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认识你的孩子》3

合集下载

一年级的家庭教育教案《认识你地孩子》3.doc

一年级的家庭教育教案《认识你地孩子》3.doc

WORD格式认识你的孩子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教学让家长初步懂得相关知识与技巧,辅以能力训练让孩子感受并树立培养锻炼相关能力的决心与信心。

2、通过学习,让家长走进学校生活,走进孩子中间,帮助孩子平稳地度过适应期。

3、在学习过程中,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学习。

4、让家长学会要有耐心和细心,逐渐引导孩子改掉学习上的坏习惯。

教学过程:转眼之间,孩子要上小学了,他们已经有了“思想”,有了“主意”。

许多家长在欣喜之余内心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惑:我的教育方法正确吗?我能教育好孩子吗?乖孩子就好吗?不乖的孩子就不好吗?上学以后,我应该帮孩子做些什么?怎样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教育好孩子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了解孩子的生活,了解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一切,才能对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和教育,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学校生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从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们所面临的排战吧!一、一年级孩子的生理特点一年级孩子年龄一般为6-7岁,属于人体发育的幼年后期,身体发育相对平稳,男女生差别不大。

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约18公斤到20公斤。

一年级孩子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其他部分的增长都要快。

一年级孩子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分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

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

骨骼易弯曲,肌肉力量较小,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相比幼儿期有很大的发展,但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还较差。

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写字时,不仅速度慢而且不工整。

这一阶段的儿童,不宜做强度太大、时间太久的体育运动,在训练写字、弹琴等这些小肌肉运动的活动时,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同时,在学习和生活方面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身体变形。

一年级孩子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虽然已比较完善,但是血液循环和心跳仍比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三年级家庭教育教案:认识你的孩子

三年级家庭教育教案:认识你的孩子

三年级家庭教育教案:认识你的孩子教学目标:帮助家长了解三年级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关爱孩子的策略。

教学重点:了解三年级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关爱孩子的策略。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时间:1课时。

尊敬的家长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聚在一起,是因为我们都有孩子,我们都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成长,让他们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今天的课程将帮助您了解三年级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关爱孩子的策略。

您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孩子上了三年级后变得更加倔强,不听家长的话,甚至唱反调?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非常正常的。

三年级学生处于9到10岁之间,是孩子的一个心理反叛期。

今天,我们将探讨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对策。

一、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变化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初升的太阳,而三年级是一个孩子成长历程中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小学阶段的转折点。

在小学时代的研究和生活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全方位的教育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都需要掌握孩子的一切情况,因材施教,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我们需要了解孩子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变化,帮助孩子顺利完成这个过渡时期。

除了孩子自身的主观因素,我们家长也需要给予帮助。

因此,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至关重要。

1、研究内容从三年级开始,孩子的研究内容发生了变化。

一、二年级主要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如拼音、生字和加减法。

只要孩子肯下功夫,一般不成问题。

然而到了三年级,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以外,作业更多的是写作和应用计算训练,都是一些比较“活”的题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些题目是没有什么最标准的答案的。

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靠课堂研究是不够的。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研究惯,鼓励他们自主研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一年级社会课教案认识家庭成员

小学一年级社会课教案认识家庭成员

小学一年级社会课教案认识家庭成员【小学一年级社会课教案】认识家庭成员导言:社会课教学旨在帮助学生逐步认知社会,了解自己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认识家庭成员,培养他们对家庭的归属感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家庭成员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关系;2. 能够表达对家庭成员的喜爱和感激之情;3. 能够简单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和兴趣爱好。

二、教学准备:小黑板、粘贴纸、图画卡片、家庭成员的照片(父亲、母亲、哥哥、姐姐等)、学生用品(铅笔、彩色笔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幼儿园时的记忆,通过回忆家庭成员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同学们,你们家有哪些亲人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家里有谁?2. 呈现(10分钟)利用图片或家庭成员的照片,引导学生认识家庭成员,并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老师:看看这些照片,你们能认识出其中的家庭成员吗?请大声告诉我,这是谁?3. 对话交流(15分钟)通过学生自我介绍、家庭成员的介绍,帮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家庭成员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老师:同学们,你们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家庭成员吗?说说你们喜欢他们的哪些地方吧。

