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习作教案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ea16ed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1.png)
教案:《国宝大熊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特点、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学会用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动物的特点。
3.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大熊猫的特点、生活习性。
3. 修改作文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学会用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动物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发挥想象,将作文写得生动有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背景知识介绍:简要介绍大熊猫的特点、生活习性,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
4. 观察与想象:播放大熊猫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发挥想象,为写作做准备。
5. 写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作文《国宝大熊猫》。
6. 修改作文:学生互相交换作文,互相批改,提出修改意见。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特点、生活习性。
3. 修改作文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2. 修改同学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特点,发挥想象,使作文更具生动性。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的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在修改作文的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交换作文,互相批改,提出修改意见。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接受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国宝大熊猫优质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国宝大熊猫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e5a84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18.png)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描述大熊猫的外貌、生活习性等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词汇和句型,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之情。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讨论,提高观察力和思辨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和讨论,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2.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
3. 学生通过分享和评价,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培养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1. 大熊猫的外貌特征:黑白相间的毛色、圆滚滚的体型、可爱的面部表情等。
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竹子为主食、喜欢单独生活、善于攀爬等。
3.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濒危物种、保护区的设立、人工繁殖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描述大熊猫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2. 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之情。
3. 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难点1. 准确运用词汇和句型,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之情。
2. 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描述大熊猫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大熊猫的外貌、生活习性等。
2. 写作素材:词汇表、句型表、写作模板等。
3. 分享和评价工具:投影仪、白板、评价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外貌和生活习性,进行讨论和分享。
3. 写作指导:教授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提供词汇和句型支持,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4. 写作实践:学生根据指导,进行大熊猫主题的写作练习。
5.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和评价,提高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外貌特征:黑白相间的毛色、圆滚滚的体型、可爱的面部表情等。
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竹子为主食、喜欢单独生活、善于攀爬等。
三下语文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
![三下语文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d7d66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3.png)
三下语文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基本信息以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保护意识,关爱动物,热爱生态环境3.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特征及分布情况2.了解大熊猫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尊重生命的态度【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明确大熊猫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2.如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教学准备】1.图片资料:大熊猫的照片、影像资料等2.大熊猫的骨骼模型或实物模型3.课件或PPT等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播放大熊猫的视频、展示大熊猫的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了解大熊猫的愿望。
二、探究大熊猫的生活习性1.大熊猫的种类及分布:介绍大熊猫的种类、分布情况及主要栖息地。
2.大熊猫的特征:介绍大熊猫外貌特征、体态特点等。
3.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介绍大熊猫的食性、生活习性等,引导学生从大熊猫的各个方面来了解这一国宝动物。
三、探究大熊猫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1.大熊猫的历史地位:介绍大熊猫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其象征意义。
2.大熊猫的文化价值:讲解大熊猫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意义,激发学生对大熊猫文化价值的认知。
3.大熊猫的保护意义:引导学生明白保护大熊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四、激发学生的保护意识1.讨论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带领学生了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组织环保知识竞赛、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3.号召学生行动起来:呼吁学生积极关注大熊猫的保护工作,以具体行动支持大熊猫保护事业。
