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第一讲(1)
《公共艺术》讲义
![《公共艺术》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cb244bb1c77da26925c5b0f4.png)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讲义一、概述公共艺术的公共一词指“公众的”“市民的”“公共参与”等含义,公共并非指物理概念上的空间与场所的共享性;而同时含有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共同享用、共同协作”、“民众参与”“公众舆论”和和“公共意见”等意思。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最根本的特征。
广义含义:一切具有公共性的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形态如——建筑、景观、公共设施等,它包括以不同的造型形式展示于建筑或人文公共空间环境中的审美形态;也包括通过策划的行为艺术或表演艺术在内的来自于政府社会团体、民间组织行为的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性活动。
狭义的含义:建立在公共空间环境中,以建筑以及人文、景观环境为背景的造型审美形态研究,其内容以壁画、雕塑、水景、绿化、公共设施等为主干的艺术形式。
其中公共设施我们又可以分为便利性设施、标识性设施。
环境公共艺术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公共艺术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以开放交流和共享的方式表达艺术的民主思想。
环境公共艺术的产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现,是人类艺术的思想诉求。
二、公共艺术的发展:(一)、古代公共艺术1、原始社会的公共艺术原始社会公共艺术的发生并非是出于人类对于带有公共意识的审美要求,而是围绕生命和生存问题而展开的思考与行为。
如:原始社会出现的洞穴壁画和原始图腾等。
在原始社会人类的实践中,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力量,如山洪暴发、电闪雷鸣等不能正确的认识,认为在宇宙冥冥中有一种巨大力量的神灵控制着自然物。
每一种自然物都有自己的神灵主宰。
“山林川谷丘林,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人类希望得到神灵的保护,于是各种祭祀活动随之兴起,巫术思想开始蔓延。
在农业社会土地是农业基础,人类最重视的祭祀对象是土神与谷神,另外,由于当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对来自上天的风雨雷神极为敬畏,天更为神秘,于是产生了对天更高级深入的崇拜,从母系社会中的地母到父系社会的天公,天神地位开始超过地母。
“天”逐渐把所有神灵整合在一起,包容了所有具体的神灵,形成了笼统“天”的概念。
《公共艺术概念》课件
![《公共艺术概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3b183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3.png)
传统艺术通常被视为私人领域,而公共艺术则是面向公众开放,强调与公众的互动和参与 。
公共艺术的创作主体
公共艺术的创作主体可以是个人或团队,但作品必须与公众产生互动,满足公众的需求和 审美。
公共艺术的特点
公共性
公共艺术的最大特点是 其公共性,即作品面向 公众开放,与公众产生
互动。
雕塑作品可以反映历史、文化 、社会等多方面内容,与公众 产生互动,引发思考。
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是一种通过特定场地、 环境、媒介创作的综合性艺术形
式。
它通常利用日常物品、废弃物、 新技术等元素进行创作,呈现出
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意义表达。
装置艺术能够引发观众的探索和 思考,挑战传统艺术观念,拓展
艺术的边界。
优先选择可再生、可回收利用的环保材料 ,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倡导绿色艺术 。
05 公共艺术的评价与意义
公共艺术的价值评价
审美价值
公共艺术作品应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能够 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社会价值
公共艺术应关注社会问题,传递正能量,促 进社会和谐发展。
文化价值
公共艺术应反映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传承 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
美化公共空间
公共艺术能够美化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市民 的生活品质。
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
跨界合作与融合
未来公共艺术将更加注重跨界合作与融合 ,将艺术与其他领域如科技、环保、教育
等相结合。
关注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公共艺术将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 通过艺术的方式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
科技与新媒体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将在公共艺术中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观众带来更加 丰富的感官体验。
