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配筋的简算方法

合集下载

框架梁钢筋配筋率计算实例

框架梁钢筋配筋率计算实例

框架梁的钢筋配筋率是根据设计要求和构件尺寸计算出来的,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实例:假设有一个宽度为400毫米、高度为600毫米的矩形截面框架梁,长度为5米,设计要求承受最大荷载为100吨。

假定采用HRB400级别的钢筋,则可以按如下步骤计算梁的钢筋配筋率:1. 计算梁的截面面积:截面面积=宽度×高度=0.4m×0.6m=0.24平方米。

2.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梁的弯矩:最大弯矩=M=100吨×5米×10=5000kN·m。

3. 假设采用直径为20毫米的HRB400钢筋进行配筋,则单根钢筋的抗弯能力为Asfy=π×(20毫米/2)²×275MPa≈1539.38mm²。

4. 确定钢筋的配筋率:As/A=5000kN·m/(0.24m²×275MPa)=76.32%。

5. 对于钢筋的层间距离,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可按照以下公式计算:h0=0.45×min(h, b)≈0.45×400毫米≈180毫米。

6. 计算钢筋的数量:As=As/A×A=0.76×0.24平方米×1539.38mm²≈281.67mm²。

因此,需要配筋的钢筋根数N≈281.67mm²/1539.38mm ²≈0.183根。

7. 将钢筋等分到每层中,计算每层的钢筋根数:每层钢筋根数=N/2≈0.09根。

8. 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确定钢筋的位置、间距和弯曲半径等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仅为示例,实际的梁的钢筋配筋率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结构尺寸进行计算。

钢筋计算公式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钢筋计算公式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钢筋计算公式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梁的钢筋计算

梁的钢筋计算

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
1、抗扭腰筋=净跨长Ln+左右支座锚固长度+弯勾*2
+搭接长度Ll或Lle 2、构造腰筋=净跨Ln+15d*2+弯勾*2(一级钢) 3、拉接筋长度=梁宽-2C+2*11.9d+2d 拉接筋根数一般按箍筋间距的2倍计算
1、吊筋长度=2*20d+2* 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屋面框架梁变截面构造
LaE(La) LaE(La) Δ hc
hc
注: 锚入长度均考虑为LaE
hb
框架梁箍筋构造
此端箍筋构造可不设加密区 梁端箍筋规格及数量由设计确定
50
50
50
主梁
加密区
加密区
加密区:抗震等级为一级: ≥ 2.0hb且≥ 500 抗震等级为二~四级: ≥ 1.5hb且≥ 500
抗震框架梁KL、WKL(尽端为梁)箍筋加密区范
屋面框梁端部构造
屋 面 框 梁 端 部 构 造
上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Ln
架立筋长度=净跨长-两边负筋净长+150*2
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支座锚固 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支座锚固
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
当Hc-C+Hb-C>1.5Lae时,采用B节点形式,柱内钢筋伸入梁内1.5Lae。 当Hc-C+Hb-C≤1.5Lae时,采用C节点形式,柱内钢筋伸入梁内1.5Lae+20d。 另一种是梁包柱:采用D、E节点。 A节点是柱内钢筋直接弯入梁内,做梁的上部钢筋使用。

框架梁算量的基本方法

框架梁算量的基本方法

下面先介绍框架梁算量的基本方法,然后介绍软件中的计算设置,包括内容介绍、影响范围和平法来源。

一、算量基本方法:框架梁的计算包括上部钢筋、下部钢筋、侧面钢筋、箍筋、次梁加筋、吊筋以及加腋钢筋的计算。

一、上部钢筋:1.上通长筋:上通长筋=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GGJ2009中,非楼层框架梁的弯折长度取自【直形非框架梁端节点】、【非框架梁上部钢筋锚入平行墙支座节点】和【弧形非框架梁端节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支座钢筋:中间支座:支座筋=搭接+伸入跨中长度+支座宽+伸入跨中长度+搭接端支座:支座筋=搭接+伸入跨中长度+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根据原位标注中支座钢筋的位置,可计算出上述两种情况的支座钢筋,其中端支座的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第一、二、三排的支座钢筋两端伸入跨中长度取计算设置第2项、第3项和第4项。

