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1d4a106137ee06eff918ed.png)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三个崛起2、先锋精神3、市井小说二、写出下列作品的故事梗概(任选其一,共16分)1、《陈奂生上城》2、《受戒》3、《哦,香雪》4、《北方的河》三、赏析题(共20分)请赏析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四、论述题(每小题17分,共34分)1、试分析残雪的小说《山上的小屋》的精神心理内涵。
2、谈谈韩少功的小说《爸爸爸》中的主人公形象的文化批判意义。
试卷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被称为新时期文学“三只报春的燕子”的是的《曙光》、的《班主任》、的《哥德巴赫猜想》。
2、“乡土小说”代表作家是,其代表作有等。
3、“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等。
4、马原在他创作的顶峰时期先后创作了、、等令人耳目一新的小说。
5、王蒙的小说创作运用了的写作技巧。
6、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有、、、、。
7、探索戏剧的代表作家是。
二、写出对应的作家:(每题1分,共10分)1、《一地鸡毛》 6、《我是少年酒坛子》、《山上的小屋》 7、《受戒》 23、《哦,香雪》 8、《白鹿原》4、《内陆高迥》 9、《爸爸爸》5、《你别无选择》 10、《北方的河》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三个崛起2、女性写作3、文化寻根小说四、写出下列作品的故事梗概:(10分,任选其一)1、《妻妾成群》2、《邢老汉和狗的故事》2、《海的梦》 4、《风景》五、赏析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8分,共15分)1( 《远和近》 2。
《弧线》顾城鸟儿在疾风中你迅速转向一会看我一会看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葡萄藤因幻想你看云时很近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先锋小说家余华声称在创作观念中追求的是“真实”,但这并不是“被日常生活围困的经验”,而是“作家眼中的真实'.试分析其内涵,并谈谈你的个人理解。
2、试分析阿城的小说《棋王》的艺术魅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f7acb272f60ddccda38a035.png)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念习惯上将1949年以后的文学称为中国当代文学,将五四运动至1949年的文学称为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都是在中国社会大变革时代出现的中国社会大变革在本质上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农耕文化向工业文化转型,即通常所说的现代化过程先是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文学革命的十年。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两位作家是鲁迅和郭沫若,最重要的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革命文学时期。
这一时期左翼作家和自由主义作家的创作都很活跃。
茅盾《子夜》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茅盾的创作代表了正宗左翼文学。
老舍、巴金、曹禺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抗战时期。
赵树理代表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最高成就。
国统区最杰出的作家则要算张爱玲和钱钟书了吧(夏志清的观点)。
好了,现在进入了中国当代文学时期。
中国当代文学史也可以简分为三个时期:第一,十七年文学(1949-1966),也即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革前这一段时期。
这一时期的小说注重史诗性和传奇性。
代表作很多,在此简单说几部吧,《红旗谱》《青春之歌》《创业史》等。
诗歌方面则是政治抒情诗为主流。
郭小川和贺敬之是代表诗人。
第二,文革文学。
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革命样板戏。
创作方式多以集体创作为主。
公开发行的独立创作里,浩然的《金光大道》值得一提。
而在这十年里地下文学取得了更高的成就。
出现了“手抄本小说”和“地下诗歌”。
第三,新时期文学,即是文革后至今这段时期的文学。
内部的线80年代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现代派(这两个文学思潮时间差不多,都在85年)-先锋-新写实”。
进入90年代,文学样式就更多元化了,老师不屑于讲,而我确实还没梳理好。
不过新时期文学就现在来看,重在80年代文学,你也毋庸太担心90年代这部分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它是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现实生活为土壤的,与时代紧密相连。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13255a55be1e650e52ea9939.png)
中国现当代文学绪论一、“当代文学”的称谓及源流(一)“当代文学”的称谓一般的观点,将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之后的大陆文学称之为中国当代文学。
这种提法最早出现在50年代末,是对新中国文学的一种特有的称谓。
1.当代文学称谓的局限性它片面割断了新中国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有机联系。
它使“当代”无限期延长,缺乏必须的内涵与外延的限制。
它排斥了同样继承了新文学传统的港台文学。
2.原因当代文学的这种局限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新文学的属性所带来的,新文学具有如下属性:开放性,指时间没有界限。
整体性,新文学应该包括港台文学。
(二)当代文学的源流作为二十世纪新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直接来源于新文学的两个文学传统。
1.启蒙文化传统又称为五四新文学传统。
这一传统植根于五四文学的先驱和继承者,他们强调知识分子的先进性,强调文学的独立性。
这一传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反抗国家权力支撑的主流意识。
对国民精神启蒙。
2.战争文化传统又称为解放区文学传统。
这一传统植根于延安文艺整风后的解放区作家。
它强调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强调文学的服务性(文学为政治服务)。
这一传统也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为工农兵服务为战争胜利服务党内党外形式延安文艺整风二、当代文学的分期(一)一元化的文学时代1.“十七年”文学(1949—1966年)2.“文革”文学(1966—1978年)(二)多元化的文学时代1.后启蒙文学(1978—1989年)2.大众化文学(1990—1999年)3.图像化文学(2000年以后)三文学史的三个层面(一)文学资料和史实(二)文学鉴赏和评价(三)思维训练和价值判断讨论思考一你对中国1949到1978年的历史怎么理解和看待?第一章一元化文学时代的文学思潮一、从第一次文代会到三次文艺批判(一)第一次文代会首先是会议的报告内容其次是会议的参加者再次是会议的意义周扬在《新的人民的文艺》中以斩钉截铁的口吻宣布:“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坚决地实践了这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部的实践经验证明了这个方向的完全正确,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
完整版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
