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分析及研究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讲稿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一、概述(一)应用解剖上肢肌肉中,除斜方肌由副神经支配,提肩胛肌主要接受来自颈丛的颈,、颈。
神经外,其他均由臂丛神经支配。
臂丛神经由c3一c8和T1脊神经的前根组成,可分为根、干、股、束和支、终末形成腋、桡、肌皮、正中和尺神经。
C3和c6神经根在前斜角肌外综合并组成上千;c7神经根单独组成中干;c8和T1神经根台并组成下干。
每个神经干又分成前后2股。
上干和中干前股合并成外侧束,位于腋动脉外侧。
下干前股单独组成内侧束,位于腋动脉内侧。
上、中、下干的后股合并后组成后侧柬,位于腋动脉的后上方。
约在肩胛骨喙突水平面,外侧、内侧和后侧神经束发出神经支,支配上肢肌群。
外侧束发出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外侧头;内侧束分出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后侧束分出腋神经和桡神经。
(二)臂丛神经根、干、束的分支臂丛神经在根、干、柬均有神经分支发出,熟悉这些分支对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臂丛神经根的分支(1)由c3和c6神经根出椎间孔发出的支配斜角肌和颈长肌肌支。
(2)c3神经根的部分纤维加入主要由c4神经根构成的膈神经。
(3)c3、c6和c7神经根部分纤维组成支配前锯肌的胸长神经(4)c5神经根发出肩胛背神经,支配肩胛提肌和大小菱形肌。
2臂丛神经干发出的分支(1)由上干发出的肩胛上神经、支配冈上肌和冈下肌。
(2)由c5和c6神经纤维支配锁骨下肌的肌支。
3.臂丛神经束的分支臂丛神经束除了形成腋、桡、肌皮、正中和尺神经外还发出4条重要神经:(1)胸前外侧神经:从外侧束发出,主要支配胸大肌锁骨部。
(2)胸前内侧神经:从内侧束发出,主要支配胸大肌胸部和胸小肌。
(3)肩胛下神经:由c3和c6神经纤维组成,发自后侧束,支配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4)胸背神经:有c6、c7和c8神经纤维组成,发自后侧束,支配背阔肌。
4.臂丛的交感神经纤维当c8和T1神经根撕脱损伤时,累及交感神经的颈上神经节前段,从而产生瞳孔缩小、服睑下垂和眼球下陷,称之为霍纳综合征。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19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摘要】对3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结果效果满意,正确的临床诊断及显微外科技术,细心的康复护理,科学的功能锻炼,以及适当的物理治疗和积极的心理辅导将有利于臂丛神经损伤后上肢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康复臂丛神经由颈C5~8与T1神经根组成,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有些小分支分布到胸上肢肌、背部浅层肌和颈深肌[1]主要的分支有:(1)胸背神经;(2)胸长神经;(3)腋神经;(4)肌皮神经;(5)正中神经;(6)桡神经;(7)尺神经。
臂丛神经主要支配上肢和肩背、胸部的感觉和运动。
臂丛神经损伤是由工伤、交通事故,或产伤等原因引起的一种最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2]。
由于生理解剖的特点,臂丛神经损伤后治疗较困难,疗效也不甚理想。
受伤后患者上肢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遗留终生残疾。
此病的护理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正确的临床诊断及显微外科技术,细心的康复护理,科学的功能锻炼,以及适当的物理治疗和积极的心理辅导将有利于臂丛神经损伤后上肢功能的恢复。
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们共收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臂丛神经损伤38例,在对其实施康复护理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共38例,男25例,女13例。
年龄19~53岁,平均32岁。
左侧15例,右侧23例。
病程10天~1.5年,平均6月。
闭合性损伤者24例,开放性损伤并行臂丛神经修复术者14例。
2 心理护理臂丛神经的损伤对患者上肢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患肢功能的缺失使患者失去部分自理能力,对患者心理造成很大影响。
部分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肢伴有灼性神经痛,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肢体的疼痛,僵硬,皮肤变色,多汗以及骨质疏松等。
给患者增加了心理负担,使患者感到痛苦,焦虑。
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应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耐心介绍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及最新的治疗方法,用以转移注意力,鼓励患者,缓解焦虑。
说明神经损伤后恢复的特点,及神经生长恢复的缓慢性,使患者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增强康复的信心,使患者看到希望,主动配合治疗。
关于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关于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神经损伤,可能会导致手臂和手指的轻度至严重的运动障碍。
在康复护理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手部的功能。