当左右跨不等时,伸入小跨内负筋的L取值为计算设置第5项。

如果支座钢筋与跨中钢筋相同,软件可以自动连通计算。

3.跨中钢筋:跨中筋=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如果原位标注上相邻两跨的跨中钢筋相同,软件可以自动连通计算。

上部非通长筋与架立筋的搭接长度取计算设置第1项。

二、下部钢筋:1.下通长筋:下通长筋=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端支座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2.下部钢筋:(1)下部钢筋中间支座:下部钢筋=直锚+净长+直锚端支座:下部钢筋=直锚+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根据原位标注中支座钢筋的位置,可计算出上述两种情况的下部钢筋,其中端支座的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2)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距支座边距离+净长-距支座边距离不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距支座边距离取计算设置第6项。

三、直形非框架梁的变截面计算:GGJ2009中,直形非框架梁的变截面计算,软件内置了3个节点设置处理各种变截面情况(每个节点设置包含了平法图集的各种构造要求),根据标高关系可以自动匹配到相应的节点设置。

梁的钢筋类型以及计算方法

梁的钢筋类型以及计算方法

梁的钢筋类型以及计算方法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框架梁算量的基本方法

框架梁算量的基本方法

下面先介绍框架梁算量的基本方法,然后介绍软件中的计算设置,包括内容介绍、影响范围和平法来源。

一、算量基本方法:框架梁的计算包括上部钢筋、下部钢筋、侧面钢筋、箍筋、次梁加筋、吊筋以及加腋钢筋的计算。

一、上部钢筋:1.上通长筋:上通长筋=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GGJ2009中,非楼层框架梁的弯折长度取自【直形非框架梁端节点】、【非框架梁上部钢筋锚入平行墙支座节点】和【弧形非框架梁端节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支座钢筋:中间支座:支座筋=搭接+伸入跨中长度+支座宽+伸入跨中长度+搭接端支座:支座筋=搭接+伸入跨中长度+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根据原位标注中支座钢筋的位置,可计算出上述两种情况的支座钢筋,其中端支座的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第一、二、三排的支座钢筋两端伸入跨中长度取计算设置第2项、第3项和第4项。

当左右跨不等时,伸入小跨内负筋的L取值为计算设置第5项。

如果支座钢筋与跨中钢筋相同,软件可以自动连通计算。

3.跨中钢筋:跨中筋=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如果原位标注上相邻两跨的跨中钢筋相同,软件可以自动连通计算。

上部非通长筋与架立筋的搭接长度取计算设置第1项。

二、下部钢筋:1.下通长筋:下通长筋=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端支座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2.下部钢筋:(1)下部钢筋中间支座:下部钢筋=直锚+净长+直锚端支座:下部钢筋=直锚+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根据原位标注中支座钢筋的位置,可计算出上述两种情况的下部钢筋,其中端支座的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2)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距支座边距离+净长-距支座边距离不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距支座边距离取计算设置第6项。

三、直形非框架梁的变截面计算:GGJ2009中,直形非框架梁的变截面计算,软件内置了3个节点设置处理各种变截面情况(每个节点设置包含了平法图集的各种构造要求),根据标高关系可以自动匹配到相应的节点设置。

框架梁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框架梁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框架梁钢筋算量基本方法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框梁高度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梁的配筋计算

梁的配筋计算

梁的配筋计算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15dx2)2、端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15d);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15d)3、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4、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15d)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①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5d }。

②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5d }5、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6、拉筋①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抗震弯钩值)+2d②拉筋直径: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mm,拉筋直径为8mm③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7、箍筋(P35)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框架梁配筋率计算公式

框架梁配筋率计算公式

框架梁配筋率计算公式框架梁配筋率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关系到框架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那咱就来好好聊聊框架梁配筋率的计算公式。

咱们先来说说啥是配筋率。

简单来讲,配筋率就是钢筋的面积与梁截面面积的比值。

就好比你做蛋糕,放的水果丁和整个蛋糕大小的比例,这个比例得合适,蛋糕才好吃,梁也是这个道理,配筋率合适,梁才能结实耐用。

框架梁配筋率的计算公式是:ρ=As/bh0 。

这里的ρ 就是配筋率啦,As 是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b 是梁的截面宽度,h0 是梁截面的有效高度。

