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律中的语言政策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文化背景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文化背景1.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文化因素(1)语言政策人们有意识地影响语言的功能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结构发展的一套措施。
国家、阶级、政党或任何社会团体社会派别实施的这些措施是为了实现它们的目的而执行的总政策一部分。
语言政策可能是建设性的:建设性的语言政策以促进国家政治社会的稳定和谐,扩大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作用为目标。
从现代各国语言政策的决策者的主观愿望来看,应该是愿意取得建设性成果的。
语言政策可能是破坏性的:决策者另有打算,或总政策取向,或决策者们对文化背景的掌握不够全面,制定出破坏性的政策。
依据政策的颁布者可分为:中央政府的语言政策:规定的各项措施具有法律效力,人人必须遵循。
非中央政府的语言政策:地方政府或个别政党、社会派别实行的语言政策,约束能力有限。
依据某事某地语言使用的总格局单语国家的语言政策:比如日本、挪威。
多语国家的语言政策:比如苏联、印度。
对国外的语言政策以及一些国家联盟间的语言政策:比如欧洲共同体、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选用。
(2)语言规划语言规划比语言政策的含义更宽,包含了对语言的任何有意识有目的的影响。
语言政策多是指导性的方针大略,语言规划则是语言政策的具体化。
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选择语言。
在语言问题上采取协调措施也是一种语言规划。
有共同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利益的几个国家或国家内不同民族之间,在语言问题上往往采取合作态度以保证各自文化向着目标演进。
二战后民族独立国家放弃将本民族语言定为官方语言,而是将宗主国语言定为官方语言是因为宗主国语言在国际交流中更便利新中国成立后,帮助少数民族建立、改革民族文字多采用拉丁字母是因为其与汉语拼音相似,便于少数民族人民学习汉语。
2.形成民族共同语的文化背景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是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因素、文化因素起很大作用的过程。
有些民族的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并没有经过官方和政府的推动,而是有着很深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权利理论与美国语言政策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权利理论与美国语言政策作者:袁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6期摘要: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多元文化主义权利理论是挑选出弱势群体作为代表,从弱势群体的立场去评价社会平等问题。
该理论的兴起与发展对美国社会的语言多元,文化多元,美国的双语教育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美国语言政策进行了全面而纵向的分析后,可以看出美国语言政策的实质是维护英语的绝对权威、排斥和打击其他语言。
美国语言政策从根本上与多元文化主义权利理论相冲突。
关键词:语言;文化;多元文化主义权利理论;语言政策作者简介:袁芳,女,汉,四川,硕士研究生,英语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1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6-0227-01一、语言与文化作为人类主要的交流方式,语言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词汇和语音体系。
读懂一种语言意味着读懂了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语言是文化系统的子系统。
语言学家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思考,使语言学研究不只限于语言形式,而且也通过语言来研究一个民族文化的过去和将来。
语言蕴含着文化,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也得益于语言。
二、美国多元文化主义权利理论的兴起(一)美国多元文化主义权利的基本理念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多元文化主义”是指“允许同一社会内部不同文化的共存,并积极肯定这一文化共存所带来的正面效应的观点或运动”,以及基于“尊重差异,探索不同人种、民族、宗教、文化、价值观等的共存模式之理念、政策和运动的总称。
”美国社会结构的特殊性和国内民族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多元文化主义权利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自己的独特性。
首先,根据各少数群体在文化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性而赋予少数群体更多的权利与保护。
其次,战后美国移民政策的改变和移民潮的涌入,这必然会强化美国文化多元的事实与多元文化权利的自觉意识。
(二)美国多元文化主义权利理论表现举例:双语教育美国的双语教育早在建国时就存在,但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为了同化移民的语言和文化而取消了双语教育。
美国2023难民计划
美国2023难民计划引言美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移民国家之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和难民。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安置难民,美国制定了难民计划,其中包括了2023年的难民计划。
本文将介绍美国2023难民计划的背景、政策和实施情况。
背景美国一直支持并积极参与全球难民救助工作,为逃离战争、灾难和迫害的人们提供庇护。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全球范围内的难民人数持续增加,到2022年底已超过8000万人,创历史新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美国政府决定不断调整和改进难民计划,以更好地帮助难民重新安置并融入美国社会。
政策难民认定和申请根据美国法律,难民是指因为种族、宗教、国籍、政治意见或特定社会群体成员身份导致无法在原国家得到保护的人。
在2023年的难民计划中,美国继续遵循国际人权法和国际公约的原则,对符合难民身份的人进行认定,并提供申请难民庇护的渠道。
申请者需要提交详细的申请材料,并经过安全审查和面试。
定额和分配每年,美国设定一个难民定额,即接收难民的数量上限。
2023年的难民定额为10万人,这个数字与之前年份相比略有增加。
根据政策,美国政府将按照地区和国家的需要来分配难民名额,以确保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候选人。
安置和融入一旦获得难民身份,在进入美国之前,难民需要接受面向其安置地点的国内处理,例如背景调查、安全审查和医疗检查。
美国政府与各州和地方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合作,为难民提供入境后的基本生活保障和扶持服务,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当地社会。
这些包括住房、教育、就业和医疗等方面的支持。
社会支持为了保障难民的权益和福祉,美国政府设立了一系列社会支持机构和计划。
这些机构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语言培训等服务,帮助难民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和文化。
此外,还有各种社区组织和志愿者机构参与其中,为难民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他们的融入和互助。
实施情况美国2023难民计划自实施以来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经过安全审查和面试的难民得以安全入境美国,并得到了各种基本生活保障和支持。
美国的语言政策..
