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基础教程》 笔记及习题(篇章翻译)【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 笔记及习题(商务翻译)【圣才出品】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 笔记及习题(商务翻译)【圣才出品】

第14单元常用文体翻译(商务翻译)14.1 复习笔记一、品牌和广告的翻译1. 品牌商品的品牌的翻译要采用灵活对等的方法,具体建议如下:(1)注意文化背景的差异。

商标和品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气息,对于同一品牌,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和意象联想。

例:紫罗兰男装:Pansy Men’s ClothingPansy在英文中表示“女性化的男人”,所以,除非该商品针对的是这一特别的销售群体,否则的话,这样的译名会让消费者极为反感。

(2)选词注意联想效果。

例:Benz奔驰(联想性能与速度)Rejoice飘柔(联想使用效果与美感)Coca-Cola可口可乐(联想口感与心情)Goldlion金利来(联想财源滚滚来)(3)将直译、意译、音译三种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烘托商品的主题。

例:Colgate高露洁(牙膏)Welcome惠康(店名)Sprite雪碧(饮品)Whisper护舒宝(卫生巾)Nike耐克(运动鞋)Canon佳能(照相机)2. 广告广告的功能被可概括为AIDMA原则,即Attention(唤起注意),Interest(引发兴趣),Desire(激起购买欲望),Memory(进入消费者记忆中),Action(促使行动)。

(1)广告的英语语言特征①用词凝练新颖,有修饰渲染倾向。

例:Rossini Watch: Time always follows me.【译文】罗西尼表:时间因我存在。

②多用并列句,少用主从结构。

并列结构读起来亲切自然,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例:Easy to use.Easy to clean.Easy to assemble.好用。

易于清洗。

方便组装。

③频繁使用疑问句和祈使句疑问句要求读者对问题作出回答,易激起共鸣;祈使句具有明显的劝购导向作用。

Arthritis pains? All you need is Bayer Aspirin!【译文】您正在忍受关节炎的痛苦吗?拜耳阿司匹林使您药到痛除!Sprite: Obey your thirst.【译文】雪碧:服从你的渴望。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 笔记及习题(旅游翻译)【圣才出品】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 笔记及习题(旅游翻译)【圣才出品】

第15单元常用文体翻译(旅游翻译)15.1 复习笔记旅游翻译属“呼唤型”文体,主要有传递信息、诱导行动的功能,译者的自由度相对较大。

做好旅游翻译,译者必须要以偏向译语、侧重读者的方向为准则。

一、旅游文本的文体特点旅游景点介绍的特点为:1. 词汇量丰富2. 知识面广3. 文化层面宽4. 措辞讲究5. 风格活泼幽默6. 多引用古诗词二、旅游资料的翻译方法1.(景点名字及术语)音译加释义法在翻译旅游景点名字及术语时,可用音译加释义法,即直译加意译的方法。

例:Madame Tussaud’s Waxworks(杜莎夫人蜡像馆)。

英译国内的景点具体操作形式如下:◆类别名词+of+专有名词。

例如:天坛(the T emple of Heaven)。

◆类别名词+of+形容词+专有名词。

例如:谐趣园(the Garden of Harmonious Interest)。

◆类别名词+of+数字+专有名词。

例如:百丈云梯(the Cloud of Thousand Feet)。

◆修饰词+类别名词+介词短语。

例如:雁塔晨钟(the Morning Bell Chimes of the Small Wild Goose Pogoda)。

◆名词+ing形式+名词。

适用于有些表示动态的景点名称。

例如:仙人晒靴(the Immortal Basking the Boots)。

◆名词+定语从句。

例如:飞来石(the Rock that Flew Here)。

国外旅游景点一般的格式都是:1)(景点特色)+地名+类别名;2)类别名+of+限制属性(特色)。

汉译格式一般是:景点特色+地名+类别属性。

景点特色词可以渲染解释其具体形象,地名音译,类别名和限制属性都可以用释义的方法(可直译可意译,较多用直译)。

例:1. Painted Desert(彩色沙漠):渲染解释+释义(直译)2. Museum of History and Technology(历史与工艺博物馆):属性特色词前调(直译)3. Pentagon(五角大楼):渲染解释;等等。

穆雷《英汉翻译基础教程》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篇章翻译)【圣才出品】

穆雷《英汉翻译基础教程》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篇章翻译)【圣才出品】

第4章篇章翻译4.1 语篇衔接⊙指称衔接Ⅰ.人称照应1. You must remember, my dear mother that I have never considered this matter as certain. I have had my doubts, I confess; but they are fainter than they were, and they may soon be entirely done away...【译文】您应该记住,我的好妈妈,我从来没有把事情看得一定如此。

我承认我有疑虑,但是不像以前那么重了,也许很快就会彻底打消……2. In addition English is the language of commerce and the second language of many countries which formerly had French or German in that position.【译文】此外,英语还是贸易语言,并取代了原来法语和德语的位置而成为许多国家的第二语言。

【解析】译文明确了照应对象,保留了英文中的照应方式。

3. Credit cards enable their holders to obtain goods and services on credit. They are issued by retail stores, banks, credit card companies to approved clients. The bank or credit card company settles the client’s bills, invoicing him monthly andcharging interest on any outstanding debts. Their profits come from the high rate of interest charged, the card-holder’s subscriptions, and the fees paid by some organizations that accept cards.【译文】信用卡能使持卡人通过赊账的方式购买商品,得到服务。