举个例子吧,我之前参与过一个学校教学楼的设计项目。

在计算框架梁配筋率的时候,那可真是一点都不能马虎。

我们测量了梁的宽度是 300 毫米,有效高度是 500 毫米。

经过计算和选型,确定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是 750 平方毫米。

那按照公式来算算,ρ = 750 / (300×500) = 0.5% 。

通过这个计算结果,我们就能判断这个配筋率是不是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啦。

在实际工程中,配筋率的确定可不是简单套个公式就行的。

要考虑好多因素,比如梁所承受的荷载大小、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强度级别等等。

就像炒菜,盐放多少得看菜量多少、大家口味轻重,配筋率也得综合各种情况来确定。

有时候,为了找到最合适的配筋率,我们得反复计算、比较。

比如说,算出来一个配筋率,发现不太保险,那就得调整钢筋的数量或者规格,重新再算。

这就跟你解数学难题似的,得不断尝试,找到那个最优解。

而且啊,不同的建筑类型、不同的使用功能,对框架梁配筋率的要求也不一样。

比如说医院的大楼,那得更结实更安全,配筋率可能就得高一些;要是普通的住宅楼,可能就相对低一点。

总之呢,框架梁配筋率的计算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细致活。

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参数都得认真对待,这样才能保证咱们盖的房子、建的大楼稳稳当当,让大家住得安心、用得放心。

这可容不得半点马虎,要不然出了问题那可就麻烦大啦!。

框架梁钢筋计算公式汇总

框架梁钢筋计算公式汇总

框架梁钢筋计算公式汇总1上部通长筋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度+左支座锚固长度+右支座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锚固的取值:(1)端支座支座宽-C≥max(laE,0.5Hc+5d),直锚,锚固取Max(laE,0.5Hc+5d)。

支座宽-C<max(laE,0.5Hc+5d),弯锚,取Max (0.4laE+15d,Hc-C+15d )。

(2)中间支座支座宽≥max(laE,0.5Hc+5d),直锚,锚固取Max(laE,0.5Hc+5d)。

支座宽<max(laE,0.5Hc+5d),弯锚,取Max(laE,0.5Hc+5d)。

2上部边支座负筋上部边支座负筋(第1排)=1/3净跨长+支座锚固长度上部边支座负筋(第2排)=1/4净跨长+支座锚固长度锚固的取值:(1)端支座支座宽-C≥max(laE,0.5Hc+5d),直锚,锚固取Max(laE,0.5Hc+5d)。

支座宽-C<max(laE,0.5Hc+5d),弯锚,取Max (0.4laE+15d,Hc-C+15d )。

(2)中间支座支座宽≥max(laE,0.5Hc+5d),直锚,锚固取Max(laE,0.5Hc+5d)。

支座宽<max(laE,0.5Hc+5d),弯锚,取Max(laE,0.5Hc+5d)。

3上部中间支座负筋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1排)=1/3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度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2排)=1/4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度4下部通长筋下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5下部边跨负筋下部边跨钢筋=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6下部中间跨负筋下部中间跨钢筋=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7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8抗扭钢筋抗扭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9拉筋9.1拉筋长度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9.2拉筋根数9.2.1没有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9.2.2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10箍筋10.1箍筋长度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2+11.9d*2+8d 10.2箍筋根数箍筋根数=加密区根数*2+非加密区根数一级抗震:加密区长度=max(梁高*2,500)加密区根数=[(梁高*2-50)/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加密区长*2)/非加密区间距-1 二至四级抗震:加密区长度=max(梁高*1.5,500)加密区根数=[(梁高*1.5-50)/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加密区长*2)/非加密区间距-1。

框架梁的钢筋计算设置介绍

框架梁的钢筋计算设置介绍

从计算设置学平法之三——框架梁的计算设置介绍下面先介绍框架梁算量的基本方法,然后介绍软件中的计算设置,包括内容介绍、影响范围和平法来源。

一、算量基本方法:框架梁的计算主要包括上部钢筋、下部钢筋、侧面钢筋、拉筋、箍筋、次梁加筋、吊筋以及加腋钢筋的计算。

一、上部钢筋:(一)上通长筋:上通长筋=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弯折-保护层GGJ2009中,楼层框架梁的弯折长度取自【楼层框架梁端节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屋面框架梁的弯折长度取自【屋面框架梁端节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弯折值。