美国的语言政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安全语言战略
9.11以前:“夜郎自大”,鄙视外语 9.11的教训:外语能力严重缺失 9.11之后:加强外语教育
以往美国并不重视外语教育,但是911之后,外语教 育形势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美国上下十分重视外语 教育,近几年来学习外语的美国人数量达到前所未 有的程度。据现代语言协会2006年一项普查,美国 大学生中学习外语的人数超过以往任何时期。2006 年秋季入学学外语的大学生超过150万。中级外语学 习的入学人数与2002年相比上涨了13%,而2008年 至2010年间的涨幅几乎达到了18%。大学招生数的 增长幅度分别为7.5%和6.2%。
(Kloss, Heinz 1977. The American Bilingual Tradition. Rowley: Newbury House. p. 284.)
2018/10/15
美国的语言政策
惟英语教育VS双语教育
殖民时期
法兰西人:原住民语言传教
为了有效地教育印第安人,使他们很快地皈依耶稣教,我 们要以牛奶,而不是苦水,营养他们,不改让陌生的语言 弄懵他们……拯救这些可怜的野蛮人是第一位的,道路越 近越好。
And who in time knows whither we may The treasure of our tongue, to what strange shores This gaine of our best glorie shal be sent, T’inrich vnknowing Nations with our stores? What Worlds in th’yet vnformed Occident May come refin’d with th’accents that are ours? (萨谬尔· 丹尼尔(Samuel Daniel)在他1599年出版的名著《摩索菲勒斯》 (Musophilus)的结尾一段诗文)
美国语言使用的悖论——以判例法为例
8 2一
就是在工作环境 中语言使用和语言限制的问题 根 据美 国语言意识形态 的一贯原则, 亚民族特性是不 提倡 的, 英语应该是举 国一致 的工作语言。从象征 意义和实质意义来说 , 英语 问题的争论都是有关美 国特性的大争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
、
美 国语 言判 例法 的典 型 案例
第3 4卷 第 1 2期
2 0 1 3年 1 2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 S c i )
Vo 1 . 3 4 N o . 1 2
美 国语言判例法的典型案例有 1 9 7 9 年 “ 绍塞 多诉兄弟钻探服务公 司案” , 1 9 8 0 年 “ 加西亚诉格 洛尔锯木厂案” , 1 9 8 7 年 “ 尤拉诉十一 一五十公司 案” , 1 9 8 8 年“ 古铁雷斯诉市法 院案” , 1 9 9 3 年“ 加西 亚诉坊牛排有 限公 司案” , 2 0 0 1 年 “ 罗萨里奥诉 卡 卡切私人牙科诊所” , 2 0 0 3年 “ 格斯姆诉基督教救 世军案” 。其他的有关 睢英语工作环境的语言判例 还包括 : 1 9 9 1 年“ 迪马拉南诉普慕纳峡谷医院案 ” , 1 9 9 5 年“ 朗诉第一联合银行案” , 1 9 9 7 年“ 普拉多诉 卢里亚百货商店案” , 1 9 9 8 年 “ 卡尼亚诉费城大主 教管 区” , 1 9 9 8 年 “ 川诉标准发动机制品公 司案” , 1 9 9 8 年“ 拉韦拉诉 巴克拉特公 司案” , 1 9 9 8 年“ 马丁 内斯诉 邮政公司案 ” , 1 9 9 9年 “ 戈特佛里德诉图书 封面公 司” , 1 9 9 9年 “ 罗曼诉科 内尔大学案” , 2 0 0 0 年“ 委拉斯圭斯诉金水纪念医院案 ” , 2 0 0 0 年“ 平 等 就业机会委员会诉长途电话公司案” , 2 0 0 3 年 “ 阿 格塔诉北岸长岛犹太人医疗卫生系统案” 。
影响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因素研究——基于霍姆斯四模式研究框架
参与政治、 民主 、 经济等 国家生活之 中。 02年颁布的《 20 英语 习得 法》 实施 3 年 的《 使 4 双语教 育法》 出历 史舞 退
台。以霍姆斯 四模 式为分析 框架 , 双语教育法》 英语 习得 法》 于规 范模 式、 织制度模 式、 神状 态模 把《 和《 置 组 精 式和 自然环境模 式 中, 不同语境 下美国语 言教 育政 策 出台的背景 因素分析表 明, 邦政府将 变相 的教 育机 会 对 联
2 1 01
影 响美国语 言教育政 策出台的背景 因素研 究
基 于霍 姆 斯 四模 式研 究框 架
张桂 菊
( 广东金融学院 外语 系 , 广东 广kI 15 1 i50 2 ) ,
摘
要 : 国社会语 言能 力有限的 问题使 大量语 言 少数 族裔儿童 因学业成绩不佳 , 美 未来不能积极有 效地
一
、
问题 的提 出
研究美 国语言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因素提供 了分 析框架 , 它使认 同的和复制的选择在无数的条件 中成 为可 能 。 … 霍 姆 斯 四模 式 具 有 广 泛 的
学 术价 值 , 问题 法是 以政 策 问题 的解决 为核 心 , 其 其 分 析框 架 整 合 了来 自波 普尔 、 威 、 杜 默达 尔 、 奥 格本、 韦伯等 各种 学派 的哲 学 、 会学 思想 及研 究 社
从《 双语教育法》 98年 出台及其多次修订 16 到 20 02年《 语习得法》 英 生效 , 国语 言教育政 美 策像 钟摆 一 样发 生 了 明显 的变 化 。实 施 3 4年 的 《 双语教育法》 退出历史舞 台, 显示了美 国语言教 育政 策背后 隐 藏着 的 主流 社 会 深 层 的思想 意识 。 社会主流群体利用 已有 的权利 , 将盎格鲁 一 克 撒 逊 的文化和语言价值观强加给处于弱势 的语言少 数族裔 学 生。《 让 一 个 孩 子 掉 队法 》( 不 简称 《 C B法》 在追求缩小少数族裔学生与 主流学 NL ) 生 学业鸿 沟 的动 听 口号 之 下 , 变 相 的教 育 机 会 将 “ 不平等” 又一次“ 悄然” 转嫁给少数族裔学生 ; 白 人 主流文 化在 课 程 、 材 及 教 师 等诸 多方 面 占据 教
美国语言政策研究共3篇
美国语言政策研究共3篇美国语言政策研究1美国语言政策研究:历史与现状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其语言政策也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从国家层面来看,美国并没有正式的官方语言,但英语却一直被视为事实上的官方语言。
在美国的历史中,语言政策曾经历过多次变迁,这些变迁中反映了美国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
在美国独立战争后,英语成为美国的主流语言,这也是反映了英国文化在美国的影响。
在19世纪,美国的西部吸引了大批欧洲移民涌入,这些移民带来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
此时,美国各州开始出台一些规定,要求教育机构使用英语作为唯一官方语言。
这种政策很快被移民团体视为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
20世纪初期,美国开始实行移民限制政策,这些限制导致了移民群体的一些语言和文化失传。
此后,美国对移民的语言和文化多样性开始有所意识,也开始出台了一些保护非英语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政策。
例如,1965年通过的《移民与国籍法》反映了多元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
