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地方势力如此强大 为何没有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局面呢
历史趣谈唐朝为何解决不了藩镇割据 中央控制不了军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朝为何解决不了藩镇割据中央控制不了军队导语:唐朝初年,在重要的州设立都督府。
后来各州设节度使或经略使等。
节度使或经略使等被称为藩镇(方镇);藩镇也指节度使等管辖的地区,以及所统唐朝初年,在重要的州设立都督府。
后来各州设节度使或经略使等。
节度使或经略使等被称为藩镇(方镇);藩镇也指节度使等管辖的地区,以及所统辖的武装力量。
安史之乱平息后,藩镇数量激增。
当时众多在平叛过程中立有战功的将领需要封赏,于是朝廷任命了一批节度使。
这样委任的节度使很多,以致“方镇相望于内地”。
同时一些已经归顺的安史旧将需要安置。
朝廷担心他们降而复叛、战端重开,因而对他们采取了姑息政策,拿出河朔三镇(即黄河以北三镇,包括魏博、成德、幽州)安置他们,任其为节度使。
将这些反覆乱臣、悍将安插在朝廷鞭长莫及的河朔三镇,并委以节度使重任,后患无穷,种下了日后长期动乱的祸根。
藩镇的问题主要出在权力过重,没有制约,朝廷失控。
唐初藩镇仅仅掌管所属地区军队(不是全部)。
朝廷另委刺史掌管行政,兼管一部分军队;同时委派按察、安抚、度支、营田、转运各使,分别负责考察官吏,视察战乱或受灾地区,管理财政,主持屯田,调运粮食等。
不久,按察、安抚、度支、营田、转运各使,都由节度使兼任;不但如此,节度使还管辖所属各州刺史。
于是,境内全部军队都归节度使掌握,并握有政权、财权等各项权力。
他们在境内任意扩充军队,任命官吏,征收赋税。
不向朝廷报户口,不让朝廷在其辖区委派官吏,征收赋税。
河朔三镇迅速坐大,拥有跟朝廷抗衡的实力。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召募军人子弟,作为卫兵、亲兵,称“牙兵”或“牙军”,待遇优厚,不胜骄宠,年代久远,父子相袭,形成盘根错节的势生活常识分享。
清末衰败原因分析
清末衰败原因分析摘要: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王朝正统正在逐步遭到侵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文化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的固有因素仍在延续,而且东西方文明碰撞时,传统因素往往生出巨大的反弹力。
双重合力导致了满清政府能力的不断下降。
关键词:清末;衰败;原因清末的衰亡不是由某一个或某些历史人物造成的,而是由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乃至历史等原因综合导致的。
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全面的去分析评价它。
一、中国传统的治理结构历史研究表明,传统中国的治理结构有两个不同的部分,其上层是中央政府,并设置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官制系统,其底层是地方性的管制单位,由族长、乡绅或地方名流掌握[2]。
中国的中央政权结构到县级为止,作为地方基层官员的县令,大概管辖有20万左右(一说30万)的人口[3]。
管辖这么多的人口,县令必须雇用人手(师爷和吏役),吏役不属于官僚体系,从而正式的官僚机构无法控制这些吏役们的收入。
作为回报,这些下层吏役被默认从百姓身上收取“礼物”,而知县以及上一级官员同样有如此陋习。
这些知县属于正式官员,因此受到升迁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而吏役却不受这些因素的制约,其最大的制约来自于他们的上司——县令的个人影响。
同时,中国基层社会并没有直接与皇权联系。
中国的绅士作为一个特权阶层,承担了许多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绅士支撑着国家,绅士治理乡村。
同时,家族是社会治理的最基本的单元。
绅士阶层、家族和宗族在乡村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县令通常通过下属与地方乡绅和名门旺族合作,实现征税、征兵等国家功能。
绅士也乐于同政府合作,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并有可能获得利益,同样,地方乡绅和名门望族也不属于帝国的官僚体系。
在这一结构下,王朝政府只要有能力控制正式的官制系统官员,并能够与地方乡绅和宗族合作,就可以实现岁入。
但在王朝末年,这种结构被打破了,而清末政府力图恢复对地方的控制的,不仅导致了这一结构的解体,并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清朝的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
清朝的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1644年建立至1912年覆灭。
在清朝晚期,由于内外因素的交织,清朝内部出现了军阀混战和地方割据的现象。
这是清朝末年政治动乱的一个重要表现,给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一、军阀混战的背景1. 政治动荡:清朝末年,政治腐败严重,官员贪污腐化,对内外问题无力应对,国家内外形势复杂,政治动荡加剧。
2. 社会动乱:人民生活贫困困苦,饥荒和民变频发,民众对清朝统治日益不满,群体活跃度上升。
3. 外国干涉:列强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导致国家主权受到侵蚀,削弱了清朝的统治能力。
二、军阀混战的原因1. 内部矛盾激化:清朝政权内部存在封建统治与地方派系争斗的矛盾,各派军阀为争夺政权而展开残酷的冲突。
2. 经济疲软:清朝后期经济衰退,国家财政困难,军队士兵长期拖欠工资,部分军队只能靠抢掠百姓谋取生计。
3. 地方割据:军阀混战加剧了地方割据现象,形成多个相对封闭的势力范围,大大削弱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力。
三、军阀混战的影响1. 社会动荡:军阀混战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民众生活受到重大影响,各地发生战乱、抢劫和暴力事件。
2. 国家分裂:地方割据的现象严重破坏了清朝的统一和稳定,国家分裂成多个势力范围,割据势力对抗中央政权。
3. 经济困境:军阀混战加重了清朝经济的困境,各地财政困难,商业和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对外贸易中断。
四、对军阀混战的处理1. 清政府的努力:清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军阀混战,组织军队进行镇压和武力平定,但效果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军阀合纵:一些军阀之间为了争夺更大的地盘和政治利益,进行合纵连横,形成联盟,但这种联盟往往不稳固,很快分崩离析。
