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图形》12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图形》12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1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内容及简析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单元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措施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2~P3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案(集锦6篇)
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案(集锦6篇)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案第1篇设计背景为了让幼儿对图形有初步的认识,我利用卡纸做成各种图形宝宝,让幼儿根据卡纸做成各种的图形来辨别各种图形宝宝,使幼儿对图形有个初步的认识。
活动目标1、感受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了解它们主要特征。
2、通过找、说拼等一系列活动。
重点难点1、用图形宝宝拼成物品。
2、让幼儿用卡纸做成各种图形宝宝。
活动准备1、各色卡纸做成的颜色不一样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若干。
2、挂图一幅。
3、固体胶。
活动过程1、引起幼儿兴趣带领幼儿进教室,教师提出问题;①教室里都有什么呀?②它们长得什么样呀?③什么颜色?等等、、、2、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教师拿出自己的示范图形给幼儿看,请幼儿说说是什么?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逐个带领幼儿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如;拿出三角形宝宝,提问;“这是什么形状呀?”(三角形)“三角形长什么样呀?”(三条边,三个角),请幼儿摸一摸,亲一亲,并让他们到黑板上面老找一找哪个是三角形,并指出来,最后请他们画出心中的三角形,同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也有这样的方法来认识。
3、发各色卡纸做成的颜色不一样的图形宝宝跟固体胶给幼儿,让幼儿用这些来拼成汽车、房子等等物品。
这样通过游戏来可以满足幼儿游戏的欲望,既可以让幼儿对图形宝宝有进一步的认识。
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案第2篇活动目标:1、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重点)2、能按照物体的形状进行简单的分类。
(难点)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大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一个、小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每人一份、小动物屋3个活动过程:一、认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1、今天,我们去图形王国里玩一玩,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我们出发了。
《认识图形》说课稿
2.教学目标:
经过认真的推敲与把握,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生马上指出:有长方体、正方体、球还有圆柱。(这里要模拟学生语气。)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开始,我采用学生很感兴趣的机器人,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出发,唤醒学生头脑中有关立体图形的认识,为平面图形的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符合由体到面的认知规律。
(二)自主探究,协作指导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这个环节,我把平面图形当成学生的朋友,分五个层次让学生认识新朋友。
考虑到学生年龄比较小,我先给学生做个示范,然后,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
学生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有可能都会说:“有四个角,摸起来平平的。”这时,我问:“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样吗?谁能说得更准确?”经过学生的再次观察,再次描述,引导学生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
介绍新朋友的活动提供学生说的平台,巩固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认识,在经历从具体形象抽象出图形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
以上三个活动,学生先观察我从物体的表面揭下平面图形,再在实物上找平面图形,最后把实物上的平面图形搬到纸上,在观察、感知、操作中对“面从体来”有越来越深的感性认识,从而很好地突破本课难点。在活动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4.介绍新朋友——思考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认识图形》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认识图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物,引发学生对图形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还设计了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几何图形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正式的几何图形的概念和特征,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进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并能够说出它们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并能够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引发学生对图形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比较不同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发学生对图形的认知。
2.新课导入:介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认识图形》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认识图形。
(教材第36、第37页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教材分三个问题设计。
第一层次,“做一做,认一认”使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在体上”,感受平面图形与对应立体图形的关系,直观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进而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第二层次,通过“分一分、连一连”分类活动,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最后,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探究数学现象的意识和能力。
三个问题从认识平面图形到正确辨认再到应用,从具体到抽象再回到生活,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二、说学情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一年级上册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了解了它们的特征。
低段儿童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喜欢动手操作,尤其是动手画。
认识平面图形对于该学段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弱。
所以只有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展示,在动手操作中感悟、体验,用儿童易懂的语言进行表述才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从感性上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
难点:根据图形边的特点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具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长方体、正方体。
五、说教学过程板块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一定都喜欢玩积木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积木。
请大家仔细观察桌子上的积木,你能说出哪块积木的名字,指给大家看一看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举起积木介绍:•这是长方体的。
•这样的叫正方体。
•这样的叫圆柱。
……师:同学们,看这个涂上色的图形,老师是从这个长方体上描下来的。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一、教学背景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认识图形是基础而又重要的一课。
孩子们需要从直观感受中逐渐认识不同的图形,并且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来描述它们。