(二)支座钢筋:中间支座:支座筋=搭接+支座宽+搭接端支座:支座筋=搭接+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根据原位标注中支座钢筋的位置,可计算出上述两种情况的支座钢筋,其中端支座的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第一、二、三排的支座钢筋两端伸入跨中长度取计算设置第2项、第3项和第4项。

当左右跨不等时,伸入小跨内负筋的L取值为计算设置第5项。

如果支座钢筋与跨中钢筋相同,软件可以自动连通计算。

(三)跨中钢筋:跨中筋=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如果原位标注上相邻两跨的跨中钢筋相同,软件可以自动连通计算。

上部非通长筋与架立筋的搭接长度取计算设置第1项。

二、下部钢筋:(一)下通长筋:下通长筋=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端支座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二)下部钢筋:(1)下部钢筋中间支座:下部钢筋=直锚+净长+直锚端支座:下部钢筋=直锚+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根据原位标注中支座钢筋的位置,可计算出上述两种情况的下部钢筋,其中端支座的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2)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距支座边距离+净长-距支座边距离不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距支座边距离取计算设置第6项。

三、楼层框架梁的变截面计算:GGJ2009中,楼层框架梁的变截面计算,软件内置了3个节点设置处理各种变截面情况(每个节点设置包含了平法图集的各种构造要求),根据标高关系可以自动匹配到相应的节点设置。

框架梁钢筋计算(讲课)

框架梁钢筋计算(讲课)

框架梁钢筋计算一、上部钢筋㈠上部通长钢筋:上部通长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支座锚固值+规定可计算的长度。

支座锚固值应按设计要求计算,以下是按图集03G101-1的规定计算的。

⒈端支座锚固值:⑴当弯锚时,锚固值=水平直锚长度+弯钩长度,其中:①楼层(详见图集54、57页)水平直锚长度=0.4Lae(或0.4La),弯钩长度=15d;②当屋面梁柱纵筋弯折搭接(即梁内搭接,详见图集55、58页)时,水平直锚长度=hc-保护层,上排钢筋弯钩长度=hb-保护层,下排钢筋弯钩长度=hb-保护层-上排钢筋直径-钢筋净间距,钢筋净间距取Max(30,1.5d);③当屋面梁柱纵筋竖直搭接(即柱内搭接,详见图集56、59页)时,水平直锚长度=hc-保护层,第一批断点钢筋弯钩长度=1.7Lae(或 1.7La) ,第二批断点钢筋弯钩长度=1.7Lae(或 1.7La)+20d。

⑵当直锚时,抗震楼层锚固值=Max{Lae, 0.5hc+5d }(详见图集54页),非抗震楼层锚固值=La(详见图集57页)。

⒉中间支座锚固值(详见图集61页):⑴当弯锚时,锚固值=水平直锚长度+弯钩长度,其中:①楼层水平直锚长度=0.4Lae(或0.4La),弯钩长度=15d (不分支座两边高度变化、梁宽变化或纵筋根数变化);②当屋面梁高不同时,水平直锚长度=0.4Lae(或0.4La),弯钩长度=15d +c ;③当屋面两边梁宽不同时,或当支座两边纵筋根数不同时,水平直锚长度=0.4Lae(或0.4La),弯钩长度=15d 。

⑵直锚时,锚固值为:①楼层锚固值=Lae 或(la);②屋面锚固值=1.6Lae(1.6la)。

⒊规定可计算的长度:⑴当构件所需钢筋长度大于定长钢筋长度时,可计算搭接长度; ⑵设计图中表示的搭接长度;⑶规范要求的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⑷造价管理部门规定可计算的其他长度。

⒈端支座负筋:⑴第一排长度=Ln/3+端支座锚固值;⑵第二排长度=Ln/4+端支座锚固值⒉中间支座负筋:⑴第一排长度=Ln/3+中间支座值+Ln/3;⑵第二排长度=Ln/4+中间支座值+Ln/4⒊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①第一排长度=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②第二排长度=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第七章框架结构配筋计算

