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中国古代十大舆论“铁律”
古代舆论沟通机制
古代舆论沟通机制在古代社会,舆论沟通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方式和特点。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古代舆论沟通机制:1.宫廷消息传播宫廷消息传播是指宫廷内部或宫廷与外界之间的消息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通常由宫廷内的宦官、宫女、王公贵族等负责,通过口头或书信的方式进行传播。
宫廷消息传播通常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是宫廷政治和宫廷生活的重要手段。
2.官媒传播官媒传播是指由官方主办的信息传播机构,如汉代的“邸报”、唐代的“进奏院”、宋代的“邸报”、清代的“京报”等。
这些机构通过发布官方文书、消息、新闻等方式,向公众传递政府的信息和政策,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3.书信传播书信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
在古代,书信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信息传递方式,它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表达情感和意见。
书信传播的优点是针对性强,可以针对特定的人群进行信息传递,但也存在着速度慢、可靠性不高等问题。
4.民间传说与流言民间传说和流言是指在民间口耳相传的信息传播方式。
在古代社会,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的局限性,人们常常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传递信息和故事。
这种传播方式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和变异性,常常因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5.诗词与歌赋传播诗词和歌赋是一种通过文学艺术形式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
在古代社会,诗词和歌赋是人们表达情感、意见和思想的重要手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传递信息和价值观。
诗词和歌赋传播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在信息传递的量和速度方面相对较为有限。
6.地方奏折地方奏折是古代地方官员向上级或皇帝汇报工作的文书。
这种文书通常包含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是上级或皇帝了解地方情况的重要途径。
地方奏折的优点是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详实性,但也存在着信息传递的滞后和不及时等问题。
7.商人传播商人传播是指商人之间通过商业活动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在古代社会,商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商业活动把各地的信息和商品带到各地,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谣言频发的汉代,朝廷如何处理公众舆论?
谣言频发的汉代,朝廷如何处理公众舆论?前言“谣”曾是公众舆论的唯一形式,早在先秦时代,《诗经》所载诗歌便是“民谣”的一种,不少歌谣反映当时民风舆论。
作为世上最古老的传媒,谣言一直在社会人群中发挥着顽强的作用,在印刷术尚未发明的年代尤其如此。
它无形无踪,难以证实,却极具传播力,能强有力地形塑人们的意见,甚至召唤他们采取协同行动;而要消弭这些谣言,却像是在跟鬼魂搏斗,极为困难。
汉代是儒学渗入五德神秘学说后最流行的时代,社会弥漫着一股谈鬼神重谶讳的风气,西汉末年外戚王莽便凭伪造符瑞,利用谣言和谶纬之说,成功改朝换代。
今天,便与大家谈谈汉代的“谣言”。
汉代经常发生因为谣言而群情高涨的事件,从流言传播范围极广便可见它为何有极强影响力,例如汉文帝时,其弟淮南王刘长因谋反流放蜀地,不幸死于途中,几年后便有谣言传至京师皇帝耳中,有民谣指“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兼容”。
若谣言涉及事情与公众安全有关,则群情反响更大,史载中以“西王母筹”事件最为经典:汉代人迷信西王母消灾难解,受到《太平经》影响,关东群众尤其相信此说。
汉哀帝建平四年(前3年)出现一系列灾异造成关东民众的恐慌。
在该年正月到三月间,关东民众突然惊惶奔走,他们手持一枚“稾”互相传递,说这枚“稾”是“行西王母诏筹”,道上手持“行西王母诏筹”的人数达“千数”。
民众采用多种交通工具和传输方式奔走相告传递谣言,以致“道中相过逢多至千数”,大量人群到达京师长安,他们认为奉达西王母的诏筹和旨意,将避祸的希望寄托于主宰长生的西王母,企盼她的庇护和拯救。
事件发生后,朝野震动,因为事件突然发生,缘由又似乎不明,且未见结果,故时人多称这场骚动是民众“讹言行筹”,该事件成为一部份官员批评时政的依据。
汉代人迷信,只要有自然灾害,便往往会让民情不安,有谣言发生。
例如成帝建始三年(前30年),关内大雨四十余日,洛阳一带人民听信大洪水要降临的谣言,发群体恐慌,人们携老扶幼四处溃逃。