本次教学将以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为教材,聚焦认识图形这一主题,通过课前游戏、课堂探究和课后巩固等环节,让孩子们能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实现概念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学习,让孩子们掌握以下目标:1.能够准确认识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基本图形;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以及不同之处;3.能够观察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基本图形,并能够描述其特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课前,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来寓教于乐,引起孩子们对认识图形这个主题的兴趣。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找图形”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教室里找出自己身边的图形,并用简单语言来描述它们。
2. 探究环节在课堂探究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展示具体的实物以及组织小组活动等形式,来引导孩子们认识不同的图形,并发散思维,让他们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授圆形时,教师可以先向孩子们展示不同尺寸的圆形物品,然后通过比较、观察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感性认识圆形的特征,最后再引导他们说出关于圆形的特征,如:“圆形没有边缘”、“圆形的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等。
在教授矩形时,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手上的笔记本或书册,发现矩形的特征。
首先,教师可以向孩子们展示一张矩形的图片,指导他们观察图片的长和宽,并激发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的特征;接着,教师再逐步引导孩子们发现矩形的特征,例如:“有四条边,两对相等的边,四个顶点都是直角”等。
3. 学习环节在学习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教具或PPT等形式,将教材中的知识点、故事情境等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孩子们,从而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时,可以通过向孩子们展示三角形图形和一些实例,如“仙人掌的叶子是三角形,葫芦的两端长条形叶子组成的几何图形是三角形”等来帮助他们理解三角形的内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图形》说课稿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图形》说课稿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图形》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图形》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图形》说课稿1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的特征;再从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分类,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并能辨认、拼组。
教学目标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培养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流程一、活动一:借玩具小熊猫引入新知。
出示套在手上可以进行表演的玩具小熊猫,“小朋友们,我是谁呀?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好吗?我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礼物,请你们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拿在手里,谁来告诉大家,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自由回答。
让学生触摸物体表面,初步感知“体、面”的不同,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
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
生1:摸起来挺硬。
生2:滑滑的。
生3:有的面平平的,有的面弯弯的……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这里,教师将学生们喜欢的玩具动物小熊猫带进了课堂,将教师的语言转换成小熊猫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十分亲切有趣。
再让学生触摸物体的表面,感知其不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让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动态演示。
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中找出长方形。
生答:从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长方形。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
数学《认识图形》教案一、教学内容第四单元第一课《认识图形》第页到第页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立体图形实物、平面图形、白纸、用平面图形拼的图案、橡皮泥学生准备:彩笔、立体图形实物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儿歌吗?你们会唱《找朋友》吗?那么我们用手打着拍子一起来唱一下吧!·今天我们课堂上也来了几位朋友,不知道你们认识吗?(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请同学们用手来摸一摸,回忆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请他们说一说。
接着还有一位朋友,它说你们不认识它,所以它不好意思出来,你们愿意跟它做朋友吗?(出示三棱柱)向大家介绍三棱柱。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动手画一画,体现面在体上(1)、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个朋友,它今天看到大家非常开心,因为有很长时间没和大家见面了,所以它一直在老师的讲桌上跳来跳去的,突然它跳在老师的橡皮泥上并且留下了一个脚印,同学们,你们能看的出来它留下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吗?你能用你桌上的立体图形在老师给你准备的白纸上留下脚印吗?如果能,脚印会是什么样子的呢?(2)、拿出你的彩笔,画一画,看看它们分别留下的是什么脚印。
认识时间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一、写出下列钟面表示的时刻整时分针指向(),时针指几是几时。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过20分是:______________半时分针指向(),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时针过了数字几,此时就是几时半。
认识图形(说课稿)-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图形(说课稿)-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二维图形的形状和名称;2.掌握绘制各种基本图形的方法;3.了解基本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能力目标:1.观察和分类能力;2.绘图和几何图形组成能力;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1.发现美的感受和表达;2.学生体验和欣赏不同的图形;3.学会尊重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发现绘图规律,知道如何绘制基本图形;2.了解基本图形的名称,并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3.培养观察和分类能力。
教学难点:1.较为抽象的图形名称;2.学生绘图技能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课堂讲授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课堂讲授:教师在黑板上呈现各种基本图形,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名称及形状,并给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协作绘制各种基本图形,通过互相协助和合作,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作图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前热身: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各种不同的图形,让学生用手指指出其中的规律,并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2.课堂讲授:教师讲授各种基本图形的名称和形状,并给出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找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协作绘制各种基本图形。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画出图形的纸板模型,再根据模型上线条的位置来画出图形。
让学生在协作中互相学习和帮助,建立小组积极向上的氛围。
4.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所学知识,回答学生提问,巩固知识点,并强调作业布置。
五、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看其是否能在小组中协作和互相帮助;2.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加深学生对基本图形及其用途的认识;3.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练习绘制各种基本图形,以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资源1.黑板、粉笔;2.学生作业;3.教师准备好的纸板模型。