3. 外国干涉:外国列强看准了清政府内部纷争,通过插手干涉,瓦解清政府对内各派势力,加剧了军阀混战。
五、军阀混战对中国的启示1. 军阀混战反映了清朝统治的软弱,对内外问题无力应对,不同派系的倾轧加大了国家危机。
清朝的军阀割据与政局动荡
清朝的军阀割据与政局动荡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政局动荡主要源于军阀割据的现象。
在清朝晚期,军阀割据的问题日益严重,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与挑战。
本文将从清朝军阀割据的形成原因、具体表现以及对政局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军阀割据的形成原因清朝军阀割据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清朝的统治腐败无能,穷兵黩武导致地方豪强割据日益猖獗。
其次,晚清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众生活困苦,地方官员贪污腐化,致使人民反抗情绪高涨,而军阀往往借机壮大势力。
此外,清朝后期中央政权的削弱以及外族侵略等也为军阀割据的形成提供了契机。
二、军阀割据的具体表现清朝军阀割据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地方豪强或官员以武装力量横行一方,欺压百姓,迫使人民帮助并依附他们。
其次,军阀之间的冲突与争斗不断,常常导致地方动荡不安,社会秩序失衡。
同时,军阀割据也给国家统一、治理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加剧了政局动荡。
三、军阀割据对政局的影响军阀割据对清朝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军阀割据造成国家分裂,各地的军阀势力各自为政,导致政权混乱。
其次,军阀割据加剧了清朝的衰弱和独立性的丧失,使清朝逐渐沦为弱势国家。
此外,军阀割据又加大了社会动荡与民众的痛苦,导致清朝政权的合法性和治理能力受到质疑。
四、解决军阀割据问题的措施为了解决清朝军阀割据问题,政府及各方面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军队的训练和管理,提高其战斗力和忠诚度,以有效遏制军阀的势力扩张。
其次,应建立健全的地方行政机构,加强对地方政权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军阀割据。
同时,政府应加大管辖范围,增加统一治理的力度,减少军阀割据的空间。
最后,加强军阀间的平衡与调控,通过外交、联合与合作,形成对军阀割据形成团结一致的态势。
综上所述,清朝的军阀割据现象及其对政局的动荡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多方面采取措施,如加强军队管理、完善地方行政机构和加大统一治理力度等。
清朝的军阀割据割据与统一的博弈
清朝的军阀割据割据与统一的博弈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复杂的朝代,在其末年,国家政权逐渐衰弱,各地军阀纷纷割据,而割据与统一之间的博弈成为那个时期的重要特点。
本文将探讨清朝末年军阀割据的原因,割据与统一之间的博弈以及最终的统一过程。
一、军阀割据的原因1.国家政权衰弱:清朝末年,政权逐渐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
外国列强的入侵、军队内部腐败以及各地民间起义等因素,导致清朝中央政权的衰落。
弱政权无法有效统一全国,给了军阀割据的可乘之机。
2.地方势力崛起:清朝时期,各地的地方势力逐渐崛起。
一些地方官员、军阀或豪强通过割地、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逐渐形成独立的割据势力。
这些地方势力通过掌握军事力量和财富资源,进一步削弱了中央政权的影响力。
3.民众的不满情绪:清朝时期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人民生活困苦,对中央政权的不满情绪逐渐积累。
一些军阀利用了这种民众的不满情绪,在他们心中打下了根基,进一步割据并获得了民众的支持。
二、割据与统一的博弈1.军阀间的争斗:各地军阀为了争夺更多的领地和资源,经常发生军事冲突。
他们之间的博弈主要表现为争夺地盘和资源,通过战争和政治手段来削弱对手,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2.与中央政权的对抗:军阀割据的势力范围与中央政权形成对抗。
中央政权试图通过军事行动和外交手段来削弱军阀的势力,以恢复统一。
然而,由于中央政权自身的衰弱和军阀势力的强大,这种对抗往往以军阀的胜利告终。
3.利益博弈:军阀之间以及与中央政权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利益博弈成为统一的关键。
各军阀通过联合、分化、妥协等手段来争取更大的利益,同时也在权衡利益和风险之间,选择是否与中央政权合作或抗争。
三、统一的过程1.关键军阀的兴起:在清朝末年,一些军阀崭露头角,逐渐成为统一的关键力量。
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军阀通过自身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段,逐渐削弱其他军阀的势力,争取足够的权力来实现统一。
2.改革与现代化建设: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关键军阀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推动现代化建设。
唐朝灭亡的原因分析
唐朝灭亡的原因分析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但在其末期,唐朝走向了衰落和灭亡。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唐朝灭亡的原因。
一、政治腐败唐朝末期,政治腐败现象严重。
官员贪污受贿,欺压百姓,导致社会矛盾加剧。
同时,朝廷内部争斗激烈,权力斗争不断,使得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这种政治腐败不仅削弱了朝廷的统治能力,也使得民众对朝廷的信任度下降,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二、土地兼并唐朝时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贵族、官僚和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导致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苦。
这种土地兼并现象加剧了社会矛盾,使得民众对朝廷的怨恨加深。
