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
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_王福兰
" 中的数据进行了 "2’ 的 (年龄组 2 亲社会行为类型) 列联表 (! 检验 + 结果表明 +" 个年龄组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类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3(!).&*#%+,-)$+/0*111&4*
表" 幼儿亲社会行为类型分布
三、 讨论 (一)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性别比较 本观察表明, 小班、 中班和大班幼儿在亲社会行为 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 这与原来一些结论不大一致。有 的研究认为, 女孩的亲社会行为要多于男孩, 其实, 这一 结论与人们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有密切关系, 一般的社 会文化期待女孩更富有同情心, 更敏感, 因此应表现出 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现实中,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
异可能比人们想像得要小。 (二)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指向对象的比较 指 幼 儿 在 园 的 亲 社 会 行 为 中 $%*%#8 是 指 向 同 伴 , 向教师和无明确指向对象的亲社会行为较少,各仅占 幼儿的亲社会行 #8, %*""8。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 为主要发生在自由活动时间。在自由活动时, 幼儿的交 往对象基本上是同伴, 而且同伴之间地位平等、 能力接 近、 兴趣一致, 更有可能作出亲社会行为在幼儿与教师 的交往中, 幼儿一般处于接受教育的地位, 更多表现出 遵从行为, 而较少有机会做出亲社会行为。 因此, 幼儿的 亲社会行为指向教师的也少。 (三)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类型比较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包括多种类型,国外有关研究发 现,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合作行 为。 本研究结果与此基本一致。 从总体上看, 幼儿的亲社 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合作行为发生的频率最高, 占 其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 分别 亲社会行为的 .1*68, 公德行为和安慰行为很少, 仅占 !*"8 , 占 !$*’8 , !%*&8 , 同时, 大、 中、 小班幼儿的各种亲社会行为分布存在 !*!8。 差异,这主要表现为大班幼儿的合作行为所占比例显著 高于中班、 小班。在观察中, 我们发现幼儿的合作行为多 发生在幼儿之间自发的合作性规则游戏中,而幼儿之间 合作性规则游戏的开展和顺利进行有赖于其合作意识与 自制能力的发展, 小班幼儿的合作意识、 自制能力较差, 游戏多为无共同目的的玩耍, 合作性的规则游戏较少; 中 班幼儿的合作意识、 自制能力有一定发展, 但还不稳定,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的科学。
其中,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主动和自愿地帮助他人,包括对他人的照顾、支持与关心等。
亲社会行为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石,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减少社会冲突和矛盾。
亲社会行为也是建立信任和合作的桥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因此,研究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有不同的理论和观点来解释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和原因。
其中,最为著名的理论之一是亲社会行为的进化心理学解释。
根据这个理论,亲社会行为存在于人类的基因中,是进化的结果。
因为对他人的帮助和合作可以增加个体生存和繁衍的机会,从而有利于基因的传递。
进化心理学的观点揭示了亲社会行为在人类社会中的普遍性和深层次的原因。
亲社会行为的动机不仅可以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还可以从其他的心理学理论和角度进行研究。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在帮助他人时,会考虑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他人的需要以及自己能够提供的帮助方式等。
换句话说,个体的认知和评价过程对于亲社会行为起到关键的作用。
此外,情感和情绪也是个体参与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例如,同情心和共情心会激发人们对他人的关注和支持,从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和展开。
亲社会行为还受到个体特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个体特征包括性格、价值观和信仰等。
一些研究表明,善良、友善和正直等性格特点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的关联。
而社会环境则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塑造和促进亲社会行为,例如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以及激励机制等。
除了对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外,社会心理学还关注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和效果。
亲社会行为可以带来诸多积极的影响,例如促进个体幸福感和满意度的提升,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和维系,以及改善社会和谐与稳定等。
因此,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也有助于制定和实施相关的干预和政策措施,以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进步。
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
愿 者活 动是 镶嵌在 由社会 群体 身 份 所建 构 的社 会 和 观 点采 择 。尽管 共情 和对 他 人状 态 的 认知 推 论 经 常
行政 背景 中 的一 种 有 计 划 、 长期 的 亲社 会 行 为 。它 同时发 生 , 用 f I 术 的 社 会 神 经 科 学 研 究 表 采 MR 技 既是 一种 个 人 活 动 , 是 一 种集 体 活 动 。社 会 学 家 明 , 情 和 认 知 观 点 采 择 激 活 了 不 同 的 神 经 网 络 。 也 共
和 心 理 学 家 对 志 愿 者 活 动 的 关 注 , 供 了 一 个 很 有 前者 激 活的脑 区 主 要集 中在 前 脑 岛 ( neiris l 提 a tr n ua o 意义 的背 景 , 联 结 传 统 的 亲社 会 行 为研 究 和群 体 来
,
AI 和 扣 带 回 ( tr rC n uaeC r x ) Anei ig lt o t ,AC o e C)
他 主义 的兴 趣 逐 渐 降 低 。 然 而 , 2 自 0世 纪 9 O年 代 连 接遗 传倾 向和 直 接的 亲社 会 行 为 的基 本成 分 。对 中期 开始 , 究 者对 该领 域 的 兴趣 被 重新 点燃 。这 他人 状态 的共情 唤起 , 研 可转 化 为 各种 亲 社会 情 绪 ( 诸
或群体 问行 为 研 究 , 使 这 两个 本 来 有 着各 自独 立 区域[ , 者 主要 激 活 前 额 叶 中部 ( da p er n 促 】后 ] me i rf 一 l o