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史为镜,树立正确政绩观
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史为镜,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史为镜,树立正确政绩观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历史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和镜子。
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研读历史,认识到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所经历的种种挫折和荣耀,从而汲取教训,坚守正确的政绩观。
从简单的功利主义出发,到深入的人文关怀,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和启发。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史为镜,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历史作为鉴戒历史作为鉴戒,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看到,很多国家和政治家因为没有正确的政绩观,而导致国家的倒退和人民的苦难。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治国者因为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政绩,而忽视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结果往往是国家内乱、民不聊生。
另外,历史上的一些错误决策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比如某些国家在战争中的冒险行为,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和人民的痛苦。
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和分析历史,吸取其中的教训,以免再次犯错误。
二、历史作为师范历史作为师范,可以给我们指引正确的道路。
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英明的统治者和政治家,他们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取得了丰硕的成就。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明君能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治理国家,造福百姓。
大家都知道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等统治者都是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取得了丰硕的成就。
我们可以从这些英明的统治者身上学到很多宝贵的政绩经验,指引我们在治理国家时不偏不倚,坚持正确的政绩观。
三、历史作为镜子历史作为镜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我,不断完善思想和行为。
通过研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政绩观念和实践,借此来审视我们自己的政绩观念是否正确,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政绩观,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
历史作为镜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己的政绩观,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
总结回顾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史为镜,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性和意义。
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隋元会大飨歌·皇复》:“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宋·徐铉《颂德赋》:“疆事渐宁而备不可去,居安思危睹灾惧。
”明·无名氏《白兔记·寇反》:“古人有言:‘得宠思辱,居安虑危。
”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祸害的情况。
人们用居安思危这个词用来比喻要提高警惕,以防祸患。
与“有备无患”近义。
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
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
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
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这么多的礼物,非常高兴,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说:“你这几年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都很顺利,我们好比奏乐一样的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