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复习笔记(翻译写作篇)【圣才出品】

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复习笔记(翻译写作篇)【圣才出品】

第8章翻译写作篇8.1 复习笔记一、汉语的表达优势和行文特点1.精炼简约汉语文章的这一特点,与汉语词汇的特点有关。

(1)词本身没有形态变化,即它没有性、数、格、时态这些形式上的变化。

如“你去”、“我去”、“今天去”、“明天去”,都是一个“去”,词的语音和书写都没有发生变化。

(2)语词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许多单音节和双音节的词一经重叠,即表示另外的意思,词性也可能发生变化。

如“人——人人”、“说——说说”、“高兴——高高兴兴——高兴高兴”等。

(3)许多双音节词还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下节缩,并不影响原来意思的表达。

如“无(执)照经营”、“毫不利(自)己,专门利(他)人”;“供(应)需(求)见面”等。

(4)大量的成语、典故、俗语、谚语、格言等,以极少的文字包容了大量的信息。

如“负荆请罪”、“叶公好龙”等。

2.富于意象所谓意象,即感情与形象的有机结合。

如“木欣欣以向荣,风飘飘而吹衣”、都能构成鲜明的意象美。

汉字独特的形声构成,是汉语富于意象的重要因素。

3.中文思维导致汉语文本独特的语言结构和形式要素。

中文思维有“象性原则”、“并置原则”、“对偶原则”、“殿后原则”,“铺排原则”、“凝练原则”和“协律原则”。

从翻译的角度看,直接对译文写作有影响的有:(1)并置原则汉语写作中常有“叠言”、“叠句”、“叠章”的语言形式。

作者通过“并置”的语句,创造意象纷呈、语义丰满、语势张扬的叙述话语。

如,“诚信是…;诚信是…”,不仅有声有色地强化了文意,同时还把文意展示为一个细腻、立体的意脉网络,见出才华和文采。

(2)对偶原则强调词性、词义的相反相成。

在写作上,最典型的就是骈体文和近体诗的写作,它们都要求对仗,并形成了严格的规范。

这种对偶句式积淀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在写作中我们有了上句,往往下意识地就生带出下一句来。

翻译到顺手处,译者自然也会写出这种句式。

(3)凝练原则中国人讲究“炼字”、“炼句”、“炼篇”、“炼意”,讲究“推敲”,林语堂认为,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极为凝练的风格”。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 笔记及习题(句子翻译)【圣才出品】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 笔记及习题(句子翻译)【圣才出品】

第4单元句子翻译4.1 复习笔记一、长句处理1. 顺译法顺译法就是英语长句所叙述的内容逻辑和顺序与汉语的表达相一致时,可以直接按照原文顺序翻译。

采用顺译法的通常情况是:句子中的动作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发生的,或者每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例:Not to mention the solemnity with which it (the Irish Party) talks old fashioned nonsense which it knows perfectly well to be a century behind the times.【译文】不消说,爱尔兰党还有一个习惯,爱郑重其事地谈论一些陈腐荒谬的东西,尽管他的心里明明知道那些东西都是落后了一百年的。

【分析】这个句子为复杂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译者采用了顺译法,即按照原文次序,不改变主句在拒收的位置,把定语从句以及它所带的从句随后译出来。

2. 逆译法英语和汉语的表达顺序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时,需要采取逆译法,并且要根据情况,按意群来进行全部倒置或部分倒置。

例:To him there is something divine in the sympathetic indulgence she (Nala)substitutes for the angry disgust with which one of his own country women would resent his supposed condition.【译文】要是一个英国女人看到他真是像他所假设的那么烂醉,他就会对他又恼怒又厌恶,而娜拉给他的却是同情的宽容,他在这中间看出了一点神圣的品质。

【分析】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定语从句,要用顺译法很是困难,因此用倒译法来处理,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3. 拆分法拆分就是将英语长句“化整为零”。

其关键就是要按照原句的意群,采取切断的办法将原句分成一个个分句,再顺译全句。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 我国翻译史简 介)【圣才出品】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 我国翻译史简 介)【圣才出品】

第1章我国翻译史简介1.1 复习笔记一、我国翻译的早期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

最早开始的是佛经的翻译,翻译家有安世高、号称“三支”的支娄迦谶、支亮、支谦,竺法护。

二、隋唐时期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是从隋代(公元五九〇年)起到唐代。

这一时期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的贡献为:①玄奘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字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

②玄奘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是有贡献的,他提出的翻译标准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意即“忠实、通顺”。

三、明清时期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琴南)、严复(又陵)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

明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清林纾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有《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1et)等。

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所译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T. H. 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A. Smith)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等。

严复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

四、五四时期至今“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

“五四”以后,我国翻译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共产党宣言》的译文就发表在“五四”时期。

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

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

穆雷《英汉翻译基础教程》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第一章至第二章【圣才出品】

穆雷《英汉翻译基础教程》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第一章至第二章【圣才出品】

第1章词汇翻译一、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所选用词的感情色彩。

1.①As luck would have it,no one was in the building when the explosion occurred.②As luck would have it,there was rain on the day of the picnic.【译文】①幸运的是,爆炸发生时,没人在建筑物里。

②不凑巧的是,野餐那天下雨了。

2.①One player in particular deserves a mention.②He deserves to be locked up forever for what he did.【译文】①一名运动员特别值得表扬。

