= S△BOC,即可得出|x+4|=2,解之即可得出结论.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5,0),以OA为半径作半圆,点C是第一象限内圆周上一动点,连结AC、BC,并延长BC至点D,使CD=BC,过点D作x轴垂线,分别交x轴、直线AC于点E、F,点E为垂足,连结OF.(1)当∠BAC=30º时,求△ABC的面积;(2)当DE=8时,求线段EF的长;(3)在点C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点E、O、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AB是⊙O的直径,∴∠ACB=90°,在Rt△ABC中,AB=10,∠BAC=30°,∴BC= AB=5,∴AC= ,∴S△ABC= AC⋅BC=(2)解:连接AD,∵∠ACB=90°,CD=BC,∴AD=AB=10,∵DE⊥AB,∴AE= =6,∴BE=AB−AE=4,∴DE=2BE,∵∠AFE+∠FAE=90°,∠DBE+∠FAE=90°,∴∠AFE=∠DBE,∵∠AEF=∠DEB=90°,∴△AEF∽△DEB,∴ =2,∴EF= AE= ×6=3(3)解:连接EC,设E(x,0),当的度数为60°时,点E恰好与原点O重合;①0°< 的度数<60°时,点E在O、B之间,∠EOF>∠BAC=∠D,又∵∠OEF=∠ACB=90°,由相似知∠EOF=∠EBD,此时有△EOF∽△EBD,∴,∵EC是Rt△BDE斜边的中线,∴CE=CB,∴∠CEB=∠CBE,∴∠EOF=∠CEB,∴OF∥CE,∴△AOF∽△AEC∴,∴,即,解得x= ,因为x>0,∴x= ;②60°< 的度数<90°时,点E在O点的左侧,若∠EOF=∠B,则OF∥BD,∴OF= BC= BD,∴即解得x= ,若∠EOF=∠BAC,则x=− ,综上点E的坐标为( ,0) ;(,0);(−,0).【解析】【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得∠ACB=90°,根据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BC,进而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得;(2)连接AD,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AD=AB=10,又DE=8,在Rt△ODE中,由勾股定理求AE,依题意证明△AEF∽△DEB,利用相似比求EF;(3)当以点E、O、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时,分为两种情况:①当交点E在O,B之间时;②当点E在O点的左侧时;分别求E点坐标.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经过点,、,,其中、是方程的两根,且,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1)求、两点的坐标;(2)求直线的解析式;(3)如图2,点是线段上的动点,若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与直线相交于点,与抛物线相交于点,过点作的平行线与直线相交于点,求的长. 【答案】(1)解:∵x1、x2是方程x2-2x-8=0的两根,且x1<x2,∴x1=-2,x2=4,∴A(-2,2),C(4,8)(2)解:①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k≠0),∵A(-2,2)在直线l上,∴2=-2k+b,∴b=2k+2,∴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2k+2①,∵抛物线y= x2②,联立①②化简得,x2-2kx-4k-4=0,∵直线l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2k)2-4(-4k-4)=4k2+16k+16=4(k2+4k+4)=4(k+2)2=0,∴k=-2,∴b=2k+2=-2,∴直线l的解析式为y=-2x-2;②平行于y轴的直线和抛物线y= x2只有一个交点,∵直线l过点A(-2,2),∴直线l:x=-2(3)解:由(1)知,A(-2,2),C(4,8),∴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4,设点B(m,m+4),∵C(4.8),∴BC= |m-4|= (4-m)∵过点B作y轴的平行线BE与直线l相交于点E,与抛物线相交于点D,∴D(m, m2),E(m,-2m-2),∴BD=m+4- m2, BE=m+4-(-2m-2)=3m+6,∵DC∥EF,∴△BDC∽△BEF,∴,∴,∴BF=6 .【解析】【分析】(1)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出点A,C坐标;(2)先设出直线l的解析式,再联立抛物线解析式,用△=0,求出k的值,即可得出直线l的解析式;(3)设出点B的坐标,进而求出BC,再表示出点D,E的坐标,进而得出BD,BE,再判断出△BDC∽△BEF得出比例式建立方程即可求出BF.10.已知,抛物线的图象经过点,.