同时,土地兼并也导致了农业生产力的下降,使得唐朝的经济实力逐渐衰弱。
三、藩镇割据唐朝末期,藩镇割据现象严重。
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局面。
这些节度使往往与朝廷对抗,甚至发动叛乱,严重威胁了唐朝的统一和稳定。
这种藩镇割据现象削弱了朝廷的统治能力,使得唐朝的疆域逐渐缩小,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四、民族矛盾唐朝时期,民族矛盾也十分突出。
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使得社会动荡不安。
同时,唐朝对待不同民族的政策也存在偏颇和不公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民族矛盾。
这种民族矛盾不仅削弱了唐朝的统治能力,也使得民众对朝廷的信任度下降,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五、外患不断唐朝时期,外患不断。
北方有游牧民族的侵扰,南方有海盗的骚扰,西边有吐蕃的威胁。
这些外患不仅威胁了唐朝的边境安全,也消耗了朝廷的财力和兵力。
同时,唐朝在应对外患时也存在策略失误和用人不当等问题,使得外患问题更加严重。
六、自然灾害唐朝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洪水、干旱、地震等灾害不断,给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这些自然灾害不仅导致了农业生产力的下降,也使得民众的生活陷入困境。
同时,自然灾害也加剧了社会矛盾和民众的不满情绪,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综上所述,唐朝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政治腐败、土地兼并、藩镇割据、民族矛盾、外患不断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唐朝的衰落和灭亡。
五代十国乱世中的割据与争霸
五代十国乱世中的割据与争霸在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是一个极其混乱和动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分裂成十个独立的政权,互相争夺统治权。
这种割据与争夺是由于唐朝的灭亡和后来的五代政权的建立所导致的。
本文将探讨五代十国乱世中的割据与争夺的原因、特点以及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割据与争夺的原因1. 政权更迭:唐朝的灭亡导致了政权真空,各地军阀纷纷争夺统治权。
加之王朝更迭频繁,国力衰退,这进一步加剧了割据与争夺的局面。
2. 内忧外患: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民族辽、会、辽以及南方的西lake等少数民族势力都在其中一种或数种政权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割据与争夺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3. 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这导致了许多地方军阀的兴起,进一步加剧了割据与争夺的现象。
二、割据与争夺的特点1. 军阀割据:五代十国时期,各地军阀纷纷割据一方,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由于地理与文化原因,这些军阀政权以不同地方为根据地,形成了南北朝的局面。
2. 势力扩张:割据政权争夺统治权,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有些政权甚至发动了战争,试图吞噬其他政权,以实现对整个中国的统治。
3. 文化交流:五代十国时期,各个政权之间尽管争斗不断,但同时也存在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这种文化交流活跃了各个政权的文化繁荣,同时也为后来的宋朝文化奠定了基础。
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 丧失统一:五代十国乱世的割据与争夺导致了中国的分裂,丧失了统一。
这种分裂状况影响深远,使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2. 区域特色:五代十国时期,各地政权的割据导致了地方文化的独立发展,形成了各地区的特色文化。
这些特色文化对中国的整体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丰富了中国历史的多样性。
3. 社会动荡: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严重。
这种社会动荡给民众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对经济、人口和社会秩序造成了深远影响。
4. 文化传承:尽管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但同时也存在着文化的延续与经典著作的传世。
清朝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清朝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延续了近300年的时间。
在清朝的后期,特别是晚清时期,军阀的混战和割据局面成为该时期的一大特点。
以下将对清朝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进行详细探讨。
清朝的军阀混战主要起源于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清政府面临着许多内外的挑战,如西方列强的侵略、农民起义的不断发生、经济困境等。
这些问题导致清朝统治的严重削弱,权力真空的形成,同时也为军阀们提供了各种机会。
清朝的军阀混战始于北洋政府的崛起。
北洋政府是清朝晚期的一个重要政治实体,由曾任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主持成立。
北洋政府借助当时的北洋舰队,与西方列强谈判以保护清朝的利益。
然而,北洋政府在实际上掌握了大量的军事和政治权力,成为清朝统治的实质掌控者。
与此同时,其他地方的军阀也逐渐崛起。
他们包括袁世凯、张勋、冯国璋等人。
这些军阀们通过各种手段,如政治斗争、军事征战等,逐渐蚕食着清朝的统治地盘。
在这些军阀们的主导下,中国的割据局面日益严重。
军阀们之间的冲突和权力争夺也是导致清朝军阀混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清朝的统治力量逐渐瓦解,各个军阀为了争夺更多的地盘和资源,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冲突。