②他做了这样的事,活该终身监禁。

3.①Those who do 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live it.②That athlete tried to relive his glory days.【译文】①凡是忘掉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②那运动员试图重温他的光辉岁月。

4.①The bell is not working.②Your idea won’t work in practice.③Professor White is at work on a new book.【译文】①铃不响了。

②你的想法实际上行不通。

③怀特教授正在写一本新书。

5.①Our plan succeeded.②The underwriter realizes this and certainly does not set out to make lifedifficult for his agency colleagues.However,he has a job to do.Part of that job is to ensure that people who attempt to buy policies because they expect to “die”soon do not succeed in fooling him and his company.【译文】①我们的计划成功了。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笔记及习题(科技翻译)【圣才出品】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笔记及习题(科技翻译)【圣才出品】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笔记及习题(科技翻译)【圣才出品】第12单元常⽤⽂体翻译(科技翻译)12.1 复习笔记⼀、科技⽂体的范畴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现在已经成为⼀种独⽴的⽂体。

包括:(1)科技著述、科技论⽂和报告、实验报告和⽅案;(2)各类科技情报和⽂字资料;(3)科技实⽤⼿册;(4)有关科技问题的会谈、会议、交谈的⽤语;(5)有关科技的影⽚、录像等有声资料的解说词。

⼆、科技英语的特点科技⽂体严谨周密,概念准确,逻辑性强,⾏⽂简练,重点突出,句式严整,少有变化。

1. 多名词化结构汉语使⽤动词较多,⽽英语中的名词使⽤率较⾼。

例:Rectification of this fault is achieved by insertion of a wedge.【译⽂】插⼊⼀个楔⼦就能纠正这个⽑病。

【分析】rectification of this fault和insertion of a wedge系名词化结构,在汉译时,转化成了动词结构。

2. ⼴泛使⽤被动态科技⽂章在语⽓上⽐较正式,体现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且将主要信息前置,放在主语部分,所以科技⽂体中被动语态的使⽤率⾼。

翻译时最好也是翻译成⽆主语结构或被动意义的句⼦。

例:A visicorder is provided to record current and voltage waveforms.【译⽂】此可显⽰记录器⽤来记录电流和电压波形。

3. 多⽤⼀般现在时⼀般现在时可以较好地表现⽂章内容的⽆时间性,⽤在科技⽂中可使⽂章内容显得更客观准确。

翻译时也应突出这种“⽆时间性”的特征。

例:Injection molding involves injecting molten plastic into a mold. Only a small amount of recycled plastic is used in this process, because it is poor in quality and would reduce the product’s strength.【译⽂】塑料注射成型法要求把熔融塑料注⼊模具。

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笔记课后习题及翻译示例汇总】(翻译的过程)【圣才出品】

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笔记课后习题及翻译示例汇总】(翻译的过程)【圣才出品】

第2章翻译的过程2.1 复习笔记翻译过程包括两个阶段:正确理解(Accurate Comprehension)和充分表达(Adequate Representation)。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结果,两者是有机的统一。

一、正确理解正确理解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原文的思想内容、感情和风格等的过程。

整个理解过程是双向的:(1) 从整体到局部;(2) 从局部到整体。

即先进行宏观分析,再进行微观研究,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二、如何实现正确理解(一) 语义分析语义分析(Semantic Analysis)是语言分析的一个分支,说明处在一定语境中、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词项之间的语义关系,探索词项的意义。

语义分析的注意事项:1. 注意词的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和关联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

例:(1) seat oneself in a wooden chair坐在木椅里(chair的本义,即概念意义)(2) accept a university chair同意在大学里执教(关联意义)(3) chair the board meeting主持董事会(关联意义)(4) condemned to the chair被处电刑(关联意义)2. 把握意义关系(Sense Relations),特别注意同义与反义、褒义与贬义、多义与歧义等关系。

例:(1) He has the reputation of being a blood-sucker.他是个臭名昭著的吸血鬼。

(2) She has made a reputation for herself through hard work.她勤奋工作为自己赢得了声誉。

3. 了解文化特性、历史演变、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对语言的影响。

例:“Greek and Latin are all English to me,” said Oscar Wilde.[译文]“希腊语和拉丁语对我来说都很容易,”奥斯卡·王尔德说。

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翻译示例汇总(翻译的理解篇)【圣才出品】

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翻译示例汇总(翻译的理解篇)【圣才出品】

第2章翻译的理解篇2.1 复习笔记一、理解与词汇研究(一)词汇理解翻译不当的原因:英语一词多义与翻译中的望文生义因为词是构筑词组、句子、段落和篇章最基本最具体的单位。

翻译中的错误,大多表现在词语方面。

一词多义可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1)专有名词先天性歧义;(2)普通词语先天性歧义;(3)普通词语结合后产生新义;(4)普通词语与专业术语的词义混淆。

导致望文生义的主要原因是疏忽大意,未能根据上下文语境正确选择词义。

导致望文生义的主要原因是疏忽大意,未能根据上下文语境正确选择词义。

(二)专有名词先天性歧义英语专有名词,尤其是地名专有名词,在不同语境和历史环境下意义不同。

例:The first permanent Anglo-American settlement was established in 1821.【译文】第一个永久英裔美洲人定居点建立于1821年。

【评析】Anglo-American可解作“英裔美洲人”或“英裔美国人”,根据上下文和历史背景分析可知,德克萨斯1821年成为开发地,直到1845年才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第28州。