(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连接,,试求出当的值最小时点的坐标;(3)如图2,是线段上的一点,过点作轴,与抛物线交于点,若直线把分成面积之比为的两部分,请求出点的坐标.【答案】(1)解:将,的坐标分别代入.得解这个方程组,得,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解:如图1,由于点、关于轴对称,所以连接,直线与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由,令,得,解得,,点的坐标为,又,易得直线的解析式为:.当时,,点坐标(3)解:设点的坐标为,所以所在的直线方程为.那么,与直线的交点坐标为,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为.由题意,得① ,即,解这个方程,得或(舍去).② ,即,解这个方程,得或(舍去),综上所述,点的坐标为,或,.【解析】【分析】(1)将点、的坐标代入可得出、的值,继而得出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2)由于点、关于轴对称,所以连接,直线与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直线的解析式,然后求得该直线与轴的交点坐标即可;(3)如图2,交于,设,根据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设点的坐标为,,.然后分类讨论:分别利用或,列关于的方程,然后分别解关于的方程,从而得到点坐标11.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像与x轴交于A,B两点,B点坐标为(4,0),与y轴交于点C(0,4).点D为抛物线上一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A点坐标;(2)若△BCD是以B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点D的坐标;(3)若△BCD是锐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D的横坐标m的取值范围________.【答案】(1)解:将B(4,0),C(0,4)代入y=x2+bx+c得,,解得,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令y=0,得,解得,,∴A点的坐标为(1,0)(2)解:设D点横坐标为,则纵坐标为,①当∠BCD=90°时,如下图所示,连接BC,过C点作CD⊥BC与抛物线交于点D,过D作DE⊥y轴与点E,由B、C坐标可知,OB=OC=4,∴△O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CB=∠OBC=45°,又∵∠BCD=90°,∴∠ECD+∠OCB=90°∴∠ECD=45°,∴△C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E=CE=a∴OE=OC+CE=a+4由D、E纵坐标相等,可得,解得,,当时,D点坐标为(0,4),与C重合,不符合题意,舍去.当时,D点坐标为(6,10);②当∠CBD=90°时,如下图所示,连接BC,过B点作BD⊥BC与抛物线交于点D,过B作FG⊥x轴,再过C作CF⊥FG于F,过D作DG⊥FG于G,∵∠COB=∠OBF=∠BFC=90°,∴四边形OBFC为矩形,又∵OC=OB,∴四边形OBFC为正方形,∴∠CBF=45°∵∠CBD=90°,∴∠CBF+∠DBG=90°,∴∠DBG=45°,∴△DB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G=BG∵D点横坐标为a,∴DG=4-a,而BG=∴解得,,当时,D点坐标为(4,0),与B重合,不符合题意,舍去.当时,D点坐标为(2,-2);综上所述,D点坐标为(6,10)或(2,-2).(3)3+ <m <6或 3- <m <2【解析】【解答】解:(3)当BC为斜边构成Rt△BCD时,如下图所示,以BC中点O'为圆心,以BC为直径画圆,与抛物线交于D和D',∵BC为圆O'的直径,∴∠BDC=∠BD'C=90°,∵,∴D到O'的距离为圆O'的半径,∵D点横坐标为m,纵坐标为,O'点坐标为(2,2),∴即化简得:由图像易得m=0或4为方程的解,则方程左边必有因式,∴采用因式分解法进行降次解方程或或,解得,,,当时,D点坐标为(0,4),与C点重合,舍去;当时,D点坐标为(4,0),与B点重合,舍去;当时,D点横坐标;当时,D点横坐标为;结合(2)中△BCD形成直角三角形的情况,可得△BCD为锐角三角形时,D点横坐标m的取值范围为3+ <m <6或 3- <m <2.【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再令y=0,求A的坐标;(2)设D点横坐标为a,代入函数解析式可得纵坐标,分别讨论∠BCD=90°和∠CBD=90°的情况,作出图形进行求解;(3)当BC为斜边构成Rt△BCD时,以BC中点O'为圆心,以BC为直径画圆,与抛物线交于D和D',此时△BCD和△BCD'就是以B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列出方程求解,然后结合(2)找到m的取值范围.12.