五、总结教学内容通过小结和讨论,让学生对大熊猫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如撰写大熊猫的文章、绘制大熊猫的图片、策划保护大熊猫的宣传活动等,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意识。
综合实践大熊猫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大熊猫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658d4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6.png)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
(2)掌握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3)学会观察、记录和分享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地观察、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2)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兴趣。
(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
(2)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理解大熊猫的保护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挥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1)准备大熊猫的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2)设计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流程和分工。
(3)准备观察记录表、讨论记录表等。
2. 学生:(1)提前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知识。
(2)准备观察工具,如望远镜、记录本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大熊猫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
2. 学生互动:分享自己了解的大熊猫知识。
3. 教师讲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三)实践活动1. 观察与记录:(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观察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填写观察记录表。
2. 小组讨论:(1)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大熊猫保护的意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大熊猫面临的威胁,探讨保护措施。
3. 角色扮演:(1)学生扮演大熊猫、保护工作者、游客等角色,模拟大熊猫保护场景。
(2)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
《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
![《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c1bdb8a45177232e60a2b9.png)
《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Teaching plan of "national treasure - Giant Panda"《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国宝——大熊猫》创意教案2、篇章2: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章3: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篇章1:《国宝——大熊猫》创意教案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技能目标: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目标:3、关注大熊猫中的特殊群体,给这些熊猫更多关怀。
二、教学重点: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1、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四、课前学习: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舒畅地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教我如何不想它》字词学习导入:今天,老师想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个动物,但凡见过这个动物,你就会对它一见钟情,时而发出这样的感叹:“教我如何不想它”。
它出生在人烟稀少、海拔三千的秦岭(nán lù),拒做“酒肉和尚”。
它隐逸在云雾缭绕、烟波(浩瀚、浩繁)的山林间,成了“竹林隐士”。
它喜爱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栖息、居住)场所。
它喜爱独来独往,养成它是计划生育的标兵,一般每胎(fen miǎn)一仔。
它是世上最负盛名的(bīn weī)物种。
它是一颗(cuǐ càn )的东方明珠。
啊!教我如何不想它!“它”是谁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叶永烈先生,与大熊猫来一次秋天里的约会。
请同学们看到课文《国宝——大熊猫》。
二、鉴宝问题情境:作者叶永烈把大熊猫称为“国宝”,他有什么依据吗?就请我们同学做一次民间鉴宝人,走进《鉴宝》系列节目之“魅力熊猫”,来共辨真伪,判断价值。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5篇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c1c4c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4.png)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和特殊价值。
2、感受本文形象生动的说明特点。
3、强化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2、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
3、理解拟人的手法和形容词的运用。
课前准备:在学生预习基础上,读课文,写生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预习讨论题。
介绍大熊猫的图片。
制作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熊猫的图片(二)预习课文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课文。
3、熟读课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
5、编写课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
(1)课文信息图(2)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l至5段):说明大熊猫在外国“贵宾”待遇和人见人爱的特点,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第二部分(第6至16段),介绍大熊猫、体态可爱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及野生大熊猫数量极少、濒临灭绝的处境。
第一层(第6段至7段)从体态、毛色和长相、神态的角度描写大熊猫的可爱形象和国外受到的欢迎。
第二层(第8段),简要说明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不习惯于人工饲养的原因。
这是一个过渡段。
第三层(第9至13段),具体说明我国野生的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活动范围。
第四层(第14至16段),介绍大熊猫的繁殖情况。
第三部分(第17、18段),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
(三)课文说明顺序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歹顷序来安排组织材料。
文章开始先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暗扣说明中心,然后依次从“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说明它珍贵的原因,篇末直接点明说明中心。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通用30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通用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f7fa3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6.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通用3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篇1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动物王国里面,动物们都在进行着各种有趣的活动,你们想去瞧一瞧吗?——(课件:各种动物活动图片) 2.看到这么多的动物,你们喜欢吗?(喜欢)那今天我们这节作文课就来写一种动物——大熊猫,大熊猫被称为我国的国宝。