第七章框架结构配筋计算

第七章 框架结构配筋计算7.1 框架梁配筋计算7.1.1截面尺寸考虑现浇板的共同作用,梁的计算截面按如下规定计算:(1)在负弯矩作用下按矩形截面计算:边跨: b ×h 0=300mm ×515mm (h 0=h-35) 中跨: b ×h 0=300mm ×265mm (h 0=h-35) (2)在正弯矩作用下按T 形截面计算:边跨: 'f b ×h 0=1500mm ×515mm (h 0=h-35)中跨: 'f b ×h 0=1000mm ×265mm (h 0=h-35)7.1.2材料强度混凝土等级: C25 f c =11.9N/mm 2 t f =1.27 N/mm 2 钢筋等级: 纵向受力筋 HRB335 y f =300 N/mm 2箍筋 HPB235 y f =210 N/mm 27.1.3配筋率纵向受力筋: 支座截面 min ρ=0.25%(55t y f f >⨯=0.233%) max ρ=2.5%跨中截面 min ρ=0.2%(55t y f f >⨯=0.191%) 箍筋: 沿梁全长 sv ρ=0.26t yv f f ⨯=0.00157加密区 应满足规范要求。

7.1.4计算公式(1)正截面抗弯200s s sc y s M MA f bh f h αγγ=→=→= (7-1) 经判断'''0()2f c f f h M f b h h ≤-,故'f b b =,计算T 形截面时只需将上公式中的b 换成'f b 即可。

(2)斜截面抗剪①无震组合下: 1000.7 1.25sv CS t yvnA V f bh f h S=+(7-2) 截面条件:00.7CS t V f bh = (7-3)②有震组合下:0010.42 1.25sv b t yv RE A V f bh f h s γ⎡⎤=+⎢⎥⎣⎦(7-4) ()010.2b c c REV f bh βγ=截面条件: (7-5)7.1.5具体配筋计算(1)抗弯承载力计算 ① 梁纵筋配筋计算表7-1 梁配筋计算表表7-3 梁配筋计算表表7-5 梁配筋计算表② 梁纵筋配筋率验算因为第五层梁的配筋最少,故只需验算第五层梁的配筋率就行边跨: 支座:5091000.31300550ρ=⨯%=%>0.25%⨯ 满足跨中:5091000.31300550ρ=⨯%=%>0.20%⨯ 满足中跨: 支座:5091000.57300300ρ=⨯%=%>0.25%⨯ 满足跨中:3081000.34300300ρ=⨯%=%>0.20%⨯ 满足(2)框架梁抗剪计算① 调整剪力b V 计算框架梁抗剪计算中,设计剪力取组合m ax V 和调整剪力b V 的较大值,b V 计算如下:()lr vb b b b Gb n M M V V l η⎡⎤+⎢⎥=+⎢⎥⎣⎦(7-6) ()10.52Gb G k k n V g q l γ⎡⎤=+⎢⎥⎣⎦(7-7)RE γ=0.85 vb η=1.1 G γ=1.2表7-6 梁端调整剪力b VV 表7-7 梁端调整剪力bV 表7-8 梁端调整剪力b② 梁截面验算在无地震作用组合下: 对于边跨梁:5151.724300w h b ==< 00.250.25 1.011.9300515459.64c c f bh KN V β=⨯⨯⨯⨯=> (7-8)所以截面满足要求对于中跨梁:2650.884300w h b ==< 00.250.25 1.011.9300265236.51c c f bh KN V β=⨯⨯⨯⨯=>所以截面满足要求在地震作用组合下: 对于边跨梁:0660012 2.5550l h ==> 00.20.2 1.011.9300515367.710.85c c RE b b f bh KN V V βγ=⨯⨯⨯⨯=>= (7-9)所以截面满足要求 对于中跨梁:0300010 2.5300l h ==> 00.20.2 1.011.9300265189.210.85c c RE b b f bh KN V V βγ=⨯⨯⨯⨯=>=所以截面满足要求③ 梁配箍筋计算在无地震作用组合下:1000.7 1.25sv cs t yvnA V f bh f h S=+ (7-10)对于边跨梁: 00.70.7 1.27300515137.35t f bh KN =⨯⨯⨯= 对于中跨梁: 00.70.7 1.2730026570.68t f bh KN =⨯⨯⨯=由内力组合表可知,边跨梁,中跨梁梁端剪力都小于00.7t f bh ,所以在无震组合下梁可以采用按构造配箍筋。