他们组建军队、扩张势力范围,并试图打破其他军阀的统治。
这些军阀们在各自的地盘上建立了基本独立的政权,形成了一个个割据局面。
这些军阀政权虽然受到清朝的形式统治,但其实已经在实际上脱离了清政府的掌控。
这些割据政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政治关系和利益纠葛,导致了更加混乱和动荡的局势。
军阀混战和割据局面给晚清时期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和动荡。
虽然清政府试图通过改革和开放来缓解这种局势,但是由于早期改革的失败和外部压力的困扰,这些努力显得微不足道。
最终,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清朝的军阀混战和割据局面结束了。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然而,军阀割据问题仍然存在于民国时期,并持续到了20世纪初的中国。
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权与藩镇割据
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权与藩镇割据中国古代历史上,地方政权与藩镇割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由于中央集权制度的不完善,加上时代背景等因素,地方政权和藩镇割据成为了一种常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古代地方政权与藩镇割据进行分析。
一、地方政权:地方政权指的是地方自治的政权体系。
古代中国地广人稀,中央政府难以直接管理地方。
因此,为了维持社会秩序,中央政府通常会派遣地方官员来管理地方事务。
这些地方官员就代表了中央政权在地方的存在。
地方政权通常由地方官员和地方士绅联合组成,他们负责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并管理地方的经济、军事和文化事务。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地方政权还可以成为反抗中央政权的力量。
二、藩镇割据:藩镇割据是指地方豪强或军事统治者依靠地理、族群或者军事力量,建立自己的政权,并与中央政府相对抗。
藩镇割据常常在战乱时期或政权动荡时期出现。
这些藩镇统治者依靠自己的军事力量和地方资源,独立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外,构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政权体系。
藩镇割据对中央政权造成了威胁,也给地方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
三、地方政权与藩镇割据的关系:地方政权和藩镇割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地方政权一般是合法的政权,代表着中央政府在地方的存在。
而藩镇割据则是非法的政权,它们独立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外。
地方政权通常是通过中央政府的委任产生的,而藩镇割据则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的。
另外,地方政权通常是稳定的,而藩镇割据则常常伴随着动荡和冲突。
四、地方政权与藩镇割据的形成原因:地方政权与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多样。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央政府的控制力不够强大,难以有效管理地方。
此外,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的差异以及地方官员和地方士绅的地方利益也是导致地方政权和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
此外,战乱和政权动荡等也为藩镇割据提供了机会。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权与藩镇割据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现象。
地方政权代表了中央政府在地方的存在,可以维护地方秩序和稳定;而藩镇割据则是削弱中央统一力量的因素,可能造成地方动荡和冲突。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什么不消灭藩镇割据势力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什么不消灭藩镇割据势力安史之乱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具体说,是唐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
既然如此,为何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唐朝不消灭藩镇势力,最终导致亡国?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什么不消灭藩镇割据势力,希望你喜欢。
安史之乱后唐朝不消灭藩镇割据势力的原因藩镇制度可以说是自古就有之,但是在前朝历代没有一个朝代能发展到像唐朝这样中央无法控制的局面,在唐朝时期,藩镇的设立是为了抵御外敌而设立的,藩镇的最高长官就是节度使,其实在唐玄宗李隆基之前的高祖、太宗、高宗、武后时期,并没有大规模的设立藩镇节度使的制度,那时节度使只是一个临时的官职。
唐藩镇到底是个什么性质呢?节度使是唐玄宗开元初期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扩张疆土、巩固边防。
有:河西、卢龙、幽州、剑南、朔方、河东、安西、北庭等十大藩镇,后来逐渐增多。
节度使是掌握着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的兵力,管辖着少则几个、多则数十个州县的军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不同的是大军区司令只管军事、不管行政。
)。
与西汉诸侯王的权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即无征兵、征税的权力,又无任免属下州县官员的权力。
皇帝还向各藩镇派了监军(宦官担任),起监督的作用(叛镇除外)。
其实即使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唐朝的藩镇制度也是有存在之必要的。
大唐帝国的疆域那么辽阔,周边强虏、虎视垂涎。
在藩镇割据一百二十六年腥风血雨的岁月里,大唐的边防都是靠诸镇兵顶着的:吐蕃有安西、陇右、朔方、河西诸镇兵看着;南诏有剑南镇兵看着;契丹有幽州镇兵看着;阿拉伯有安西四镇兵看着;突厥、回纥有河东、北庭镇兵看着。
