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分析及出路

合集下载

中国土地财政问题研究

中国土地财政问题研究

中国土地财政问题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财政问题愈加突出。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土地财政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土地财政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影响,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中国土地财政的现状与问题1、土地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资金来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持续增长,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2、土地资源利用低效,粗放型开发现象严重。

许多地方政府过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财政可持续性受到挑战。

由于土地财政收入的不稳定,许多地方政府过度举债,埋下了财政风险隐患。

三、土地财政问题的原因分析1、城市化进程加速,土地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用地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得土地财政问题愈加突出。

2、土地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如土地出让金制度不合理、土地资源监管不力等,导致土地财政问题的产生。

3、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过于注重短期政绩。

许多地方政府过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四、解决中国土地财政问题的对策与建议1、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加强土地资源监管。

应改革土地出让金制度,抑制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行为;同时,加强土地资源利用的监管力度,防止粗放型开发。

2、优化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注重长期发展目标。

应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引导地方政府更加长远利益,减少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

3、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

中国城市土地财政制度改革的路径与对策

中国城市土地财政制度改革的路径与对策

中国城市土地财政制度改革的路径与对策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城市的规模也不断极速扩张,扩大着规模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市场事关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和城市财政是密不可分的。

如何改革城市土地财政,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

中国在城市土地财政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土地储备制度、体制不完善、土地交易过于集中、土地估价不合理等。

但是,要想彻底的改善城市土地财政,需要探讨正确的改革路径和对策。

一、土地储备制度的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的缺失是中国城市土地财政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现有体制下,土地被圈定为国有资源,不具有流转性,只由政府集中管理和储备。

因此,土地储备制度的完善,是一种必要的改革路径。

首先,需要建立土地平衡储备机制。

通过平衡市场需求和政府储备土地量,确保一个城市在新开发区域时,能够有足够的土地储备。

另外,应当在不危害国家安全和基本领土完整的前提下,对一些不必要的土地进行流转,以缓解土地储备不足的情况。

二、土地估价机制的优化在使用土地时,实行统一的城市土地价格是城市生存的基础。

但是由于土地评估机制的管理不合理,导致土地价格是过高或过低,从而使土地买卖交易的过程受到影响。

因此,优化土地估价机制是改善城市土地财政的必要策略。

首先,应采取市场化的方式确定土地价格,由相互竞争的市场方式来决定土地价格。

其次,要加强对土地流转市场的监管以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市场流动性,这样不仅有利于推动城市土地价格逐步走上合理化轨道,同时还可以防止一些中间性质的私人机构乘机获取暴利。

三、土地交易机制的多元化目前中国土地交易的方式还相对单一,这种模式不仅难以满足建设投资企业的需要,而且也建立在政府部门的强制性基础之上,有时候产生的收益抵消了所带来的好处。