(板书:国宝大熊猫)二、交流资料,了解熊猫。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熊猫的有关资料,小组长带领本组同学分类整理搜集的资料。
2.分类展示小组搜集的资料。
(预设)(1)大熊猫是猫吗?大熊猫的分类一直有争议,不过近年来比较趋向于将大熊猫独立出来,因为大熊猫和现存的其他物种都有较大的差异。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
(2)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四川省北部,陕西省南部和甘肃省南部的山区。
(3)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我国的国宝?大熊猫中国独有,数量稀少,在1000只以下,属于我国一类保护动物,称为“国宝”。
它常常担负“和平大使”的任务,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
大熊猫的家族非常古老,有一百多万年的历史了,现在留下来的数量很少,成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珍贵的“活化石”。
大熊猫不仅是中国最稀有的珍贵动物,而且已成为世界上最珍贵最稀有的动物,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世界各大动物园内每种有绝灭危险的珍稀动物笼前要悬挂熊猫为图案的徽志。
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f9f84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2.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和保护现状。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国宝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和保护现状。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思考,将大熊猫的特点生动地描绘出来。
(2)如何培养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大熊猫的相关资料,制作PPT。
(2)准备写作纸张、文具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大熊猫的基本情况。
(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和保护现状。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大熊猫的可爱之处。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和保护现状。
(2)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大熊猫的保护方法和宣传途径。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创意。
5. 写作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特点,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作品:(1)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评价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课堂所学,让学生深入了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关注生物多样性。
2. 学生自愿参加保护大熊猫的活动,如捐款、宣传等。
3. 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共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精选6篇)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7adde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8.png)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精选6篇)《国宝——大熊猫》篇1一、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介绍国宝--大熊猫的说明文,作者从大熊猫温驯的性格、名字的来历、生活习性、繁殖能力等方面对大熊猫进行介绍。
运用了引资料、列数据等说明方法。
用生动、准确、风趣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我们的国宝。
学习本课的目的1.引导学生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
2.锻炼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3.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在教学中宜采用参观引趣法、板书引趣法、电教引趣法、导读启发式、讨论式等手段。
二、教学步骤(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可视条件播放有关大熊猫的资料片或展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先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并谈谈自己了解的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设计说明】此环节作为导入部分,用形象生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提示学生注重知识积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的探索。
学生发言后,教师可总结导入本课:同学们刚才描述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也谈了不少有关大熊猫的知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我国著名的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先生是怎样介绍大熊猫的样子的?他在文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有关大熊猫的知识?(二)学生阅读课文,探讨问题1.学生找出文中关于大熊猫外形特征的描写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文中的描写和《辞海》中的相关文字,以及学生自己的发言相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结合"探究•练习"第二和第四自然段的内容,进一步品味文中形象生动的语言。
【设计说明】本环节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思考题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文中介绍了有关大熊猫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可采用小组抢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4.小组互动,探究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大熊猫的有关知识,文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说它的作用。
5.大熊猫为什么被称为"国宝"?文中介绍了大熊猫"天天"和"宝宝"到德国的情景,"兰兰"在日本的情况,还有"绍绍"在西班牙受到的礼遇。
《习作:国宝大熊猫》优质教案两篇(附写作范文)
![《习作:国宝大熊猫》优质教案两篇(附写作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7a413cfe4733687e21aadc.png)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堂小结《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教学目标】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大熊猫。
介绍得生动有趣,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
【教学过程】一、导课1.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国的国宝。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大熊猫。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板书:《国宝大熊猫》)二、明确要求课件出示习作要求:这次习作可以围绕以下问题,介绍大熊猫:(1)大熊猫是猫吗?(2)大熊猫吃什么?(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4)大熊猫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国宝?三、参考信息,查找资料,补充内容。