![完整版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a368f0ca98271fe910ef9a4.png)
2.中国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①古典文学已近尾声。
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思维方 式,思想情感,心理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固有的古典文学模式已 再也不能满足人们思想情感表达的需要。
上限又推到1898至今。如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等。
2.“现代”作为一个性质概念 《三十年》序言: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 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①语言上,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②文学形式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内涵和地位古今均一样。 ③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并重。 ④内容上,真正属于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审美心理,审美标准。民主主义,人 道主义,个性主义,劳工神圣,妇女解放。 最关键一点,个人的出现——现代意义上的个人的出现。于是,一切思想,情感 和审美心理均从个人出发,皆因个人变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指“五四”前后至今的文学,即包括现代 文学和当代文学。它是和中国的现代史和当代史相对应的概 念。现代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当代指社会主义时期。
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
![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71bd9bd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0.png)
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中国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创作的文学作品。
它代表了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包括内容、形式和风格等多个方面。
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容广泛而丰富。
它不仅涵盖了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经历和命运,还关注社会变革、人性困境、历史记忆等重要议题。
例如,以人民为中心的作品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和奋斗,体现了人民的真实感受和命运抉择。
同时,中国当代文学也关注了少数群体、社会边缘人士和弱势群体的命运,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批判。
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展现了中国人民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思考和探索。
中国当代文学的形式多样。
它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文学形式,还涌现出了新的文学形态,如网络文学、微型小说、实验性文学等。
这些新兴的文学形式在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更能迎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与传统文学相比,中国当代文学的形式更加开放和多元,给予了作家更多的创作空间和表达方式。
中国当代文学的风格独特而多样。
它既有批判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也有追求个体自由和内心探索的后现代文学。
同时,中国当代文学也融入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学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例如,一些作家在作品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意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些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多样性和繁荣。
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大陆地区创作的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它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代表了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学的繁荣和多样性,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代文学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中国价值观和增进人们的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https://img.taocdn.com/s3/m/fc1e48e2856a561252d36f40.png)
《“锻炼锻炼”》
《锻炼锻炼》写于1958年,正是“大跃进” 的高潮期间,与农民血肉相连的赵树理敏 锐地发现中国农村正处于这“天聋地哑” 的前期。当时的文艺界刚刚经过“反右运 动”,表面上一片莺歌燕舞,暗地里却一 片心惊胆战。 着重写了两个落后的“农业社员”,一个 外号叫“小腿疼”,一个叫“吃不饱” 。
《“锻炼锻炼”》
《“锻炼锻炼”》
作为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家,赵树理抛 弃了一切当时粉饰现实的虚伪写法,实实 在在地写出了农村出现的真实情况。干部 就是这样横行霸道地欺侮农民,农民就是 这样消极怠工和自私自利,农业社“大跃 进”并没有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只能 用强制性的手段对付农民……艺术的真实, 就这样给后人留下了历史的真实性。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
1、五四新文学为代表的启蒙文化传统。
2、抗战以来的战争文化传统。
三、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
1、50—70年代文学 本时期的文学倾向于写重大题材和主题, 以塑造英雄形象为首要任务,追求语言,形式和 风格上的民族化和大众化。这三者构成了本时期 文学创作的时代特色和总体风格。 2、80年代以来的文学 本时期的文学走出了前一时期文学的一体 化格局,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各种文学门类, 各种艺术风格的文学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4、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
起源于40年代中期,1942年以后,赵树理 首先发表了一批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山西 地方色彩的作品,当时同在山西的马烽、 西戎、胡正、孙谦、束为在赵树理的影响 下,也写了具有大致相同特色的作品,在 50、60年代形成一个相当有影响的文学流 派,这就是山药蛋派。这一流派的共同特 色是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
6、人物分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4cce56a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6.png)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地区所创作的文学作品。
