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解析(doc 8页)完美版
法国兴业银行舞弊案
![法国兴业银行舞弊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a423ec998fcc22bcd10d89.png)
5、法兴银行对于交易结果缺乏有效监控,致使交易员可以
隐匿巨额盈利。2007年,凯维埃尔赌市场会下跌,因此大 量做空。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利达到了14亿欧 元。由于盈利规模巨大,凯维埃尔担心暴露他的巨额违规头 寸,仅向集团报告了5千5百万欧元的盈利,法兴缺乏对交易 员真实交易头寸和盈利状况的监控手段,未能及时发现凯维 埃尔的真实盈利情况。 6、法兴银行对来自交易所的警告信息缺乏有效的反应机制, 丧失了及时发现违规操作的机会。有报道称,根据凯维埃尔 向检察官透露,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早在2007年11月 就已经质疑凯维埃尔的交易头寸,并向兴业银行发出了有关 异常交易头寸的警告,要求银行关注交易员的交易策略。不 过凯维埃尔成功利用虚假文件表明其交易风险已被对冲覆盖, 从而应付了来自法国兴业银行本身的质询。从表面情况来看, 法兴银行对于来自外部警示信息并未认真细致加以核查,如 果银行能够详细核实凯维埃尔的交易头寸及其声称的对冲交 易,就可能会及早发现该交易员违规交易的事实 Nhomakorabea
引发的影响
对法国兴业银行的影响
由于盖维耶尔在股指期货上建仓“数百亿欧元”资金, 银行 管理层发现后, 1 月21 日到23 日, 法国兴业银行连续抛售三 天, 并采取一系列市场对冲措施才得以清仓。法国兴业银行 的声誉在此次事件中受到了严重影响, 法国一些主流报纸均 对兴业银行进行了抨击, 在兴业银行宣布这一事实后, 惠誉评 级将其信用评级从AA 调低到AA- , 兴业银行在泛欧洲交易所 的股票因此次事件被暂停交易, 在该股恢复交易后, 股价急速 下挫, 一度下跌4.4 欧元, 报74.68 欧元/股, 花旗银行集团曾 将法国兴业银行股票由“买入”降为“卖出”级, 从之前的 130 美元/股降至65 美元/股,法国兴业银行股价在1 月28 日 每股下跌2.82欧元, 跌幅达3.8%, 收报每股71.05 欧元。
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的分析
![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ae7ce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6.png)
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的分析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分析一、案情2008年1月18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
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内部查清,结果发现,这是一笔虚假交易。
伪造邮件的是兴业银行交易员盖维耶尔。
更深入地调查显示,法国兴业银行因盖维耶尔的行为损失了49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
盖维耶尔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导致如此巨额损失?欧洲股指期货交易,一种衍生金融工具产品。
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
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
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
”2007年,盖维耶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
从2008年开始,盖维耶尔认为欧洲股指上涨,于是开始买涨。
然后,欧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盖维耶尔的巨额盈利转眼变成了巨大损失。
二、原因1.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金融监管机制有漏洞。
近几年,世界经济持续增长,证券市场和石油等大宗商品市场都出现了强的投机风潮,而在此背景下,一些金融机构和个人的风险管理意识明显放松,席卷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美国次贷危机根源即在于此。
法兴银行事件,风险管理意识弱化和监管机制存在缺陷,是酿成危机的重要原因。
2.银行的风险系统没能发挥作用,未及时觉察违规操作。
按照规定,银行的证券或期货交易员实行交易时,都会受到资金额度的严格限制法国兴银行内部风控很严,但交易员闯过5道电脑关卡获得使用巨额资金的权限,违规操作近一年没有被发现。
事实说明,再强大的安全系统也有漏洞,它给全球金融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再严密的规章制度,再安全的电脑软件,都可能存在漏洞、死角,银行系统的安全风控不可掉以轻心。
法国兴业银行亏损事件案例分析
![法国兴业银行亏损事件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0bca55b307e87101f6963e.png)
and putting forward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risk management advice.
KEY WORDS: financial derivatives, the internal control, risk management, operational risk
1
法国兴业银行亏损事件案例分析
金融风险案例分析
![金融风险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edbdb4cc22bcd126ff0c47.png)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集目录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例二:雷曼兄弟破产案例三: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挤兑事件案例四:“中航油”事件案例五:中信泰富炒汇巨亏事件案例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案例七:越南金融危机案例八:深发展15亿元贷款无法收回案例九:AIG 危机案例十:中国金属旗下钢铁公司破产案例十一:俄罗斯金融危机案例十二:冰岛的“国家破产”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一、案情2008年1月18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
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内部查清,结果发现,这是一笔虚假交易。
伪造邮件的是兴业银行交易员凯维埃尔。
更深入地调查显示,法国兴业银行因凯维埃尔的行为损失了49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
凯维埃尔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导致如此巨额损失?欧洲股指期货交易,一种衍生金融工具产品。
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
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
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
”2007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