一、早期护理
在伤后早期,需要采取一些迅速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定位支架、保持关节的稳定性、面部表情的检查和保持患者舒适。
定位支架可防止患侧手臂发生内旋和肩关节外展, 保持手腕伸直,避免过度屈曲。
关节稳定性由于神经损伤,可致屈肌短暂痉挛, 损伤早期需短期定位和加固,避免二次受伤,同时也要避免关节锁定。
患者表情的检查可用来评估额极与下颌极的肌力, 观察面部神经功能情况, 了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程度,并且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
保持患者舒适的护理措施也非常重要,包括适当的疼痛控制,保持温暖等。
二、康复训练
患者的康复训练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对于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过程有很大的帮助。
康复训练可分为康复前期、康复中期和康复后期。
康复前期的训练重点是增强手肌和反张力,使手肌做好准备,方便后续的进一步训练和恢复。
包括末梢神经肌肉电刺激、血流止血止肿药物治疗、功能性康复训练等。
康复中期的训练主要是恢复肌力和关节活动度, 其中肌力恢复是重中之重。
可以采用各种康复方法,如肌力锻炼、伸展锻炼、各
1。
臂丛神经损伤康复分析

• 患肢周径评定和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 特殊检查 Tinel征、诱发试验 • 电生理检查 电诊断、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 • 手功能评定抓、捏、握等。
• 浅感觉:痛温触觉 • 深感觉:运动、位置、震动觉 • 复合感觉:两点分辨觉、实体觉
Ⅰ.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 ,PRI)的评定 疼痛性质 A 感觉项 跳痛 刺痛 刀割痛 锐痛 痉挛牵扯痛 绞痛 热灼痛 持续固定痛 胀痛 触痛 撕裂痛 B 情感项 软弱无力 厌烦 害怕 受罪、惩罚感
让患者了解神经损伤的性质、程度和康复治 疗方案,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获得 患者的密切配合。患者家属的支持和理解也 非常重要。
下面观看一个视频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Ø 物理治疗:紫外线疗法,I级红斑量于手术伤 口及周围组织,qod,6~12次为1疗程。
Ø 脊神经相应节段部位照射,II级红斑量,2~3 天一次,共6~8次。
➢ 轻者可采用冷敷、热疗、TENS(经皮神经 电刺激疗法)、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或可 使用非皮质类固醇类消炎镇痛药物及针灸 治疗。
➢ 重者可采用交感神经节封闭(颈胸节段脊 髓)或相应的交感神经节切除。
肌肉质量,增强肌力和促进感觉功能恢复。
• 神经吻合术后
• 神经痛的处理
• 心理咨询
(1)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物理治疗
1)运动疗法:保持功能位,预防关节挛缩变形。上部 损伤:三角巾悬吊患肢,肘关节屈曲90度;下部损伤:夹板 固定呈半握拳状,手中可握半圆形小棍或纱布卷。被动运 动和按摩。 患肢有主动运动时应积极进行。
2)感觉过敏:采用脱敏疗法,教育患者使用敏感区,在 敏感区逐渐增加刺激。有漩涡浴疗法、按摩及适应性刺激。
臂丛神经损伤后康复治疗方案的探究

臂丛神经损伤后康复治疗方案的探究目的观察规范化康复治疗方案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的5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规范化的康复治疗(包括低频脉冲电刺激,中频电疗、运动疗法、中医推拿治疗、心理辅导),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即心理辅导和患者在家中自己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体疗);比较两组患者臂丛功能评分和神经电位恢复情况进行。
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臂丛损伤、上干损伤及束支部损伤患者臂丛功能评估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臂丛损伤、上干损伤及束支部损伤患者臂丛功能评估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具有可比性。
另外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一般康复治疗,即患者自己在家自行康复治疗或当地治疗。
治疗组在医院康复部进行规定疗程的规范化康复治疗,具体方案包括以下6个程序步骤:1.2.1 一般治疗就是给患者一定的心理辅导和让患者在家中自己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但是具体的治疗方法及步骤则严格按照医师制订的相关治疗方案进行。
患者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一些功能恢复的训练,电疗时间为每次30 min,功能训练随恢复情况来调整。
1.2.2 低频的脉冲电疗法对患者使用低频的脉冲电刺激仪,类型为处方脊髓型。
脉冲电刺激仪的正极与负极分别放置于C5-T1和上肢5大神经及其相关支配肌肉部位,根据患者损伤的情况和手术的具体位置将低频脉冲治疗仪的强度调节到合适数值,还要结合患者所能承受的程度,1日进行2次治疗,每次约持续0.5 h,并记录患者的恢复情况[3]。
1.2.3 对患者进行中频电疗使用中频电治疗仪KYP-4型或TAFC型(北京)。
选好患者所需要进行治疗的部位,将部位与垫片,电极板连接好,根据患者损伤情况和恢复情况,调节合适的强度,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师也应该考虑患者的耐受情况,一般2次/d,每次20 min,并记录患者的恢复情况。