现在让咱俩一同来享受吧!”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协力,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
《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现谨以此话规劝主公!”魏绛这番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使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中国古代的舆情收集与舆论监督
中国古代的舆情收集与舆论监督□彭勇LISHIKUANDAI|书香人社窑历史宽带|历朝执政者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无不以政权长久和社会稳定为重要目标,他们都很重视来自基层社会的声音———“舆情”的收集,倾听百姓的声音,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批评。
为此还摸索出一些办法,建立制度化的舆论监督体系,以保证舆情上达,惩恶扬善,政通人和。
帝王巡历,观风问俗,倾听百姓的声音圣贤名君,是古代帝王的理想追求,如何治理好国家?从远古时代开始,先民们就在不断探索并逐步形成一套被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之一便是最高统治者定期到他所管辖的地区“巡狩”,巡行视察各地,意在观风问俗,体察民情,纠察官员,处理政务等。
帝王到各地巡游,收集舆情是他们公开的重要目的之一,正像《北史·隋本纪下》中隋炀帝所讲的:“朕故建立东京,躬亲存问。
今将巡历淮海,观省风俗。
……庶乎四聪以达,天下无冤。
”后世多认为帝王巡狩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尤其是炀帝出游过度,甚至客死在外出巡游的路上,对后世触动很大。
所以,唐朝建立,唐太宗李世民汲取教训,下令约束自己及后世帝王的出游行为,他认为帝王出游带有很大的游玩性质,娱乐的形式有很多,不必远涉江湖,京城内就可以满足需要;即便是到地方观省风俗,体恤民情,收集舆情,也不必帝王亲自前往。
他认为,唐代有“忠良可接”,有身边忠臣良将来辅佐,就没有必要去求神仙来保佑了。
此后,历代帝王巡游各地的现象基本消失,仅有个别皇帝,如明武宗、清康熙和乾隆等还曾离开京城去远足。
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帝王深知百姓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深知民间舆论的重要,民意不可违背,民声不可不听。
帝王直接到基层去收集舆情,是基于中国古代对圣人君主的期盼与要求,不到地方去同样也要想方设法了解民意。
唐太祖李世民虽然不再巡历各地,但他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善于纳谏的帝王之一,也是最关注民意与民情的帝王之一。
《贞观政要·论政体》中所讲的“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
浅析中国古代舆论制度
浅析中国古代舆论制度作者:杨贵鹏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10期摘要:舆论是公众对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所形成的较一致的意见、态度等,舆论表现了人心的走向,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平衡具有调节的作用。
不同朝代的舆论表现形式主要有民谣、檄文、公论等,而中国古代舆论制度主要体现为采风、纳谏、朝议等制度。
关键词:古代舆论;舆论监督;舆论控制“舆论”之现象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中国古代舆论通常是指底层人民对执政势力言行举止的讨论、评议等活动,纵观历史岁月,舆论即被看做是行为的前兆和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并能一定程度地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
一、舆论与监督古汉语中,“舆”字源的本义是指车厢,经过词义演化也可代指轿。
如陈继儒的《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里中士大夫往来祠下者皆伏轼下舆。
”再有像《左传·昭公七年》里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人有十等中的第六等就是“舆”,意指为低层百姓或差役的称谓。
“舆人”就是指造车的车匠,字形是在车轮的四周有四只手,表示一起合力造车。
再引申后泛指众人,如《东周列国志》第六回中记载:“见陈侯有使命至,即命舆人驾车伺候。
”“舆论”也比作舆诵,多指众人的意见、态度或看法。
如《晋书·郭璞传》:“方辟四门以亮采,访舆诵于群心。
”而考证最早记录“舆论”一词的出处是《三国志·卷一三·魏书·王朗传》:“惧彼舆论之未畅者。
”古时候,“监”的是临水照看自己容颜之意,故本义是察看、监视,周朝后,“监”多为官职之称,如《礼记·月令》:“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刍,以养牺牲。
”“督”字,意为监管、察看。
