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会学重点归纳
社会学基本原理重点归纳
![社会学基本原理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c989dc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7.png)
社会学基本原理重点归纳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学科。
社会学基本原理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石,下面将对社会学基本原理进行重点归纳。
1. 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一门以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目的是了解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和社会结构。
2. 社会学的范畴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社会变迁等方面。
它涉及到个人、小组、组织和整个社会的层面。
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案例研究和统计分析等。
这些方法帮助社会学家收集、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和行为。
4. 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社会学中有一些核心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行为。
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化、社会团体、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
5.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社会学有一些主要的理论框架可以用来解释社会现象,如功能
主义、冲突理论、互动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等。
这些理论提供了不
同的视角和解释方式。
6. 社会学的应用领域
社会学研究可以应用到许多领域,如社会政策、教育、犯罪学、人口学等。
它为这些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的支持。
以上是对社会学基本原理的重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助你理解社
会学的基础知识。
社会学复习知识梳理超级(含所有知识点)
![社会学复习知识梳理超级(含所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be8a4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4.png)
社会学复习知识梳理超级(含所有知识点)
社会学复知识梳理超级完整版(含所有知
识点)
1.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社会中人们
的相互关系、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等问题。
2.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来验证相关理论或假设。
- 理论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社会学理论来解释和理解社会现象。
3.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的平衡。
- 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构
成的。
- 符号互动主义:关注个人对符号和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4.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 社会组织:包括社会机构、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等。
- 社会化: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 社会不平等:关注社会中的阶级、种族、性别等不平等问题。
- 文化与社会:研究文化对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5. 社会学的重要概念
- 社会结构:指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形式和人们的社会地位。
- 社会化:个体在社会中研究和内化社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
过程。
- 角色: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个体所扮演的行为和责任。
- 文化:社会共享的符号、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以上是社会学复习知识梳理的超级完整版,包含了社会学的基
本概念、研究方法、主要理论观点、研究领域和重要概念等内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社会学重点整理
![社会学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e2978c8d5bbfd0a795673fe.png)
社会学重点整理1.社会学产生的背景:①社会学产生:1838年10月,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提出社会学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这标志着社会学科的产生。
②社会学产生的条件:(1)历史条件:启蒙运动工业革命(2)思想条件:思想家对社会结构、社会变化的规律和未来图景进行了探索,形成经济、思想、政治、社会哲学伦理观念。
(3)学术条件:自然科学2.社会学形成的经典人物:a.孔德(1)提出了社会学这个名词,指出是人的社会学。
(2)提出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3)把社会学理论系统化。
(4)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包括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与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
b.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1)提出了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社会有机论:将社会看作有机体(分散的)具有一般生物有机体社会进化论:社会进化是矛盾的,是必然的(2)《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阐述了社会学原理(3)宇宙现象、物理、化学、生物、天体现象(4)他的社会学对后来功能学派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学科发展史上的进步(5)但他反对国家干预,反对社会革命,他的价值体系为资本主义作辩护c.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也是法国第一个获得任命的社会学教授)(1)他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2)指出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主张用社会学事实来说明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分为物质(法律、劳动分工)、非物质社会现实(潮流、民族意识)(3)社会团结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4)社会宗教理论:宗教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神的力量实质是社会力量(5)社会学研究方法理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有系统详细的论述d.韦伯(社会学家、历史学家)(1)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成为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2)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的观点和“价值中立”的主张(3)社会行动(合理行动)社会者赋予行动一定的意义,而且这一行动与别人发生关系(4)政治社会学:权威:传统权威、魅力权威、法理权威其中(1)(2)理论影响了后来社会学的发展(韦伯和迪尔凯姆是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奠基人)3.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康有为“群学”、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并题名为《群学肄言》)→新中国成立之后初步发展(陶孟和与梁宇皋1915《中国乡村与都市生活》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社会学著作;费孝通、瞿秋白等)→改革开放开始社会学教程。
大一社会知识点总结
![大一社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87314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f.png)