06《公共艺术》PPT课件(第1-3章)
![06《公共艺术》PPT课件(第1-3章)](https://img.taocdn.com/s3/m/8d3944790b1c59eef8c7b42a.png)
女童遭2次碾压续:1名路 人称后悔内疚睡不好觉
•视频中,张某骑三轮车经过。
视频显示,林小姐带 着女儿走过小悦悦身 旁。
•视频显示,绿衣男走到距离小悦悦3米处, 往小悦悦这边望了一眼后返回店铺。
李泓冰:女童遭碾,我们都可能是“路人” 2011年10月18日07:35 人民网-人民日报
这是一段令人揪心的视频。广东佛山一个五金城里,两岁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 撞倒、碾轧,接下来的几分钟,还有呼吸的悦悦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 过,但都当没看见,而其间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这令人心寒的一幕,直到拾荒阿 姨陈贤妹经过,将悦悦搬离街心、在高喊中惊动了悦悦妈妈,才得以终止。此刻,濒 临脑死亡的小悦悦,躺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18∶1,多么让人遍体生寒的数字!尽管有人曾因见义勇为被冤,尽管救人常不免 带来某些“麻烦”,但是,见死不救甚至用冷漠来助纣为虐,是在撕裂社会的良知底 线,消解公众灵魂深处的仁义善念。 是陈阿姨的出现和奋力施救,让我们被冰冻的道德感有了一丝暖意。怀揣一颗善 良的心、在看到孩子躺在马路上抽动的那一刻“只想着救人”的陈贤妹,让我们有理 由相信,这桩个案里的悬殊比例,并不能成为社会道德的代表。陈贤妹并不孤独。我 们完全可以举出另外的个案,像勇敢地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 扶助摔倒老人、虽被冤枉却依然无悔的南通大巴司机殷红彬;还有合肥两位农妇以德 报德的事例——主动做好事让老婆婆搭“顺风车”的农妇刘士圣,不幸发生交通事故 后主动担责,赔偿对方,而老婆婆的儿媳李孝香善良宽容,坚决拒收上万元补偿金。 当然,更不用说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的举国相助和志愿者的驰援……在这些朴实的草根 大众心中,守望相助、扶危济困,天经地义。他们是这个社会里沉默的、平凡的、但 善良的大多数。
第一章公共艺术概论精品PPT课件
![第一章公共艺术概论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6a040850e2524de4187e42.png)
公共艺术的目的
公共艺术是艺术家和工艺美术师的专业技 能、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于创造新空间及城市 复兴的整个过程,为的是将独特的品质弥漫渗 透进整个发展过程,通过创造一个具有视觉冲 击力的环境艺术而赋予空间灵魂与生命力,使 空间显得生气勃勃,生机盎然。
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是一种原则。
公共艺术的特征
公共艺术设计
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是美的结晶, 人的审美活动也比较集中地体现在
艺术活动之中。
第一章公共艺术的定义与概念
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艺术界和文化界,无论在时间和理 论的建设方面,尚属起步阶段,其理论体系的大片领域还处 在近乎空白状态。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 的逐步开放和改革,并伴随着城市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 需求,广义的公共艺术的称谓及其概念,由经济和社会文化 较为发达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大城市及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得 以传播和推广。
1、参与性与互动性:与非公共艺术的最大区别;检验方式 2、过程性:他注重作品的过程额不仅仅是结果 3、问题性:针对某些社会问题而产生 4、观念性:它是思想的体现,追求社会意义 5、多样性:展示空间的多样与展示形态的多元 6、地域性:适应环境、表达人文风貌、体现特征 7、强制性:作为环境的组成部分,人们无法回避 8、艺术表现上的通俗性: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 9、设计上的综合性:功能性、人文题材、公共性、环境观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系统的快速发展, 奠定了大众文化生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从国家到民间逐步注重 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所谓的素质教育的转换,并把美 育和艺术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必修内容加以推广。20 世纪末,中国一些知名重点院校(如北大、清华等综 合性院校)也纷纷建立起艺术类专业获美术学院等艺 术教育机构,这位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出场,同样提供 了极为重要的社会前提条件和时代氛围。
公共艺术媒介1A
![公共艺术媒介1A](https://img.taocdn.com/s3/m/374ec981ec3a87c24028c44d.png)
• 人类的公共环境是一个社会群体部落为形象的活动舞台,
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 的生存环境。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和对待公共环境,是人 类优化生存状态、优化自身境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回溯社 会历史的发展,可以读到这样一部关于环境艺术和公共艺 术的发展历程。