因此,“英裔美国人”是1845年以后的事。

(三)普通词语先天性歧义原因:普通词语的先天性歧义主要是因为词语的一词多义。

普通词语的多义性主要来自于下面几个方面:1. 原始意义与引申意义;2. 普遍意义与特殊意义;3. 抽象意义与具体意义;4. 字面意义与比喻意义。

例:Maurice Sendak, US artist, best known for his illustrations of children's books...【译文】莫里斯·森达克,美国画家,以在儿童书籍中画插图最为出名。

【评析】“artist”一词来自“art”,而艺术一词泛指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文学等,它还指技术、技艺、技巧等。

在本例句中,根据对莫里斯·森达克以及上下文的认识,用“美术家”或“画家”更为准确。

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翻译示例汇总(6-8章)【圣才出品】

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翻译示例汇总(6-8章)【圣才出品】

第6章翻译的语篇6.1复习笔记一、概述1.语篇:指相对完整和独立的一个语言片段。

内容相对完整的文章或著作节选均可称为语篇。

2.翻译的具体操作是在两个层次上进行的。

(1)词句层,即遣词造句的过程。

这一层次上译者所思考的主要是词义的定夺及句式的安排。

(2)语篇层,译者不仅要考虑一个句子,还要顾及几个句子、整个段落,以至整篇文章。

译者必须善于连句成篇,句与句之间的结构衔接、意义连贯也是保证译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因此,我们不仅要体味译者在选词造句上的精妙,也要纵观语篇层次上意义的连贯和流畅,作为自己翻译实践的借鉴。

语篇的类型多种多样,选取以下几种语篇类型加以论述。

虽然每种语篇类型在措辞和文体上都有各自特点,但只要掌握了牢固的英汉语知识和基本翻译技巧,基本可以应付自如。

二、报刊语篇的翻译1.定义:报刊语篇属于新闻文体。

从广义上讲,报刊语篇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宗教、法律、家庭等各个方面。

它强调的是内容的“纪实性”(factualness),即文章包含了多少“事实”(fact)或“信息”(information)。

2.层次(1)硬新闻(pure hard news),指的是新闻电讯报道,这类新闻纪实性最强,讲究客观事实的报道。

(2)软新闻(pure soft news),纪实性最弱,娱乐性最强,如社会新闻、杂文小品等。

(3)各式文章被泛称为特写(feature articles),如专题报道、采访、人物介绍、每周专文、各类评述或杂议等。

报刊文章的特点是题材新颖,时效性强,通过派生、附加、合成、拼缀及缩略等产生的新词多。

3.特征(1)语法上:a.广泛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以增添真实性和生动性;b.倾向于多用简单句,并辅以定语、状语、同位语、插入语等补加成分,为读者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c.以提供事实或消息为目的,避免使用带有个人感情或倾向性的语言。

(2)翻译上:译文的准确和严谨仍是报刊语篇的基本要求。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 笔记及习题(翻译的类型)【圣才出品】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 笔记及习题(翻译的类型)【圣才出品】

第10单元翻译的类型10.1 复习笔记按照文本类型来分,翻译可分为科技翻译、文学翻译、商务翻译、经贸翻译等;按照处理方法来分,翻译可以分为全译、编译、摘译、节译等等。

一、全文翻译(complete translation)全文翻译指译者对原文或原著的完整的翻译,不加任何删节。

全文翻译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翻译上,尤其是诗歌。

1. 操作原则全文翻译必须强调再现原作内容和形式的完整性和整体性,译者只能进行“微观调整”。

2. 适用范围全文翻译适用范围最广,任何语体、任何文体的作品都可以,尤其是政治外交场合、法律文书、严肃文学作品等。

3. 对译者要求全文翻译对译者提出的要求是:译者需要具备的翻译能力;译者不能对原作进行改动,限制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二、节译(selected translation)节译指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局部地被删节了的翻译。

节译在内容的删取上相对比较多,有时候由于社会文化或经济政治的原因,译者经过对实际利益、译文可能的社会效应的权衡后选择删除。

节译的内容能保持意义的相对完整。

1. 操作原则节译遵循的原则为:针对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2. 适用范围节译也可适用多种文体的翻译,例如文学作品的节选翻译、社科作品的选段翻译等等。

节译的内容必须具有相当的整体性,能够独立成为思想意义相对完整的语篇。

3. 对译者要求节译对译者提出的要求是:译者需要具备的翻译能力;译者具备对原作各部分内容的分析判断能力,能够对原作整体思想进行准确无误的把握。

三、改译(rewriting)改译是译者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书写的翻译方法,是译者的重新创作。

改译就是译者因为思想意识和诗学的限制而选择的处理原文语言文化有关问题的策略。

1. 操作原则改译遵循的原则为:改变必须以原作为基础;保证译文的整体性。

2. 适用范围改译可用于文学作品的译介,也可用于应用文体翻译,例如广告翻译。

3. 对译者要求改译对译者提出的要求是:译者需要具备对原文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文学创作能力、对作品内容重组能力等。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配套辅导书笔记及习题(翻译中的文化意识)【圣才出品】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配套辅导书笔记及习题(翻译中的文化意识)【圣才出品】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配套辅导书笔记及习题(翻译中的⽂化意识)【圣才出品】第9章翻译中的⽂化意识9.1 复习笔记⼀、语⾔是⽂化的产物,也是⽂化的载体语⾔和⽂化是⼀个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