梁钢筋手算详解,如此简单

梁钢筋手算详解,如此简单

梁钢筋手算详解,如此简单!1.上部贯通筋:计算公式:=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右支座内侧+锚固+搭接长度端支座锚固长度的判别条件(即按端支座来判断)1、锚固2、支座宽度-保护层+15*d3、0.4Lae+15d4、当楼层框架梁的纵向钢筋直锚长度>=Lae且>= 0.5hc+5d时可不必往上(下)弯锚即支座宽度-保护层>=Lae且>=0.5hc+5d 取锚固长度2.端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上排钢筋长度=Ln/3+锚固下排钢筋长度=Ln/4+锚固(锚固即按端支座来判断)3.中间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为较大一跨的净跨长)上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下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4.架立筋:计算公式:架立筋长度=(Ln净跨长-左支座钢筋伸入的净长-右支座钢筋伸入的净长+2×搭接(取150MM)平法中规定,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取150MM5.下部钢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左锚固+右锚固注:锚固要分端支座锚固和中间支座锚固二种情况下部钢筋的计算不分上下排6.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计算公式:框架梁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净跨长度-2*0.1Ln请注意标注方式7.腰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腰筋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注:锚固须分两种腰筋分别考虑平法中对腰筋算法的规定8.拉筋:计算公式: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9.吊筋和次梁加筋:计算公式:吊筋长度=2 ×锚固+2 ×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 × 50)框梁高度>800mm a=60度<=800mm a=45度次梁加筋按根数计算长度同箍筋长度10.箍筋:箍筋长度=2 ×(H - 2 × 25 + B - 2 × 25)+(11.9 × 2 + 8)d箍筋根数=2 ×[(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 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 1)1~4级抗震屋面框架梁上部纵筋的端支座锚固: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梁高-保护层)直锚长度: (0.5支座宽度+5d)与Lae取大值非框架梁L:下部钢筋的锚固长度为15d或12d。

框架梁配筋的简算方法

框架梁配筋的简算方法

框架梁配筋的简算方法【提要】介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考虑抗震要求时,在节约钢材的基础上对框架梁配筋计算进行简化,通过一个案例说明此种算法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配筋计算框架梁抗震【abstract 】introduc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consider seismic requirements, to save on the base of the steel beam reinforcement simplify the calculation, through a case that this algorithm is practical and economical efficiency.【key words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seismic frame beams一简述框架梁的计算框架梁在竖向荷载和风荷载、地震荷载等水平荷载作用下,支座截面上部所需的用钢量往往很大,加上柱子纵筋及节点区布置的箍筋等,此处钢筋十分密集,给施工造成困难,且施工质量不易保证。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设计计算中有两种措施可以采用。

一种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将支座弯矩进行调幅,减小梁支座弯矩,同时相应增大梁的跨中弯矩;另一种是按双筋截面计算支座截面上部钢筋,此时考虑梁的下部纵筋的抗压作用。

在工程实践中,为了计算简单,第二种经常被忽视。

为了加快设计进度,尽量使计算过程简单,框架梁配筋设计可能用到的基本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下文简称规范)第6.2.7条第6.2.8条和第6.2.10条。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除用系数对承载力加以调整外,为了避免延性不足,有些要求较为严格。

此外还需满足一些附加条件,如果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上限减小(第11.3.1条),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上限降低(第11.3.6条),下限提高(第11.3.7条);要求有一定数量纵筋贯通全长(满足规范第11.3.7条),梁端箍筋加密区受压纵筋与受拉纵筋面积之比不能太小(满足规范第11.3.6条)等。

框架梁钢筋的计算

框架梁钢筋的计算
§2框架梁钢筋的计算
• 一、框梁上部通长筋的计算 • 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 1、当hc-C ≥LaE时:直锚,锚固长度取Max(LaE ,0.5hc +5d)
• 2、当hc-C < LaE时, 弯锚,锚固长度取max (0.4LaE+15d,hc-c+15d)
2、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P87)
五、框架梁中部钢筋计算
中部钢筋分为两类
• 构造钢筋 • • 受扭钢筋 Nhomakorabea侧面钢筋构造要求
11G101-1P87
1、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计算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P28)
2、侧面抗扭钢筋的计算(P28)
•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同框架梁 下部纵筋)
1、端支座负筋的计算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2、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上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4+支座宽
三、架立筋的计算
架立筋的计算
注: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 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
非框架梁端支座锚固长度的计算
上部钢筋伸至对边弯折15d 下部钢筋锚固取12d(La用于弧形梁)
非框架梁端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端支座负筋长度=左支座锚固+净跨长/5
2、吊筋的计算
• 吊筋夹角取值:梁高≤800取45度,>800取60度 • 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护层)/正弦45 度(60度)+2*20d