七、教学后记本节课以课堂讲授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认识图形3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认识图形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认识图形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认识图形,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认识图形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的第一课时《认识图形》。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四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
说教材:1、教材分析首先我对本教才进行简单的分析,课程标准把空间与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认识图行》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的起始课,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特征、周长,还有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2、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体会面在体上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4、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会辨认这四种图形;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体会面在体上。
说教法、学法教法: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四维目标呢?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说课稿2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二)是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图形》(一)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能够区分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学生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和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提高空间想象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深入认识和理解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形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学的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四种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3.教学互动: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5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四种图形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种图形的本质特点;教学重点:1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图形的本质特点;2能利用所学知识拼摆图案。
学具准备:1积木各小组一套;2供折叠用的正方形长方形纸片每人一张;3供学生拼图用的色卡纸及各种图形每小组一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猜谜语(课前):让小朋友把自己带来的谜语给大家猜一猜,然后教师提出“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小家伙,木脑袋,要说他的本领可不小,造房造桥样样行,小朋友们喜欢他。
”(积木)2导入:你们喜欢玩积木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是来玩积木,而是看积木;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块积木。
挑好的请举手?(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喜欢的积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孩子们能较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二实践活动,激发兴趣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1)活动:请你把手中积木的面摸一摸,你能把你摸的面用水彩笔描在这张白纸上吗?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描得又快又好!(2)展示:你能把你描的图形给大家看一看吗?抽学生的作品帖在黑板上,然后问:“有没有和这些图形不一样的?”帖出不同形状的(3)认识揭题:请看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小朋友们描下来的,你们看的清楚吗?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他们放大到了屏幕上。
你认识吗?一边认识,一边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些图形。
出示课题:认识图形(4)联系实际: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形状的?学生自由说。
2认识特点(1)观察交流:刚才小朋友们举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请你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形。
有关《认识图形》说课稿(通用5篇)
有关《认识图形》说课稿(通用5篇)《认识图形》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的起始课,是在上一册认识了几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教材内容的安排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思路。
认识这几种平面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其特征、周长、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孩子们的认知程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会正确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孩子们对实际运用的需要,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为:重点:会正确辨认四种图形。
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四)教学准备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将知识化抽象为具体,提高教学效果,我选在了多媒体教室上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另外,我还准备了各种立体模型及平面图形学具,彩色笔、白纸等,来作为这节课的教具和学具。
二、说学情我所教的一年三班共有42名学生,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我发现所有的孩子都有相同的特点:凡事充满好奇,求知欲极强,最突出的是喜欢动手操作。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对于已经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他们来说,他们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的尝试,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内完成有些难度的任务,并且80%左右的孩子会对计算机进行基本的操作。
三、说教法与学法教法:新课标强调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运用。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1《认识图形》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1《认识图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时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并学习基本的二维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这一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认知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通过学习本课时内容,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各种图形,提高他们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他们对图形的认知还处于初步阶段。
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能够感知到生活中各种图形的特征,但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对图形的认知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认识各种图形。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模型演示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和总结各种图形的特征。
