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鲁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鲁教版地理第二册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0,=0,<0,人口总量分别增加不变减少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影响、措施
①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上年儿童比重过大。影响:加大了资源、环境和社会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压力。经济增长缓慢,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措施:计划生育
②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影响:劳动力短缺,政府财政压力增大。
造成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措施:鼓励生育、延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
③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增长数量高。人口老龄化。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人口素质较低。措施:计划生育。延迟退休,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打击非法胎儿鉴定。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迁移与流动
① 15-16世纪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
②二战后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所占比例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迁移形式多样化。
③欧洲由迁出区→迁入区。美国仍然是主要的迁入国。拉美由迁入区→迁出区。中东等石油国家成为迁入区。
④20世纪60到70年代美国东北部迁往西部和南部的原因?
东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较冷湿,环境污染严重;南部和西部建立新兴工业部门,增加了就业.发展了旅游业,并且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因而吸引了大批人口.
4、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迁出地: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对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产生积极作用。但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②对迁入地、: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补充了劳动力,节省了教育和技术培训费
用。但对交通、城市、经济生活秩序造成压力,易自生排外情绪。
②(气候):影响区域大气环境,改变温度、湿度,造成大气污染。③(水文):改变水温状况,诱发内涝,水污染。④(生物):破坏生物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⑤(土壤):耕地减少,改变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污染。
9、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从哪些角度分析?
自然因素:①河流②气候③地表形态④矿产资源⑤地质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①交通区位②经济基础③生产方式④政治⑤文化历史⑥军事⑦宗教⑧科技
⑨旅游
10、高级和低级中心地比较(服务范围、商品种类、数量、距离)
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大,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多,中心地数量少,距离较远。
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少,距离较近,中心地数量多。
11、城市规模过大的解决措施:①建卫星城,扶持周边发展。②加强城市建设,发展中小城市。③将城市产业向外转移。④完善交通基础设施。⑤引导人口外迁。
12、城市的主要功能区:住宅区(最基本、最广泛)、商业区、工业区。
13、影响地租的因素:地理位置、交通通达程度。
14、(右图)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
区
15、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高新技术产
业区、高低级住宅区、大型仓储超市的选址。
①商业区: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
交通最便捷,地租最高,而商业活动付租能
力最强。
②住宅区:位于市中心周围,方便上下班、
消费。
③工业区:远离市中心,地租便宜,对市中
心污染小。
④高新技术产业区:空气清新。靠近高速公
路、飞机场,陆空交通便利。靠近文教区。
⑤高级住宅区:地势较高,河流上游,位于最大风频上风向,依山傍水,靠近文教区、风景区。低级住宅区:位于内城或工业区附近
⑥大型仓储超市:交通便利、地价低、面积广。
16、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的道路交会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导率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形成工业区。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知识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自然因素:①气候[分为热量(决定植物分布、产量和复种制度)、降水、光照}②水源(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③土壤④地形(坡度大于25°适合发展畜牧业、林业)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②交通运输(对园艺业、乳畜业最重要)③政府政策④劳动力⑤土地价格⑥资金⑦管理
技术条件:①冷藏(扩大销售范围)②良种(提高单产)③化肥(提高单产)④机械(提高劳动生产率)
2、商品谷物农业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以家庭农场为主,机械化水平高。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我国东北部和西北部。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①土地交替使用,形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②种植业和放牧业,忙闲错开,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③可根据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4、混合农业的分布: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生产。
5、水稻种植业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①气候: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①劳动力丰富。②在人口稠密地区,粮食需求量大,有广阔的市场。③有悠久种植历史,经验丰富。
6、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②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程度高。④科技水平低。⑤水利工程量大。
7、美国中部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位于中部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广③靠近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源充足。
经济社会条件: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国内外市场广阔。③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④科技先进,工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8、西欧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①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生长。②地形平坦,有利于种植牧草、饲料。③城市化水平高,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市场需求量大。
9、影响工业区位的选择因素:土地↓、水源↓、市场(影响力是种很大)、动力↓、原料↓、运输↑劳动力(数量↓、质量↑)、政策、技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