框架梁配筋计算

框架梁配筋计算

框架梁配筋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右支座内侧+锚固+搭接长度 端支座锚固长度的判别条件:1、当支座宽度-保护层>=Lae且>=0.5hc+5d时,锚固长度=max(Lae,0.5hc+5d)2、支座宽度-保护层<Lae时,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15*D端支座负筋上排钢筋长度=Ln/3+锚固下排钢筋长度=Ln/4+锚固(注:Ln为梁净跨长,锚固同梁上部贯通筋端锚固)中间支座负筋上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下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架立筋架立筋长度=Ln/3+2*搭接(现在平法中搭接是150MM)下部钢筋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2*锚固(或0.5Hc+5D)注:HC指柱宽,D指钢筋直径梁侧面钢筋(以通长为例)梁侧面钢筋长度=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右支座内侧+锚固+搭接长度(当为梁侧面构造时,搭接与锚固长度为15*D;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钢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d拉筋根数=(梁跨净长-50*2)/箍筋非加密间距*2+1)箍筋长度=2*(梁高-2*保护层+梁宽-2*保护层)+(11.9*2+4)d 根数计算=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注:当为一级抗震时,箍筋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 当为二~四级抗震时,箍筋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吊筋和次梁加筋吊筋长度=2*20D(锚固长度)+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注:当梁高≤800时,斜段长度=(梁高-保护层*2)/sin(45°) 当梁高>800时,斜段长度=(梁高-保护层*2)/sin(60°)关于现浇板板内钢筋常见的主要有:(1)板水平受力底筋,竖向受力底筋(板中间层筋),(2)板水平受力面筋,竖向受力面筋(3)支座非贯通纵筋(边支座与中间支座)(4)分布筋板受力底筋:受力钢筋长度=板跨净长+两端锚固(在梁宽/2,5*D中取大值) 受力钢筋根数=(板跨净长-2*50)/布置间距+1板受力面筋:受力钢筋长度=板跨净长+两端锚固(La)受力钢筋根数=(板跨净长-2*50)/布置间距+1板受力面筋在端支座的锚固有三种构造:(1)直接取La(2)梁宽+板厚-2*保护层(3)梁宽/2+板厚-2*保护层板负筋及分布筋(一) 板边支座负筋板边支座负筋长度=左标注/(右标注)+左弯折/(右弯折)+锚固(同面筋的锚固取值)(二)板中间支座负筋板边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标注+右标注+左弯折+右弯折+支座宽度分布筋长度为=L净跨-两侧负筋的标注之和+2*300分布筋根数:(左标注-50)/分布筋间距+1+(右标注-50)/分布筋间距+1。

梁钢筋计算(框架梁步骤解析)

梁钢筋计算(框架梁步骤解析)

7、右边跨下部纵筋 5Φ25: (8400+600-30×2+15×25×2+1.2×40×25) ×5=54450mm 8、中间跨下部纵筋 3Φ 16: (3000-600+40×16×2) ×3=11040mm 9、左边跨 N4Φ12: (8400+600-30×2+15×12×2+1.2×40×12) ×4 = 9876mm 10、右边跨 G4Φ12: (8400-600+15×12×2) ×4=8160mm 11、吊筋 2Φ18: [250+50×2+(700-30×2) ×1.414×2+20×18×2]×2×2=11520mm (次梁宽度+2*50+2*斜度段长度((梁宽一保护层*2)*sin45度)+2*20d) 注:当梁高 >800mm时,角度为60度,当梁高<=800mm时,角度为45度 12、边跨箍筋 12.1、箍筋根数: {[(1050-50)/100+1] ×2+(7800-1050×2)/150-1} ×2+6×2=130根 [(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附 加箍筋(如有附加箍筋) 注:加密区长度根据几级抗震来取定:一级为 max(2*梁高,500) 。二至四级为max(1.5*梁高,500)
框架梁钢筋计算示例 与公式相对应
【示例】计算图示C25钢筋砼框架梁钢筋工程量。
已知:四级抗震,保护层厚30mm,一级钢筋LaE=27d, 三级钢筋LaE=40d,搭接长度取1.2LaE。
1、上部通长筋 2 Φ22 : (8400+3000+8400+300×2-30×2+15×22×2+1.2×40×22×2个) ×2根=46224mm (各跨长之和或L净长-2*保护层+锚固+搭接长度LaE*40d(如有