大一社会知识点总结在大一的社会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社会的知识,其中包括社会学的概念、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社会学,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提高社会分析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以下是大一社会知识点的总结。
一、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及其组织结构、变迁和问题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包括社会的组成、结构、功能、制度和变迁等方面。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活。
它关注的是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互动、组织和制度等方面的现象。
3.社会学研究的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理论建构等。
它通常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进行研究。
4.社会学的理论社会学的理论包括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等。
这些理论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运作机理和一些基本规律。
5.社会学的价值社会学的价值在于帮助人们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促进社会变迁和改革,提高社会稳定和和谐。
二、社会结构1.社会结构的概念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的组成和组织形式。
它包括社会的组织结构、分工和层次等方面。
2.社会结构的要素社会结构的要素包括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等。
这些要素构成了社会的组成和组织形式。
3.社会角色和社会身份社会角色是指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如家庭成员、职业岗位和社会身份等。
社会身份是指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身份认同。
4.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指社会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和层次。
通常分为上层阶层、中层阶层和下层阶层等。
5.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指社会成员按照不同的职能和任务进行分工合作的现象。
它是社会组织和发展的基础。
三、社会变迁1.社会变迁的概念社会变迁是指社会中的各种变化和发展过程。
它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2.社会变迁的原因社会变迁的原因包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口增长、文化传播和政治改革等。
社会学考题大一必背知识点
![社会学考题大一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e3f6dc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8.png)
社会学考题大一必背知识点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组织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运作和变迁。
作为大一学生,学习社会学是了解社会科学的基础,并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
本文将介绍社会学考题大一必背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社会学的起源和定义- 社会学的起源:社会学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当时人们开始关注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
- 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研究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学科,通过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探索社会规律。
2.社会学的基本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对社会稳定和平衡的作用,将社会看作一个有机整体。
- 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不同阶级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所驱动,社会不平等是冲突的结果。
- 交互主义理论:关注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角色和意义构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获得意义的。
- 符号互动主义:强调人们通过共享符号和意义进行社会交流和互动,符号是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基础。
3.社会学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和分析数据,研究人们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观察和测量因果关系,验证假设和理论。
- 历史研究: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和事件,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和变迁的过程。
- 文献研究: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献,了解和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背景和理论支持。
4.社会化和社会组织- 社会化:指人们通过社会交往和社会经验,逐渐习得和接受社会价值观、行为和角色,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 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指社会中个体和群体的结合,根据某种规则和目标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方式和结构。
5.社会结构和社会不平等-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指社会中各种组织、角色和关系的总体,包括社会阶层、社会机构和社会网络等。
- 社会不平等: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中个体和群体之间在权力、财富和地位等方面的差距和不平等。
社会不平等可体现在阶级、种族、性别和收入等各个方面。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94beb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69.png)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doc
1. 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社会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人类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
2. 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人物:传统社会学、现代社会学和后现代社会学;代表人物包括孟特斯、科曼德、马克思、韦伯、杜尔凯姆、帕里索等。
3. 社会学的理论范式: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社会学结构主义和现代性理论。
4. 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包括家庭、教育机构、政治组织、宗教组织等;社会结构包括社会阶层和社会层次、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
5. 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社会变迁包括社会革命、经济发展、文化变革等;社会发展包括现代化、全球化、城市化等。
6. 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差距、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就业问题等;社会政策包括社会保障、教育、健康保健等。
7. 社会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研究、现场观察、内容分析等方法。
8. 社会学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社会调查、社会评估、社会计划、社会工程等。
大一社会学专业知识点
![大一社会学专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2948b4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7.png)
大一社会学专业知识点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并解释社会的运作方式以及动态变化。
大一阶段是社会学专业学生接触这门学科的起点,下面将介绍几个大一社会学专业的重要知识点。