它承载了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变迁,折射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多样性。
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学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
他们的创作涉及到了各个领域,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题材和风格上有所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上也各具特色。
比如,鲁迅的小说作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社会的黑暗面,而余华的小说则常常带有一种荒诞和寓言的色彩。
这种多样性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另一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是关注现实。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反映在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家开始关注社会问题,用文学的方式来呈现和探讨。
比如,余华的《活着》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命运,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通过一个家族的兴衰,揭示了中国历史的曲折和残酷。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引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还注重个体的表达和探索。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个体在社会变革中的角色和命运。
比如,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以一个女作家的视角,描绘了一个个体在爱情、生活和创作中的追求和挣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则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现代化的冲突。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个体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也给读者提供了与作家对话和思考的空间。
总的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片丰富多彩的海洋,它以多样性、关注现实和个体表达为特点。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精神追求,而且引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d9767dcad51f01dc281f1f2.png)
13.白马湖作家群: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在上虞白马湖畔春晖中学任教,生活过的夏丐尊为首,包括朱自清等一批魅力四射的文坛人物群体,环境的恬美、至善至性的交情,充满了文人生活的魅力,文章清新隽永、质朴平易、自然畅达、情理合一,时时保有一种对文化、自然、社会、人生的责任感。
14.左联:中国左翼作家的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1930年代在中国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目的是与中国国名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门中支持思维,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着自己的实践,作品都体现着强烈而鲜明的时代色彩。
在工作中有过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倾向。
但为建设人民大众的革命文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代表人物有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代表刊物有《北斗》等15.两个口号争论: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争论,这两个口号都是因过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
国防文学口号先由上海文学运动和国防戏剧。
国防诗歌活动,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由党中央特派员冯雪峰到上海和鲁迅、胡风等商量后由胡风撰文提出的,受到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作家的指责而发生争论,通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结,为过渡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广泛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思想条件。
16.第三种人:标榜自己不站在任何阶级立场上,对各个阶级,对各种文艺不加以褒贬的文艺流派,该流派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以苏汶,胡秋源(代表作《阿狗文以记》)为代表,他们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重心是艺术真实论,提倡文学的自由品格,主张艺术多样性,关注文学的高品位,观点有失偏颇,但有一定合理性。
17.《蚀》三部曲:茅盾于1927年发表《幻灭》及后来发表的《动摇》和《追求》三部小说,被称为《蚀》三部曲,展现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鲜活生动的展现时代女性现象,为新文学任务画廊增添了新鲜的艺术现象,为小说叙事贡献了新方法。
当代文学学习方法
![当代文学学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8fb69771fe910ef12df8f8.png)
当代文学学习方法【什么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首先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
1949年是现当代文学的分界点,1919年-1949年之间的文学作品归于现代文学的范畴,1949年至今,归于当代文学。
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同一个作家,作品分属不同时期,就是写作时间不同的原因。
当代文学的魅力在于它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逻辑严密带着历史的特色(时间的脉络),饱含深情透漏着人最本质的美丽(细腻的感情)。
虽然比起这些,也许你现在更在乎如何通过,简单的讲那就是理解所有的知识点,并让知识点成为故事印在你的脑海。
【如何学习《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1.1把握作品脉络认真阅读课文。
把阅读课文当成增长自己学问的途径来阅读,阅读的过程中主要思考以下几点:(1)主要故事情节(描写内容)(2)主要人物形象(3)主题意蕴1.2了解写作背景(1)时代背景。
“文史不分家”,要想学习好这门课程,掌握中国当代历史的脉络,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这些作品涉及到的背景,如文化大革命的民族悲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改革开放时期等等。
也可以说对于历史知识的把握是打开许多当代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一把钥匙。