如《汉书·高帝纪》:“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与《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督旁之脩。
”二、秦朝至清朝的“舆论监督”制度秦始皇在位,谏诤制度得以确立,谏诤形式有上书、议事等,以时刻提醒警惕统治者的行为过失。
以史为鉴的意思
以史为鉴的意思篇一:以史为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是唐太宗三鉴之一。
它向人们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任何朝代的掌权者,凡是政治清明,顺天应人,则可兴盛;反之,凡是黑暗腐败,倒行逆施,则必然灭亡,概莫例外,这是不可抗拒的世界史规律。
唐太宗深谙此律,故造就了一个辉煌的贞观之治。
值得效法的治绩,方方面面非三言两语所能尽陈。
仅就用人不滥而言,则是独树一帜。
据史书记载,在贞观年间,太宗大刀阔斧的精兵简政,将中央政府官员从两千多人减至六百四十三人。
从而加重了人民和社会管理成本的负担。
到了北宋时期,宋仁宗则与此相反,官员浮滥成灾。
皇朝宗室男孩七岁便可授官,甚至在襁褓之中幼年时期也有官阶并领取俸禄,以致中央政府内外官署已超过一万七千。
而北宋所疆域管辖疆域仅为唐朝的二分之一。
有很多官员只挂空衔,不做实事,称为“寄禄官”,用以表示一定级领取薪俸。
故宋祁曰:“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
”意思是说,州县的面积和范围并没有缩减扩大,而官员则是以前的五倍。
臃肿是溃烂之始,宋朝由于吏治腐败和人才政策的失误,使宋王国积弱积贫,显示出封建深渊的本色。
有比较才有鉴别,两相对照,孰优孰劣,孰兴孰衰,不问可知矣!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和失败的教训,是构成历史的两个这方面。
总结历史,学习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是继承者历代统治者必备的取舍常识。
是取贞观之治的善政呢?还是取宋王朝的吏治腐败呢?无需讨论,百分之百应取前舍后。
然而,说的是一回事,做的又是且不说。
2021年10月13日,据《华商报》报道,日前有网民跟帖称:“陕西山阳县房管所长张惠阳任所长达20年,其间本人很少上班办公,特别是2021年以来脱岗在外承包工程,集团公司个人在西安成立了陕西惠众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房管所的事他用电话指挥。
”无独有偶,2021年10月11日郴州政法频道报道:银行副行长,十年不上班,领走百万工资。
该事件是由中国农业银行株洲市分行退休行长易国梁实名举报的。
古代群体性事件与政治谣言——中国古代政府防控谣言的经验教训
来调整政策和升降官吏,民谣由此发挥 峻 法,滥施刑罚,是 大有人在 的。西周
了它的社会 舆论功能和政 治监督作 用。 传到周厉王 ,施行暴政 ,遭到国人的毁
陨石。下一年秦始皇在 出巡时死于沙丘
7 8 1 人 民 论 坛 I 2 0 1 3 0 5 T
宫,四年后秦朝灭亡了。
诅 咒在上位 的人 ,官吏就认 为是 危害君
父的 “ 大逆 ” 罪 ;他 们 如 果 说 了什 么 ,
官吏又以为是诽谤。其 实这是小民的愚
些相对合理 的措施 ,就能够使谣言对于
社 会 的影 响趋 于正 面。
昧,由于无知而触犯死罪,我很不赞
成,从今以 后, “ 有犯此者勿听治”。
他辅佐十岁登基的小皇形势防控谣言不力最终酿成群体性帝五年来整个国家安定了政治上了汉成帝时期由于大水地震日事件时有发生宣统二年1910轨道库粮可支十年边境安宁了但等自然现象民间谣言纷起成帝广东广韶有谣言国库支绌罗掘已小皇帝没有批准他回原籍守制他只好对此进行反思表示天降怪异是不祥穷今日调查户口实为将来抽人税之辞俸守制仍旧留在内阁
制。古代谣 言防控及 其舆情疏导的成败
良 政治,派官员巡行天下晓谕民众, 说 教 训 ,值 得借 鉴 。
再次是合 理量刑 。南北朝 时北魏有
一
个所谓 月光童子刘景晖 ,妖 言惑众 ,
应 当是死 罪。但是他只有九岁,而且是 别人指使他说的。是杀是赦 ?在 司法官 员 中展 开了辩论 。依照 “ 与杀无辜,宁
官员们只知道循章办事,而没有应对危
机 的能 力。
废 除诽谤妖 言罪。文帝在诏书 中,还特 意针对老 百姓指 出:有的百姓祝 告鬼神
以上我们 可以看 出,在古代 ,谣 言
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风浊清扬
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正⼈明得失,以史化风浊清扬以铜为鉴,可以正⾐冠;以⼈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太宗李世民胡林翼(1812—1861),出⽣于湖南益阳⼀个官宦之家。
他的⽗亲胡达源曾以⼀甲第三名进⼠及第,俗称“探花”,考完直接进⼊翰林院,授编修。
胡⽂忠公(1812年7⽉14⽇—1861年9⽉30⽇),本名胡林翼,⽂忠是他的谥号,,字贶⽣,号润芝,汉族,湖南益阳县泉交河⼈,晚清中兴名⾂之⼀,湘军重要⾸领。
胡林翼(1812—1861),出⽣于湖南益阳⼀个官宦之家。
他的⽗亲胡达源曾以⼀甲第三名进⼠及第,俗称“探花”,考完直接进⼊翰林院,授编修。
有的⼈有背景,有的⼈只有背影。
⽐起曾国藩、左宗棠这些私塾教师家庭出⾝的孩⼦,胡林翼是个妥妥的京官⼆代。
但这个“背景”,对胡林翼的影响有好有坏。
好的影响是,他打⼩在皇城根下成长,起点很⾼,眼界⾮凡。
据说,他年少时就说过⼀句话:“今天下之乱不在盗贼,⽽在⼈⼼。
”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名⾂”。
在武昌咯⾎死,谥号⽂忠。
有《胡⽂忠公遗书》等。
任职贵州7年间,胡林翼辗转多地,带领官兵与盗匪作战数百次,积累了丰富的带兵作战经验,并编成《胡⽒兵法》。