语⾔是⽂化的⼀部分,⼜是⽂化的映像。

翻译时,译者必须具有⽂化意识。

⽂化意识,就是译者要认识到翻译既是跨语⾔、⼜是跨⽂化的信息交流,⽂化的差异跟语⾔的差异⼀样,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

⼆、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也是跨⽂化转换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更是⼀种跨⽂化转换。

在某种意义上,语⾔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

译者应把尽量保存原⽂的异国情调、进⽽忠实地传达原⽂的内容,视为翻译的“⾸先的⽬的”。

翻译作为⽂化交流的⼯具,是⽆法做到“语⾔传真”的,但却可以要求“⽂化传真”。

“⽂化传真”,指译者不要轻易改变原⽂中所蕴涵的异国情调,特别是要切忌把异域的⽂化特⾊改换成译语的⽂化特⾊。

三、跨⽂化转换的策略⽆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都有不少⽂化特⾊浓郁的词语,特别是在许多成语、谚语、俚语、⽅⾔中,⽂化内涵尤其丰富。

这样的词语,或是称作“富有⽂化特⾊的词语”(culture-specific term),或是称作“⽂化内涵丰富的词语”(culture-loaded word)。

对于富有⽂化特⾊的词语,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策略:(1)移植法:对于英语中⽂化内涵丰富的词语,但凡有可能,应尽量采取保留形象的移植译法,使之成为汉语中的“新鲜⾎液”。

这种移植译法也就是直译法。

⽐如,英语谚语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 the one eyed man is King,意思有点近似汉语的“蜀中⽆⼤将,廖化充先锋”,译成“⼭中⽆⽼虎,猴⼦称霸王”倒还可以接受,可远不如“盲⼈国⾥,独眼⼈称王”来得形象。

不过,由于英汉在语⾔⽂化上的差异,有时仅仅采取直译法还不能完全达意,⽽必须进⾏⼀定的增补。

(2)借⽤法:所谓借⽤法,就是借⽤汉语现成的俗语来传译英语的俗语。

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笔记课后习题翻译示例汇总】-第1~4章【圣才出品】

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笔记课后习题翻译示例汇总】-第1~4章【圣才出品】

第1章翻译的性质、标准及要求1.1 复习笔记一、翻译的性质翻译即将一种语言——源出语(Source Language)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目的语(Target Language)或曰接受语(Receptor Language),而意义保持或大抵保持不变。

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给翻译所下的定义为: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Eugene A. Nida &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1969)[译文]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

奈达还对此作了说明:(1) 再现原文的信息(Message)而不是保留原文的形式结构(Formal Structure);(2) 对等(Equivalence)不是同一(Identity);(3) 对等是最贴近、自然的对等;(4) 意义是优先考虑的因素;(5) 文体成分虽居其次,但也十分重要。

翻译一般分为三类:(1) 按翻译手段,可分为口译、笔译和机器翻译。

(2) 按源出语和目的语,可分为语际翻译、语内翻译和符际翻译。

(3) 按翻译题材,可分为政论翻译、应用文翻译、科技翻译、文学翻译等。

二、翻译的标准翻译标准,亦曰翻译原则,即指导翻译实践、评价译文质量的尺度。

(一) 泰特勒的三原则与严复的三字标准1. 亚历山大·F·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在《论翻译的原则》中提出了三条基本原则:(1) 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穆雷《英汉翻译基础教程》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第三章至第五章【圣才出品】

穆雷《英汉翻译基础教程》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第三章至第五章【圣才出品】

第3章修辞翻译3.1辞格的翻译1.as long as it’s broad【译文】半斤八两;结果一样2.as clear as crystal【译文】清如水晶3.as hard as rock【译文】坚如磐石4.as light as feather【译文】轻如鸿毛5.as cheerful as a lark【译文】像云雀一样快活6.as blind as a bat【译文】像蝙蝠一样瞎7.as cunning as a dead pig【译文】像狐狸一样狡猾8.as happy as a cow【译文】快乐得像只百灵鸟9.as thin as lath【译文】骨瘦如柴10.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译文】一贫如洗11.as sure as a gun【译文】毫无疑问;的的确确12.as sharp as a needle【译文】十分精明13.as welcome as a storm【译文】像暴风雨一样受欢迎(不得人心)【解析】英语中有些明喻习语在使用时也是以反语的形式出现的。

用反语来表达思想、观点或描绘事物,实际上是一种意重语轻的修辞方式,常常含有讽刺、幽默或揶揄的意味。

14.as slender in the middle as a cow in the waist【译文】腰细如牛(腰粗如牛)15.a fly in the ointment(油膏)【译文】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16.Her sharp mind,sawing raggedly through illusions like a bread knife through a hunk of frozen fish.【译文】她敏锐的思想慢慢地剔开了错觉,就像一把面包刀割开一块厚厚的冻鱼一样。

17.He wanted it all with a horrible intensity,as the faun wants the nymph.【译文】他强烈得可怕地渴望着这一切,像牧神渴望林间的仙女一样。

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复习笔记及翻译示例汇总(翻译的基本知识篇)【圣才出品】

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复习笔记及翻译示例汇总(翻译的基本知识篇)【圣才出品】

第1章翻译的基本知识篇1.1 复习笔记一、翻译的类型(一)翻译的类型划分根据语言学家罗曼·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论述,翻译可以分成三种类型:1.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other signs in the same language),是指同一语言中用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如古文翻译成现代文。

2. 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some other language),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即用另一种语言的语符来解释一种语言的语符,这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翻译”,如英汉翻译。