(2)创作背景。
例如大家都知道的鲁迅,假若你不理解为什么鲁迅为什么要不断的批判所谓的“底层人民”即“国民性”,就应该顺利自然的联系到其“弃医从文”的人生经历。
正是其原来想以医救国的理想不成,才造就了后来一个批判性的鲁迅。
所以一切故事,一切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就顺理成章了。
(3)文学流派。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些流派的知识,如朦胧派,“意识流”,寻根文学,知青文学等等,对这些文学流派艺术特点的掌握有助于对具体作品的理解。
1.3学习方法很多同学有刷题的习惯,老师是很支持的。
但是刷题不是简单的通过题来记忆,而是通过题来检验自己第一步即听课的效果。
(1)检验自己是否有理解所有的知识点,能不能够学习致用。
这点是很重要的,针对于不同的题型,选择、简答、论述等题型,每种题型都会对知识点有不同的考察方法。
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
![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da5f2d9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1.png)
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当代文学是指与我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文学作品。
而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艺思潮,强调对传统的批判和颠覆,追求边界模糊、多样性和异质性。
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备受争议,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一、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在中国兴起,并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倡导试图打破一切传统的框架和规范,对中国当代文学以及文学创作方式产生了激烈的冲击。
它突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采用碎片化、多元化的叙事方式,使得小说、诗歌等文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后现代主义对权威的怀疑和对现实观念的颠覆,促使作家更加关注个人的内心体验和独立的思考,使得文学具有了更多的自由性和表达性。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特点与后现代主义的接合点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批判与反传统倾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常常以挑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秩序为主题。
这种文化批判与后现代主义强调对传统的批判和否定紧密相关,两者在对社会现象的解构和批判上存在共同点。
2. 叙事技巧与碎片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突破传统的叙事结构,采用碎片化、多元化的叙事方式,展示出后现代主义对叙事形式的影响。
这种叙事技巧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呈现出多个视角和多元的观点。
3. 细节描写与现实主义融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注重对现实细节的描写,展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与关注。
这一特点与后现代主义对现实的关注和塑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使得作品更加真实,更好地表达了当代社会的特点和个体的体验。
4. 大胆创新与反传统美学:中国当代文学作家对美学传统进行突破,大胆尝试创新。
后现代主义倡导对传统美学的颠覆与反叛,这与中国当代文学作家在创作中对于传统美学的冲击和改变密切相关。
三、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的争议尽管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有着许多交集,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一些争议。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名词解释(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名词解释(当代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b93ad79602d276a200292e25.png)
“楼梯式”
• 贺敬之在学习马雅可夫斯基诗歌样式的基 础上,结合中国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融 进中国民歌和古诗词的优点,创造的一种 诗歌样式。这种形式,诗行的内部按照汉 语的规律和特点,像楼梯一样排列,高低 交错,字句排列基本对称,句式大体整齐, 音顿大致相近,押韵大致相同,有严格工 整的对偶和排比,节奏明快,抑扬有致, 有利于表现重大主题、抒发充沛激情、增 强诗的表现力和鼓动性。
百花文学
• 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 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 针。尽管“双百方针”仍未摆脱阶级斗争的大前 提,但它确实标示着文艺政策向宽容和相对自由 的方向作出了实际调整。敏锐感受到文学环境变 化的作家、批评家很快响应繁荣和发展文艺的号 召,受压抑的创造力被释放出来,一批探索性、 批判性的新作品问世,不少观点新颖大胆,甚至 质疑既有规范的理论文章得以发表,一时文学领 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变化与新局面。有文 学史家称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为“百花文学”, 甚至有人称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为“百花时代”。
“探求者”派
• 指1957年江苏一批年轻的作家陈椿年、高 晓声、方之、陆文夫、梅汝恺等在当时 “双百方针”鼓舞下,酝酿成立的一个同 人文学刊物。他们提倡文学应该打破教条, 大胆干预生活,当时只写成《探求者文学 月刊社章程》和《探求者文学月刊社启 事》,《启事》没有发表,刊物更没有成 为事实。但在反右运动中,因《启事》里 有文学应该打破教条,大胆干预生活等内 容,其成员均被打成右派分子。
新时期文学
• (1976- )当代文学中最富有探索性的阶 段。“五四”文学精神回归。 文学充满了 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 但文学的浮躁也不 可忽视。
第一次文代会
• 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 文学艺术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24人,开 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 后,大会通过了《宣言》,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 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 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 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 的各个协会;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 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中国当代文学起点
![中国当代文学起点](https://img.taocdn.com/s3/m/862cb3e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5.png)