从2008年开始,凯维埃尔认为欧洲股指上涨,于是开始买涨。
然后,欧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凯维埃尔的巨额盈利转眼变成了巨大损失。
二、原因1.风险巨大,破坏性强。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牵涉的金额巨大,一旦出现亏损就将引起较大的震动。
巴林银行因衍生工具投机导致9.27亿英镑的亏损,最终导致拥有233年历史、总投资59亿英镑的老牌银行破产。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中,损失达到71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案件,震惊了世界。
2.暴发突然,难以预料。
因违规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受损、倒闭的投资机构,其资产似乎在一夜间就化为乌有,暴发的突然性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
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dc571bf78a6529647d5332.png)
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一、法国兴业银行案件概况2008年初,在全球拥有500万客户,在80个国家拥有500家分支机构,大约有50%的股东和40%的业务来自海外,拥有200多年骄人业绩的法国第二大银行兴业银行因交易员杰罗姆·凯维埃尔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大量购买欧洲股指期货,造成49亿欧元(约71.4亿美元)损失,创下世界银行业迄今为止因员工违规操作而蒙受的单笔最大金额损失。
这桩惊天欺诈案还触发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金融震荡,并波及全球股市暴跌,无论从性质还是规模来说,都堪称史上最大的金融悲剧。
二、杰罗姆·凯维埃尔的作案手法杰罗姆·凯维埃尔在监管交易的辅助支持部门工作5 年后,转入交易部门,从事套利交易。
套利交易是指对两种具有非常相似特性的金融工具组合 A 和组合B,在同一时间以微小的价格差别分别买入A 和卖出B 的操作行为。
套利交易的获利与亏损来自于上述过程所产生的价差。
根据银行授权,杰罗姆·凯维埃尔在购买一种股指期货产品的同时,卖出一个设计相近的股指期货产品,实现套利或对冲目的。
这种短线交易名义金额巨大,但风险较小。
但是,杰罗姆·凯维埃尔采用真买假卖的手法,把这种短线交易做成了长线交易。
根据银行调查,从2006 年后期起,杰罗姆·凯维埃尔开始买入一种投资组合A 后,并不同时卖出。
为掩盖建仓痕迹,规避相关的风险控制,他同期虚拟卖出,在投资组合B中置入了伪造的操作数据,使这个投资组合看起来与他所购买的投资组合A形成对冲,伪造手法五花八门。
在该职务舞弊的具体操作中,杰罗姆·凯维埃尔使用了多种欺骗方法来规避相关交易被查出。
第一个手法是确保所执行违规操作的特征不会引起高几率的控制核查。
举例来说,杰罗姆·凯维埃尔选择的违规交易中不带有任何包括现金流动、保证金追缴要求和那些需要得到及时确认的操作行为;第二个手法是盗用作人员管理的IT 系统权限,用于取消特定的交易行为;第三个手法是伪造相关数据,使其能够伪造虚假操作数据的来源;第四个手法是确保在每次虚假操作中使用另一个不同于他刚刚取消的交易中的金融工具,此举的目的是增加规避相关审查的几率。
兴业银行审计案例分析
![兴业银行审计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588261168884868762d65f.png)
色 的 银 行 之
事件成因分析
人性控制失败
风险控制不力
内部审计失效 IT控制薄弱 外部监管缺陷
限额控制上的缺陷 职责分离上的失策
对内外部警示信息的忽视
风险控制不力
没用以正确客观的姿态 看待金融衍生品 银行监控部门的失职
管理人员的利欲熏 心、风险管理意识 淡化。
科维尔利用其对 内部控制流程的 熟悉,精心设计 虚假交易,从而 逃避内部控制系 统的监控。
• 传统意义上,从事衍生品交易的银行往往 利用内部审计系统来评估与监控风险管理 系统的运行,防范可能出现的违规情况。 法兴银行的这种监管制度暴露出其风险控 制系统与内部审计系统之间在协调方面还 存在漏洞,使得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再 监控作用大打折扣,这也为科维尔的违规 提供了可乘之机。
外部监管缺陷
人性控制的失败
IT控制薄弱
• 据法兴银行披露,其内控系统要在交 易三天后才会对交易进行核查,法兴 银行系统的开发人员、验收人员与IT 管理人员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对内控和 技术漏洞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这些漏 洞则被科维尔利用了。同时,为了规 避后台监控,他还盗用多个系统密码 进行数据篡改。
内部审计失效
• 法兴事件曝光后,法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受 到了质疑 • 法兴事件暴露出了长期以来欧洲银行业自 律监管模式的缺陷 • 信用制度的滥用也是造成法兴事件的潜在 原因
法国银行业的启示
1)加强信用机构的内 部控制程序
2)全面的介入风险管理
3)调整对于银行和 金融机构适用的惩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式
4)呼吁在国际层 面提出即在欧洲以 及国际范围内尽快 开展加强金融系统 内部控制、防止内 部欺诈。
2领导者领导者v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风险控制最出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风险控制最出色的银行之色的银行之一一事件成因分析it控制薄弱人性控制失败内部审计失效风险控制不力外部监管缺陷职责分离上的失策银行监控部门的失职对内外部警示信息的忽视限额控制上的缺陷风险控制不力没用以正确客观的没用以正确客观的姿态姿态看待看待金融金融衍生品衍生品人性控制的失败人性控制的失败科维尔利用其对科维尔利用其对内部控制流程的内部控制流程的熟悉精心设计熟悉精心设计虚假交易从而虚假交易从而逃避内部控制系逃避内部控制系统的监控
法国兴业银行金融职务舞弊案案例分析-内部审计
![法国兴业银行金融职务舞弊案案例分析-内部审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2e9e23ddccda38376baf54.png)
法国兴业银行背景 案情介绍 内部控制六大要素 亡羊补牢
启示
法兴银行背景
法国兴业银行简介:
最大的商业银行集团之一。总行在巴黎。 它成立于1864年5月,全称为“法国促进 工商业发展总公司”。创建于拿破仑时代, 历经二 次世界大战,有200多年历史。
法兴银行一直以全球风险监控出色著称, 尤其是在股权衍生品方面,大约有50%的 股东和40%的业务来自海外。
两封欧洲期货交易所 风险管理系统发现凯维
(E u r e x )交易监视 埃尔的交易资料出现异
办公室寄来的电子信件, 常的情况,并展开调查,
但是都不了了之
才揭发凯维埃尔舞弊行
为
案情介绍
采用的方法
凯维埃尔采用真买假卖的手法,把这种短线交易做成了长线交易。 根据银行调查,从 2006 年后期起,凯维埃尔开始买入一种投资组 合 A 后,并不同时卖出。为掩盖建仓痕迹,规避相关的风险控制, 他同期虚拟卖出,在投资组合 B 中置入了伪造的操作数据,使这个 投资组合看起来与他所购买的投资组合 A形成对冲。
和实行严格的分级授权制度。 4)、要树立防范操作风险的意识,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三)不断完善监控系统 建立有效可控的内控系统,包括组织机构控制制度,
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授权批准制度,会计监督制度,会 计信息控制制度。
启示
此案例对金融企业审计进行风险评估时的启示:
1)执行风险评估程序 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以提升风
案情介绍
2008年1月24日,它却突然爆出了有史以来 金融业最大舞弊丑闻!