湖北—胡林翼;湖南—左宗棠;江西—曾国藩。
《胡林翼集》以《胡⽒兵法》为基础,到民国年间,蔡锷融合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编了《曾胡治兵语录》。
这本书滋养了黄埔军校、⼋路军⼀代代军事将领的成长。
国共两党的军事⼤佬,均奉胡林翼的治军思想为圭臬。
此是后话。
⼟地⾰命战争时期:⼀般指第⼆次国内⾰命战争1927年8⽉-1937年7⽉南昌起义:1927年8⽉1⽇⼋七会议1927年8⽉7⽇⼋七会议是⼤⾰命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严重危机时刻,中共中央于1927年8⽉7⽇在湖北汉⼝召开的紧急会议 [2] 。
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地⾰命和武装⽃争的总⽅针。
简述以史为鉴
简述以史为鉴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积累和总结。
历史是人类经验的结晶,是人们借鉴和学习的宝贵财富。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提出了“以史为鉴”的观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以史为鉴”的意义和应用。
以史为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历史的轨迹和规律。
历史是一个大千世界,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起伏和变迁。
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把握历史的脉络和发展方向。
例如,在经济领域,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历史的经济周期,识别经济危机的征兆,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
在政治领域,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历史的政治制度,认识到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推动政治改革。
总之,以史为鉴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的轨迹和规律,避免重蹈覆辙。
以史为鉴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镜子,它反映了人类的进步和错误。
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例如,在科技领域,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历史的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文化领域,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历史的文化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繁荣。
总之,以史为鉴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实现更好的发展。
以史为鉴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当下的问题和挑战。
历史是我们面临问题和挑战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方法和经验。
例如,在环境领域,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历史的环境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当前的环境问题。
在教育领域,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历史的教育经验,改进教育制度,提高教育质量。
总之,以史为鉴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当下的问题和挑战,迎接未来的发展。
以史为鉴可以培养人们的历史意识和责任意识。
历史是人类的记忆,是我们的根和魂。
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培养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增强历史责任感。
同时,以史为鉴也可以培养人们的责任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以史为鉴可以培养人们的历史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以史为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思考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历史的轨迹和规律,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解决当下的问题和挑战,培养人们的历史意识和责任意识。
以古为镜,以史为鉴——《二十四史》经典佳句
以古为镜,以史为鉴——《二十四史》经典佳句《二十四史》是一部规模巨大、卷帙浩繁的史学丛书,全书共计3249卷,4000万字,从第一部《史记》至最后一部《明史》,共耗时1800余年,是世界图书史上的巨著。