中国当代文学起点
中国当代文学的起点,指的是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创作,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心,以“五四”运动结束后的文学创作
为基础,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表达形式,即中国当代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其开始于1919年5月4日,结束于1921年。
“五四”新文化运动,
掀起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五四”文艺潮流,这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始。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是一代革命先驱,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他们的文学创作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先后出现了“新文学运动”、“文
学现实主义运动”、“现代派文学运动”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新
文学运动”,它开创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先河。
“新文学运动”的发动者,是一代新文学家,他们创作出了一批著名的新文学作品,如鲁迅、郭沫若、萧红、胡适的《狂人日记》等,这些作品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使文学表达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
此外,“文学现实主义运动”和“现代派文学运动”也为中国
当代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把文学表达从单一的情感色彩,转变为一种更加现实、更加深刻的表达形式。
因此,“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学运动”、“文学现实主义运动”、“现代派文学运动”等,都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起点,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笔记重点总结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笔记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7693f47f7ec4afe04a1dfbc.png)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一个十年)一、什么是中国现当代文学?1、中国现当代文学指“五四”前至今的文学,即包括现代文和当代文学。
二、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1、中国现代文学又称“新文学”,指1917年到1949年间的文学。
同时也是用“现代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的文学。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1、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有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等。
三分法:1917-1927,1927-1937,1937-1949。
四分法:1917-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另有后两期1937-1942,1942-1949五分法:1917-1921,192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
•第一章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准备一、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情形二、晚清以来的文学变革1898年“公车上书”要求变法维新。
三、文学革命前的文学作品林纾的翻译小说哺育了一代新文学作者。
★民初小说以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最为著名。
鸳鸯蝴蝶派“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
“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
★《江湖奇侠传》它是中国第一部正宗的武侠小说。
★《啼笑因缘》本书采用一男三女的爱情模式为故事的核心结构。
《啼笑因缘》的精致在于作者讲故事的技巧,章回小说的布局更为作品增添了一份古色古香的意蕴。
第二节文学革命的发生★文学革命的发生,既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学变革的必然,又是外国文学思想影响的结果。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提出“民主”和“科学”,以对抗家长专制的封建文化,开启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大力介绍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社会进化等思想学说。
发生于1917年的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开端。
“五四”文学革命 1五四文学革命是清末民初20年来文学现代化的历史准备的必然,承继了梁启超、黄遵宪等人提倡的“新民”、救国的近代文学改良精神,有着“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与“白话文运动”的基础,且有西方文学的译介培养成形的对西方新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心理。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47e93c1da38376baf1fae2e.png)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
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
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
如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等。
样板戏又称作“革命现代京剧”。
产生于六十年代,流行于文革时期。
它是对传统京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文革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
习惯上将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八个样板戏”。
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为代表,在叙事革命、语言试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激进的试验。
所谓先锋精神,就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
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
反思文学:通过艺术概括,深刻地揭示出极左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党的优良传统受到破坏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以防悲剧重演的这类文学作品称为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和历史悲剧,呈现和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遭际,刻画悲剧人物性格是它们共同具有的特色。
如《内奸》(方之)、《布礼》(王蒙)、《人到中年》(谌容)、《芙蓉镇》(古华)等。