( 稿 日期3 0 0 l 一 2 收 2 1 一O 1
[ 者 简 介] 作 曾盼 盼 (9 7 )女 , 江 台州 人 , 京 师 范 大 学 认 知 神 经 科 学 与 学 习研 究所 博 士 后 , 17一 , 浙 北 主要 从 事 儿 童 青 少 年
行为观察法 亲社会行为
行为观察法亲社会行为
行为观察法是一种研究方法,通过观察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来获取信息和洞察。
在研究亲社会行为时,行为观察法可以被用来观察和记录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展现出的各种行为。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合作行为和社会支持系统。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行为观察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观察和记录人们在亲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反应,例如帮助他人、分享资源、展现同情心等。
通过观察这些行为,研究者可以推断人们的亲社会倾向和行为动机,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行为观察法可以用来观察和记录不同群体中的亲社会行为,比如家庭、社区或组织。
研究者可以观察人们在这些群体中的亲社会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群体内外关系的影响。
这有助于理解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支持系统对亲社会行为的塑造作用。
此外,行为观察法还可以从生物学角度来研究亲社会行为。
通过观察动物和人类的行为,研究者可以了解亲社会行为在进化和遗传方面的基础,以及基因和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行为观察法在研究亲社会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从心理学、社会学和生物学多个角度全面理解和解释亲社会行
为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观察和记录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我们可以更
深入地理解人类社会互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积极心理学视角
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积极心理学视角一、引言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他人或集体利益而采取的行为举措。
这种行为可以表现为帮助、合作、分享等形式,不仅有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也对个体心理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并分析其对个体的积极心理影响。
二、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与特征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出于关心他人、协助他人等动机,采取的对他人有益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可以表现为无偿帮助、合作、分享和慷慨等,以多样性和灵活性为特点。
在研究亲社会行为时,心理学家们关注的是个体为何参与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激发因素以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在亲社会行为中,慷慨是一个重要的特征,个体的慷慨程度往往与其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有关。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的亲社会行为研究3.1 亲社会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研究表明,参与亲社会行为的个体往往具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帮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和分享等行为,个体会感受到自身对他人的价值,从而增强自尊心和满足感,进而提升主观幸福感。
3.2 亲社会行为与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认为,亲社会行为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与亲社会行为可以减轻个体的负面情绪,如焦虑和抑郁,增强个体的自我肯定和自尊心,并促进社会互动和交流,增强个体的社交技能和社交支持。
3.3 亲社会行为与意义和目标感亲社会行为的参与也与个体的意义和目标感密切相关。
通过帮助他人和为他人做出贡献,个体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和意义,同时也能够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
这种寻找意义和目标的过程,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满意度都具有重要影响。
四、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挑战与展望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和测量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需要进一步发展科学客观的测量工具。
其次,个体参与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复杂,需要深入研究个体参与亲社会行为的内在机制。
此外,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其在不同文化和群体中的差异性。
人格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
人格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引言: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互动中表现出的关心、合作和帮助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也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旨在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亲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其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亲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亲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受到个体内部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影响。
认知层面上,个体对他人需求和情境的感知能力是亲社会行为的前提。
情感层面上,共情能力和道德情感是亲社会行为的基础。
动机层面上,个体内在的道德价值观和外在的奖励机制共同推动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对亲社会行为的规范和期望起到重要影响。
不同文化中的道德价值观和社会规范会塑造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表现。
2. 个体特质因素:人格特质在亲社会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发现,外向性、亲社会性、责任感等人格特质与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