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护理(一)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在受伤初期,对治疗寄予过高的期望,认为神经对接就等于功能的完全恢复;随着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加重,而逐渐丧失信心。
因此,让患者了解治疗方法、神经的恢复时间及预后,掌握主动功能锻炼的方法,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宜高营养且B族维生素丰富的饮食。
3.体位患肢处于功能位。
4.遵医嘱使用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12甲钻胺等,促进神经再生。
5.潜在并发症的预防由于神经损伤后感觉障碍,应注意保护患肢,协助料理日常生活,防止皮肤烫伤、肢体冻伤和挤压伤。
①用热水袋时水温≤50℃;②在寒冷季节里,暴露部位要注意保暖;③睡觉时应用软枕抬高患肢并防止被压,在拥挤的环境中应将患肢紧贴胸部,以防止受压;④被动活动患肢,损伤处进行理疗,加强主动和被动功能练习,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
(二)术后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神经损伤修复有其特殊性,损伤后其远端均发生变性;而神经生长特点是由近端按每日1mm的速度向远端生长。
因此,治疗周期较长,临床症状短期内难有显著的改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防急躁、绝望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2.饮食多食鱼类、瘦肉、牛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高蛋白的食物,且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几具是富含维生素B1(如玉米、小米、薏苡仁、燕麦、荞麦、豆类等)食物,有助于营养神经,促其恢复,3.体位及肢体位置患肢高于心脏,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肢体肿胀。
肢体在神经吻合最初的4周内保持神经处于张力最小的位置,即将患肢固定于功能位。
对肌力严重破坏者给以支具,以防关节挛缩畸形,尤其是防止肩关节脱位。
4.病情观察从护理①保持伤口引流通畅,以防积血造成神经粘连;②神经移植的患者,取神经的部位会发生麻木、感觉障碍,应慎防冻伤、压伤等并发症发生。
5.康复锻炼(1)单纯神经松解者,术后48小时,即可做患肢肌肉的静止收缩练习及关节主动和被动运动。
(2)术后2周,试做向瘫痪肌肉传递冲动练习:患肢充分进行增强肌力练习;新近修复的肌腱、肌肉,在静息约2周后应随着缝合处抗张强度的恢复而逐渐开始由轻到重地主动收缩;肌力为1—2级时进行主动运动或感应电刺激;肌力达3级以上时必须进行抗阻练习。
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开展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开展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的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收集60例,按照随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感觉功能恢复优良率。
结果:观观察组感觉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臂丛神经损伤术后对患者使用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护理;感觉功能因为生理解剖的独特性,治疗臂丛神经损伤较困难【1】。
20世纪70年代后,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损伤应用广泛。
术后,提供患者全面的功能训练及康复治疗,利于功能恢复【2】。
我院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使用康复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60例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3~65岁,平均(38.35±6.56)岁。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0~60岁,平均(34.54±5.61)岁。
两组患者的资料差异并不明显(P>0.05),可比性较强。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提供神经营养药物及加强术后基础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康复护理。
方法如下:1.2.1早期(术后1周内):(1)体位:术后用头支架固定患侧,患者行健侧颈7移位术后,头部可偏向患侧或保持正中,禁止偏向健侧,避免神经断裂。
(2)氦氖激光照射:采用HNZSQ-2氦氖激光,光斑直径60~120mm,照射部位要离镜头1.5m,输出波长为635.8μm,术后开始局部照射2周,每天2次,每次为20min。
如术口范围大,使用同等剂量分区照射。
激光光束垂直于照射部位。
氦氖激光有消肿、脱敏、消炎、使伤加速口愈合等作用。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

臂丛神经损伤后康复治疗方案的探究

M A L i a n f WA N G B i n 2 Y I N J i a l i 2 Z H A 0 H u i 2 L I J i a n h u a ?G O N G Z h o n g p i n f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R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 Th e S e c o n d Ho s p i t a l o f T a n g s h a n Ci t y ,He b e i P r o v i n c e ,T a n g s h a n 0 6 3 0 0 0 ,C h i n a ; 2 .