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土地交易。

首先,应鼓励小型的城市土地交易机构以及从业者的发展。

加强对城市土地交易的监管,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规范化。

另外,可以将现有的单一土地交易市场领域的专门公司扩大为一个整合性的平台,促进市场流动性,帮助土地市场向环节更为完整的发展模式转变。

“土地财政”的利弊与出路

“土地财政”的利弊与出路

国资导 0 土源干 Ⅱ
POL TI I CS 时政
和群 体性 事 件 。 目前 ,社 会 各 界 对 “ 地 财 政 ” 的 质 疑 越 土 来 越 多 , 围绕 低 价 强 制 征 地 而 发 生 的社 会 冲 突
用农 民土地 的动力机制 。只要 “ 土地财 政”不 改 ,保护耕地 和保护农 民的合法土地权益 ,只 能 流于空谈 ,不可能真 正落实 。同时 ,这使 地 方政府 在收入上 过分依赖开 发商 ,房价不 断推 高 ,中低收入市民的住房问题很难解决。
黄小虎 ( ± 会 ) 中地 副 目学
“ 土地财政”的利弊与出路
最 近 ,有 学 者 研 究 发 现 ,2 0 年 中 国 全 口径 政府 收入 实 际 09
已突破 1万亿元 ,约占G P 2 0 D 的3%。其重要原 因之一 ,就是土地 出让收人数量巨大。2 0 年全国土地 出让金高达 1 万亿元 ,占 09 . 6
国土资源在线 WWW・ n t I 。 h g 。 m c
在 我 国内部 ,汽 车产业 还 在高 速增
长 。工 业 的 增 长 还 在 1%左 右 ,这 是 4
比较好 。货 币供 应 量也 在 增 加 。 在 这 个 情 况 下 ,我 只说 ,2 0 年 09
连续 四个 季度 的经 济 的快速 上 涨 , 然后转 变为2 1年的二季度 的下降 , 00 三 、四季度 ,预计还会连续下降 。在
今 后 ,除 了 坚 持 土 地 有 偿 出 让 的 方 向 、 建 设 城 乡 统 一 的建 设 用 地 市 场 ,还 要 应 推 进 以
成 立 国 有 土 利与弊,其制度 困局应如何破解 ? “ 土地财政 ”实质上是一套依靠透支社会 地公 司等经 的 未 来 收 益来 谋 取 眼前 发 展 的 体 制 。 这 种 “ 寅 济 组 织 ,把 吃卯粮 ”的体制有利有 弊。当前 ,弊端 日渐突 需 要 经 营 的 出 ,可考虑组 建 “ 国资委 ”,推动 “ 土地 农地 人市 ”,促其 “ 退出历史舞 台”。 国 有 土 地 当前 , . 交 其 参 与 地有关 的税地 方政府 收取 的土地 出让金 、与土 收 ,都是源 于土地的 出让 。从 整体 市 场 运 作 , 上看 ,政府 出让 土地所获得 的每一笔收入 ,都 如贷款 购房者 )的负债 相 或 转 让 ,或 有一 笔企业或个 人 ( 对 应 。 也 就 是 说 ,政 府 收 取 的 土 地 出让 金 ,正 出租 ,或联 基 于 对 用 地 企 业 或 个 人 的未 来 收 益 的透 支 ,是 营 , 或』 \ 种 “ 吃 卯粮 ”的 机制 。 口 - 入 / _ / ^ _ 寅 土地财政 ” 股 ,负保 值 作 为地方 发展经济 的工具 , “ 有利 有 弊 。近 十 多年 , 中国城 市建 设 突 飞猛 增 值 的 责 进 ,其奥 秘就在城市政 府靠经 营土地 ,积聚 了 任 ,并 向国 大 量 建 设 资 金 。城 市 飞 速 发 展 ,市 民 的 生 活 质 家财 政 上缴 量不断提 高 ,吸引 了大量农 民进城务 工 。这些 正面效应 ,应予肯定 。 土地收益 但 是 , “ 地财 政 ” 积 弊甚 多 。 土

经济学论文试论土地财政隐藏的风险及相关的对策(五篇)

经济学论文试论土地财政隐藏的风险及相关的对策(五篇)

经济学论文试论土地财政隐藏的风险及相关的对策(五篇)第一篇:经济学论文试论土地财政隐藏的风险及相关的对策试论土地财政隐藏的风险及相关的对策摘要]我国土地财政的形成与分税制改革和以GDP及财政收入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制有关。

土地财政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是导致耕地数量减少的重要因素,土地财政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还会引发金融风险。

为此,应加大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土地税制,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规划管理,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关系。

[关键词]土地财政;风险;政策建议当前,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以及城市高房价、房地产泡沫等问题是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问题,这些都与地方政府普遍推行的土地财政政策有关。

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越大,其存在风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因此,研究土地财政隐藏的风险及治理对策,有利于地方财政安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土地财政的成因分析“土地财政”是对当前地方政府在面临财政困境时利用土地换取财政收入这种短期行为的一种形象比喻,包括地方政府通过土地税收、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融资、土地金融等方式获得收益来直接或间接增加财政支出能力的行为。

…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的银行贷款,已经成为城市和其他基础设施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

自2002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实施“招拍挂”以来,我国的土地价格每年以8.9%的速度快速上涨,高地价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可观的财政收入。

资料表明,2001~2003年间,土地出让金收入为9100亿元,约占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35%;2004年,全国土地出让金高达5894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9.5%;2005年,国家开始紧缩“地根”,土地出让金收入为5505亿元;2006年为7677亿元,2007年高达1.2万亿元。

2008年,尽管有近50%的土地出让以底价收场,有10%的土地流标,导致地方政府地价款收入有所下降,但仍获得了9000多亿元不菲的收入。

土地收入已名副其实地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

“土地财政”缘由与出路

“土地财政”缘由与出路

“土地财政”缘由与出路土地财政:缘由与出路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地财政成为了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土地财政的缘由与出路,以期为解决我国土地问题提供参考。

土地财政,指的是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来获取财政收入的行为。

这种行为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土地制度改革不完善,另一方面也与农村发展滞后有着密切关系。