近年来,美国的语言政策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州开始出台语言多元政策,允许使用除英语外的其他语言来满足公共服务的需求,例如法庭、医院和学校。
然而,在2002年,乔治·W·布什总统签署的《教育奉行法案》却规定,学校必须要确保学生精通英语,在其中的一条条款中规定,如果学校的非英语学生数目达到20人或20人以上,学校必须提供英语教学。
在当前的美国,非英语背景的民众数量正在不断增加,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多样性也让美国的语言政策面临新的挑战。
然而,在当前其中一些政治和文化氛围下,语言政策的主导权还是被英语占据。
这就迫使非英语语言的民众在某些情况下感到被边缘化。
值得注意的是,语言政策并不仅仅只是一项政策,它还反映了国家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
美国的语言政策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
同时,也需要在语言政策制定上更多地考虑到多元文化和语言,更多地真正保障少数人的语言和文化权益总之,语言政策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政策,更是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
美国语言文化观及20世纪印第安语言政策
美国语言文化观及20世纪印第安语言政策[摘要] 作为美洲的原著民,北美印地安人有着丰富的语言文化,然而,自欧洲人进入美洲以来,大约有一半的印第安语已经灭亡,幸存的一半也在逐步消亡。
这和美国长期以来所采取的以“同化”为目的的印第安语言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美国语言政策的源头就是以“语言一致性”为核心的欧洲语言文化观。
[关键词] 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语言文化观20世纪作为美洲的原著民,北美印地安人有着丰富的语言文化,他们大约有2000-2500种语言,然而,自欧洲人进入美洲到20世纪下半叶,大约有一半的印第安语已经灭亡,幸存的一半也在逐步消亡。
这和美国长期以来所采取的以“同化”为目的的印第安语言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
美国的印第安语言政策的理念是从欧洲文化中盛行的“语言中心主义”语言文化观发展而来的。
正如斯切夫曼所说:美国的语言文化是一种“具有强大吞噬力”的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美国社会的语言格局,左右美国的语言政策。
因此,要理解美国的印第安语言政策就必须先对美国的语言文化观有所了解。
一、美国的语言文化观1、单语观《圣经·创世纪》里有一则关于“巴别塔”的传说:那时,地球上的人类只有一种语言,说一种话,然而,“贪婪”的人类利用语言相通这一便利,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准备建造“通天塔”。
为了惩罚这些“无知”的人类,上帝把人类分散在地球上的各个地方,把单一的语言变成我们现在各种各样互不相通的语言。
这则故事表面上解释了人类语言纷繁复杂的缘由,然而他的深层意义在于:人之初,只有一种语言,一种语言是好的,而我们现在有许多语言,语言种类多是不好的,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
欧洲文明史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罢黜百言而独尊一语”的现象。
2、自褒性和排他性《圣经·创世纪》里有一则关于语言起源的传说:上帝没有直接为人类创造语言,语言是在亚当与夏娃的交际过程中产生的,然而,亚当与夏娃的交际是直接接受上帝的旨意而进行的,因此,亚当与夏娃创造的语言实际上就是上帝的语言。
美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现状研究
美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现状研究摘要:美国历史上长期奉行以维护和彰显英语的支配地位为宗旨的语言政策。
二战使美国认识到了学习外语对于维护国家利益、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此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语教育的政策。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美国社会、教育领域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学生选修外语的人数持续增长,所学外语语种也呈现多元化趋势。
但受保守主义政策影响,小学和中学的外语教学近年来出现下滑现象。
关键词: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现状作为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美国历史上却长期奉行以维护和彰显英语的支配地位为宗旨的语言政策[1],少数族裔语言、外语教育一直没有受到重视。
二战时期,由于境外作战及战后冷战的需要,美国开始认识到外语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开始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外语教育,培训外语人才。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技术进步和贸易壁垒的降低为全球化铺平了道路,各国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对各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安全的影响日益明显。
1 近年美国出台的外语教育政策回顾历史上美国对有关外语教学和国际交流的关注呈现波浪式变化。
美国政府对语言问题的关注可追溯到建国之初,当时曾就美国是否需要一门官方语言展开过讨论。
美国在历史上出台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政策有[2]:《福布莱特法》。
1946年获得通过,目的是变卖美国政府在海外各国剩余的战时物资以充当美国与该国的国际教育交流费用,增加各国彼此的了解,减少国际间的冲突。
根据该法案设立的福布莱特交换计划是美国政府资助的第一个国际交流项目,也是世界上声誉最高的国际教育交流计划之一。
至2010年,它通过50个负责机构在155个国家和地区运作,已有超过29.4万的学者、教育者、研究和专业人士参与交流。
1956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和《初级及中级学校教育法》是两部对美国教育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律。
到2008年,这两部法律及其修正案都已被重新修订了八次。
两部法律中都提及到有关外语教育的重要性的问题,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向各级学校的资助和拨款、设立奖学金、教师培训基金、教学资源中心等。
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