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编年大史”。
《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含着大量的历史资料。
将其中经典名句撷取30句分享品读。
1、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晋书·符登传》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2、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晋书·周岂页》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3、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
《后汉书·刘般传》译文: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4、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6、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译文: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7、为国之道,食不如信。
立人之要,先质后文。
《宋书·江夷传》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滑稽列传》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中国古代十大舆论定理
中国古代十大舆论定理作者:刘建明来源:《新闻爱好者》2015年第03期【摘要】自古舆论谋划于口,纵论舆情以助资政。
还政于民心,民威天听,民心不可失,合听则圣,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言不可不察等十大舆论定理,中国历代典籍多有记载,世人铭记隽永。
时至今日华夏,这些定理仍为社会治理之圭臬。
【关键词】舆论定理;政治定律;宽容自信;社会治理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舆论,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尊重舆论、遵从民意事件的言论,时日旷久,终于积淀为许多像“1+1=2”那样的铁律。
最早的原始舆论被称为“舆谔”,后来才被称为舆论,还出现了“民瘼”“民心”“舆诵”“公议”“民意”“清议”等说法。
初民在艰苦劳动中,形成天人合一观念,统治者既有善治也有暴政,无一不在舆论激流中同民共膂。
智人举止谋划于口,唐虞之治纵论舆情,庶民意志不可匹敌,由此一泻万年,十大舆论定理一直掣肘中国社会的律动。
人亡政息,江山成败,千古苍茫,无不受这些定理的左右。
一、问政于舆论,还政于民心问政于舆论,还政于民心,是我国最古老的舆论定理。
夏朝的尧帝曾在宫外设鼓,让百姓击鼓进言;舜帝在要道上立木桩,让百姓在上面写出批评意见。
此类问政于舆论、求谏纳谤的传说,散见于诸子各书。
《管子·桓公问》曰:“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谏鼓于朝,而备讯矣;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也;武王有灵台之覆,而贤者进也。
”《淮南子·主术训》也有“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之说。
古代明君求言主政,以示济世爱民,对这个定理不敢旁骛,安不忘危。
到夏朝末期,又有“采诗问政”制度,帝王设置史官到民间巡防,搜集民意和民谣,以观执政。
故《夏书》曰:“道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记述说,周朝“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让天子“足不出户而知天下”。
《诗经》是一部“采诗问政”的大成,虽不乏对民间爱情、快乐或痛苦生活的描写,但它反映了氏族社会君王问政于舆论、还政于民心的朴素意识。
以史为鉴六大点
以史为鉴是一种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借鉴,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方法。
以下是六大点以史为鉴的建议:
1.了解历史背景:在研究历史时,要尽可能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这有助于理解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以及当时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
2.关注政治因素:历史上的政治事件和人物对当今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注政治因素,包括权力斗争、政治制度、民族关系等,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对当今政治局势的影响。
3.重视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传承,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人们的价值观、信仰、习俗等。
同时,也可以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提供启示。