1.课件出示关于大熊猫的信息:2.小组讨论说一说大熊猫。
(1)可以参考以上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围绕上面的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2)学生上台说。
提示:说的同学要清楚、完整、流利;听的同学要专心、认真,想补充时要先举手。
(3)小组内说,互相提意见、补充,再推选代表上台说。
(4)组织学生参与评价。
评价时,重鼓励,少批评。
2.分组完成问题(1)要求学生讲从刚才的发言自主整理,写在练习本上。
(2)写之前出示课件:大家好!我叫大熊猫,你们可能在电视和动物园里见过我。
我可是被全世界公认的自然遗产和活化石,熊是我的亲人,小朋友们喜爱的熊大和熊二可能都要叫我“老祖宗”了。
我的头大而圆,身体肥胖,尾巴极短。
虽然我小时候只有小老鼠那么大,可是我长大以后却有60-110公斤。
我浑圆的体型、憨态可掬的动作和黑白相间的色彩博得世人的喜爱。
(注:作者先总写大熊猫的外形,然后按头部、身体、尾巴的顺序去写外形的美,你们可以借鉴)四、开始写作1.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
2.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不准确的内容,还需要不需要补充新的内容。
3.可以跟同学交换习作,互相检查一下,对问题的解答是不是准确。
五、习作讲评。
1.评改重点:(1)是否抓住了熊猫的外形特点,是否按顺序写?(2)是否把动物的生活情况写具体?(3)是否突出“喜爱”之情。
习作 国宝大熊猫(教案)
![习作 国宝大熊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457f5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e.png)
《国宝大熊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内容1. 大熊猫的形态特征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3.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熊猫的特点。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国宝大熊猫。
2. 新课导入:介绍大熊猫的形态特征,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3. 案例分析:介绍大熊猫的保护现状,让学生了解大熊猫面临的威胁和保护措施。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大熊猫的特点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 写作练习:让学生以大熊猫为主题,编写一篇习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大熊猫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3. 评价学生对大熊猫保护意识的提高情况。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大熊猫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大熊猫的相关案例和保护措施的资料。
3. 准备写作纸张和评分标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大熊猫保护中心,增加对大熊猫的了解。
2. 邀请大熊猫保护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大熊猫保护主题活动,如绘画,征文等。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难易程度是否适中。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公正,是否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十、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继续观察大熊猫,记录下它们的生活习性,特点等。
2. 让学生思考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提出自己的保护建议。
习作:国宝大熊猫优质教案
![习作:国宝大熊猫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2d71b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6.png)
习作:国宝大熊猫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以及保护级别。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保护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1.图片:大熊猫、大熊猫栖息地、大熊猫食物等。
2.视频资料: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保护级别等。
3.课堂讨论素材:关于大熊猫保护的相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大熊猫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引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大熊猫吗?谁能告诉我大熊猫的特点?2.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展示大熊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外貌特征。
提问:大熊猫的外貌特征有哪些?它为什么被称为“国宝”?3.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播放大熊猫生活习性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提问:大熊猫喜欢吃什么?它们在哪里生活?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哪些?4.了解大熊猫的保护级别展示大熊猫保护级别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保护级别。
提问:大熊猫的保护级别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保护大熊猫?5.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大熊猫?提出拓展问题:除了大熊猫,还有哪些动物需要我们的保护?我们应该如何行动?7.课后作业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大熊猫保护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级别。
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可能对保护大熊猫的方法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同时,结合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动,真正实现保护动物的目标。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大熊猫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级别的掌握程度。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a0c92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b.png)
教学目标
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围绕“国宝大熊猫”查找相关资料,补充其他内容。
教学难点:
整合信息,围绕图表中提供的信息,介绍“国宝大熊猫”。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这一节习作课,我们要学习介绍一种动物——国宝大熊猫。
颜色
黑白相间。眼睛、鼻子、耳朵、四肢和前胸是黑色,其余部分是白色。
习性
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都是在睡梦中度过的。
栖息地
长江上游,主要栖息在四川境内。
睡眠时间
每天至少睡12小时。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和它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因此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
大熊猫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
分布地区
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信息表是把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如“类别、食物、分布地区”等,再从查到的资料中挑选需要的内容进行摘录,这样看起来就非常清楚、有条理,不会重复。
3.一个小组针对大熊猫各自提出了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大熊猫长什么样、它的生活习性、体重等方面,然后小组合作,一起去查找资料,最后也制作了这样一张信息表,这张表格做得怎么样,能不能给他们提点建议。