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一、引言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是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的兴起和发展与社会及世界新形式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发展与灭亡不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而且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紧密相连。
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文字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交际需要而产生。
从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语言从最初满足人类的基本交际需求发展到社会化也就是政府通过隐性行为来对本国语言进行管理和规划。
本文将从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探讨英语全球化背景下英语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二、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语言规划是对社会上所存在的语言问题提供管理对策或是对语言问题所做出的有组织的、主动的反应和调节。
通常来讲都是政府行为。
语言规划是政府或社会团体,权威机构对社会上的语言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以及管理的行为,这种干预和调节通常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人为和非人为因素的影响。
语言规划是社会活动对语言的干预。
对语言规划的定义还有一定的争论。
Rubin和Jemudd (1971)将语言规划定义为“一种有意识的语言改变,这种改变出现在语言系统本身,或语言活动方面,或两者兼有之。
这些改变通常是有专门的规划机构制定出来的,也可以是由类似的授权机构制定出来的”。
(徐大明,1980)而定义比较宽泛的是weinstein(1980)所指出的“语言规划是基于交际问题而在政府授权下所进行的长期不断地、有意识地为改变语言在社会中的功用所做的努力。
”(徐大明,1980)虽然语言学家对其定义有不同的理解、概括与界定,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语言规划是政府或非政府的社会上的权威机构、社会团体对社会上所存在的语言问题如官方语、国语、标准语、通用语的选择及其地位的确定所采取的人为干预语言的管理措施。
语言规划包括地位规划和本体规划。
语言的地位规划是指存在多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国家或地区,通过法律的形式赋予他们不同的社会职能,即确定哪一种语言或方言为官方语言,确立各民族的语言权利和公民个人的语言权利,确立官方与非官方语言的关系。
美国双语教育的历史及其发展
2007年第7期当欧洲殖民者带着自己的语言、文化、信仰和观念意识踏上北美大陆时,这片大陆早已是印地安土著语和土著文化的丰饶之地。
15世纪的北美大陆上约有250到1000种印第安土著语。
如果包括墨西哥和中南美洲人民使用的语言,15世纪的美洲语言体系将更加复杂多样。
一、美国双语教育的四个时期要探究美国的双语教育,笔者认为有必要围绕影响双语教育的因素,对美国双语教育的四个发展阶段进行深入分析。
(一)认可时期:18世纪初至19世纪末历史记载表明,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末,美国社会对当时存在的各种语言表现出了极大的包容性,特别是对北欧的一些语言。
当不同种族在美国领土扎根繁衍时,一种地理和心理上的开放性孕育生成。
在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的驱使之下,新移民们强烈要求将自己的母语用于宗教、文化和教育事业。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哈维格斯特(Havighurst)将这个时期称作“防御性多元主义”。
新移民们相信在融入美国社会的同时,仍然可以保留自己先辈们的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许多州都批准了双语教育。
到19世纪下半叶,一些公立和私立学校都采取了双语或非英语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宾夕法尼亚州、马里兰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斯州、密苏里州、科罗拉多州和俄勒冈州采用英语和德语教学;在密歇根州采用英语和荷兰语教学;在路易斯安那州采用英语和法语教学;在威斯康辛州采用波兰语、意大利语或者英语教学;在德克萨斯州采用捷克语和英语教学,等等。
在1900年,有60万儿童(约占当时初等学校学生数的4%)接受的是全部或部分德语教学。
尽管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放任主义,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认识19世纪的美国并未积极主动地促进双语教育的发展,反之,当时流行的是语言同化主义,尽管没有采取强制措施。
(二)限制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首先,19世纪80年代是美国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美国步入移民限制主义时代,这也极大地影响着美国的双语教育。
那时一系列的限制政策以各种名目出台。
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初探
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初探内容摘要:提高语言和文化的竞争对获得战略角度、国际深层次理解以及跨文化团体在国际经济中生存和工作至关重要,仅从一种文化角度来思考问题,将使得融入世界的能力受限,这对能否研究市场,参与学术交流,处理公共健康危机以及解决国际矛盾均有很大的影响。
基于国家安全的美国语言战略正是这一需求的体现,自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始,美国语言战略就一直处于不断地修正和完善阶段,至2005年“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实施,已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本文全面分析和探究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从其形成历程、背景原因、目标要求、具体政策措施和美国外语教育现状这些角度来把握,同时根据其发展现状和规律,并指出这一语言战略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美国语言安全外语教育关键语言未来趋势在国际交流不断加强的信息时代,双语乃至多语种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为应对国际交流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进而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是许多国家考虑的重要内容。