4.分析经济因素:历史上的经济事件和人物对当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分析经济因素,包括贸易、金融、劳动力市场等,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对当今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借鉴历史经验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5.批判性思维:以史为鉴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
要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避免盲目接受或否定历史。
同时,也要勇于质疑和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6.结合现实生活:以史为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现实生活。
要将历史经验教训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避免重蹈覆辙。
同时,也要借鉴历史的智慧,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供解决
方案。
总之,以史为鉴需要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反思和应用。
通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可以更好地吸取经验教训,指导现实生活。
以史为鉴,是少走弯路的智慧根本
01、
《围炉夜话》之中说: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则吉凶可鉴也。
如果不以水为镜,而以人为镜来反照自己的话,那么许多事情的奇凶祸福便可以清楚明白了。
吴王夫差与勾践的故事广为人知,勾践为了保全性命,在吴王夫差手下忍辱负重当了很久的下人,后来返回自己的国家,卧薪尝胆十多年,最终蓄势待发,在范蠡和文种两员大将的共同辅佐下打败了夫差,报了血海深仇,重新登上君王宝座。
在《素书》之中说:推古验今,所以不惑。
推演古人的事迹,检验当今的事情,这是不至于陷入困惑的方法。
正所谓读书可以明智,从千秋万代的历史经验中,皆可为你所遇见的事情,甚至整个人生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因为那是用无数苦难和生命为代价所换来的规律。
不管环境怎么变化,生活方式怎么不同,客观规律永远不会改变。
而真正明智和善于成功的人,都懂得从过去的事情中找到未来自己想要的道理,这是让自己少走弯路,快速达到自己目的,最省力的方式。
刘邦晚年的时候,正是通过以史为鉴的智慧为自己避免一个大错。
他晚年的时候,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把大臣找来,商量废掉太子刘盈,更换赵王如意为太子的事情。
《素书》:以史为鉴,是少走弯路的智慧根本
文武大臣听了全都慌了,因为他们知道刘邦宠信赵王如意,但是真正适合做君王的是早就立为太子的刘盈。
大臣就找来张良,让他去劝谏刘邦,张良迫于无奈,到宫里去见刘邦,劝诫无效之后,他就想起了叔孙通,他觉得叔孙通一定有办法说服刘邦,于是把叔孙通找来。
这个时候范蠡就对文种说:“你有没有听过‘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勾践可以共患难,但是不能同享乐,你要好自为之。“
文种虽然知道范蠡的话有道理,但是因为贪恋荣华富贵不愿离去,最后越王勾践把文种当做了眼中钉,丢给文种一把剑,让文种自己寻了短见。
古代舆情典故
古代舆情典故执政者要想了解舆情,就需要采取⼀定的⽅式和措施收集舆情。
中国古代的舆情思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那么在古代中国是如何收集舆情的呢,⽅式有何发展的和变化的呢?“谏⿎”,这是古代舆论传播的最古⽼的形式。
相传尧舜在宫廷外设置⼀⿎,供⾂民击⿎进谏。
以后的统治者在朝堂或官衙设⿎,⾂民可击⿎鸣冤或上告急情,称为“登闻⿎”。
宋代设有“登闻⿎院”。
就普通⼈⽽⾔,他们采⽤“击⿎鸣冤”和“拦轿”等⽅式鸣冤或反映舆情。
“朝议”,朝议也叫集议,朝议是官员对政治的议论和对舆情的反映,因⽽是沟通皇帝与民众舆情的中介。
朝议的⽬的在“询访公卿,⼴求群意,令上应天⼼,下合众望”。
“吏民上书”,相传尧舜之时,在交通要道设⽴旌旗和⽊牌,让⼈们在旌旗下提意见,在⽊牌上写谏⾔。
⽆论何⼈,想推荐贤⼠能⾂,欲献治国良策,均可击进⾔。
吏民上书的主要⽬的是劝谏执政者。
⽂帝⼗三年,少⼥缇萦因其⽗罪当处⾁刑⽽上书⽂帝,指出⾁刑的残酷,表⽰愿为官婢,以赎⽗罪。
⽂帝览后感到⾔之有理,于是下令进⾏刑制改⾰,从法律是正式废除残骸肢体的⾁刑,从⽽使我过古代刑制向“⽂明”迈出重要⼀步。
“民谣”,民谣⾃古就是⼀种舆论⾏为,他以精辟的诗句表达公众对当时事件的看法,并以此记录史事。
它是民众对艺术思维表达意见的卓越才能。
民谣是社会情绪的轻松化,押韵的诗句抒发公众的不满、义愤或欣喜,是时代脉搏跳动发出的回响。
----------------------------------------------------------------------------------------------红麦软件云南分公司的核⼼团队由经验丰富的业内⼈⼠组成,其中既有技术精湛的IT精英和实战派的公关专家,也有专业的舆情分析专家和资深媒体顾问,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全⾯、准确的互联⽹舆情监测数据,更能提供基于舆情监测数据之上的专业分析、应对建议及全⾯舆情管理解决⽅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史为鉴:中国古代十大舆论“铁律”