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不足1600只。
大熊猫是中国独有的动物,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
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国外,轰动全世界。
2.有一位同学,提了三个问题:
出示:
◇大熊猫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大熊猫用什么姿势睡觉?
◇大熊猫为什么是中国的国宝?
《国宝——大熊猫》教案15篇
![《国宝——大熊猫》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3b4cd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c.png)
《国宝——大熊猫》教案《国宝——大熊猫》教案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宝——大熊猫》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国宝——大熊猫》教案1一、导入新课在这个奇妙的自然界里,动物永远作为我们人类的生存伙伴,与人类共存共荣,和谐发展。
在我们的周围既有勇猛凶险的狮子,聪明机灵的猕猴;又有温文尔雅的企鹅,高贵典雅的长颈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
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
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学生可能回答:喜欢澳大利亚的树熊。
喜欢南极的企鹅。
我喜欢中国的大熊猫。
)刚才同学讲到世界各地的许多动物,其中李明同学特别喜爱大熊猫,那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大熊猫?(学生可能回答:活泼可爱的动物。
大熊猫毛色黑白相间。
它走路懒洋洋的。
它最爱吃竹子。
大熊猫会爬树。
)刚才几位同学从不同的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大熊猫,讲得都不错。
老师这里有一张大熊猫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
(教师投影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学生纷纷举手,结合图片谈对大熊猫新的认识)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大熊猫?那么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一文,近距离地观察大熊猫的神奇世界。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二、研析新课(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对生僻字、词作适当标注。
(学生阅读课文)好!请几位同学找找文中有哪些字、词的读音应尤为注意。
(学生可能回答:“憨态可掬”的“憨”。
“笨拙”的“拙”。
“濒危”的“濒”。
“璀璨”二字和“繁衍”的“衍”。
)大家听完后,你同意刚才几位同学的意见吗?能否对刚才同学的发言评价一下?(学生发言)教师评价:这几位同学评价很准确,说明他们不仅听得认真,而且发言很有见解。
下面,我们回到文章的题目上。
标题中的“大熊猫”是文章的说明对象,那么你们能否从题目找出大熊猫的特点。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5d963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f.png)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写作方法,学会观察和描述事物,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大熊猫的基本特征:体型、毛色、生活习性等。
2. 大熊猫的保护意义:濒危物种、生态平衡等。
3. 观察和描述事物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保护意义,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方法,观察和描述大熊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参考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大熊猫,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
3. 写作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习观察和描述事物的写作方法,学会如何写作。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进行写作练习。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熊猫的保护意义。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基本特征:体型、毛色、生活习性等。
2. 大熊猫的保护意义:濒危物种、生态平衡等。
3. 观察和描述事物的写作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大熊猫的作文,要求运用所学写作方法,字数不限。
2. 搜集关于大熊猫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大熊猫保护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写作过程和保护意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def00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4.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合作学习,让学生掌握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大熊猫的基本特征:体型、毛色、生活习性等。
2.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分布地区、栖息地等。
3.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保护级别、面临的威胁等。
4. 大熊猫的保护措施:保护区的设立、法律法规的制定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运用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作文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保护现状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描写大熊猫,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写作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和技巧,指导学生运用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学生写作: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完成一篇关于大熊猫的作文。
6. 交流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互相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
7. 总结评价: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基本特征:体型、毛色、生活习性等。
2.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分布地区、栖息地等。
3.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保护级别、面临的威胁等。
4. 大熊猫的保护措施:保护区的设立、法律法规的制定等。
习作:国宝大熊猫 优质教案
![习作:国宝大熊猫 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48ae1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a.png)
习作《国宝大熊猫》【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参考图表信息整合信息介绍大熊猫。
语言运用:参考图片中的信息进行补充,用准确的语言介绍大熊猫。
思维能力:搜集有关大熊猫的相关信息,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从几个方面有序地介绍。
审美创造:感受国宝大熊猫的憨厚可掬、珍稀罕见,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课前解析】关注习作要求:本次习作属于写实类,要搜集关于国宝大熊猫的信息,整合信息,从几个方面有序地向大家介绍清楚大熊猫,注意表达准确。
第一,明确介绍对象:国宝大熊猫。
第二,明确写作方式:以介绍的口吻写大熊猫。
第三,明确写作内容:参考需要解答的疑问;参考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参考自己搜集的信息,进行合理地选择、整合。