3. 社会支持因素:社会支持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个体在获得社会支持后更容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同时亲社会行为也能进一步促进社会支持的形成。
三、亲社会行为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亲社会行为对个体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个体的社交能力。
其次,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培养个体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促进其成为道德意识强、责任心强的社会成员。
此外,亲社会行为还能增强个体的自尊心和幸福感,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四、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建设的基石。
亲社会行为的展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减少了社会矛盾和冲突。
此外,亲社会行为也有助于建立互助共赢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结论:亲社会行为作为人类社会互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亲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其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
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一、本文概述《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是一篇针对3至6岁幼儿在园中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究3至6岁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以期为幼儿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文章将首先明确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亲社会行为对幼儿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的重要性。
接着,文章将介绍研究目的和方法,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的制定、数据收集和处理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析3至6岁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包括行为类型、发生频率、影响因素等。
文章还将探讨幼儿园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3至6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特点和发展规律,为幼儿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本研究也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幼儿期是人格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幼儿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涉及其定义、影响因素、培养策略等多个方面。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学者们普遍认为它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分享、合作、帮助、安慰等。
这种行为不仅有助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的发展,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在影响因素方面,家庭、幼儿园、社会环境等都被证实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显著影响。
家庭是幼儿最初接触的社会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等都会影响到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园作为幼儿社交的重要场所,教师的教育方式、同伴关系等也会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媒体等也会通过影响幼儿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来影响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在培养策略方面,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有效的方法。
父母和教师应该树立榜样,通过自身的亲社会行为来引导幼儿。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主要关注个体对他人的关心、帮助和支持的行为。
在社会心理学视角下,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社会关系和社会国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探讨了人们帮助他人的动机。
基于亲社会行为的定义,研究者尝试寻找个体帮助他人的驱动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和学习来形成社会行为的期望和规范。
因此,亲社会行为的背后可能存在对道德准则和社会期望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观。
亲社会行为的动机还可以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有着与生俱来的亲社会行为倾向,这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存和繁衍的机会。
人们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在保护他人、维护群体利益和获得社会认同之间产生平衡。
其次,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还涉及帮助他人的影响因素。
研究者关注人们的人格特质、社会化教育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例如,研究表明,具有高程度共情能力、自我效能感和道德敏感性的人更有可能进行亲社会行为。
此外,社会化教育的经历以及家庭和同伴关系的质量也会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在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例如,人们往往更愿意帮助那些在自己社交网络中的亲密关系成员,这与亲社会行为理论中的“亲属选择”相吻合。
此外,群体压力、社会规范和大众媒体等也会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除了关注个体行为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外,还探讨了亲社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参与亲社会行为的个体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自尊心。
此外,亲社会行为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对于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项目12: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