3. 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nonverbal sign system),是指通过非语言的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如把语言符号用图画、手势、数学、电影或音乐来表达。

(二)类型划分的意义:罗曼·雅可布逊首次提出了翻译中的对等概念。

他使我们认识了广义和狭义的翻译概念。

雅可布逊对翻译的三种分类,表明他对语言概念的观点,即语言概念是广泛的和无所不包的。

这三种类型的翻译,几乎包括了一切语言(和非语言)的交际活动。

1. 在语内翻译中,是用一个语符单位替代另一个语符单位,对一个词的翻译可以选用同义词或者迂回表达法。

但同义词不可能是完全对等的词,而改换说法会使原意有增减。

2. 在语际翻译中,符号与符号之间一般也没有完全的对等关系。

人们通常不是用一种语言的语符替代另一种语言中的单个的符号,而是替代“更大的单位”,即“信息”(message),是用信息替代信息。

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翻译示例汇总(翻译的技巧篇)【圣才出品】

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翻译示例汇总(翻译的技巧篇)【圣才出品】

第3章翻译的技巧篇3.1 复习笔记一、翻译技巧1. 概述:翻译技巧说到底就是对语言差异的“灵巧”处理,是译者熟练而巧妙地运用各种翻译手法,完美地表达思想内容的技能,它可以在长期反复的“操作训练”中为人所掌握。

2. 基本方法:拆译、词性转译、精简、增补、倒置、反译、虚译和实译、词语褒贬翻译、被动式翻译、数字倍数翻译等。

这些翻译技巧在同一个句子中互相穿插,互为补充。

二、拆译1. 原因:中英句法不同英语:句法连绵,一个主句可以与众多的修饰词组、短语、从句共同组成;汉语:句法短促,从容不迫。

2. 从译文比较看拆译译文的语言形式必须符合译文的语言习惯。

由于中英句法不同,因此应将原文打破重组,或抽词拆译、或抽短语词组拆译,要避免“上下三十六根牙齿嚼不烂”的“翻译腔”。

原文语言中最习见最自然的表现法,在译文中也必须用译文语言中最习见最自然的表现法来翻译,例:He crashed down on a protesting chair.【生硬译文】他猛然坐到一张吱吱地发出抗议声的椅子。

【自然译文】他猛然坐到一把椅子上,椅子被压得吱吱作响。

【评析】在英文中“protesting”可以直接修饰后面的词,直翻成汉语“抗议”是行不通。

因此应展开联想,将这类词所含的内容从句中拉出来,单独加以表述。

在汉语中用拟声词表达自然生动,因此“吱吱作响”是最自然的表达。

3. 长句拆译原因:中文表述无法按照其英文句法展开。

中文最忌讳的是长长的一句话中间不带一个标点符号,非拆不可。

例:They represented a worthy beginning to the reshaping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cept of collective effort in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译文】这个宣言和行动纲领表明了一个可贵的开端,那就是在国际和国家经济发展方面,联合国提出了一个同心协力的新概念。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 笔记及习题(段落翻译)【圣才出品】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 笔记及习题(段落翻译)【圣才出品】

第5单元段落翻译5.1 复习笔记语段是篇章的基本结构单位。

语段亦称句群或句子组合,是大于句子的语言片段。

一、英汉段落比较英语段落的构成大致可分为两类:(1)“主题句——阐述句——总结句”的结构;(2)利用连词体现各种句际关系,并以某一中心思想统领的形散神聚结构。

汉语段落通常都围绕一个较为含蓄的中心思想展开的。

在一个语段中,汉语句子一般按时间顺序排列。

汉语句群可先总论或分说,也可先分说后总论,加上“总之”等词语。

二、逻辑关联翻译过程中,逻辑思维对于翻译的理解、分析、表达及译文校正等都很重要。

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a Language of Hypotaxis),所以英语重逻辑性。

一般说来,英语句子逻辑标志(1ogic markers)非常明显,即用连接词来明示其逻辑关系。

But occasionally, through haste or carelessness, mistakes were made, so that at the end of the business day one teller would be short on cash, the other long.【译文】但是,偶尔也有这种情况,由于仓促匆忙或者粗心大意而造成错误,结果当天停业结算时,有的出纳会短了现金而另一个却会多了现金。

三、顺序调整在英汉互译中,根据语篇的需要,进行语序的调整。

例:It was no burden to me but a relief to dictate from my general body of knowledge acquired at the summit full explanations to one I know so well.【译文】根据我在峰会所获得的全部知识来对我所深知的人作全面说明,这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使我如释重负。

5.2 课后习题详解课内练习1 逻辑关联段落翻译1. Self-esteem is feeling worthy and able to meet life’s challenges. It is as essential as the air we breathe, and just as intangible. It comes from the depths of our core, yet it is reflected in every outward action we take, grand or small. It is the essence from which we measure our worth and the most important building block in the foundation of our intangible.【提示】meet life’s challenges可译为“接受人生/生活的挑战”;from the depths of our core可译为“来源于我们的心灵深处”;in every outward action we take, grand or small更需要意译,可考虑译为“一举一动”。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笔记及习题(段落翻译)【圣才出品】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笔记及习题(段落翻译)【圣才出品】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笔记及习题(段落翻译)【圣才出品】第5单元段落翻译5.1 复习笔记语段是篇章的基本结构单位。