一、社会学的定义和概念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探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通过分析社会现象和行为模式来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社会学的发展历程社会学是在19世纪中叶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学科。
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社会学、现代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
古典社会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德、孟斯特、圣西门等;现代社会学则由孔德、马克思、韦伯等创立;当代社会学注重社会问题的研究,如种族、性别、阶级等社会议题。
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统计分析等。
社会学家运用这些方法收集数据,以验证研究假设或推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四、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包括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和交互主义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部分相互依存并协同工作;冲突理论认为社会存在着阶级、种族等不平等现象,并通过冲突和斗争来推动社会变革;交互主义理论则关注个体行为和相互作用的意义。
五、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社会学广泛的研究领域使其产生了许多分支学科,如人口学、城市学、家庭学、教育学、犯罪学等。
这些分支学科针对不同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丰富了社会学的学科内容。
六、社会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社会学不仅局限于学术研究,也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和政策制定。
比如,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为消除社会不平等、促进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社会学还在市场调研、社会调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大一社会学专业的学习内容涉及社会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方法、主要理论以及相关分支学科和实际应用等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为日后深入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大一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汇总
![大一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d52573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6f.png)
大一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汇总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学科。
作为大一社会学概论的学习内容,你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社会学知识点。
本文将对大一社会学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帮助你系统地理解并记忆这些重要概念。
1. 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社会学是对人类社会生活进行系统观察、描述和解释的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等。
2. 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社会学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起初主要关注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范围也逐渐扩大。
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来获取和分析数据。
常见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和文献研究等。
4.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派别社会学有多个理论派别,其中包括功能主义、冲突理论、交互主义和符号学派等。
这些理论派别从不同角度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变迁。
5. 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社会结构指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机构的组织方式。
社会组织涉及到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层级等概念。
6. 社会化和社会控制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学习和内化社会价值观和规范的过程。
社会控制是社会通过各种手段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方式。
7. 社会不平等和社会阶层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
社会阶层则是根据一个人在社会层次结构中的地位来划分不同群体。
8. 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发生的根本性改变。
社会发展则是指社会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和变迁的过程。
9. 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社会规范是社会对个体行为施加的期望和要求。
社会控制则是社会为了实现社会规范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机制。
10. 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社会关系是指个人与他人之间建立的联系。
社会交往则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相互作用和沟通。
以上是大一社会学概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简要汇总。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你对社会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你的学习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社会学大一概论知识点
![社会学大一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4d6339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8.png)
社会学大一概论知识点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活、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在社会学大一概论课程中,学生将会接触到一系列的知识点,从而初步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社会学。
1. 社会学的定义和对象- 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规律的学科,旨在揭示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的本质和变化规律。
- 社会学的对象: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
2. 社会学的理论范式-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的稳定和功能的平衡,关注社会共同体的相互依赖和功能互补。
- 社会冲突理论:强调社会中各种不平等和冲突的存在,并研究社会变革的原因和方式。
- 符号互动主义:关注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角色和意义,研究社会行为和意义的构建过程。
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参与观察、访谈、案例研究等,主要用于深入了解社会现象的意义和背后的原因。
- 定量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主要用于收集大量数据并进行量化分析。
- 混合研究方法: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4.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结构:指社会中各种组织和制度的总体安排和关系。
- 社会化:个体通过社会交往和学习来逐渐习得社会角色和价值观。
- 社会控制:社会中对行为的规范和管理,包括形式控制和非形式控制。
- 社会变迁: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持续性变化和转型过程。
5. 社会学的应用领域-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制度、学校文化和教育公平等问题。