A类培训项目12 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对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学校的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
一、进行移情训练移情是指人们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
一个人看到他人忍受痛苦或得到好运时产生不安和愉快的情感,以使其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体验会主动地理解和分享。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夫曼指出,移情在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亲社会行为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具有良好移情能力的儿童能更好、更经常地做出亲社会行为。
在教学中可以进行移情训练,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感受每个角色的心理变化,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尤其是受到误解、欺负时的感受。
学生渐渐就可以体验他人的情绪,以后遇到类似情境要做出消极行为前,便会回忆起以往的体验,于是便会抑制自己的消极行为,而做出互助、分享、谦让等积极行为。
在学校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机会适合进行移情训练。
例如我有个学生,很调皮,特别喜欢给别人起难听的外号。
一次他成绩不好被家长批评,骂他“笨猪”,他非常伤心,我在开导他时,引导他认识到,言语的攻击也会伤人,当他叫别人外号的时候,同学也会像他一样伤心。
他似乎有所触动。
果然,从那以后,他很少叫别人的外号了,有时别的同学叫时,他还会阻止。
另外,还可以组织排练校园短剧,让学生扮演角色,可以深刻得体会到人物心理,提高移情水平。
二、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已有研究表明.自尊是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表现的重要人格因素,能够对其亲社会行为进行有效预测。
自卑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得到的肯定评价较少,获得的反馈信息又可能进一步强化他对自我的负面评价,使得他在别人需要帮助时缺乏勇气,亲社会行为较少。
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要求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归因方法。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真诚、平等的对待学生。
在批评学生时注意方法,不使用侮辱人格的语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引导学生把错误归因为外部因素,肯定学生的自身价值。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述评
2 0 1 3年 第 7期 ( 总第 l l 5期 )
亲社会行为也称助人行为,它是一个相对宽泛 的行为范畴,是人们在共 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表现 出来 的, 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 的行为 ,主要包 括帮助、分享 、合作 、安慰 、捐 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行为。 【 t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研 究溯源 及发展
麦独孤认为亲社会行为是 由父母本能所产生 “ 慈爱的情感 ”的结果 。 [ 2 】 1 9 6 4 年心理学家对蒂・ 吉诺维 斯被 杀事件 的关 注这是对 亲社会行 为 的科学 研究的开端。到 2 0 世纪 7 0 年代 , 拉塔涅和达利提 出了旁观者干预的决策模型并提出亲社会行为要作 出 五个 决 策 步 骤 :第 一 步 ,是 否 注 意 到事 件 的发 生 ;第二步 ,确认是 否是需要帮助 的事件 ;第三 步 ,决 定是 否承担个 人 责任 ;第 四步 ,选择 帮助 的 方式 ;第五步 , 实施行动。后来 ,皮里尔文提 出了 成本一收益分析模型,他将旁观者干预的决策模型 与经济学的视角相结合 。2 0 世纪 7 0 年代中期至 8 O 年代 ,研究重心从转移到人们助人的动机。研究者 主要研究三个机制 : 学习、社会和个人规范 、唤起 和情感。前两者是认知机制 ,后者是情绪机制。另 外还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他认为强化可以提高 儿 童 亲社 会行 为 ,亲社 会 行 为是 观察 学 习 的结果 。 还包 括一 些生 物学理 论研究 ,认为 亲社会行 为是 人 性 的一种本 能 。
亲社会行为的积极心理学视角
亲社会行为的积极心理学视角在当今社会中,亲社会行为被广泛认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有意识地关注他人的需求和福祉,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帮助他人。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旨在了解这种行为对个体自身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亲社会行为的内在动机、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创造积极社会环境的重要性。
一、亲社会行为的内在动机亲社会行为的内在动机是指个体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心理原因和目的。
根据自我决定论的观点,在满足三个基本心理需求(自主性、能力感和人际关系)的前提下,个体会体验到内在动机的激发。
亲社会行为的内在动机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因素:1. 关怀他人的需要:个体对他人的需求和福祉表现出关注和关怀,内心产生帮助他人的愿望。
这种关怀来源于个体内在的道德价值观和同理心。
2. 社会认同感:通过亲社会行为,个体能够获得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与他人建立更紧密的人际关系。
这种社会认同感是满足人际关系需求的一种体现。
3. 自我实现和成长:亲社会行为可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成长,提升其自身价值感和自尊心。
通过对他人的帮助,个体可以感受到对他人的影响力和积极改变。
二、亲社会行为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亲社会行为与个体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参与亲社会行为的个体往往会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幸福感提升:1. 喜悦和满足感:通过帮助他人,个体会体验到喜悦和满足感。
这种喜悦和满足感来源于对他人的帮助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的实际体验。
2. 正向情绪和情感共鸣:个体在参与亲社会行为时,往往会激发出积极的情绪体验,如喜悦、慈爱和感激等。
同时,与他人建立的情感共鸣也会为个体带来更多积极情感的体验。
3. 自我认同和成就感:通过参与亲社会行为,个体会对自身产生肯定和认同感,提升其自尊心和自我成就感。
个体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三、创造积极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创造积极社会环境是促进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
行为观察法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
行为观察法青少年亲社会行为
行为观察法是一种研究方法,通过观察被研究者在特定环境下
的行为来获取信息。
在研究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时,行为观察法可以