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点A,C的坐标分别为A(﹣3,0),C(1,0),BC=AC.(1)在x轴上找一点D,连接DB,使得△ADB与△ABC相似(不包括全等),并求点D的坐标;(2)在(1)的条件下,如P,Q分别是AB和AD上的动点,连接PQ,设AP=DQ=m,问是否存在这样的m,使得△APQ与△ADB相似?如存在,请求出m的值;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如图1,过点B作BD⊥AB,交x轴于点D,∵∠A=∠A,∠ACB=∠ABD=90°,∴△ABC∽△ADB,∴∠ABC=∠ADB,且∠ACB=∠BCD=90°,∴△ABC∽△BDC,∴∵A(﹣3,0),C(1,0),∴AC=4,∵BC=AC.∴BC=3,∴AB===5,∵,∴,∴CD=,∴AD=AC+CD=4+ =,∴OD=AD﹣AO=,∴点D的坐标为:(,0);(2)解:如图2,当∠APC=∠ABD=90°时,∵∠APC=∠ABD=90°,∠BAD=∠PAQ,∴△APQ∽△ABD,∴,∴∴m=,如图3,当∠AQP=∠ABD=90°时,∵∠AQP=∠ABD=90°,∠PAQ=∠BAD,∴△APQ∽△ADB,∴,∴∴m=;综上所述:当m=或时,△APQ与△ADB相似.【解析】【分析】(1)如图1,过点B作BD⊥AB,交x轴于点D,可证△ABC∽△ADB,可得∠ABC=∠ADB,可证△ABC∽△BDC,可得,可求CD 的长,即可求点D坐标;(2)分两种情况讨论,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13.如图,已知直线y=﹣2x+6与抛物线y=ax2+bx+c相交于A,B两点,且点A(1,4)为抛物线的顶点,点B在x轴上(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1)中抛物线的第三象限图象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OB≌△POC?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由y=﹣2x+6=0,得x=3∴B(3,0).∵A(1,4)为顶点,∴设抛物线的解析为y=a(x﹣1)2+4,解得a=﹣1.∴y=﹣(x﹣1)2+4=﹣x2+2x+3;(2)解:存在.当x=0时,y=﹣x2+2x+3=3,∴C(0,3).∵OB=OC=3,OP=OP,∴当∠POB=∠POC时,△POB≌△POC.作PM⊥x轴于M,作PN⊥y轴于N,则∠POM=∠PON=45°.∴PM=PN.设P(m,m),则m=﹣m2+2m+3,解得m=.∵点P在第三象限,∴P(,).【解析】【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即可;(2)先确定出点C坐标,然后根据△POB≌△POC建立方程,求解即可14.如图,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3,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OC=OA(1)求抛物线解析式;(2)过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一点M作y轴的平行线,与直线AC交于点N.已知M 点的横坐标为m,试用含m的式子表示MN的长及△ACM的面积S,并求当MN的长最大时S的值.【答案】(1)解:由A(﹣3,0),且OC=OA可得C(0,3)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3)(x﹣1),将C(0,3)代入解析式得,﹣3a=3,解得a=﹣1,∴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2)解:如图,设直线AC解析式为y=kx+d∵A(﹣3,0),C(0,3),∴,解得,∴直线AC解析式为y=x+3,设M(m,﹣m2﹣2m+3),则N(m,m+3),则MN=﹣m2﹣2m+3﹣(m+3)=﹣m2﹣3m(﹣3<m<0),S△ACM=S△AMN+S△CMN=MN×3=﹣m2﹣m,MN=﹣m2﹣3m=﹣(m+ )2+ ,∵a=﹣1<0,﹣3<m=﹣1.5<0,∴m=﹣时,MN最大,此时S=.【解析】【分析】(1)先求出点C坐标,再运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先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用m表示点M,N的坐标,即可表示线段MN的长度;根据S△ACM=S△AMN+S△CMN即可用m表示S△ACM;运用二次函数分析MN最值即可;15.如图,抛物线y= x2+bx-2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A(一1,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2)判断△ABC的形状,证明你的结论;(3)点M(m, 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CM+DM的值最小时,求m的值.【答案】(1)解:∵点A(-1,0)在抛物线y= x2 +bx-2上∴× (-1 )2 +b× (-1) –2 = 0解得b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2- x-2.y= x2- x-2 = (x2 -3x- 4 ) = (x- )2- ,∴顶点D的坐标为 ( , - ).(2)解:当x = 0时y = -2,∴C(0,-2),OC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比例函数培优题精品整理
