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全反射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届广东省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实践大赛
参赛教案
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4章第3节
授课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
参赛选手:高远静
选手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课题】光的全反射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
【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4章第3节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初中内容的光的反射和高中内容的光的折射之后编写的,作为光的一种特殊现象来介绍,是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的拓展提升。全反射现象的研究,在全章中承上启下,既是对反射和折射知识的巩固与深化,又为日后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的学习作铺垫。同时,本节内容常常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光怪陆离的现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用物理科学知识解释神奇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此外,本节内容与生产和科技应用联系紧密,是实现课堂知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培养学生参与科技热情的重要教学内容。
全反射现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所以,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课程标准要求:
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初步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和光纤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光纤技术对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
3.教材的编写思路:
教材把本节内容划分为两个知识点:一光的全反射,二光导纤维的结构与应用。
教材首先基于学生上一节学习的折射现象的知识和经验,提出一个逆向思维的引导性问题——当光从光疏介质斜射入光密介质时,入射角总是大于折射角。倘若让光束从光密射入光疏介质也会有类似的现象发生吗?——直接引入本节的学习内容。然后通过实验观察与思考,总结归纳光的全反射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同时提出临界角的概念。接着,教材为了让学生明确研究光的全反射现象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专门在第二部分举出全反射现象的应用实例——光导纤维,并介绍了光导纤维的结构以及在光纤通信方面的应用。最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安排了自制学具的实践活动,并在教材网站上提供光纤和光缆的拓展知识阅读。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自行总结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以及推导临界角公式。
4. 教材的特点:
第一,注重光的全反射概念的形成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第二,突出光的全反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重视STS教育;第三,注意到学生物理学习的差异性,加强了内容的选择性。
5.教材处理:
(1)鉴于本节内容的综合性、资源丰富性和应用广泛性,同时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我重新梳理了本节知识的逻辑线索。对本节内容主要分两部分来处理:一是通过实验探究建立光的全反射概念及认
识它的产生条件;二是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应用。更加突出了本节知识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2)满足课标要求,灵活调整教学目标。课标对全反射现象的学习水平要求是“认识”,介于“了解”与“理解”之间,在满足课标基本要求的前提上,考虑教材编写的选择性以及高二学生的学情,本
节课把内容学习目标定位为:初步认识全反射现象以及它的产生条件,对于临界角公式推导则放到课后;层层引导学生了解光导纤维的基本结构和广泛应用,比较复杂的光纤工作原理则放到课后拓展了解。
(3)学生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已有充分认识,但是对于全反射现象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感性
认识,因此我适当补充、完善和扩展了教材中的本节内容。设置对比实验突出全反射现象,总结归纳了
全反射的概念,穿插了全反射现象的产生条件的教学内容,演示了消失的小猫和模拟光纤等能产生认知
矛盾的生活经验,增加了光纤其他新用途等感性认识材料。
(4)教学设计更着重以学生为本。教材是从提出逆向思维的问题出发进行实验探究,本节课则从
奇妙的生活现象出发,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进行知识回顾与理论推导,产生用原有知识经验无法
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用实验探究释疑,建立新的概念。教材仅设置一个全反射实验,本节课则设置了对比实验,既让学生通过实验充分感受全反射现象的产生条件,也使产生全反射的条件
的得出更严谨、更顺理成章。光纤的结构和应用的讲授也是让学生经历了一定的思维和实验过程才得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印象更深刻。
(5)开发、挖掘和有效利用教学辅助资源,丰富和充实了教材的内容。在解释光导纤维的结构和
应用,教材只是展示光线实物的结构示意图显得抽象晦涩。高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知识的挖掘
能力仍相对薄弱,所以不易理解和接受。本教学,在处理教材时灵活运用演示实验和动画,展示光线怎
样在光纤里面发生全反射,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层层递进,化静为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明了
的图像,印象深刻。在其他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也多处用到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的兴趣特点:
学生对物理现象具有直觉的兴趣,很容易为客观事物的新奇现象所吸引。同时对物理活动具有动手操作的兴趣,而且,随着知识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学生想进一步探讨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在教学的各环节充分利用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探究实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生的知识基础: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意义建构的基础。学生此前已学过光线直线传播、光路可逆、光的反射、折射、光密光疏介质等相关内容,具有扎实的光学知识基础。高二学生已经做过很多探究实验,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思考概括现象的能力,因此在学习本课新知识时较得心应手。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
3.学生的认识特点:
一方面,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已具备一些光现象的感性认识,喜欢观察鲜明、生动、不寻常的光现象,但不明原理;另一方面,他们对光的折射现象还存在着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折射光线一定存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