被用来观察和记录青少年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表现,以便更好地理
解他们的社会互动和行为模式。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青少年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他们的
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同伴关系等。
通过行为观察法,我们可以观察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反应,
了解他们对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以及他们与他人
的互动方式和沟通技巧。
这有助于揭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
际关系技能,为制定针对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干预和教育方案提供依据。
此外,行为观察法也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青少年在不同社会情
境下的行为表现,比如在学校、家庭、社交场合等环境中的行为反
应和互动模式。
通过观察和记录这些行为,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问
题或困扰,比如社交焦虑、人际关系问题等,从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除了心理学角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也可以通过行为观察法来研究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
比如,社会学家可以通过观察青少年在社会群体中的行为来分析社会互动模式和群体关系,教育学家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学校中的行为来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
综上所述,行为观察法在研究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多角度的观察和记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青少年的行为特征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和教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内容与展望-教育心理学论文-教育论文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内容与展望-教育心理学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关系到儿童成年后是否能够适应社会、获取学业、成就事业以及心理能否健康发展。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对于儿童成长乃至其整个人生的发展都相当重要,很多心理学家也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内涵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已经颇为丰富,不同的研究者在其研究领域及实践活动中都会融入自己的看法及见解。
寇彧等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对于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行为,以帮助、分享、合作、同情、安慰等为典型的亲社会行为。
金盛华、赵章留等把亲社会行为看作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儿童亲社会行为则是将亲社会行为理论及研究视角放于特定的群体儿童上。
二、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工具与方法目前存在的研究主要有基于思辨的质性研究以及实证调查的定量研究两个方面;采用的反馈形式主要有自陈和他评两种形式;而在研究中使用的工具及方法则有问卷调查法、自陈量表法、观察法、教育实验法等。
三、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内容(一)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现状研究方芳、谢广田通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总体情况不理想,且各种类型的亲社会行为分布不均,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
蒋仕菁、冯维总结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特点包括对特殊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关注和研究、网络亲社会行为研究成为新的热点、内隐研究成为新的研究方法、培养和干预研究逐渐增多。
丰富的研究侧面,多样的研究内容,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与依据。
(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儿童时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对其整个人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大致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性别、同伴关系、重要他人的评价、社会传媒、个体因素等。
李静指出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因素有家庭、学校、同伴、社会传媒等。
张晓贤、桑标认为内疚情绪能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提高。
中班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以苏州高新区幼儿园为例
中班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以苏州高新区幼儿园为例一、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亲社会行为发展1.依恋行为的发展:中班幼儿在与家长的分离和重聚过程中逐渐形成安全感,表现出较稳定的依恋行为。
他们表现出对父母的依赖,乐于与父母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2.合作行为的发展:中班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逐渐表现出合作行为的意愿和能力。
他们能够与父母进行简单的合作活动,如一起打扫房间、做饭等。
3.情感表达的发展:中班幼儿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并且能够较好地理解和回应父母的情感表达。
他们会主动寻求父母的关注和安慰,并能够表达出对父母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二、幼儿与老师之间的亲社会行为发展1.信任关系的建立:中班幼儿与老师之间逐渐建立起信任关系,表现出对老师的依赖和尊重。
他们乐于与老师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主动与老师进行互动。
2.合作能力的培养:中班幼儿通过与老师一起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逐渐培养了合作能力。
他们能够较好地遵守老师的规则和要求,主动与老师和其他幼儿合作。
3.社交技能的提升:中班幼儿通过与老师的互动,逐渐提升了自己的社交技能。
他们能够主动与老师交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同伴进行友好的互动。
三、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亲社会行为发展1.同伴关系的形成:中班幼儿逐渐在园内与其他幼儿建立了同伴关系。