0 6 3 3 0 0
0 6 3 0 0 0 ;
3 . 河 北 省唐 山市 丰 南 区医 院骨 二科 , 河北 省 唐 山
f 摘要 】目的 观 察 规 范化 康 复治 疗 方案 在 臂 丛 神 经损 伤 患 者 中 的效 果 。 方 法 选 择 2 0 1 1年 1月 - 2 0 1 2年 1 2月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在早期康复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防止 并发症的发生,如压疮、静脉血栓等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或过度 保护,以免影响患者的恢复。
04
康复护理的中期干预
中期康复护理的时机与内容
时机
中期康复护理通常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始,一般是在受伤后数周至数月内。
内容
中期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肢体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心理康复等。
分类
根据损伤部位和程度,臂丛神经 损伤可分为神经根损伤、神经干 损伤和分支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臂丛神经损伤的病因包括创伤、牵拉 伤、压迫、缺血、感染等。
发病机制
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神 经传导通路受阻、神经元变性或坏死 等。
臂丛神经损伤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
臂丛神经损伤的症状包括上肢肌肉无力、肌肉萎缩、感觉障碍、疼痛等。
中期康复护理的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
2. 防止肌肉萎缩
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进行肌肉力量训练,避免肌肉萎缩;
3. 防止意外伤害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05
康复护理的后期干预
后期康复护理的时机与内容
时机
在臂丛神经损伤恢复的后期,当患者病情稳定、疼痛减轻后,应及时进行后期康复护理 。
注意事项:在中期康复护理中,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 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2. 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 进行心理疏导;
中期康复护理的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
3.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注意 保护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意 外伤害。
风险防范:在中期康复护理中 ,需要注意防范以下风险
1. 防止关节僵硬:在康复过程 中要注意保持关节活动度,避 免关节僵硬;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神经修复与再生
臂丛神经损伤的修复与再生是未 来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研究将 致力于探索更加有效的神经修复 方法和技术,以促进臂丛神经损 伤患者的功能恢复。
物理疗法
运动疗法
包括温热疗法、冷疗法、电疗法等,能够促 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防止肌肉萎缩等。
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和抗阻运动等,能 够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减轻关节僵硬、防 止肌肉萎缩等。
职业疗法
心理疗法
包括技能训练、工作模拟和就业辅导等,能 够协助患者重返工作岗位、提高工作效率。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情绪管理和生活技能训 练等,能够协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和 抑郁情绪。
康复护理的过程与步骤
初期康复阶段
主要包括疼痛缓解、肌肉力量的恢 复和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等。
中期康复阶段
主要包括提高运动协调性和技巧性 、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协助患者 逐渐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
后期康复技巧性、协助患者重返工作岗位、 提高工作效率等。
家庭康复阶段
临床表现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疼痛、感觉异常和运动障 碍等,是臂丛神经损伤的重要提示。
电生理检查
通过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电生理检查可以了 解神经损伤的程度和部位。
影像学检查
如CT、MRI等可以辅助诊断臂丛神经损伤,尤其 是对于一些隐匿性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流程
询问病史
身体检查
电生理检查
影像学检查
根据病史、身体检查、 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学检 查的结果,医生会得出 最终的诊断结论。
03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和干预,提 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树立信 心。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遵循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 计划,避免过度训练或训练不足。
注意安全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 发生意外伤害。
定期评估与调整
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康 复训练计划和方法。
家庭与社会的支持
鼓励家庭和社会对患者的康复训练给予支持 和配合,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05
臂丛神经损伤的预防与 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的姿势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如长 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定期进
行颈部伸展活动。
避免过度用力
在搬运重物时,应采取正确的姿势 和技巧,避免过度用力或突然用力。
合理安排运动
预防并发症
减轻患者因神经损伤引 起的疼痛和肿胀,提高
生活质量。
通过康复训练,恢复臂 丛神经支配的肌肉功能, 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
预防因长期卧床或制动 引起的并发症,如深静 脉血栓、肺部感染等。
康复护理的方法
物理治疗
包括电刺激、温热疗法、冷敷 、按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和肿胀。
运动疗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 对性的肌肉力量训练和关节活 动训练,以恢复肌肉功能和关 节活动范围。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目录
• 臂丛神经损伤概述 • 臂丛神经损伤的症状与诊断 •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训练 • 臂丛神经损伤的预防与保健
01
臂丛神经损伤概述
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义
01
臂丛神经损伤是指由于各种原因 引起的臂丛神经根、神经节和周 围神经的损害,导致上肢肌肉、 关节和自主神经的功能障碍。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xx年xx月xx日•臂丛神经损伤的基本认知•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臂丛神经损伤的运动康复•臂丛神经损伤的物理疗法目•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案例分享•臂丛神经损伤的预防与日常护理录01臂丛神经损伤的基本认知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臂丛神经根、干或分支的牵拉、压迫、炎症或损伤,表现为上肢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