最早的舆论称为“舆諤”,还出现了“民瘼”、“民心”、“舆诵”、“公议”、“民意”、“清议”等说法,后来才称为舆论。
中华民族自古重视舆论,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尊重舆论、遵从民意的言论,时日旷久,积淀为许多“铁律”。
千百年来,这些规律一直左右着中国社会的律动。
政息人亡,江山成败,千古苍茫,无不受这些规律的影响。
一、问政于舆论,还政于民心
问政于舆论,还政于民心,是我国最古老的舆论规律。
尧帝曾在宫外设鼓,让百姓击鼓进言,舜帝在要道上立木桩,让百姓在上面写出批评意见。
此类问政于舆论、求谏纳谤的传说,散见于诸子各书。
明君求言主政,以示济世爱民,中国古代就有这个优良传统。
到夏朝末期,有“采诗问政”制度,帝王设置史官到民间巡访,搜集民谣,以观执政。
周朝继承了这一制度。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记述说:周朝“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让天子“足不出户而知天下”。
《诗经》就是一部“采诗问政”的大成,《诗经》中的民谣让天子知道人民的疾苦和意见,了解他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符合老百姓的心愿。
政为民心之声。
问政于舆论,才有为民的政治和政策。
用今天的话说,民众不愿干的事,硬要他们去干,其结果必然失败。
民众要求做的事情,不组织、带领他们去做,就是落后于他们的认识,违背他们的意志,其结果也要失败。
政治历来应体现民
众呼声,体现人民的意愿,还政于民心是千古不变的政治定律。
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上天所看到的来自于老百姓所看到的,上天所听到的来自于老百姓所听到的。
这是说民为贵,民众的意见重于一切,民众的意志不可抗拒,最早出自《尚书》。
《皋陶谟》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
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
”上天的意见都是民众的意见,上天恩赐好人、惩罚坏人,都来自老百姓惩恶扬善的意愿。
上天和民众是相通的,只有尊天敬民,才能保卫国土。
这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历史定律。
唐太宗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皇明经世文编》记载:“盖民心之向背,系天命之去留。
有天下者不能固结民心,而欲久安长治者难矣。
夏、商、周、汉、唐、宋,俱有天下数百年,而历世之绵远者,固结民心之所致也。
”中华五千年政治文明的核心就是“民为贵”,尊民、畏民则长治久安。
三、炮烙压民怨,百姓无言国家亡
古代许多典籍记载了残暴统治者镇压舆论的骇人事件,商纣王炮刑压民怨,导致国家灭亡,就是最古老、最严酷的舆论遗训。
商朝西北部是周朝的天下,许多躲避商纣王残害的官民纷纷逃到周,请周武王派兵攻打商纣王。
周武王派人打听商纣王的情况,一天探子回来报告说:“现在朝歌混乱不堪,政治黑暗,人民个个怨恨、痛骂。
”大家听了都说:“这样腐败,还了得!
我们赶快出兵去替人民除害吧!”武王从容地说:“它还没有到灭亡的时候呢,等一等!”过了多日,又一个探子回来报告说:“商现在比以前更糟了,被杀的人更多了,都不敢在大街上骂纣王。
赶快派兵去解救商人吧!”武王镇定地说:“且慢,还没有到时候,再等一等。
”又过了月余,一个探子回来,大家急切地问现在朝歌怎样?探子回答说:“现在嘛,倒安静了一些。
自从比干那些人死了以后,当权的全是坏人,老百姓都不说话了,也没有人骂了。
”武王听了,连忙说:“是时候了,老百姓到了不说话的程度,就是这个国家灭亡的时候。
”武王立刻起兵点将,集结许多小国,一起出发征商。
此后周取代商,开启了八百年的西周王朝。
人民批评,是希望商纣王能改正错误,继续管理这个国家。
而人民已对国家陷入绝望,不再关心国家的好坏,也就不说话了,一心只希望别的国家打进来帮助他们推翻统治者。
这就是武王所说的“百姓无言国家亡”。
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个规律有多种表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士气不可辱,民意不可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等。
其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典籍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格言,它告诉人们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君王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才能顺利执政;同人民作对,就要被老百姓打翻在地。
这里讲的是民意对政权的两种作用。
孟子曾把得民心得天下、失民心失天下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
一代君王拿稳权杖的唯一办法就是得到民心。
历代不乏君臣深知人民的力量不能违逆,把尊重民情民意作为稳坐江山的保障。
《荀子·哀公》篇有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唐初魏征和唐太宗多次引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