校园空间----公共艺术环境装置创作 校园空间 公共艺术环境装置创作
设计要求: 1 .根据校园环境地域特点,认真考察实地空间环境,判断装 置设计的可能性.在形式和主题上大胆设计,具有强烈的个性 语言,这种 语言体现在各个景观元素中。 2.设计范围:校园 (建筑,楼道,地下车库,道路,草地,树木,工 地等) 3 .材料:自然材料,廉价材料,废弃材料(注:禁用油漆等涂抹) 4 .分小组策划,设计,制作. 3人一组 作业成果要求: 1 .实物模型展示 2 .拍摄或录制制作过程 3 .实物拍照、排版、设计说明
第三周: 表情” 第三周:“表情” ——材料加工的特点与形式 材料加工的特点与形式
课题训练: 课题训练:材质的情感表达 要求:任意选择人的一种状态 如 快乐 快乐、 要求:任意选择人的一种状态,如:快乐、沮 兴奋、冷漠等等, 丧、兴奋、冷漠等等,用不同的材质表达 情感,运用不同材料的肌理和明暗度变化来 情感 运用不同材料的肌理和明暗度变化来 设计作品。 设计作品。 作业提交: 作业提交:A4,模型拍照排版打印并附上创 模型拍照排版打印并附上创 作构思。 作构思。
第四周: 创造” 第四周:“创造” ——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
作业: 作业 课题设计 课题内容: 课题内容:先在原有设计初步方案的基础上深化 设计,并制作成品模型、总结陈述设计。 设计,并制作成品模型、总结陈述设计。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1、运用所学的材料知识(属性、加工工 、运用所学的材料知识(属性、 ),选择材料 选择材料。 艺),选择材料。 2、运用合理的加工方式处理材料。 、运用合理的加工方式处理材料。 3、设计有意味的造型形式,完整的表现主 、设计有意味的造型形式, 题。 4、作品视觉效果好,便于展示。 、作品视觉效果好,便于展示。
公共艺术课程 PPT
![公共艺术课程 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9d8dce28ea81c758f57831.png)
3.审美娱乐功能
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快感
调节人的紧张情绪,放松身心
音乐疗法、宣泄、净化
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课程小结
掌握艺术本质: 1.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2.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 了解艺术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 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 1.审美认识功能 2.审美教育功能 3.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接受
三、学习的目的和学习方法
1、学习目的 树立高雅的艺术观 开拓艺术视野、增强艺术修养
提高艺术鉴赏力和艺术表现力
2、学习方法 掌握基本的、重要的概念 多联系艺术活动,重在理解 多结合自身思考,理论和实践相促进
第一章 绪 论
一、艺术本质:艺 术 是 什 么?
1.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社会结构
1.形 象 性
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生活: 提炼、加工
艺术家
生活现象
艺术形象
视觉形象(如绘画、舞蹈、影视)
艺术形象
内心视象(如文学、音乐)
《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2.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
艺术生产的特殊之处:
物质生产主要满足物质需求,以实用为主; 艺术生产主要满足精神需求,以审美为主。
物质生产提供有形的产品供人们消费;艺术 生产为人们提供精神愉悦和享受。 物质生产主要是对事物的加工创作,艺术生 产还需要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参与。
二、艺术特征
形 象 性、情 感 性、审 美 性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公共艺术——美术篇》第一章
![《公共艺术——美术篇》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ba30124458fb770bf78a55db.png)
二 节
言分析两幅作品分别给人什么样的视觉感受?
美 术 的 表 现 形 式
图 1-21 颜真卿《祭侄文稿》
图 1-22 沈度《敬斋箴》
1
观赏性美术
第 25 页
(三)雕塑
第
二
节
雕塑是艺术家用泥土、石头、金属等媒介材料,运用视觉、感觉、触觉及亲身体验,
美
在三维空间中创造加工而成的,具备形式美感并表达一定内涵与情感的物质造型。雕
有独特的肌理质感,如图1-16所示。
1
观赏性美术
第 17 页
(一)绘画
第
5.材料和肌理
二
节
美 术 的 表 现 形 式
图 1-15 油画表面肌理细腻、光滑
1
观赏性美术
图 1-16 漆画表面肌理粗糙,富有立体感
第 18 页
课堂讨论
第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成立时天安
雕塑空间包括实(正)空间和虚(负)空间。实空间是真实存在的,是指形体在空
美
间中实际所占的三维空间,是对形体量的控制,形体的大小、缩放都直接关系到空间
术 的 表
的变化。虚空间是指雕塑实体空间之外环绕雕塑的无形空间,它依赖于雕塑的实空间 而存在,也是产生空间力度的依据。
现
形
3.材质
式
雕塑材料的选择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因为材质、色泽和肌理是雕塑的“肌肤”,
的 表
肌理在绘画中通常是指笔触,具体表现为画作表面的纹理,如起伏、平滑、粗
现
糙、精细的程度。例如,油画多采用轻匀柔润的笔法,并在表面涂一层稀薄的颜料,
形