4. 拓展延伸(15分钟)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家庭成员的特征描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老师:请你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庭成员进行描述,然后由其他同学猜猜看是哪个家庭成员。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家庭成员,并通过交流和描述,了解到了他们的关系和特点。

希望大家能继续了解自己家庭成员,增进亲情和友谊。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文结合、互动交流等方式,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有效利用了学生的记忆,通过回忆家庭成员的游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对话交流环节,学生能够流利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认识你的孩子》

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认识你的孩子》

《认识你的孩子》一、教学目标:1. 让家长了解一年级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

2. 帮助家长掌握正确引导孩子的方法。

3. 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二、教学内容:1. 一年级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2. 一年级孩子的学习需求3. 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4.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技巧5.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讲座:邀请教育专家进行讲解,分享一年级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需求以及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2.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家长学会如何应对孩子的问题。

3. 小组讨论:组织家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教育经验和心得。

4. 亲子活动:安排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节课:讲座,介绍一年级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

2. 第二节课:案例分析,学习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3. 第三节课:小组讨论,分享教育经验和心得。

4. 第四节课:讲座,讲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5. 第五节课: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感情。

五、教学评价:1. 家长参与度:观察家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听讲、提问和分享。

2. 亲子活动:评价家长与孩子在活动中的互动情况,是否默契、和谐。

3. 课后反馈:收集家长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认同程度。

六、教学内容:1. 家庭氛围的营造:讲解如何在家中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2. 家长的行为示范:强调家长在孩子面前的行为举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以身作则。

七、教学方法:1. 讲座:邀请专家讲解家庭氛围的营造和家长行为示范的重要性。

2. 角色扮演:让家长模拟孩子的生活场景,体验孩子的视角,从而更好地理解孩子。

3. 小组讨论:组织家长就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进行讨论,分享实用的方法。

八、教学安排:1. 第六节课:讲座,介绍家庭氛围的营造和家长行为示范的重要性。

2. 第七节课:角色扮演,让家长体验孩子的视角。

3. 第八节课: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

认识你的孩子 教学设计

认识你的孩子 教学设计

认识你的孩子教学设计教学话题:二年级的孩子们在经历了一年级幼小衔接的痛苦与快乐、摸索与适应后,虽然已经基本上适应了小学的学习生活规律,但如何让其健康、快乐地成长,家长们应该怎样在这一阶段指导、引领孩子,做合格家长,则成为了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教学依据: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的《家庭教育(二年级)》为依据来设计教学内容的。

教学分析:二年级学生不论是生理、心理,还是活动水平、思维方式上,都较一年级学生悄然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可这些变化到底是什么,并不是大部分家长都能详细说明白的。

家长们要想让孩子全面发展,让教育有的放矢,就要重视家庭教育,就要能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帮助家长了解二年级孩子生理、心理特点,做一名合格家长。

(2)帮助家长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2、能力目标:通过教师讲、家长议,以及情景显示等方式,让家长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孩子,学会帮助孩子全面发展的方法。

3、情感目标:能深刻认识自己的孩子,感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帮助家长了解二年级孩子生理、心理特点,做一名合格的家长以及如何帮助家长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家长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合格家长。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年级:二年级教学过程:一、提出目标【导入话语】师:各位家长,你们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也许,大家会说自己的孩子自己怎么会不了解,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没有谁会比我更了解孩子的。

但是这里我所说的了解并不是指孩子的喜好、需求这一层面,而是指孩子身心发展的层面。

较一年级孩子相比,二年级孩子在生理、心理以及活动水平等方面都悄然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可这些变化,你们是否都已经了解了?【设计理念】通过质疑,让家长明白要想认识自己的孩子,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是要能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所了解。