- 社会福利学:研究社会保障、贫困与社会不平等等社会福利问题。
- 犯罪学:研究犯罪行为、刑罚制度和社会治安等问题。
- 媒体与传播学:研究新闻传播、网络媒体和大众文化等社会媒体问题。
通过对社会学大一概论知识点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社会学的定义和对象,不同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以及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社会学教程考试重点
![社会学教程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4e1a8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a.png)
社会学教程考试重点绪论1、社会学的产生标志:孔德,《实证哲学教程》【选择】实证方法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才可以接受。
2、斯宾塞的观点:社会的进化过程同生物进化一样,生存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也在社会中起支配作用。
3、迪尔凯姆的观点:社会学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用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问题。
4、社会学学科特点: (1)整体性观点、 (2) 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3)科学性、 (4)应用性、 (5)建设性和批判性【简答】第一章社会及其构成1、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本身是真正的客观存在,它是独立于个人,更是超乎于个人的另一个整体。
这一整体比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更大一些,社会有自己的结构和运转规则,而这些规则又不一定反映个体意志。
2、社会唯名论认为只有每个个体的存在才是客观真实的,社会不过是用来称谓一群人的名称而已。
它是个人及其行为的一种组合。
3、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俗、信仰和价值等。
【名词解释】4、文化的结构:文化元素、文化丛、文化模式【选择】5、文化元素是指文化中的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即它是独立地能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
6、文化丛是指由相关的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
【名词解释】7、文化模式是相关文化丛经过有秩序、有条理的整合而形成的整体。
8、文化的功能: (1)整合功能、 (2)导向功能、 (3)维持秩序的功能、 (4)传续功能【简答】9、亚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
10、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论其他民族的文化。
第二章人的社会化1、社会化的含义:是个人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整合到群体中去的过程。
【名词解释】2、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 (2)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 (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4)明确生活目标、 (5)培养社会角色【简答】3、社会化结构: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大一上学期末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复习要点
![大一上学期末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e9a1c9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6.png)
大一上学期末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复习要点大一上学期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复习要点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社会问题和社会行为规律的学科,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人类的行为。
而社会工作则是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个人和社会解决问题,改善生活质量。
在大一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大量的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知识,下面将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总结。
一、社会学复习要点1.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在社会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等基本概念。
同时也需要掌握社会学的历史渊源和主要学派的发展。
2. 社会结构与社会组织社会结构是指由各种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构成的社会整体,而社会组织则是社会结构中各种不同形式和性质的组织。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了解社会结构的类型和特点,以及不同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3. 社会问题与社会变迁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问题和社会变迁。
我们需要复习各种社会问题的类型和产生原因,以及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和解决办法。
同时也需要了解社会变迁的定义、特点和影响因素。
4. 社会行为与社会规范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而社会规范则是对社会行为的一种规范化。
在复习中,我们需要对社会行为的类型和特点进行总结,同时也需要了解社会规范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二、社会工作复习要点1. 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在学习社会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以及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意义等基本理论知识。
同时也需要了解社会工作的伦理道德和专业素养要求。
2. 社会工作的对象和内容社会工作的对象主要包括个人、家庭、群体和社会,而社会工作的内容则包括社会服务、社会政策、社会工作实践等方面。
在复习中,我们需要对不同对象的社会工作特点和技能要求进行总结,同时也需要了解社会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3. 社会工作的实践技能社会工作的实践技能是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技巧。
《社会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
![《社会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c33997da45177232f60a228.png)
《社会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包括观点、方法、原理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结构)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4、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5、文化:社会学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
这些产品,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6、优势需要:是指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
7、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
8、角色冲突:是在角色份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时担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角色,这些角色又对他提出相互矛盾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
角色冲突常使他感到左右为难。
9、角色扮演:是社会成员具体实践他所担当的角色的过程。
10、“镜中自我”:是社会学家库利使用的解释人们自我认识过程的概念和理论。
库利认为,人们都是以他人为镜的,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而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
11、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
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认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12、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