首先,不完善的土地制度是土地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

目前,我国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难以满足城市化进程中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这就导致了地方政府通过征收农村土地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进而获取土地出让金及各种税费,弥补财政收入不足。

其次,农村发展滞后也是土地财政的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

这不仅加剧了农村土地闲置问题,也使得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征收农村土地进行城市化建设,以获得更高的土地出让收益。

针对土地财政的缘由,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措施:一、完善土地制度,推进土地改革。

首先,应明确土地所有权,逐步完善土地征收、出让等制度,使得土地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化建设。

其次,应加大对农村土地的流转力度,通过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励农民将闲置土地进行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土地财政行为。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土地财政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土地征收范围及程序,防止地方政府滥用土地资源。

同时,还要加大对土地财政收入的监管力度,确保土地出让金及各种税费能够及时足额投入到城市建设及民生领域。

三、提高农民意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方面,应加强对农民的法律宣传教育,让农民了解自身在土地问题上的权益及法律救济途径;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及乡村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解决土地财政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完善土地制度、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农民意识等都是关键所在。

只有将这些措施有效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城市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土地财政发展趋势

土地财政发展趋势

土地财政发展趋势土地财政是指政府通过土地出让、征收、流转等方式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财政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那么,土地财政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一、土地财政收入增长趋势将持续土地财政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财政收入的增长趋势将持续。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达到了4.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6.4%。

可以预见,未来土地财政收入的增长趋势将继续。

二、土地财政收入结构将逐步优化目前,我国土地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增值税。

未来,随着土地市场的逐步规范和土地增值税改革的深入推进,土地财政收入结构将逐步优化。

例如,未来土地出让收入将逐步减少,而土地增值税的比重将逐步增加。

三、土地财政收入管理将更加规范土地财政收入管理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过去,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手段来填补财政收入的缺口,导致土地财政乱象频发。

未来,随着土地市场的逐步规范和土地财政管理的加强,土地财政收入管理将更加规范。

四、土地财政收入将更加注重公平土地财政收入的不公平分配一直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未来,土地财政收入将更加注重公平。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推行土地流转,将土地财政收入更加公平地分配给农民。

未来,土地财政收入的公平分配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总之,土地财政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土地财政的发展趋势将更加规范、公平、透明。

同时,土地财政收入的增长趋势将持续,土地财政收入结构将逐步优化。

2024年土地财政报告总结

2024年土地财政报告总结

2024年土地财政报告总结
根据2024年的土地财政报告,以下是总结:
1. 实施土地财政政策:2024年,政府继续实施土地财政政策,通过土地出让、土地增值税和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手段,有效增加了财政收入。

2. 土地出让收入增长:报告显示,2024年土地出让收入增长了10%,达到了历史新高。

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土地需求的增长,以及政府对土地出让过程的优化和改革。

3. 土地增值税收入增加:土地增值税是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之一。

报告指出,2024年土地增值税收入增加了5%,这主要是由于不动产市场的繁荣和土地价格的上涨所致。

4. 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稳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是另一个重要的土地财政手段。

报告显示,2024年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稳定,与上一年相比没有显著的增长或下降。

这表明市场对土地使用权的需求相对稳定。

5. 土地财政收入合理分配:报告强调,土地财政收入应合理分配,用于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等方面。

2024年,政府加大了对财政收入的监管和使用效益的评估,确保土地财政收入能够最大限度地造福于社会。

总的来说,2024年的土地财政报告显示了土地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土地市场的稳定性。

政府应继续优化和改革土地财政政
策,确保土地财政收入的合理分配,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财政分析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财政分析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财政分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土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财政资源。

而土地财政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财政的现状以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通过改革完善土地财政体制,实现良性发展。

一、土地财政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现状1. 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财政规模城市规模增长迅速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逐渐提高,土地财政规模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60.6%,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接近2万亿,是1982年的39倍。

而2018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超过6.3万亿元,与2003年全年收入相比,增长了10倍之多。

2. 土地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快,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较高对于许多地方政府来说,土地财政收入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

近年来,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数据显示,2019年,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32.5%,高于2007年的23.1%。

各地政府甚至将土地财政收入用于财政投资、借贷等运营。

这种做法引发了不少风险。

一旦土地市场遭遇冲击,政府财政风险也将增大。

3. 土地财政形成机制存在问题土地财政形成机制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问题。

尤其是采取地方政府会计与国家会计制度不相符的“亦收亦支”机制,容易导致土地财政监管不当。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

