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过程和方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一.研读教材
1.教材研读的内容
7
认真读懂教材
1)教材的主要内容
8
深入研究教材
1.教材出示了几个概念的表述?
教学中的主概念
学习的新概念
与学习新概念有关键性的概念 导入、假设之前
表述概念出示的位置 验证之后
9
概念的表述方法
概念表述的方法
概念表述 前概念表述 复合思维的表述
10
来自百度文库
11
概念发展的维果茨基体系
24
25
认识自然变化规律
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26
27
认识自然事物相互联系
分析-----------综合-----------应用 1。将事务间的多边联系,分解为一个个双
边联系分别进行研究。(分析)
2。把分别研究的结果综合起来,从整体上 把握这些自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综 合)
3.把学到的知识广泛联系实际。(应用) 28
科学课的备课 过程和方法
1
良好课堂教学的保障
2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方面,学生 是客体方面 主体的作用:制约个体向教学目标 的发展。 制约的手段: 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实施、 教学材料的使用、教学组织的控制
3
优秀的教学设计
是课堂教学的最根本保障。
4
备课的过程和方法
5
备课的过程
1.研读教材 2.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 3.观察实验材料的研究分析 4.设计教学过程 5.书写教案 6.准备分组的实验材料
解决本课认知的基础知识
已建立的关联概念
学生已有的学科关联知识
学生可能从其他渠道获取的知识
19
2.与概念相关的认知方法
20
教学一般过程的分析
21
了解自然事实为中心
认识事物的: 形态、构造、性质、功能 分析-------综合
22
23
建立概念为中心
主要过程:
个体特征(分析、比较、分类)---共同特征(归纳推理)-----形成概 念(概括抽象)
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兴趣的保持
42
方法
手段
材料
43
五。书写教案
目的 : 提示 下一轮教学修改的依据
要明示 : 主要结构、主要教学方法、手段、材料 教师课堂的主要语言(概念的表述、主
要问题表述、对学生的要求)
44
范例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5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
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会停止·
教师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7
六。.准备分组的实验材料
48
49
50
51
课例分析--月有阴晴圆缺
52
总体设计:
课后持续观察 下半月的月相变化
上凸月的形成
上弦月的形成
峨嵋月的成因
53
54
播播放放录录像像
月月有有阴阴晴晴圆圆缺缺
55
1.按照教材提供的方法动手实验
获取第一手资料:
实验时间、实验的观察重点的可见度
操作的难度。
分析:
实验现象能否完成教材对学生建立概念的 要求。
是否要设计新的实验?
34
2.自制新的教具、学具。 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运用发散思维的方
法,广开思路、多方设想,既可以模拟事 物的原型,从基本的理论进行演绎、推想, 又可以从类似的教具中寻求启示,采用移 植、改造、重组等方法达到创新的目的。 根据教具繁简的不同,有的需要画出设计 图。
热空气上升
14
前概念思维
:其特点是已发展成为抽象的思 维,但却又总和具体的事物保 持着每种联系的
燃烧产生热能
15
概念思维
:从一个抽象(概念)关联到另 一个抽象(概念)而不涉及具 体事物的思维 。
能量的守恒
16
根据教材对学生所形成概念水平的不同要 求:
确定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选择 教学材料、教学手段 设计 教学过程
35
36
37
38
39
四。设计教学过程
1.设计基本教学结构
课例: 阳谷县孙秀霞 老师的教学设计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40
2分析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教学结构分析
认知 心理 指数
知识 能力 兴趣
课堂时间进程
41
3. 修改调整教学过程
例 :种子的解剖安排
(难度梯度)
组织)
热空气上升的实验顺序(教学
29
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掌握局部动作阶段。 2. 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 3. 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
30
31
基本方法
归纳推理的过程 从观察实验得来的许多个别的事实材料中
推出一般性结论。
32
3.分析建立的新概念中学生的认知难点和 重点
4.制定教学目标
33
三。观察实验材料的研究分析
17
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编写意图
教材的内容和教材编写顺序可体现出:
概念形成的过程、儿童的基本认知规律
教学的基本过程 1.编写思路--教材内容呈现顺序的原理
2.理解编写者的意图
(例 ;教材中语言的使用--我、我们
你、你们
把自己的)
18
二。 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
1.学生原有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
混合思维
复合思维
前概念思维
概念思维
12
混合思维
:我们同时感受到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事物,我们在思考中把它 们联系起来。它们之间可能既 没有逻辑上的联系,也没有功 能上的关系,但是它们在我们 的感觉上有着同时出现的关系 。
13
复合思维
:复合思维也是基于感觉的,但 是它基于感知到的外在的相似 之处的。复合思维是一种易变 性的思维,随着每组内感知事 物的增加,把它联系起来的共 同特征会改变,又称作“链式 复合思维”。
2.科学技能
·
能观察、比较物体发声时和不发声对不同的现象。
·
能从发声物体的观察事实中对声音产生的原因进行假设性解
释。
·
能借助别的物体来设计观察物体的振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经历“物体发生原理”的探究活动中,学习不断否定、不
断修正
自己的认识从而达到科学的认识
的
在活动中培养乐于合作交流、认真倾听、细致观察的学习科学
习惯和态度。
46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提出问题 (2分钟 )
教师播放课件。(应包括:弹拨乐器声
、击打声、甩鞭声、风声、虎啸声)
谈话:注意听,播放的是那些物体发出的声
音?想一想,这些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播放后教师小结:刚才大家听到了不同物体
发出的不同的声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研读教材
1.教材研读的内容
7
认真读懂教材
1)教材的主要内容
8
深入研究教材
1.教材出示了几个概念的表述?