大一社会学知识要点
![大一社会学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3bbb6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64.png)
⼤⼀社会学知识要点社会学知识要点1.社会学的学科特点(特别是对实证性的理解);基本问题:⼈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学科特点:1.实证性【注重经验研究(经过观察,调查,实验等实证途径获得第⼀⼿资料,从中检验理论假设,分析概括出理论知识来);提倡价值中⽴(研究的⽬的不在于判断好坏与善恶,⽽在于判断真假或是否。
研究者必须采取客观的态度,排除个⼈的价值观和主观偏好】2.整体性【社会学将社会视为⼀个整体;社会学关注群体甚与关注个⼈】3.现实性【社会学的知识素材来源于现实社会;社会学直接⾯对社会现实问题】2.社会学诞⽣的时间、⼈物、标志;西⽅社会学发展过程的转折孔德;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西⽅社会学的发展历程(3个阶段5个时期)1.创⽴初步发展阶段(1838年⾄第⼆次世界⼤战)2.深⼊发展阶段(第⼆次世界⼤战⾄20世纪80年代)3.进⼀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1.奠基时期(19世纪30年代⾄70年代)孔德与斯宾塞○2创⽴时期(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迪尔凯姆与马克思*韦伯○3结构功能主义占统治地位时期(帕森斯王朝时期)帕森斯与墨顿○4群雄割据时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5重要理论流派社会冲突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与结构化理论3.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的认识:“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们交互活动的产物。
”“⽣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是构成所谓的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的社会,并且是构成了处于⼀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
”4.社会的特征;构成要素特征:1.社会是由⼈群构成的2.社会以⼈与⼈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化,有知识的系统4.社会是以⼈们的物质⽣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的活的机体要素:⼈⼝要素,资源要素,环境要素,⽂化要素5.滕尼斯对社会的分类;社团社会的特点分类: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社团社会的特点:①社团社会中存在着⼴泛的劳动分⼯和⾼度专门化的⾓⾊分类,知识和技能⽐年龄和性别更重要。
大一新生社会学概论重点
![大一新生社会学概论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dcae57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1.png)
大一新生社会学概论重点
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基础理论等基础知识的总纲。
它介绍社会学
的研究范围、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使新生对社会学有根本的认识,具有整体的思维方式。
首先,要了解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本质、社会成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学科。
它运用社会学理论来分析社会现象,以解释一个社会系统组织、运作和运动的规律。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使用比较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
和定性研究等研究方法,探究社会现象的背景和角色,以揭示人类行为的伦理本质和跨文
化差异性。
此外,新生应熟悉社会学的基础理论,以便深入到社会现象的根源。
社会学的基础理
论包括结构实证主义、进步观、历史学研究和经济学分析等,它们旨在探索社会分层现象、社会改革、社会转型等社会现象形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最后,新生还应熟悉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便能够准确理解和
深刻分析社会现象。
这其中包括社会分层理论、关系分析理论、社会化理论、文化分析理论、选择理论等。
总而言之,新生要通过对社会学概论的学习,了解社会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基础理
论及其所具有的重要概念、原理和方法,使之能够更好地开展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大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大一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10b1f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7.png)
社会学大一重点知识点总结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作为大一学生,学习社会学的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本文将对这些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社会学的定义和范围: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科学。
它关注的范围包括社会关系、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等。
社会学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行为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影响,探索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社会学的理论视角:社会学涉及多种理论视角,包括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等。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对社会稳定和秩序的作用,冲突理论关注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和不平等,符号互动主义强调个体的符号交流和互动对社会构建的影响。
三、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中学习和内化社会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控制则是社会为了维持秩序和和谐,以各种方式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
社会化和社会控制相互作用,共同构建社会秩序。
四、社会结构与社会组织:社会结构指的是社会的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它包括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群体等。
社会结构在塑造个人身份认同和角色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组织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如家庭、教育机构、政府等,它们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五、社会不平等与社会问题: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在资源分配、权力和地位上的差异。
社会问题是指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利于社会发展和个体幸福的现象和情况,如贫困、犯罪、歧视等。
社会学通过研究社会不平等和社会问题,探索其原因和解决方法。
六、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在时间上的改变。
社会变迁可以是渐进的也可以是剧烈的,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
社会发展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它包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等。
七、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依赖于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
大一新生社会学概论重点
![大一新生社会学概论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7156ab5901020206409c3e.png)