他们与同伴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和支持的关系,开始进行相互间的玩耍和交流。
2.冲突解决能力的提升:中班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发展出冲突解决能力。
他们能够主动寻求帮助,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用语言沟通解决冲突。
3.合作与分享能力的增强:中班幼儿能够与同伴一起进行简单的合作活动,如一起搭积木、合唱等。
他们也能逐渐体验到与同伴分享快乐的喜悦,能够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
总之,苏州高新区幼儿园中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向好的趋势。
他们与家长、老师和同伴之间的关系逐渐稳定,能够在各种互动中表现出积极的参与和合作行为,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出于对社会的关注和关爱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如乐于助人、合作、分享等。
亲社会行为研究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通过分析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揭示人们为何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以及亲社会行为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亲社会行为涉及到个体的态度和价值观。
研究显示,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与其对公平、正义、同理心等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密切相关。
例如,个体对公平和正义有高度认同感的人更容易表现出乐于助人的行为。
其次,亲社会行为与个体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发现,个体在情感上感受到幸福、愉悦或者羞愧、内疚时更容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这是因为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个体的意愿去帮助他人,而消极情绪则可能引发个体的攻击性行为。
此外,个体的认知过程也对亲社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通过认知他人的需要和压力,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并且更容易提供亲社会的帮助。
因此,培养个体的情感共鸣和认知共情能力对于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至关重要。
在研究亲社会行为时,还需要考虑到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规范和文化价值观对于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起着重要的约束和引导作用。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可能在亲社会行为上存在差异。
东方文化强调集体利益和社会互助,而西方文化注重个人权利和自我实现。
这些文化差异往往会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表现。
除了个体因素之外,亲社会行为研究也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都会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亲密关系中的亲社会行为可能更常出现,而与陌生人之间的亲社会行为相对较少。
此外,社会正义和公平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表现。
亲社会行为不仅对个体自身有着积极的影响,对整个社会也有重要的意义。
从个体角度来看,参与亲社会行为可以增加个体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促进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亲近和联系。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读《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觉》
读《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觉》感悟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宽泛的行为范畴,是指个体自愿做出的,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处,并促进相互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行为。
从近年来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可窥知,随着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亲社会行为研究日益呈现出在各个研究水平以及各相关学科间进行整合的趋势。
这一趋势有助于我们对亲社会行为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亲社会行为研究与神经科学的整合,使我们有能力探究亲社会行为的微观机制;与社会学的整合,使研究者不再局限于探讨人际间单向的助人行为,而是放眼社会和群体背景下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所呈现出的整合趋势提醒我们,也许当前更有潜力的研究方向是“采用一种更具综合性的视角来考察亲社会行为”。
也就是说,未来的研究不妨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整合,这样不仅有助于我们澄清诸多尚未得到解答的问题,还会启发我们提出更多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问题。
例如,稳定的、可观察的亲社会倾向的个别差异如何在神经科学水平上得到证明,一直是一个尚待厘清的复杂问题。
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给予我们的另一个重要启示是,我们可以将亲社会行为视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来进行探讨。
传统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大多将亲社会行为当作结果变量,关注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和动机;而关于志愿者活动和群体间助人关系的研究均非常重视亲社会行为的效应。
事实上亲社会行为对于维持个人健康,建立或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群体关系,有很重要的价值。
在志愿者活动研究和群体间助人研究的启发下,更多研究者认识到,将亲社会行为视作进行中的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的一部分,来考察其对于人际和群体过程的贡献,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诸如“内隐和外显的亲社会行为对于稳定的人际和群体关系的作用和机制是什么?调解期相互的亲社会行动是否比没有亲社会行为或单方的亲社会行为,更能促进随后关系的稳定?”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受重视。
第1页共1页。
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
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自愿帮助他人或为他人提供有益行为的行为,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情感发展和自我认知。