凯维埃尔挪用巨额资金在股指期货 市场上赌博,最后输掉49亿欧元 (约合513亿元人民币)。
此项虚假交易往来暴露之后, 法国兴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于1 月19日连夜查帐,并在1月20日 震惊地发现,这起欺诈案件所涉 及的资金总额惊人地达到500亿 欧元之巨。
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1d559afe4733687e21aadd.png)
资银行业务的全面、专业的金融 服务。
2021/3/10
2
时间:2008年1月24日 地点:巴黎,银行总部
事件概况:该行由于旗下一名年轻交易员科维尔非 法动用500多亿欧元的资金,私下越权投资金融衍 生品,因此蒙受了49亿欧元(约560亿人民币)的 巨额亏损。据称,这是有史以来涉及金额最大的交 易员欺诈事件,成为世界金融史最大丑闻之一。
科维尔自2006年年末起就已开始进行小宗的违规交易,由 于科维尔曾从事后台管理工作,对兴业银行的内部监控系 统非常熟悉,加上他对电脑技术的了解,所以他在真实仓 位面临交割前利用大量虚拟交易掩藏其违规投资行为,从 而成功地掩盖自己的操作踪迹。从2007年开始,科维尔加 大了交易额进行大宗期货买卖。2007年底,他预期市场会 下跌,开始大手笔做空市场,对欧洲股市未来的走向投下 了巨额筹码,将500亿欧元分别布置在不同的指数上。
2021/3/10
1
法国最大的商业银行集 团之一。总行在巴黎。 它创建于1864年5月, 全称为“法国促进工商 业发展总公司”。最初 为私营银行
1946年被国有化
1979年国家控制该行资 本的93.5%,后转为全
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在 额控制 全世界拥有500万私人和企业客户, 1983年改现名。 在全世界80个国家拥有500家分支 机构,至今已有55000名雇员为客
2.风险评估
法国兴业银行曾被评为世界上风险控制最出色的银行之一, 所以,法国兴业银行的风险评估体系并非一无是处。它拥 有复杂而缜密的IT控制系统,并且会对交易人员的不当行 为发出警告。从2006年6月到2008年1月,法国兴业银行的 运营部门、股权衍生品部门、柜台交易、中央系统管理部 门等28个部门的11种风险控制系统自动针对科维尔的各种 交易发出了75次报警。但这么多次警报都没有令他们及早 地识破科维尔的伎俩,发生如此小概率的事件,不能不说 银行的风险评估过程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法国兴业银行舞弊案小组案例分析
![法国兴业银行舞弊案小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d2eb6fa45177232e60a205.png)
改进方案
1.重视内控文化 2.防范操作风险 3.完善监控系统
• • • •
• •
• •
• •
1.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 它包括组织人员的诚实、伦理价值和能力;管理层哲学和经营模式;管理层分配 权限和责任、组织、发展员工的方式;董事会提供的关注和方向。控制环境影响员工 的管理意识,是其他部分的基础。 2.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是确认和分析实现目标过程中的相关风险,是形成管理何种风险的依据。它随经 济、行业、监管和经营条件而不断变化,需建立一套机制来辨认和处理相应的风险。 3.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ies) 是帮助执行管理指令的政策和程序。它贯穿整个组织、各种层次和功能,包括各 种活动如批准、授权、证实、调整、经营绩效评价、资产保护和职责分离等。 4.信息的沟通与交流(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信息系统产生各种报告,包括经营、财务、守规等方面,使得对经营的控制成为 可能。处理的信息包括内部生成的数据,也包括可用于经营决策的外部事件、活动、 状况的信息和外部报告。所有人员都要理解自己在控制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相互 的关系;必须认真对待控制赋予自己的责任,同时也必须同外部团体如客户、供货商、 监管机构和股东进行有效的沟通。 5.对环境的监控(monitoring) 监控在经营过程中进行,通过对正常的管理和控制活动以及员工执行职责过程中 的活动进行监控,来评价系统运作的质量。不同评价的范围和步骤取决于风险的评估 和执行中的监控程序的有效性。对于内部控制的缺陷要及时向上级报告,严重的问题 要报告到管理层高层和董事会。
该行控制的银行有:阿尔萨斯银行总公司、银行中 心公司、工业和银行证券金融公司等11家。最初 为私营银行,1946年被国有化,1979年国家控制 该行资本的93.5%,后转为全额控制。1983年 改现名。1986年在国内外共设分支机构2873个, 法国政府决定将国有化的60家企业私有化,1987 年6月15日决定将兴业银行股票公开向公众出售, 这样,兴业银行又成为私人银行。法国兴业银行 最受业界推崇的是它的金融投资业务,其盈利能 力在同业中属于佼佼者。尤其是在风险较高的金 融衍生品市场中,法国兴业银行凭借严格的风险 控制管理能力长时间占据业界头把交椅。
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
![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17573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5.png)
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扰乱全球金融系统摘要:法国兴业银行创建于1864年,当年由拿破仑三世签字批准成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最终成为法国商界支柱之一。
法国兴业银行是法国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投资银行,该公司拥有13万员工和2250万客户。
可就是这样一个创造了无数骄人业绩的老牌银行在2008年年初因一个底层交易员的违规操作而受到了重创。
本文将从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弊案分析入手,分析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监控体系的漏洞,同时提出了对完善我国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监控一、案例简介2008年1月,法国兴业银行发现一名驻巴黎的交易员,在超过权限的情况下私自建立了违规的交易部位,并进行欺诈交易行为,造成了49亿欧元(约合72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这起银行案件所造成的损失是法国银行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也是世界上目前单笔涉案金额最大的交易员欺诈事件。
法国兴业银行巴黎交易员Kerviel被法国司法机关提起诉讼,Kerviel被立案指控的罪名共计三项,中包括滥用信用、伪造及使用虚假文书、侵入信息数据系统等。
法国兴业银行被迫在全球股市大跌的环境下了结这些违规部位,涉嫌违规交易员Kerviel利用自己原来在银行中后台部门工作中对银行监控系统的了解,通过精心设计虚假交易,隐藏了这一巨额的违规头寸。
巴黎检控方后续调查显示,欧洲期货交易所( EUREX) 早在2007年11月就已经质疑Kerviel的交易部位,并已通知法国兴业银行。
其实,Kerviel成功利用虚假文件表明其交易风险已被对冲覆盖,从而应付了来自法国兴业银行本身的质询。