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土地财政机制问题,并且完善本地财政收支平衡。

以避免财政风险和不良影响。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财政存在的问题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以下土地财政问题:1. 土地财政规模庞大,带来的压力与风险不容忽视大量依赖城市化、土地出让金收入来维持财政收支平衡的实践模式,将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的过度激烈。

一旦土地市场波动或收缩,将从根本上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政府财政的稳定。

因此,地方政府需要降低依赖度,并从长远来看,通过提高税收素质和经济发展,实现财政可持续性。

最新中国土地财政问题分析

最新中国土地财政问题分析

重构政绩考核体制
利不败视弊值:以现民:观有追象生阻,弊征了利求也问力操:降。于会题大作G有房可可低D官有。,难利屋能能了P增员一要度于的会导购长改定从大调使刺致房为变程根节用激地唯成目度本贫成土方一本前的上富本地政目,的削改差增投府标但政弱变距加机当其,绩,整,。。期使对观 官 个增虽建用官,员政进然设成员更府社物资本的加的会业金却腐注价公税困增平的境加。开。
解决对策
加大了金融风 险
滋生腐败
缺乏监管
解决途径
中央统一接收土地出让金,收支两条线 利:中央可以从宏观上控制土地成本
用物业税代替土地出让金
利:稳定税源,促使土遏地制资地源方合对理土利地用出。让金的渴望 有利于降弊低:购房地门方槛财,政打紧击张炒楼行为。 减少房地产开发风产险生,财稳政定转金移融的系成统本
中国土地财政问题分析
什么是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的现状
现象
研究思路
形成土地财政原因
土地财政的弊端
可能的解决途径
分析
解决
土地财政的危害
征地—卖地—收税收费—抵押—再征地 征地
征地
征地
征地 过程问题,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危害不可持续性产业结 Nhomakorabea畸形 发展
不利于优化经 济结构
改革财税分税制,税权和事权分离
利:真正调动了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使税制进一步简化,规范 ” 弊:税收管理权高度集中于中央
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不清 收入划分不规范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2

_“土地财政”_分析及出路——在深化财税改革中构建合理、规范、可持续的地方“土地生财”机制

_“土地财政”_分析及出路——在深化财税改革中构建合理、规范、可持续的地方“土地生财”机制

●财经分析《财政研究》2012年第1期引言近年来,在我国省以下地方政府层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政府支出对于土地资源相关收益依赖偏重的现象,并在公众视野内形成了“土地财政”这样一种带有贬义的称呼。

其实从经济生活中的基本逻辑关系考察,“土地财政”问题所反映的如下各个环节的联结在框架上原本无可厚非:(1)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必然导致城市(镇)建成区的扩大;(2)建成区的扩大必然涉及国家“征地”问题;(3)土地征为国有后,在开发环节上必然需要采用有偿出让使用权的方式,即“土地批租”方式;(4)“土地批租”的具体方式,最可匹配于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必然是公平竞争为取向的“招、拍、挂”等操作办法。

在这几个方面,凡属技术层面的优化改进问题,都不足以动摇我们对其大框架的肯定。

换言之,地方政府必然需要批地,以及必然需要取得批地收入,那么为什么在舆论上和社会心态上,会出现近乎“群起而攻之”的对“土地财政”的指责?也就是说,这个框架下出现了什么样的偏颇?造成偏颇的主要原因何在?今后应如何考虑纠偏?这些正是本文将主要讨论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土地作为基本的、稀缺的生产资料,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占有者利用其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并获得收益,是一种合理的经济行为;同样,政府作为公共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对于生产资料的交易、所得采取相应的税费措施,也属于以政控财、实现政府调控经济目的的合理内容。

从法律框架看,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政府体系兼具土地资源管理的规划者、审批者、执行者乃至使用权的占有者等多重身份(权力并非集中于同一级或特定的某一政府),调控土地资源具有先天的强势地位。

加之现阶段我国适逢城镇化、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土地作为政府配置资源手段的作用尤显重大。

因此,无论是从经济理论上,还是从我国的法律规章上看,政府依靠土地优化资源配置、把土地作为调控经济的手段和形成政府收入的“生财”手段,本身并无问题。

但是,由于相关的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约束和管理不到位,我国“土地财政”呈现的是土地收入从总量到结构皆有失衡、土地配置与财政分配事实上有所游离,基本格局中主要构成因素畸重畸轻的现状。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及化解思路研究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及化解思路研究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及化解思路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土地财政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地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社会不稳定等。