通过参与志愿活动、关心他人和帮助有需要的人,青少年能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同理心和责任感。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家长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情感支持和鼓励自主决策等方式,培养孩子的亲社会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课外活动和社区服务等途径,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亲社会行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社会也可以通过宣传和奖励机制,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营造支持亲社会行为的氛围。
此外,青少年自身也可以积极主动地培养亲社会行为。
他们可以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关心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
通过自身的行动,青少年可以影响他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是关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家
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支持和机会,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同时,青少年自身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亲社会行为,为自己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亲社会行为男女行为差异的神经社会认知研究
亲社会行为男女行为差异的神经社会认知研究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男女之间在亲社会行为上的行为差异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这些差异涉及到了诸多因素,包括认知、神经机制以及社会因素等。
本文将以神经社会认知的角度,探讨男女之间在亲社会行为中的行为差异,并分析背后的神经基础。
一、感知与情绪识别在感知和情绪识别方面,男女存在一定的差异。
研究表明,女性相比男性在情感识别上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这一差异可能与女性较为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情感交流能力有关。
神经机制的研究发现,女性大脑中的额叶区域更为活跃,这一区域与情感和情绪处理密切相关。
而男性则更加重视面部表情中的威胁信号,因而相对更为敏感于负面情绪。
二、道德判断与合作行为道德判断和合作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发现,女性在道德判断上更关注他人的感受与需要,更偏向于考虑他人的需求和维护公平。
这可能与女性更加注重社会关系和互助合作的特性有关。
然而,男性在面对道德冲突时更加倾向于注重结果和规则公正性,更加重视正义和自由的维护。
从神经机制来看,女性大脑在道德判断中更活跃的区域与情感和社交认知有关,而男性的道德判断更加与逻辑与决策制定有关,这与其普遍更为理性和理智的特点相符合。
三、亲社会行为的激励和奖赏亲社会行为的激励和奖赏对于促进合作与共存至关重要。
研究发现,女性在亲社会奖赏中更容易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
这一差异可能与女性更注重社会关系和群体互助的特点有关。
神经研究发现,女性伴随着亲社会行为在大脑中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这与奖赏回路的激活相关。
与此不同,男性在面对亲社会行为奖赏时更注重竞争和成就感,这可能与男性更强的竞争性和成就动机有关。
四、社会认知与生物机制的互动作用亲社会行为男女行为差异的神经社会认知研究表明,男女之间的行为差异不仅仅受到生物机制的影响,也受到社会认知的调节。
社会文化的影响可以调节男女之间的行为差异,从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出现不同的男女行为表现。
此外,个体差异也会对男女行为差异造成一定影响,包括个体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表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曾盼盼,俞国良,林崇德[摘要]近年来亲社会行为研究领域出现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亲社会行为神经机制的研究、志愿者活动研究、跨群体助人研究,以及群体间助人研究。
这些新视角及其相关的研究,反映出亲社会行为研究在各个水平以及相关学科间进行整合的趋势,有助于研究者对亲社会行为形成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神经机制;志愿者活动;跨群体助人;群体间助人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宽泛的行为范畴,是指个体自愿做出的,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处,并促进相互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行为。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研究的重点,是影响人际间临时、自发的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和这类助人行为背后的动机机制。
20世纪90年代初,关于人际间助人行为的研究日趋饱和,研究者对助人和利他主义的兴趣逐渐降低。
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者对该领域的兴趣被重新点燃。
这时的研究者不再囿于传统的主题,而是开辟了诸多新的整合性的视角,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属亲社会行为神经机制的研究(称为微观分析水平的研究),以及群体和组织水平上助人行为的研究(称为宏观分析水平的研究)。
前者是在社会神经科学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视角,后者的发展主要归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志愿者活动研究的不断升温。
志愿者活动是镶嵌在由社会群体身份所建构的社会和行政背景中的一种有计划、长期的亲社会行为。
它既是一种个人活动,也是一种集体活动。
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志愿者活动的关注,提供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背景,来联结传统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和群体或群体问行为研究,促使这两个本来有着各自独立的发展轨迹的社会心理学传统出现了整合的趋势。
鉴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将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具有代表性的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进行述评。
一、近年来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一)亲社会行为神经机制的研究关于亲社会行为起源的研究表明,共情可能是连接遗传倾向和直接的亲社会行为的基本成分。
对他人状态的共情唤起,可转化为各种亲社会情绪(诸如同情、怜悯、内疚和担忧等),继而诱发亲社会行为。
鉴于这种理解,在社会神经科学发展起来后,研究者很快就开始探究共情的神经基础,并使之成为社会神经科学研究的焦点。
该领域不断累积的证据表明,人们既可以共享另一个人的情绪或感觉状态,也可以通过对他人状态的推理来理解他人的意向、愿望和信念,前者被界定为是共情,后者被称为认知观点采择。
尽管共情和对他人状态的认知推论经常同时发生,采用fMRI技术的社会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共情和认知观点采择激活了不同的神经网络。