给人一种细腻、柔和的视觉效果,如图1-15所示。漆画除了以天然漆为主要材料
《公共艺术——美术篇》第一章
![《公共艺术——美术篇》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ba30124458fb770bf78a55db.png)
作背景与动机的基础上,运用感知、经验和相
关 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欣赏和
鉴别,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
2
美术的意义
第4 页
第
一
节
图 1-1 是《簪花仕女图》,描画
美 术 概
的是贵族妇女的生活写照,通过对六 位浓妆艳抹、身穿长裙、肩披薄纱的
述
妇女与蝴蝶、鹤、狗玩耍场景的描绘,
刻画了她们“似愁非愁,似笑非笑,
似戏非戏”的无聊、苦闷、空虚、无
图 1-1 《簪花仕女图》
奈的精神世界。
2
美术的意义
第5 页
第
一
节
图 1-2 的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的青铜礼
美 术
器,祭祀用品。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
概
雕于一器,把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融会贯通,
述
把器皿和动物形状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在
商代的青铜方尊中,四羊方尊的端庄典雅是
是触觉感受的出发点和源泉,也是增强雕塑艺术感染力的重要途径。
1
观赏性美术
第 27 页
(三)雕塑
第 二
4.肌理与光泽
节
雕塑的肌理,一方面来自于材料的天然纹理,另一方面来自于对材料表面进行的
美 术
人工处理。 肌理不仅是雕塑作品的艺术特色,还体现了一种创造性、组织性和装饰性,
的
成为雕塑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式
安全,如图1-8所示;倾斜式构图则充满动感,
画面效果生动、激越,如图1-9所示。
图 1-7 水平式构图
1
观赏性美术
第 12 页
(一)绘画
第 二
2.构图
节
美 术 的 表 现 形 式
《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课件 第一章 聆听与感悟
![《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课件 第一章 聆听与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425a0b98bb4cf7ec4afed0c3.png)
第一节 聆听——音乐的表现形式
(七)抒情歌曲
抒情歌曲的主要特点是气息宽广、激昂;曲调优美、流畅;节奏自由舒 展;表情细腻,善于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根据不同内容,抒情歌曲的情绪 和风格也各不相同。有的热情奔放,欢乐明快,如《送我一枝玫瑰花》《我 为祖国献石油》;有的恬静深情,含蓄亲切,如《大海一样的深情》《妹妹 找哥泪花流》《满山红叶似彩霞》等。这种体裁一般用于抒发内心激情和对 人物及大自然的赞美,以及表达思念、爱慕、留恋之情。抒情歌曲可分为爱 情歌曲、亲情歌曲、友情歌曲、乡情歌曲、游子思乡歌曲等类型。
第一节 聆听——音乐的表现形式
名人堂
主要作品有管弦乐序曲《怀旧》,管弦乐《都市风光幻想曲》,清唱剧 《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九一八》《热血》《 南乡子》《花非花》《天伦歌》等。他的作品结构严谨,线条清晰,层次分 明,对旋律与和声和民族风格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对我国现代音乐文化的 发展,特别是对音乐教育方面有显著贡献。
第一节 聆听——音乐的表现形式
(四)奏鸣曲
奏鸣曲是一种古典音乐体裁,早在16世纪就已经存在。16世纪时期,奏鸣 曲泛指一切器乐乐曲,与声乐相对应,后来逐渐经历了三重奏鸣曲、独奏奏 鸣曲、三乐章奏鸣曲的发展形式,到现在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方式。奏鸣曲 一般由一件独奏乐器演奏,或由一件独奏乐器和钢琴合奏,形成器乐套曲。 常见的奏鸣曲一般有四个乐章,但有时会省略第一或第二乐章,形成三乐章 结构。奏鸣曲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其他大型器乐套曲都是在此基 础上发展而来的。
第一节 聆听——音乐的表现形式
(一)歌剧
自格鲁克之后,咏叹词的结构才不限制用固定的格式。宣叙调也叫“朗 诵调”,是一种以语言的自然音调为根据的、吟唱性质的独唱曲。其歌词一 般用类似说话的散文形式写成,多用于咏叹调的前面,或者用于两段咏叹调 之间,来说明情节。其音乐特点是:无小节线,节奏自由,往往有很多的同 音重复,旋律的起伏不大,有时没有伴奏,伴奏又分为用通奏低音衬托和用 管弦乐伴奏两种。
《公共艺术》-232页精品课件PPT
![《公共艺术》-232页精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25229e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2.png)
公共 艺术 概念
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艺术设计----公共艺术 (相对权威)
Public Art
Public ------公众
Public Space----公共空间
Art------艺术创作与空间环境艺术设计
捅恰新技捌狐仁兢妹神肉蹦娱狱预脐妓玛戍痹折汇泳孔绞色保护荡触吕君《公共艺术》-232页精品课件PPT《公共艺术》-232页精品课件PPT
[
[
[
[
[
[
[
[
[
[
[
[
公共 艺术 概念
2. 公共艺术作品与人的互动关系 公共艺术改变了传统艺术:艺术家---作品----观众这种线性的模式,在公 共艺术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公众的参与,许多作品是艺术家,设计师和公 众共同完成的,公众的参与使公共艺术真正成为公众的艺术.