一、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P4二、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社会学基本问题P14(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二)从社会的层次结构看社会学研究对象及其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联系三、社会学的社会功能P24(一)科学理性功能(二)人文价值功能(三)服务建设功能四、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P28(一)概念: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P28(二)人口与社会运行1.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P29概念: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可以看做人口数量的同义词2.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P30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的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人口转变与老龄化P32概念:老龄化,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P45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阐述,可以概括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具有的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的三大基本特征。
五、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P49社会与社会系统是社会学学科的最为核心的概念,也是社会运行的主体。
(一)社会的特点P51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二)社会的功能P521.整合的功能2.交流的功能3.导向的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三)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P581.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P58概念: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的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结构、民族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等微观社会是指社会的个体结构,即表现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
如民族的或阶级的个别成员之间的互动,职业群体的人员(每一个人)构成,等等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P59概念:个人关系,指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互动,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社会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重点归纳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1、西方和中国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西方:社会学的产生:孔德的实证主义理论,他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和学科的基本框架,而且提出了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基本想法。
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社会学的发展,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孔德: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指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主要思想有: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斯宾塞:提出社会进化的思想,社会进化论。
迪尔凯姆:指出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
他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等概念。
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家韦伯: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成为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
在方法论上韦伯提出“理想类型”的观点以及“价值中立“的主张帕森斯:建立了机构功能理论,形成了结构功能学派美国社会学的特点:注重应用研究,实证研究一直是美国社会学的主流西欧国家社会学与美国社会学的差异:理论思维和批判色彩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代表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发起巨大挑战,成为当代社会学的重要流派卢曼:系统学派布迪厄:结构主义建构论福柯:展示了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和对现代权力观的否定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弥合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中国:大同思想:我国古代关于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理想的系统化论述康有为:讲学,提出群学严复:翻译斯宾塞著作社会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出现是在20世纪初。
燕京大学的社会学师资比较整齐孙本文:社会学的引进和学科化。
《社会学原理》他是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学取消1978年邓小平支出社会学需要尽快补课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特点与基本问题研究对象: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
社会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
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具有强烈的依存关系:社会关系以社会行动为内容,社会行动以社会关系为形式;没有社会行动的社会关系和不受社会关系知道的社会行动都是不可理解的。
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的关系的宏观表现。
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社会变迁。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学科体系:1、社会学理论:对社会构成要素、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问题的理论性分析2、社会研究方法:从事科学的社会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3、应用社会学:将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研究方法运用于某一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研究学科特点:1、整体性观点2、方法和只是的综合性3、科学性4、应用性5、建设性和批判性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1、社会的性质、类型、特点社会的性质:社会实在论(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实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
社会是有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其代表,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将社会实在论做了具体论述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和个人行动是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先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识社会的目的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
强调人的行动的心理方面的理论(美国的吉丁斯)和以强盗个体行动的能动性为主的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带有社会唯名论色彩,而在符号互动论哪里社会唯名论的特征更加明显社会的性质导致两方认为社会学的主要任务不同:唯实论:研究社会的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研究这种既定的结构如何去指导塑造其成员唯名论: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能真正了解社会社会的类型:宏观社会的类型:1、孔德: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2、斯宾塞: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3、马克思: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具体社会的类型: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共同体3、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4、因兴趣而形成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社会的特点:1、多样性2、复杂性3、变动性大题: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社会关系的理解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是人本质的具体体现。