注册结构师梁的钢筋量的算法

注册结构师梁的钢筋量的算法

注册结构师梁的钢筋量的算法2017注册结构师梁的钢筋量的算法梁是建筑结构中非常重要的构建,掌握好梁的算法有助于我们顺利考取结构师资格证。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注册结构师梁的钢筋量的算法,希望大家喜欢。

注册结构师梁的钢筋量的算法(一)框架梁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梁的纵向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首先判断直锚能否满足 La,A、(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La ,则直锚 La 即可;B、La>(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则伸至支座对边,并做 15d 弯钩;C、(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应与设计沟通,改变钢筋直径或支座宽度,以满足≥0.4 La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 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 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A、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B、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 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C、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 8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梁配筋的简算方法
【提要】介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考虑抗震要求时,在节约钢材的基础上对框架梁配筋计算进行简化,通过一个案例说明此种算法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配筋计算框架梁抗震
【abstract 】introduc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consider seismic requirements, to save on the base of the steel beam reinforcement simplify the calculation, through a case that this algorithm is practical and economical efficiency.
【key words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seismic frame beams
一简述框架梁的计算
框架梁在竖向荷载和风荷载、地震荷载等水平荷载作用下,支座截面上部所需的用钢量往往很大,加上柱子纵筋及节点区布置的箍筋等,此处钢筋十分密集,给施工造成困难,且施工质量不易保证。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设计计算中有两种措施可以采用。

一种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将支座弯矩进行调幅,减小梁支座弯矩,同时相应增大梁的跨中弯矩;另一种是按双筋截面计算支座截面上部钢筋,此时考虑梁的下部纵筋的抗压作用。

在工程实践中,为了计算简单,第二种经常被忽视。

为了加快设计进度,尽量使计算过程简单,框架梁配筋设计可能用到的基本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下文简称规范)第6.2.7条第6.2.8条和第6.2.10条。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除用系数对承载力加以调整外,为了避免延性不足,有些要求较为严格。

此外还需满足一些附加条件,如果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上限减小(第11.3.1条),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上限降低(第11.3.6条),下限提高(第11.3.7条);要求有一定数量纵筋贯通全长(满足规范第11.3.7条),梁端箍筋加密区受压纵筋与受拉纵筋面积之比不能太小(满足规范第11.3.6条)等。

这些要求不仅内容繁多,且其具体数值还与抗震等级有关。

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把规范中的各条要求适当地结合到计算过程的各步骤中,减少重复计算的工作量,简化了计算步骤。

二设计要求与求解方法
设计框架梁支座截面尺寸,配筋及受力情况如图一所示,弯矩以绕截面
顺时针为正,其中Mt 、Mb为不考虑地震作用的截面弯矩,MtE 、MbE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截面弯矩。

进行截面配筋设计时,上、下纵筋面积Ats 、Abs 一开始均未知。

对支座截面而言,由于负弯矩比正弯矩大,总有Ats>Abs,故计算Abs时,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ρminbh=468.75mm2>Aso=226mm2
根据上步比较所得最大Abs值,选用220(628mm2),计算截面上部配筋,同时验算上下部纵筋面积比(必要时调整Asb值使之满足)。

说明上下部纵筋面积比不符合要求。

现在增大,按2φ25(Ⅱ级钢筋筋)取重算,得
满足要求。

于是代入(13)得。

3、最终的配筋计算结果为:
采用传统方法计算的结果为:
两者相比较表明,本解法比习惯解法更为简捷,且可节约钢筋。

【参考文献】
[1]施岚青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指南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9
[2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作者简介】
[1] 于德顺;1964年1月出生,工作单位;葫芦岛有色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邮编;125003,职称;高级工程师,职务;土建室主任,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土建结构。

[2] 王峥强:1966年1月出生,工作单位;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邮编;125003,职称;工程师,职务;公司副总经理,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土建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