1.已知:有一个直角三角形▲ABC且BC=2,AC=,AB=1;将它放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斜边在横轴上,直角顶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试探求C点的坐标。

2. 已知如图:点(1,3)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长方形ABCD的边BC在X
轴上,E为对角线BD的中点,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又经过A,E两点,若E点的横坐标为m.
①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②求点C的横坐标;③当ABD=45度时,求m的值。

3. 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和一次函数Y=kX-7都经过P(m,2)
①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②若等腰梯形ABCD的顶点A,B在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上,顶点C,D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两个底AD,BC与Y轴平行,且A与B的横坐标分别是a和
a+1试求a的值;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是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一点;作AB⊥X轴于B
点,AC⊥Y轴于C点得正方形OBAC的面积为16. ①函数的解析式;②若点P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连PO,PC且S▲PCO=6,求P点的坐标; ③在②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过点P的直线L与Y 轴正半轴交于D点且使BD⊥PC, 若存在请求出直线L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 已知直线Y=x与双曲线Y=(x>0)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为4,①试求k的
值;②若双曲线Y=(x>0)上一点C的纵坐标为8,求▲AOC的面积;
③过原点O的另一条直线L交双曲线于P,Q两点,若由点A,B,P,Q为顶点组成的四边形AQBP 的面积为24,试求点P的坐标.
6. 已知直线Y=-x+1交X,Y轴于A,B两点,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有点P,连AP,BP且四边形OAPB是正方形. ①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②若动点P在双曲线上运动,作PM ⊥X轴交AB于E点;PN⊥Y轴交AB于F点.以下有两个结论:AF与BE的积不变, AF与BE 的商不变,其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的结论,并加以证明.
(2010山东济宁)20.(7分)(第20题
如图,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
点,

点作 轴的垂线,垂足为 ,已知
的面积为 1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如果
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点(点
与点
不重合),且
点的横坐标为
1,在轴上求一点
,使
最小.
(2010广东广州,23,12分)已知反比例函数y =(m 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A
(-1,6). (1)求m 的值;
(2)如图9,过点A 作直线AC 与函数y =的图象交于点B ,与x 轴交于点
C ,且AB =2BC ,求点C 的坐标.
B A
O
C
y x
(2010江苏苏州)26.(本题满分8分如图,四边形OABC 是面积为4的正方形,函
数(x >0的图象经过点B .
(1求k 的值;
(2将正方形OABC 分别沿直线AB 、BC 翻折,得到正方形MABC′、MA′BC .设线段MC′、NA′
分别与函数(x >0的图象交于点E 、F ,求线段EF 所在直线的
解析式.