法国兴业银行曾是世界上最大衍生交易市场领导者,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风险控制最出色的银行之一,可就在这样一个老牌银行,悲剧却不幸地发生了,违规数额之巨大,损失之惨重,足以震惊世界。
二、法国兴业银行的管理弱点有人认为Kerviel事件绝非偶然,而是银行内部管理不到位、监管体制不健全的结果。
大经典风险管理案例
![大经典风险管理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14a4c91866fb84ae45c8dc3.png)
风险管理十大案例案例 1:法国兴业银行巨亏一、案情2008 年 1 月 18 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
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内部查清,结果发现,这是一笔虚假交易。
伪造邮件的是兴业银行交易员凯维埃尔。
更深入地调查显示,法国兴业银行因凯维埃尔的行为损失了49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
凯维埃尔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导致如此巨额损失欧洲股指期货交易,一种衍生金融工具产品。
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
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
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
”2007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
从2008年开始,凯维埃尔认为欧洲股指上涨,于是开始买涨。
然后,欧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凯维埃尔的巨额盈利转眼变成了巨大损失。
二、原因1.风险巨大,破坏性强。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牵涉的金额巨大,一旦出现亏损就将引起较大的震动。
巴林银行因衍生工具投机导致亿英镑的亏损,最终导致拥有233年历史、总投资59亿英镑的老牌银行破产。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中,损失达到71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案件,震惊了世界。
2.暴发突然,难以预料。
因违规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受损、倒闭的投资机构,其资产似乎在一夜间就化为乌有,暴发的突然性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
巴林银行在1994年底税前利润仍为亿美元,而仅仅不到3个月后,它就因衍生工具上巨额损失而破产。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破产的6个月前,其CEO还公开宣称公司运行良好,风险极低,在申请破产的前1个月前,还被新加坡证券委员会授予“最具透明度的企业”。
3.原因复杂,不易监管。
法国兴业银行违规交易事件及其启示
![法国兴业银行违规交易事件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e3d9b08f18583d049645926.png)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为何容易失效?-法国兴业银行违规交易事件及其启示法国兴业银行于2008年1月24日宣布因一名交易员的违规操作导致该行蒙受高达49亿欧元的巨额损失,该事件被当日出版的华尔街日报称为“金融世界中罕见的事件”。
法国兴业银行将此有史以来最大的违规交易归咎于由于“一系列虚构的风险对冲交易”使得该行Delta 1号交易部门(主要从事股指期货和远期的套利交易)31岁的交易员杰罗姆· 凯维埃尔得以规避银行重重内控程序,从而最终招致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作为法国第二大银行和欧元区第七大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的市值约为350亿欧元,2006年利润额超过50亿欧元。
该银行在股权衍生品交易领域享有盛誉,曾连续5年在世界权威风险管理杂志《风险》评选的最佳股权衍生品交易金融机构中排名第一或第二。
“这个事件极好地告诉我们良好声誉和真实情况之间可能存在的巨大差异,法国兴业银行曾被视为现代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管理的缩影”。
施罗德公司负责欧洲股票交易的主管Gary Clarke如是说。
施罗德公司掌管了超过2700亿欧元的资金并且持有法国兴业银行的股份。
2008年2月20日,在法国兴业银行公布2007财年的年报和4季度报之前,由标致雪铁龙集团前任首席执行官Jean-Martin Folz领导的三人特别委员会向法国兴业银行董事会递交了一份名为“绿色使命”的调查报告。
该报告对凯维埃尔的违规交易活动、交易手法、交易动机、银行内控体系对违规交易活动发出的警告以及为何这些警报没有发生作用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首先让人吃惊的是,凯维埃尔所从事的经营活动并不仅限于普通规定的股指期货套利交易,他同时还活跃在股票期权和权证的交易活动中。
股票期权和权证是法国兴业银行衍生品部门引以为傲的两项业务,而这并不属于凯维埃尔所供职的Delta1号交易部门的业务范畴。
凯维埃尔于2000年加入法国兴业银行,随后几年时间,他分别在银行不同的中后台部门工作,熟捻交易纪录、资金结算、交易确认以及其他涉及交易数据汇总分析方面的工作。
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启示
![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5e7441d6edb6f1aff001fe1.png)
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启示:作为世界上最大衍生交易市场的领导者,作为国际公认的风险管理最出色的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的覆灭表面上看是因为一个年轻交易员的错误操作造成的悲剧,但是问题不是如此简单,此后隐含的更多深层次的问题更需要我们深入的反思。
一、金融机构必须理性认识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作用与其他金融交易不同,金融衍生品交易是一种保证金交易,它是通过预测金融市场的未来走向,付出少量保证金而从事的一种典型的阿基米德式的以小搏大投机性活动。
因此,这种交易的不确定性非常大,能赚大钱,也能亏大钱。
法兴欺诈案表明,在监管不善、内控不力的情况下,金融衍生品交易会充分暴露其“魔鬼”的一面。
因此对于正在积极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准备推出股指期货的中国来讲,我们不可能因噎废食而否定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和推出股指期货的积极意义,但是,关键是要努力防范和克服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
特别是在市场起步时期,必须有效控制交易规模,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健全风险控制体系,坚持“安全第一”原则。