二、情景展示【情景展示】出示课件:小军是个聪明活泼的男孩。

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

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

【 - 小学作文】【篇一】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家庭教育教案认识自己认识孩子培育孩子——二年级《家庭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让家长认识自己,认识孩子,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引导孩子正确做事,以及培育孩子的交往技能和夯实孩子做人的根基。

2、把握二年级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走近孩子、了解孩子,让家长走出育子误区,正确引导孩子做人、做事,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导入:感谢家长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

前不久,我在一个发廊做头发。

无意间听到了一男一女两个低年级学生家长的一段对话,让我感到很无语。

女的说:“现在的老师动不动就爱找家长谈话,谈什么谈呀?还不就是通过找你孩子的不是,让你给上点什么。

”“可不是吗,他们不仅如此,更可恨的是:让我给孩子听写生字,还得我亲笔签名,我天天给孩子听写生字要你老师干嘛?我干脆在家自己教得了。

整得我跟国家主席似的,天天签字,我现在最讨厌老师了。

”另一个男的愤愤不平地说。

我听了非常生气,真想站起来跟他们理论一番,但想了想,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因为我觉得与他们没什么理可讲的。

各位家长不知你听了作何感想?有的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学校,那就是你学校的事了!”于是对孩子就不闻不问,放任自由,一旦孩子成绩差就兴师问罪。

更有甚者当着孩子的面责问老师,这无疑使老师的形象在孩子心中一落千丈,甚至使孩子不再尊敬教师!这是多么不利孩子的教育啊!其实,我既是一名老师,同时也是一个家长。

我认为成功的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协调一致的结果。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儿童成长的摇篮,而父母则是儿童不可选择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不可替代的。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而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在孩子的人生成长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我们所有家长要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所肩负的职责,而不应该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别人。

有这么两个例子:(幻灯出示)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

小学一年级教案认识基本的家庭成员和日常活动

小学一年级教案认识基本的家庭成员和日常活动

小学一年级教案认识基本的家庭成员和日常活动教案:认识基本的家庭成员和日常活动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基本的家庭成员的名称,包括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2. 能够掌握基本的日常活动的名称,如吃饭、睡觉、上学、玩耍等。

3. 能够通过图片和简单的对话描述家庭成员和日常活动。

4. 能够发散思维,谈论自己家庭成员和日常活动的情况。

二、教学准备:1. 多媒体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呈现家庭成员和日常活动的图片。

2. 小学生绘本,用于辅助教学。

3. 卡片,上面分别写有家庭成员和日常活动的名称。

4.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记录学生的回答。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教师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情境出发,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引发学生对家庭成员和日常活动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庭成员和日常活动的情况,激发学生的思考。

步骤二:呈现 (10分钟)1. 教师使用幻灯片或绘本呈现家庭成员的图片,依次介绍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2. 教师使用幻灯片或绘本呈现日常活动的图片,依次介绍吃饭、睡觉、上学、玩耍等。

步骤三:教学 (20分钟)1. 教师将家庭成员和日常活动的名称分别写在黑板上,读音也一并标注出来,帮助学生记忆。

2. 教师使用卡片,根据学生的程度进行口头问答,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些词汇的基本表达。

3. 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正确的语音和语调来表达这些词汇。

4. 教师以日常活动为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用学到的词汇进行简单对话,如“你什么时候吃饭?”“我早上七点吃早餐。

”5. 教师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使学生能够流利地使用这些词汇。

步骤四:练习 (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一人来描述家庭成员和日常活动的情况。

2. 学生可以使用图片、卡片或自己绘画来辅助描述,并在描述中运用学过的词汇。

3. 教师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提问,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步骤五:拓展 (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带有个人情感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入的讨论,如“你最喜欢和哪个家庭成员一起做日常活动?”“为什么?”2. 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来回答这些问题,并分享给同学。

新整理三年级家庭教育教案:认识你的孩子

新整理三年级家庭教育教案:认识你的孩子

三年级家庭教育教案:认识你的孩子三年级家庭教育教案:认识你的孩子杜晓英教学目标:1、了解三年级孩子的理及心理发展的特点;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家长从误区中走出来,并且掌握关爱孩子的策略。