双百方针: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当代中国文学
![当代中国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b0f1a16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9.png)
当代中国文学当代中国文学是指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中国文学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当代中国文学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和特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主题内容以及作品风格。
一、多元化的主题内容当代中国文学的主题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与过去相比,当代中国文学更加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作家们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他们关注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性的复杂性等问题,以此来探索人类的存在和意义。
同时,当代中国文学也在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作家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解构,以及对现代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创作出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这些作品既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当代社会的元素,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二、多样化的文学风格当代中国文学的文学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作家们在创作中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文学手法和表现形式,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例如,小说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叙事方式,如多线叙事、倒叙、交叉叙事等,使作品更具层次感和张力。
此外,当代中国文学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学流派和风格。
比如“新写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这些新的文学流派和风格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框架,以更加自由和多样的方式表达作家的思想和情感。
它们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与过去的文学作品有所不同,给读者带来了新的阅读体验。
三、文学与社会的互动当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的互动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
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社会的现实和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他们用文字记录和见证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为社会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同时,社会的变革也对当代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的多元化和个体的多样性为作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和表达空间。
作家们通过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创作出更加真实和生动的作品,使文学与社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结语当代中国文学在不断发展和变革中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当代文学史
![当代文学史](https://img.taocdn.com/s3/m/f9062f6a58fafab069dc0219.png)
一、当代文学定义:当代文学在传统上的定义是特指一九四九年以来的大陆文学。
二、当代文学分期(习惯上有三种分法):1:三分法:1949——1966年:十七年文学1966——1976年:文革文学1976——至今:新时期文学2:四分法:1949——1966年:十七年文学1966——1976年:文革文学1976——1989年:80年代文学1990——1999年:90年代文学全国第一次文代会是一个标志,在后来被当作是“当代文学”的起点,它在对40年代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艺运动和创作的总结和检讨的基础上,把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文学方向,指定为当代文学的方向,并对这一性质的文学的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方针政策和展开方式,制订规范性的纲要和具体的细则。
第一次文代会预示了即将拉开帷幕的中国文学新阶段将由来自解放区战争实践的文艺传统为发展基础,同时也在思想斗争和思想改造的基础上有条件地吸收“五四”革命文艺传统的战斗力量。
第一次文代会成立的全国性的文艺界组织是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它是国家和执政党对作家、艺术家进行控制和组织领导的机构。
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全国文联下属的各协会,也都先后成立。
这些协会中,最重要的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1953年9月,改名中国作家协会)。
茅盾为主席,丁玲、柯仲平为副主席。
作为全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对文学界进行思想领导的重要刊物《文艺报》和《人民文学》,也在文代会后陆续创刊。
二,第二次文代会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第二次文代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围绕繁荣创作的中心议题,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四年来的文艺情况,指出了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和文艺批评中的简单化、庸俗化倾向。
把文艺工作必须以抓创作为主确立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任务;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立为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文艺批评的准则;把塑造新的英雄人物确立为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一)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开启了名为讨论、实为批判的文艺运动斗争的先河。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https://img.taocdn.com/s3/m/fa9aef3f0912a216147929fa.png)
中国当代文学绪论
• 一、什么是当代文学 • 二、当代文学的形成、产生和发 展; • 三、当代文学的分期 • 四、当代文学的成就
一、什么是当代文学? 什么是当代文学?