而对于选择何种语言作为其第二语言则主要取决于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语言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供求关系、使用该语言所获得的经济利益等因素。
2002年4月10日,江泽民在德国外交政策协会发表题为《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的演讲中说道: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模式。
一个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世界,只能是一个各种文明相互交汇、相互借鉴,所有国家平等相待、彼此尊重,充满活力而又绚丽多彩的世界。
1因此,国际交流的需要和文化传统差异所构成的矛盾,便成为各国能否有效交流的前提。
而语言的掌握自然而言便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工具。
首先,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能使双方或多方的交际得以顺利完成。
其次,作为思维和情感的表达手段,从语言入手来理解该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更利于国际交流和对话。
在现代社会,仅仅从一个角度和一种价值观来了解世界是不完全的,对交流国的文化、传统、习俗的尊重有利于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
9.11之后美国外语语言教育立法的发展
、
能够很 好或较 好地使 用英 语 。因此 , 国公 民中 ,能用 英语进 行 美 交流 的人数远 远不 止 8 . 而在 1. %的掌握一 定外 语能 力的 21 %。 79 8
【 关键词 】 .1 外语语言立法 政治文化 91
【 中图分类号 】 1 G5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98 20 0 —0 1 — 3 06 62( 09) 5 0 1 0
【 btat L nug l e e t nt cl r. eerh f a o ’l g ae oi i n t owtote r c s oicl A s c 】 agae snc s l i uueR sac nt nSa ug lywl o d i u r ee et i li r ii o rao o t o a i n p c l h f n o tp t a
一
国外语 学 习和外语 教育 的重 视程度 不够 , 致使 其外语 教育 的质量
和普 及率很 低 ,掌握小 语种 的外语 人才相 当匮 乏 。 之美 国是个 加 教育 分权制 的 国家 , 邦政府 对外语 语言 教育一 般不 制定统 一的 联 官方 政策 ,相关 的立法 也屈指 可数 。 15 年 8 2 98 月 3日, 国国会通 过 了一 项名 为 《 美 国防教育 法 》 ( ao aD f s E uao c ) N tn l ee e dctn t 的教育法律 。该法 案要求 培养 i n i A 联 邦政 府 、:商业 和教 育事业 上迫切 需要 的外 国语人 才 , 展美 £ 发 国各 学校 目前 尚未 开设 的外 国语并 提 出 了七种 最 迫切 需 要 的外 国语言 ,它们是 :阿拉 伯语 、 语 、印地乌 尔都语 、日语 、葡萄 汉 牙语 、俄语 和拉 丁 美洲西 班牙 语。 16 年 ,联邦 政府通 过 了 《 96 国际教育 法 》 ,该法 明确规定 :
新西兰毛利人和美国印第安人语言政策的比较及启示
环球瞭望031新西兰毛利人和美国印第安人语言政策的比较及启示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它同国家和民族兴衰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少数民族群体的语言因为历史政治等原因在国家处于较低的语言地位,有些甚至面临着衰落消亡的命运,因此国家语言政策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
对别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进行对比研究于我国进一步保护本民族语言。
毛利人和印第安人语言政策发展历程比较语言同化阶段。
新西兰土著毛利人早期分散在新西兰各地,主要以种植和狩猎为生。
1769年后,欧洲移民进入新西兰并成立派遣学校,越来越多的毛利人前往派遣学校学习西方知识和文化。
1840年,毛利酋长同英国政府签署《威坦哲条约》,承认英国对新西兰的主权,暗示英国政府对毛利人采取同化政策。
1847年教育法令给派遣学校提供教育资金,旨在让毛利人学习英语并融入白人文化。
1871年《土著居民修正法》规定英语是毛利人学校唯一可以使用的语言。
1880年,新西兰学校督查起草规则规定教师必须实用英语进行教学活动。
[1]毛利人在欧洲殖民者的权威之下接受同化教育,毛利语言文化逐渐没落。
直到上世纪中叶,毛利人意识觉醒,才使毛利语得以拯救于危机边缘。
美国本土土著印第安人与欧洲移民的矛盾由来已久。
由于印第安人没有统一的政府和系统的语言政策,高傲自居的欧洲人便视印第安土著文化为劣等文化,力图用英语和宗教感化蒙昧无知的印第安人。
18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政府立法规定印第安学校必须用英语教学,惟英语教育开始兴起。
受二战的影响,20世纪中叶,毁灭印第安语的同化政策逐渐回潮。
20世纪8、90年代,反双语教育运动兴起,语言同化政策又一次掀起波澜。
相比毛利人,印第安人的语言文化受政府影响大,美国在很大程度上都力图采取同化政策将印第安人融入美国文化。
语言保护阶段。
随着上世纪60年代民族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毛利人要求以《威坦哲条约》为基础,给予毛利人平等权。
迫于社会压力,政府开始重视毛利人教育。
关于英语的政策
关于英语的政策
英语的政策可以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对英语的使用和推广的规定和措施。
1. 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一些国家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
在这些国家,英语在政府、法律、教育和商务等领域享有重要地位。
2. 教育政策:许多国家都将英语列为必修科目,重视英语教育。
一些国家还会实行双语或多语教育政策,鼓励学生掌握英语以及其他语言。
3. 外语政策:一些国家会鼓励公民学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以提高国民的英语水平。
这些政策可能包括提供英语培训机会、设立英语考试等。
4. 移民政策:许多国家对英语水平有要求作为移民的条件之一。
这些国家可能要求申请人通过英语考试,以确保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与英语使用者交流。
5. 对外交流政策:许多国家通过鼓励国际交流、学术交流、文化交流等方式推动英语的使用和传播。
这些政策可能包括提供奖学金、设立英语培训中心、举办国际会议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英语政策可能有所不同,取决于其历史、文化、教育体系等因素。
此外,英语的地位和政策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以适应全球社会的需求。
美国语言使用的悖论