臂丛神经损伤根据损伤程度分为完全性损伤和部分性损伤,根据损伤部位分为根性损伤、干性损伤和丛性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分类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义1臂丛神经损伤的症状23臂丛神经损伤后,其所支配的肌肉会失去收缩力,导致上肢肌肉无力、萎缩。
上肢肌肉无力臂丛神经损伤后,其所支配的皮肤感觉会受到影响,表现为感觉减退、感觉过敏或感觉消失。
感觉障碍臂丛神经损伤后,其所支配的肌肉反射弧会受到影响,表现为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腱反射异常臂丛神经损伤的诱因外伤是臂丛神经损伤最常见的诱因,如骨折、脱位、过度牵拉等。
外伤炎症肿瘤其他感染、免疫性疾病等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臂丛神经损伤。
肿瘤是臂丛神经损伤的少见诱因,如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等。
还有一些罕见的因素可能导致臂丛神经损伤,如缺血、中毒等。
02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03减少并发症正确的康复护理可以减少臂丛神经损伤后的并发症,如感染、静脉血栓等。
康复护理的重要性01减轻疼痛和肌肉萎缩康复护理可以帮助减轻臂丛神经损伤引起的疼痛,并防止肌肉萎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2促进功能恢复通过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臂丛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包括运动、感觉和反射等。
包括热疗、电疗和按摩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的症状。
物理疗法包括技能训练、肌力训练和手眼协调训练等,有助于患者重返工作岗位。
职业疗法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其积极面对疾病,增强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支持康复护理的策略抬高受伤部位在睡觉或休息时,将受伤的胳膊抬高,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进行受伤胳膊的肌肉收缩练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在周围神经损伤中较为常见,其导致的上肢严重残疾也是世界医学难题之一,不同原因造成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波及范围不同,即便是同一原因造成神经损伤,由于损伤的时间长短和程度不同,引起的神经损伤也不完全相同。
不同类型的神经损伤,需要不同的方法治疗。
人类认识臂丛神经损伤是从产瘫开始的。
造成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很多,但是开放损伤、牵拉伤及骨折脱位造成的损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三种致伤原因。
其他的还有挤压伤、缺血性损伤、医源性损伤、产伤、化学性损伤及物理性损伤。
我们多见的是牵拉伤和产伤。
在治疗上大致分为:(一)一般治疗:营养神经药物的应用。
(二)手术治疗:1.臂丛神经开放性损伤,应早期探查,手术修复。
2.臂丛经对撞伤、牵拉伤、压砸伤,如果已经明确为节前损伤者应及早手术,对闭合性节后损伤者,可先经保守治疗3个月。
手术探查的指证:1.保守治疗后无明显恢复者;2.呈跳跃式功能恢复者比如肩关节功能未恢复,而肘关节功能先恢复者;功能恢复过程中,中断3个月无任何进展者。
3.出生后半年无明显功能恢复者或功能仅部分恢复,可行手术探查。
(三)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臂丛神经及其分支损害均可造成上肢和手部运动、感觉障碍,影响到手的功能,因此,康复治疗对恢复肢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L宣教。
2.早期治疗:加速水肿吸收,减少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再生,维持关节活动,缓解疼痛,预防肌肉萎缩,减轻痉挛状况为治疗内容,其中药物、物理因子的治疗、支具、手功能多样训练。
3,中期的物理治疗(4—10月):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增强肌力,改善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加速刺激神经,促进神经再生,使手功能及早康复为治疗内容,其中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物理疗法、加强肢体关节的被动活动的手法推拿,改善关节粘连和僵硬,增大活动度和增强肌力。
配合术前术后选择性做各种训练,以适合肌腱、肌肉转移和代偿等需要。
应用矫形器。
4.后期(12个月以后)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这个时间的特点是多数病例已经进行各种手术,期待损伤神经的功能进一步得到恢复。
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行康复护理对疗效和并发症的价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 第26卷 第6期 IMHGN,March 2020,Vol. 26 No. 6·护理研究· 臂丛神经损伤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周围神经损伤,可导致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部分丧失,甚至完全丧失,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
近年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功能恢复取得大幅度进步,为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供良好的条件,但术后仍需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以促进功能恢复,部分患者过分依赖手术,被动等待术后功能自然恢复,导致预后不佳,手术未达到预期效果[2]。
本院自实施康复护理以来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鉴于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行康复护理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特进行此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⑴经常规检查、电生理检查确诊;⑵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功能明显受限;⑶神志清醒;⑷自愿加入。
排除标准:⑴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⑵合并恶性肿瘤;⑶严重感染;⑷肢体关节畸形。
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采用奇偶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39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行康复护理对疗效和并发症的价值郑爽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110031 【摘要】 目的 研究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行康复护理对疗效和并发症的价值。
方法 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采用奇偶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39例。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康复护理,分析其护理疗效。