4.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各种图形的事物,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图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通过实物和模型,发现和总结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特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图形说课稿范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图形》说课稿范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图形》。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以下特点:1.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都能看到物体的面。
学生在上册中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教材以这些为起点,安排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等形体的积木来看一看、画一画,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体、正方体和圆的表象。
根据这些相同的画面画出图形,给出名称,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这就蕴含了面与体的关系,使学生在整体上直观认识这三种平面图形。
这样安排,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
2.把图形的变换、图形间的联系放在重要位置。
教材只要求学生直观认识几种最常见的平面图形,没有深入研究这些图形的特征。
但教材安排了丰富的操作活动,有利于学生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教材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
如安排了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正方形,围出的图形可以有大、有小,有不同位置。
还有用一块长方体积木可以画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等。
这些问题能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热情和相互合作的愿望,有利于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图形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情境教学法能牢牢把握和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情感,展开和推进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教学收到最优化的效果。
本教材是一篇适宜于进行情境教学的好文章,而且也只有通过情境教学,才能使庐山云雾的美景在学生的脑海中展现,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美。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情境教学的环节:2.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图形》数学说课稿(通用5篇)
《认识图形》数学说课稿(通用5篇)《认识图形》数学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图形》数学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图形》数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教材分析课程标准把空间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内容。
认识图形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
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认识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它们的特征以及周长,还有它们的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根据上面的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初步认识并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几种平面图形,体会“面”在“体” 上,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渗透安全教育和审美教育。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会辨认这4种图形。
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很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觉得本课难点是: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易懂。
在教学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多种立体模型以及多种平面图形的学具。
还有印泥画、小棒,白纸。
二、说教法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所以我在教学中,给它们充分的动手和表达的空间与时间,并且新课标还强调,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运用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说课
下面我从教材与教学目标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
这节课重点感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新课程安排在了二年级下册。
因此,本节课只要求学生能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难点是体会“面”在“体”上。
(二)基于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
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动手操作和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直观感受中形
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
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体会“面”在“体”上。
(四)说教具学具的准备:
课件、若干组积木、白纸、教学奖励需要的小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说教法学法分析
本次教学活动以“情境引入—合作探究—建立模型—实践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再到建立模型的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为了让学生体验“面”在“体”上这一空间概念,我采用了学生熟悉而又乐于操作的积木,并制作了生动有趣的课件,利用多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制作的机器人贝贝,生动活泼的形式辅助着老师,自始至终调动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形成抽象的空间概念。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准备好一套积木,若干张纸。
开始,我用亲切的语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小小的积木变化无穷,玩积木使我们更加聪明,今天老师为每个小组各准备了一套积木,请你拿出一个你认识的,你最喜欢的积木”
“谁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拿的积木是什么形状的?”(这里是用直观实践的方式复习旧知识,为新图形做铺垫。
)
这个要求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具有操作性。
当然,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是能够想出多种办法的,比如描、画、印等方法。
并且找2-3位同学在黑板上描画。
接下来小组合作完成,然后采用找朋友分类的方式,进一步认识与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之后启发追问,你从什么物体上找到的长方形,又是从什么物体上找到的正方形。
(三)巩固加深,实践应用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并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接下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巩固练习。
1.找一找
接下来,让同学们观察教室,看看教室里那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也可以离开座位去找、去指、去摸,看谁发现得多。
然后小组内先说一说,再把发现展示给大家。
这是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画一画
然后增加难度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他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出来,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总结全课,提升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后找一找,你们家都什么物
体是长方形的,什么物体是正方形的,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四、说教学反思
整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采用学生喜欢的玩教具,通过各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密切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说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正方形长方形。