如果我们仅凭一腔热情,无视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内在特性,在各项制度措施和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不适当地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那么,很有可能重演法兴的悲剧。
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难题金融机构是一种接受风险、经营风险,并在管理风险中获取利润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金融机构通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对于操作风险,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模型工具,还不能进行有效量化,风险管理的方法还比较原始,风险管理水平也比较低。
相对而言,操作风险已成为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风险。
法兴这次巨额欺诈案,以及此前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1999年日本住友公司、2002年爱尔兰联合银行等金融交易丑闻,都充分说明:一单业务的操作风险,就能摧毁一家信誉卓著的金融机构。
随着我国金融综合化经营趋势的日益显著,目前各家银行和金融机构正在积极备战综合化经营,在这种趋势下,未来的操作风险可能越来越大。
“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解析(doc 8页)
![“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解析(doc 8页)](https://img.taocdn.com/s3/m/1bf26c6714791711cd791754.png)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案例“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分析一、案例介绍时间:2008年1月24日地点:巴黎,银行总部背景:①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动荡不稳。
②法国兴业银行,作为法国第二大银行,世界上最大衍生交易市场的领导者,已在次贷危机中亏损20.5亿欧元(包括11亿欧元与美国次贷市场相关的资产、5.5亿欧元与美国债券保险商相关的资产以及4亿欧元的其他损失)。
事件回放:一心想成为明星交易员的法国兴业银行负责对冲欧洲股市的股指期货交易员——热罗姆·盖维耶尔利用银行漏洞,通过侵入数据信息系统、滥用信用、伪造及使用虚假文书等多种欺诈手段,擅自投资欧洲股指期货,造成该行税前损失49亿欧元(约560亿人民币)。
该行股票当天下跌4.1%。
这次案件触发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金融震荡,并波及全球股市,引发暴跌。
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
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
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
”2007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
更致命的是,该名员工利用其在兴业银行工作的经验,轻而易举骗过了该行的安保系统。
涉案的交易员已经承认了自己的不当行为,而相关的解聘程序“已经启动”,兴业还对其提出了法律诉讼,相关部门的直接负责人也将离职。
欺诈事件曝光后,兴业董事长兼总裁溥敦(Daniel Bouton )曾提出辞职,但董事会拒绝了他的请求。
该行已就此次事件向全体股东公开致歉。
此次兴业银行的欺诈案可能也刷新了一项世界纪录,就是单笔涉案金额最大的交易员欺诈事件该事件发生之后,兴业董事长兼总裁溥敦(Daniel Bouton )提出辞职。
该行已就此次事件向全体股东公开致歉。
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例
![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67a5f5bf5335a8102d22097.png)
有人说,一开始,这件事像是一个玩笑。
如果一个交易员能够绕过层层监管,独自一人以“欺诈”的手段从事巨额股票衍生产品交易,那么,不但法国兴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将受到质疑,整个金融业在公众心目中的信誉也都会大打折扣。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个欧洲老牌的金融机构将面临重大困难,而它留给我们的则是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沉重思考。
任何一家机构,无论具有怎样雄厚的实力,一旦放松了对内部运作的控制,失去了对风险的警惕和防范,那么哪怕是一个级别很小的员工或者是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将有可能葬送整个企业。
法国兴业银行创建于1864年5月,当年由拿破仑三世签字批准成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最终成为法国商界支柱之一。
可就是这样一个创造了无数骄人业绩的老牌银行在2008年年初因一个底层交易员的违规操作而受到了重创,“金字塔”险些瞬间倾塌。
2005年6月,该银行的交易员热罗姆·科维尔躲过了严密的监控系统,开始进行违规越权交易。
2007年到2008年年初,他擅自动用了高达500亿欧元(合733亿美元)的衍生品头寸,投资欧洲股指期货(做多欧洲股指期货)。
科维尔的欺诈行为暴露之时,正值2008年年初欧洲股市暴跌之际。
法国兴业银行进行了紧急平仓,整整抛售三天之后将损失定格为49亿欧元。
此次欺诈案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历史上最为臭名昭着的巴林银行倒闭案。
不论从性质上还是规模上来说,此次事件都堪称“法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悲剧”。
何以一个从法国三流商学院毕业、年薪不到10万欧元的年轻人能够撼动具有140多年历史的老牌银行的根基,并撬动了欧洲乃至全球股市?法国兴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到底发生了什么,致使科维尔一个人可以轻易绕过五重安全控制系统,躲过由2000多人组成的庞大监控队伍,挪用巨额资金在股指期货市场上赌博?从表面上来看,悲剧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交易员利用自身对公司风险管控系统的深入认识进行违规交易,而银行风险系统也没能及时觉察。
但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尤其是激进的企业文化为此次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而管理人员与监控人员置之不理的行为也使其成了科维尔的帮凶。
内审案例——法国兴业银行内控失败与启示
![内审案例——法国兴业银行内控失败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87a2245fc4ffe473368ab69.png)
谢 谢!
h
18
.