语段亦称句群或句⼦组合,是⼤于句⼦的语⾔⽚段。

⼀、英汉段落⽐较英语段落的构成⼤致可分为两类:(1)“主题句——阐述句——总结句”的结构;(2)利⽤连词体现各种句际关系,并以某⼀中⼼思想统领的形散神聚结构。

汉语段落通常都围绕⼀个较为含蓄的中⼼思想展开的。

在⼀个语段中,汉语句⼦⼀般按时间顺序排列。

汉语句群可先总论或分说,也可先分说后总论,加上“总之”等词语。

⼆、逻辑关联翻译过程中,逻辑思维对于翻译的理解、分析、表达及译⽂校正等都很重要。

英语是⼀种“形合语⾔”(a Language of Hypotaxis),所以英语重逻辑性。

⼀般说来,英语句⼦逻辑标志(1ogic markers)⾮常明显,即⽤连接词来明⽰其逻辑关系。

But occasionally, through haste or carelessness, mistakes were made, so that at the end of the business day one teller would be short on cash, the other long.【译⽂】但是,偶尔也有这种情况,由于仓促匆忙或者粗⼼⼤意⽽造成错误,结果当天停业结算时,有的出纳会短了现⾦⽽另⼀个却会多了现⾦。

三、顺序调整在英汉互译中,根据语篇的需要,进⾏语序的调整。

例:It was no burden to me but a relief to dictate from my general body of knowledge acquired at the summit full explanations to one I know so well.【译⽂】根据我在峰会所获得的全部知识来对我所深知的⼈作全⾯说明,这并不是⼀种负担,⽽是使我如释重负。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短文翻译及详解)【圣才出品】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短文翻译及详解)【圣才出品】

附录短文翻译及详解说明:本章全面收录《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主编,修订本)中的短文翻译练习,每篇短文后面不仅有参考译文,而且还列举出相应的翻译要点及解析,对于以该书为教材的考生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较强的指导性,同时可以帮助考生巩固该书所学内容。

1When Chou En-lai’s door opened they saw a slender man of more than average height with gleaming eyes and a face so striking that it bordered on the beautiful①. Yet it was a manly face, serious and intelligent, and Chu judged him to be in his middle twenties②.Chou was a quiet and thoughtful man, even a little shy as he welcomed his visitors, urged them to be seated and to tell how he could help them.Ignoring the chair offered him, Chu Teh stood squarely before this youth more than ten years his junior and in a level voice told him who he was, what he had done in the past, how he had fled from Yunnan, talked with Sun Yat-sen, been repulsed by Chen Tu-hsiu in Shanghai, and had come to Europe to find a new way of life for himself and a new revolutionary road for China. He wanted to jo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group in Berlin, he would study and work hard, he would do anything he was asked to do but return to his old life, which had turned to ashes beneath his feet③.As he talked Chou En-lai stood facing him, his head a little to one side as was his habit, listening intently until the story was told, and then questioning him.When both visitors had told their stories, Chou smiled a little, said he would help them find rooms, and arrange for them to join the Berlin Communist group as candidates until their application had been sent to China and an answer received. When the reply came a few months later they were enrolled as full members④, but Chu’s membership was kept a secret from outsiders.General Chu explained this procedure as necessary because, as a general in the Yunnan Army, he had been one of the earliest Kuomintang members and he might be sent back to Yunnan by the Communist Party at some future date⑤. Though not publicly known as a Communist, General Chu said that he broke all connections with his past, and with the old society in every way, “so that a heavy burden seemed to fall from my shoulders.” There were hundreds of Chinese students in Germany at the time, most of them rich men’s sons with whom he might have associated⑥in the past. Such men he now avoided and he spent his time studying hungrily, avidly⑦, with young men many of whom were almost young enough to be his sons.(From The Great Road, by Agnes Smedley) 【参考译文】周恩来的房门打开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身材瘦长、比普通人略高一点的人,两眼闪着光辉,面貌很引人注意,称得上清秀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单元篇章翻译7.1 复习笔记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语篇包括“话语”(discourse)和“篇章”(text)。

语篇特征为:连贯、衔接,且具有明确的论题结构。

一、衔接根据Halliday和Hasan的著作《英语中的衔接》,衔接手段大致可分为两种:语法衔接手段(grammatical cohesion)和词汇衔接手段(lexical cohesion)。

前者又可以包括指称(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substitution)和连词(conjunction)。

1. 指代指代主要分为三类:人称指代、指示指代和比较指代。

英语中,为了实现衔接,一般尽量采用代词指代前面出现的名词。

汉语倾向于重复前文出现的名词,或者采用“零式指称”,省略主语。

例:My friend looked somewhat ill at ease when he told me this: At the time when he bought this big house, his children had all been at school. Now they had their own homes and jobs.【译文】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买这座房子时,孩子们还在上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

2. 省略省略可以分为名词省略、动词省略和小句省略。

例:I had many wonderful ideas, but I only put a few into practice.【译文】我有很多美妙的想法,但是只把少数付诸实践了。

3. 替代“替代”指用较简短的语言形式替代上文中的某些词语,使行文简练流畅。

(1)名词替代比较常见的是使用one代替前文出现的某个名词。

例:Carrie picked out the new abode because of its newness and bright wood—work. It was one of the very new ones supplied with steam heat, which was a great advantage.(Sister Carrie, Dreiser, T)【译文】嘉莉选中这套新居所,是因为它是新建的,而且房间的木质部分色泽鲜亮,屋里有暖气,这是当时最新的房子才有的。