教学重点:了解三年级孩子的理及心理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关爱孩子的策略。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因为孩子们,我们有缘相聚在今天的课堂。

看到有这么多怀揣希望,为孩子成长而不辞辛苦的家长,真让人感动,这也印证了一句话:现在,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就是教育好孩子。

(引言)您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孩子上了三年级后怎么变倔了?不听家长话了?爱唱反调?【互动一:有这种现象的请举一下手,大概统计后】其实,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非常正常的,我们也曾经历了这样的阶段。

三年级学处在9到10岁,是孩子的一个心理反叛期。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年级学的心理变化及对策。

一、三年级学的心理变化。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初升的太阳,从某种意义上讲,三年级是一个孩子成长历程中最关键的时期,也是我们常说的小学阶段的转折点,在小学时代的学习、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个人一中所受到的教育是综合性的、全方位的,可以说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立体交叉系统工程。

这其中,家庭教育是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家长与老师都要掌握孩子一切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我们要使孩子顺利的完成这个过渡时期,除了孩子自己的主观因素之外,其中也需要我们家长的帮助,家长要帮助他,那么你必须了解孩子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到底有哪些变化:1、学习内容:从三年级开始,孩子的学习内容变了。

一、二年级主要是一些非常基础的知识,如拼音、字、加减法,读几遍,抄几遍,只要孩子肯下功夫,一般不成问题。

然而到了三年级,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以外,作业更多的是写作和应用计算训练,都是一些比较活的题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些题目是没有什么最标准的答案的。

家庭教育认识你的孩子教案

家庭教育认识你的孩子教案

家庭教育认识你的孩子教案本教案以《家庭教育认识你的孩子》为教材,该书是一本家庭教育方面的专业书籍,内容详细介绍了家庭教育的意义、原则和实际操作等,对于父母进行家庭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教育的定义及其意义。

2.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3.了解孩子成长的一般规律。

4.了解家庭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法。

三、教学内容1.家庭教育的定义及其意义1.1 家庭教育的定义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使孩子获得良好的人生价值观、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2 家庭教育的意义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它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态度,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和适应能力,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2.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2.1 尊重孩子个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不要强行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

2.2 鼓励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鼓励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负责任。

2.3 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2.4 注重孩子的情感需求父母应该注重孩子的情感需求,给孩子提供关爱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心。

3.孩子成长的一般规律3.1 生理发育规律孩子的生理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生理发育的规律,给予孩子必要的照顾和保护。

3.2 心理发展规律孩子的心理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给予孩子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4.家庭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法4.1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应该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4.2 建立规范的家庭教育制度父母应该制定一套规范的家庭教育制度,让孩子知道应该怎么做,应该怎样行动。

4.3 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应该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让孩子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寻找自己家的孩子教案

寻找自己家的孩子教案

寻找自己家的孩子教案第一节课,认识自己家的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指导者。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自己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更不用说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因此,本节课的主题是“认识自己家的孩子”,希望能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一、认识自己的孩子。

1. 孩子的性格特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有的孩子外向、活泼,有的孩子内向、安静,有的孩子好动,有的孩子安静。

家长需要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好地与孩子相处和沟通。

2. 孩子的兴趣爱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孩子喜欢运动,有的孩子喜欢音乐,有的孩子喜欢绘画,有的孩子喜欢阅读。

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孩子提供相应的学习和活动机会。

3. 孩子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二、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

1. 情感需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家长的关爱和支持,需要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2. 学习需求。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和鼓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学习需求,为孩子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和支持。

3. 成长需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家长的引导和教育,需要有一个健康和积极的成长环境。

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为孩子提供成长上的指导和教育。

第二节课,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关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至关重要。

本节课的主题是“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关系”,希望能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孩子相处和教育。