那时没有飞机、坦克、火车等现代装备,只有骑兵、速度最快也日行不到千里。
不敢设想、当外敌入侵时只靠中央调兵去抵御,中国的领土还能剩下多少?但是在唐朝的皇帝中也出了一位对付藩镇割据的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就是唐宪宗,面对着越来越做大的各地藩镇,宪宗继位后,着手开始对各地割据的藩镇开展了一系列讨伐的战争,这些成果被称为“元和中兴”。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成的主要原因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成的主要原因戴小弟(陇东学院历史系甘肃庆阳745000)摘要:从唐中央与藩镇两方面来分析唐朝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认为中央权力的衰弱是藩镇滋生的基础;君主举措失策、使用非人导致藩镇做强做大;藩镇自身力量的强大是其长期同中央分庭抗礼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唐朝藩镇割据君主失措奸佞误国藩镇坐大唐朝藩镇割据对抗中央,是由封建专制统治的固有矛盾所决定的。
在封建统一的国家里,必然含有封建割据的因素。
当统一因素衰弱时,割据势力便乘机发动战争,掠夺土地,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
唐在安使之乱以后,以河北三镇为主,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大者连州十于,小者尤兼三四”。
①自此唐王朝一扫之前盛世景象,中央无法控制,只得行“姑息之政”以求苟安。
藩镇如毒瘤,使唐王朝摇摇欲坠。
强大的唐王朝之中藩镇因何而生?为何如此之强?本文就此些问题进行论述。
一藩镇割据形成的历史(社会)背景开元盛世的华丽掩盖不了癌变的发生,这个致癌因子就是“均田制的破坏”。
正是由于经济基础的破坏,而使唐王朝大厦摇摇欲坠。
从高宗、武后时起,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土地兼并的剧烈发展,封建商人和地主用买卖方式兼并土地,他们“多置庄田广修宅,四邻买尽犹嫌窄”,占有的土地多不胜数。
均田制就在逐渐破坏中,到开元、天宝之际,均田制已经崩溃,形成了“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②的状况。
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形式下,劳动者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趋向松弛。
均田制破坏,农民陆续逃亡,使中央财政枯竭,入不敷出,租庸调制无法实行。
均田制、租庸调制的破坏,又使府兵制丧失了存在的基础。
府兵制是唐王朝一种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战时中央配备将领,率领府兵往赴征战与轮流卫戌,其余时间居家种田,免其租庸调,但兵器、粮食衣装等均需自备。
因而府兵制是建立在雄厚的中央财政和有固定收入的农民家庭基础之上的。
但随着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破坏,中央继而也失去了有力的武装力量。
而此时又出现了严重的边疆问题,面对奚族、契丹、大食、南诏、吐蕃等方面的威胁。
藩镇割据严重,唐朝为何不消灭掉呢?因为藩镇没了,唐朝便会灭亡
藩镇割据严重,唐朝为何不消灭掉呢?因为藩镇没了,唐朝便会灭亡从东汉汉末年群雄割据到北宋初年宋太祖改革政治制度,在这将近八百年的历史中,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格局,其实是一种最稳定的权力格局,没有之一。
说起藩镇割据,要先从府兵制开始说起。
北魏分裂之后,由于武川军事集团的实力远远弱于河北军事集团,特别是邙山大战后,武川派损失惨重,因此武川派的老大宇文泰开始重用关陇本地豪强,他一面给老百姓分田地,形成世袭的兵农一体制度;一面用高官厚禄对关陇当地豪强进行笼络,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折冲府,让被拉拢的关陇当地豪强对分了地的老百姓进行管理,这便是所谓的府兵制。
那么搞这套府兵制有什么好处呢?首先老百姓的积极性被调动了。
那些分了田的老百姓有一些特权,因此打起仗来特别卖力;同时由于军户有自耕田,经济上可以自立,中央也不需要承担过大的财政压力。
最关键的是有利于中央集权!于是后来的北周、隋朝和唐朝中前期也都沿用了这套了制度。
但是这个制度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兵农一体的体制太僵化。
比如说,府兵家庭的男性天生就有打仗义务,哪怕是这个男性打从娘胎出生就是个残疾,他也要参军。
因此这就导致府兵到了后来,素质大大降低。
并且由于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府兵制的基础均田制被破坏,很多府兵的土地被兼并,失去了经济来源,而他们又要承担自购武器,自带军粮为国家打仗的义务。
这怎么可能呢?于是府兵大量逃亡,府兵制也就崩溃了。
在府兵制崩溃后,唐朝又想出了募兵制,也就是招募职业军人。
这套制度有优有劣,优点在于募兵的素质较高,打仗不含糊,能够维持唐王朝的统治;缺点是募兵的军费开支太大,中央政府负担不起。
因此唐朝皇帝便想出了节度使制度,也就是给节度使一定的行政权和财政权,让他们管理募兵,等于把管理地方的担子甩给节度使了。
设置节度使之后,对唐朝对外的战争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玄宗一朝名将辈出,哥舒翰攻吐蕃石堡城,高仙芝远征小勃律,安禄山征契丹,唐朝都没有动用中央军,只靠节度使的边防军就取得了巨大的军事胜利。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是如何形成的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指的是从公元907年到960年间,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五个较为稳定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以及十个割据势力。
这个时期的形成与唐朝的衰落、藩镇割据、少数民族入侵和统治者的不断更替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五代十国时期的形成。
一、唐朝的衰落与藩镇割据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但到了晚唐时期,由于内忧外患的加剧,王朝逐渐走向衰落。
安史之乱后,士兵与民众的不满情绪高涨,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藩镇割据是指地方藩镇势力逐渐强大,割据一方,削弱了皇帝中央集权的控制力。