类型: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文化1、文化的含义:与自然物相对应的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综合2.、文化的分类广义的文化是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中尺度的文化只要指制度和规范文化小尺度的文化指科学文化只是3、文化的特性(1)文化是有人创造出来的和学到的(2)文化是群体共享的(3)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4.文化的结构(1)文化要素(2)文化丛(3)文化模式5、文化的功能(1)文化的整合功能(2)文化的导向功能(3)文化的维持秩序的功能(4)文化的传续功能6、文化的相对差异性(1)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展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也称主流文化;相对的,亚文化是指在这一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2)我足中心注意与文化相对主义某一民族的成员因过分认同本族文化,而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不理解一直贬低,这被成为我族中心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论)认为,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7、文化变迁原因(1)人们的发现和发明(2)不同文化的接触而发生的文化传播第三章人的社会化1、如何理解人的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化的目的:为了生存与发展,人类必须学习文化模式在生物体不呢个自发地产生社会生活的经验的情况下,个人就必须学习社会中已经存在的经验,社会也必须向个人传授已有的知识,这就是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整合到群体中去的过程2、社会化的机构与过程过程:基本社会化儿童的社会化青少年的社会化成年人的社会化老年人的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剥夺旧的自我系统——建立新的自我系统机构:家庭学校(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同龄群体/同伴群体(peer groups)工作单位大众传媒3、大题: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当前社会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看法少年和青年社会化遇到的问题1、心理上的断乳2、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4、社会的迅速变迁5、代沟根据上面的问题结合实际说看法!第四章社会互动1、社会互动的类型1.合作:不同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相互配合的互动方式2.竞争:不同个人或群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互动方式3.冲突: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而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以致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2、社会互动的理论符号互动论人是符号的使用者符号是社会互动的中介互动时所遵循的规则是互动过程的产物互动中由于互动情境的变化,人们也在不断的修改对事物的意义角色借用(role taking)是最基本的互动方式拟剧论常人方法学社会交换论人际互动3、社会角色的特点、类型及其扮演中的问题社会角色(social role)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特点: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类型: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规定角色与开放角色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问题:1)角色混淆role confusion角色混淆是指人们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和角色规范认识不清,从而使扮演该角色的行为与其他角色的要求发生混淆的现象。
角色混淆的发生的主要有以下原因:角色认知不清、场景分辨不清。
(2)角色紧张role strain一个人参加了大量的社会活动,承担着许多社会角色,以致出现没有基本的时间和精力去扮演某些角色而疲于应付的现象。
(3)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一个人同时承担了多种角色,而且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色对承担者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
(4)角色失败role exit角色失败是一个人未能和无法成功地扮演某种角色的现象。
有两种情况:一是未能有效的承担其角色,二是角色关系解体。
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第六章社会组织1、初级社会群体的内涵及类型内涵:成员之间关系密切的群体类型:1.按群体规模分齐美尔:二人群体,三人群体,五人群体……小群体,大群体。
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2.按群体亲密程度分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s ——库利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s3.按群体规范分梅约: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按群体形成的缘由分血缘地缘业缘2、家庭的功能及类型功能1.生物功能:性满足,生育2.情感和陪伴3.经济合作4.抚育和赡养3、社会组织及其特征(参考课件)社会组织组织——为了特定目的而有意识组建起来的社会群体。
分工合作是组织产生和存在的基本前提。
社会组织是为了减少经常性合作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而进行的选择。
社会组织的特征1.有目的、有意识组织起来的群体2.目标简单明确3.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很亲密4.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强(成员不固定)第七章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1、社会分化及其类型社会分化:指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社会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
社会分化的类型(1)水平分化和垂直分化(2)基于自然因素的分化:年龄,性别……(3)基于社会因素的分化:民族,职业……2、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卡尔·马克思——阶级阶级:就是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阶级的划分标准:生产资料占有形式(财富)阶级之间是相互对抗和冲突的阶级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基本内容:阶级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想联系,它一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阶级是有相同的经济地位和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共同的利益使他们具有共同行动的可能性阶级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层,统一阶级的不同阶层在对待问题的态度上有差异,但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的必然产物,当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时,就可能爆发社会革命。
阶级的消亡有赖于消除阶级产生的基础,消除所有制和生产力高度发展是阶级消亡的前提3、韦伯的分层理论与分层的方法、标准标准财富(经济标准):包括货币收入和物品、土地、自然资源以及生产性服务权力(政治标准):控制或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声望(社会标准):个人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声誉和尊敬。
声望与人们的身份、知识教养、生活方式有关。
4、新中间阶级方法客观法:可测量的客观标准,收入、住房条件、教育程度、职业主观法:自我的评价声望法:声望受到职业的影响4、新中间阶级新中间阶级,在西方指管理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