提高卷
1、在函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的坐标分别为(1,)、(,)、(,),函数值y1、y
2、y3的大小关系是 .
2、已知点A()、B()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若
,则()
A. B. C. D.
3、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当时,有
,则m的取值范围是。

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点M是该函数图象上一点,MN垂直于x轴,垂足是点N,如果S△MON=2,则k的值为 .
(4)(5)
5、如图,和都与轴和轴相切,圆心和圆心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6、如图,A、B是函数的图象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任意两点,BC∥轴,AC∥轴,
△ABC的面积记为,则()
A.B.
C. D.
(6)(7)
7、如图,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两点,过点作轴的垂线交轴于点,连接,则的面积等于 .
8、已知反比例函数=(≠0的图象,在每一象限内,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少,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象限。

9、若,则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10、函数与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以是()
1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与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12、若A(a1,b1),B(a2,b2)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个点,且a1<a2,则b1与b2的大小关系是()
A.b1<b2 B.b1 = b2
C.b1>b2 D.大小不确定
13、已知函数,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
14、直线y=ax(a>0与双曲线y=交于A(x1,y1、
B(x2,y2两点,则4x1y2-3x2y1=______.
15、如图,已知点A、B在双曲线(x>0)上,AC⊥x轴于点C,BD⊥y轴于点D,AC与BD交于点P,P是AC的中点,若△ABP的面积为3,则k=.
(15)(16)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常数)的图象经过点,
,(),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若的面积为2,则点的坐标为.
17、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点,它们的横坐标依次为1,2,3,4.分别过这些点作轴与轴的垂线,图中所构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
为,则.
(17)(18)
18、如图,在轴的正半轴上依次截取,过点
分别作轴的垂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
,得直角三角形并设其面积分别为则的值为..
19、如图,已知,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两个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直线与轴的交点的坐标及△的面积;(3求方程的解(请直接写出答案);(4求不等式的解集(请直接写出答案)
20. 如图32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点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一点,轴的正半轴于点,是的中点;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两点,并将轴于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观察图象,请指出在轴的右侧,当时,的取值范围.
21、如图所示,矩形中,,,为上与、不重合的任意一点,设,到的距离为,求与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函数类型.
22、如图,点P的坐标为(2,),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A,交双曲线
(x>0于点N;作PM⊥AN交双曲线(x>0于点M,连结AM.已知PN=4.
(1)求k的值.(2)求△APM的面积.
23.如图12,已知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且点的横坐标为
.(1)求的值;
(2)若双曲线上一点的纵坐标为8,求的面积;
(3)过原点的另一条直线交双曲线于两点(点在第一象限),若由点为顶点组成的四边形面积为,求点的坐标.
24.如图,,,……在函数的图像上,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
,……都在轴上
⑴求的坐标
⑵求的值
25.如图正方形OABC的面积为4,点O为坐标原点,点B在函数的图象
上,点P(m,n是函数的图象上异于B的任意一点,过点P分别作x轴、
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1设矩形OEPF的面积为Sl,判断Sl与点P的位置是否有关(不必说理由.(2从矩形OEPF的面积中减去其与正方形OABC重合的面积,剩余面积记为S2,写出S2与m
的函数关系,并标明m的取值范围.
26.如图8,直线与反比例函数(<0)的图象相交于点A、点B,与x 轴交于点C,其中点A的坐标为(-2,4),点B的横坐标为-4.
(1)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求△AOC的面积.
27.(09北京)如图,A、B两点在函数的图象上.(1)求的值及直线AB的解析式;
(2)如果一个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那么我们称这个点是格点.请直接写出图中阴影部分(不包括边界)所含格点的个数。

28.已知:如图,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
(1)试确定上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图象回答,在第一象限内,当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正比例函数的值?
(3)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动点,其中过点作直线轴,交轴于点;过点作直线轴交轴于点,交直线于点.当四边形
的面积为6时,请判断线段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