这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二、少数民族入侵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辽、契丹、南方的南汉、南唐等少数民族势力相继出现,给中国的政治格局带来了变化。
少数民族入侵,削弱了中原地区的统治力量,使得北方政权的建立成为可能。
同时,少数民族入侵也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割据局面,形成了南方的十国势力。
三、统治者的不断更替五代十国时期,统治者的更替频繁,也是造成这一时期形成的原因之一。
统治者的更替常常伴随着内乱、暴政和武装冲突,导致政权的频繁更迭。
这种动荡不安的局面也给了割据势力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五代时期的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他们之间的更迭可以说是一个中央政权与地方割据势力的对抗与争夺。
这些割据势力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统一中国的野心,通过军事手段夺取中原,试图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
然而,由于他们的统治手段粗暴,内乱不断,使得政权更迭频繁,最终导致此时期整个国家的动乱与割据。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割据势力竞相兴起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形成与唐朝的衰落、藩镇割据、少数民族入侵和统治者的不断更迭密切相关。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格局变动最大、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演变的重要节点。
唐朝的藩镇割据与政治动荡
唐朝的藩镇割据与政治动荡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以其开放、繁荣、文化盛世而闻名于世。
但是,在唐朝的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和政治动荡的情况,对唐朝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这些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唐朝政权的失效和社会治理体系的瓦解。
一、藩镇割据:政治分裂的表现藩镇割据是指唐朝晚期,外官擅权,地方军阀和节度使为了获取更多的权力和财富而自行割据,不再听从中央政府的调度和指挥,掌握着自己的地方政权和军队。
这些藩镇割据的军队常常是聚集在地方上的,像是一些大领主,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地理优势和军事能力,自己组织、招募、留置士兵、占领城池,成为一个割据的政权。
藩镇割据给唐朝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一方面,这些藩镇割据使得唐朝失去了对整个国家治理的掌控力,社会秩序大乱。
另一方面,藩镇割据也使得一些军阀掌握了大量的资金、兵力和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摇摆了唐朝国家体系的权力均衡。
二、政治动荡:治理体系失灵的表现唐朝的治理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军队三个层次。
但是,由于政权逐渐衰落,随之而来的是地方政治势力的剧烈崛起和并行不悖的军事割据现象。
这样的局面严重摧残了唐朝的政治生态和社会治理。
在唐朝晚期,由于中央政府腐败,执行的命令效力降低,地方政府权力扩大,特别是一些节度使成为汉地军队的领袖、逐渐增强了掌权的能力,他们的军队也迅速壮大,成为区域性的政治实力。
这样的局面加速了唐朝的分裂,导致了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的状况。
三、政权失效:治理危机的根本原因唐朝的藩镇割据和政治动荡是唐朝中央政府失去掌控力和治理能力的表现。
中央政府在唐朝末年已不具备强有力的统治能力,甚至失去了军队的控制。
造成这种情况的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以及官僚机构的腐败。
官僚机构的腐败是唐朝政权失效的直接原因之一。
由于大量官僚渐渐腐败,内外交困的唐朝政权逐渐降低了自己的权威,人民群众和各个势力也失去了对政府的支持和信任,导致唐朝人民以及地方领导人逐渐增加对于唐朝中央政府的不信任和反抗。
唐末的割据与安史之乱的发
唐末的割据与安史之乱的发唐末的割据与安史之乱的发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王朝,然而在唐朝晚期,割据局势迅速蔓延并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给这个王朝带来了巨大的动荡和衰落。
本文将探讨唐末的割据现象以及安史之乱的发生原因。
一、唐朝晚期的割据现象唐朝始于618年,历经了几百年的繁荣和稳定。
然而,到了9世纪中叶,唐朝逐渐陷入混乱。
世界观的变化和政治体制的不完善是导致割据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1. 王权衰落,军权过大:唐朝后期皇室的权威逐渐削弱,朝廷内部纷争不断。
皇帝无力控制军队,军阀势力日益壮大,大将军李自成等人开始割据一方。
2. 地方政权崛起:地方割据也是唐末割据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朝廷的衰弱,很多地方军阀相继崛起,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如河东李氏、河南杨氏等。
3. 社会动荡:唐朝晚期社会经济状况恶化,战乱频发,导致了大量的社会动荡。
农民起义四起,造成了贫富悬殊的加剧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二、安史之乱的发生原因安史之乱是唐朝晚期最大规模的叛乱之一,其发生原因复杂。
以下是几个主要原因:1. 安禄山和史思明的野心:安史之乱爆发的关键在于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位权臣的野心。
他们趁着朝廷内乱之际,勾结军队,起兵叛乱,企图推翻唐朝统治。
2. 权臣专权:唐朝后期权臣专权,朝政腐败。
安禄山和史思明等人闻风而动,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
3. 农民起义的混乱:李密和黄巢等农民起义的爆发给朝廷造成严重威胁。
安史之乱的爆发,也是农民起义与内乱交织的结果。
4. 多年积累的矛盾:唐朝封建社会的内外矛盾积累已久。
农民压力过大,社会不公导致了民众的不满和反叛情绪的加剧。
三、割据和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唐朝的割据和安史之乱给这个辉煌的王朝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衰落。