教学中的主概念
学习的新概念
与学习新概念有关键性的概念 导入、假设之前
表述概念出示的位置 验证之后
9
概念的表述方法
概念表述的方法
概念表述 前概念表述 复合思维的表述
10
来自百度文库
11
概念发展的维果茨基体系
24
25
认识自然变化规律
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26
27
认识自然事物相互联系
分析-----------综合-----------应用 1。将事务间的多边联系,分解为一个个双
边联系分别进行研究。(分析)
2。把分别研究的结果综合起来,从整体上 把握这些自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综 合)
3.把学到的知识广泛联系实际。(应用) 28
科学课的备课 过程和方法
1
良好课堂教学的保障
2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方面,学生 是客体方面 主体的作用:制约个体向教学目标 的发展。 制约的手段: 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实施、 教学材料的使用、教学组织的控制
3
优秀的教学设计
是课堂教学的最根本保障。
4
备课的过程和方法
5
备课的过程
1.研读教材 2.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 3.观察实验材料的研究分析 4.设计教学过程 5.书写教案 6.准备分组的实验材料
解决本课认知的基础知识
已建立的关联概念
学生已有的学科关联知识
学生可能从其他渠道获取的知识
19
2.与概念相关的认知方法
20
教学一般过程的分析
21
了解自然事实为中心
认识事物的: 形态、构造、性质、功能 分析-------综合
22
23
建立概念为中心
主要过程:
个体特征(分析、比较、分类)---共同特征(归纳推理)-----形成概 念(概括抽象)
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兴趣的保持
42
方法
手段
材料
43
五。书写教案
目的 : 提示 下一轮教学修改的依据
要明示 : 主要结构、主要教学方法、手段、材料 教师课堂的主要语言(概念的表述、主
要问题表述、对学生的要求)
44
范例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5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
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会停止·
教师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7
六。.准备分组的实验材料
48
49
50
51
课例分析--月有阴晴圆缺
52
总体设计:
课后持续观察 下半月的月相变化
上凸月的形成
上弦月的形成
峨嵋月的成因
53
54
播播放放录录像像
月月有有阴阴晴晴圆圆缺缺
55
1.按照教材提供的方法动手实验
获取第一手资料:
实验时间、实验的观察重点的可见度
操作的难度。
分析:
实验现象能否完成教材对学生建立概念的 要求。
是否要设计新的实验?
34
2.自制新的教具、学具。 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运用发散思维的方
法,广开思路、多方设想,既可以模拟事 物的原型,从基本的理论进行演绎、推想, 又可以从类似的教具中寻求启示,采用移 植、改造、重组等方法达到创新的目的。 根据教具繁简的不同,有的需要画出设计 图。
热空气上升
14
前概念思维
:其特点是已发展成为抽象的思 维,但却又总和具体的事物保 持着每种联系的
燃烧产生热能
15
概念思维
:从一个抽象(概念)关联到另 一个抽象(概念)而不涉及具 体事物的思维 。
能量的守恒
16
根据教材对学生所形成概念水平的不同要 求:
确定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选择 教学材料、教学手段 设计 教学过程
35
36
37
38
39
四。设计教学过程
1.设计基本教学结构
课例: 阳谷县孙秀霞 老师的教学设计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40
2分析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教学结构分析
认知 心理 指数
知识 能力 兴趣
课堂时间进程
41
3. 修改调整教学过程
例 :种子的解剖安排
(难度梯度)
组织)
热空气上升的实验顺序(教学
29
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掌握局部动作阶段。 2. 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 3. 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
30
31
基本方法
归纳推理的过程 从观察实验得来的许多个别的事实材料中
推出一般性结论。
32
3.分析建立的新概念中学生的认知难点和 重点
4.制定教学目标
33
三。观察实验材料的研究分析
17
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编写意图
教材的内容和教材编写顺序可体现出:
概念形成的过程、儿童的基本认知规律
教学的基本过程 1.编写思路--教材内容呈现顺序的原理
2.理解编写者的意图
(例 ;教材中语言的使用--我、我们
你、你们
把自己的)
18
二。 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
1.学生原有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
混合思维
复合思维
前概念思维
概念思维
12
混合思维
:我们同时感受到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事物,我们在思考中把它 们联系起来。它们之间可能既 没有逻辑上的联系,也没有功 能上的关系,但是它们在我们 的感觉上有着同时出现的关系 。
13
复合思维
:复合思维也是基于感觉的,但 是它基于感知到的外在的相似 之处的。复合思维是一种易变 性的思维,随着每组内感知事 物的增加,把它联系起来的共 同特征会改变,又称作“链式 复合思维”。
2.科学技能
·
能观察、比较物体发声时和不发声对不同的现象。
·
能从发声物体的观察事实中对声音产生的原因进行假设性解
释。
·
能借助别的物体来设计观察物体的振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经历“物体发生原理”的探究活动中,学习不断否定、不
断修正
自己的认识从而达到科学的认识
的
在活动中培养乐于合作交流、认真倾听、细致观察的学习科学
习惯和态度。
46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提出问题 (2分钟 )
教师播放课件。(应包括:弹拨乐器声
、击打声、甩鞭声、风声、虎啸声)
谈话:注意听,播放的是那些物体发出的声
音?想一想,这些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播放后教师小结:刚才大家听到了不同物体
发出的不同的声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