2000年, 进入法兴
随后5年,在 银行内部不 同的中台部 门工作
构筑他的 “期货投机
帝国”
2005年, 银行风险套利 部门的交易员
欺诈手段
建立一个投资 组合A,虚构 了另一个投资 组合B
•从表面上看, A、B相互对冲
隐藏了数额 巨大的投机 性头寸
盗用操作人员管 理的IT系统权限, 用于取消特定的 交易行为;伪造 虚假操作的数据
h
躲避了控制 系统的检查
6
一笔涉及 300亿欧元 德国股指期货 交易引起了集团 管理人员
的警觉
一个专门调 查小组成立, 惊天欺诈案
水落石出
49亿欧元巨 亏浮出水面
兴业银行内审盲点
首先源于设计上的严重缺陷。 此外,它把监控点放在交易员的净头寸和
特定时间段的交易风险上,忽视了全部交 易的总规模。 内部控制的根基不牢,控制环境不佳 。
内部审计是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
h
10
内部审计的作用
建设性作用是指通过对子公司的检查和评价,针对管 理和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富有促进性的意见 和改革方案,从而协助公司高层领导改善经营管理,提 高经济效益,以最好的方式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
防护性作用
内部审计的作用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建设性作用
防护性作用是指内部审计的检查和评价 活动,可以揭示和制约各种不道德和不规 范行为的产生,防止给公司造成不良后果
h
11
内部审计的终极目标
增加组织价值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中认
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
其目标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经营。”这完全不同 于传统理论上的“独立评价功能”论
法国兴业银行2008年巨额损失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法国兴业银行2008年巨额损失的原因分析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b740bea6137ee06eff918a2.png)
法国兴业银行2008年巨额损失的原因分析及启示作者:黄维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18期一、案例介绍时间:2008年1月24日地点:巴黎,银行总部背景:①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动荡不稳。
②法国兴业银行,作为法国第二大银行,世界上最大衍生交易市场的领导者,己在次贷危机中亏损20.5亿欧元(包括11亿欧元与美国次贷市场相关的资产、5.5亿欧元与美国债券保险商相关的资产以及4亿欧元的其他损失)。
事件回放:一心想成为明星交易员的法国兴业银行负责对冲欧洲股市的股指期货交易员——热罗姆·盖维耶尔利用银行漏洞,通过侵入数据信息系统、滥用信用、伪造及使用虚假文书等多种欺诈手段,擅自投资欧洲股指期货,造成该行税前损失49亿欧元(约560亿人民币)。
该行股票当天下跌4.1%。
这次案件触发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金融震荡,并波及全球股市,引发暴跌。
此次兴业银行的欺诈案可能也刷新了一项世界纪录,就是单笔涉案金额最大的交易员欺诈事件。
随后,法国银行业监察委员会对法国兴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的失职处以400万欧元罚款。
(注:法国银行业监察委员会对大型银行机构的最高处罚金额为500万欧元。
)二、原因分析(一)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金融市场上从事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时,因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价格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盖维耶尔擅自投资欧洲股指期货,期货市场具有进行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的功能,在2005年至2007年盖维耶尔也因投资期货市场账面盈余14亿元,但他忽视了期货交易的固有风险也是非常之高,由于巨大的杠杆作用,在交纳一定保证金后可以进行若干倍的合约买卖,从而提供了重要的投机机会,但短时间内也可能造成巨额损失。
由于判断错误,盖维耶尔便在短时间内使得法国兴业银行损失49亿元。
(二)监督机制失灵盖维耶尔的供词指出,从2005年以来,他所进行的交易大多为其上司所不知。
一是他通过“掩护头寸”来进行交易:二是银行未按时检查;三是他提供了一些虚假的证据而银行方面疏于检查。
金融风险案例分析1
![金融风险案例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d4a86ca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8.png)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集目录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例二:雷曼兄弟破产案例三: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挤兑事件案例四:“中航油”事件案例五:中信泰富炒汇巨亏事件案例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案例七:越南金融危机案例八:深发展15亿元贷款无法收回案例九:AIG 危机案例十:中国金属旗下钢铁公司破产案例十一:俄罗斯金融危机案例十二:冰岛的“国家破产”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一、案情2019年1月18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
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内部查清,结果发现,这是一笔虚假交易。
伪造邮件的是兴业银行交易员凯维埃尔。
更深入地调查显示,法国兴业银行因凯维埃尔的行为损失了49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
凯维埃尔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导致如此巨额损失?欧洲股指期货交易,一种衍生金融工具产品。
早在2019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
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
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
”2019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19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
从2019年开始,凯维埃尔认为欧洲股指上涨,于是开始买涨。
然后,欧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凯维埃尔的巨额盈利转眼变成了巨大损失。
二、原因1.风险巨大,破坏性强。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牵涉的金额巨大,一旦出现亏损就将引起较大的震动。
巴林银行因衍生工具投机导致9.27亿英镑的亏损,最终导致拥有233年历史、总投资59亿英镑的老牌银行破产。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中,损失达到71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案件,震惊了世界。