结果 试验组护理优良率92.31%(36/39),显著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5.13%(2/39),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护理实施前,两组臂丛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护理后,试验组臂丛神经功能评分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分析及研究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分析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
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上述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康复组给予康复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护理前后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
结果:康复组患者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两组护理前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组护理后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
结论: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臂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护理方式;满意度;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174-02臂丛神经是由颈C5-8和T1神经根组成,其分支主要在上肢分布,颈深肌、背部浅肌层等也有部分小分支分布,臂丛神经主要对肩背和上肢、胸部感觉和运动进行支配,臂丛神经损伤一般是因交通事故、工伤等所致周围神经严重损伤,治疗难度大,疗效欠佳,受伤后患者上肢功能可出现部分或完全丧失,甚至终身残疾,因而,做好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非常重要[1]。
本研究就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上述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
其中常规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共37例,男、女患者26例、11例,年龄17~54岁,年龄均数(32.73±5.28)岁。
左侧损伤有19例,右侧损伤有18例,病程最短为9天,最长为1.4年。
平均为5.6个月。
其中,全臂丛神经损伤有22例,束支部神经损伤有15例。
探究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意义

探究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意义摘要】目的:研究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意义。
方法:以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8月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100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法分两组,普通组手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手术后施行康复护理。
就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全臂丛、束支部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和肌力和感觉恢复优良率、再生神经电位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试验组肌力和感觉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普通组,再生神经电位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
试验组患者护理后全臂丛、束支部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普通组,P<0.05。
结论: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肌力和感觉的恢复,提高再生神经电位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术;康复护理;意义【中图分类号】R4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230-02臂丛神经损伤治疗难度大,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需给予系统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以加速手功能恢复[1]。
本研究探讨了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意义,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8月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100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法分两组。
所有患者均为车祸伤所致。
普通组男40例,女13例。
年龄21岁~48岁,平均年龄为33.48±2.63岁。
试验组男39例,女14例。
年龄21岁~47岁,平均年龄为34.21±2.45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普通组手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如弥可保、维生素B1等进行治疗,加强术后基础护理,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试验组手术后施行康复护理。
第一,早期。
(1)患肢护理。
术后卧床,抬高患肢,避免患肢压迫影响血运。
观察伤口渗血和手指肿胀情况,术后第二天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并用三角巾悬吊患肢。
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意义探究

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意义探究摘要】目的:探究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意义。
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
对照组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仅使用常规护理,不采用康复护理,而观察组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则采用运动疗法以及激光照射等康复护理方式。
结果:观察组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有再生神经电位和感觉功能,均优于对照组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有再生神经电位和感觉功能。
结论: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护理;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259-02人体的上肢、肩背以及胸部的运动和感觉都由臂丛神经支配。
臂丛神经的损伤大多是由工伤、牵拉伤和撞伤等一系列原因引起,从而造成终身残疾[1]。
从生理解剖上考虑,这种病症难以治愈,疗效也不理想。
这时给予规范的康复护理,将会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加快手臂功能的恢复[2]。
具体调查研究结果见下文所述:1.资料和方法1.1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40例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
对照组: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3:7,年龄范围在(28~50)岁,平均年龄为(37.50±2.5)岁。
损伤部位:全臂丛4例(20%),臂丛上干3例(15%),中下干5例(25%),下干8例(40%)。
观察组: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5:5,年龄范围在(32~54)岁,平均年龄为(41.50±3.2)岁。
损伤部位:全臂丛6例(30%),臂丛上干7例(35%),中下干2例(10%),下干5例(25%)。