1. 国力衰退:割据和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的国力衰退。
全国分割成多个割据政权,各地纷争不断,国家统一受到威胁。
2. 经济困局:战乱频发导致了唐朝晚期经济的低迷。
大量的战乱和动荡使得人口减少,土地荒废,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
安史之乱也平定了,大唐为啥就是切除不了藩镇割据这颗毒瘤
安史之乱也平定了,大唐为啥就是切除不了藩镇割据这颗毒瘤大唐王朝存在了近300年,最终灭亡于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是在唐玄宗时期出现,其实就是在边疆战略要地设立防卫军镇,给予其一定的经济军事自主权,来低成本高效率地去对抗少数民族的入侵,进而来巩固中央统治,这套操作手法是唐玄宗发明的。
唐玄宗统治时期在边疆战略要地一共设立了10个藩镇,设有9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来管理,史称天宝十节度。
这些节度率领的边防军队和中央的天策军组成了唐王朝的国防力量。
藩镇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低成本、高效率的抵抗外来少数民族政权的入侵,有效地维护了中央在边疆的统治。
但随着中央王朝的腐败,统治机器的老化,节度使势力趁机做大,最终成尾大不掉之势。
安禄山造反的时候,中央军队只有13万人,但安禄山手中的军队达到了30万人。
所以说藩镇割据是一剂猛药,刚开始喝的时候药效非常好,时间一长毒性就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唐王朝灭亡。
唐王朝必须喝药的根源还在于唐玄宗之前几代帝王的大肆对外扩张,使得唐王朝的版图面积过于庞大,北面一直到了贝加尔湖,东面扩张到了库页岛。
大唐在边疆各个角落设立了众多都护府,但是形势大于实际作用。
当中央王权衰落的时候,少数民族政权就趁机推翻都护府的统治,建立起强大的政权,对大唐王朝形成威胁。
到唐玄宗的时候,都护府已经名存实亡,唐玄宗为了能够对抗少数民族军队的入侵只能喝下这剂猛药。
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元气大伤,藩镇已经失去控制。
到了唐武宗时期,他评定了昭义气节度使刘稹叛乱。
神奇的是,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各藩镇节度使开始尊奉中央的号令,唐朝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
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下,唐武宗却没有趁机消灭所有的藩镇。
因为他始终没有找到比唐玄宗设立藩镇更好地去抵御少数民族进攻的办法。
恰恰此时唐王朝需要这些藩镇来维护其中央王权的统治。
藩镇存在确实对中央构成一定的威胁,但是他们之间是尔虞我诈,矛盾重重,难以团结,所以藩镇单个或者几个联合是难以对抗中央政权的。
唐朝为何解决不了藩镇割据
唐朝为何解决不了藩镇割据唐朝初年实行“府兵制”,男子20岁以上,60岁以下,都要服兵役,称为“府兵”。
平时在家务农,暇时训练。
官府征发时,府兵须自备兵器及资粮,分批轮流宿卫京师,守卫边境。
统领府兵的折冲府,唐太宗贞观十年(636)时共有634个,大多分布于京师附近的关内、河东、河南等道,仅关内道就有261个。
用意在“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以确保中央政权的安全与稳固。
当时朝廷兵源充足,兵多将广,军队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中,调动、指挥自如。
个别有野心的地方军事将领即使反叛,凭其实力也是无法颠覆强大的中央政权的。
从高宗时起,农民因不堪自备兵器及资粮的重负,纷纷逃避兵役,府兵制逐渐废驰。
至玄宗天宝八载(749),这项制度实际已归于消亡,募兵制很快取代了府兵制。
宿卫京师的士兵,也是招募来的,都是市民,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商贾子弟及市井无赖。
入伍以后,很少训练,富有者忙着经商牟利,强壮者忙着玩耍:“六军宿卫皆市人,富者贩缯綵、食粱肉,壮者为角觝、拔河、翘木、扛铁之戏”。
这是一群乌合之众。
由他们充当天子的禁卫军,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天子直接掌握的军队之脆弱,与藩镇掌握的军队之剽悍,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当时朝廷几乎到了无兵可用的地步,精兵强将都在藩镇的手里,形成了外重内轻、弱干强枝的极不正常的局面。
一旦藩镇作乱,朝廷派有限的、素质很差的禁卫军去平叛,无异于羊入虎口。
若是调动别的藩镇去镇压,他们则阳奉阴违,根本就不会卖力。
他们不会帮助朝廷去消灭其同类,但会乘机向朝廷额外索要军队给养。
朝廷白白送了巨额的钱粮、物资给他们,却没有达到平息叛乱的目的。
《新唐书》说:“夫置兵所以止乱,及其弊也,适足为乱,又其甚也,至困天下以养乱,而遂至于亡焉。
”唐朝中期以后养了那么多兵,不但没有能防止动乱,相反却成为动乱的根源。
唐朝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的历史,留给后代的教训起码有以下第一,军队应由中央政权直接地、牢牢地控制,不能变成将领的私人军队,不能变成将领的亲兵。
唐朝中晚期,河北三镇实力“强大”,为何无法推翻李唐建立新王朝
唐朝中晚期,河北三镇实力“强大”,为何无法推翻李唐建立新王朝展开全文河北三镇,又叫做河朔三镇,分别是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和魏博节度使。
通常情况下,后世人在说起它们时,总觉得它们实力非常强大,因为他们折腾了唐王朝一百多年,唐王朝却始终拿它们没有办法。
但其实,这只是大家的一个错觉,所谓的河北三镇,从实力上来说,那就是个渣渣。
因为,区区一个河北省,就扎堆了三个藩镇大佬,谁也无法兼并谁,谁也无法控制整个河北省。
关键是,这三个藩镇还没有玩多少年,成德镇又被分割成三个藩镇,于是区区一个河北省,就扎堆了五个藩镇。
换句话说,区区一个小小的河北省,被五个藩镇大佬共同占据,谁也兼并不了谁,就凭他们这样的实力,还想推翻李唐王朝,这不是在说梦话是什么。
想当年,安禄山一人领衔整个关东地区,也就是现在辽东、北京、山东、河北、河南和安徽北部地区。
结果还不是兵败身亡。
现在,就凭这几个连一个河北省都没搞定的河朔三镇,就想与大唐政府叫板,那也真是太看得起它们。
事实上,这所谓的河朔三镇,也真是因为出现在晚唐那种相对和平的年代里,好像他们也算个牛人。
如果把他们放到黄巢起义之后的残唐和五代十国,他们充其量也就是个比较重要的配角。
因为,有资格当主角的军政大佬,那都是一门心思兼并其它大佬的,关键是还能不断兼并成功。
反观这所谓的河朔三镇,它们有兼并成功的案例吗?事实上,以当时大唐帝国的实力,如果和河朔三镇一对一单挑,甚至是一对三的单挑,灭它们都是分分钟的事情。
问题是,当时大唐帝国的敌人,并不是河朔三镇,而是所有的藩镇。