前者激活的脑区主要集中在前脑岛(anterior insula,AI)和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区域,后者主要激活前额叶中部(medial prefrontal reglons),颞上沟(the superior temporal sulous,STC)以及顶叶(parietal lobe)。
Singer等通过比较被试自己接受痛刺激和观察另一个人接受痛刺激时大脑的激活状态,证明了在两种情况下,AI和Acc均被激活。
其他使用不同痛觉刺激和情境的同类共情研究也有相同的发现。
将痛刺激换成令人厌恶的气味刺激和触觉刺激时,这两个区域也会被激活。
基于对共情的神经基础的探讨,社会神经科学家对共情的内涵做出了总结,即:(1)共情是一种情绪状态;(2)这种状态与另一个人的情绪状态是同形的;(3)这种状态由对另一个人情感状态的观察和想象引起;(4)共情者知道是另一个人引起了自己的情感状态。
这种界定能有效区分共情与观点采择、同情、怜悯和情绪感染。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共情与同情或怜悯不同,被共情引发的情感状态与另一个人的情感状态是同形的,同情或怜悯却并非如此。
共情不一定会激发亲社会动机,共情有时甚至有阴暗的一面,比如,用来抓住另一个人的弱点,使其遭受痛苦。
而同情或怜悯则与亲社会行为有必然联系,如Kim等发现,对另一个人的悲伤表情产生怜悯会显著地激活中脑腹侧纹状体/隔膜区网络(midbrain—Ventral striatum/septal reglion network),这些区域对于诱发亲社会取向的动机及伴有的价值感起重要的作用。
因此,共情需转化为同情、怜悯或担忧情绪,才能引发亲社会动机。
除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共情做出完整的界定外,社会神经科学家还总结出大脑共情反应的调节因素。
例如,情绪的内在特征、共情者与共情对象的关系、共情者的特征、情绪刺激的显著性与强度,情境因素等等。
de Vignemont和Singer 等(2005)试图进一步探究共情过程在哪个环节上受到调节,提出了两个共情模型——后评价模型和前评价模型来对此进行阐释。
在后评价模型中,对情绪线索的知觉,直接地、自动化地激活了情绪反应,同时背景信息得到评价,背景评价的结果会调节最初自动产生的共情反应。
在前评价模型中,对情绪线索的知觉,不会直接地、自动化地激活共情反应。
情绪线索首先在内部和外部信息背景下得到评价,背景评价加工的结果决定了情绪反应能否产生。
目前,对共情的神经科学研究还无法区分以上两个模型提出的加工路径。
未来研究可以通过使用更为有效的技术,以及通过改善实验范式,来区分这两种加工路径。
尽管社会神经科学对共情的研究取得到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影响大脑共情反应的因素,在调节大脑共情反应时是否会发生复杂的交互作用?亲社会倾向的个别差异源自何处,这些个体差异是否可以预测同情和怜悯等包含亲社会动机的情感?连接共情和亲社会行为的机制究竟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澄清。
(二)志愿者活动的研究为亲社会行为研究和群体研究搭建桥梁的志愿者活动的研究,是2000年以来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倍感兴趣的领域。
社会学家,例如Wilson等关注社会建制和人口学因素与志愿者行为的联系。
比如,考察家庭、宗教组织、社会经济地位、收入水平、性别、民族与志愿者行为的关系。
心理学家则关注潜在志愿者的个性和需要,以及他们面临的社会情境,如何经由不同的动机转化为志愿者活动。
还有一些学者试图整合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
他们基于取自全国范围的调查数据,指出个性因素和社会结构因素(如家庭、文化),均会对志愿者活动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以个人内部的认知过程(比如态度,身份认同,对理想的承诺)和人们社会网络的丰富程度为中介。
与传统的亲社会行为研究所关注的临时、自发的助人行为不同,志愿者活动是一种长期的、有计划的亲社会行为,这就涉及传统研究所忽视的视角,即像志愿者活动这样的助人行为为什么能长期维持下去?Omoto和Snyder以及Pi1iavin等分别提出不同的模型,来解释哪些过程使志愿者活动得以维持。
这两个理论模型的侧重点不同,但并不相悖。
Omoto和Snyder提出的志愿者过程模型更为关注个人内部的变量(比如动机),认为持续的志愿者活动主要由最初人们去当志愿者的动机或需要,与人们作为志愿者的实际经历的匹配程度所决定;同时,该模型还指出亲社会倾向,志愿者活动所得到的社会支持,志愿者经历所带来的满意度,以及志愿者融人组织的程度,对于维持志愿者活动也起着重要作用。
Piliavin等提出的角色身份模型则更为关注社会角色和社会背景(Piliavin,Grube,&Callero,2002)。
模型中两个关键的结构,即知觉到的期望和角色身份,变成了该志愿者个人身份的一部分。
知觉到的期望促使个体决定去当志愿者,组织变量(如某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声望),以及与实际的志愿者活动相关的经历和行为,而这种角色认同,是维持志愿者活动的直接原因。
关于志愿者活动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是志愿者活动对于志愿者自身可能产生的益处。
我们知道,传统的亲社会行为研究更为关注助人行为的原因而不是结果,志愿者活动研究和后文将要介绍的群体间助人研究,都给予助人行为的后果大量的关注。
心理学家对志愿者活动所产生的积极身心效应的研究主要关注这几个问题,即志愿者活动是否有长期的益处;志愿者活动的数量和类型,志愿者的差异是否会影响志愿者活动的效应;产生这些积极效应的机制是什么。
Piliavin等人通过长期的追踪研究对几个问题做出了探讨。
他们发现,志愿者活动能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发展性影响,与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有正向联系;所参与的志愿者活动越多样,时间越长,一致性越高,志愿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就越高。
那么,志愿者活动对不同个体的效应是否不同?答案是肯定的。
Piliavin 等人的研究发现,个体融入社会的程度调节着志愿者的效应。
那些与社会更为疏离,即单身、较少与朋友或亲戚来往,或住在人口稀少地区的个体,更能从志愿者活动中受益。
由志愿者活动带来的融入社会的过程和自我价值感的提升,通过心理一神经一免疫学的路径,促进了个体的身体健康。
这就是志愿者活动对志愿者自身产生积极效应的内在机制。
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大部分关于志愿者活动效应的研究一般采用调查方法,在做因果推论时我们要慎重。
(三)跨群体助人行为的研究自亲社会行为研究与群体研究开始对话以来,跨群体助人的研究逐渐成为近年来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关于该主题的大量研究都揭示了一种对自己所属群体成员较强的偏爱倾向,即人们更有可能关心那些与自己属于同一群体的人,因而也更有可能去帮助他们。
Stürmer等研究者在不同文化间背景下,系统地考察了群体成员身份对于由共情动机引发的助人行为的调节作用,证明了人们在决定是否助人时个人过程与群体过程的差别。
当助人者和被助者属于同一文化群体时,共情对于助人行为的影响较强,而当两者分属不同群体时,共情对助人行为的诱发作用则相对较弱。
在由实验操纵所创造的群体背景下对同样的问题进行考察,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Stürmer等还考察了群体成员身份如何调节被助者的吸引力对助人的预测作用,发现当被测者是外群体成员时,吸引力对助人的预测作用比当被助者是内群成员时更强。
Stürmer等人的实验说明,在内群体条件下,共情是助人行为较重要的预测因素;而在外群体条件下,人际间因素,诸如吸引力,是助人行为更为重要的预测因素。
总之,大部分跨群体助人的研究,均认为助人行为本质上是一种群体内现象,因而强调共享的群体身份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人们似乎总是需要有一些特别的理由(比如,吸引力)才会去帮助外群体成员,而对于内群体成员,不提供帮助才需要特别的理由。
为了提高跨群体助人的概率,人们需要在知觉中放宽内群体的范围,诱发一种“共同群体身份”。
然而,另一些研究者,以Wright和Richard等为代表,则从另一种视角来看待和考察不同群体成员之间的助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