2.暴发突然,难以预料。
因违规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受损、倒闭的投资机构,其资产似乎在一夜间就化为乌有,暴发的突然性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
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分析
![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ed6617fad6195f312ba623.png)
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分析2008年1月24日,法国兴业银行曝出该行历史上最大违规操作丑闻,该行交易员热罗姆•盖维耶尔(Jérôme Kerviel)违规购入大量欧洲股指期货,给银行造成49亿欧元(折合71.6亿美元)损失。
此次法国兴业银行的损失金额是英国巴林银行当时损失金额的4倍多,是全球银行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欺诈案之一,也是有史以来单笔涉案金额最大的交易员欺诈事件。
一、事件起因法兴银行欺诈案起因于欧洲股票指数期货交易。
股指期货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没有股指期货的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很大,因为投资者无法对付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股指期货本身具有高风险的特点,使用者使用不当时会对自身的伤害。
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法兴银行交易员盖维耶尔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违规从事欧洲股票指数期货。
欧洲股指期货市场是国际股票市场中流动性最高的区域之一,在正常情况下,每日将围绕这些指数产生大约400亿~500亿美元的期货交易量。
截至2007年年底,盖维耶尔预期股票市场会下跌,因此一直大手笔做空市场。
由于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市场颓势与预期一致,盖维耶尔管理的账户在2007年年底时一度出现巨额的浮动盈利。
从2008年开始,盖维耶尔突然反手做多,豪赌市场会出现上涨。
然而,欧洲市场2008年年初以来的大跌使其交易账户反而出现巨额亏损。
由于他错误地估计市场将出现上涨,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因次贷危机出现新一轮动荡,迫使法兴银行在发现盖维耶尔在股指期货上建立起来数百亿欧元多头仓位后整整抛售3天,最终蒙受49亿欧元损失。
盖维耶尔在未被授权的情况下居然创建了超过500亿欧元(约合728亿美元)欧洲股指期货的多头仓位。
这一数字不仅超过法兴银行现有的大约350亿欧元(约合510亿美元)市值,而且与斯洛伐克整个国家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当。
盖维耶尔之所以能够“悄然”建立起高达500亿至700亿欧元的多头仓位,是因为他除了兴业银行的正式账户外,盖维耶尔还在交易所内偷建了一个虚拟账户,挂在法兴银行名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案例“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分析一、案例介绍时间:2008年1月24日地点:巴黎,银行总部背景:①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动荡不稳。
②法国兴业银行,作为法国第二大银行,世界上最大衍生交易市场的领导者,已在次贷危机中亏损20.5亿欧元(包括11亿欧元与美国次贷市场相关的资产、5.5亿欧元与美国债券保险商相关的资产以及4亿欧元的其他损失)。
事件回放:一心想成为明星交易员的法国兴业银行负责对冲欧洲股市的股指期货交易员——热罗姆·盖维耶尔利用银行漏洞,通过侵入数据信息系统、滥用信用、伪造及使用虚假文书等多种欺诈手段,擅自投资欧洲股指期货,造成该行税前损失49亿欧元(约560亿人民币)。
该行股票当天下跌4.1%。
这次案件触发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金融震荡,并波及全球股市,引发暴跌。
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
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
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
”2007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
更致命的是,该名员工利用其在兴业银行工作的经验,轻而易举骗过了该行的安保系统。
涉案的交易员已经承认了自己的不当行为,而相关的解聘程序“已经启动”,兴业还对其提出了法律诉讼,相关部门的直接负责人也将离职。
欺诈事件曝光后,兴业董事长兼总裁溥敦(Daniel Bouton )曾提出辞职,但董事会拒绝了他的请求。
该行已就此次事件向全体股东公开致歉。
此次兴业银行的欺诈案可能也刷新了一项世界纪录,就是单笔涉案金额最大的交易员欺诈事件该事件发生之后,兴业董事长兼总裁溥敦(Daniel Bouton )提出辞职。
该行已就此次事件向全体股东公开致歉。
法国银行业监察委员会对法国兴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的失职处以400万欧元罚款。
(注:法国银行业监察委员会对大型银行机构的最高处罚金额为500万欧元。
)反映的主要问题:(1)高级管理层责任不明,监督不力,在银行内部未能创造有影响力的内控文化,交易员凯维埃尔长时间、多次违规操作,没有有效监督。
(2)对经营中的风险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衡量,没有进行持续的监控,甚至对凯维埃尔初期违规操作“带来”的利润表示赞赏,进一步助长了他铤而走险。
(3)各级管理层之间没有完善的信息交流机制、向上级报告制度,凯维埃尔违规操作导致内控报警系统报警75次之多,竟然没有向上成功反映。
(4)问题整改机制无效,凯维埃尔用6封邮件就把问题整改搪塞过去了。
(5)银行交易员的薪酬问题。
在欧洲银行,交易员是收入最高的群体,为丰厚的奖金所驱动,凯维埃尔以身犯险。
二、案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纵观整个案例,我认为法兴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银行内部监控管理问题。
内部监控管理问题是本案例中法兴巨亏的症结所在,只有找到主要问题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现在次贷危机、银行巨亏的双重打击之下的扭亏和复苏。
三、案例分析1、行业分析法国银行业全部采取混业经营的模式,允许经营包括投资银行在内的所有金融业务。
在经济中扮演促进消费,帮助企业发展,提供相关指数,配合本国央行和欧洲央行制定的利率政策的重要角色。
截至2008年,法国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632家,39700家分支机构,40万名雇员,ATM51700台,共管理7200万个账户,银行业总资产7.7万亿欧元,其中农业信贷银行、巴黎银行、兴业银行、里昂信贷等八大银行占全国银行总资产的93%。
这一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法国银行股成为股市重灾区,各大银行股票市值大幅缩水。
2、事件成因分析2.1 概念明确1)金融衍生产品:指以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产品为基础,以杠杆性的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产品。
2)金融衍生交易是一种保证金交易。
它是通过预测金融市场未来的走向,付出少量保证金而从事的一种投机性活动。