如果大唐帝国想灭掉河朔三镇,很容易让其他藩镇缺乏安全感。
因为,大唐帝国的这种行为,很容易让其他藩镇大佬认为这是削藩的前奏,如果它们坐视不管,大唐帝国很有可能将它们这些藩镇全部各个击破。
在这种背景下,所有的藩镇都会自发联合起来与大唐政府相对抗。
这样一来,大唐政府就很可能是按倒葫芦起了瓢。
也正因如此,大唐政府对藩镇们,通常都是点到为止,总而言之,只要藩镇们不触碰大唐政府的底线,也就是不能用武力兼并其它藩镇,尤其是不允许出现两个藩镇、甚至是三个藩镇火并之后变成一个藩镇的事情,只要守住这条底线,大唐政府通常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清时期地方势力如此强大为何没有唐朝后期的藩
镇割据局面呢
本文导读:唐朝建立后,继续推行北朝以来的“府兵制”,大搞“兵农合一”,士兵平时耕田种地,战时自备粮食、武器去追随将领出征,战争结束则“将回朝,兵归府”,这既可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又可以防止兵将勾结,从而酿成割据。
唐朝玄宗开元之后,土地兼并严重,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府兵制”瓦解。
此外,唐玄宗好大喜功,屡次对外用兵,所以唐朝只能搞“募兵制”来满足需要,从此兵归将有,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为了镇压叛乱,唐朝只能靠“藩镇兵”,也就是利用藩镇去打藩镇,结果是出现“藩镇割据”,唐朝因此而灭亡。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朝八旗、绿营两支正规军(国家军队)毫无战斗力,满蒙贵族更是拿不出一位统帅之才。
为此,清朝只能将“剿贼”重任寄托在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地主身上,利用“湘军”、“淮军”、“楚军”这些私人色彩
浓厚的武装力量去剿灭太平军。
事实证明,这些私人军队确实扑灭了号称拥有百万之众的太平军,不过中央集权却由此而衰落。
有意思的是,虽然清朝中央集权衰微,地方汉族势力强势崛起,却没酿成唐末那种藩镇割据之局面,这实在是很有意思。
先看,清末地方汉族势力究竟有多强大。
清朝入关以来,虽然时常强调“满汉平等”,中央高级官员“满汉平分”,各占一半。
但是,满蒙贵族地位还是要高于汉族官僚,尤其是在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之设置上更是如此,全国八大总督,满蒙占绝大多数,地位至关重要的直隶总督则不许汉人染指。
不过,太平天国运动之后,这情况彻底发生改变。
同治三年(1863年),湘系集团控制着全国八大总督中5席,若是连同其他汉人督抚在内则更多,总督7席,巡抚全部,而且这趋势还长期维持并不断强化。
甲午战败后,清朝编练新军(仿照西洋模式),也是由汉人督抚来主持。
八国联军侵华时,张之
洞、刘坤一等地方督抚拒绝奉诏北上勤王,而是私自与列强搞“东南互保”,无视中央权威。
既然地方力量已经如此强大,且时常对中央政令“阳奉阴违”,为何清末却没出现唐朝中后期那种藩镇割据之局面呢?这里告知答案。
要回到这问题,我们先来说说“藩镇割据”所必须的条件,或者是必备要素。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在两个时期比较明显,即是东汉末年以及唐朝中后期。
通过比较发现,这两个时期都有一些共同因素。
就国内而言,中央集权受到极大削弱,已经基本丧失了对地方的控制能力;传统儒家之“君臣”观念受到冲击,将领多行伍出身,文化水准低,思想包袱轻。
就国际局势而言,周边没有强大对手可以威胁华夏文明安全,国家战略环境比较好。
就两项标准而言,晚清并未完全具备,没有东汉、唐朝哪种“藩镇割据”之土壤。
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地方汉族势力强势崛起,中央集权衰落之历史事实不容否认,无可争议。
但是,晚清手握地方实权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张之洞、刘长佑、刘坤一等封疆大吏却并非“行伍”出身,而是饱读孔孟之学的知识分子。
要知道,自从南宋朱熹改造儒学以来,理学思想中之“君臣纲常”观念深入人心。
在此种背景下,一个饱读诗书(朱熹主事过的四书),追求科举功名的士子,若想让他去搞混战,做出有违背“伦理纲常”之事,那简直是不可思议。
且不说他们有没有这实力,从思想上来说,他们就无法接受如此做法。
此种情景,在晚清时期道出可见,尤其是以儒家“经世派”中心自居的湖南省更是如此,他们将“治国平天国”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湘军早期创始人和精神支柱是罗泽南,这绝对是一个典型的励志哥,绝对是程朱理学的坚定拥护者。
一般而言,在民不聊生之时,底层群众会“揭竿而起”,效仿陈胜、吴广、刘邦、黄巢、朱元璋、李自成等打江山。
但是,这对贫穷得一无所有的罗泽南不适用。
若说对现实不满,没有谁比罗泽南更有资格,包括落魄才子洪秀全、烧炭佬杨秀清。
要知道,罗泽南因为家穷,吃不到饭,一年内连续失去包括妻子、儿子、侄子在内的九位亲人,而自己还因没钱买药而落下病根子。
可是,罗泽南并没举旗造反,而是继续搞学问(没钱还搞学问,不简单),坚持发扬程朱理学之精神。
太平军杀进湖南时,他先曾国藩组建“湘军”(将领均是他学生,曾国荃、曾国葆、李续宾、李续宜、蒋益澧等),带领这帮人去保家卫国。
由此可知,在罗泽南此种精神影响下,他们岂会公开挑战中央。
即使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张之洞、刘坤一搞“东南互保”时,事后还上书慈禧,说明自己之所以这么做,实乃有不得
已之苦衷。
除了传统儒家“伦理纲常”观念深入人心,近代中国多灾多难也不允许他们效仿唐朝中后期之节度使搞“割据混战”。
在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等地方实力派之努力下,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被扑灭,大清王朝迎来了所谓的“同光中兴”时期。
不过,此时的“中兴”并非真的“中兴”,而是内忧外患依然严峻,尤其是外忧。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西北、西南、东北有“塞防危机”;东南沿海则有“海防危机”。
列强队伍中,除了传统欧美各国,还加入了新崛起的日本,中国战略压力骤增。
尤其是日本,先霸占琉球、后侵犯台湾、朝鲜,公然挑衅大清在远东的主导权及其延续几千年的“宗藩体系”,侵略之心昭然若揭。
在此种大背景下,以“天下为己任”的这帮地方实力派们(儒家代言人),怎会自己搞窝里斗呢!他们应该“尊王攘夷”,维护天
朝上国之尊严和威望。
总而言之,太平天国运动后地方实力派强势崛起是事实,但由于这帮督抚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再加上近代中国出境堪忧,他们自然不会搞混战。
不过,随着清朝灭亡,儒家思想衰微,由行伍出身担任地方大员的都督、督军们已经没了思想上之包袱,军阀混战之局面立刻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