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1.高度特异性 可精确区分物质间极微细的差异。 表示为 亲和力:一个抗原表位与相应抗体单一抗原 结合位点间的结合能力。 亲合力:指一个抗体分子与整个抗原大分子 间的结合强度,与抗原表位数目有关。
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2.抗原抗体结合的带现象与可见性
抗原抗体结合存在带现象(前带、等带、后带),适宜的抗原抗体浓度和比例 (等带)决定抗原抗体结合后能否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
Ab
Ab
双向免疫扩散
Agwenku.baidu.com Ag2
Ag3
Ag4
Ab
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鉴定多种抗原是完全相同、 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
沉淀反应—免疫电泳
存在于不同区域的抗原与抗 体结合,在比例适宜处形成 沉淀弧。沉淀弧的数量、位 置和形状与标准品相对比, 可分析样品的成分及其性质。
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b)
素、酶相结合,最后酶作
用于荧光底物发光,通过
检测荧光强度判断未知抗
原的含量。
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e) 免疫组化技术
定位、定性、定量检测
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②免疫荧光技术
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③放射免疫测定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的免疫测定。将 同位素的敏感性与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结合起来, 具有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激素、 药物等微量物质的检测。常用的有131I、125I。
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四、抗原抗体反应检测技术的应用
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外发生的高度特异性结合反应。在合 适条件下所进行的体外反应中,抗原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可 呈现某种反应现象(如凝集、沉淀)。由于实验所用抗体存在 于血清中,故又称血清学反应。
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五、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检测方法
第22章 免疫学检测原理
免疫学检测是指借助免疫学、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等理论或方法,对抗原、抗体、 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等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临床医学中,免疫学检测可用于免疫相关疾 病的诊断、病情检测和疗效评价等。
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 第二节 免疫细胞检测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免疫学上的应用
凝集反应常用于溶血性疾病的诊断:
+
病人的RBC 体内anti-Rh
+
由于抗体多属于IgG,分子 量较小,抗体与红细胞间的 结合力不能克服细胞间的排 斥力,不出现凝集
体外加入 抗人IgG
出现凝集现象, 叫直接库姆试验
+
正常人O型血 患者血清内的 的Rh+的RBC 游离anti-Rh
+
体外加入 抗人IgG
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Ag-Ab反应的原理
特异性
高亲和力
Ab
结合力的表示方法 亲和力和亲合力
低亲合力
Ag
低亲和力
Ab
高亲合力
Ag
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Ag-Ab反应的可见性
Ab 过剩
Ag 过剩
比例适当,交联成网络
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1.凝集反应
细菌、细胞等颗粒性Ag或表面包被抗原的颗粒状物质与相应Ab在电解质存在的情况 下直接反应,二者比例合适时,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团现象。
④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将化学发光分析和免疫反应相结合而建立的一种新 的免疫分析技术。最常用的发光物质是鲁米诺。
灵敏度高、简便、可实现自动化分析。
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3. 表面化学基团之间的可逆结合 抗原抗体结合除了空间结构互补外,主要以氢键、范德华力 和疏水键等非共价结合。易受温度、酸碱度和离子强度的影 响而解离,解离后抗原抗体仍具有原有特性,可借助亲和层 析法纯化抗原或抗体。
抗原抗体反应的2个阶段 第1阶段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在数秒钟至几分钟内完 成;第2阶段是小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靠正负电荷吸引形成较 大复合物,所需时间从数分钟至数日不等。
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第一节 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
一、抗原抗体反应概念
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外发生的高度特异性结合反应。在 合适条件下所进行的体外反应中,抗原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 合可呈现某种反应现象(如凝集、沉淀)。由于实验所用抗 体存在于血清中,故又称血清学反应。
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出现凝集现象, 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叫间接库姆试验
2.沉淀反应
毒素、组织浸液及血清中的蛋白等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后,出现肉眼可见的沉 淀物,称为沉淀反应。沉淀反应可在液体中进行,也可在半固体琼脂凝胶中进行。
Ab in gel
单向免疫扩散
Ag
Ag
Ag
Ag
用于确定 抗原浓度
免疫比浊
过量Ab Ab
3.免疫标记技术
① 免疫酶测定法 ② 免疫荧光技术 ③ 放射免疫测定法 ④ 免疫胶体金技术
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①免疫酶测定法
a) 夹心法ELISA
b) 间接ELISA
a)
c) BAS—ELISA 利用生物
素和抗生物素蛋白为桥梁
d) 微粒捕获酶免疫分析技术
将已知特异性抗体致敏的
免疫微粒与生物素、亲和
第2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三、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1.电解质 抗原抗体等电点分别为pH3-5和pH5-6,在中性或 弱碱性条件下表面带有较多负电荷,适当浓度的电解质会使 它们失去一部分负电荷而相互结合; 2.温度 通常为37℃,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增加抗原与抗体 分子的碰撞机会,但56℃以上可使抗原或抗体变性失活; 3.酸碱度 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pH值在6-8之间,pH值过高 或过低均可直接影响抗原抗体的理化性质。当pH值接近等电 点时,抗原抗体多带正负电荷相等,由于自身吸引而出现凝 集,导致非特异性反应。
玻片法
常用于菌种鉴定或ABO血型鉴定
直接凝 集反应
试管法
1:2稀释待测血清 第1:242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基1:本8原理
选择最佳稀释浓度, 常用于检测抗体的滴 度或效价,见于临床 诊断伤寒或副伤寒所 用的肥达氏反应和诊 断布氏菌病所用的瑞 特试验。
1:16
间接凝集反应
将可溶性Ag/Ab先吸附在某些颗粒载体上,形成致敏颗粒,然后再与相应Ab/Ag进 行反应产生凝集,叫间接凝集反应。如将溶血毒素O吸附于乳胶颗粒上的抗“O” 试验、人IgG作为Ag吸附于乳胶颗粒上的类风湿因子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