•
当代文学”是相对于“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是相对于“现代文学” 而言的,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而言的,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 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 三是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的一代作家, 如王安忆、梁晓声、阿城、叶辛、铁凝、 张抗抗、史铁生、舒婷、竹林、王小鹰 等。 • 四是6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一代作家, 如苏童、余华、格非、韩东、陈染、林 白、徐小斌、海男、棉棉、卫惠等。
• 四: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学习: • 1、作品(感性)和思潮(理产生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 • 第二、中国现代文学为当代文学的形成产生准 备了作家队伍。
• 其次,中国当代文学是随着新中国的诞 生而诞生,发展而发展的
三、当代文学的分期
• 一、“三分法”,即把当代文学的发展 分为三个时期: • 第一时期(1949—1966),为建国初的 十七年; • 第二时期(1966—1976),为“文革” 十年; • 第三时期(1976— ),为社会主义新 时期。
当代文学的作家队伍大致由以下四部分人构成: 当代文学的作家队伍大致由以下四部分人构成:
• 一是由现代时期跨越而来的文坛老将, 如赵树理、周立波、丁玲、老舍、曹禺、 艾青、郭沫若、贺敬之、汪曾祺等。 • 二是建国后成长起来的作家,如梁斌、 吴强、杨沫、杜鹏程、茹志鹃、李准、 王蒙、刘绍棠、高晓声、谌容、张洁、 张贤亮等。
• “二分法”,把当代文学的发展分为 • “前三十年”(1949—1978) • 和“社会主义新时期”(1976—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是相对于“现代文学”而言的,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当代文学的性质:现代文学是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倾向的文学;
当代文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
当代文学是现代文学的延续发展。
“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提法和划分,并不一定科学与合理。
新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
新文学是相对于旧文学,传统文学而言的,是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产生的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文学样式,最早的新文学定义是由胡适、周作人奠定的,它的理论起源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周作人《人的文学》。
因此,胡适将新文学称为:“活的文学”和“人的文学”。
当代文学的命名
新文学这个概念沿用到50年代中期,它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在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中,把新文学定义为“新民主主义的新文学史观”,并用现代文学取代了新文学,与现代文学同时出现的是当代文学的概念。
50年代中期,新文学被分为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段。
现代文学当代文学
新民主革命新民主革命
当代文学诞生的依据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现代文学当代文学
新民主主义文学社会主义文学
这种划分是错误的、片面的,它完全依靠政治行为把文学人为的切成两端,忽视了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
80年代后,对于这种命名产生了质疑,尤其是对当代文学的概念,有三种论调。
一、打通论试图用整体的眼光来重新审视20世纪文学。
1985年以后,钱理群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要求打通近代、现代、当代历史;
陈思和提出“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取消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概念。
二、不宜论认为当代文学不宜写史,代表人物是严家炎。
三、重写文学史1988年陈思和、王晓明提出了“重写文学史”的口号,因此,在1999年,同时出现了两部当代文学史著作: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和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出现这三种论调的思想依据:
李泽厚的“新启蒙主义论”,他认为80年代的思想状况是五四启蒙传统的继续。
李泽厚1986年发表的《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一、当代文学的特征1、当代性2、开放性