美国语言使用的悖论作者:巨静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2期摘要:作为美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语言的法庭判例对美国语言政策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美国典型语言判例法的研究映射了美国语言意识形态的一贯原则:即弘扬语言同质化,排斥亚民族特性,这与美国历来对外所标榜的“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公民国度形象是背道而驰的。
关键词:判例法;语言意识;语言政策中图分类号:D912.1;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082-03美国的法律属于英美法系,它是由许多形式不同、来源不一的法律集合而成的。
其中除了制定法之外,就是判例法。
判例法不是产生于议会的立法,而是产生于法官的判决,即法官从判决中推引出法律原则。
判例法在美国法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被人们称之为“活的宪法”。
判例法由具有约束力的各法庭判决构成。
由于根据法庭判决所建立起来的法律规则通常只是隐含于该判决之中,所以判例法有时又被称为“不成文法”。
美国自宪法颁行以来,就确立了司法审查制度,法院具有司法解释权。
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的作用,有时甚至超过宪法及其修正案条文本身的作用。
正是通过对宪法的新的解释使其不断赋予新的意义,一部美国宪法通行了几百年仍在起作用。
判例法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下级法院受他们的上级法院的判决以及以往判决(先例)的约束,这就是所谓的“遵循先例”原则,法官的判决本身不仅适用于已有的法律原则。
而且也起着宣示法律原则、解释制定法的作用。
美国之于语言的许多很重要的原则是通过判例确定的,特别是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
这些判例法对美国语言政策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1964年美国人权法案的第七条款对任何以种族、肤色、性别或民族血统为由的就业歧视提出抗议,它指出雇主下列做法均系违法:“1.因为任何个人的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或原国籍而不予雇佣或拒绝雇佣;2.将雇员分等级……从而因为任何个人的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或原国籍……而剥夺或意在剥夺其受雇机会。
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嬗变及对我国语言战略规划的影响
2015年3月第17卷/第2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Mar.2015Vol.17No.2收稿日期:2014-12-16基金项目: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安全视阈下的美国语言政策与我国语言战略问题对比研究》(HB14YY018);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文化认同———全球化语境下英语教育的新使命》(2014031904)作者简介:马月秋(1975—),女,河北秦皇岛人,讲师,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美国语言政策研究。
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嬗变及对我国语言战略规划的影响马月秋,梁文霞(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摘 要:美国的语言教育政策是维护英语权威地位、排斥其他语言的政策。
研究美国的语言政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美国的民族政策和美国文明的实质,也会给我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语言战略的规划带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我们要增强民族文化意识,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维护我国语言文化生态多元性;制定理性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育政策,有效抵制英语教育对民族文化的渗透;加强外语语种规划,确定我国的“关键外语”。
关键词:美国;语言教育政策;语言战略;影响中图分类号:H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15)02-0114-04DOI:10.13763/j.cnki.jhebnu.ese.2015.02.021一、引言语言政策和语言战略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国外语言政策的研究侧重于国别研究,即单独介绍和讨论其他国家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而对外国与我国的语言教育政策进行对比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
本文试图对中美两国的语言教育政策进行对比研究和解读,希望对我国制定语言战略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美国的语言教育政策纵观历史,美国的语言教育政策始终是维护英语的绝对权威、排斥和打击其他语言的政策。
美国统一商法典UCC
美国统一商法典UCC美国统一商法典中英双语文本UCC发表时间:2009-12-29 15:41:00 阅读次数: 1480 所属分类:政策法规美国统一商法典(1912年3月1日颁布1912年3月1日实施)第一篇总则第一章本法的简称、解释和适用第1—101条简称本法称为并可被引用为《统一商法典》。
第1—102条宗旨;解释原则;通过协议改变本法条款的效力1.本法应作灵活的解释和适用,以促进本法之基本宗旨的实现。
2.本法之基本宗旨为:a.使调整商业交易的法律更加简洁、明确并适应现代要求;b.使商业作法能够通过习惯、行业惯例和当事方协议不断获得发展;c.使各州调整商业交易的法律归于统一。
3.在本法没有相反规定的情况下,本法各条款的效力可以通过当事方的协议加以改变。
本法规定的善意、勤勉、合理和注意的义务,不得通过协议加以排除;但是,当事方可以通过协议确定履行这些义务的标准。
所确定的标准不得明显不合理。
4.本法某些条款包含有“除非另有协议”或类似词句,这并不意味着未包含此类词句的其它条款的效力就不可以通过本条第3款所规定的协议加以改变。
5.除上下文另有所指外,在本法中,a.单数词包含复数含义,复数词包含单数含义;b.阳性词包含阴性含义和中性含义;在可以得到合理解释时,中性词包含任何词性的含义。
第1—103条一般法律原则应作为本法的补充在本法没有具体条款予以排除的情况下,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各项原则,包括商人法和涉及合同能力、本人和代理人、禁止反悔、欺诈、虚伪说明、胁迫、强制、错误或破产的法律,或其它使合同生效或失效的法律,应作为本法的补充。
第1—104条不作默示废除之解释本法是一部旨在统一其领域内法律规范的一般法。
在可以合理避免的情况下,本法的任何部分均不应被认为被本法以后的立法所默示废除。