不椎仪菇茅黍忙瘴伍怠俱主留胶得孩庙习何抽杖瑟苇婆吏纲谬涣渐消阐东《公共艺术》-232页精品课件PPT《公共艺术》-232页精品课件PPT
[
[
[
[
[
[
[
[
[
[
[
[
公共 艺术 概念
公共艺术(高教版 音乐篇 )教案 第一单元--聆听与感悟 第一节 音乐表现形式
![公共艺术(高教版 音乐篇 )教案 第一单元--聆听与感悟 第一节 音乐表现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e3bfdf60daef5ef7bb0d3c3a.png)
《音乐表现形式》教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两段视频分别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给大家的?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本课课题:音乐的表现形式。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形式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声乐▏我和你1、想一想:同学们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曲是哪首歌曲吗?2、介绍作曲家——陈其钢歌手——刘欢、莎拉·布莱曼3、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学生欣赏4、师生交流①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②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5、学唱歌曲聆听体验感受声乐这一音乐表现形式。
讨论对音乐的感受学生跟随老师的琴声轻声哼唱。
6、师生共同分析歌曲旋律,学生思考:歌曲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了解调式、中国民族五声调式7、深入理解,启发学生这首歌的名字紧紧指“我”和“你”两个人吗?它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8、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讨论旋律的特点,从而了解中国民族五声调式。
感受《我和你》的内在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音乐感受能力。
轻轻哼唱,感受音乐的中国风味,体会音乐传递的信息。
器乐曲▏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器乐曲▏“序奏”1、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学生欣赏并思考:①乐曲主要由哪些乐器演奏的?②在你听到这段音乐的时候,你眼前浮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2、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3、了解《蓝色多瑙河》的创作背景4、认识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教师通过多媒体介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及其主要音乐作品。
5、再次赏析乐曲并思考:音乐的速度、力度、音量是怎样的?欣赏听辨:音乐的变化及乐器的运用。
讨论总结聆听了解学生从音乐要素上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通过聆听欣赏,感受器乐这一音乐表现形式的特点。
女声合唱▏《蓝色多瑙河》1、欣赏与感受女声合唱演绎的《蓝色多瑙河》。
2、提出问题女声合唱演绎的《蓝色多瑙河》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3、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对比感受两种音乐表现形式。
1第一节 话剧——【《公共艺术》音乐 精品教案】
![1第一节 话剧——【《公共艺术》音乐 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9af474647d27284b735168.png)
《走进话剧》教案学科音乐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课题《话剧》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公共艺术》音乐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戏剧的表演形式以及话剧的表演形式。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话剧,了解剧中人物的表现和语言在塑造人物形象中起到的作用。
情感目标在欣赏乐曲后,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聆听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点了解戏剧的表演形式以及话剧的表演形式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话剧深刻的内涵教法启发引导法视听法积极评价法11学 法体验法 总结归纳法 讨论法附 页教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新 课 导 入播放话剧《茶馆》片段1、 你认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2、 这部话剧的名字是什么?观看视频 认识话剧通过观看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习话剧打好基础。
相认一、作者简介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代表作。
二、《雷雨》剧情简介教师讲解故事概要,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三、理清人物关系1、基本人物:两个家庭,八个成员。
2、四种关系:①主仆:鲁贵、鲁侍萍、四凤是周家的仆役。
②夫妻:周朴园——鲁侍萍。
周朴园——繁漪。
鲁贵——鲁侍萍3、多种关系的交织:周朴园——鲁侍萍:夫妻,主仆关系。
周朴园——鲁大海:父子,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周繁漪——周萍:母子,情人关系。
周萍——四凤:兄妹,情人关系。
鲁大海——周萍、周冲:兄弟,下人与少爷关系。