两组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以及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分析及研究
发表时间:2016-12-06T16:12:58.330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4期作者:倪启迪
[导读] 探讨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
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上述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康复组给予康复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护理前后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
结果:康复组患者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两组护理前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组护理后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
结论: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臂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护理方式;满意度;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174-02 臂丛神经是由颈C5-8和T1神经根组成,其分支主要在上肢分布,颈深肌、背部浅肌层等也有部分小分支分布,臂丛神经主要对肩背和上肢、胸部感觉和运动进行支配,臂丛神经损伤一般是因交通事故、工伤等所致周围神经严重损伤,治疗难度大,疗效欠佳,受伤后患者上肢功能可出现部分或完全丧失,甚至终身残疾,因而,做好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非常重要[1]。
本研究就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上述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
其中常规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共37例,男、女患者26例、11例,年龄17~54岁,年龄均数(32.73±5.28)岁。
左侧损伤有19例,右侧损伤有18例,病程最短为9天,最长为1.4年。
平均为5.6个月。
其中,全臂丛神经损伤有22例,束支部神经损伤有15例。
康复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共38例,男、女患者26例、12例,年龄17~55岁,年龄均数(32.57±5.13)岁。
左侧损伤有20例,右侧损伤有18例,病程最短为9天,最长为1.5年。
平均为5.8个月。
其中,全臂丛神经损伤有21例,束支部神经损伤有17例。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康复组给予康复护理。
(1)心理康复。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可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需给予其心理疏导,使其了解臂丛神经损伤发生原因和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提高配合度。
(2)运动功能训练。
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和肌肉萎缩情况选择合理功能锻炼方式,以辅助患者完成目标动作,直至上肢自行主动完成目标动作为止。
(2)物理疗法。
给予患者低频脉冲或中频脉冲电疗,以患者舒适为宜,每次治疗20~30min,每天2次。
还可辅以红外线、超短波疗法等。
(3)推拿护理。
给予患者被动手法按摩关节僵硬处,手法轻柔,每次20min,每周3次。
(4)神经营养药物。
给予维生素B1和B6各10mg,每天口服3次。
(5)肢体护理。
协助患者用温水擦洗患肢,以促进皮肤温度的恢复,避免因过度活动而引起区域型炎性反应,并经常给予患肢按摩和未固定关节被动活动,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肌肉张力的增加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2]。
1.3 观察指标和相关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护理前后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
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技能、环境护理三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评价越高。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无疼痛和活动、感觉障碍,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提高;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轻微疼痛和活动、感觉障碍,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有所提高;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3]。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x-±s表示)。
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比较
康复组患者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
见表1和表2。
注:与护理前对比,#表示P<0.05;与常规组护理后对比,*表示P<0.05
3.讨论
臂丛神经损伤是医学界难题之一,目前对于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和康复护理仍较为欠缺,需进一步进行完善[4]。
多数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因早期未得到全面正确判断,无法及时治疗,可导致致残率和并发症风险升高。
另外,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及早给予规范化康复治疗,以有效利用中枢神经系统重组功能的代偿能力,实现对臂丛神经损伤的修复[5]。
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采用全面有效的康复护理模式对加速神经损伤修复极为重要,其包括心理疏导、物理方法、运动疗法和神经营养药物的应用等,可从多方面综合发挥作用,加速臂丛神经损伤的修复,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提高[6]。
本研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康复组给予康复护理。
结果显示,康复组患者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康复组护理后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说明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臂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建树,罗卫红,胡继红等.早期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康复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3(2):53-54,55.
[2]胡世俊,徐海婷,焦薇等.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3):139-139.
[3]刘素哲,赵硕,赵文颖等.早期康复对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27-29.
[4]王培荣,王玉路,李红等.成人臂丛神经损伤的术后护理和康复[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7):128-129.
[5]陶敏红.综合性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6):821-822.
[6]袁夫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意义探究[J].医药前沿,2015,5(35):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