第1—105条本法的地域效力;当事方选择适用法的权力1.除本条后述另有规定外,如果一项交易同时与本州和它州或它国有合理联系,当事方可以协议选择本州法律或它州或它国法律作为确定他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
【20世纪美国印第安人的同化教育政策】印第安人被强制同化教育
【20世纪美国印第安人的同化教育政策】印第安人被强制同化教育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联邦政府发起的对外来移民,主要是印第安人的强制同化政策是美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强制同化运动。
美国政府打着使“野蛮”的印第安人接受文明教育的旗号,其根本目的是将印第安人原有的文化形态消灭,从而使其成为美国社会的忠实一员。
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政府采用了非常强硬的手段,这些手段不仅不切合实际,还违背了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任何时期都不可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拥护,因此,失败是其必然的结果。
一、唯英语教育的由来唯英语教育政策源于1887年美国政府颁布的《道斯单独占有土地法案》。
这一法案的核心内容是将原美国印第安人部落所拥有的保留地土地转化为个人所有,并以按户分配的方式分配给印第安人。
通过这一法案,美国政府把美国白人的社会生活模式强行灌输给印第安人,其目的在于使印第安人逐渐被同化从而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一员。
而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在美国主义的强制势力下,在资本家的投机取巧下,美国印第安人并没有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而是将土地逐步转到了美国白人的手中。
在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后,美国社会对这一运动的推崇者开始思考如何能让这些“蒙昧”的印第安人在思想上、道德观念上和习俗上彻底脱离其原有的意识形态和生活习俗,从而转化为完全的美国社会的生活形态。
为了进一步实行同化政策,为了实现彻底的美国化,让移民成为百分之百的美国公民,美国政府想到应从教育入手,让美国化这一思想逐渐被印第安人所接受,因此提出了“英语第一”的口号。
语言问题是美国强制同化时期一个非常核心的内容,因此,美国政府对这一举措非常重视。
强制同化的支持者强烈要求颁布禁止所有非英语报纸出版物的印刷和出版。
其结果是非英语的出版物数量陡然下降。
为了维护英语的地位,美国政府强制实行对印第安本族语言的打击与破坏,意图在印第安人后代的身上实现唯英语教育的政策。
在“英语第一”这一口号提出后,各州为了积极响应联邦政府的号召,开办了各类教育机构,如在白人社区开办寄宿学校、教授移民英语和开办夜校等方式来实现同化印第安人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法律中的语言政策一、美国语言政策发展1、惟英语运动美国的惟英语教育的思想早在美国独立之时就存在,并逐渐突出地表现在各个时期。
如1889-1890年,美国许多州都试图通过立法的形式来阻止当时十分盛行的德语,以巩固英语的地位。
而在美国领土西扩的18-19世纪,美国重点打压的语言是美国印第安语言和移民语言。
美国在西进过程中,美国政府从西班牙、墨西哥以及俄国获得大片土地,尽管生活在这些土地上的人不说英语,但在这些土地上的学校只能教授英语。
在全球化时代,美国的惟英语运动与早期的美国英语教育有本质的区别。
此运动始于1981年的《英语修正案》,该法案要求将英语定为美国官方语言。
当时的参议员S.I.早川提出了三点理由:一是一个共同的语言才能统一社会,无共同的语言会分裂社会;二是学习英语是每一个移民的主要功课;三是一个移民只有通过学习英语才能够参与美国民主政治。
从1981到1995年,美国国会接到14个英语官方化的提案,尽管提案没有在美国国会通过,但很多州却通过州立法将英语定为州官方语言。
美国惟英语运动的实质是害怕移民不能同化,支持者并不仅仅是一部分民族激进主义分子,而是有相当数量的美国人支持这一想法。
很多人认为,语言的多样化会使英语的地位受到挑战,导致语言冲突,种族仇恨,最后导致政治分裂:说不同语言的人难以和谐的居住在一起,因此,美国政府要通过惟英语运动来树立“一个国家,一种语言”的信念。
英语可以成为美国社会的“粘合剂”,是重要的共同纽带,英语可以帮助来自不同背景的美利坚人互相理解,消除隔阂。
2、双语教育美国的双语教育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1568年-1815年的起始阶段,1816年到1957的限制阶段,1958年到1967年的恢复阶段,1968年到2002年的发展阶段。
全球化时期的双语教育主要以《双语教育法》的颁布为主要标志。
1959年,美国成立“国家双语教育协会”,1968年将《双语教育法》纳入到《中小学教育法》,旨在解决“英语水平欠缺者的教育问题”。
《双语教育法》的出台,使双语教育正式成为联邦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为少数民族学生争取平等机会的运动转化为国家强制执行的教育政策。
1978年国会修正了1968年《双语教育法》,强调以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为目标,限制对过渡性双语教育计划的支持。
1984年国会为《双语教育法》设立了几个新目标:“发展双语计划”,使学生有机会在学会英语后保持母语;“学术优秀计划”,推广双语教育中的成功办法;“家庭英语读写能力计划”,面向英语水平不足的父母。
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通过双语教学资助项目,为超过60种语言的人群提供帮助。
事实上,美国双语教育的目的还是为了最终实现“惟英语运动”,其双语教学的对象是美国土著和移民,目的是让他们从原来的语言转换到英语上来。
美国的双语教育的项目包括了双语过渡模式、完全浸入目标语模式、维特模式和双向浸入模式。
美国国内对双语教育的利弊争论由来已久。
支持者认为,移民保持原有的语言和文化有利于发展有益的本体意识;反对者认为保持原有的语言和文化对移民来说是有害的,会使他们与社会分离开来,丧失掌握好英语的信心。
“在双语教育存在的34年中,事实上它经常遭到攻击。
其中部分原因可以被看成是出于对工作和领土的保护,因为双语教育的提倡者认为,只有少数族群社区的成员能够教授或管理双语项目。
双语教学计划的政治决定趋向把这限制在弱势学生和弱势学校,仅仅发展双语项目是不足以弥补政府多年来对贫穷和犯罪的忽视。
”同时,在许多美国人的观念中学校教授任何一门外语都势必会影响英语教育,减少教授英语的时间。
3、英语的国际推广美国一直重视英语的推广,在全球化时代,美国英语推广的空间和手段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方面,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教育目的国,2008-2009学年美国仅接待中国新生就达9.8万人,到该学年为止美国有67.16万在读外国留学生。
去美国留学的国际学生,需要通过TOEFL或GRE的考试,这自然刺激了海外英语的推广。
另一方面,美国通过向世界各国推销其文化产品,无形中加强了英语推广的力度与广度。
同时美国推行英语援助的教育政策。
美国至少有7个政府机构参与了国际推广英语教学的活动。
它们是美国国务院(富布赖特项目)、国际发展署、教育部(国际教师交流项目)等。
非英语国家几乎无一例外的受美国英语推广政策的影响。