一、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1. 多陪伴孩子。

五年级二班家长学校课程——了解认识你的孩子

五年级二班家长学校课程——了解认识你的孩子

家长学校教案《了解认识你的孩子》第一课时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你了解你的孩子吗?只要你针对他的特点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常见的几种类型孩子的表现及主要教育方法:第一类:精力过剩的孩子。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较聪明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样他们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

其次,要适当放手,管教适度。

管教若太严,与他们性格不对劲,就会适得其反。

要给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再次,耐心教导:即耐心教育与疏导,通过讲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见”并不那么好,并不那么符合社会道德与规范,从而自愿放弃自己的“主见”,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长之路。

第二类: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孩子。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上课多动、好玩、爱讲话,甚至在家中学习也表现出心不在焉。

对此类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说,“那是学校的事,不该我来管,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边。

”实际上,训练孩子专心听讲,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因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紧密相关的。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父母要训练让孩子听一遍就马上做到。

其次,在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听话能力,如安排三、四件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家长观察孩子是否如此.再次,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讲话,一定要让孩子看着你的脸听。

第四,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听讲的小窍门第五,家长应尽量要求孩子复述课堂内容,或谈上课中印象最深的问题。

第三类;追求金钱与物质享受的孩子。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穿要名牌,吃要精品,”讲究吃穿,有的上学要坐摩托车、三轮车。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告诉他们自己孩子时代的生活经历和故事。

其次,家长要把家庭收支计划告诉孩子,并适当征求孩子的意见.再次,有效地教育孩子计划用钱,并用典型事例来教育孩子。

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认识你的孩子》3

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认识你的孩子》3

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认识你的孩子》3认识你的孩子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教学让家长初步懂得相关知识与技巧,辅以能力训练让孩子感受并树立培养锻炼相关能力的决心与信心。

2、通过学习,让家长走进学校生活,走进孩子中间,帮助孩子平稳地度过适应期。

3、在学习过程中,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学习。

4、让家长学会要有耐心和细心,逐渐引导孩子改掉学习上的坏习惯。

教学过程:转眼之间,孩子要上小学了,他们已经有了“思想”,有了“主意”。

许多家长在欣喜之余内心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惑:我的教育方法正确吗?我能教育好孩子吗?乖孩子就好吗?不乖的孩子就不好吗?上学以后,我应该帮孩子做些什么?怎样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教育好孩子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了解孩子的生活,了解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一切,才能对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和教育,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学校生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从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们所面临的排战吧!一、一年级孩子的生理特点一年级孩子年龄一般为6-7岁,属于人体发育的幼年后期,身体发育相对平稳,男女生差别不大。

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约18公斤到20公斤。

一年级孩子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其他部分的增长都要快。

一年级孩子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分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

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

骨骼易弯曲,肌肉力量较小,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相比幼儿期有很大的发展,但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还较差。

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写字时,不仅速度慢而且不工整。

这一阶段的儿童,不宜做强度太大、时间太久的体育运动,在训练写字、弹琴等这些小肌肉运动的活动时,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同时,在学习和生活方面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身体变形。

一年级孩子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虽然已比较完善,但是血液循环和心跳仍比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认识你的孩子教案设计(一单元)

认识你的孩子教案设计(一单元)

认识你的孩子——《家庭教育》教案二年级邢台市桥西区东户学区唐静芳教学目标:1.让家长了解二年级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

2.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3.学习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并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热身小游戏教学过程:一、热身游戏规则:两人一组,定为A.B方,第一轮A方握住拳头,B方想办法打开A方的拳头,可以用任何办法,但不要伤到对方。

第二轮换过来,由B方握拳,A方打开。

这个游戏有两个目的:一,让大家明白,你给对方的,对方始终要还回来。

也就是说,我们家长对待孩子的,孩子会回馈给我们。

二是让我们想办法,让对方心甘情愿的打开拳头,这样不会有伤害。

也就是说,我们家长应该怎样去教育孩子,孩子才不会产生抵触情绪,才会乖乖的听你的话。

二、导入刚刚的游戏有没有给我们家长带来什么启发呢?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的孩子吧——出示题目《认识你的孩子》三、点拨(一)二年级孩子的生理发展特点二年级学生一般为7-8岁。