鲁侍萍——周萍:母子,下人与少爷关系。
周冲——四凤:兄妹、恋爱关系。
三、《相认》片段欣赏播放视频,提出问题:了解作者、作品故事情节及里面的人物关系。
观看视频。
为更好的学习话剧雷雨奠定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111话剧戏 剧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
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
演员通过身体和语言老表现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线索。
深入理解话剧的表演形式聆听总结师生共同总结、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总结概括能力。
公共艺术设计教案
![公共艺术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3e43c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e.png)
公共艺术设计教案美术学院常畅第一章一、授课内容第一章公共艺术的定义和概念。
目的和要求1、了解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其概念。
2、理解公共艺术的特征。
3、了解公共艺术设计的分类。
三、重点和难点1.公共艺术及其概念的宣传。
2.概念和差异。
4、 5. 教学内容1.1公共艺术的涵义1.1.1公共艺术的宣传公共艺术从本质和创作根源上看,一开始就带着一种强烈的满足公共需求,体现社会、地域、场所集体精神,表现和探讨公共事务等的目的性。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得以产生的基础,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内容核心,也是公共艺术的创作方式和依据。
1.“公共领域”的出现是实现公共艺术“公共性”的基础。
背景:工业化大生产―人―交流的矛盾公共领域:现代国家和私人生活法律界限之外的特定空间。
(只有公共领域得以存在时,“为公共而创作的艺术”才能够有实现的可能。
)现代社会以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为特征,强调现代工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大规模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
陌生化一方面有效地保障了私人空间的隐私,但同时也强烈要求具有沟通和参与功能的公共空间的出现。
公共领域是现代国家私人生活的法律体系限定之后所产生的具有特定内涵的专有领域。
公共领域特指社会场所,仅仅是由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但“平等的人”组成。
因而公共一词只与现代民主政体相对应,而以往社会中的“黎民”或“臣民”则只能与皇权相对应。
公共性在一定意义上包含了一种平等、参与、互动、共享、共有、共同遵守某一经大多数社会公众认可的游戏规则,这一规则不是自上而下的权力意志的产物;也不仅仅是法规的强制性力量,而是现代社会在共同的文化价值观上形成的一套潜规则。
只有当公共领域得以存在时,“为公共而创作的艺术”才能够有实现的可能。
公共领域的特征概括如下:(1)市民社会的产物,在封建的、专制的社会制度中不存在公共性和公共领域。
(2)平等、民主和开放,与隐私和亲密相对立。
(3)公众意见和参与可以自由交流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师 刘晓都,男, 38岁,北京 人,98年来 深圳,美国 都市国际设 计事物所合 伙人。
休闲的女人 钟晓青,女23岁, 湖南浏阳人,97年来 深圳,99年为广告人
公务员 宋成君,男, 30岁,陕西咸 阳人,任职深 圳市运输局计 划财务处。
中学生 郭文婷,女,15岁, 山西人,94年随父 母来深圳,深圳市 红岭中学高一(2) 班学生
公共艺术概论 第一讲 (1)
该门课程的性质
•
• 【学时】32学时 【学分】2 学分
• 专业任选课 • 考核办法:本课程的成绩最终由2部分组成,一是平时成 绩(占30%),包括考勤、课堂纪律、平时表现等;二 是期末开卷考试(占70%)。
• 两个问题: • 1.公众眼里的艺术家?艺术家眼里的公众? • 2、什么是公共?什么是公共艺术?
日本直岛公共艺术作品
•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近年来英语国 家美术界常用的概念之一。这一概念是根据德 语“Offentlichkeit”(开放、公开)一词译 为英文的。这个德语概念根据具体的语境又被 译为“The Public”(公众)。这种具有开放、 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 空间称为公共空间(Public Space),而公共 艺术(Public Art)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 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
自由女神像,1886年10月28日矗立在美国纽 约市海港内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被誉为 美国的象征。它是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的 独立100周年礼物。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 的服装,头冠有象征世界七大洲及五大洋的七 道尖芒。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她 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
• 讨论: • 史前岩画、宗教艺 术、陵墓艺术是公 共艺术吗? • 这些艺术可以看作 是一Leabharlann 处于象征性 的公共空间中的艺 术。
• 据此可以将公共艺术的概念简单定义如下: •
• 广义的公共艺术,指设置在公共空间中一切艺术 品和艺术美化活动,可包括影视、网络、表演、 音乐、节庆活动、等等;狭义的公共艺术,指设 置在公共空间中的视觉艺术。公共艺术包含艺术 创作、公共空间和民众参与三项要素,是在政府 及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的艺术化的社会运动。在 现实中,一切位于公共环境中的永久性或临时性 的艺术陈列、经过美化的公共环境和艺术活动, 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
• 空间是一个相对哲学化的术语,与时间相对。 (时间与空间的不同,空间的表现形式?)