二、《英语习得法》美国于 2002 年颁布的《英语习得法》明确了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提高学业成绩的目标,确立了英语熟练标准和年度测试成绩三级目标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双语教育法》规定的多元教学模式,弥补了以往语言学习和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缺憾。
然而,人们对英语迅速习得及学业标准是否过高、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是否公正一直持置疑态度。
为满足英语学习者的特殊教育需求,美国联邦政府对该法案进行了及时的修正。
美国《英语习得法》自 2002 年生效之日起,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简称 NCLB 法)一样,受到了言辞激烈的批评,尤其是对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英语学习者(简称 ELLs)必须参加州或全国统一考试,以及用与英语为母语的主流学生同样的标准,衡量他们是否达到了年度进步目标的批评更为激烈。
语言专家、教育学者及一线教师就针对ELLs提出的英语迅速习得及学业标准是否过高、学业成绩评价是否公正、政策执行是否切合非主流群体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充满置疑。
因为有些ELLs刚开始学习英语,或者说在英语尚未达到学术语言熟练程度时,就要接受英语和以英语为媒介语的州标准化考试,因此,这部分非主流群体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难以达到标准要求,相当数量的好学校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事实上,美国多所学校因为 ELLs 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学业成绩未能达到标准要求,被贴上了“有待改进学校”的标签,并被公诸于众,受到各种惩罚。
虽然人们对《英语习得法》持不同的看法,但毕竟它取代了 1968年双语教育法,引发了美国所有学校对 ELLs 的语言习得和学业成绩评价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甚至引发了美国学校文化的改变,值得语言与教育专家及决策者的重视。
(一)确立英语学习者的年度测试成绩分级目标《英语习得法》旨在确保 ELLs 达到熟练的英语水平,达到使用英语进行的较高水平的学业成就,达到所有孩子必须达到的、富有挑战性的州学业内容和学业成绩标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邦政府为州和地方教育机构提供资金,资助他们实施语言教学教育计划,帮助他们掌握英语,并在核心学科达到较高水平。
年度测试成绩目标(annual measurable achievement objectives)是《英语习得法》文本中提到次数(16 次)较多的一个术语。
该术语用来表示ELLs 在英语学习方面取得的进步,以及语言教学教育计划是否为 ELLs 提供了较好的服务,体现了联邦政府要求州和地方教育机构为 ELLs 切实负起责任、以及为评价 ELLs 提出的语言习得和学业成绩进步的三个具体指标:(1)年度测试成绩目标 1:必须反映 ELLs 每年学习英语进步的人数或百分比,进步率要求达到 95%/85%;(2)年度测试成绩目标 2:应该反映出每学年末在英语能力提高方面增加的人数或百分比,语言熟练程度到达 95%/10%(3)年度测试成绩目标 3:还应该包括 ELLs 在阅读和数学方面取得充分年度进步的情况,与州充分年度进步的其他标准要求相同。
《英语习得法》规定:首先,州每年提交年度测试成绩目标状况报告,如果有必要,学校要采取弥补修正的措施,例如:及时通报家长、学校改进计划、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师等方面的情况。
州必须要对未实施年度测试成绩目标的学校提供支持网络。
州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校实施制裁,如告知家长、改进教学计划的方案、教学计划的改变或教师资源的调整。
其次,如果地方教育机构连续 2 年不能达到州年度测试成绩目标标准的话,地方教育机构必须向州提交整改计划和方法,州也必须予以技术援助,帮助地方整改计划和实施。
如果地方连续四年未能完成年度测试成绩目标,那么地方教育机构必须采取有效的行动。
《英语习得法》要求对 ELLs 进行每年一次的英语水平测试,包括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综合能力的评价,这是一部较为具体的提出 ELLs 英语提高和发展评价标准的法案,也是《双语教育法》未曾涉到的。
这体现了联邦政府对美国公立学校中ELLs人口急剧增加与日益多元化做出的政策回应,但该政策在州和地方学区的教学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不少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认为应该取消年度测试成绩目标的规定,因为《NCLB法》第一款充分年度进步已经对所有学生进行相同测试的评价,或者说,年度测试成绩目标对 ELLs 的测试已经包含了充分年度进步的测试内容。
联邦法案应给予州和学区的学术测试的灵活性,允许第一年移居美国接受学校教育的ELLs,需要提高的不仅是英语/语言艺术,还包括像社会科学等的语言强化的内容,有必要增加相应的教育经费资助,评价英语水平测试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并取消当前针对这些学生的充分年度进步。
决策者应当理性地考虑在恰当的时间,利用有效和可靠的方式对英语能力有限学生进行评价。
例如,对国外出生的学生在美国居住的年限、以前在其居住国所接受的教育、运用第一语言获得学科知识的能力(可以使用这些学生的第一语言进行测验)、英语语言熟练程度等因素都是评价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因此,ELLs 参与评价的方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审视:首先,ELLs 和新来美国学校读书的学生,应该排除在常规考试之外,不应该将其考试成绩计入在内,应该增加选择性的评价方式或过程;其次,中高水平学生可以采用基于科学研究支持的以及经过调整的考试,考试的调整要基于对每个学生的评价、基于以上提到的标准,而当前研究的不足导致支持这种评价。
最后,还应该根据以上标准为英语熟练程度达到优异的学生提供经过调整的考试。
如果要对新近来到美国以及对那些处于或低于中级水平的学生进行评价,其考试成绩可仅供参考,这样才能使教学不至于局限在考试范围之内,考试必须能够满足学生语言和学术的需要,换句话说,什么时候开始测试 ELLs,取决于学生的英语熟练程度和其他因素,而不仅仅基于年限要求。
另外,有些州则就如何使用年度测试成绩目标1和2,衡量接受《英语习得法》资助服务的ELLs英语进步情况的规定提出了质疑,担心这种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测试,不能准确地说明他们在语言习得过程所表现出的优点和缺点,让老师难以判断他们是听说还是读写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然而,联邦政府认为没有必要将听说与读写分开测试,因为如果不从综合方面对 ELLs 进行年度测试成绩目标 1 的评价,很难达到年度测试成绩目标 2 的熟练水平。
鉴于语言习得的本质,有些学生某一学年并非需要在听说读写每一个方面或者所有方面都取得进步,才能说明英语水平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