当代性:既是当代文学,当代性就是它不同于既往的历史文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当代文学与当代社会现实的运动同步而行,与当代人的精神情感同感共鸣。
﹙1﹚选取当代题材。
﹙2﹚作家的观念。
作家以当代观念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这使得当代文学常常充当当代思潮
开放性:社会主义文学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的文学形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在一个封闭体系中创建自己的文学。
恰恰相反,一方面,它与本国本民族的文学有着直接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它对世界文学中的积极成果有着吸取和交
融的关系。
同时,开放是双向的,从社会主义文学的历史任务来看,它也是面向全世界的。
当代文学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一、“十七年”时期
“十七年”时期是社会主义文学的初建和发展阶段。
﹙1﹚基本内容:
建国之初,歌颂新生活,缅怀革命史。
小说:有《登记》、《三里湾》(赵树理)、《不能走那条路》(李准)、《铜墙铁壁》(柳青)、《保卫延安》(杜鹏程)等作品问世。
话剧:老舍的话剧《龙须沟》、《明朗的天》(曹禺)等。
诗歌:《放声歌唱》(贺敬之)、《致青年公民》(郭小川),都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产生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等散文、报告文学轰动一
五十年代中后期,表现社会变革和揭示社会生活中的新矛盾。
农村题材:《创业史》(柳青)《山乡巨变》(周立波)
革命历史题材:《青春之歌》(杨沫)、《红日》(吴强)、《林海雪原》(曲波)、《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苦菜花》(冯德英)、《红旗谱》(梁斌)和《红岩》(罗广斌、杨益言)。
工业题材:《上海的早晨》(周而复)、《百炼成钢》(艾芜)
百花文学作品: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在桥梁工地上》(刘宾雁)等可作为代表。
历史小说《李自成》(姚雪垠)、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老舍)。
诗歌:长诗有《杨高传》(李季)、《赶车传》(田间)、《复仇的火焰》(闻捷)及诗人郭小川的诗歌和《雷锋之歌》(贺敬之)问世。
戏剧:历史剧的创作使得老作家大显身手。
有《茶馆》(老舍)、《蔡文姬》、《武则天》(郭沫若)、《关汉卿》、《文成公主》(田汉)和稍后出现的《胆剑篇》(曹禺)。
创作特点
1.富有革命激情和鲜明的社会政治性。
面对民主革命的胜利和新的社会现实,激发了作家们的高度的政治热情,直接投身于社会变革的潮流之中,注目重大的现实社会题材,追寻现代历史上重大事件和革命过程,成了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色。
2.文学把创造英雄形象放在人物塑造的首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时期,当代文学在气质上是以历史胜利者的姿态出现于文学史上,追求文学的史诗性效果,即表现大的历史过程和对革命英雄的赞颂,必然把英雄人物放在创作的中心地位。
3.开始显示出多种风格的形成。
“十七年”时期出现了一批独具风格的作家作品,如赵树理、周立波、老舍、孙犁、柳青、梁斌、茹志鹃、李准、郭小川、贺敬之、秦牧、杨朔等。
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孙犁、茹志鹃的诗意的浪漫风格峻青、王愿坚的崇高的悲剧风格
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八个“样板戏”和一些图解政治的作品:长篇小说《虹南作战史》、长诗《西沙之战》、电影《反击》。
少数好作品:《闪闪的红星》(李心田)、《大刀记》(郭澄清)、《万山红遍》(黎汝清)、《昨天的战争》(孟伟哉)、《春潮急》(克非)等作品。
潜在写作:这些作品以手抄本形式在地下秘密流传。
《第二次握手》(张扬)、《公开的情书》(靳凡)则伸张了正义,从政治上公然怀疑“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在广大群众中产生共鸣。
1976年的天安门诗歌运动。
三、新时期文学——1977年至今
新时期文学的特点:
1.多种文学潮流交错或并行出现。
伤痕文学—反思—改革—寻根—先锋—新写实。
2.文学主题的开阔与深化
新时期的文学主题具有多向性的特点,突破了以前时期当代文学主题单调的局限。
新时期的文学视角广阔,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道德、伦理、爱情、风俗民情、民族心理、自然景物等等,皆成了文学主题,使文学的表现范围扩大了。
与主题扩展的同时是主题的深化。
3.创新与探索的活跃
新时期文学观念的自我变革和外来新思潮的涌进,推动了文学创新与探索的活跃,新时期以来,文学经历着一个文学观念发展、更新的过程,突破了单一创作方法的约束,为艺术思维的解放敞开了大门。
朦胧诗的出现和意识流手法的运用,这是文学探索的最初表现。
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1.理解掌握主要的文学现象、思潮、流派和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
2.尽量多读经典文学作品是学习本课程的前提和关键。
3.准备两个笔记本,一个用来做课堂笔记,一个做课外阅读笔记。
课外阅读笔记本主要记录自己课外阅读文学作品、学术论文、专著的情况,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