空间、时间是什么?别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搞 清楚了,而我的智力发育迟,长大了也未搞清楚,于是, 我一直揣摩这个问题。结果就比别人钻得深一些。 ——爱因斯坦
A、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其持续性、前后相继的顺序性;空间是其
考古学家们推断,石柱群是原始人用来计算日食、月食周期的。科学家 计算出来的数据表明,石柱群不仅能确定季节的更替,还可以计算月食 和日食的日期。
• 二、公共艺术与公众?
• 艺术圈内往往对于普通公众的艺术素养与水平持 质疑态度,圈内认可的艺术无需经过公众的“检 验”,面对艺术,公众是被动的接受者,茫然无 所知。或许,好的艺术 • 必然是精英的创造, •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只 • 能在精英。
案例分析3
• 根据最初的构想,这座雕塑属 于佛罗伦萨大教堂东面屋顶的 先知组雕,但是由于米开朗基 罗的雕塑作品高达5.17米,重 达6吨,如此庞大沉重的体量, 教堂屋顶实在无法承受,不得 不另选地点来安放它。 • 于是,佛罗市政厅召集了30人 组成的委员会讨论放置《大卫》 的恰当地点。1504年6月,《大 卫》被树立在市政厅所在地的 入口前方,面向领主广场。
• 面对一个小孩子,你能把他的年龄、形 体从他身上“剥离”下来吗? • 要理解一个具体事物有自己的时空性质 并不难。困难在于理解没有绝对独立的 时、空。即没有什么事情发生而“白白 流逝”的时间和没有事物的“空框子”。
• 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安切 雷斯· 施耐德等人的理论,公共空间可由几个不同 层次来加以划分: • 1. 物理的公共空间(关注的是它的材料的存在, 如街道、广场、草地、海滩 ) • 2. 社会的公共空间(关注的是在空间内部规范和 社会的关系,如咖啡屋、餐馆、酒吧、报纸等各 种形式的媒体、互联网以及私人住所。 )
清洁工 陈阿姨,深圳 横岗人,园岭 食街环卫工人
打工妹 胡美娟,女,18岁,浙江常山人, 98年来深圳,丰盛服装公司工人
咨客 谭晓芳,女,17岁,湖南长沙人, 深圳市田心酒店咨客
包工头 魏振,男,35岁,河南郑州人, 98年来深圳,在中铁建厂局赛格 群星广场工地。
医生 吴文华,男,54 岁,广东梅县人, 85年来深圳,市 妇儿医院小儿外 科医师
• 3. 象征性的公共空间(关注的是纪念和地方的 “气氛”)。
• 1. 物理的公共空间(关注的是它的材料的 存在,如街道、广场、草地、海滩 )
• 2. 社会的公共空间(关注的是在空间内部规范和
社会的关系,如咖啡屋、餐馆、酒吧、报纸等各种形式的 媒体、互联网以及私人住所。 )
• 3. 象征性的公共空间(关注的是纪念和地 方的“气氛”)。
• 一个典型的公众参与的故事来自著名的设计师贝 聿铭。他所设计的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入口因 为公共讨论做得非常到位。贝聿铭最初提出为卢 浮宫建玻璃金字塔入口时,引发争议。法国政府 并没有强制修建而是用两年的时间来讨论,理不 辩不明,思路渐清晰。
• 在贝的回忆里,在他投入卢浮宫扩建的13年 中,有2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吵架上。当他于 1984年1月23日把金字塔方案当作“钻石”提 交到历史古迹最高委员会时,得到的回答是: 这巨大的破玩意只是一颗假钻石。当时90%的 巴黎人反对建造玻璃金字塔。
第一章 公共艺术的概念
第一节、什么是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的中文名来自英文的Public Art, 由于它强调公众的参与,所以也被翻译为 “公众艺术”。 从文字组合上看,这个词语包含了公共和艺 术两个概念:公共的意思是“共有的”或 “市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开放空 间里能让人观赏、参与和使用的艺术品、艺 术活动、艺术行为和艺术设施,都可以称为 公共艺术。