骨骼、肌肉、心脑系统和神经系统,都较一年级学生有了进一步成长。

1.骨骼: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

骨骼富有弹性,硬度小,韧性大,不易发生者骨折,但易于弯曲变形,脱臼和关节损伤,因此,家长可以让孩子安排适当的体育活动,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并纠正孩子的不良姿势,以免产生各种畸形。

2.肌肉: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分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家长可以安排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促进身体长得匀称,但不宜强度太大,时间太长。

3.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完善,心脏容积小于成人,新陈代谢旺盛,需血量大,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因此家长安排孩子体育运动的时间不宜过长,另外肺活量较小,呼吸深度浅,频率快,呼吸道抵抗力弱,家长要培养孩子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增加户外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

小学一年级社会教案认识家庭与家庭成员

小学一年级社会教案认识家庭与家庭成员

小学一年级社会教案认识家庭与家庭成员小学一年级社会教案:认识家庭与家庭成员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理解家庭是一个由父母、孩子组成的基本单位。

2.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并熟练书写自己家庭成员的称谓,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3. 学生能够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互助,培养良好的家庭伦理意识。

教学准备:图片或卡片展示家庭成员的头像,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约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同观看一个关于家庭的短视频,引起学生对家庭的思考与兴趣。

然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谈论家庭中有哪些人,以及这些人在家庭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Step 2:展示家庭成员的头像(约10分钟)教师将家庭成员的头像分别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认出并说出每个人的称谓,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询问自己家中的家庭成员,并鼓励他们分享。

Step 3:辨认家庭成员(约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或卡片上的头像,辨认对应的家庭成员。

教师可分组进行比赛,增加学习趣味性。

Step 4:书写家庭成员的称谓(约15分钟)教师将家庭成员的称谓分别写在黑板上,并呼唤学生跟读,并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书写这些字。

然后,教师分发练习纸,让学生在纸上模仿教师的书写,并鼓励他们记忆这些字的写法。

Step 5:朗读家庭成员的称谓(约10分钟)教师请几位学生上台,模拟家庭场景,用正确的称谓进行朗读。

其他学生可以观看并评价,鼓励他们参与到朗读中来。

Step 6:练习家庭成员的称谓(约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语境练习,设计情景,让学生用正确的称谓来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例如:“请用适当的称谓来形容爸爸和妈妈之间的关系。

”Step 7:家庭树绘画活动(约20分钟)教师发放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绘制家庭树。

学生可以在家庭树上粘贴各个家庭成员的头像,并使用正确的称谓标明。

2024-2025学年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我认识您了教学设计+教案+素材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我认识您了教学设计+教案+素材新人教版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认识您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之间沟通困难的情况?”举例说明:比如,你可能不理解为什么父母总是要求你做这做那,或者你可能不知道如何向老师请教问题。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人际沟通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人际沟通的基本概念。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互动。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人际沟通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案例描述:比如,一个学生通过与父母有效沟通,解决了与父母的矛盾和冲突。
(1)理解父母的爱: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父母为何会严厉要求,以及如何处理与父母的矛盾。
(2)师生关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对老师的批评和指导产生抵触情绪。
(3)同伴关系:学生可能难以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人际沟通技巧:学生可能不清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以及如何倾听他人。
(3)互动环节: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与父母的对话,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理解父母的心意。
(4)小结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总结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3. 教学媒体和资源
(1)PPT: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关键知识点和案例。
(2)视频:收集相关的亲子互动视频,用于导入和辅助讲解。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如讨论区、问卷调查等,方便学生交流和反馈。
九.板书设计

小学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

小学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

小学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小学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关注孩子成长做孩子的朋友》教学目标:1、引导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效果,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

2、与家长交流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学习3、与家长交流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学过程:一、出示小测验题,让家长给孩子打分,看看自己对孩子了解多少。