第四,明确写法引导:在解答疑问中梳理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有先后顺序地介绍大熊猫;在阅读参考图表信息时,补充其他内容--我们可以整合信息介绍大熊猫;在交换习作互相检查时--我们可以用准确的语言介绍大熊猫。
关注习作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对信息进行先后顺序的安排,然后根据这些信息,用准确的语言介绍大熊猫。
【教学目标】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3.养成良好的说写习惯,继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教学难点】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大熊猫,能根据问题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
2.能通过例文借鉴写作方法,为习作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播放有关大熊猫的视频(出示课件3)并提出问题:看看大熊猫,你们喜欢吗?为什么喜欢?2.学生活动:每个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说说喜欢大熊猫的理由。
预设:或是因为外形可爱,或是因为国宝而自豪等。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0cffb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6.png)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国宝大熊猫》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或者了解过大熊猫?”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大熊猫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了解大熊猫生存现状的基础上,认识到保护动物、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组讨论和互评作文过程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国宝大熊猫为切入点,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对国家文化的认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如毛色、体型、面部特征等,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抓住大熊猫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之处,并运用形容词进行描绘。
-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感情色彩丰富的词汇和句式,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同时融入保护动物的理念。
-运用观察和想象进行写作:鼓励学生观察细节,发挥想象,创作一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作文。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认为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大熊猫?”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观察大熊猫生活习性的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大熊猫是如何吃竹子、如何活动的。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国宝大熊猫习作教案
![国宝大熊猫习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3c655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1a.png)
国宝大熊猫习作教案国宝大熊猫习作教案1教学目标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按一定的顺序编排描写方面。
教学流程板块一回顾习作方法1.谈话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写了《国宝大熊猫》。
谁能带领大家回顾一下,我们采用了什么方法把国宝大熊猫介绍清楚的?2.学生自主交流。
预设:(1)写作之前,要搜集关于大熊猫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
(2)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国宝大熊猫。
板块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1.再读教材习作要求,明确必须写(1)读习作题目、教材给出问题,思考:哪个问题是习作中必须提到的。
大熊猫成为国宝的原因。
(2)对照自己的习作,看是否缺失,做上记号。
小结:题目是“国宝大熊猫”,所以大熊猫为何成为国宝在文中应该有提及。
2.听学生习作,发现问题习作一:你可知道可爱的大熊猫有多少秘密?大熊猫是猫还是熊呢?大熊猫是熊,也是哺乳动物,只有两个亚种。
大熊猫有尾巴吗?有的话有多长?大熊猫有尾巴,尾巴长10厘米到12厘米,你是不是看不出来呢?大熊猫可以活多久呢?在野外的大熊猫寿命是18岁到20,圈养状态下可以活到30岁以上哦。
大熊猫的家在哪里呢?大熊猫主要住在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地方。
大熊猫为什么会成为国宝呢?因为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了800万年了,生命极短,数量极少。
截止20__年1月,中国大熊猫野生种群增加了1864只了。
大熊猫的知识你涨了吗?(1)读习作,思考问题(2)交流问题,提出修改建议①问题一:选择的方面太多,像简单罗列问题和答案。
建议:再次明确要求——选择关于熊猫的'2-4个方面进行描写,可以把有些问题进行整合。
②问题二:问题的排序比较乱·出示关键词:外形、习性、分布、价值、国宝原因、爱好……·思考:要把这些介绍的问题进行排序,应该按照怎样的思路排序?生1:从简单到深奥,别人更容易接受生2:可以从小事到大事,比如熊猫喜欢什么,家在哪里,这些就是小事。
熊猫是国宝的原因就是大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根据资料和问题提示,能抓住特点,介绍大熊猫,并能有顺序地写下来。
2.养成良好的说写习惯,继续培养他们的写话兴趣。
教学重点: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大熊猫。
教学难点:介绍得生动有趣,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激趣
1.今天我们要来写一写一种动物,先来猜猜,它是什么动物呢?这种动物你了解多少呢?(课件出示) “西边来了一个怪,戴副眼镜好气派。
拿着竹笛不去吹,张着嘴儿吃起来。
”
2.是的,是大熊猫,同学们,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国的国宝。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大熊猫。
板书课题《国宝大熊猫》
二、利用资源学习表达
1.(课件出示:大熊猫图片)对于大熊猫,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呢?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总结如下:(课件出示)
(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吃什么?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国宝?
2.师随生的回答,在题目下板书:外形(样子);生活习性;
为什么被视为国宝。
(板书:外形(样子) 生活习性为什么被视为国宝)
3.(课件出示)
(1)可以参考以上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围绕上面的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2)学生上台说。
提示:说的同学要清楚、完整、流利;听的同学要专心、认真,想补充时要先举手。
(3)小组内说,互相提意见、补充,再推选代表上台说。
(4)组织学生参与评价。
评价时,重鼓励,少批评。
三、由说到写,实现牵移
1.师:刚才很多同学都介绍了国宝大熊猫,说得很好。
现在请你们把自己想对同学说的话写下来。
写完后你们就可以互
相交换着看,收获更多知识。
提示:写得时候每段前面要空两格。
2.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
3.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不准确的内容,有哪些地方还需要补充新的内容。
4.可以跟同学交换习作,互相检查一下。
5.将学生的部分习作放在投影仪上,指导学生朗读、评价和修改。
师:谁来说说这篇习作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句子写得好,你还喜欢文中的哪些词语,哪些地方还要修改?(设计意图:仍要重鼓励,抓住文中的闪光点,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
6.在小组里读自己的习作,并让别人给你提提意见,再引导学生修改一下。
【板书设计】
习作:国宝大熊猫
外形(样子)
生活习性
为什么被视为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