• 在2005年深圳举办的“公共艺术在中国“学术研讨会上, 研究者们对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探讨和梳理,对公 共艺术的概念进行梳理归纳并达成以下共识: • 1) 公共艺术是“公共场所中的艺术”,主要是指其作品设 置场域的公共性; • 2)公共艺术是指对公共性问题的艺术,而公共性问题往往 与公共权力有关; • 3)公共艺术是属于社会,共用的艺术,性质上不同于私人 所属的艺术品。 • 4) 城市公共艺术是当代艺术与社会公众产生对话的一种 方式,是体现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态度;
•
《深圳人的一天》的成功离不开市民参 与。 • 民众的声音:
• “当时我们在社区居民中间做了很多问卷调查报 告,令我们惊喜的是,其实市民有很多自己的声 音。比起喷泉,他们更想 • 要一个具有实际功用的凉 • 亭,他们明确地表达了自 • 己的意愿,这为我们的艺 • 术设计提供了方向。”
• 案例分析2
• 艺术家们力求使作品体现出历史的真 • 实性和其群雕在立意方面所追求的平民化。
• 《深圳人的一天》是深圳 公共艺术起步的标志。 • 10年之后的2009年3月17 日,国内首家公共艺术中 心在深圳正式揭牌,国内 公共艺术从深圳起步。从 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深 圳人开始以新的眼光和新 的视角来看待城市与城市 中人的关系。
芝加哥千禧公园 “云门”卡普尔
• 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真正的公众艺术。“公共 艺术”不只是艺术的问题,公共性才是其发生的 前提。 • 市民对公共艺术、文化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 权,整个城市的公共艺术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 发展。
• 案例分析1:深圳人的一天
• 《深圳人的一天》是一个极富创意的艺术佳作。 作品用一组群雕——人物雕像、图文浮雕——艺 术地展示了1999年11 • 月29日那一天在深圳 • 这座城市里所生活着 • 的各行业各阶层的人 • 物和那一天所定格的 • 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事 • 件、数据等。
米开朗琪罗《大卫》
• 《圣经》中的大卫是一个牧羊 少年,因为以弱小的身躯战胜 了巨人歌利亚而为人们所纪念 和传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则 是一个伟岸的青年,全身赤裸, 目光警觉,肌肉紧绷,与《圣 经》中的柔弱少年形象全然不 符。这座雕塑迅速成为佛罗伦 萨保卫公民自由的完美象征。 大卫所表现出的英雄气质,是 众多市民心目中的渴盼与向往。 于是,佛罗伦萨以拥有米开朗 基罗而自豪,以拥有《大卫》 而自豪。 • 这是一段艺术史上的故事,然 而也是优秀公共艺术诞生的完 美实例。 • 《大卫》的原件最终进入了艺 术博物馆.
• 5)艺术家的公民意识和公众的参与性是公共艺术 的本质。 • 6)公共艺术是位于公共空间中的一切能唤起审美 体验的事物。 • 综合这些看法,可知公共艺术离不开两个必要条 件:一是公共空间,一是公众参与。
• 一、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
• 问题:一件用于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它在创作完成之前 是放置在艺术家的工作室,请问这个时间段它是公共艺术 吗? • 所有的公共艺术之所以被称为公共艺术,是因为它首先 存在于公共空间当中,即它在空间上必须以一种公共方 式存在。 • 公共的概念从空间上来讲,有可变性。同样一件雕塑作 品放置在私人空间当中和公共空间当中,它们的属性是 不同的。
• 从以上几个例子来看,成就优秀的公共艺 术,至少需要三方面因素的协同作用: • 其一,有愿意参与公共艺术创作和相关事 宜的杰出艺术家; • 其二,有能够做出明智选择与决策的政府; 其三,有能够接受艺术创新的公众。
• 参与公共艺术,其实对艺术家也是一个挑 战。目前的艺术圈是一个封闭的小圈子, 圈内看起来热火朝天,用艺术来讨论国计 民生、文化历史,然而这些艺术与他们所 针对的问题和民众,距离实在是太远。中 国普通公众进入艺术博物馆和画廊的比率 与频率,也远远达不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 平。那么这些艺术,在某种意义上只不过 是自说自话又自己聆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