有必要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化解思路。

1.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由于土地财政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增值税,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往往会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将土地资源开发用于房地产开发等经济项目,而忽视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

2.土地市场不稳定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导致了土地市场的不稳定。

一方面,土地供应量不足导致土地出让价格居高不下,使得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造成了房地产泡沫,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使得土地资源供应过剩,导致土地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给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3.土地强拆和农民维权问题地方政府为了获取更多的土地财政收入,往往会采取强拆的手段,将原有的农村土地征用并转让给开发商用于房地产开发。

这种行为造成了大量的农民失地,引发了农民的维权问题,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1. 完善土地出让制度土地出让是地方政府获取土地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因此需要完善土地出让制度,加强对土地出让的监管和调控。

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土地供应量来平抑土地出让价格,降低房地产市场价格,减少房地产泡沫的出现。

可以设立土地增值税和土地使用税,使得土地财政收入能够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2.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于农村土地强拆和农民维权问题,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土地的统一管理和平等保护。

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推动城乡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再利用,实现农村土地的增值。

3. 建立健全土地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土地财政收入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土地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将土地财政收入进行再分配。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及化解思路研究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及化解思路研究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及化解思路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土地财政依赖过重、土地财政收入过度集中、土地财政支出管理不透明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地方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化解思路。

1. 土地财政依赖过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过重是当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土地财政收入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收入产生了过度依赖,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过度集中在土地财政上,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

2. 土地财政收入过度集中由于土地财政收入过度集中,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结构单一,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经济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会受到严重冲击,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和政府绩效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3. 土地财政支出管理不透明在土地财政支出方面,由于管理不透明,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财政支出滥用、挥霍浪费的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效率,也损害了政府形象,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化解思路研究1.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减轻土地财政依赖为了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有必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财政收入体系,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可以从加强地方财政自主权、完善税收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着手,构建健康、可持续的财政体制。

2. 完善土地供给侧改革,促进土地财政收入结构多元化为了促进土地财政收入结构多元化,有必要完善土地供给侧改革,加强对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配置,推动土地财政收入的多元化。

在土地供给侧改革方面,可以加大土地出让的市场化程度、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等,促进土地财政收入的结构多元化。

土地财政报告总结

土地财政报告总结

土地财政报告总结土地财政是指通过土地出让、出租及土地增值税等方式,在土地使用、交易和开发过程中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土地财政报告是对一定时期内土地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的报告。

以下是对土地财政报告的总结,简要介绍了我国土地财政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我国土地财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近年来,我国土地出让收入持续增长,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度逐渐增加。

201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

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财政收入也同步增加。

这些资金的有效补充,为地方政府提供了重要的财力支持,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土地财政存在的问题。

首先,土地财政存在过于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情况。

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上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以及增加了风险。

此外,土地出让形成的土地租金和土地房地产市场的升温也加剧了房价上涨和社会不公平的问题。

此外,土地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有待加强。

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来调节经济波动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能力还不足,需要更加综合和自主的财税体制来实现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平衡。

为了解决土地财政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着力完善土地财政制度。

首先,要加强土地出让收入的合理引导。

加强综合性土地管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要加强土地管理和规划。

地方政府应该严格执行土地使用计划,控制土地过度开发和滥用,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和空间布局,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公益功能的实现。

此外,应该建立科学的土地政策与财政政策相衔接的机制,提高土地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未来,我国土地财政仍将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供给的压力将逐渐增加。

同时,随着国家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土地出让和土地增值税等土地财政收入渠道也将更加规范和透明。

这将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预测的财政收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全国土地财政统计分析

全国土地财政统计分析

全国土地财政统计分析○ 文/刘卢顺一、数据来源及指标取值说明(一)采用财政部发布的《财政收支情况》[1]中的统计数据由于《中国财政年鉴》出版时间滞后,考虑到研究的时效性和统计数据的可比性,本文没有采用《中国财政年鉴》中财政决算数据,而是采用财政部发布的财政收支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财政收支整理期结束后,财政收入和支出数还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变化不是很大。

(二)采用土地出让收入毛收入由于土地批租制度的前期征收拆迁和土地平整成本费用很大,导致土地出让收入毛收入与净收益之间有很大差距。

因为扣除土地成本补偿性费用后的净收益未能涵盖土地出让收入的全貌,不利于财政收支的文章从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五税收入统计分析,土地财政收入贡献度维持在50%左右,得出土地财政依赖度偏高和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的结论,并提出推行升级版土地财政模式和改革土地财政的根本出路在国有资产改革的对策建议。