这种交易风险极大,但是利润丰厚。
这种交易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准确把握市场走向,快速完成交易。
3)股指期货(Stock Index Futures):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
2.2 原因探究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一起典型的银行业操作风险失控事件,其漏洞与成因包括:(一)风险控制不力国内外众多银行巨额亏损事件表明操作风险仍是导致衍生工具损失的重要原因。
法兴事件中,法兴银行在限额控制、职责分离等方面的漏洞,无疑成为违规行为滋生的“温床”。
首先,限额控制上的缺陷。
法兴银行将风险监控重点置于交易员的净额头寸上,忽视全部交易的规模与单边交易数额。
为此科维尔利用虚构的卖出交易数据,造成净头寸得以对冲的假象,逃过了这一监控措施。
此外,欧洲交易所向法兴银行提供的是汇总后的数据,并未具体细分至每位交易员。
由于法兴银行在衍生商品交易上素来额度巨大,所以科维尔的巨额交易数量并未引起过多怀疑。
其次,职责分离上的失策。
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实行一种类似于暗箱操作的授权机制,表现为不同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行为,授予交易员不同的权利。
科维尔在进入法兴银行工作后,曾供职于中后台监控部门,对于法兴银行的监控流程了如指掌。
这为其日后作为交易员的违规行为提供了职责上的便利。
因此,企业在面临内部职位调动时,应妥善考虑职责兼容问题。
再次,对内外部警示信息的忽视。
调查资料表明,法兴银行对于来自内外部的警示信息并未仔细核查,如2007年11月欧洲期货交易所曾质疑科维尔交易仓位,以及2006年6月到2008年1月间风险控制系统发出了74次警报,直到第75次警报的拉响,才使科维尔的违规行为得以曝光。
第四,没用以正确客观的姿态看待金融衍生品,特别是股指期货,只看到它带来的巨额利润,而忽视了它存在的巨大风险。
法国兴银行股指期货投机失败表明,股指期货既有积极一面,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由此可见,衍生期货市场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第五,银行监控部门的失职。
法兴银行的内部报告坦陈“交易部门职员没有系统地执行更为详尽的稽核”,另外该部门也缺乏“确定不良交易存在的手段以及能迅速予以控制的机制。
” 银行发言人也在事后承认,银行早已发现科维尔在交易中存在的问题,但并未做深入调查。
此外,法兴银行因没有投入足够资源防范交易丑闻已经受到法国央行的警告。
就此看来,法兴银行备受赞誉的风控系统也仅是徒有盛名。
而对风险的控制不力,究竟是缘于巨大金融利益带来的疏于监管还是控制系统本身的错漏,则值得我们深思。
(二)人性控制失败可以说,人的因素是导致法兴银行巨亏的直接原因。
科维尔利用其对内部控制流程的熟悉,精心设计虚假交易,从而逃避内部控制系统的监控。
但个人认为,事件的深层原因应归咎于法兴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对人性的控制失效。
案发之后,科维尔的辩词耐人寻味:“我没有犯错,我只是为了给银行多赚钱”。
显然,他将违规行为定位成追求自身与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只是这种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已远远超出正当范围。
此外,科维尔的工作经历使他对内部控制流程极为熟悉,从而成功逃避监控体系进行违规操作。
然而,在法兴银行内部,熟悉整个内部控制流程的远不止科维尔一人,如何保证他们的行为守规、防止第二个科维尔出现?除了在职责分离上的控制措施外,如何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培养组织的风险控制文化、加强人性控制也至关重要。
据科维尔的辩护律师称,在法兴银行内部,不止一个人在从事违规交易。
管理人员的利欲熏心、风险管理意识淡化。
有分析人士也指出,如果没有银行高层的默许,任何一个交易员都不会有那么大的能量,酿成如此巨大的案件。
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对人性控制、消除道德风险的负面影响,才是防止违规再次发生的治本之举。
(三)IT控制薄弱事件发生后,科维尔被戏称为“计算机天才”,法国央行行长称其至少突破了银行五个级别的监控才获得巨额投资权限。
在“计算机天才”与IT监控系统的较量中,后者败下阵来,原因何在?据法兴银行披露,其内控系统要在交易三天后才会对交易进行核查,法兴银行系统的开发人员、验收人员与IT管理人员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对内控和技术漏洞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这些漏洞则被科维尔利用了。
同时,为了规避后台监控,他还盗用多个系统密码进行数据篡改。
众所周知,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开始与企业的各项流程广泛结合。
所以,防范计算机技术风险、保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控制的关键。
事实上,法兴银行的风险管理团队中拥有IT专家与相关技术人员,面对科维尔的违规及篡改行为却迟迟未能察觉,除了风险管理流程存在缺陷外,法兴事件也表明,再严密的电子监控程序,也难免存在漏洞。
计算机控制只是一种手段,其应用无法替代业务流程的整体控制。
过多依赖高科技手段,忽视基本的流程控制,可能带来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
因此,只有实现IT控制与业务流程控制的整合,才能真正应对新环境下出现的各类风险。
(四)内部审计失效法兴事件还证明设计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只能为实现企业目标、控制企业风险提供合理而非绝对保证。
它存在局限,例外事项、人为操纵或系统故障等因素时刻威胁着内控系统的运行。
所以,对内控系统的反馈与再监控至关重要。
传统意义上,从事衍生品交易的银行往往利用内部审计系统来评估与监控风险管理系统的运行,防范可能出现的违规情况。
然而,由于衍生品交易部门给法兴银行创造的利润大约占到整个银行利润的三分之一,这种高高在上的地位可能使内部审计系统在审查合约时难以提出质疑。
一些银行业人士曾表示,在法兴银行,衍生品交易部门面对审计部门监管时享有的自由度,远远大于英美等国的同类银行。
法兴银行的这种监管制度暴露出其风险控制系统与内部审计系统之间在协调方面还存在漏洞,使得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再监控作用大打折扣,这也为科维尔的违规提供了可乘之机。
就此,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对内控系统的再监控效用,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
(五)外部监管缺陷法兴事件曝光后,法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受到了质疑。
公众指责银行监管机构未能有效防范该案的发生。
政府官员也纷纷表示法国银行业监管不充分,要求对银行业进行“额外”监控。
法国金融监督委员会更是呼吁,应加强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法兴事件暴露出了长期以来欧洲银行业自律监管模式的缺陷。
与美国以交易所、美国期货业协会以及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为主体的三层严密监管架构不同,欧洲衍生品市场监管相对比较宽松,基本上以自律为主。
自律监管模式无形中将监管责任推向企业本身,而在追逐利益最大化或是控制体系出现重大缺陷之时,企业难以对违规事件产生有效制约。
此外,信用制度的滥用也是造成法兴事件的潜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