二、引出第一主题——帮助孩子学会学习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

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

因此,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三、分六点来剖析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学习(一)、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倾听出示案例得出结论——孩子倾听能力较差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1、孩子身心发展的局限2、成人不重视倾听能力的培养3、成人的消极“榜样”作用学会倾听的指导建议: 1、多和孩子交谈,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 2、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3、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二)怎样帮助孩子学会预习孩子不会预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了解预习的意义,没有养成预习的兴趣2、不懂得该预习什么,预习缺少目的性3、不会预习,没有良好的课前预习方法4、重视不足,不能坚持预习并养成预习习惯学会预习的指导建议:1、引导孩子认识预习的意义2、引导孩子合理地控制预习时间3、关注薄弱学科的预习4、给孩子提供一些合理的预习方法(以语文为例)语文课程预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第一、先初读课文第二、标出生字词第三、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第四、圈出不理解的词,用字典查出来第五、与家长交流课文内容(三)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书写潦草,究其原因,大概有如下几方面:1、学没有开设写字课,更没有配备书法老师2、学生重复作业,应付了事,潦草成习3、教师书写基本功差,没有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4、学校缺乏相应的氛围5、重视程度不够培养良好书写习惯的指导建议:1、书写习惯的培养应注意写字姿势的训练2、书写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示范作用3、培养孩子的书写习惯要激发孩子的书写兴趣4、培养孩子的书写习惯要持之以恒(四)怎样帮助孩子主动回答问题影响孩子课堂表达的因素有哪些:1、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2、孩子自身的影响对于在课堂上不爱回答问题的孩子,家长要多帮助他们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你的孩子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让家长初步懂得相关知识与技巧,辅以能力训练让孩子感受并树立培养锻炼相关能力的决心与信心。

2、通过学习,让家长走进学校生活,走进孩子中间,帮助孩子平稳地
度过适应期。

3、在学习过程中,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学习。

4、让家长学会要有耐心和细心,逐渐引导孩子改掉学习上的坏习惯。

教学过程:
转眼之间,孩子要上小学了,他们已经有了“思想”,有了“主意”。

许多家长在欣喜之余内心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惑:我的教育方法正确吗?我能教育好孩子吗?乖孩子就好吗?不乖的孩子就不好吗?上学以后,我应该帮孩子做些什么?怎样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教育好孩子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了解孩子的生活,了解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一切,才能对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和教育,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学校生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从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们所面临的排战吧!
一、一年级孩子的生理特点
一年级孩子年龄一般为6-7岁,属于人体发育的幼年后期,身体发育相对平稳,男女生差别不大。

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约18公斤到20公斤。

一年级孩子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其他部分的增长都要快。

一年级孩子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分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

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

骨骼易弯曲,肌肉力量较小,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相比幼儿期有很大的发展,但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还较差。

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写字时,不仅速度慢而且不工整。

这一阶段的儿童,不宜做强度太大、时间太久的体育运动,在训练写字、弹琴等这些小肌肉运动的活动时,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同时,在学习和生活方面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身体变形。

一年级孩子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虽然已比较完善,但是血液循环和心跳仍比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与幼儿园相比,一年级孩子的活动量加大,新陈代谢旺盛,呼吸频率较快,对氧气和营养需要比较多。

他们需要大量的体育运动或者体力活动来满足自己对氧气和怏乐的需求。

但同刚要保持适度的运动强度以避免运动伤害。

一年级孩子的大脑重量已达到1280克,接近成人脑重(1400克)。

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

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能保持20-30分钟。

二、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
一年级孩子的心理发展建立在学龄前儿童的基础之上。

因此,他们的心理必然还保留着某些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1.感知觉发展不够充分
与学龄前儿童一样,一年级的孩子知觉发展不够充分,他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满足于事物的大概轮廓以及整体形象,容易忽略事物的某些细节。