管控,所以没有采用土地出让净收益,而是采用毛收入。

(三)土地出让收入采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在计算土地财政贡献度和土地财政依赖度时,没有采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这个指标,是因为财政部发布的《财政收支情况》中没有细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收入和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又因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主要组成部分,通常约占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95%以上。

(四)财政收入分别采用广义和狭义两种口径在分析土地财政贡献度和土地财政依赖度时,分别采用广义的财政收入和狭义的财政收入两种口径作为分母,这样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不可偏废。

这是因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是政府性基金的主要来源,是广义的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房地产五税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狭义的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和房地产五税都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

(五)测算口径没有包括政府通过抵押土地贷款等隐性收入如果包括抵押土地贷款等隐性收入,土地财政会更高,实际上地方财政对土地相关收入的依赖程度还会更高。

关于土地财政发展特点、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报告

关于土地财政发展特点、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报告

关于土地财政发展特点、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关于土地财政发展特点、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报告土地财政是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财政现象,通常指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高度倚重土地出让及土地相关产业产生的租税费等收入的一种财政模式。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分析及其破解之道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分析及其破解之道

地方经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分析及其破解之道杨 静 杭州市萧山区财政局摘要:“土地财政“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举足轻重,它在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地方建设资金压力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但由于“土地财政”收支的不稳定与区域不平衡特征,也同时引发了地方财政的风险、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房价高涨等许多负面效应,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因此,需要认真分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收支构成和制度根源,探索破解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路径依赖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土地财政;土地流转;房地产税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2-000477-02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国家虽然不断出台各种调控手段,土地市场仍然疯狂,各大房企蜂拥抢地,地王频出。

同时各地土地出让收入迅速增长,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土地出让金已成为很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与土地房产相关的税费收入及其土地融资收入,更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许多地方政府越来越依赖这种卖地财政,致使“土地财政”现象层出不穷。

一、土地财政的内涵和特点“土地财政”是对以地生财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的戏称,通常指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土地运作来增加收益。

一般使用“土地财政”概念时有两种口径:第一种窄口径即指土地出让收入,也是我们常说的政府卖地收入;第二种宽口径包括:(1)土地出让收入;(2)地方政府与土地房产相关的各项税费收入;(3)地方政府以土地为抵押获得的债务收入即土地融资收入。

“土地财政”包含收入和支出两部分,首先,土地财政收入具备两大特点:一是收入不稳定,土地出让市场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与土地出让相关的房地产产业链条长,相关行业多,对整个经济增长的拉动大,从总体趋势看,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的规模与宏观经济波动呈现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宏观经济整体形势的变化也会深刻影响土地出让的需求。

“土地财政”出路何在?

“土地财政”出路何在?
有 弊 。 十多年 , 国城市建设 突飞猛 进 , 近 中 其奥秘就 在城市政府靠经 营土地 . 聚 了大量建设 资金 。城 积
市飞 速发展 , 民的生 活质 量 不断提 高 , 引 了大 市 吸
( 摘 自财新 网 2 1 邓 0 0年 9月 6日 黄 小虎/ 文)
量农 民进城务工 。这些 正面效 应 , 应予肯定 。
第二 . 不交 或 少交其 他 自然资 源租 金 。 比如某 垄断
社科 新论
当代社科视野 2 1 年第 l 期 00 0
“ 地财政” 土 出路 何 在 ?
最 近 ,有学 者研 究 发 现 ,0 9年 中 国全 口径 20
第 一 ,改革 集土 地管理 与 土地经 营 于一 身 的 行 政体 制 , 把土地 经 营职 能分解 出去 。 可考 虑成 立 国有土 地资 产管 理委 员会 , 为 政府机 构 。 门负 作 专 责 组织 领导 经 营国有 土地方 面 的工作 。并 负责相
业提供 , 比如 修一 条 路 , 府 发包 , 政 企业 来 干 。所 以 , 正需 要 国有企 业 的有两个 方 面 . 个 是需 要 真 一 过程 控制 . 如需 要信 息保 密 的军工业 : 有 就 是需 还
要 交易 双方 一体 化 。 反 观 现在 国有 企 业 的表现 ,就 与 上 述定 义 相