【分析】原文中,ones替代了abode;译文中,“房子”与其前面的“居所”构成同义词。

(2)动词替代经常是用助动词do的几种形式来代替前文出现的某个动词或动作意义。

例:And yet this John Openshaw seems to me to be walking amid even greater perils than did the Sholtos.【译文】可是在我看来,这个约翰·奥彭肖似乎是正在面临着比舒尔托更大的危险。

【分析】原文中,did替代了walked amid peril;译文中,该处同样进行了省略处理。

(3)小句替代使用指示代词指代前文出现的某一小句或者某一概念。

例:“Well, I’ve got twenty-two dollars, but there’s everything to be paid for thisweek yet, and if I use all I get Saturday to pay this, there won’t be any left for next week Do you think your hotel man will open his hotel this month?”“I think so,” returned Hurstwood. “He said he would.”(Sister Carrie, Dreiser, T)【译文】“嗯,我有二十二块,但还要应付这个星期的一切开销,如果把星期六发的薪水全部用来付房租,下下星期的花销就没着落了你觉得你那个开饭店的人这个月会开业么?”“我想是这样的。

”赫斯特伍德说,“他说过的。

”【分析】原文中,so替代了my hotel man will open his hotel this month;译文中,该处保留了原文的替代形式。

4. 连词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 and Hasan,1976)将连接分为四类:增补(additive)、转折(adversative)、因果(causal)和时间(temporal)。

(1)增补。

由并列连词and充当。

例:On the other hand, Miss Sun received a contract, and was even raised a step on the salary scale.(Fortress Besieged, Ch’ien Chung shu)【译文】孙小姐倒有聘约的,薪水还生了一级。

(2)转折。

英语中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常用的有but,though,however,while,although等;汉语中经常使用的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主要有“但是”“虽然……但是”“可是”“不过”“然而”等。

例:He refused, but after she had pressed him over and over again, he reluctantly told her a little about them.(Fortress Besieged, Ch’ien Chung shu)【译文】他不肯讲,经不起她一再而三的逼,讲了一点。

(3)因果。

英语中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主要有because,so,since,as等;汉语中也有对应的结构“因为……所以”。

例:He has not yet decided on the exact wording of the letter, since he did not know what sort of contract the president’s office would be sending him.(Fortress Besieged, Ch’ien Chung shu)【译文】这封信的措词,他还没有详细决定,因为他不知道校长室送给他怎样的聘约。

(4)时间。

英语中经常使用的时间关系的连词主要有when,before,as soon as,not…until等;汉语表达比较灵活。

例:【译文】He wouldn’t listen to her, and later when she learned that his contract had not been inadvertently left out, she didn’t press him.(Fortress Besieged, Ch’ien Chung shu)【译文】鸿渐不听她的话,她后来知道聘书并非无心遗漏,也就不勉强他。

5. 词汇衔接韩礼德与哈桑(1976)把英语的词汇衔接分为:复现关系(reiteration)和同现关系(collocation)两类。

李运兴(2001)把词汇衔接分为:同义衔接(synonym}和组合衔接(collocation)两类。

而同义衔接又分为:同义词(synonym)、近义词(near-synonym)、上义词(super-ordinate)、下义词(hyponym)和概括词(general word)等构成的词汇链。

例:A clearing sky, a display of red, white, and blue, no more rain—with suchfavorable portents, why did his feeling of foreboding persist?(John Jakes:Heaven and Hell)【译文】雨过天晴,蓝天上挂着白云红霞,不再下雨了,这些都是好兆头,但是他为什么一直笼罩着不详的预感呢?【分析】语法上,a display of red, white and blue是a clearing sky的同位语。

这三个关于颜色的词语所处的词汇链是在天气这一话题的控制下,所以其词义定位应是在描述天气的范围里,故三者分别对应红霞,白云,蓝天。

Now the government is about improving the people’s lives, to provide the basic necessities for our people, we need to create the social safety net that covers the entire population and protect people’s basic need.【译文】如果说政府也是民生政府的话,就要重点保障基本民生。

来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

【分析】people’s lives,basic necessities和people’s basic need均表示“民生”。

英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而汉语则将“民生”一词重复三次以表示强调。

二、连贯语篇连贯的基础是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认知和知识结构的沟通。

有时英语的连贯不仅依靠语言、语法手段,还要靠读者的语外知识。

例:She found herself minus the leg one week after consulting a doctor about a persistent swelling attributed to hard work and play in New York City—it was an inoperable bone tumor. While it saved her life, an ensuring year of chemotherapy reduced the once stunning model to a bald shadow of her former self.【译文】她腿上出现了一个持续不消的肿块,原以为是在纽约又工作又游玩累的,看医生之后才知道是骨癌,而且不能手术。

一个星期后她便截了那条腿。

截肢虽然挽救了她的生命,但接踵而来的长达一年的化疗使得一度艳丽销魂的时装模特儿秀发脱落,枯瘦如柴,失去昔日风采。

三、布局1. 具有描写功能和叙述功能信息的布局是:英语中常混合在一个句子中;汉语常分开处理,各自聚集在不同的句子中。

例:The wedding was very much like other weddings, where the parties had no taste for finery or parade; and Mrs. Elton, from the particular detailed by her husband, thought it all extremely shabby and very inferior to her own.(Jane Austen: Emma)【译文1】这个婚礼也像别的婚礼一样,双方都不喜欢装饰和炫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