拿认字这件事来说,孩子们只满足于了解每个字的轮廓,却不去把握每个字的细节,导致他们认字容易张冠李戴,混淆不清。

他们写字时,容易出现漏笔画或者添笔画的现象。

他们很容易把“末”和“未”,“己”和“已”看成一个字,写的时候就更容易出现错误了,全凭感觉把字写下来。

所以做作业的时候往往看错题、写错字,或者把方位搞错。

2.注意力还不够完善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还不完善。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的注意力就像是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的段公子,对自己的“六脉神剑”基本失控:时灵,时不灵。

他们的注意力常常容易被活动的、鲜艳的、新颖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

因此,教室外的小鸟、飞蝶、虫鸡都容易使他们的注意力分散。

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保持在同一个事物上。

据研究,5—7岁的儿童注意力的保持时间是15分钟左右,7—9岁的儿竞注意力保持时间在20分钟左右。

因此,教师和家长根据孩子的注意力特点合理设计学习任务是很关键的。

3.记忆力方面以无意记忆、形象记忆、机械记忆为主
从记忆的目的来看,一年级孩子的无意记忆占据主导地位,有意记忆弱。

对于那些符合他们兴趣的内容,孩子们能够很好地记忆。

对于一些自己不感兴趣,但是又被要求记忆的内容,则记忆效果不理想。

孩子们可以把看过的动画片台词
孩子的情感容易外露、转化,常受外界情境的支配,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转怒为喜、破涕为笑的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自身经验和智力水平的特点,他们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也还较差。

但随着实践活动领域的扩大,他们情感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

良好的交往会使孩子体验到团结、友爱、互助、荣誉感、责任感、进取心等积极的情感;积极的劳动会使孩子产生劳动光荣的自豪感;良好的家庭教育又能激发孩子爱父母、爱长辈的美好情感。

6. 个性品质尚未成型
进入小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多地受环境因素的支配,变化较大。

因此,还不能形成真正的个性。

入学后,儿童在集体生活中逐步形成集体意识。

参与集体生活是促进孩子个性发展的主要条件。

儿童的自我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一年级孩子的心理水平还停留在具体形象阶段,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不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没有较强的班级荣誉感。

一年级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但自我评价的独立性还很差。

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远远落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

他们还处于“权威崇拜”阶段,对家长、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师,总是怀有崇敬和依恋的感情。

他们遇事常说:“这是爸爸告诉我的”“这是我们老师说的”。

这个阶段,孩子的道德意识正在发展,但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还是比较肤浅的;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只注意行为的效果,不考虑行为的动机;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他们的道德判断往往受外部的、具体的情境所制约。

比如,他们认为“团结”就是“不骂人、不打架”;对积极打扫班级卫生,但不小心碰翻了粉笔盒的同学一味地进行责备;完成作业还是尚为有老师的要求、家长的督促。

三、一年级孩子面临的挑战: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

这不仅仅是教学地点和内容的变化,更多的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变化。

初入小学,孩子们通常会
1、遇到以下“三个不适应”和“三大挑战”。

出入校门的“三不适应”
(1)新的作息时间不适应
(2)新的空间环境不适应
(3)新的人际关系不适应。

2、出入校门的三大挑战:
(1)新的学习内容的挑战、
(2)新的教学方式的挑战、
(3)相对独立的应对挑战。

四、尽量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1、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现状:
家长走进学校生活,走进孩子中间,看看孩子都在干哪些事,学校是怎样安排的。

让孩子平稳度过适应期,需要做好四个第一,即
(1)“新生入学第一天”,
(2)“初步熟悉第一周”,
(3)“环境适应第一月”
(4)“常抓不懈一学期”。

2、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满足孩子不同方面的需求。

刚入学的孩子天真烂熳,有强烈的求之欲望和上进心。

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小,并且还在成长时期,很多方面都不成熟,幼小的心灵易受影响。

因此,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教育,使他们始终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我们要关注孩子的五大心理需求。

即,
(1)依恋的需求
(2)安全的需求
(3)交往的需求
(4)归属的需求
(5)求知的需求。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挖掘教材中知识的趣味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乐学”。

同时,家长也应有条件地帮助孩子适应学习学习生活,从精神层面给孩子应有的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