第 二 , 格规 范 土地收 益 的支 出 , 严 以实行 基 金
式 管理 为最终 目标 , 杜绝 “ 吃卯 粮 ” 寅 的短 期行 为 。 为 此 , 须进 一步 深 化分税制 改 革 , 地 方财 政有 必 使
稳 定 的税源 。同时 , 还要进 一步 转变政 府 职 能 , 加
强 公共 管理 职 能 , 化直接 抓经 济建设 的职 能 . 弱 最 终使 地 方政 府 的财力 与事权 相适 应 。 第三 。 尽快放开集 体建设 用地 进人 市场 。允 应 许城市 的经营性建设项 目, 用集体建设用地 。 使 相关 的地租( 地价) 收入 , 用于保障已变为市 民的农 民的长 远生计 , 还可 以发挥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同时 ,

土地财政的改革路径

土地财政的改革路径

土地财政的改革路径
土地财政作为我国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土地财政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土地垄断、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亟需改革。

以下是土地财政改革的路径:
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改革是土地财政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应该进一步深化。

具体来说,应当放宽土地的流转限制,完善土地市场机制,推进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改革,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二、强化地方政府的财政约束
地方政府的财政约束是解决土地财政问题的关键。

应当从政府干预土地市场的角度出发,探索建立市场化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实现地方政府土地收益的合理化分配,并制定更加严格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防止债务风险的发生。

三、加强土地财政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土地财政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是发挥土地财政作用的重要保障。

应当加强土地收益、支出和使用情况的公开和监督,建立土地财政公共信息平台,提高社会各方对土地财政的知情权和参与度。

四、促进土地财政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土地财政不应仅仅局限于城市,应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具体来说,应该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城乡土地信息共享,建立城乡土地税负协调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建设。

综上所述,通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强化地方政府的财政约束、加强土地财政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以及促进土地财政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逐步解决土地财政存在的问题,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财政收入的合理分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财政分析及出路
王武倩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乡规划系湖南长沙
摘要:土地财政作为近年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催化剂,很大程度的为政府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来源和GDP增长率,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带来了诸多经济问题,如果不突破这一体制格局,地方政府将会陷入财政困境,本文提出政府应从“卖地”逐步变为可持续的税收财政,同时拓宽融资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参加城市建设与运营,将公用设施出租给社会企业,减轻财政负担,逐步脱离依赖“卖地财政”的现状。

关键词:土地财政;影响;出路;税收;融资
1.前言
土地财政给政府带来了一大笔收入用作市政设施建设的资金,其实上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代际不公,耕地减少,地方经济被房地产市场“绑架”等问题,同时随着土地财政不可持续性的日益显现,城市建设发展长期以来过度依赖的土地财政也将遭遇瓶颈。

这相对于巨大的、迫切的城市建设投资需求来说将无疑是严峻挑战,因此,扭转土地财政不健康的种种现象,加快土地财政转型迫在眉睫。

本文主要分析土地财政的起源与影响,探究土地财政的转型与出路。

2.土地财政定义
近年来,我国普遍出现了政府以“卖地”来增加财政收入,过于依赖土地的现象,这个现象被人们称为“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是学界对以地生财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的戏称,通常指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高度倚重土地及相关产业租税收入的一种财政模式。

3.土地财政产生原因
3.1 政府的本身优势。

在我国土地是国家所有的,而政府是土地资源的规划者,审批者,执行者乃至使用权占有者,调控土地资源具有先天的强势地位。

3.2事权与财力分配不均。

中央政府对事权推诿给下一级地方政府,如,将涉及全国多数民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责任基本划归地方政府承担。

作为底层的地方政府,为解决财权和事权不对称而造成自身财政拮据,不得不采取一系列非规范化融资方式来筹集资金,而“卖地”就是最简单有效的手段。

3.3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绩。

某些政府领导为了在自己就职期间获得更高政绩,利于晋升,砸钱进行“高大上”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期加快GDP增长。

4.土地财政的危机与社会影响
4.1 政府财政风险加大。

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依赖的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业有着直接关系,但土地和房地产市场波动性大、可靠性不足,一旦房地产市场经历大的波动,地方经济和财政将难逃厄运。

同时,我国的土地资源本身就比较紧张,政府不断的卖地,总会沦落到无地可卖的地步,陷入财政危机。

4.2 加大贫富差距。

在现实中,有房者,资产随房价上升;无房者,所有积累都随房价上升缩水。

房价上升越快,两者财富差异就越大。

而土地财政和房价有密切联系,地价越高政府卖地收益也就越高,而地价高势必导致房价高。

而目前,政府给出的地价越来越高,房地产商也不得不提高房价,导致有房者资产自动上升,无房者更加买不起房,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

4.3 代际不公。

代际不公既包括被征地的农民与后代之间的代际不公,也包括现任政府与下任政府的代际不公。

对于农民而言,这一代卖了土地获得了补偿,下一代靠什么生活?对于政府而言,这一届的把可提供未来收益的土地一次性卖出,透支下一届政府的收入,土地卖完了,政府只能延长出让时间,将70年改为更
长的期限,无限制的透支未来利益,寅吃卯粮愈演愈烈,到最后,政府只能面临无地可卖的财政困境和尴尬局面。

4.4 土地收入分配不公。

土地财政本就是政府、房地产商、持地农民的利益纠缠与博弈,政府以低价从农民手中征得土地,再翻几倍甚至数十倍卖给房地产商进行开发,房地产商再以高房价卖给人民,最后的受益者无疑是政府和房地产商,
位于底层的农民则备受剥削。

实践中在土地出让金收益的分配格局里,农民只得到5% ~10%,村级集体得到25% ~30% ,而60% ~70%为各级政府和中间商获取。

农民与地方政府间分享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严重失调。

4.5 耕地流失严重。

土地财政是以不断增加土地供给为前题进行运作的,而我国人地资源矛盾突出,关系紧张。

据资料显示,全国耕地的保有量从1996 年的19.51 亿亩,减少到2006 年的18.29 亿亩,距离18 亿亩的红线仅剩下2900 万亩。

而政府占用耕地,就必须开垦出新的耕地来弥补空缺,这样就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5.土地财政转型与出路
5.1分阶段,分阶级征收财产税,逐渐过渡为可持续的税收财政。

首先可先征收企业和商业机构的财产税;有永久房地产权的,可征收财产税;有限的房地产物业,70年到期之后,可转为永久产权,再征收财产税等等,通过区别不同的政策对象,按照不同的阶段,将完成城市化的地区渐进式地过渡到可持续的“税收财政”。

而要解决人人有房的社会问题,可以考虑“先租后售”的保障房模式。

使得大部分公民能够从一开始就有机会均等地获得不动产。

这样就可以缩小贫富差距,同时可以将住房转化为城市化的人口的原始资本,从而为城市化完成后转向税收财政创造条件。

5.2 赋予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债权,缓解政府压力。

允许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债发行权。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之后的收益是可持续的,时间越长,收益也就越高,地方政府便借此慢慢还债,缓解各届政府的经济压力。

当然也要通过建立地方政府发债约束机制、信用评级制度和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制度,防控地方政府在高负债条件下不负责任地发债。

绝不能在“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的背景下,让各地把发行政府债券继续演变为地方政府实施赤字财政的新型工具。

5.3 推广市政设施特许经营,建立市场补偿机制。

政府要营造公正公平的投资环境,公开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信息,采取公开向社会招标的形式选择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企业的经营单位,由政府授权特许经营。

政府通过出让建设项目一定期限的经营权、收益权,来吸收民间
资本投资建设,而项目的投资者在规定的经营期限结束后,将该项目的产权和经营权无偿地移交给当地政府。

比如长沙的公交和的士就是承包给民营公司进行运营的。

这样政府就不用承担保养和运营费,省去很多麻烦的同时还可以向这些企业收取一定比例的租金。

此外,一些城市通过探索城市道路冠名权、城市桥涵冠名权和城市园林冠名权等拍卖,获得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维护资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各地政府来说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做法。

6.结语
土地财政只是一种经融工具,没有好与坏,政府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土地财政,只能在不同时期不断调整土地财政这个工具的使用方式,使之顺应发展。

政府目前对于“卖地”的过分依赖确实是一种畸形发展形态,但不能操之过急的一刀切断政府的这一资金来源,只能慢慢调整、矫正为可持续的税收方式,同时也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参加城市建设,推广公共设施特许经营,为地方政府财政减负。

参考文献:
[1]陈志勇,陈莉,《“土地财政”缘由及出路》,[J]财经研究,201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8
[3]贾康,刘微,《“土地财政”:分析和出路》,[J]财政研究,2012.(01)
[4]密婷,《安徽农学通报》[J]2011.(17)
[5]黄小虎,《“土地财政”的出路何在》,[J]新世纪周刊,2010.(09)
[6]黄然,阮宜胜等《基于公共财政视角的土地出让金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6.(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